第四十九章 朝议
云柳城内,未央宫中。
时值初卯,雄鸡报晓。
文武百官如往常一样鱼贯入未央宫,大丰朝的皇帝早已在龙椅上等待着众人。待百官站定后,殿头官喝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名身着绯红色官服的人从人群中站出来,身体微躬,说道:“臣,陶哲,有本上奏。”
“近日,开阳郡太守赵悦派人送来一封信件,是有关之前开阳郡丢失十万两饷银的事。下官身为吏部侍郎,看完此信以后觉得兹事体大,只怕整个吏部也做不得主,故特来将此信件呈送陛下。”
说完,陶哲双手递上信件原件,一位禀礼太监将信件呈送给皇帝。皇帝打开信封,看了许久,说道:“哦?这倒有意思了,按照赵悦的意思,他丢失的十万两银子我手下的暗卫偷的咯?”
陶哲连忙说道:“微臣窃以为,赵悦的意思可能是觉得暗卫花遥误入歧途,不小心当了从犯。”
皇帝没有说什么,他看向了一旁的吏部尚书,说道:“王爱卿,你身为吏部尚书,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吏部尚书王生回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此事事关暗卫,事关皇家尊严,实在不宜和吏部挂钩。刑部尚书张晓张大人,明察秋毫,嫉恶如仇,将这个案件交给他的话,想必定能让真相水落石出,还暗卫一个公道。”
皇帝没有继续问刑部尚书,他巡视四周,看了看满朝的文武百官,最后将目光落向最前面的丞相身上。皇帝问道:“霍爱卿,你的看法如何?”
丞相霍静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吏部尚书言之有理,这起案子本质上是一起刑事案件,理应由刑部尚书去开阳查案。”
此时,另一人开口说道:“启禀皇上,暗卫之事乃陛下家事,奴才窃以为万万不能交给刑部去审。就算派人,也应该派暗卫的人去调查。”
众人一听这略显尖锐声音,就知道这是当朝最大的太监,也是皇上身边的最大的红人——苏礼。
霍静冷哼一声,说道:“苏大人的建议是真好,让暗卫查暗卫,难不成苏大人是想包庇花遥吗?”
苏礼不甘示弱,说道:“咱家这都是为了皇室的颜面,暗卫是以效忠陛下为最高宗旨的,苏大人莫不以为暗卫会为了自己的一个手下而背叛陛下吧?”
皇帝制止了此次争论,说道:“好了,这件事既然有争议,你们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不如把魏彬一起叫来议一议。”
一声嘹亮的声音响起:“宣——魏彬觐见!”
魏彬在一名小太监的带领下进入皇宫,步入勤政殿,行了磕头大礼后。魏彬说道:“暗卫首领魏彬,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说道:“平身。”
魏彬这才站起来,说道:“谢陛下。”
“魏彬,你可知道你们暗卫里面有个叫花遥的人?他现在深陷开阳的饷银失窃案,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魏彬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听说过这件事,微臣绝对信任自己的手下。如果他真的勾结贼人盗窃饷银,那我会亲手清理门户。”
“好!”皇帝笑道:“有魏爱卿这话我就放心了。现在丞相和大总管都在商量派人去开阳查案,霍爱卿举荐刑部尚书,苏总管举荐你们暗卫的人,你认为这事应该如何处理?”
魏彬想了想,说道:“不如由暗卫派一个人同张大人去开阳处理,两人互相监督,共同办案。我想我们暗卫也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张大人的忙的。”
皇帝说道:“不知两位卿家意向如何?”
苏礼率先说道:“陛下圣明。”
霍静也行了个礼,缓缓说道:“陛下圣明,微臣遵旨。”
皇帝说道:“既然两位卿家都没意见,那就这样决定了。现在的问题是,派哪个暗卫去?”说话之际,皇帝将目光投向魏彬。
魏彬心领神会,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已有合适人选。”
“宣——沈石觐见!”
“沈石,你知道你手下花遥的事吗?”皇帝问道。
沈石说道:“微臣略有耳闻。”
皇帝继续问道:“你觉得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沈石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此事定是有人栽赃陷害。花遥为人忠君爱国,做事严谨认真、恪守原则,是不会为了钱财而背叛陛下的,此其一也;花遥之前一直在梅县处理事情,并无时间和精力谋划如此大的一桩盗窃案,此其二也;花遥和陈宇有杀姐之仇,此次前去开阳也是为了调查陈宇的事,他们两人水火不相容,花遥断不可能与陈宇同流合污,此其三也;饷银失窃案扑朔迷离,目前谁也不知道饷银如何被盗,又怎么能确定花遥就和陈宇同流合污呢?此其四也。”
皇帝点点头,说道:“假如让你去审这个案子,你会如何审理?”
沈石说道:“微臣会依事实推理,依真相办案,不负陛下,不负暗卫。”
皇帝道:“假如真的查出花遥就是盗窃案的从犯,你会如何处置?”
沈石道:“假如他真的犯了事,那他就不配被称作暗卫,微臣必当剥去他的暗卫服,亲自押送他回京受审。同时希望陛下治臣识人不明之罪。”
皇帝说道:“好!两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苏礼道:“奴才认为,有沈大人这样的暗卫,相信真相一定可以水落石出。”
霍静道:“微臣无异议。”
皇帝道:“既然如此,此事就这么定了。刑部尚书张晓——”
一名紫色官服的人站出来说道:“下官在。”
“暗卫沈石——”
沈石连忙说道:“下官在。”
皇帝看了看两人,说道:“朕命你二人即刻前往开阳城,共同办理饷银失窃案,开阳郡一切官员均须配合,不得阻碍办案,违者杀无赦。”
两人同时行礼,说道:“微臣遵旨。”
“众位卿家可还有别的事情?”皇帝看了看满朝文武,无人再有奏章,于是说道:“既已无事,那就都散了吧!”
殿头官喝道:“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