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编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
民主主义、民族爱国主义以及工业等的发端,如几条潺潺的小溪,从山涧涓涓流出,汇聚成宽阔而壮丽的大河。这些小溪从源泉开始,流过多个世纪,力量不断增强,直至高涨成革命的狂流。尤其是从1775年至1825年这段时间,正像我们在第29章至第33章中所看到的,革命的潮流横扫了欧洲和美洲。很多君主从王座上跌落,很多旧的制度也被革新了。接下来,要将这段历史继续讲下去。
直至19世纪,民主主义、爱国主义和工业已发展成几股势不可当的强大力量。第34章要讲述梅特涅公爵等人是怎样意图阻止它们而失败的。1848年的革命,以惊涛骇浪之势将梅特涅冲走了。
之后,我们要依序概述自1815年到1914年欧洲诸国的历史。在所有国家中,相同的几股力量都在产生作用。民主体制正在同专制体制以及贵族政治作斗争。很多民族正在为自由和统一而战。工业的进取——工业革命持续成长,引发了重大的革新。
可是每个国家各种力量的联合都是不一样的,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和特点。在法国、意大利、英国,民主势力比专制势力更强大;可是在俄罗斯、奥地利、德意志和土耳其,民主势力就弱小很多。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下文将讲述若干个理由。
一章将专门讲述英国的自由和民主的各项革新。另一章将会告诉我们,这些相同的改革是怎么扩展向英帝国的某些方面。还有一章将阐述美国在其领土向外扩张、民主政治向外扩展的时候,是怎样更坚强地进行统一的。之后的几章有关意大利、德意志、法兰西和东欧的民主进程。最后一章将叙述东欧每个不同的附属民族,尤其是在土耳其、奥地利和俄罗斯统治下的那些民族,并指出每种力量是怎样聚集起来的,导致一些革命和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
要想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和目前世界格局,本编八章中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阶段,世界地图重绘,政府革新,商业改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变化,我们今日必须应对的一些问题出现了其近代形式。
第33章 动荡中的欧洲
拿破仑被打倒之后,欧洲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可是并没有获得自由。维也纳会议维护的是昔日王侯的利益,而不是最近觉醒了的人民的利益。民族性遭到阻碍,民主主义遇到指责。工业革命带来了机器,可是却并未给普通人带来幸福。资本家富有而得势,但有很长一段时间使很多工人更穷困、更无法自主。
资产阶级普遍期望能有一个较开明的政府,并强烈希望他们能在政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注重个人自由、言论自由以及经济自由。很多农民仇恨诸国残留的封建体制和农奴制度。工厂里的工人们也非常不满意现状。在19世纪初期的欧洲大陆,工人们的地位卑微,可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更进一步发展,他们就逐渐变得重要了。
君王们的复辟?波旁皇室的路易十八被封为法兰西的国王。波旁皇室的斐迪南七世在西班牙重登王位。还有一个波旁皇室的人被封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国王。萨瓦皇室在撒丁重获了统治权。荷兰的奥伦治亲王又登上了王座。教皇再度被封为罗马城和意大利中部的统治者,而且一些德意志王侯也重新登位。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皇帝得到了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托斯卡纳、摩德纳以及帕尔马被赏赐给他的部分亲戚。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国王扩张了疆域及权力,但普鲁士还只是很多德意志邦国中的一个。
爱国心和自由被忽视?那些掌控维也纳会议的外交家们,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现出对人民愿望的忽视,或者漠不关心。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面临着畏惧和阻碍。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自由主义者,可是他只让自己行使一切自由,他的子民只能行使他所赋予的自由。很多德意志人期望实现民族统一,可是德意志却同波兰一样,依然是分裂的。许多意大利人希望推翻奥地利的统治并将分散的民众统一起来,可是意大利政治也是分裂的,许多地区都在奥地利的军事掌控之中。
梅特涅公爵?来自奥地利的梅特涅公爵主持维也纳会议,是操控会议的精神支柱,还是旧秩序强有力的化身。他的最高目的是让专制体制和奥地利有个安全的世界。他坚决不在德意志成立强有力的政府;他尽量不让普鲁士出头露面;至于意大利,他公开声称它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而非一个国家。他成功地(暂时)将在奥地利统治之下的意大利弄得衰败不振,支离破碎;可是他没能使普鲁士长时间不出头露面。而且他完全控制不住人民追求民族统一和民主体制的急切愿望,这种愿望从法国先知们和独裁者拿破仑那传播开来以后,已经发展得根深蒂固了。
民主主义、民族爱国主义、宗教宽容和近代工业这些思想的持续发展,将以一种惊涛骇浪之势,把梅特涅以及穷他毕生精力所建造起来的思想防洪堤坝一起冲毁。
神圣同盟和非神圣同盟?从阻止战争,让精疲力竭的各国得到和平的角度来说,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是做了一些好事。但它们遏制人民获取参与政治的权力,不承认同族团体在政治上联合的意愿,扼杀了政治或者宗教的自由思想等这些方面上,假如它们不是完全毫无用处,但多少也过时了。不管怎样,这些专制君王的强有力同盟让人畏惧,他们虔诚的表白已不让人相信,不久便在很多地方出现了抵抗。在拉丁美洲,正如上文所述,革命早就在进行当中,即便在欧洲专制体制的碉堡中,人民呼求自由的声音也难以受制了。
一、梅特涅打击反叛
