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管顾逞本人如何想, 事后又是怎么让梁助理联系对方删除微博,热搜下的评论画风大半都在哈哈哈。

【我已经脑补出来了,顾逞用他特别文艺高冷的样子,一脸淡淡地说出, “师傅, 我要定制一条围裙!”然后师傅, “?”哈哈哈, 这事儿太好笑了。】

【等等, 大家仔细看看这围裙, 边缘还是烫金丝绣的, 还垂着丝带, 未免也太高级了吧。】

【虽然高级, 但是没人关注这条围裙的价格吗?竟然是五位数, 也就是说,我一个月工资还买不起一条围裙???/拜拜】

【所以才说是最尊贵围裙?这可能是我在官方小微博下面看过画风最清奇的日常。】

【感觉顾逞一定是要送给什么特别厉害的老厨师, 就那一种下厨五十年,做出无数国宴的大师。有谁知道吗?】

【我也悄咪咪地蹲一下, 为什么顾逞会跟厨师扯上关系?这其中有八竿子的关系吗?】

【回前面的话, 我们粉丝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逞哥一定是很满意这位大师做的菜,所以才想出送人家围裙,毕竟他似乎不怎么会做这种事情。】

【甚至有点傻里傻气,人设开裂的感觉。(我知道他没有人设,开个玩笑)/狗头保命】

【所以我又开始好奇是哪位大厨,能让顾影帝干出送围裙这事儿了,肯定是厨艺精湛、令人沉迷……啊, 这简直是个循环之谜。】

路人对这件事三分吃瓜七分逗乐,顾逞的微博又涌进不少路人粉。

【我现在就觉得,能想得出定制手工围裙送人的男人,肯定不是什么平常人。】

【真的,我也想说,他这得什么脑回路啊,更何况还是那个小众片专业户顾影帝。不管怎么想都莫名反差萌,我粉了(。】

【我也粉了,而且这位莫名沙雕的高冷影帝还帅,太香了2333】

【我现在就去补顾逞得奖的那部片子,之前本来因为是家暴题材太沉重了,没敢去看的。】

【+10086,姐妹来啊~一起看啊~看完一起小作文啊~】

望着日益壮大的粉丝群,顾逞原来的老粉丝们,“???”

虽然最近正主莫名上了好几次热搜,加起来比过去一年都多,粉丝也莫名其妙多了不少。乍一看挺让人高兴的,但是怎么感觉逞哥的形象,距离一直以来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越来越跑偏了呢?

……费解。

比起迷惑的顾逞和顾逞粉丝,娄甯看着【锦鲤小厨】发送的新信息,虽然也费解,但是还算淡定。

【叮!恭喜小厨完成日常任务:为将军缓解1点疲劳值,增加1点健康值,对方已经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意外收获:就在这一天,将军人气值+100点,形象指数+20点,将军越来越广为人知,其事业发展也小进一步。】

【自动提醒:当将军的人气和名望积累到一定程度,扭转因果的相关权限将会开放,此功能将在锦鲤小厨X版本更新,请小厨再接再厉!】

什么叫扭转因果的权限,娄甯还不清楚,但她明白了,这也是一个对顾逞有利的功能,也就是说,近期的任务自己完成得还算顺利。

-

程助理所在节目组,外景现场。

几个外国嘉宾带着任务,要通过不断地寻找、询问提前安排好的群演,找出关键信息,到达最终地点,才能吃到午饭。

他们已经走了不短时间,都有些疲累了,但也没有敷衍了事,而是脾气很好地做出节目组需要的反应。好不容易,才找到导演提前安排好的场地,在古色古香的榻子上坐下。

但这还不算完,他们还要答题,大家一起抢答,谁先答对一道题,谁才能享用一道传统美食。答不出来的就反复加题,直到答对为止。

……这未免也太残酷了,节目组都是魔鬼吗?

这群外国嘉宾大半不会遮掩表情,内心是心累的,脸上的笑容也僵硬了,但不得不接受节目组的残忍安排。

只能暗中祈祷,希望节目组准备的美食是真的很好吃,毕竟他们之前上过的不少小综艺,也有这种吃饭环节。

但为了省经费,九成都是道具组自己做的饭菜,味道奇淡无比,实在是不怎么好下咽。

他们饿了,太饿了,只想安安静静地吃一顿好的。

执导们不仅不同情,反而暗中偷笑:饿得好啊,要的就是这种先抑后扬,反转的效果。

然后歪果仁嘉宾就眼睁睁看着一道接一道的美味端了出来:叫不出名字的三色汤圆,玲珑精致的点心,柔若无骨的白玉小馄饨,红□□人的大块焖肉……

阵阵奇妙而勾人的香气不断袭来,淡淡的白气蒸腾而上,似乎都在叫嚣着:“康忙,盖斯!”

