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咸鱼第三十七式
高内侍正好传了口谕回来, 听太子爷问起了手铃铛脚铃铛,又姿势随意地伸手拨了下池世子发簪子上的铃铛,还吩咐脱狐裘, 顿时恍然大悟。
难怪自家殿下看不上城楼下那些,看得上的那个放在身边摆着呢!
他赶过去伺候, 接着话头回禀道, “池世子的脚铃铛在守心斋里收着呢。金手钏上次丢在浴池院子里了, 在老奴这儿收着,要不要老奴现在就去拿来——”
“不不不, ”池萦之大惊失色,连忙推拒,“太子殿下在临水殿里说了,以后不许戴于人前!我已经洗心革面,这辈子是绝对!不会!再戴金铃铛手钏了!”
“去拿来。”司云靖吩咐道。
注意到对面之人紧张的神色, 司云靖单手支颐思索了片刻, 若有所悟, 低低笑了一声,“嘴里说着一眼万年, 真的亲近了,却又露怯。”他嘲道,“我虽好美人,却对男子没兴趣。你应该庆幸你生为男儿身。”
池萦之:???
妈蛋,这货喝醉了他知道他在说什么吗!!
不过高内侍把话题岔开也是有点好处的。喝高了的太子爷很快把“穿着鲜亮衣裳转两圈洗眼睛”的事儿给抛到脑后了。
司云靖面色如常,自斟自饮了几杯,不知想到了什么, 忽然又笑了一声,
“你家有意思。池啸那样争强好胜的老子, 偏生出了个得过且过的儿子。也不知是怎么养大的。”
他晃着手里的酒问,”记得你有个双生妹妹。你妹妹的脾性呢,可是和你类似,一样的得过且过?”
池萦之已经想起身跑路了,硬撑着回答,“相貌倒是有几分类似,但脾性半点不像。”
“哦?”司云靖神色带了惊讶,“一母同胞的双生子,脾性却大不相同?”想了想,恍然道,“你的乖巧是装的,令妹的乖巧想必是真的了。”
池萦之已经被刺激得面无表情,实话实话,“不。他一点都不乖巧,他虽然身体孱弱,但性子强得很,颇似家父。十个我也比不上。”
司云靖握着酒杯,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思索了一阵,打量池萦之一眼,又思索片刻,摇了摇头,“想象不出。和你类似的相貌,感觉就该配你这样的性子。”
高内侍这时候匆匆赶回来了,献宝似的解开一只锦囊,露出眼熟的小巧金手钏。
“戴上。”司云靖示意高内侍把锦囊给池萦之,吩咐道。
池萦之:“……”
她试图挣扎一下,“殿下你自己说过的,此物过于精巧,非君子端方之道——”
“戴上。”司云靖平淡地吩咐了第二次。
“殿下你还说过,以后不许再佩戴于人前——”池萦之一句话还没说完,司云靖放下了酒杯,伸手扯过她的手腕,把金手钏套上去了。
池萦之:草!
“池世子戴着吧。没事。”高内侍乐呵呵过来提点了一句,“太子爷今晚是喝醉啦。喝醉了说的话做的事都不算数,明早起来就好了。”
池萦之郁闷地戴着金手钏被送回了陇西王府。
第二天……
第二天还是她轮值。
正阳宫守心斋内,她规规矩矩地站在大书桌前,低头接受酒醒后的太子爷的训话。
“孤昨晚喝醉了,你昨晚也醉了?”司云靖用湖笔杆敲着桌面,冷冷道,“叫你带着金铃铛,你就戴着了。”
他留意到对面低头如鹌鹑的池家小子袖口露出来的一截金手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居然今天还带着进宫了?你真是听话啊。”
池萦之感觉必须得分辩一下。
“殿下昨夜非叫臣戴着,还威胁臣如果摘下来了,就要臣好看。”她一摊手,“臣也没法子,只好戴着了。”
“摘下来!”司云靖喝道,“孤数三声,三声之内不摘下来,要你好看!”
“一——”
第二声还没开始数,池萦之迅速把手钏摘下来搁桌子上了。
司云靖拉开暗格,把金手钏也扔进了四角雕莲花沉香木盒子里。
他抬手按了按眉心,头疼地打量着面前姿容旖丽的少年世子。
打量了许久后,又看了看窗外初升的日头,在案头堆着的书籍里翻了翻,“是孤大意了。每日你轮值,不是吃喝就是睡觉玩耍,大好时光虚度。今日开始,你抄书吧。这本书是孤常看的,你从头开始抄起。”
砰的一声,扔过来一本砖头厚的书。
池萦之只看了眼封皮,眼前就是一黑。妈蛋, 25万字的大部头《左氏春秋》!