梅特涅在中欧之所以能成功地维护专制体制一段时间,主要原因是依靠特权,而非人民广泛的意愿。就连梅特涅的故乡和堡垒所在地奥地利,对这个意大利北部和很多邻近地区的伟大统治者,也并不满意。至少很多人民是不满意、不开心的。还有一些人已经接受了法国革命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思想,所以他们对梅特涅这种遏制和扼杀这些思想的意图表示愤慨。
不稳定的奥地利?两起事件引发了奥地利的不稳定。其一,它的政治纲领(梅特涅的政纲)已经过时了;其二,它企图统治各族人民,例如意大利人、德意志人、斯拉夫人等等,可是这些民族都不想被它统领。奥地利如同一个开水锅上精装的盖子,随时都存在爆炸的危险。
可以肯定的是,意大利并不想支离破碎。意大利人既然同讲一种语言,就说明他们属于同一民族。他们并不满足于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他们对于梅特涅的统治最为不满,还要受奥地利的军事控制。为了方便统治,奥地利就一定要分裂它,可是意大利人憎恨分裂,他们渴望联合在一起。他们秘密筹谋,有时会公开宣布,期望得到自由。1820年在那不勒斯以及撒丁爆发了起义。意大利秘密组织的团体遍布各地,持续不断地激励自由和统一。烧炭党人是这些政治团体中最著名的。1831年,一个名叫“青年意大利党”的组织成立了,不久便发展成较有影响力的组织。
在德意志,正如上文所述,拿破仑为统一大业所做的很多努力都被维也纳会议破坏了。在奥地利掌控下建立的“德意志联邦”摆出一副迈向民族联合的姿态。这个德意志联邦只是灭亡的神圣罗马帝国的替代品,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只是有些近乎独立邦国的松散联盟。梅特涅维护的诸国分裂政策,是他拥护专制君王权力纲领中的一部分。
拿破仑的努力已经指明了联合的方向。在反抗拿破仑的斗争中,德意志的爱国主义和自由主义已被唤醒。人民倡导宪法和民族联合的意愿在许多地方已非常强烈,梅特涅这类人却表示反对到底。但是自由主义和民族爱国主义的烈火,却不惧威胁和命令,燃烧得更为旺盛。这团烈火对德意志、意大利和其他很多国家的民众来说,是希望的烟烈火。
二、东欧的反抗
在俄罗斯,亚历山大一世的确是在诚心追求和平与公正,并且表达了信奉基督教的美德,可是他鼠目寸光,他的好意并未成功。他希望仁慈地对待他的子民,但是,他不乐意人民为自己办事。他对待他们像对待孩子一样。俄罗斯人在他的统治下已经纷乱不堪,所以在1825年他去世的时候,自由主义人士便奋起反抗他的弟弟尼古拉一世。他们渴望亚历山大的另外一个弟弟康斯坦丁继承沙皇的地位,因为他们觉得他更倡导自由,主张进步。不久反抗便被镇压下去了,可是很多人还在对自由抱有幻想。
希腊的收获?上文已叙述过希腊的起义。希腊人是为了争取独立才同土耳其苏丹作斗争。拜伦勋爵很同情希腊人,而且决定与他们共同进退,我们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可是英国、俄国以及法国却支援了他们,这事倒有些奇怪。俄国的沙皇属于专制独裁,此时法国的统治者们却都是反动的,甚至连当时的英国政府也并不提倡自由。但是英国的贵族们受过希腊古典教育,所以对希腊人抱有广泛的同情心。此外,土耳其苏丹也并不讨人喜欢。因此1829年他迫于无奈之下承认希腊为独立王国。
三、西班牙和法国的波旁王朝诸王
西班牙的斐迪南七世竟然非常守旧,坚信专制君王们的纲领,所以在1820年爆发了一场革命。结果是重新执行1812年草拟的一部自由主义宪法。这时,法国的路易十八出面干预了。他和他的臣子们极力想要恢复法国的声威。法军于1820年进攻西班牙,使西班牙的国王和专制体制成功复辟,而且驻守了四年,对很多事情要依照旧秩序顺利完成进行监管。西班牙的首脑最后采用了温和的政策,不但没有满足自由派的需要,而且也没有满足反动派的需要。
1820年,葡萄牙也爆发了一场反抗专制体制的革命。
在法国,人民之所以能忍受路易十八,原因是他为人非常和善而且很随意;他的年龄较大,有一种对未来前途变化的憧憬。人民常常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的更换上。路易卒于1824年,他的弟弟继位了,即查理十世。这次更替没有更好,反而更坏了。查理不但独裁,还执拗、莽撞。不久他便同国民议会发生矛盾,并解散了议会。他还修改了选举法,规定只有拥有土地的人才享有选举权。之后他出去打猎,他一点也没有察觉到他捅了一个多么大的娄子,即便梅特涅(竟然是梅特涅)曾警告他过度地使用专制权力是相当危险的。
不久,查理便惊讶地意识到了他的错误,并追悔莫及。法国人民不仅没有忘记“八月间”,也没有忘记路易十八于1814年在特许状里所做出的让步。
四、1830年革命
1830年,自法国开始,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动乱。7月,在查理十世的高压手段之后,巴黎人民不久便起来暴动,喊着口号“推翻波旁王朝!”大革命时期的红、白、蓝三色旗,又一次在巴黎的上空迎风飘扬。参加过前两场革命的年高德劭的英雄拉斐特负责指挥,并准备成立一个临时政府。查理十世逃往英格兰,查理的一个远房兄弟路易·菲利普被封为国王,这就是“奉上帝之恩和顺人民意愿的国王”。
路易·菲利普曾参加过1792年的革命斗争,他总是表现出一副中等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样子。由他来担任有限君主体制的领导人,将会是自由的共和国。
梅特涅用一种惶恐的心态坐看法国暴乱,假如他有胆量的话,他肯定会镇压这场相对温和的革命。但英国的帮助不可靠,而法国本身还是一个强国。他对这件事根本没有办法。
比利时的独立?比利时人民由于被维也纳会议不理智地归给了荷兰,在法国革命成功的鼓励下,终于站起来反抗荷兰了。英法两国不允许东欧的君王们去援助荷兰国王,起义取得了成功,比利时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拥有通过选举产生的议会和一部自由的宪法。
意大利和波兰的反叛?革命的烈火还在蔓延。几个德意志邦国的人民提倡宪法,并获得了宪法。意大利发生了几次反叛。原本是俄国沙皇用来对抗法国和比利时自由主义人士的波兰军队,忽然变成了革命军,转而抗击沙皇,为争取波兰的独立而战。
在意大利、德意志以及波兰的革命运动中,革命者却要同戒备森严且实力雄厚的敌人作斗争。梅特涅的军队火速镇压意大利各地的起义。俄国的军队使沙皇恢复了在俄属波兰的统治,而且由亚历山大一世给波兰人所颁布的宪法被宣布无效。在德意志联邦,自由主义所面对的是敌人压倒性的优势,以至于没有任何胜利的机会。
东欧的专制体制?1830年各地的革命发生后没多久,东欧的三位保守君王俄罗斯、普鲁士以及奥地利的统治者,签署了一份为遏止革命再次爆发而结盟的密约。今天当人们提及一个阻碍进步又毁灭自由的神圣同盟的时候,脑海中想到的正是这个同盟。1815年的神圣同盟的目的和这个不一样,加入的成员国也有较少的排他性。
所以,欧洲的东半部依然像梅特涅所期望得那么保守,可是西方的英国、法国及比利时却已分裂出去了。
五、1848年革命
