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赫哲鱼宴
跟老陈一起来的中年男人是农博会筹备委员会的, 专门负责宣传片的拍摄。一脸捡到宝的惊喜,“听听这小声儿,又奶又脆,还有股苞米茬子味, 我们的宣传片就想找这样的小孩念旁白, 老陈你没骗我, 终于干了件正事。”
老陈翻了个大白眼, 合着我平时都不干正事呗?
宝库把手里的大鱿鱼往下拉了拉, 露出来的毛突突大眼睛满是疑惑,你们猜的是我吗?
筹委会副主任还是一个市属的广告公司总经理, 这公司主要就是为政府拍宣传片开的。现在法律法规滞后,好多政府机关都可以创办公司,有些公司经理本职就是公职人员。
甄珍接过他递来的名片,好家伙, 各种头衔满满登登把名片反正两面都印满了, 这人要不是老陈带过来的, 保不齐被她当成骗子拿扫帚赶出去。
姓邱的副主任越看宝库越爱, 瞧这小模样长得,粉嘟嘟的小脸, 眼睫毛又浓又长又翘, 跟假的似的, 又可爱又喜庆, 不能光念旁白, 这孩子必须出境, 有了他,明年农博会的成交额兴许还能再涨一涨。
“我跟老陈说过了,这次的农博会其实是三省联办的, 主会场在咱们省城,宣传片我们想拍点不一样的,全找小朋友出境,用小朋友的眼睛看黑土地,我除了想拍出东北特色,还要让片子带点民族特色,咱们东北几大少数民族,满、蒙、回、朝鲜、赫哲、锡伯、鄂伦春、还有俄罗斯族全都不能少,我想让你家宝库代表俄罗斯族小朋友出境。”
宝库具有天然的外貌是个与众不同的经历。所以老陈才把人推荐给筹委会。
甄珍没什么意见,低头问用小米牙扯着大鱿鱼啃得满嘴油花的宝库,“你想上电视吗?”
“想!”宝库不假思索道,像海尔兄弟一样出现在电视上是宝库现阶段的最高梦想,高兴地把啃了几个牙印的大鱿鱼送给邱主任啃,“叔叔,一起吃。”
太热情了,邱主任无福消受。
老陈不嫌乎,拿起大鱿鱼啃了半边,直说好吃。
眼尾扫到趴在暖气片上装手风琴的咕嘟,满眼都是素材的老邱眼睛又是一亮,“这猫好,真精神,我能不能借你家猫拍几个镜头?”
杏花巷海尔兄弟上电视要一起上,有福同享。
农博会其实是涵盖了农林牧副渔五大类别的博览会,宣传片不会单单只集中在农作物这一项,况且现在已经十二月初,到处光秃秃的,除了蔬菜大棚里能见点绿,上哪找农作物去?
合适的小朋友还没找全,老邱让宝库先在家准备准备,等落了雪,冰层冻实了,最先开拍湖面冬捕的场景。
宝库等着天更冷,其实天已经很冷了,零下十几度了都。冬天再度光临省城。
天冷,要吃点热乎的,鱼丸厂、加盟店、大渔面馆和大渔本店顺应节气,接连发力。
鱼丸厂重新调整组件,选用最新鲜的河鱼,斩拌,搅鱼茸,用新组件小压板,压出厚度在零点五公分的鱼片,大张的鱼片被工人分割成宽四厘米,长六厘米的小鱼片,做好的半成品鱼片,专供加盟的丸子铺销售。
经过考察,甄大妈丸子铺又吸纳了四十家加盟商,现在一共七十一家店铺,主要分布在省城中心的四个区。
做好的半成品鱼片,连带制作汤底的调料,被鞠华霜送到加盟商的店铺,汤底是甄珍最新调配的日式风味鲜汤。直接送热汤不现实,甄珍为此专门抽出两个晚上时间培训加盟的小店主制作汤底。
昆布煮制十五分钟,放白萝卜、苹果、清酒和淡口酱油,次序有先后,尤其酱油的量要控制好,否则一锅黑乎乎的酱汤,太咸不说,也影响食欲。把鱼片用竹签穿好,放在汤里煮熟。