……
傍晚时分,宫灯陆续亮起,闷头抄了一整天才抄了两千字的池萦之如释重负地下值出宫了。
“不行了,太子爷身边轮值的差事太难做了。”她探望完了卧病的大侄子,关起院门,对徐长史抱怨,“他自己勤勉,还得身边的人跟着勤勉。唉,想偷个懒都不行。”
徐长史琢磨了一下,“陛下的贺礼已经送出去了,正事已经了结。要不要修书一封寄回平凉城,叫咱们王爷找个借口,就说重病缠身,召世子侍疾,请求速归……”
池萦之摇头,“不妥。按东宫的性子,只怕不仅不会放我回去,还会派人去平凉城查看父亲究竟是不是真病了。到时候情况只会更糟糕。不要和父亲提京城这些破事。啊,修书一封还是必要的。”
她想起了昨夜那位提起了她的‘双生妹妹’,感觉不太妙,吩咐徐长史道,
“修书一封告诉父亲,太子爷还记得双生兄妹的事,闲谈间说起了涟漪居。如果可以的话,叫父亲把涟漪居送去母亲处,一同在江南静养最好。”
但徐长史表示不赞同。
“王妃去江南静养也就罢了。她原本就是南唐世家出身,此事众所周知,如今和王爷不合,王妃赌气回了娘家,朝中无人说什么。但把涟漪居的大小姐送去江南……”
他摇头道,“大小姐受封清宁县主之位,乃是我大周臣民,若是送去南唐地界,消息传出来,必定会引得满城风雨。此事不妥当,世子爷三思。”
“这么麻烦啊。”池萦之喃喃地说,“那算了。其他没什么事,不必往平凉城写信了。”
在旁边用热毛巾服侍擦手擦脸的阿重插话说,“一天两天抄书倒没什么,每天抄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啊。”
池萦之乐观地说,“等到大侄子病好了,韩世子伤好了,跟我轮替呗。”
徐长史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韩世子什么时候伤好咱们不知道。反正楼世子短期内是好不了了。”
?池萦之递过一个迷惑的眼神。
“请了好几个大夫过来看啦。都说奇怪,明明是个身子健壮火力十足的年轻人,怎么会突然受了这么重的风寒,追着楼世子问有没有半夜冬泳去了。”
池萦之:“……”
“行了,叫他安心歇着吧。”她安慰自己说,“抄书好,能练字,还能增加学问。总好过跑圈和锄地。”
热闹喜庆的正月,就在守心斋的抄书生涯里度过了。
池萦之起先闷头抄,抄着抄着,她想出个妙招。在左传里找出几处不懂的典故,壮着胆子拿书去问,司云靖居然跟她一一解答了。
如此一来一往,小半个时辰过去,少抄了四五页书,不亦乐乎!
同样的伎俩用了两三次,司云靖便看破了她的小心思,每当她又过来大书桌前,拿著书磨磨蹭蹭请教半天不肯走,他靠在黑檀椅背处斜睨着她,眸光似笑非笑。
但只要他不说破,池萦之就装作不知道,圣贤之书,讨教学问嘛!理由正大光明,谁敢说她做得不对。
这天下值前,对着交上来的当天抄写的满篇端丽攒花小楷,司云靖点点头,难得赞许地说了句,“不错。用了心了。比半个月前大有进步。”
池萦之欣喜地准备跑路,“那臣今天就下值回去了?”
“回去吧。明日再来。”
司云靖把纸张往桌子上一搁,随意道,“正月过完了,帮孤传个口信,叫楼世子明天回来当值。好好的精壮身子,往头顶浇凉水,亏他想得出来。大冷天的,孤都替他难受。”
池萦之:“……”
“顺便再传句话去韩世子那边。告诉他,继续趴在床上不起来,孤就再赏他一顿板子,叫他这辈子不用起来了。 ”
池萦之:“……是。臣回去就传话给两位世子。”
第二天早上卯时正,东宫轮值的三位藩王世子在守心斋的院子里聚齐了,面面相觑了片刻——
韩归海开始自觉跑圈。
楼思危开始自觉锄地。
池萦之把袖里带出来的包子掏了出来,自觉坐下来吃。
卯时末,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洒进院子里的时候,守心斋主人姗姗来迟。
“都来齐了?”司云靖的视线满意地扫过门口迎出的三人,“不错。今天天气也正好,高大年,带他们三个过去换衣裳。”
院子里的三人:???