1848年又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梅特涅以及他的朋友们在1820年至1830年的多事之秋,依然控制着德意志、意大利和东欧。但是,直至1848年,形势发生了转变。一些还在怀念法国大革命的人,从英国在1832年及之后取得各项显著革新的自由主义中获得了新的启示。农民和农奴想要夺得贵族地主的地产;工厂的很多工人,都表示对现状的不满。
工业革命增强了中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但也引发了城市劳动者的强烈不满。另外,1830年之后铁路的修建让革命有了普遍推广的可能,因为消息随着铁道传播的速度比驿站马车或是骑马的人要更快。
关税同盟?1834年,18个德意志邦国组建成了关税同盟,涉及通行税或关税方面的内容。盟国之间的大量商品能够自由交易,和工业革命及反重商主义运动是相合的。后来关税同盟日渐扩展到除奥地利之外全都讲德语的地方。它不但有利于商业以及工业的发展,还引导各民族迈向政治统一。
二月革命?1848年的革命和1830年一样,起带头作用的都是法国。1848年2月,已经变得狭隘和固执的路易·菲利普被打倒了。现在工人阶级的势力已经发展壮大。路易·菲利普倾向于资产阶级,可是这远远不够。他和查理十世一样,逃往英国。革命者制定了一部民主的宪法,成立了一个新的政府。这场起义以“二月革命”著称,就像1830年的起义被称作“七月革命”一样。1848年的新政府成为法国的第二共和国。
“二月革命”的好消息传播到了国外,在每个意大利国家,在德意志各邦国和在奥地利本国,许多革命者都抓紧这个机会起来为自由而战。
梅特涅的逃亡?在梅特涅听闻革命居然敢在自己的城市维也纳抬头的时候,他强横地说:“我效忠了我的国家40年。我还从未屈服于任何一场动乱,现在的我就更不能屈服了。”他对1830年以来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劳动者不安于已获取的力量竟然毫不知情。1848年3月14日,这个文质彬彬的白发老绅士居然忘掉了几天之前他许诺过的狂妄大话,化装成一个英国人出逃,将维也纳弃于革命的浪潮之中。
革命和故态复萌?奥地利人尽管有了一部自由的宪法,可在一两年之后,新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依靠俄国沙皇和一些保守主义人士的帮助,又将专制体制强加到奥地利和其附属各国政府的头上。他确实废除了农奴制度以及封建制度。普鲁士的国王最终向人民屈服,竟然许诺给他们制定一部宪法,但最终完成的这部宪法却是非常不民主的。德意志的民族主义似乎在法兰克福议会上就快获得成功了。这个议会是由很多德意志邦国所选出的代表构成,目的是为整个德意志提供一个民主、统一的政府。它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团体,满是希望,可最后却失败了。它的失败让德意志的民族统一差不多推后了25年,让民主政治推后了近70年。失败的主因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竞争。
总而言之,1848年至1849年的革命始终未达到民族统一和民主政治的目的。因为失望和憎恶,德意志和奥地利的很多自由主义领导者移民其他国家,尤其是去往美国,有的人还在美国成为优秀的、具有影响力的人士。
第34章 英国的改革
英格兰是第一个推翻专制体制的国家,但它又是最后建立民主体制的国家之一。上文已讲述过,专制体制于17世纪被几场革命打倒了。接下来要讲述19世纪因为种种改革而建立起来的民主体制。
一、中等阶级的改革
改革的需要?从很多方面来讲,英国是自由主义的支持者,并且是西欧君主立宪制国家中最好的范例。但直至1832年或更晚一些,英国政府与其说是民主的,还不如说是贵族的。它被较富有的阶级,特别是旧地主家族所掌控。城市资本家以及工人阶级都没有在议会中占有公平合理的代表席位。很大一部分人民群众仍然没有选举权。
不民主的议会?我们都知道,英国议会是由两个团体或上下两院,也就是贵族院和平民院构成的。前者是由一些贵族(有爵位的贵族)和少部分主教构成。主教是由政府提名,而贵族却是世袭的,就是父将爵位传给子。所以,在上院,平民不仅没有发言权,而且也没有选举权。
而下院的议员是通过选举选出来的,但选举制度偏狭且不公正。工业革命产生了一种无法容忍的情况,比如一些旧自治市(选区)已经成了“荒村”,可在议会中却还有代表,而很多比较新且大的城镇竟然没有一个代表。
旧选区和新城镇?每个旧自治市都委派代表到下院,而新兴起的工业城市却没有这项特权。
一个自治市就是一个旧的城镇,以前有国王或女王曾经赏赐它委派两名代表出席下院的特殊权力。每个郡和自治市无论面积多大,人口多少,依然是遴选两名代表。
但据我们所知,一些选区已衰败到只剩非常少的居民或者完全空无一人。这样的选区被称作“衰败选区”,它们的代表事实上是由富有的贵族委派的。
还有一方面,很多工业城市,比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以及谢菲尔德却没有一个代表,因为它们全都不是选区。这所有的一切都意味着不仅较贫穷的人民无权干涉政治,甚至连城镇的资本家也没有政治权利。他们在想,是时候该有所改变了。
改革的要求?1831年至1832年,要求改革的愿望已变得相当强烈了。1830年的法国革命给英国的资产阶级(资本家和一些中等阶级)带来了勇气。资本家们用引发金融恐慌和停止缴税相威胁。很多城市工厂举办了隆重的民众集会。工人阶级被激怒了。整个英国好像处于一场暴力革命的前夕。1832年,议会不顾上院保守党贵族的反对,通过了一个重要的革新法案。
改革法案?1832年出台的改革法案做出了三项重大的改变:(1)以前“衰败选区”在下院中的席位被全部取消,并将这些席位提供给未被准许委派代表参加议会的新兴大城市;(2)增加一些代表席位给人口多的郡;(3)选举权被推广到拥有一定数额财产或是缴税达到一定数额的人。因为这项改革,享有选举权的人大概增加了22万人。换个方式说,就是从43.5万人增加到了65.6万人。
寡头政治,不是民主政治?可是65.6万选民只不过约占英国成年男人总数的九分之一。乡下的农业工人、城市工人和每个城市的中等阶级,依然无法享有选举议会议员的权力。
1832年出台的伟大的改革法案的意义,就在于长久以来掌控政府的贵族地主寡头统治集团,必须将议会中的发言权和政治上的参与权让给工业资产阶级。英国依然属于寡头政治国家,但是现在,寡头集团除了世袭贵族和地主绅士之外,还囊括了一些资产阶级的资本家。
宪章主义者?很自然,平民对于1832年出台的改革法案是非常失望的。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忽略了,被骗了。没多久,一个工人组织草拟了一份倡导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的请愿书,也就是说,主张不分贫富,每个人都享有选举权。1839年他们向议会递交了这份请愿书,却遭遇了拒绝。可是他们还会不断地努力。由于他们将这份请愿书称作“人民的宪章”,因此他们便被称作“宪章主义者”。
