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罗宵
正当太阳将偏西时,王肃回来了。这让易言那颗越来越不安的心终于定了下来。两人又吃了些东西便上路了,易言并没有多问什么,显然王肃的心情很不好。
再次上路,依然是在走山路。
一天之后,在吃东西的时候,易言找了机会问王肃那父女是什么人。王肃说是乱党。
乱党在易言的心中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坏人,并不像那些占山为王的土匪一样抢夺过路行商的财物,比那些街上混子都要好得多。他不太明白为什么王肃非要杀他们,而且还是专程的去追杀。
乱党与反贼不同,乱党并不崇尚暴力,他们一群想要让国家富强的人。这是易言心中对于他们的印象。
王肃大概是看出了易言的心思,说道:“以后你也要修行的,如果见到这种传播夷人外国思想的人,一定要杀了,绝不能放过。”
“为什么?”
“改朝换代不可怕,就怕改天换地。因为他们做的就是改天换地的事。”
易言不太明白什么叫改天换地。
王肃说道:“你不会明白,他们这些如果成功了,我们这些修行人面临的只有死亡,会断了我们的修行之路,会让以后的人再也无法修行。”
“为什么?”易言再次问道。
“以后你修行的话,当你能够从天地虚空之中学到法术时,你就会清晰的感觉到来到海外的那股力量正汹涌而来。而我们的法术,根本就出不了这片大地,自从六年前败于英吉利国后,我们的法术即使是在离大地不远的海面上也难以施展了。他们带来的不光是改朝换代的思想,而是会将让我们这片多姿多彩的天地洗成空白的海水。”
这是易言第一次听到王肃一口气说这么多的话,他能从王肃的话中听出那种忧虑。这或许是所有修行人的忧虑。
易言现在难以体会,他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不会也这样,见到这些传播西洋各思学术思想的人便要决绝的杀了。
王肃已经抱着刀靠坐在树下闭上了眼睛,易言借着火光拿出那本《妙门万化寻灵真经》,顺手翻着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世界大同,我们是誓死守护着这片已经浸染了千万年修行之血的大地,追寻着先辈们通往仙灵世界的妙门,还是试着去接纳那自西方汹涌而来的烈焰,或者我们会浴火重生,也许我们会在火焰之中化为灰烬。这都将由你们去做决定,你们每一个修行人,你们的决定,决定着我们后人的命运,决定着祖先的传承。”
易言虽然不能亲身体会到这天地与修行人之间的微妙联系,却感受到这文字之中沉沉忧虑。再看最后一句话:“我修行,我孤独,我的灵魂将融入这片大地,我不后悔。”
易言心中沉甸甸的,他不知道这本书的的作者是谁,只知道最前面出现过作者自称的李某。
火焰在跳动,就像易言的心一样。
燃烧着,是那么的不安。他也觉得,这修行人就像是这一堆木头,正在燃烧着,却终将化为灰烬,也许灰烬之后会出现一片新的大地,但现在的这些终究是灰烬了的。
他睡下,梦中烈火熊熊。
……
……
这片山名为罗宵。
江西省与湖南省边界处有罗宵连绵千余里,罗宵之中又有名山数十座。
六岁时上镇上秀才家的私塾之中学习,十二岁时秀才死后,他去了县中的淳风书院。在书院之中所学也颇杂,山川地理亦有涉猎。
耳中听说鸟鸣虫叫,易言却没有半点清静与愉悦。现在的他汗流满面,全身疲惫,一步步的朝山顶而去。
他的体内拥有灵力,却并没有让他变的身轻如燕。他自己丝毫也感应不到那灵力的存在。
一阵山风突然呼啸而来,风中杂夹阳兴扑向易言的头,将他那从辫子里散出的头发冲起。
易言终于上了山顶,太阳的余晖落在脸上,将他脸上的污渍和汗液照的清清楚楚。那光芒照入他眼眸深处,他眯起了眼。一阵风将他的辫子吹起,也将他身上燥热吹去。
他们已经进入了江西与湖南连界的罗宵山中。
适应了那夕阳光芒之后的易言看到王肃站在不远处,迎着风看着夕阳。
这一刹那,易言为这眼前景象着迷。万里江山,尽在眼底。落ri的余晖,照在重重的青山之上,层林尽染,万山红遍。
这景象,是易言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从来没有想象过,登高望远会是这样的壮观。
看着从近到远的青山,层层叠叠。
近处看像是能潜龙卧虎,远处却像画中影像,一抹一线间,潜雾渺渺。
夕阳照在他那脸上,一块块绿se的斑。那是槐魅被杀洒在他脸上的绿se的液体竟是已经侵入肌肤。
那液体是槐魅一生的jg华所在,就如人之血液。只是它的那绿血更加的宝贵,若是被会炼丹的道士得到了,当会炼出一炉好丹来。这些天来,易言没有照过镜子,根本就不知道脸上有几块大大的绿斑。
“我们今天晚上在那里‘罗宵观’中宿一晚,明天再走。”
