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六十年代(一)
一九六一年夏天,穆老和穆老太太被部队的人开车接走了。
一九六一年夏天,整个桃花村都轰动了,二嫂家的老大李国冬考上了京城的大学,要带着妻子去京城当大学生了!
桃花村沸腾的同时,周边的村子里也沸腾了,如油滴入滚水中一样炸了。
村长被周围所有村子里的人包围,目测微微狼狈,自称跟撵狗似的,到处被人撵着乱窜,太可怜,太伤心了!
只要是外村的,都对村长喊:“村长~~,我上次和你说的让家里孩子上学的事怎么样了,你们村开会同意了吗?”
桃花村开会,不是一次两次了,最近每次开会都有重要的大事。
这一次还没到秋收动员,就是如此,整个学校都被同村的孩子们给塞满了,老师本来就不够,又走了俩,更是师资力量不足啊,奈何,奈何!
如今的桃花村村民们没事也会吊上两句。
听多了嘛,唯熟练尔!
奈何!奈何!是傅老的口头禅。
唯熟练尔!是穆老的口头禅。
每见一个外村的都要问一声:“村长,恭喜你啊,你们桃花村出了一个状元,厉害啊!”
村长笑得连都麻木:“同喜同喜,你们村今年收成看着不错,秋收应该会有一个好收成。”
老叔给支的招,别管用上多少次,好用就行。
但凡是庄稼汉子的,就没有不重视庄稼和地的,一说起今年村子里的庄稼眼见的比去年还好,脸上的喜色就上来了,嘴里谦虚的道:“我也不敢多想,只要今年粮食够糊住我们一家子的肚皮,我就谢天谢地了!”
和村子来往的大多沾亲带故,桃花村别的不多,今年猪粪尤其多,自个村里的地用不完,匀了不少给其他村的,虽然地里的庄稼没桃花村的庄稼长的那么好,眼看着禾苗成长的不错,眼看着就要进入灌浆期,老庄稼汉都很有经验的感到今年庄稼差不了了。
这不,只要一祝福粮食有个好收成,个个都乐的眼睛亮晶晶。
A省的状元名头再响都不及自家地头里的庄稼长的好。
李国冬考了一个A省的状元。
李梦雨惊了!
李国冬惊了!
李梦雨全家都惊了!
只有傅老一脸淡定,仿佛很正常般,和傅老一起的老头们个个脸上神情很淡然。
穆老翻了翻眼,牛气哄哄很不屑的道:“京城的老师在这破地方教的学生,考到状元不是很正常吗,除非他脑子被猪拱了!”
桃花村惊了!
桃花村周围的村子惊了!
村民们都目瞪口呆,说的好有道理哦!
整个H市都惊了!
H市政府部门都惊了!
H市的市长一脸淡定,傅老和穆老都在,还考不上状元,那脑子怕是被驴踢了。
整个H市都是什么教育?
整个H市的高中教师都是什么水平?
你起点跑出累断了气,人家已经骑着自行车超道了,哪怕是同一个起跑线的也无法比!
村长一转身回村,遇着了同村的都是千遍一律的问:“村长,怎么不见二嫂家的小六子?好像好久都没看着人了!”
村长翻着眼:“被熟练尔的李国冬带着走了。”
李国冬带着妻子和新生的一对双胞胎走了,李国秋也跟着一起走了。
李国冬是过去念书的,李国秋也是过去念书的,只不过大哥念的是堂堂正正的名牌大学,他跟着穆老学高中课程。
但这话不对村里人言。
村里人都很不解:“国冬去京城是念大学啊,国秋去京城干什么啊?”
这话村长都说了无数遍了,见了人解释,解释,还是解释,村长望了望天,“国秋是给国冬带孩子的,这两男孩皮实,抱起来累手,国冬媳妇哪抱的动,国秋半大不小正好过去干活,给他哥看看家带带孩子。”
李国冬一家和李国秋去了京城。
见最放心不下的闺蜜兼嫂子走了,阮秀带着李国夏和四姐儿也走了,去了西北边的部队。
李梦雨热热闹闹的家,一下子人口就清空了一半。
孩子在家的时候闹腾人嫌吵的慌,孩子们都走了,李梦雨的心忽然间也空了一半,四方乞讨来的灾民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李梦雨的面前,李梦雨空了一半的心,又放在了安置乞讨的灾民身上。
以李梦雨的能力,安置少数的灾民不在话下,可桃花村周围的灾民越来越多,修建的石子路越来越长,石子路两旁的土坯房也越来越长,最后成了H市一奇景。
时光如流水,眼睛眨巴眨巴,一眨眼就过了一年。
一九六二年秋收,金灿灿的稻谷被锋利的镰刀收割后,所有的老农都咧着嘴大哭了起来,黝黑的老脸,瘦的骨瘦如柴的模样,干枯的手指微张,两手朝天模样虔诚,“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感谢你终于给俺们一条活路了!”
