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他很重要
如果说在大炎王朝官品级最大、权利最大的,无疑是国度长安了,其次就是陪都洛阳,四品五品遍地走,五品以下多如狗,说的就是长安,然而,要说最有钱的官员,那想也不用想肯定是东海城了。
每年从长安外放的官员,最想去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洛阳,另外一个就是海州了。
洛阳升官最快,从长安去洛阳转一圈,待个四五年,做出一点成绩,回到长安,基本上都会官升一级,百分百会受到朝廷重用,六部侍郎,熬个七八年,成为一部尚书,那基本上是肯定的。
去了东海城,那贼鸡儿舒服了,一来这里距离长安很远,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想怎么浪就怎么浪,只要不搞得太过分,朝廷都不会说什么,二来只要到东海城来,绝对能赚的盆满钵满,吃得满嘴流油。
海州刺史崔东海,现年已经四十五岁了,他在二十年前,状元及第,三甲进士,可以说是当时最风流、最得势的人物,没有之一。
首先,崔东海是八大世家崔家弟子,根正苗红,前途无限,其次,崔东海曾经在纵横书院求学过,当年也是纵横书院的风流人物,然后,他的姑姑是炎高帝的崔贵妃,深受先帝宠爱,而其堂妹更是炎武帝的妃子之一,更是深受宠爱,元符二年的那一场宣武门叛乱,崔贵妃是站在炎武帝那一边的,最后,崔东海又是三甲进士,怎么看他都是最有前途之人。
然而,崔东海在状元及第之后,他没有留在长安做官,也没有外放去洛阳,而是被先帝丢到了海州一个偏远的县里做县令,九品芝麻官。
这件事,当时在长安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要背景有背景,要才华有才华,要人脉有人脉的人才,居然会被先帝埋没了,崔家当时动用了很多家族资源,希望崔东海留在长安,最不济也是去洛阳,可是,都被先帝一一否决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到最后不了了之了。
崔东海来到海州之后,直接从一个小县令做起,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做到刺史的位置,当然了,在炎武帝登基之前,崔东海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名字,等到炎武帝登基之后,尤其是在元符二年之后,崔东海才从知府官升一级,成为了刺史,也算是成为了封疆大吏了。
崔东海受皇帝信任吗?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这么觉得,很多人都认为,先帝对崔东海,或者说对崔家是厌恶的,不然也不会把这样一个人才丢去当县令,而且还是海州最穷的县的县令。
提到海州,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富甲天下银如海的东海城,但是,海州真正富裕的地方,也就是东海城以及靠近东海城的地方了,越是远离东海城就越穷,甚至有些地方还不如南夷好,而崔东海在任期间,硬是把该县给盘活了,由此可见,崔东海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等到炎武帝登基之后,崔东海成为了海州的刺史,谁也不好更不敢说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多人在炎武帝登基之后,都想要到东海城来,其目的不言而喻,然而,最后海州刺史的位置还是被炎武帝钦定给了崔东海,无人敢反驳。
今天,崔东海没有去衙门坐班,而是待在家里,倒不是崔东海身体不舒服,而是因为他要在家里招待人。
刺史府邸,崔东海的书房内坐着两个人。
坐在书桌后面的自然是海州刺史崔东海,而坐在其对面的,是不良人魏学海。
魏学海在离开悦来客栈之后,比许一凡他们提前三天来到了东海城,昨晚才来崔东海的府邸拜访。
在朝廷当中,如果说是其他的官员前来拜访,哪怕是六部九卿,崔东海也不会如此警惕和热情,只要是面子上过得去就可以了,历代海州的刺史都有这个底气,原因无他,有钱,别的上州刺史都是从三品,而海州刺史则是正三品,跟六部九卿的品级相同,可是,有一个部门的人除外,那就是不良人。
崔东海可以不理会朝廷的人,可是,他不敢不理会不良人,人的名树的影,在大炎王朝没人不怕不良人,人人都害怕不良人的拜访,因为没人敢保证,不良人会不会从他们身上查出一些什么东西来,就算他们本身没有什么把柄被不良人抓住,可是,谁能保证他们的亲人不犯事儿呢。
“魏校尉这次来东海城,所为何事?”崔东海看着魏学海问道。
校尉,一个正六品的官员,别说是在五品六品多如狗的长安了,就是随便放在一个州,都不是一个不轻不重的小角色,没人当回事儿,可是,不良人的校尉有时候比一洲刺史还要硬气。
不良人从来不会插手各部门的具体事务,但是,只要不良人出现,上到刺史,下到县丞,都是如履薄冰,因为不良人隶属皇帝,有直达天听的权利,甚至有时候有便宜行事之权。
何为便宜行事之权?那就是先斩后奏的权利。
惊不惊喜?吓不吓人?
当然了,自大炎王朝建国以来,不良人几乎很少行使这样的权利,但是,少不代表没有,一旦不良人行使这样的权利,那肯定会引起朝堂震荡,牵扯出一大批人,不知道有多少人人头落地。
坐在崔东海对面的魏学海,正一脸平静的品尝着香茗,听到崔东海的话,魏学海抬起头看了一眼一脸镇定,又有些局促的崔东海,咧嘴笑了笑,露出他那一嘴整齐而洁白的森森白牙。
“崔刺史不要紧张,我这次来,不会停留太久,办完事儿就走。”
魏学海的话,先是让崔东海松了一口气,但是,又有些疑惑和警惕,他倒不是真的怕了魏学海,而是想不通魏学海为何会来海州。
其实,不良人魏学海这次来海州,一路上根本没有隐藏自己的行踪,崔东海虽然在海州待了二十多年,人脉还是有的,而且还小不小,在魏学海还没有进入海州的时候,他就收到了消息,也正是因为收到了消息,崔东海才愈发的感到疑惑。
崔东海怕不良人查吗?