王肃那平静的声音将易言拉回现实之中,他大多时候都是这般的严肃而平静,像是天塌下都无法他动容。
易言真正感受到他内心情感流露的是在山神庙中那些,和那天晚上在火边说修行人与乱党的事。
是修行让他变得冷漠而孤独了吗?易言有时候会这么想。
王肃只是向易言说了一声后,便朝前方走去。
前方相连的那座山上竟隐约可见一栋宏伟的屋宇,易言心想那一定就是王肃所说的罗宵观。
王肃话少,易言同样话不多。两人一前一后沉默的走着。
突然,王肃停下了脚步,jg惕的看着前方。
一头身上有着赫黄斑点se的老虎自转角处走了出来。
王肃并不后退,只是紧紧的盯着那黄se的老虎,易言在他身后并不能看到他的脸,却在这一刹那间发觉得他的背就像是一座山峰一般,能挡住洪水狂风。却又有着一种强烈的压迫感,易言连退数步,而那老虎则是低趴着身子,像是要跃起扑向王肃。
这时有一道哨声响起,老虎低声咆哮着,却又缓缓的退去。
王肃并不再前进,一会儿后,有一个年轻的道人在上面喊道:“不知哪位道友来我罗宵观,孽畜无知,还请道友不要见怪。”
“真是深山修行的道者,可御猛兽护山。”易言心中想着。
随着那声音的响起,易言看到那高处隐约有人下来,不一会儿已经到了面前不远处,是一个年轻的道士,头发盘起,以一根黑se的带子扎着,身上穿着宽大的黑se道袍。他来到王肃的面前,行了个道礼,眼中jg光闪烁,随之说道:“道友好jg纯兵煞之气。”
王肃却是抱刀,行了个江湖的礼节,说道:“不过一刀客,胡乱修得一身煞气而已。”
年轻的道士笑了笑,说道:“如果小道猜得没错的话,道友应是寻求突破之法的。”
王肃声音依然是平静的说道:“道长好眼力。”
年轻的道士开朗的笑着,眼睛却看向了易言,眼中竟有几分惊异的味道,转而即逝。而易言却觉得自己像是已经被他柔和的目光看穿了。可是年轻的道士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转身又引他们上罗宵观中去。
上了山之后,易言看到一座座道观依山而建,并不十分的高大,却有着一种与山脉相合相通的感觉,与那些参天大树融为一体,就像那观是从山中长出来的一样。
年轻道士并不引他们走正门,而是行侧门而入,王肃也不以为意。入了观中之后,易言越发的觉得这道观有着一种自然的和谐,处处看上去简单,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建造的极为复杂,不是俗世之中的人所能建的。
王肃同样的抬头看着,年轻的道士看着他们的神情,便介绍道:“这座偏殿是祖师爷手上建的,那主殿才算是真正气象万千。”
“哦,难道那主殿另有来历?”王肃问道。
“那主殿原本是谁所建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派中典籍记录,那主殿是经历过数个门派兴衰的。现在属于我罗宵,千百年后,不知又属于何人。”
年轻的道士这般的话语让易言非常的诧异。按说,无论是谁都会希望自己的门派能够与世长存,虽然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会这样说自己的师门。可是年轻的道士却说的这般的自然,像是将万物生长、兴衰变化都看透了。
一路上大多是年轻的道士在说,偶尔遇上一些道士,都是会朝那年轻的道士行礼,并喊一声师兄,而那年轻的道士却并不回礼,也不应,只是自顾自的说着。
终于他们到了一处似专门用来待客的地方,王肃叫易言在外面的等,然后便随那道士进去了。
易言虽然很想去听听他们说了什么,但他并没有想过要去偷听之类的,也并没有因为王肃叫他在外面等而有什么不舒服的。
坐在那台阶之上,看着夕阳将满天的白云都照的通红,他的心突然就静了下来,仿佛能够听到这万物的生发。远处童子诵道经的声音和灵鹤轻啼的声音,都随着风传进了他的耳里。他突然有一种在这里常住下去,永不回人世间的想法。在这里,没有那些选择与恐惧,怔怔的看着天边的夕阳。
正当太阳将偏西时,王肃回来了。这让易言那颗越来越不安的心终于定了下来。两人又吃了些东西便上路了,易言并没有多问什么,显然王肃的心情很不好。
再次上路,依然是在走山路。
一天之后,在吃东西的时候,易言找了机会问王肃那父女是什么人。王肃说是乱党。
乱党在易言的心中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坏人,并不像那些占山为王的土匪一样抢夺过路行商的财物,比那些街上混子都要好得多。他不太明白为什么王肃非要杀他们,而且还是专程的去追杀。
乱党与反贼不同,乱党并不崇尚暴力,他们一群想要让国家富强的人。这是易言心中对于他们的印象。
王肃大概是看出了易言的心思,说道:“以后你也要修行的,如果见到这种传播夷人外国思想的人,一定要杀了,绝不能放过。”
“为什么?”