一群歪果仁嘉宾的眼亮了,“!”

这些中国美食看起来还挺不错,没想到节目组其实算良心的。

原先显得略微沉闷的录制画面,忽然就涌出几分热烈起来,跟拍们惊讶地发现,嘉宾们肉眼可见地扬起了斗志。

从一副“我本来是认真的,但只是出于营业而被迫认真罢了”的样子,一瞬间变成“谁在这里营业还不是为了口吃的呢?冲啊!”的画风。

执导们:???

倒也不必真香如此迅速。

“第一道问题:狮子和熊比赛拉粑粑,你们猜猜是谁赢。”

雄心壮志一瞬间拜倒在问题下,七八个外国人面面相觑,一脸的黑人问号。

什么鬼?

“等一下,这题,知道了知道了。”一个东北学校出来的学霸外国嘉宾,忽然操着东北口音高高举手,“是狮子,对不。”

其他嘉宾不知所云:为什么,有什么关系吗。

“答对了,你可以去那边选一道美食。”节目组执导干脆利落地说。

“等一下,我不服气。”另一个性子跳脱,同是北方口音的歪果仁提出异议,“他还没说为什么呢,二选一不就能撞对了吗?让他说说为啥啊。”

节目组编导看戏,马上转向被杠的嘉宾,显然是“说得也是,你解释下”的意思。

“我真不是瞎猜的。”东北口音的学霸外国人半点不慌,笑了笑,“告诉你,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其他嘉宾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这个谐音梗,“…………WTF:)”

搞什么玩意儿。

开脑洞这个他们是不怕的,大家都是歪果仁,谁又比谁差了。

但是竟然还要考汉语词汇!这就离谱。

害怕,他们不会最后在节目组上饿死,都吃不上东西吧。

答对题目的东北学霸外国人摆了摆手,带着胜利的微笑前往餐桌的另一边,精挑细选了一碗“珍珠翡翠汤圆”。

他最喜欢吃软乎乎甜腻腻的甜食,所以早就看上这碗汤圆了。

一群嘉宾饱含着错过一个亿的悲伤情绪,盯着首战胜利的歪果仁,缓缓用瓷白的勺子,捞起一颗翡翠绿的汤圆丸子,再缓缓送入口中——

只见他先是咬了一口,破开了皮儿的汤圆,就这样流出浓稠甜蜜的芝麻馅儿。

翡绿色的软糯汤圆皮儿留下牙印,明晃晃地告诉大家,这颗汤圆有多软糯好嚼。

吃到汤圆的东北歪果仁享受地闭上了眼睛,他不是做节目效果,而是真的沉浸到美味里了。

这汤圆实在是太好吃了,芝麻馅儿香甜无比,细腻柔滑。至于外皮儿则带着菠菜的淡淡清香,中和了甜味的馅儿,软糯可口,煮得恰到好处,既不会非常粘糯,又不会过于韧劲。

恰恰就是他喜欢的中式美味。

再睁开眼,这位学霸老哥一边咽下汤圆,用东北口音的中文炫耀了一句,“啥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不就是了嘛,懂没。”

中文词汇到用时方恨少,落泪了。

其他外国人嘉宾酸了。你吃就吃了,至于降维打击吗。

“导演,快继续问,我们也要答题。”

“就是,不能只让他一个人吃。”

“……”

“好,第二道问题:有一只非常饥饿的狼,在我们国内的地铁里遇见了七只羊,一站路的时间是三至四分钟,假设这能让狼吃掉三分之二只羊,那么四站过去了,你们知道还剩几只羊?”

正开始摩拳擦掌的外国人嘉宾:???

说的什么东西,能不能再复述一遍。

好可怕的节目组,难度又升级了。

刚才是给出两个选项的单选题,这回竟然是集合了数学计算的中文题。都说中国人数学最厉害,这种题他们肯定不会放在眼里。

但是不少外国人的数学真就差劲,换成母语的算术题都要傻一下,更别提汉语的了。

出到就biss。

结果竟然怕什么来什么,节目组好狠的心。

原本在读汉语言文学研究生的那位京城嘉宾,刚刚还特别高兴。因为他在汉语文字游戏上有些优势,刚想说再来几道也不怕,结果马上就遇上了最苦恼的数学题,瞬间失去了信心。

他们费劲地在脑子里把数字转换成母语,用最快的速度一算。

“是四只羊加三分之一只羊。”终于有个嘉宾算出来了,充满自信地答题。

“不对。”节目组编导大手一挥。

????