三位世子被带到了院子侧面的三间厢房里,换上了提前准备好的骑射冬装。
尺寸明显是照着个人的身材提前估量好的。
池萦之扎好了护腕,整好银朱色骑装的竖领,穿好麂皮黑长靴,把配备的一把短匕首插在靴筒里。
穿衣镜里显出一个英气勃勃的少年身姿。
廊下桌椅处坐着司云靖,院子里并排站着楼思危和韩归海。
池萦之最后一个换好衣裳出来,司云靖瞄了一眼,一句废话没有,直接起身吩咐,“走吧。”
楼思危和韩归海心里有鬼,一个字也不敢问,乖乖跟在太子爷后面就走。
池萦之大着胆子问了句,“咱们去哪儿?”
司云靖简短地回答,“出城转转。”
他早上是直接穿着骑射装过来的,跟在后头的三个人互看了几眼,心里都觉得是开春了,太子爷忽然起了游猎的兴致,带他们去城郊踏青打猎来着。
一行队伍数十人马出了皇城,从京城西边的西水门出,直奔城外而去;一两个时辰间,纵马奔出了三四十里。
到了中午,队伍下了平直的官道,转向旁边一条道路。
那条道路也修建得颇为宽整,两边的长青松柏树荫遮天蔽日,但路上许多的碎石和长石条横障,马车不能通过,只能骑马纵跃通行。
韩归海感觉不太对劲了。
他勒马有意放慢了步子,从队伍前头落到了队伍中间的池萦之身边,阴沉着脸色低声道,“池世子,你倒是安稳得很,也不怕前方有诈。”
池萦之快马急行了一早晨,体力还好,就是感觉大腿磨着马鞍,火辣辣的疼,再骑个半天只怕要磨破皮。
正为难时,忽然韩归海凑过来说话,纵马快行耳边风大,韩归海声音又低,模模糊糊听不清楚,她偏过头来问了句, “你说什么?”
韩归海咬牙,把声音抬高了些,“我说,前方有诈!”
“啊?”池萦之迷惑地把手放到了耳边边上,大声问,“听不见!再说大声些!”
韩归海怒吼,“我说前方有——!”
他突然意识到两人的交谈吸引了周围的注意,前后几骑禁卫的眼风都往这边瞄,到了嘴边的最后一个字被他硬生生吞了回去,
“——有,有虫子!”
前方的楼思危耳朵一竖,勒马放慢了步子,回身放声大笑,“韩世子啊韩世子,你长得人模狗样的一副拽样,居然怕虫子啊哈哈哈哈哈——”
韩归海脸青了。
楼思危的大嗓门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队伍最前方身穿黑红两色戎服的司云靖勒停了乌云踏雪,带动了身后众骑齐齐勒马,道路中央一片马嘶之声。
“后面怎么回事?”司云靖派人奔去队伍后方问话。
韩归海沉着脸面对东宫派来的问话之人。既然话说成这样了,他索性顺着尾音咬牙往下说,“队伍进了山中,周围松柏蔽日,臣、臣怕虫子。臣请先回京城。”
他索性把马缰绳一扔,在路边下了马,死活不肯往前走了。
过来问话的禁卫正要回去复命,池萦之也下了马,揉着大腿说,“劳烦禁卫兄弟跟太子爷说一句,策马疾行了一早上,在下有些不适,想歇一会儿。”
楼思危寒夜里一桶冰水浇出来的病还没全好,策马疾行了半天也有点儿晕,跟着下了马,往路边的细长条界石处一坐, “劳烦跟太子爷说一句,我头晕,不行了,求太子爷恩准歇一阵。半柱香时辰就好。”
过来问话的禁卫把三位藩王世子的要求原话传给了队伍前头,过了片刻,又风风火火地骑马转回来,大声传太子爷口谕:
“全体下马,就地休整。”
楼思危咕噜咕噜喝了半碗热汤,出了身热汗,精神振奋起来,低声凑到池萦之耳边嘀咕了一句。
“过了个新年而已,那位做起事来怎么突然就像个人了。咱们一提要求,他就应下了?这么体贴的?我、我有点瘆得慌。”
池萦之小口小口喝着热汤,回了句,“其实东宫那位偶尔做事也没那么狗。我猜是看心情?或许是今天心情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