1848年,宪章主义者再次筹划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递交了一份有500万人署名的新请愿书。在这个时候,假如没有要将每次动乱扼杀在萌芽之中的上万警察和士兵在场的话,很有可能会爆发一场革命。结果宪章主义者的请愿书不仅受到了讥嘲,还再度被拒绝了。
中等阶级自由主义的胜利?就在英国的工人阶级恳求选举权无果的时候,资产阶级的资本家们却在享受1832年改革法案的丰硕果实。他们觉得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废除旧的保护关税以及旧的限制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可是在议会中,他们的人数并没有赞同保护关税特别是赞同谷物法的地主贵族的人数多。谷物法对于英国进口的谷物(小麦、大麦以及燕麦)征收关税,进而让英国地主们生产的谷物能够获得更高的价格。当然,谷物的高价意味着面包的高价。英国的一场歉收,会让情况更为恶化。
谷物法的废除?1845年是一个大歉年。在爱尔兰,千千万万的人因饥饿而死。在英格兰,饥饿入侵城市。首相罗伯特·皮尔爵士因为贸易派的催促和饥荒的驱使,于1846年提议立刻降低谷物税,三年以内将谷物税彻底废除。不顾地主们的强烈反对,这个议案终于获得通过。
之后的几年里,其余关税也遭遇了同谷物法一样的命运。直至1860年,英国已平稳健康地走上了自由贸易的道路。
对外的注意?早在英国为自由贸易开放它的港口之前,它就看到了其他国家开放港口对自身商业的益处。这个事实有利于我们明白为什么早在1820年,英国就开始激励拉丁美洲和世界各地的革命。它希望每个革命政府可以取消以前很多对贸易的限制。所以,可以说,英国自由贸易派在达到自身目的以前,就已在国外获得了自由贸易主张的成功。
二、政治民主的渐渐采用
在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的长期统治之下,自由主义在英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这多半是因为女王注重通过议会去表达时代的要求。她或许并没有做一个专制君王的欲望,假如她想做的话,也几乎可以确定她会失败。在她统治期间,至少有两次,即1867年和1884年,政治民主得到了显著发展。
政党?维多利亚统治时期的两大政党是自由党及保守党。保守党代替了之前的托利党,主要包括乡绅和地主;自由党代替了之前的辉格党,大多数是城市商人。有时,一个政党在议会里占了大半;有时,另一个政党又占了大半;可是在1832年至1867年间,自由党在多数时间内占了大半,掌控了政府。理所当然,内阁就是由多数党的领导人组建的。
格莱斯顿和迪斯累里?在1867年及以前,两位主要的政治家是威廉·E·格莱斯顿(1809—1898)和本杰明·迪斯雷利(1804—1881)。起初的几年,他们的政治倾向还不能确定,后来格莱斯顿成为了一名自由党党员,而迪斯雷利则成为一名保守党党员。很明显,他们是敌对的。
民众的要求?假如不是工人阶级中的很多人主张获得选举权,迪斯雷利或是格莱斯顿都不会领头把选举权扩延到他们的身上。城市中的工人们自1832年到1848年曾提倡政治上的民主,采用了宪章运动的方式。他们于1848年失败之后,组建了很多工会,领导了多次胜利的“罢工”,进而实现了涨工资、缩减劳动时间以及改善工作条件的愿望。
约翰·布赖特和激进派?快到1867年时,工会的会员们发现了一个干练的朋友和同盟者——约翰·布赖特(1811—1889),一个生意昌隆的制造商及强有力的演说家。由于他组建了反谷物法同盟,而且帮忙建立自由贸易,已成为受人民欢迎的著名人物。他不但憎恶地主和贵族,还不相信上院。在美国内战期间(1861—1865),迪斯雷利和格莱斯顿全都站到了南方那边,而布赖特却同情北方,他坚决提倡英国应当有民主政治。
布赖特在工人和中等阶级极端分子中拥有许多追随者,他们因“激进派”而著称。这些“激进派”无法同迪斯雷利和保守党人共同协作,而布赖特以及他的朋友们不仅可以同格莱斯顿和自由党人通力合作,而且的确合作了。他和他们共同取得了一场大胜利。
1867年改革法案?1866年,布赖特敦促格莱斯顿建议把选举权扩延到工人阶级中的少部分人,但是建议失败了。之后于1867年,迪斯雷利提出了一份议案,它原本的精神远非民主,可是经由布赖特的激进派和格莱斯顿的自由派仔细认真地修改,最后主张把选举权授予几乎全部的城镇工人。
迪斯雷利出乎意料地采纳了这些修改意见。议案通过了,并成为了1867年的改革法案。迪斯雷利大致上看出了时代的特征,见到这样一份议案感觉早晚是要通过的,所以抓住这个机会来夺取对手的这一声“霹雳”,帮自己以及他的党派获取信誉。
1867年的改革法案授予了100万城市工人的选举权,差不多将英国的选民人数扩增了一倍。但是它并未带来真正的政治民主。上院依然保有它的旧贵族特权,而几百万的乡间劳动者依然未获得选举权。
1884年改革法案?1867年改革法案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加强了自由党。由于新选民在布赖特的影响下,喜爱格莱斯顿但不喜爱迪斯雷利。布赖特还增强了格莱斯顿对民主政治的信念,促使他支持进一步的政治改革。1872年在格莱斯顿的带领下,实施了不记名投票。1884年,依旧在他的赞成下,选举权扩延到200万农业劳动者。
但很奇怪的是,1884年—1885年的改革法案也为保守党增加了选票,由于乡间劳工受到保守派地主和贵族的影响超过受到格莱斯顿和城市自由派的影响。结果是自1886年至1906年,除了一段很短的时间之外,都是由保守党(或是像现今所称呼的联合党)掌权。
新党派和新政权?1901年,英国工人们建立了工党。他们主张实现社会改革和政治民主。他们推选了几个党员去参与议会,并且敦促自由党确保他们的一些要求。1911年,劳合·乔治带领的自由党以及工党通过了著名的“议会法案”,极大地削减了贵族的特权,增强了下院的权力。1918年选举权扩展到差不多所有还未获得选举权的男人和很多妇女。1928年,其余的妇女也都取得了选举权。
所以在1832年之后,尤其是在1867年至1928年期间,英国渐渐采用了政治民主。废除了阶级政府,取而代之的是“大众政府”。
三、民主的社会改革
1867年之后,英国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和劳工问题。
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英国从未经历过像法国那样的革命。反言之,就在法国贵族的大地产被分成若干个小农场并交到农民手上的时候,英国的贵族们却在买通他们的佃户让其放弃土地,以增加他们的地产。据估算,1875年,整个国家土地的七分之四归属于不足4 000名的英国人,其中英国的大贵族们(大约2 200人)占据英格兰以及威尔士差不多一半的土地,在苏格兰及爱尔兰的占地面积就更大了。
