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文宛莹所犯之罪……

文宛莹所犯之罪一件件一桩桩令人发指, 宋引玉听得时候被吓到了。

她实在没想到,文宛莹那张美人皮下会做出那么多狠毒的事。

满满一盒子的罪证诉状,每一张后面都是浸着血的。

从惠妃摆出那些罪证, 文宛莹彻底发疯开始,后面发生的事情宋引玉都陷入了恍惚之中, 连什么时候回的他们自己住的帐篷都不知道。

等躺在床上时, 她只感觉今日过得格外漫长, 已是身心俱疲。

似是察觉了她的情绪,谢临安伸手将她揽在怀中,温暖清爽的气息慢慢消退了宋引玉内心的惊慌。

她本能地向谢临安靠了靠, 迷糊间很快就睡了过去。

等她再睁眼时,天还没亮而身旁已经不见人影,外面却是十分嘈杂。

“阿月。”

宋引玉提高了声音唤道。

阿月匆匆走过来,点亮了烛火道:

“夫人你醒了?”

宋引玉从床上爬起来,睡眼惺忪地揉揉眼睛,声音有些瓮:

“什么时辰了,怎么这么吵?”

外面叮叮当当地,弄出了好大的动静。

宋引玉听得这些动静,都觉得浆糊一般脑子, 一个激灵地清醒过来。

阿月阿星服侍着她更衣,三两句解释道:

“寅时了, 皇上下旨今早开拔回京,现在外面在收拾行李。”

宋引玉才醒反应有些慢, 许久她才意识到这话的意思是说, 今年春猎提早结束,皇帝要回京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早结束,左不过是因为文宛莹吧。

宋引玉记得, 她涉案里除了普通的闺阁女子,还有朝廷命官。

且文宛莹曾三番两次害文季淮,那惠妃绝不会放过她。

所以于公于私,皇帝都定是会从重处置文宛莹。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谁还有心思待在齐明山上。

自然是要早日回京处理此案。

一边想着这些事,宋引玉忍不住打了个秀气的哈切,眼角泛着泪花说到:

“你们怎么不叫我。”

看她这么困,阿月笑了一下道:

“是大人不让叫的。”

宋引玉用手背抹掉因为哈切流出的眼泪,说:

“不叫我,等会儿出发,我怎么办?”

阿月和阿星闻言对视了一眼,悄悄红了脸不吱声了。

她们埋头侍候宋引玉更衣梳妆。

“你们怎么不说话了?”

宋引玉偏着头看她们,眼神里尽是疑惑。

“大人说,等出发了,他,他会,抱,抱您上马车。所以让您继续睡了,万,万不要扰了您。”

阿月不好意思说,阿星闷着脑袋,磕磕巴巴地说完了。

虽然这么久了,可两个丫头毕竟是未嫁女,对于夫人和大人之间的亲密,还是稍稍有些无所适从。

宋引玉听后,脸上倒是没多少不好意思,只是抿着唇笑了,眼睛弯弯的看着十分喜人。

一番折腾后,等她们收拾妥当离开帐篷时,外面也已经差不多了。

官员内眷不少都上了马车。

天还没亮,打着的火把汇成了长龙,一眼看不到头。

宋引玉瞥了一眼,然后就看到了被关在囚笼里的文宛莹。

她头发凌乱,垂头抱膝坐着,一动不动。

文宛莹的脸被头发遮住了,看不清神色,同时也遮住了脸颊上的伤口。

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一幕,却是瞥了一眼就匆匆上了马车不敢多看。

文宛莹虽是落得了如此下场,可文家还没有倒。

即使不得圣宠了,同样让人得罪不起。

这也变相算全了文宛莹一个体面,没有人落井下石看她笑话。

不得不说,定国公府果然不愧是非一般的高门显贵。

因为定国公与旁的勋爵不一样,手里还握着兵权呢。

那是实打实的,谁又敢轻易开罪?

宋引玉同样是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与旁人不一样,她不想多看的原因,是因为心里沉重,难受。

文宛莹一个疯子在家族的庇护下,害了那多人,无论她将有什么下场,都让人无法释怀。

特别是上辈子她还好端端地活了那么久,要不是最后想不开跑去宫中和惠妃斗,恐怕还会一生无虞吧。

一想到这点,宋引玉心里就憋闷得不行。

她吐出一口浊气,扶着阿月的手,上了马车。

入了车后,宋引玉才发现里面同来的时候布置的一样。

铺了厚厚的垫子,还有一张小榻方便她歇息睡觉。

宋引玉坐在榻上,看着阿星点燃了烛火,阿月燃了小炉煮茶。

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着袅袅青烟,她眼神微微有些发愣。

恰在这时,谢临安躬身入了车内。

阿月阿星见状连忙行礼,而后退了出去,

宋引玉眼睛一亮:

“你不骑马吗?”