全国无数的农民收到丰收的粮食后都悲痛欲绝的恸哭不已。
日子太艰难了,很多地方十室九空,最惨的地方整个村子的人都死光了,还有许多人背井离乡如同流民一样到处乞讨。
“我们村又丰收了!”村长看着金灿灿的稻谷脸上的笑容格外的灿烂。
“他们那些人,大约也要走了。”老叔回头看向跪在地上向老天爷磕头的灾民们心有余悸道。
村长看了老叔一眼:“问一下二嫂,有些人才留不留。”
逃难的时候不光有老弱病残,还有许多空读书而无用武之地的许多高中生,原本在老农眼中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百无一用书生在李梦雨手里发挥出了自己的光芒,差点闪瞎了老农们的眼睛。
【老李家好吃的】名声传播千里,整个H市都给桃花村提供食材,李梦雨就一个要求,这是供给部队的,价格嘛统一,一半钱一般沙子和石子,我们要支持国家,支持部队,军民一家,不能让前线的战士们流血流汗还空着肚子守卫家园。
这高大上的口号一喊,淳朴如这个年代的人们纷纷都接受了。
看着桃花村门口的石子路,也和桃花一般,在村门口修铺沙子建石子路,路好了人走在上面也干净,夏天不会灰尘满面,下雨天不会黄泥沾脚,冬天下雪不会湿了鞋底,车子从上面过也平坦舒服。
要致富先修路,成了H市人人皆知的一句口头禅。
全国都丰收了,灾民们都开始往自己的家乡回奔,谁不说俺家乡好,只要能吃饭能活着,大部分的都想回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故土生活。
桃花村留了一些人,【老李家好吃的】已经全国闻名了,手工作坊生产地,划分了一次又一次,辣椒酱由一开始和其他咸菜一起生产,变成了单独一个手工作坊,单独的负责人负责进料和生产。
萝卜干也是,单独由专门的负责人负责进料和生产。
规模扩大的速度极快,跟滚雪球效应一样,名声传播了出去之后,不论是进货,还是销售,都是人家主动上门,他们桃花村的手工作坊只需要不断的生产即可。
六二年的政策开始慢慢的变化,高中老师对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做思想工作了,让他们乡下去建设农村,李梦雨没想到知青下乡的前生竟然发生的这么早。
因为这一系列的操作,许多高中生就不准备回去了,在【老李家好吃的】干活早已干出了感情,热火朝天的作坊,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工作的激情,还有二婶婶对高中生们的赏识,让高中生们各自发挥出了自己的能量,展示了自己的价值,他们对【老李家好吃的】有很高的认同感,不愿离去。
现在的规模扩大的很快。
知青上山下乡已经这么早就萌芽了,让李梦雨产生了危机感。
李梦雨把【老李家好吃的】交给了H市的政府,从此以后【老李家好吃的】算是国有企业了,李梦雨悄悄的留了一手,她留在厂子里成为技术股的股长,拥有了正式工作,另外所有的调料专利权她拿都在手上,这些本来都是她的,她凭什么白白让人。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十年运动突然风生水起在全国热烈的进行着,不少老师遭殃,学生都不上学带着红袖章到处闹革。命。
早在十年运动风起之前,李梦雨通过傅老和穆老们的关系不停的联系,把各种人才往桃花村引起,以乡下改造帮助农村建设为名,提早给弄到了桃花村学校里,有些高知识分子弄到【老李家好吃的】里当工人。
身份都不一样了,如今都是工人老大哥了,靠着自己的努力干活吃饭了,H市一时成了全国人才的集聚地,各种人才被政府往这里引进,往全市各个地方塞。
因为这个原因,年轻的穆市长遭到了猛烈的攻击,从上面到下面过来的属性对他的工作进行严厉的质疑,市长的工作岌岌可危,屡屡险些保不住。
部队出手,全力护着在风雨飘摇中的穆市长鼎力支持他,被穆市长收留的各个阶层的高知识分子的亲朋好友和相关的人脉都拼尽全力支持,护着他风雨中迎着风雪坚。挺。
从六一年就离乡的去京城的李国冬,带着妻子和孩子,带着已经长大的弟弟一行人在这最艰难的时候坐上了回乡的火车,回到生养他们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