土地独占的结果?英国土地被贵族独占产生四项重大结果:(1)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2)待在大庄园中的雇佣工人的地位因此而降低;(3)农业产量的减少;(4)英国贵族财富的增加以及社会优势的维持。
土地改革的要求?在爱尔兰,农民为了反对英国贵族独霸他们的土地而进行英勇的斗争,最后取得了重大胜利。致使在1910年左右,爱尔兰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同法国有些类似,成为主要是小农场以及自耕农的国家。下文还会再谈及此事。
在大不列颠(英格兰、苏格兰以及威尔士),直至1914年,在解决严重的土地问题上,只获得一点点进展。1907年,主要经过劳合·乔治的努力,自由党通过了一份法案,按照这个法案,少部分英国农场工人可以为自己购买一个小农场。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政府的土地改革计划被迫叫停了,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削减了地主阶级的权力,因为沉重的战时捐税使贵族将分割自己的地产,并卖出去一部分。
劳工问题?还有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比土地改革问题更重要,也就是劳工和资本问题。一定要记住,英国是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在19世纪的商业以及工业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的船舶制造量全世界第一;拥有的织机和纱锭的数量更多;它是4个主要生产钢的国家之一;在煤矿挖掘方面,它仅次于美国。由于工业在英国的经济生活中这么重要,因此商人和工人在英国的政治中相当具有影响力。
商人?很多商人都隶属于自由党。他们大致上都赞同自由无拘束,或者说是商业上的自由竞争。我们知道,自由贸易在1867年之前就已建立了,并一直持续到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即便在1914年之前,就有一些重要的商人以及政客如约瑟夫·张伯伦之流,同保守党党员一起反对自由贸易。战争之后,主张保护关税的人数就更多了。
劳工和工会?与此同时,工人们却正为获取较高的工资、较短的工作时间和在政治上有较多的发言权而斗争。1867年获得的选举权并不能让他们满足。在争取提高工资以及缩减工时的斗争中,工会比选举权更可贵。工人们发现团结就是力量。组建工会的权力直至1871年才被法律完全认可,而罢工的权力却到1875年才由法律承认。之后这些工会获得了很多成功;工资不断上涨,工时得以缩短。1901年组建了工党,它在议会中代表工会的利益。劳动者成为政治上的一种力量。
社会立法?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两个大党都开始追求工人阶级的选票。尤其是工党建立之后,自由党在劳合·乔治的带领下,提倡通过很多帮助工人和其家属的法律。雇主们一定要赔偿工人因工作而受到的损失。国家准备给老年人发放养老金。工会基金得到了保护。婴儿以及儿童的生命安全获得了保障。住房条件也得以改善。捐税的主要负担由劳动者转向比较富裕的阶层。总而言之,英国已变成民主国家,不但利用政治上的民主来增加上层阶级的福利,还提高工人阶级的待遇。
四、爱尔兰问题
英帝国存在很多不可触摸之“痛”,在靠近帝国的心脏有一处非常痛的地方,就是爱尔兰。
爱尔兰民族?爱尔兰人和英国人属于迥然不同的两个民族。在中世纪,他们是独立自由的,还有自己的语言以及文化。在近代,尽管他们同属于英国还说英语,可是大部分人依然忠诚于天主教教会,而且还保留着他们的民族传统。
英国的压迫?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政府竭尽全力去消灭爱尔兰的民族主义。它捣毁了爱尔兰的商业以及大多数工业。它掠夺了爱尔兰农民的农场,让他们变成英国贵族地产上穷困潦倒的劳工和佃户。它夺取了爱尔兰天主教教会的所有财富,将它交到英国国教教会的姊妹“爱尔兰教会”的手上。虽然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但还是朝他们征税来支撑这个新教教会。这些举措的顶峰就是17世纪大量英格兰人及苏格兰人移居到爱尔兰,尤其是东北部的阿尔斯特省。他们全是新教教徒,还属于特权阶层。他们长时间独霸着爱尔兰的官职,掌管爱尔兰的财富。
不愉快的联合?直至1800年,爱尔兰在都柏林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议会,但不允许天主教教徒拥有席位。不列颠于1800年废除了都柏林议会,自此之后爱尔兰的所有法律都由英国议会在伦敦制定。英国议会中的有些爱尔兰议员不是天主教徒。爱尔兰人在这场联合中并不愉快,他们通过积极的鼓励(有时是和平的,有时是暴力的),想方设法去逼迫伦敦议会做出些许让步及改革。
爱尔兰人的收获?比如在1829年,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以及英国的天主教徒)取得了参与议会的权力。这份收获应该归功于丹尼尔·奥康奈尔长时间的坚持工作。1848年青年爱尔兰党发生了武装反叛。1867年,芬尼党人也爆发了革命。起义并未获得独立,可却让英国人相当惊恐,以至于格莱斯顿的自由党政府于1869年不得不废除了爱尔兰教会的负担,也就是说免去了爱尔兰民族向爱尔兰新教教会缴纳的税费。
民族主义运动?自1874年至1914年,首先由查理·帕涅尔领导、之后又由约翰·雷德蒙领导的民族主义运动,在爱尔兰开展。它的目的是获得土地改革以及自治。
自治?“自治”的意思就是爱尔兰取得独立自主,再次拥有属于自己的议会。晚年的格莱斯顿和一些干练的自由党人,为了爱尔兰的自治拼尽了全力。1886年和1893年分别提出了两个自治法案,可是却都失败了。最终于1914年,第3个法案通过了,但却遭遇了强烈的反对。主要的反对人士是英国的保守党人(联合党人)以及爱尔兰的奥兰治党人。奥兰治党人是阿尔斯特的新教徒。他们威逼假如自治法案付诸实践,就会发动内战。正在此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件事情就被暂时搁置。下一章进行讲述。
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还是比较成功的。在鼓励自治期间,主要是由保守党人推进通过了土地法案,让爱尔兰变成了一个很常见的自耕农小国(比如法国)。霍勒斯·普龙克特爵士促进了合作运动,让爱尔兰的农业有所改善,很多爱尔兰自耕农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
