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长鸣
在新城主一系列的政策颁发下来, 原本抵触的百姓也逐渐放下了戒备。
尤其是之前抵触南人的本地人,对这些卫兵和从月亮湾来的管事民兵更加殷勤备至,生怕被揪了小辫子, 告至县衙处发落。
百姓们干劲满满, 来往在工坊和家的两边。
招工处,田小芽和柳江忙得手不沾地, 源源不断前来报名打胶拌泥的人越来越多。
原本西城的百姓兜里大多都只有几个铜币, 囊中羞涩。
自从麦子上任代邑后,征招了大量工坊工人。半月过去, 如今不仅人人都能吃上精盐, 就连手中都还有余钱出来修耸屋子。
衙里开设的铜币交易处,从刚开始的冷清到现在,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代邑城的百姓已经习惯使用月币来交易货物以及囤积钱粮。
由于到代邑出工的机会越来越多,月亮湾的村人为了多赚些银钱。
逐渐扩散到了代邑城池的各处, 不少村人有先见之明,纷纷在代邑买了房地。
之前在月亮湾学会了火炕手艺的人也纷纷拉帮结派, 合伙弄了一个搭火炕的店子。
火炕也从月亮湾逐渐普及到代邑的各个角落。
从各村镇征召而来的工人越来越多, 愿意参加募兵的人, 较开始也在缓慢增长。
在这样的衣食无忧的环境下生活以后, 不少百姓都愿意主动去保护这片家园。
一切都在按照麦子规划的发展, 建城的基础设施也在逐渐完善。
此时, 麦子已经乘坐城里仅有的几辆马车, 带着几百卫兵前往离代邑最近的长鸣县。
在半月之前, 麦子就已经派了两千卫兵前往长鸣县驻守,不知现在是何光景。
从代邑出去之后, 宽阔平整的灰泥路一望无际,马车上装备的橡胶轮毂压在地面上, 侧边隐约可以看到麦草商行的logo。
和老式轮毂比起来,橡胶轮毂压过的地面,什么辙痕也没留下,地面的耐久年限会更高。
麦子小草两人坐在马车内部,一点点的比对麦子手上编撰的律典漏洞。
外面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混杂着虫啼鸟叫,平铺的案桌上压满了白棉纸。
案桌下堆放着池西送来的各类典籍,已经被她们几人翻得卷了边,有些纸张只有半拉掉在书封间。
直到离代邑县池几十里路后,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麦子从窗前往前看去,前面一大段路都是湿润泥泞的,路边围着栅栏,禁止通行。
看来从代邑到长鸣县的官路才刚刚整修到半程,从这里开始,后面的路便是土路了。
因为道路阻断,麦子她们的马车便从旁边专门留的一条及其狭窄的小道上穿过。
半响后,一队正在运泥修路的工人出现在麦子她们队伍的前端。
施工队中大部分都是一群黑黝壮实的汉子,里面夹杂着几名胖瘦不一的妇女,最小的也不过堪堪二十来岁,
虽然夏日苦热,大家的脸上汗水淋漓,眼睛都被晒的直睁不开,手里的活还是一直不停的干。
虽同是铺泥修路,和当初应征劳役的百姓却是天壤之别,周边也没有官兵值守,只有负责施工队的队长监工。
负责在招工处领工的人就是队长,若是事情没办好,作为队长就要被扣除大部分酬劳。
见到是城主大人,施工队的人远远就是一阵躁动,大力的向这边挥着手。由于刚拌完几桶灰泥,不少人的嘴里还大口喘着粗气。
麦子和小草从马车上跳下来,看着旁边给工人们补给的水只剩了个底。
便将马车上她们备用水壶拿出来,将水全倒了进去,为了以防中暑,麦子还顺道加了些清热的药草进去。
缸里的水在灰绿色的药草上衬下,显得清澈无比。
施工队的工人们过来后,大口灌了一嗓子,口干舌燥的感觉才被压了下去。
“城主,小草大人,这一路上天气炎热,缺了水可不行,你们快装些回去,我们如今水壶里都还有大罐呢。”
里面一个正在拌灰泥的妇人出言道,脸上的汗珠子还在一颗颗往下掉。
“没事,大娘,我们车上还有水,你们修路注意些,别热岔气了。”小草将头上的汗抹了一把,衣袖瞬间湿了一大块。
将马车牵过这一段路后,麦子小草才重新上了车。
小草坐在矮矮的马凳上,指腹下一股股清泉就唰唰的往水壶里留,不一会儿,就灌满了整个水壶。
摇摇曳曳的颠簸中,麦子忽然听到外面的声音有些嘈杂。
从几乎埋过身子的典籍书堆中抬起头来,小草已经枕着纸张小憩了一会,脸上被压了一道道深红的辙印。