怕也不怕,能够成为一洲刺史,谁敢保证自己治下没有出现纰漏,尽管崔东海这些年都没有出现大的纰漏,而他本人也没有因为海州的富裕而被腐化,他本人是干净的,可是,谁能保证
不怕则是因为魏学海的大张旗鼓,当然了,也不算大张旗鼓,以往不良人要调查一个封疆大吏,都是无比隐秘的,绝对不会这么光明正大,所以崔东海在知道不良人要来海州之后,他到不是特别的担心,更多的还是疑惑。
“魏校尉这次来,可是为了翁浩淼的事情?”崔东海试探性的问道。
魏学海抿了一口香茗,放下茶杯,看着崔东海,点点头。
虽然魏学海没有说话,崔东海却松了一口气。
之前,崔东海确实疑惑,尤其是在魏学海来到他府上的时候,他猜测,既然魏学海不是来调查他的,肯定是为了别的事儿,而最近东海城发生了什么大事儿了呢?似乎除了翁浩淼和寇嘉澍的决斗之外,没有别的大事儿了。
大宗师之间的生死诀斗,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大事儿,不良人不但监察百官,更是震慑江湖,魏学海出现在这里,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那魏校尉的意思是阻止,还是放任他们决斗?”崔东海再次试探性的问道。
“为何要阻止?”魏学海淡淡的说道。
闻听此言,崔东海顿时就心里有数了,魏学海的意思很明显,不阻止自然就是任由他们决斗了,可是,崔东海有一点儿想不通,不管是翁浩淼也好,还是寇嘉澍也罢,都是大宗师,而且还是大炎王朝的十大宗师,不管他们谁输谁赢,对于大炎王朝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尤其是在北蛮意欲南下,而南夷又立国的时候。
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大宗师或许是沙场上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如果用得好的话,绝对是一把利器,每一个大宗师的出现,都极其困难,朝廷虽然看不起江湖人,也看不起粗鄙的武夫,可是,对于这些大宗师,还是很看中的,难道不良人和朝堂的人,就任由两个大宗师生死相向不成?
不过,这些话,崔东海不好问,也不敢问,毕竟不良人做事,由不得别人指摘。
书房沉寂了良久,魏学海开口说道:“我这次来拜访崔刺史,不是为了翁浩淼,而是拜托崔刺史一件事。”
“愧不敢当,魏校尉请直说。”崔东海连忙说道。
“让你的人留意一下一个叫许一凡的年轻人。”
“o((⊙﹏⊙))o嗯?”
魏学海此话一出,崔东海顿时傻眼了,愣愣的看着魏学海,满腹狐疑,不明所以。
“那个...魏校尉,这个叫许...许一凡的年轻人,是...”崔刺史试探性的问道。
魏学海看着崔东海,看了一会儿,淡淡的说道:“我只是给你打个招呼,其他的事情你不用知道。”
“是,是。”崔东海连忙说道。
魏学海站起身,准备离开,崔东海连忙起身相送。
在快走到门口的时候,魏学海停下脚步,转过头,看着正在盘算着什么的崔东海说道:“我只是让你盯着他,保证他不死就可以了,不要做多余的事情,懂吗?”
“(((;???;))),懂,本官明白。”崔东海连忙笑道。
魏学海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盯着崔东海深深地看了一会儿,又说道:“不要让他知道,他很重要。”
说完这句话,魏学海就不在停留,而是说道:“崔刺史公务繁忙,就不用送了。”
魏学海走了,崔东海再次回到书桌后坐下,脸色阴晴不定,他实在想不通,魏学海口中的许一凡,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何不良人会如此看中他。
难道许一凡是长安许氏家族的人?
崔东海想了想,觉得不太可能,最大的许氏家族是镇国大将军许淳那一支,可是,在元符二年的宣武门叛乱之后,长安许氏家族被诛九族,而剩余沧州和徐州的许氏家族,也是最近这几年,才慢慢崛起的,宦海沉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不良人而言,无论是沧州的许家,还是徐州的许家,都一样,他们没必要对这两个家族的子弟如此看重。
魏学海虽然只是不良人的一个校尉,可是,他背后的能量很大,魏学海来找自己,肯定不是魏学海的意思,肯定是他身后的人的意思,甚至是不良帅的意思,而不良帅背后是皇帝,如此看来,这个许一凡似乎很不简单啊。
如果许一凡真的和当今圣上,或者是不良帅有关系,那为何魏学海又只是让他盯着许一凡呢?还不让许一凡知道,这又是为何呢?
当然,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让崔东海感到头疼的是,他今天是第一次听说许一凡这个名字,都没有见过许一凡,连他是圆的扁的都不知道,他怎么盯着。
想到这儿,崔东海就抬起头,喊道:“来人。”
很快,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了进来:“老爷。”
“让人去查一查,最近最几天进入东海城的人,有没有一个叫许一凡的人。”
“o((⊙﹏⊙))o”
管家抬起头,一脸懵逼的看着崔东海,欲言又止,似乎想要问什么。
崔东海瞥了一眼管家,淡淡的说道:“去查一下,查到之后告诉我一声。”
“是,老爷。”
管家尽管满腹狐疑,但是,听到崔东海如此说,没有追问什么,转身准备离开。
“找到人之后,不要打草惊蛇。”崔东海想到了什么,连忙补充道。
“是。”
管家离开了,崔东海坐在书桌后,眉头紧蹙,不知道在想什么,而此刻,许一凡他们才刚刚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