第35章 英帝国的改革
在第29章接近结尾的地方已经指出,英国在失去北美殖民地时,却在印度以及远东一些地区大大获得了领土和权力。英国自此之后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它还渐渐地学得更聪明,授予一些殖民地自治的权力。
在上一章里我们讲到,19世纪在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发生的一些自由主义改革。在本章将会讲到,相同的改革举措和其他一些举措是怎样于同一时期在英帝国的很多地方一起实施的。
一、英帝国的大宪章
英国改良殖民政策的主要标志是在1839年向议会呈递的德拉姆勋爵的报告,它被称作是殖民地的大宪章。它的若干项规定在改良之后成为加拿大、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等地自治的根基。它于英国改革时期形成并获得鼓舞,有些还是改革的结果。
加拿大的起义?我们都知道,19世纪英国的改革是未经革命而取得的。可是加拿大改革的有些部分却是因为革命。加拿大起义的原因在于语言及宗教的差异,还有人民对政府的不满。
语言的差异?在下加拿大,即沿圣劳伦斯河的下游地区,大部分居民都是法国人。法国人曾经在17世纪和18世纪初移民到那里,直至1763年加拿大已属于英国,以后都没有再迁移。在上加拿大,即沿圣劳伦斯河的上游以及五大湖以北的地方,大部分居民是英国人。其中很多人是由于美国革命,在1776年至1784年从美国迁移到加拿大。
宗教的差异?下加拿大的大部分居民是法国人和天主教徒,而上加拿大的大部分居民却是英国人和新教徒。在1791年,上加拿大组建成为一个单独的安大略省;同年,下加拿大也组建成为一个单独的省,保留了旧名魁北克。政治上的分裂对那时的局势多少有些益处,但并未解决了全部问题。
对政府的不满?加拿大之所以发生起义,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狭隘和固执。由于这个原因,英国政府很是不安。英国的总督们拥有非常大的权力。加拿大的几个托利党家族在安大略省以及魁北克省掌握了所有的重要公职。不但如此,他们还起用了朋友及党羽来担任立法机关的职务。
革命?1837年11月6日,下加拿大发生了叛变。4个星期之后,上加拿大也爆发了起义。这些“反叛者”和总督的部队发生了斗争,两方各有人阵亡。可是这两次起义不久便被镇压下去了。
德拉姆勋爵在加拿大?德拉姆勋爵被派往加拿大开展调查工作。他是一名辉格党人,也就是自由党人。他曾经帮助草拟了1832年的英国改革法案。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对加拿大进行了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便回到了英格兰,于1839年向议会递交了他的调查报告。
德拉姆的调查报告?德拉姆勋爵不但在他的调查报告中斥责那些寡头政治集团的诈骗,他还指明每个省应该在怎样的基础上建立自治才能安全。他主张那些已表明可以自治的英国殖民地应该获得自治权;这些殖民地的总督以及首相应该对选举所产生的立法机关负责;应该辅助加拿大的几个殖民地在英国国王名义下成立一个联邦。
美国?让人感兴趣的是,德拉姆勋爵在著名的调查报告里,大方承认了美国在公平合理的代议政府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他的意思并非是说华盛顿政府干涉了加拿大政府,但是他也深深地感觉到加拿大狭隘和僵化的政策会让美国人民大失所望。
二、从殖民地到自治领
联邦和自由?遵照德拉姆勋爵的提议,1840年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合成了一个联邦。7年之后,从代表大会的多数党中选举出了加拿大的内阁成员,这样做是为了让政府经由人民的代表向人民负责。选举实施之时,正好是英国要求自由贸易者推翻谷物法,并对旧时重商主义的商业以及殖民地理论给以沉重打击之后的一年。
不久,新布伦斯威克、新斯科舍以及爱德华太子岛也获得了“自治”。
加拿大自治领?所以,在所有的英国殖民地中,加拿大是第一个取得责任政府的国家(等于自治),还是第一个将每个自治殖民地组建成为一个联邦的国家。1867年是联邦历史中著名的一年。这一年,新布伦斯威克和新斯科舍同魁北克以及安大略合并组成“加拿大自治领”。这个自治领于1867年伦敦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北美法案以后正式成立。可是早在1864年,魁北克召开的一次会议就制定了自治领计划。
加拿大自治领大致上是依照英国政府的式样组建而成的,有一位代表国王的总督,一个等同于上议院的参政院,和一个内阁需要对其负责的下议院,下议院是由选举产生的。
加拿大的成长?加拿大自治领的发展快速而普遍。加拿大从一个由捕兽者和皮毛商组建的相当有势力的哈得孙湾公司手中购买了安大略以西的大部分土地。马尼托巴和其余几个省就是从这些地方中划出来的。1871年英属哥伦比亚加入到了自治领联邦中,紧接着于1873年,爱德华太子岛也加入进来。1878年政府下令除纽芬兰之外,所有英属北美都归属于加拿大的联邦自治领。尽管纽芬兰固执地拒绝加入联邦组织,但自1855年以来已获得了自治。1886年以后扩建的铁路加快了加拿大西部定居和发展的步伐。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英帝国重要的民主自治领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8世纪皇家海军上校詹姆斯·库克访问过这两个地方。1769年他花了6个月的时间围绕着新西兰海岸航行,并进行测绘。这个岛已有一百多年没有欧洲人去过了。他还采用相同的方法考察了澳大利亚的东海岸,并定名为新南威尔士。库克结束了这次航行之后,在1771年6月返回英格兰。他是英帝国一名伟大的创建者,此次航行让他获得了“太平洋的哥伦布”的称号。
1771年之后没多久,英国人就开始向澳大利亚迁移,还委派传教士前往新西兰。新西兰当地人都很好战,可澳大利亚当地人却未发生什么麻烦。
澳大利亚?多年来,英国将澳大利亚当成是流放犯人的露天监狱,所以第一批英国移民其实是流放的罪犯。牧羊业的传入以及金矿的发现让这个岛变成了吸引殖民者的地方,从此之后它发展得更快了。如今澳大利亚的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英里,将近700万人讲英语,同英国于1783年不想放弃的美洲十三州殖民地相比较,它是一个在人口数量上大了约1倍,在面积上大3倍的共和国。
1900年,澳洲6个殖民地(州)按照自己所做的计划及英国议会制定的澳大利亚联邦法案,组建了一个联邦。其实,这几个州于1900年之前便已享受了多年真正意义上的自治。