新鲜煮制的小鱼片,五毛钱一串,连汤一起售卖。
冻得缩手缩脚的日子里,吃一口热乎乎的鱼片,喝一口鲜中带点清甜果香的汤水,胃里一暖,人也浑身发暖。
等公交车的夜晚,站在橘黄灯光的小丸子铺前吃上两串,是好多人回忆里冬日的幸福一刻。
新品上市,业绩好的加盟店一天能卖出三百串。据柳丽统计,大部分店铺的营业额上新后都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王进也算了一笔账,每天走货给丸子铺的鱼制品价值在三万块钱左右,一个月就是九十万,这个数字初一听闻令人咋舌。开丸子铺辅助销售,现在看来真是走了一步好棋。
面馆甄珍最不担心,冬天本来就是面馆的销售旺季,小燕姐泼辣能干,小店管得很好,小苗姑娘锻炼出来,调味水平也更进一步,面馆在市委一带已经打响了名头。
顾客一多,有时擀面来不及,小苗仔细研究水、水温和面的比例关系,研究什么样的面胚擀出来的面条能够放置多个小时,还不影响筋道的口感,这样一来,高峰时间就不会太过忙碌,不影响服务质量,还不用让自己那么累。
小苗跟她爷爷一样,有白案天赋,面条的制作愈发炉火纯青。
而在大渔本店,甄珍正式推出了烤鱼菜肴,家里的转炉派上用场,整鱼摆合页状,夹上铁夹子,放在转炉里烤到表面金黄,添汤底,将烤鱼放在铁锅里咕嘟,喜欢配菜的可以加些豆腐、宽粉之类的一起煮。
烤制食物的炙烤香味可能从人类祖先第一次捡起烤熟的食物放入嘴中那刻起,就深深地烙印在人类的基因里。烤鱼受欢迎的程度,让甄珍加急跟老师傅又定做了二十个底部可以放炭火的平底铁锅。
人多忙不过来,不光给小燕姐请了一个刷碗、理菜的帮工,甄珍这边也找了以前帮忙做快餐的一位大姐的妹妹帮忙打下手。家里地方小,小燕姐高丽参店仓库间还在,安上烧热水的装置,让帮工大姐在里面洗菜、洗碗。
解放出来的甄珍,有时间研究以前没尝试过的菜肴。精进厨艺不能懈怠。
下午接到一个订餐电话,顾客的要求很特别,想点一桌赫哲族的鱼宴。大渔虽说主做鱼,但很少有人点鱼宴,甄珍欣然应下。
最近因为宝库要拍宣传片,东北少数民族的食物她没少研究。家里最多的就是美食书籍,从书中了解过赫哲族的烹鱼方式。美食制作一通百通,对甄珍来说并不麻烦。
统筹兼顾,先从最耗时的炒鱼毛做起。鱼毛还有个别名,鱼松。是赫哲人家宴请客人的一道必备菜肴。
做法简单,可以用鲤鱼来做,锅中加水放入山椒、花椒、把蒿,葱姜香料,水开煮鱼,鱼熟捣碎,然后就是炒制,至少要翻炒一两个小时,加白糖和盐,将鲤鱼肉中的水分炒干,炒得鱼肉蓬松入味,颜色金黄这道菜才算做好。
甄珍边炒边想,之所以有“鱼不入海不能称之为鱼,不尝炒鱼毛就不算到过赫哲家”的说法,是不是因为这道菜太过费时,最能体现赫哲族人的热情好客?
功夫没白费,炒好了给从幼儿园回来的宝库还有家里蹲的咕嘟盛了一小碗,伴着白粥,两个小家伙喝起鱼毛粥跟小猪吃食一样,呼哧呼哧连喝两碗。
鱼毛做好,剩下的相对好办。赫哲族人喜食生鱼,概因当地的水质好,江鱼可以直接拿来生吃。甄珍其实夏天想在店里推出鱼生,想到养殖鱼的品质,遂又放弃。
鲤鱼都是咕嘟变出来的,肉质比江鲤鱼要高出一个层次,用来做这道菜再合适不过。
杀生鱼用赫哲族人的叫法,名为塔拉哈。
“塔拉哈?”吃饱了鱼毛拌饭来到后厨看姐姐做饭的宝库,小手杵着脸蛋,挑起小眉头,一脸不解,“塔拉哈不是羊拐子吗?”