见宋引玉穿戴整齐地坐在马车内,谢临安有些意外,他摸摸她的头道:

“怎么不多睡会儿?”

说起这个宋引玉情绪有些低落,她摇摇头:

“我睡不着。”

是真的睡不着,心里总觉得存着事,憋得慌,就是睡着了也不踏实,一下就被惊醒了。

这还是宋引玉第一次有这种体验,挺不舒服的。

谢临安微微皱眉,正要说什么,宋引玉却先一步抢过了话头:

“你用过早膳了吗?”

谢临安道:“还未。”

宋引玉笑着从矮桌子下拖出食盒,把里面的粥拿出来,放在桌上,推给谢临安道:

“喝些粥吧,热的。”

这是上马车前,宋引玉让阿月装上的,就是怕万一谢临安没用膳,好给他送过去。

没想到他居然回来了。

谢临安看着粥失笑,然后端起碗脊背挺直,一口一口地喝了起来。

宋引玉则在一旁撑着下巴笑眯眯地看着他。

只是看着看着,她便发起了呆。

马车慢慢向山下走去,宋引玉的思绪也越飞越远。

她一会儿想到囚笼里的文宛莹,和她那些疯狂的举动。

一会儿想起惠妃指着满盒子的罪状,冰冷着脸目光锐利地斥责文宛莹的罪行。

还有皇后和定国公昨日给他们下套。

要不是惠妃和皇帝来了,一下子把文宛莹给捶死了,不然她和谢临安怕是没那么容易脱身。

一通胡思乱想之际,昨日皇后恶心人的话,不期然闯入她的脑中。

宋引玉看着谢临安昳丽的眉眼一怔,随即放下了托着脸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谢临安抬眸看她,目露疑惑:

“怎么了?”

宋引玉嘴唇翕动了一下,犹豫许久她忐忑地向谢临安发问:

“夫君,你,你喜欢孩子吗?”

似是没料到宋引玉会问出这个问题,他着实愣了一下。

但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一定是昨日皇后对她说了什么,小姑娘才会有如此一问。

宋引玉身子骨弱,几次三番踏过鬼门关走过来,太医更是断定她活不过二十。

因而京中早有流言,她不能生子。

事实上,庄大夫曾确实跟他说过,宋引玉子嗣艰难,恐无法怀上生育。

所以谢临安一直都很明白,他与宋引玉之间,或是这辈子都无法有子嗣。

谢临安对此其实并不介意,也一直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然而没想到,这件事却引起了小姑娘的不安。

沉吟片刻,谢临安反问到:

“窈奴,喜欢孩子吗?”

宋引玉愣了一下,随后她扣扣手指,面露苦恼道:

“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她总觉得自己都好像还没长大一样,要怎么当一个母亲。

谢临安笑了一下,他摸摸她的头,眉眼倏地柔和了下来:

“我喜欢窈奴,爱屋及乌便会喜欢窈奴的孩子。”

宋引玉听得抬头看他眨了眨眼睛,所以谢临安其实是喜欢孩子的。

她抿了抿唇又问:

“要是,要是我不能生孩子,你会不会失望?会不会不高兴?”

几乎没有犹豫,谢临安斩钉截铁地说:

“不会。”

“为什么,你不是喜欢孩子吗?”

宋引玉追问到

谢临安慢声道来:

“因为,我于孩子的喜欢,只因你而爱屋及乌,我有无子嗣也并非那么重要。”

宋引玉对这话似懂非懂的:

“可是,你是谢家的掌家人,要是你没有子嗣,会不会被族人施压,你,你会不会纳妾?”