“改朝换代不可怕,就怕改天换地。因为他们做的就是改天换地的事。”
易言不太明白什么叫改天换地。
王肃说道:“你不会明白,他们这些如果成功了,我们这些修行人面临的只有死亡,会断了我们的修行之路,会让以后的人再也无法修行。”
“为什么?”易言再次问道。
“以后你修行的话,当你能够从天地虚空之中学到法术时,你就会清晰的感觉到来到海外的那股力量正汹涌而来。而我们的法术,根本就出不了这片大地,自从六年前败于英吉利国后,我们的法术即使是在离大地不远的海面上也难以施展了。他们带来的不光是改朝换代的思想,而是会将让我们这片多姿多彩的天地洗成空白的海水。”
这是易言第一次听到王肃一口气说这么多的话,他能从王肃的话中听出那种忧虑。这或许是所有修行人的忧虑。
易言现在难以体会,他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不会也这样,见到这些传播西洋各思学术思想的人便要决绝的杀了。
王肃已经抱着刀靠坐在树下闭上了眼睛,易言借着火光拿出那本《妙门万化寻灵真经》,顺手翻着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世界大同,我们是誓死守护着这片已经浸染了千万年修行之血的大地,追寻着先辈们通往仙灵世界的妙门,还是试着去接纳那自西方汹涌而来的烈焰,或者我们会浴火重生,也许我们会在火焰之中化为灰烬。这都将由你们去做决定,你们每一个修行人,你们的决定,决定着我们后人的命运,决定着祖先的传承。”
易言虽然不能亲身体会到这天地与修行人之间的微妙联系,却感受到这文字之中沉沉忧虑。再看最后一句话:“我修行,我孤独,我的灵魂将融入这片大地,我不后悔。”
易言心中沉甸甸的,他不知道这本书的的作者是谁,只知道最前面出现过作者自称的李某。
火焰在跳动,就像易言的心一样。
燃烧着,是那么的不安。他也觉得,这修行人就像是这一堆木头,正在燃烧着,却终将化为灰烬,也许灰烬之后会出现一片新的大地,但现在的这些终究是灰烬了的。
他睡下,梦中烈火熊熊。
……
……
这片山名为罗宵。
江西省与湖南省边界处有罗宵连绵千余里,罗宵之中又有名山数十座。
六岁时上镇上秀才家的私塾之中学习,十二岁时秀才死后,他去了县中的淳风书院。在书院之中所学也颇杂,山川地理亦有涉猎。
耳中听说鸟鸣虫叫,易言却没有半点清静与愉悦。现在的他汗流满面,全身疲惫,一步步的朝山顶而去。
他的体内拥有灵力,却并没有让他变的身轻如燕。他自己丝毫也感应不到那灵力的存在。
一阵山风突然呼啸而来,风中杂夹阳兴扑向易言的头,将他那从辫子里散出的头发冲起。
易言终于上了山顶,太阳的余晖落在脸上,将他脸上的污渍和汗液照的清清楚楚。那光芒照入他眼眸深处,他眯起了眼。一阵风将他的辫子吹起,也将他身上燥热吹去。
他们已经进入了江西与湖南连界的罗宵山中。
适应了那夕阳光芒之后的易言看到王肃站在不远处,迎着风看着夕阳。
这一刹那,易言为这眼前景象着迷。万里江山,尽在眼底。落ri的余晖,照在重重的青山之上,层林尽染,万山红遍。
这景象,是易言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从来没有想象过,登高望远会是这样的壮观。
看着从近到远的青山,层层叠叠。
近处看像是能潜龙卧虎,远处却像画中影像,一抹一线间,潜雾渺渺。
夕阳照在他那脸上,一块块绿se的斑。那是槐魅被杀洒在他脸上的绿se的液体竟是已经侵入肌肤。
那液体是槐魅一生的jg华所在,就如人之血液。只是它的那绿血更加的宝贵,若是被会炼丹的道士得到了,当会炼出一炉好丹来。这些天来,易言没有照过镜子,根本就不知道脸上有几块大大的绿斑。
“我们今天晚上在那里‘罗宵观’中宿一晚,明天再走。”
王肃那平静的声音将易言拉回现实之中,他大多时候都是这般的严肃而平静,像是天塌下都无法他动容。