甄珍边切鱼丝边笑着解释,“羊拐子叫嘎拉哈,是满语。塔拉哈是赫哲族语言,是生鱼的意思。”满赫同源,语言有相似性。
这两天被姐姐着重普及了一些东北少数民族知识,宝库已经认识了鄂伦春人的驯鹿,同时还知道赫哲族人喜欢用大鱼皮来做衣服。
皱皱小眉毛,老气横秋道:“语言就是复杂。”
甄珍笑出声,如果这话你不用苞米茬子味说出来,兴许更有说服力。
切好的鲤鱼肉丝倒米醋盖过鱼肉,腌制到鱼肉泛白,就可以用调料凉拌。对了还有鱼皮,甄珍最欣赏赫哲族人制作鱼肉食物时对鱼皮的重视。
像这道塔拉哈,如果野外生活的赫哲族人来制作,鱼不去鳞,切完鱼肉把鱼皮直接扔到火上烤,烤到鱼鳞爆裂,把鱼皮处理干净,切丝跟与鱼肉丝一起拌,柔脆有度,鱼皮从口感上为这道菜增添了别样的风味。
有了塔拉哈,就必须有烤塔拉哈这道菜,鲤鱼依然不去鳞,剖掉内脏后,扔到有余热的炭火里烤,烤得半生不熟拿出来,切厚片蘸酱汁吃。
鲤鱼外部熟透,内里还没有断生,一块鱼肉的口感说不上冰火两重天,既有熟肉的香,又有生鱼的滑,绝对独特就是。
四口锅一起开动,宝库大眼睛一眨不眨看姐姐练杂技。看了那么多遍,还是看不够。
客人提前半个小时到来,甄珍一见他们的面貌就知道是一家人,两位老人看起来快有八十了,家里四世同堂,一共来了十四个人。
全家人笑起来都一样,身材高高大大,说话嗓门也很大,订餐的应该是这家的大儿子,“我们全家除了儿媳妇和孙媳妇都是赫哲族的,我听别人说你家的鱼做得特别地道,我父母年纪大了回不去老家,想在你这吃鱼,找找乌苏里江的影子。”
原来如此,“那请你们吃吃看,吃完再评价。”甄珍笑着带他们进包间。
先上宴客传统三道菜,炒鱼毛、杀生鱼,烤塔拉哈,神情严肃的老爷子一看杀生鱼的做法就暗暗点头。赫哲族人少,赫汉融合之后,口味也汉化,拌生鱼的时候还放什么黄瓜丝、土豆丝之类的玩意,喧宾夺主,失了鱼肉的本味。
这家饭馆的小厨师做法地道,果然名不虚传。
尝了一口,鱼皮焦香,鱼肉简直不要太鲜,老头觉得能跟他小时候吃过的杀生鱼相媲美,半辈子都没吃过这么美味的鱼生,今天真是来对了,示意大家都吃。
鱼毛甜中带鲜,烤塔拉哈蘸酱汁,鲜上加鲜,配他们自带的稠李子酒,简直美呆了。
一家都是大胃王,甄珍来上干煎鳊花的时候,三盘菜已经秒光。见甄珍特意把干煎鳊花的鱼头对准老两口,家里人都笑了,“我们赫哲人家宴客少不了一道整鱼,确实要把鱼头对准客人,表示欢迎和敬意。小老板,你不会也是赫哲族人吧?我们家原本姓巴亚吉尔,你们家是不是也是后改的姓?”
