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小皇后(三十二) “娘娘可有打算生个……
俞氏生得圆脸微胖,单从样貌来说算不得出众。
曾经很多人都诧异杜青为何会娶她,杜青虽是娶续弦,到底身份在此,本人年轻的时候又以俊美闻名,不然也娶不了定国公家的女儿,虽是当时人已四十出头,但底子在这儿,又保养得当,看起来跟三十多岁也没什么区别。
与之相比,俞氏从家世到外貌,都着实不起眼。
晚香以前也不懂,后来倒慢慢懂了,俞氏每次提到她爹的时候眼睛里都会发光,那种光只要有心爱的人都能明白。而且自从嫁给杜青后,俞氏也确实唯丈夫马首是瞻,杜青说东,她绝不说西。
“四弟呢?也该进学了吧?”
四弟指的是俞氏所出幼子杜临,今年才七岁,最是顽皮不过,晚香没出阁前待这个幼弟也还算亲厚。
一提到儿子,俞氏克制不住的笑:“自打你嫁进宫后,这皮猴总是不习惯,想进宫来看你,后来日子长了才算消停些,前儿八月就让他去了族学,读了几个月,不着五六的,不过他只要不调皮捣蛋我就叨天之幸了。”
晚香又问了大哥一家、二哥一家和三哥一家。
在她说话时,三嫂卢氏就在暗暗打量殿中的摆设和气派,又见晚香煞有其事坐在那儿说话,满身威严,哪还像当初没进宫之前的模样,不由连连咂舌。
“只要娘娘在宫里好,我们就都好。”
一说起这个,不光晚香心生感叹,杜家几个妇人同样如此。
前太子和前皇后薨后,作为外家的杜家首当其冲,本来这些年为了避嫌,杜青这个肱股之臣、栋梁之才,前首辅之子,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坐了近十年,一动不动。
入阁没有他也就算了,几个儿子也算才学出众,早早就考中了功名,可照样没什么好前程,大儿子在翰林院这种清水衙门,二儿子外放,三子平庸了些,不过谋了个七品京官的闲职。
可以说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也不知让杜青再来选择,还愿不愿意当初把亲妹妹嫁予帝王家。
不过说这些扯远了,总而言之杜家除了太子外家这个皇亲身份外,表面上看起来光鲜,其实内里纠葛只有自己人知道。
这也就罢,作为太子外家,在中宫一系势力尽皆崩塌之后,杜家难免受到牵连。
这大半年来,与其说是杜家人没空来探望身为皇后的晚香,不如说是不敢来。朝堂上的事,妇人们也不太了解,但都知道是宫里传来娘娘掌了宫权的消息后,杜家的处境才渐渐好了些。
“娘娘在宫里还好?臣妇见娘娘这宫里气派,也不下前皇后。”
卢氏话音刚落,作为大嫂的吴氏撇了她一眼。
三房的卢氏作为庶子媳,本身出身就和丈夫杜贺半斤八两,你说她坏心倒也没有,就是眼皮子浅、虚荣,凡事喜欢掐尖。
也不想想这话能是在宫里说的?再来当初晚香为何不愿嫁进宫,杜家的人都心知肚明,这不是明摆着给人添堵?
卢氏的话说完,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讪讪一笑。
“娘娘,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我就是……”
吴氏叹了口气,撑起笑打断她:“娘娘,臣妇和娘有些体己话想跟娘娘说,不知可有僻静之地?”
这是想私下单独谈了?
也是,卢氏本就是个不着调,三房到底是庶出,杜家有些比较私密的事,他们也不知道。
“娘和大嫂随我来暖阁吧。”晚香一边说,一边对二嫂吕氏歉然地点了点头,吕氏不以为然,其实她也清楚留自己下来是干什么的,就是为了看住三弟妹。
卢氏倒没说什么,只是脸色有些尴尬。
进了暖阁,屏退左右,连侍书都使到外面看门去了。
吴氏这才道:“其实臣妇和娘娘的大哥,一直担忧娘娘在宫里的处境。”
说不担心是假的,彼时前太子和前皇后接连出事,虽是前皇后指了晚香作为继后,建仁帝也同意了,可这也都是表面的。
中宫一系势力从前朝到后宫尽皆崩塌,树倒猢狲散,前朝已经让杜家左支右绌了,皇宫里自然也顾不上。
但杜家人多多少少能预料到情况有些不太好,可他们也只能往好处想,说不定娘娘还留有后手,再说圣上已经答应让晚香进宫,自然会护着她一二,不然继后进宫没多久就在宫里出了事,这将是皇家的笑柄。
基于这些,杜家人虽担忧晚香进宫后的处境,但也不担心她有性命之忧。只是后来随着晚香进宫后,宫里也渐渐传来些不好的消息,可后宫之事,外臣怎好插手,只能嘱咐暗线给侍书递话。
介于传话不易,怕落人耳目,杜家人也不敢传太敏感的话,所以双方之间几乎是断联的,当然这其中也有晚香心怀怨气的缘故,所以杜家人只能从那些流传到宫外的小道消息,来辨别晚香在宫里的处境。
“我在宫里还好,让父亲和大哥他们不要担心。”
晚香挑拣着把一些事说了,尽管已经尽量轻描淡写,但俞氏和吴氏还是能从中嗅到步步维艰的味道。
“我就说当初不该让你进宫,你从小被家里人保护的好,咱们家里又单纯,哪里学得来那些勾心斗角的手段,这宫里看似奢侈繁华,却也是天下最会吃人的地方。”俞氏拉着晚香的手,哭得泣不成声。
吴氏在一旁十分尴尬。
一来这‘天下最会吃人的地方’是前皇后的一次戏言,就被俞氏记住了;二来,杜家哪里单纯了,只是眼前这两位被保护得单纯罢了。
小姑就不用说,本就是嫡幼女,哥哥嫂嫂们年纪都比她大,打小又怜惜她母亲去的早,都是一家子子人宠着惯着。
更不用说还有前皇后和前太子了,前皇后是公公的亲妹妹,和国公家出身的婆婆是手帕交,婆婆死后,前皇后怕新进门的婆婆对小姑不好,隔几天就把人接进宫,还给了个郡主的封号。
小姑这郡主的封号每年领的禄米比公公还多。
至于这位婆婆,只比她大了一岁,看似出嫁时是个老姑娘,公公当初挑她做续弦,除了是机缘巧合,更多是看俞御史家里单纯,没有那些乌七八糟的事,这种人家出来的女儿想必也不会差。
而她自己,打从进门时就是被当做宗妇挑进来的,进门后婆婆身体就不大好,家里主持中馈、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来。
什么脏的臭的、面和心不合、背后捅刀的事她没见过?杜家这一大房是人口单纯,可不代表杜家单纯,杜家在京里有七房人,在江西老家有二十房,这些房哪一房是好打交道的?