新西兰?1839年,英国政府公开宣布它对新西兰拥有统治权。翌年,大部分土著酋长对英国的统治表示赞同,而且第一批移民也随之而来。之后在1860年至1866年期间,土著毛利人爆发了几场激烈的起义。毛利人是身形高大、面貌英俊、皮肤棕色的民族,在若干世纪之前便乘坐大型独木舟到达新西兰。其中很多人如今已然开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政府中,还有几个毛利人代表。
1852年,新西兰取得了自治的权利,直至1856年又建立了责任内阁制。自1890年之后,这个国家便开始吸引世界的眼球,因为它推广相当民主的政府实验,差不多同社会主义一样。它是世界上最早授予所有男女选举权的国家之一。
南非?在英属南非,自治以及联邦的建立因为布尔人和英国人之间的敌视而推延了很长时间,但是两者于20世纪初都实现了。
布尔人和英国人?南非最古老的欧洲人栖身地开普殖民地,是1814年英国人从荷兰人手中掠夺过来的。荷兰农民,也就是布尔人,认为英国人对待黑人比对待他们更好,便向北迁徙(“乘坐牛车旅行”)至奥兰治自由邦,横渡瓦尔河,来到了德兰士瓦。开普殖民地的居民主要讲英语,于1872年成立了责任政府。邻近的一个英国殖民地纳塔尔于1893年也接纳了责任政府。在德兰士瓦及奥兰治自由邦,布尔人和英国人之间的矛盾更为激烈了,在自1899年至1902年的鏖战中达到了顶峰,布尔人寡不敌众,终于被征服了。依照和平条款,英国人吞并了布尔人的这两个邦,但还准许布尔人享有自治权。这项承诺于1906年在德兰士瓦实现,1907年在奥兰治自由邦也实行了自治权。
联邦?南非每个州的联合现今已非常清楚了。1909年,开普殖民地、纳塔尔、德兰士瓦以及奥兰治自由邦全都成为南非联邦的行省,这个联邦相比加拿大的坚决执行中央集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联邦中,布尔人和英国人拥有相同的权力。联邦政府的领导者(比如首相)中,有两个曾是同英国人作战的著名布尔人军官。
三、帝国的扩张
自1874年至1880年,迪斯累里出任英国的首相,做了很多巩固帝国的工作。他采用大量收购股票的方法,让英国掌控了苏伊士运河。他还让议会将“印度女皇”的新尊号献予维多利亚女王,又从土耳其人手中得到了塞浦路斯岛。
自此之后的25年里,在一些拥有相同野心的首相们的领导下,英帝国大步对外扩张了。印度帝国的统治区域扩大到缅甸、暹罗和阿富汗。在中国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港口。侵吞了太平洋的很多岛屿。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英国得到的土地是最多的。(有关这些事件的详情,会在第42章和43章中进行讲述)
罗兹在非洲?一位年轻的英国人塞西尔·罗兹(1853—1902),于1871年第一次来到了南非,他将大半生的时间消耗在那里,当上了矿工以及政治家,梦想用一条光明的帝国大道将北非和南非连接起来。他打算自埃及到开普殖民地建成一根英国领土的结实链条,而且越过这些领土,创建一条自开普至开罗的铁道。他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了获得金矿以及钻石矿的财富上,希望可以借此来扩大英国在非洲的权力。他怀抱着未实现的伟大梦想在49岁的时候去世了,但是在他去世后17年,自开罗至开普的铁路计划最终实现了。
让塞西尔·罗兹在今时今日最为闻名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把自己的大多数财产都捐给了牛津大学当成奖学金(在第43章会更多提及他在非洲的事业)
民主和帝国主义?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在英国向外扩张的时候,它也为自由留有余地。虽然并不是整个帝国的全部地方都获得了自治权,可是已经有若干地方从纯粹意义上的殖民地上升到了自治领的高度。另外,还必须注意到它反抗农奴制度的改革运动。
农奴制的废除?英国于1806年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议会于1833年公开宣布在整个帝国内养黑奴是违法的。同时还通过了一笔等同于1亿美金的款项,从奴隶主手里赎买当时帝国内全部奴隶的自由。
1914年的英帝国?直至1914年,英帝国已经拥有地球上大概四分之一适合居住的面积以及四分之一的人口。可是在帝国的人口中,只有一小撮是英国人的血统,比例是每个英国殖民者对30多个其余种族的人,这些人大多数是受英国统治的黑皮肤的“土人”。总的来说,印度人有3.15亿,非洲黑人有4亿,阿拉伯和马来人分别为600万,中国人和波利尼亚人也各100万,还有加拿大印第安人10万。
第36章 美国的扩张和统一
虽然很多早期美国人是先行者,具有自信及无畏的精神,另外,虽然美国革命实际上是为民主原则而进行斗争的,而且在民主原则上取得了成功,但是美国起初并非是非常民主的。华盛顿、汉密尔顿、约翰·亚当斯等曾经为初期的建国工作尽过很多力的人,都害怕过多的民主。1787年起草的联邦宪法,就是为了防范君主专制和遏制人民意志。
美国参议院是经由每个州的立法机关选举,而并非是经由每个州的选民选出来的,并且在大部分州中,只有较富裕的男子才能当选民。所以,大概一半的白人男子能够选举众议院议员。直至1801年,起初的几位总统和大多数治理美国政府的一些要人,与其说是民主选举选出来的,不如说是因为出身贵族。
一、走向民主主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的精神越来越显露锋芒。第三届总统杰斐逊觉得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只可以是品行和才干兼备的贵族,而非有财富或是家庭背景的贵族。他同意扩大选举权的范围,以便让更多的男子获取投票权。他觉得黑奴制度是一种罪孽。他最让人感兴趣的思想之一,是宪法应该每19年就修订一次,以至于让每个世代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所需的政府形态。
杰斐逊的民主政治?1801年杰斐逊获选成为总统,拥护他的人觉得这是美国民主政治的一大成功。他当了8年的总统,但是在政治方面却建立了一股延续多年的力量。直至1861年,他之后的总统们大部分都是民主党党员,就很多事情来说,原则上全都是民主的。
1803年在杰斐逊的统领下,美国从法国手里购买了广阔的路易斯安那地区,领土因此扩大到了密西西比河之外非常远的地方。这个地区帮新建国家的无畏人民开辟了探险并定居的美妙家园。
杰克逊的民主政治?自1829年至1837年担任总统一职的安德鲁·杰克逊,在某些方面好像要比杰斐逊更加民主。在1801年至1829年,美国发生了两次有益于民主政治的重大改变:(1)东部的城镇正在发展成为大城市,拥有大工业以及工厂,而且城市里的工人们主张获得选举权和一些被认为对他们有益的东西;(2)西部各地区,阿勒格尼山脉之外及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几个新州,并且具有开荒者上进心的新州人民主张在政府中享有比较大的一项权利。他们当然偏向于民主,并且对旧州的贵族们相当憎恨。
