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陵樵子
分类:重生小说
日期:2024年09月22日
状态:完本
十月下旬,西北高原平凉就进入了风砂季节,由於气候乾燥,雨水稀少,树木因数千年砍伐,一眼望去,童山濯濯,满目荒凉。黄土高原因冬季酷寒多风,入夏则乾燥郁热,更兼木料奇缺,大多居民均筑土窑而住,傍山人家,将山崖削平,筑窑而居,宛如蜂巢,错落有致,极为美观。这日晌午时分,雁唳长空,狂风砂吹雷劲疾,似阵雨般呼啸荡起漫空黄尘,遮天蔽日,太阳沉郁金黄,娇软无力,寒意萧瑟,人迹寥落。平凉西关外七里许,隐隐传来一片奔马蹄声,风砂弥漫中只见一骑快马如飞疾驰,骑上人伏在马背上,似身负重伤。
武陵樵子
西湖有四时不同之景,故游人不绝,弛名字内,湖周三十余里,三面环山,碧莹若镜,以白苏二堤界分为外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岳湖五段,千百年来骚人墨客,高僧名妓,显宦富丽纷至杳来,题咏吟胜,或奇迹其间,或纵情游览,西湖之名因之旺盛。外湖堤上苏轼建有六桥,名曰映波,锁烂、望山、压韩、东浦跨虹、里湖亦有六桥,名曰环壁,流金、卧龙、隐秀、景行、减源。
仲春二月,成都郊外杨柳滴翠,十里蓉荫,平畴绿野隐现着竹篱茅舍,鸡犬相闻,馓有江南风光。这日傍午,正下着毛毛雨,天气变得倏阴倏睛,就在这时候北门外的官道上来了三骑川马,骑着三个少年公子。这三个人年岁不相上下,约在二十四五,长得虎臂猿腰,神采奕奕,顾盼非常。骑后随着一个小厮,短衣跣足,面色腊黄,背着一只七弦瑶琴,垂首疾趋,但依稀可见他气质清秀,应该是俊秀小子,与他腊黄的面色,并不相衬。
晚秋十月,千山落木,万里飞霜,幕阜山丹枫渐转黄萎,随着西风离枝漫空飞舞,云压天低,雁声悲唳,触目萧瑟凄凉。山道上出现一条人影,疾步如飞,那人约莫五旬开外,微黄脸膛,颔下疏髭如猬,身材瘦小,一身玄衣劲装,右手提着一柄寒光闪烁缅钢软刀,肩头斜搭着蓝布包袱,目光灼灼逼人,却隐含忧惶焦急之色。突然山谷中送来一声刺耳长啸,那人面色一变,正欲向深密树林中窜去,猛见四面八方涌出无数身影,纷纷大喝道:阎老儿,还不束手就缚。
百粤韶州,唐张九龄故里,地处北江诸支流汇聚之处,延环若带,故又名曲江。扼五岭之口,当粤、湘、赣三省要冲,形势险要,商业鼎盛,为粤北第一通都大邑,其东北之梅岭,乃海道未通时南北通衢,梅岭多梅,因南北二麓气候不同,昔人有南枝向暖北枝寒之语。隆冬腊暮,韶州仍是艳阳普照,煦如暮春,人们穿着一件薄薄单衫,大街上行人往来如织,热闹异常。忽闻一串奔马乱蹄敲打着青石板地,响起急急两点清脆响亮蹄声,行人纷纷避道而行。
衡龙桥为一偏僻的镇集,素少人知,位在宁乡上首,一条不过数百家店肆的街道,沿着资水支流而建。朝阳甫升自东山,其赤如火,映射出半天红霞,湛碧清溪泛出金鳞异彩,炊烟四起,点缀得晓景分外壮丽。衡龙桥这日正是三六九当集圩期,四乡商农肩挑负载涌来,肩摩踵接,喝卖之声,烦嚣鼎沸。镇首一家安通客栈外石阶上,立着四个黑衣汉子,抱臂斜支在墙上,目光虽是炯炯往来扫视拥塞于途人群,但已显得无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