麦子将小草头前整理好的律典抽出来看了看,大半都已经梳理好了,分为了几个模块,有些严苛的刑罚被单独列了出来。
尤其是女性嫁娶方面的刑法律典,被狠狠划掉。
麦子心中一阵慰籍,看着小草一点点的能够独当一面,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伸了伸酸痛的脖子,屁股也被后面这段路程颠的几乎麻木。
索性就下了马车,和卫兵们一同走路。
一望无际的旷野,道路是劣质的黄泥铺成的,里面还有大颗石头和土块。
杂草长满了路边,树林的枝条茂盛的几乎把本就不宽的路堵得水泄不通。
田野两边的茅草屋也是一片狼藉,看样子是迁居多时。
到了长鸣县时,一座破旧衰落的城池映现在众人面前。
城墙只有十几米高,墙边还有无数砖硝掉落的土堆,城墙上的长鸣县三个字,也显得有些萧瑟。
稀稀拉拉的百姓各自在城墙边纳凉,茶铺里坐着一些庄稼汉,喝着带着些苦味的白水。
等到麦子带人近了前,卫兵团负责镇守长鸣县的营长从城关处赶了过来。
“城主,两千名卫兵于城关处待命。近日县里百姓一共搬离了四十七人,整个县里连同属下六个村镇,如今总共还有一千三百十二名百姓。”
“粮种已全部分发完毕,工坊及城防由于石材铁料欠缺,暂未开展。”
守在长鸣县的是卫兵团的风机营,营长是当初从奥斯大陆里万千奴隶堆里闯出来的洛尔。
卫兵团两万人,分为八个营区,以女性为主的木柳营,另外几个营区。
麦子为了方便称呼,依次为风机营,木机营,水机营,火机营,土机营。
前三个营区连同木柳营,直属长官是戈尔丁。
后面两个营区,直属长官则是希维尔。
另外两个营区,分别是炮兵和海兵两种特殊兵种,火统营以及飞鱼营。
虽说是直属于麦子领管,如今镇守在代邑城关,平时主要是朱朱黎在负责领练。
因为麦子身上事务过于繁多,小小的朱朱黎便主动承担了这一重责。
如今的朱朱黎一半时间泡在实验室,一半时间则是在统筹营区的卫兵。
希维尔如今带兵镇守月亮湾,留下了火机营和土机营。
风机营镇守长鸣,木机营镇守盛平,水机营镇守永安。
“洛尔,通知所有长鸣县的人,明日到县衙处集合。”
洛尔是个寡言少语的人,听完麦子的吩咐,立即告退,前往了营区驻扎处,分配卫兵去长鸣的各个村镇通报此事。
小草此时也从睡梦中清醒过来,下了马车,就看到不远处的百姓惶恐的跪在地上。
有些人的身子甚至在发抖,灰暗的脸色,无疑是在惧怕她们的到来。
看着周围荒芜的景象,这长鸣县她和麦子前几年从
未来过,看来是三个县池里最贫瘠的县。
“走吧,我们往里去。”
麦子到了城门处,一股破败的味道从门缝中散发出来。
近了里看,里面的景象反而比城外要热闹,各处摆放着小摊子,上面放着一些粮食,大多都是陈年烂豆子,精细粮食看不见任何踪影。
将整个县逛下来,还不如代邑的四分之一大,茅草屋在整个县池里也很常见,泥屋参差着宅院,过了一条街,又是一街的茅草屋。
百姓们看到两个年轻女人走在队伍最前面。立即猜到了麦子她们的身份,各自都匍匐在了满是灰尘的泥地上。
整个街道变得安静如鸡,只有一些风声肆掠着县池的泥地里。
即使有些不明所以的路人,也被这阵仗吓得跪倒在了地上。
麦子带着人回了县衙后,清理了整个衙里的文书。
洛尔在晚间时,才上门来复命。
“城主,一千三百一十人已经全部通知完毕,另外两人在今日已经病逝。”
洛尔说完之后,麦子开口道:
“明日命人带着矿工到周边勘察山脉,长鸣县的周边路陡山高,修路一事尽快提上日程。”
洛尔抱拳称是,等人走后。
小草将长鸣县的县志已经看完,捏着洛尔递上来的卷宗,皱着眉头道:
“这里的人,除了耕种以外,就只有牙行买卖子女一事最为猖行,就连县里的粮铺也只有一家,其他几家粮铺都已经关门逃走了。”
麦子听完小草说的,将手中的律典也放了下来。
“明日,就把重点放在人口买卖上。下面还有两个县池,你带着一些人去盛平县视察完毕后,举行试场,选举一个临时县令。”
小草听到麦子的话,双眼瞪大,有些踟蹰,她还从未离开麦子干过这么大事,选举县令。
小草有些害怕自己将这件事情办砸,脸上浮出郑重的神情。
“那你什么时候过来。”
麦子看到小草如此严阵以待,拍了拍小草的肩头:
“等我将长鸣和永安的事处理好就来盛平,小草大人放心,你可以干好的。”
“到了盛平县后,清查完杂事,就可以号召百姓参加试场,县令一职只需观察应试者门的才能品性即可,就跟选举区长一样......”