甄珍摇头,“我是满族。”
“满赫同根,都是鱼养大的,你做鱼这么好,那就一点不奇怪了。”戴眼镜的中年人应该是这家的二儿子,夸赞甄珍。
宝库从门口探出圆脑袋,被老太太看见,对小孩招招手,“漂亮小孩上奶奶这来坐,奶奶年轻打仗的时候,还跟像你这样长相的外国小伙子合作过呢。”
怪不得一家人定居省城,巴亚吉尔家的两位长辈早年参加抗联,抗战胜利之后,被派往省城工作,从此定居下来,再也没回乌苏里江老家。
宝库坐在老奶奶怀里,好奇地看他们吃饭喝酒,小孩看啥都稀奇,桌上的这家人吃完了一面鱼不说翻过来,而是说划过来,老爷爷说,常年在水上生活的民族,最忌讳翻船。
学这家人,宝库让姐姐给找了个碗,倒了汽水,要跟人家一样大碗喝酒,喝之前也学桌上人,小手蘸了汽水,朝天上点三点。
把抱着他的老奶奶逗坏了,低头对小孩说:“确实应该点三点,西伯利亚、大小兴安岭还有蒙古高原的各民族大都信仰萨满教,崇尚万物有灵,点三点就是敬神的意思。”
宝库似懂非懂,不妨碍他欢快地点头。夹了一块炸大马哈鱼给老奶奶,“奶奶,吃鱼。”
“好孩子。”
一桌鱼宴十道菜,大马哈鱼是冷水鱼,甄珍店里有常备的,除了炸鱼快,还汆了丸子,大马哈鱼的鱼籽和鲟鱼子是喝酒之人最喜欢的菜肴,家烧嘎牙子鱼,鲟鱼骨,刨鱼花,还做了道女士喜欢的酸甜口的锅包鱼。
吃兴浓,老爷子和老太太带头唱起了《乌苏里船歌》,“啊朗赫呢哪,啊朗赫呢哪,啊朗赫赫呢哪,赫雷赫赫呢哪……”
宝库小嘴张了张想跟着学,郁郁地放弃,这是他学过最难的歌。
一顿饭,巴亚吉尔一家吃得极其尽兴,对甄珍的厨艺赞不绝口。
临走之前,老爷子和蔼地对甄珍和宝库说:“孩子们,虽然我们几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都慢慢被同化掉了,但永远别忘了我们的来处和我们本民族的祖先,差异才是美,千篇一律就没意思了,记住咱们是不一样的。”
宝库大声附和,“没意思,不一样!”
一家人笑着离开。
虽然还是没下雪,但终于等来了寒流,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持续了十天,老邱给甄珍打电话,告诉她周末外出拍冬捕。
孩子小,得家长带着,平时家长上班没时间,所以老邱找了周末两天开拍。
宝库的大事业,甄珍必须全力支持,周末歇业,陪宝库去鸭绿江下游的丰湖拍冬捕。本来小陈也要去,但是费劲从大西北抓捕回来的犯罪嫌疑人,什么也不交代,忙着跟他周旋,实在没时间。
省城到哪都方便,开到丰湖也就三个半小时,车上一共十来个小朋友,挺难为老邱的,这些小朋友里除了几个汉族小孩,其他都是他找来的少数民族的小朋友,连服装都是按照孩子的尺寸定做的。
宝库已经提前换上了,上身是白色,领口有刺绣的褂子,下身是豆沙色的肥裤子,腰上系着同色腰带,头上还绑了个布条状头饰,这一套穿在身上,看起来憨憨的。
臭美的不行,问姐姐,“我帅不帅?”
“帅呆了。”
一路说说笑笑到了地方,车停在山坡高处,一下车大家都被眼前所见惊艳,大湖一眼望不到边,结冰的湖水在正午阳光照耀下,反射出冰蓝色的光,美轮美奂,只有大自然才能雕琢出这样的美景。
丰湖名字起得好,水产丰富,当地每年都会安排冬捕,大部队到来之前已经有小分队拍摄完凿冰洞的过程,当地采用的是古法捕鱼,打“咕咚网”,下“铃铛网”。
小朋友没有台词,是宣传片里的见证者,镜头只要捕获他们的表情即可。
根本不用摆表情,听有人从上游的冰冻拉扯咕咚耙吸引鱼群,那巨大的声波,听在孩子耳中有如低沉的战鼓,开启一场渔猎大戏。
马拉鱼网,上万斤胖鱼被渔网捕获,阳光下闪出耀眼的银光。
老邱很会拍,孩子们还有小猫,带着惊叹的美好侧颜,纯真的大眼俱都被录像机记录下来。
正午阳光正好,气温虽低,但体感温度不算太低,老邱跟助手们要研究哪里需要补拍,让孩子们先自由活动。
叮嘱家长们看紧了孩子不要靠近冰洞,掉下去就危险了。
宝库在冰面上打了一会呲溜滑,见姐姐跟一个渔民在聊天,走到地上摊着的鱼网前,发现鱼网底下有个圆咕隆咚的东西,眨了眨眼,这不会是湖里捞上来的金子吧?
小猫咕嘟则慢慢靠近了最近的冰洞。
其他小朋友都在打呲溜滑,千篇一律没意思,我们是不一样的!
金子是要咬一咬才知道,找宝小能手宝库张开小嘴。
小猫把尾巴伸进了冰窟窿,准备用尾巴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