宋引玉喃喃自语般说到,最后垂下来眼眸。

她会问最后一句话,是因为清楚的知道,谢临安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是整个谢氏一族。

她相信谢临安,可是她又矛盾地知道一个人是抵抗不了整个家族的。

何况谢临安还是一个恪守规矩的肃正之人。

宋引玉陷入了纠结,一边纠结于现实,一边纠结于书中他的结局。

现实是,谢临安是家主,需要承担起责任,这责任包括养出谢家的下一任家主。

而原书中他没有娶妻,英年早逝,一样没有孩子。

经历了这么多事,宋引玉已经不敢用书中的情节来照进现实。

她就像一个手捧稀世珍宝的人一样患得患失。

谢临安抬手抚上她的脸,动作里充满了安抚的滋味,脸上全是温柔。

顿了顿,他斟酌了一下措辞,随后耐心地解释道:

“谢氏一族延续至今,族中不乏优秀子弟。我如今虽是家主,但并不意味着,我若没有子嗣,谢家便会断了传承。

所以窈奴,我不会因此荒唐的理由而纳妾,往后除了你也不会有旁人。”

他的声音是柔和的,但眼神却十分认真坚定,

“窈奴,于我而言,有无子嗣,远不如你重要,你之欢喜,你之健康,方是我所在乎的。”

说罢,他又朗声笑出了声道,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①。若我命中注定没有子嗣,只要窈奴不嫌弃我就好。”

谢临安的语气并未太大的起伏,声音温和带着股安定人心的意味。

宋引玉因皇后的话挑起的不安,因他的话慢慢烟消云散。

她并不是一个执着孩子的人,只是她的不安源于谢临安。

谢临安与她不同,他从小接受的是三纲五常的教导。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世间女子更有不少因为无子被休弃。

所以她不可抑制地担心,会和谢临安因为此事会生了嫌隙。

可现在她的情绪平稳了下来。

突然宋引玉抓住谢临安的手,眼睛晶亮地说:

“我们回去就圆房吧。”

说到底她能不能生孩子也有实验之后才知道,她和谢临安至今都只是盖着被子纯睡觉,怎么可能生得下孩子。

她现在身体越来越好,只要没有天生的生理缺陷,他们,他们就勤快点,难道还能生不出个孩子来,宋引玉不信

这话跳跃地有些快,让谢临安猝不及防之下红了耳尖。

他难的说话带了磕巴沉稳的脸上也有了一丝慌张:

“窈,窈奴说好,便好。”

原本说到这么大胆的话时,宋引玉心里不是不羞涩的。

可是一看谢临安的反应,她的羞涩顿时就没了。

她看着谢临安一个劲儿地偷笑,像是抓住了他的把柄一样。

谢临安无奈失笑。

回京之时,天色还没黑,谢临安连门都没进立马赶去了宫中。

这一进宫,谢临安到第二天才回到家中。

而一夜过去,皇帝展现了雷霆手段,他连下四道圣旨。

一,将文宛莹被立即收押入大理寺,此案由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共同审理。

二,治定国公失察教女无方之罪,褫夺其定国公封号,降为侯,另赐齐训二字。

三,皇后禁足凤仪宫,收回凤印,无召不得出宫。

四,惠妃大义灭亲为无辜女子,受害之人请命,揭发文宛莹罪行,特封贵妃代掌凤印,管理后宫。

四道圣旨连下,惊得京中众人心惊肉跳。

同时文家姑娘,一时间境况却天差地别。

有人沦为阶下囚,有人失了无上权力,有人却是趁机上位。

这表面看着不过是文宛莹一事牵连文家,但有脑子的都清楚。

这一次是惠妃和皇后的博弈,皇帝和定国公府博弈。

惠妃和皇后失和,乃是人尽皆知的事。

而皇后和惠妃都是定国公的女儿,二人不管是谁赢了,定国公都是赢家,他的外孙会是将来皇帝,更不消说他还手握兵权。

定国公权势过盛,朝政失衡,虽有谢临安牵制他,但抵不过他春风得意。

所以皇帝必然会对付他。

这一次就是个很好的机会,不过皇帝依然是想借机拿回兵权的,但定国公壮士断腕,舍弃女儿自保。

用一个爵位保住了兵权。

定国公变齐训侯,大晋从今往后再无定国公只有齐训侯

齐训侯念着别扭,可警告意味十足。

齐训二字,意在齐家训子,这两样定国公都没有做到,皇帝就直接把两个字顶在他头上让他长记性。

文家因文宛莹之故栽了一个大跟头,唯有惠妃从中得利。

京中私下议论的,说什么的都有。

最多的就是惠妃心狠,白眼狼踩着母家往上爬。

宋引玉听说了许多流言,但思索整件事的结果,她在院子里皱眉想了半天。

只因此时发生的一切事情已经和原书剧情天差地别了。

定国公被贬了,皇后被夺了权利,文宛莹也要死了。

惠妃提前走上了贵妃之位,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已经彻底被改变了?

她暗自想着。

她正想得入神时,阿月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夫人,这是您要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