小草听完麦子列举完主要做的几件事,心中也有了几分底气,“临时县令是?”
“就是这半年随时会卸任,你看,半年后小考完便是正式任职。”
麦子在纸上画了一个概括图,每一年代邑会举行一次总考,半年一次小考。
合格者,继续任职或是调迁。
不合格者,依据具体情况,降职或是罢免。
总考的内容,则是各个区域的百姓生活质量,以及创收的经济状况。
小草拿起纸笔,将麦子说的话记在上面。
第二日,小草就带着卫兵前往了盛平。
长鸣县的县衙,已经堆坐了乌乌泱泱一堆百姓。
都像是缩头鹌鹑一样,各自低着头,士气低迷。
百姓们个个面黄肌瘦,眼里没有神采,女娃娃们都各自蹲坐在县衙的边边角角,脸上一片木然。
麦子叫人清了一遍人数后,得知无一人缺席,便叫洛尔将手中的律典大声对众人宣读一遍。
“今代邑城主已到长鸣,以下是代邑下发的新县规。
一,买卖人口者,赋税十之五,杖责二十,亲缘连坐......
十五,代邑城内,货币通行以月币为贝,手中金钱可到县衙处交换......”
洛尔念完长长一串律典后,台下的百姓四脸茫然,想要问话,却无一人敢出言,只有相互交头接耳。
洛尔转头看向麦子,等待下一步命令。
见城主一言未发,只好退后,静等事情发酵。
整个县衙只有一些小声的窃窃私语,伴随着日头一点点升起。
人群里一个苍老瘦弱的老叟颤颤巍巍站起身来。
“大人,那下发的粮种是给自个种的,不是给官家种的。”
老叟身上的布泛白,脸上的褶子赶得上老祭司的还要多。
洛尔听此,向麦子禀告道:“之前下发粮种时,属下同他们已解释过,只是县里还是有传言,是给城主种的。”
麦子想到洛尔的少言少语,便明白了其中的误会。
“收成一半充公,一半自留。这番薯和马铃薯,都是亩产百斤的作物,老叟,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麦子大声回应了老叟的问话,语气坚定。
灰扑扑的百姓们听到此话,不少人尖瘦的脸上露出了一些明亮的笑意。
“小老儿是青石村的上任里正,封严。”
老叟看是城主应了他的话,心中也有些激动,语速有些稍快。
接二连三的,有了封老头带头,不少对这些律令感兴趣的人纷纷开口。
尤其是看到新城主对每位提问的人都问了名字,不傻的都知道这是露脸的好机会。
原本鸦雀无声的人堆,慢慢喧闹起来。
“城主,不能卖儿卖女,那可以换亲不?”
人堆里又起来了一个吊儿郎当的中年男子,身上黑一块白一块的污渍。
“按买卖人口罪同处,杖责二十,赋税提十之一五,家中三代以内同罪。”
麦子的话语刚落,人群里一阵沉默。
如今他们长鸣县,是所有县里最穷的一个,城主这一个律令下来,让他们家这些儿子如何娶得到亲。
问出这话的男人见城主脸上薄怒,瑟缩的蹲到了地上,心中却是一片暗骂:
老子家里这么多赔钱货,这可如何是好,家里可养活不了这么多嘴。
麦子见男人脸上有些异色,将人重新叫起来,得知家里有五个女儿,个个都是要出嫁的年纪。
清咳了一声,又加了一句,“若是有人检举成功,到县衙处领赏银。”
人群里不少人脸色大变,连之前想要漫天过海的想法也被城主彻底掐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