易言真正感受到他内心情感流露的是在山神庙中那些,和那天晚上在火边说修行人与乱党的事。
是修行让他变得冷漠而孤独了吗?易言有时候会这么想。
王肃只是向易言说了一声后,便朝前方走去。
前方相连的那座山上竟隐约可见一栋宏伟的屋宇,易言心想那一定就是王肃所说的罗宵观。
王肃话少,易言同样话不多。两人一前一后沉默的走着。
突然,王肃停下了脚步,jg惕的看着前方。
一头身上有着赫黄斑点se的老虎自转角处走了出来。
王肃并不后退,只是紧紧的盯着那黄se的老虎,易言在他身后并不能看到他的脸,却在这一刹那间发觉得他的背就像是一座山峰一般,能挡住洪水狂风。却又有着一种强烈的压迫感,易言连退数步,而那老虎则是低趴着身子,像是要跃起扑向王肃。
这时有一道哨声响起,老虎低声咆哮着,却又缓缓的退去。
王肃并不再前进,一会儿后,有一个年轻的道人在上面喊道:“不知哪位道友来我罗宵观,孽畜无知,还请道友不要见怪。”
“真是深山修行的道者,可御猛兽护山。”易言心中想着。
随着那声音的响起,易言看到那高处隐约有人下来,不一会儿已经到了面前不远处,是一个年轻的道士,头发盘起,以一根黑se的带子扎着,身上穿着宽大的黑se道袍。他来到王肃的面前,行了个道礼,眼中jg光闪烁,随之说道:“道友好jg纯兵煞之气。”
王肃却是抱刀,行了个江湖的礼节,说道:“不过一刀客,胡乱修得一身煞气而已。”
年轻的道士笑了笑,说道:“如果小道猜得没错的话,道友应是寻求突破之法的。”
王肃声音依然是平静的说道:“道长好眼力。”
年轻的道士开朗的笑着,眼睛却看向了易言,眼中竟有几分惊异的味道,转而即逝。而易言却觉得自己像是已经被他柔和的目光看穿了。可是年轻的道士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转身又引他们上罗宵观中去。
上了山之后,易言看到一座座道观依山而建,并不十分的高大,却有着一种与山脉相合相通的感觉,与那些参天大树融为一体,就像那观是从山中长出来的一样。
年轻道士并不引他们走正门,而是行侧门而入,王肃也不以为意。入了观中之后,易言越发的觉得这道观有着一种自然的和谐,处处看上去简单,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建造的极为复杂,不是俗世之中的人所能建的。
王肃同样的抬头看着,年轻的道士看着他们的神情,便介绍道:“这座偏殿是祖师爷手上建的,那主殿才算是真正气象万千。”
“哦,难道那主殿另有来历?”王肃问道。
“那主殿原本是谁所建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派中典籍记录,那主殿是经历过数个门派兴衰的。现在属于我罗宵,千百年后,不知又属于何人。”
年轻的道士这般的话语让易言非常的诧异。按说,无论是谁都会希望自己的门派能够与世长存,虽然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会这样说自己的师门。可是年轻的道士却说的这般的自然,像是将万物生长、兴衰变化都看透了。
一路上大多是年轻的道士在说,偶尔遇上一些道士,都是会朝那年轻的道士行礼,并喊一声师兄,而那年轻的道士却并不回礼,也不应,只是自顾自的说着。
终于他们到了一处似专门用来待客的地方,王肃叫易言在外面的等,然后便随那道士进去了。
易言虽然很想去听听他们说了什么,但他并没有想过要去偷听之类的,也并没有因为王肃叫他在外面等而有什么不舒服的。
坐在那台阶之上,看着夕阳将满天的白云都照的通红,他的心突然就静了下来,仿佛能够听到这万物的生发。远处童子诵道经的声音和灵鹤轻啼的声音,都随着风传进了他的耳里。他突然有一种在这里常住下去,永不回人世间的想法。在这里,没有那些选择与恐惧,怔怔的看着天边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