怎么可能错,难道是答题格式不对。

“那就是三分之十三只羊。”转换成分数试试。

“错了。”

……竟然还是不对。

这位连续痛失机会的京城嘉宾,忍不住瞟向飘香满满的对面餐桌,东北学霸外国人朝他得意一笑。

“……”落寞地别开眼睛。还是别看了。

见同伴两次都没答对,一群得出了同样结论的嘉宾默了,纷纷在心中检查答案:是不是我们也算错了?

“我知道了,是七只羊。”

忽然有个冷静的服装商外国人重新答道。

节目组编导这回点头,“对了,你可以去那边吃东西了。”

一群猝不及防再次被抢走机会的嘉宾:“???”

为什么啊。就因为你是做生意的,数学特别好,所以才答对了吗。但是七只羊是什么歪理,你怎么算出来的。

这位京味的服装商外国人看出来他们的疑惑,也没等节目组要求,就主动冷静解释道:“因为咱们国内的地铁不给吃东西啊。”

咱们国内,地铁禁食。

一群嘉宾:“………”

痛苦,原来不是数学题,而竟是普法题。

这真的不离谱吗。

他们再次红着眼,只差流着不甘的泪水,看着冠上法治公民标签的服装商嘉宾,用端牛排的姿态端走了咸豆浆泡油条。

只见他优哉游哉地端起奶白浓香的咸豆浆,大声地呷了一口,发出“啧”的一声。然后才慢条斯理地捞起泡在豆浆里,切成了块状的小油条粒儿,痛痛快快地咀嚼起来。

咸豆浆的调味特别微妙,既提升了豆香味,又不喧宾夺主,完全不会盖住它本身的豆味儿。

不像有些做得差的豆浆,腥味重,又让人只能喝到咸味。还有一些甜豆浆,味道淡得不行,纯靠加糖增味。

至于油条的口感,那就更是微妙。漂浮在豆浆中的油条,外表炸得金黄焦脆,撕碎了泡一泡再吃,内里空洞的组织柔软而含有豆浆汁,酥软而湿润,还没来得及泡软的地方则非常有韧劲。

豆浆油条两者一结合,简直是完美。

服装商外国嘉宾舒坦地叹了一声,跟同样在吃东西的东北学霸外国人眼神一交换,明白了,来互相换着吃,尝尝不同的味道。

幸好他很有规则意识,没一会儿就反应过来了。真香。

于是他学着前面东北嘉宾的炫耀法,“地铁禁食,让出行更文明,哎——懂了吧。”带着地域口音的“哎”字是精华。

饿着肚子在对面遥遥相望的嘉宾们:我们有一句F○○K Y○○,不知当讲不当讲。

……

有了前两组成功答题,吃到东西还拉仇恨的嘉宾,剩下的嘉宾更加努力了,而且也开始摸清节目组的套路,正确率越来越高。

节目组,“第三题:你们知不知道哪种生活方式最容易致癌?”

虽然答案天马行空,没给选项,但可以确定这是谐音梗没错了,“我知道了!是宅!”

“答对了,过去吃吧。”

小笼□□薄肉也鲜嫩,咬破皮像寻宝,忍着烫迫不及待地吃到最鲜美的馅心,滚热辣的汤汁刺啦一下流出来,满嘴肉香。

“第四题:公共厕所,哪个国家的首都。”

穿着潮流的英国小哥皱眉举手,“等一下,我抗议,我觉得这道题问我们不太合适。”

节目组,“倒也是。那换一题,你们知不知道,茉莉花、玫瑰花、百合花哪朵花美丽?”

英国小哥:简单。还不是考谁更中国通,“茉莉花,因为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还唱出来了。

“对,去挑一碗吃了吧。”

金黄金黄的麻糖锅炸,配红甜筋糯的糯米糖饺,都属于费点牙口的甜口炸物,也亏这是个美国小哥一点也不腻味,还能吃得一脸享受。

他是真的觉得甜脆香韧,咬一口温热的红糖就顺着嘴角流出来,舔一舔甜到心里,简直是太好吃了,恨不得一天三顿。

有了美食的激励,嘉宾们过五关斩六将。

他们每答对一道题,都仿佛是一次大型的吃播现场。平常上节目,最多也就吃几口,不饿就试试味道就扔下了,这一次却是一吃起来就忘怀,并没有很在意镜头。

这一期节目录完,所有的外国嘉宾都感到了史无前例的满足和亢奋,回酒店之前还依依不舍地跟编导和道具组说再见。

“和你们合作得很开心,节目组设计的内容很有意思,我相信这一期节目播出一定会火的。”