可以这么说,吴氏这些年对杜家可谓是鞠躬尽瘁,也因此明明年纪相当,明明还是婆婆,俞氏却比她显得还年轻一点。对于这些,吴氏不是心里没想法的,可你要说让她撒手让婆婆去当家,她肯定也不愿意,这是性格使然。
幸好这些年来她丈夫看重,儿女孝顺,也让她劳有所得了。
吴氏已经习惯了俞氏的性子,所以尴尬归尴尬,还是能做到面不改色。晚香呢,也清楚这位继母的性格,最后反倒成了她安慰俞氏,而不是俞氏安慰她。
两个心生无奈的人对上一个眼神,彼此都懂了彼此的意思,吴氏叹了口气道:“娘,你快别哭了,被人听去了,该要做不好的猜想。”
俞氏一惊,顿时不哭了。
她虽不太清楚宫里的人心凶险,但总会听到丈夫感叹,说继女在宫里的处境不好,多少人嫉恨杜家的女儿占着后位,等着想把人给拉下来,她又怎好给继女添乱。
“我不哭了,娘娘你可一定要好好的。”
“母亲放心,我这不是好好的吗?”晚香道,又叫来侍书,让她叫人领俞氏下去梳洗,也免得等会出去惹人猜疑。
等人走后,暖阁中只剩了吴氏和晚香二人,这才是吴氏方才说要说体己话的目的,俞氏陪着来不过是个幌子。
这点吴氏懂,晚香也懂。
“别的嫂子也就不多说了,难为你了香儿。”吴氏拍了拍晚香的手,语气感叹。
恰恰是她这寥寥一句,让晚香无端生出一种委屈鼻酸之感。
曾经,她也质疑过,为何家里人一定要让她进宫,每次当她受挫时,她都会在心里质疑、抱怨、怨恨。后来她慢慢不想了,是习惯了,也是麻木了,直到重活了一世,她才明白。
“大嫂,我不为难。”
“怎会不为难?方才娘对你说的话,恰恰是家里人都想对你说的,只是他们不能,也没办法说出口。你进宫后,你大哥很自责,觉得身为堂堂男儿,竟让幼妹以身犯险,这宫里向来吃人不吐骨头,连前太子和前皇后娘娘那样的人都……”
自古以来,宫廷争斗最是险恶无比的,从来杀人从来不见血,到底有多少人死在这宫里,没人知道。
可皇权的魅力也让无数人前扑后拥,不惜以身犯险。
再惊世骇俗的事都能发生在这里,可再惊世骇俗的事发生后,也都能悄无声息的泯灭在历史洪流之中。
吴氏作为江西吴家的女儿,吴家和杜家一样,也是累世官宦之家,只瞧一个吴家都能斗得你死我活,大宅门里藏了多少冤魂血泪,就能知晓宫廷的险恶何止是千倍万倍。
“娘娘可有打算生个孩子?”
来了。
前世像这一世一样,吴氏和俞氏也进宫探望过晚香,探望是一,传递消息也是一。
前世吴氏第一次提出这事,晚香当场翻了脸,姑嫂之间第一次闹得不太愉快,吴氏匆匆而去,晚香怨气难消,还是后来俞氏进宫几次从中说合,又提出了找个皇子记在名下,姑嫂之间才尽弃前嫌。
前世晚香没有给吴氏解释的机会,等事情过去许久,姑嫂再次见面也不太愿意提这不开心的事。
这次晚香倒没有生气,她就是觉得很无奈,但她准备听听吴氏可有别的说法。因为她想起了前世临死之前,赵柯说的那些话……
“杜家人送你进宫是来干什么的?难道就只是为了让杜家能再出一个没有皇子的皇后?你怎么就不想想打从你进宫为后之始,就注定逃不过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