“说真的,你们准备的小吃又一次刷新了我对中式料理的印象。”

他们当中有的人是企业家,有的人是留学大学生,还有的是自由撰稿人,不管是什么身份,来华时间都不短,少说也有三四年了,在各自的小领域算是小有名气。

因此其中九成的人还上过不少其他节目,或是本色出演一些外国人龙套。

上镜期间涉及到吃的内容,他们录制过不少了,虽然有冠名商打广告、道具组提供、嘉宾自备分享之类的各种丰富形式,但说实话,很少在镜头前吃到过什么真正的美食。

毕竟他们小小的咖位在那摆着,顶天了算是半个圈内人,想也知道待遇不会太高。

却没想到录制这一期新年特辑,节目组给他们准备的吃食很好吃,也不枉编导们设计了奇奇怪怪的问题,要闯关答题才能吃到。

这一次的录制太愉快了,影视城一日游,吃喝玩乐全齐,不像在工作,倒像是来休假。

——下次如果还有,他们还来!

总导演满意极了,如果不是奖励够吸引人,这群半素人嘉宾怎么会表现得那么好呢。他要的就是这种奖励亦真亦假、嘉宾渴望得到又得不到,为此奋起拼搏的效果。

这次的食物道具准备得确实不错,引发了这么好的效果。道具组主任也没藏私,拉出了程助理,“都是小程专程去影视基地道具库订的。”

“这样啊,影视基地的道具库现在质量这么好啦?又便宜又好吃,别说嘉宾了,就是我在一旁看着都有些馋嘴。我看我们下次还能再订。”

“对!”

说着,导演低头看了眼程助理发在群上的名片,又随手转发到监制群里。

[刚发现怀锦影视基地找的这个厨师不错,大家要是拍什么美食宣传片啊,影视剧啊,以后可以试一下。]

顺手推荐一下,不碍事,监制群里有不少拍饮食影视剧、宣传片的同行,能省点事是一点。

影视基地道具库那边,也很快收到了满意的反馈,宣传片的已经拍上了,上镜用很不错。至于程助理订的那个节目组,则说节目效果特别好,希望可以一直保持这个质量。

两笔订单都是高分好评,虽然道具库提供的东西能不能得到好评,影视基地都不会太在乎,上头只要看见有钱入账就可以,但管理员高兴啊。

他就相当于负责中介的,两头不满意都要找他询问,这回找到一家质量稳定的供货点,承包了大部分的中式面点。

可想而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的工作生活都会比较太平清净,何况中间还有一些盈利能吃下来,这样的好差事谁不愿做啊。

娄甯接到这个电话的同时,微信上还收到了好几张名片推荐。

听管理员介绍,似乎是一些美食宣传片的合作方,之后可能会向她发起更深入的合作,比如到拍摄现场做做菜,当当手替。

对于找上来的生意,娄甯倒是不排斥,毕竟【锦鲤小厨】也有发展相关的支线任务。她比较关注的点在于酬劳多少。

……自己开始做老板以后经常要管钱,不知不觉就变得有点儿沉迷赚钱了。

按管理员的说法,待遇肯定不至于多一般,毕竟她出品的食物道具质量高。再多的说法管理员也给不了,他不管这个,具体的细节也说不太清楚。

“还是要谢谢大哥,如果不是你提供了渠道,我也没有这些机会。”娄甯口头感谢完,打算给管理员送些水果之类的吃食过去。

“那倒没有,你做的东西是还不错。”

“继续合作,合作愉快啊。”电话的最后,管理员道。

……

新年特辑在两周后的周三晚八点播出,不少已经放寒假的学生党和周中摸鱼的工作党,早早守在了草莓视频APP上等看。

这档节目固定播出了两三年,平常会请一些各行各业的在华外国嘉宾,或是出国后又回国发展的年轻爱豆来到棚内,围绕全球各国的有趣文化交流谈话。

由于聊天内容搞笑有梗,请来的嘉宾颜值也高,不少观众渐渐成了每周追看的老粉,他们也是守着新年特辑的主力军。对于难得的外景,他们可是期待已久了!

【来了来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期待哥哥们出镜!】

【节目组终于舍得出一次外景了,上一次出已经是几个月前了吧2333】

【社畜表示,放假前忙得像狗一样,今晚终于能乐呵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