杰克逊从边境来,所以他带来的是具有边区色彩的民主政治。没过多久,旧的几个州便改变了它们的宪法,使更多的男子享有选举权及出任公职。同时还做了很多事情,确保了平民的教育,授予他们所希望的各种权利。
二、走向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并非对立,它们常常同时存在。真正同民族主义相对立的是地方主义,某城某县、某州或包括国内若干州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地方主义。美国的民族主义曾经遭遇了各式各样地方主义的阻挠,但最后还是逐渐加强了自己的力量。
“危急时期”?革命之后的五六年,在美国历史上称作“危急时期”,因为民族主义似乎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那时程度不一样的各种地方主义非常强盛,在革命斗争期间所成立的各州联合很快就要分裂了,但民族主义的力量却占据了优势,之后成立了一个更完善的联邦。
又一个危急时期?1832年在南卡罗来纳州准备废除国会所通过的一项法律时,民族主义又面临着一个危急时刻。两年以前,马萨诸塞州的丹尼尔·韦伯斯特及南卡罗来纳州的罗伯特·海恩曾经在美国参议院中就这个问题争辩过。韦伯斯特代表了北方大部分人所赞同的观点,觉得全国政府拥有最高权力;而海恩则代表了广泛流行于南方的观点,主张一个州能够对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自行决策,没必要考虑全国政府的建议。换句话来说,韦伯斯特代表的是民族主义,而海恩代表的是地方主义或是州主权。可是1832年在南卡罗来纳州意图把海恩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时候,民族主义便面临了严峻的考验。当时在位的是杰克逊总统,一个来自边境的民主党人,立即表明了他不允许南卡罗来纳州这么做的态度,民族主义再次获胜了。
最危急时期?美国的民族主义在1861年至1865年的内战中遭遇了最严峻的考验。当时由于奴隶制度及保护关税等问题,南北两方相互争吵,有很多州打算退出联邦,经历了几年的鏖战,分裂活动最终被遏止,美国又恢复成一个完整的国家。民族主义自此之后较以前更强烈了。此时,正值德意志及意大利实现民族统一的时期。
民主政治的增进?正在此时,奴隶制度被废除了。内战之前只被当成是财产的奴隶,如今却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成了公民,而且有些人还享有选举权和一些政治权利。联邦宪法的修改使这些事情取得成果,并且还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因此民族主义获得了拥护民主的良好声誉。
领土的扩张?美国的领土每时每刻都会增加很多。正如上文提及1803年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地区。1819年又取得了佛罗里达。最大的增幅是于1840年至1850年期间获得的。在这10年里,移民定居的领地朝西北扩展到了太平洋;由于认可得克萨斯成为一个州,所以南方的领土也增加了;还有由于和墨西哥的斗争取得了土地,因此西方及西南方也扩大到了太平洋。
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和周边地区的取得(1840年—1850年期间),起初削减了民族主义,因为这些地方而争吵助长了内战的发生。可是后来这一大片穿越平原及山脉直达金门海峡的美丽富庶而辽阔的土地,成为大部分美国人骄傲的源泉,而且激起了他们的民族爱国之心。当铁路将东西方连接起来,电报及邮政又使每个地区紧密靠近之后,便更是如此了。
移民入境?移民入境给美国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民族成分。有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以后前往美国的德意志人及奥地利人;有因为在本国遭受欺压而逃亡的爱尔兰人;有在西北几个新州定居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后来,来自意大利、奥匈帝国及俄罗斯的移民也持续增多。所有这些民族及其余民族都为美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帮助。有关这些入境移民最值得注意的事实之一,就是他们其中的许多人不久之后都变成了爱国的美国人。
融合成为国家?我们已看到,联邦宪法本身从一开始就为民族主义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组建一个更完善的联合”并非一句空话。丹尼尔·韦伯斯特的论据,尤其是在约翰·马歇尔领导下的最高法院的一些早期判决,全都表现出了宪法的国家力量。民主党员安德鲁·杰克逊及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都坚决要求联邦至上及一个不可分裂的联合,影响相当显著。1865年中央政府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是民族主义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领土的扩大及居住地的发展,让很多新州得以成立,但是这些新州不久便被铁路及电线连到了一起。公路、铁路、电报和快捷的邮递事业创建了一种感同身受的系统,让整个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去感受和反应。《阿美利加》、《星条旗》和其余一些美国歌曲,激发了一种民族之情。而1898年和西班牙的战争至少让美国暂时忘记了一些还存在的地区性分歧。
民族主义占统治地位?还有一件不能忽视的事情,就是许多年来美国的国民政府主要掌控在以民族主义为基本原则的共和党手中。在内战危机中保全了整个国家的联邦以后,这个政党还在继续提倡民族主义来反抗地方主义。从1861年以后,大半总统都是共和党人,而且政府的掌控权也大多在他们手里。
三、走向大工业
制造业、贸易以及商业虽然没将美国统一起来,但是却对美国的扩张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从斯莱特在帕塔基特成立的第一个纺织厂开始,新英格兰和北方就在制造业方面很是活跃。伊莱·惠特尼于1793年在南方发明的轧棉机,并未立刻促进南方地区工业企业的巨大发展,但是在之后的几年里,南方也同北方(以及东方和西方)一样,到处都充满了工业的飞旋车轮。美国工业高速发展的一个很有力的因素,是国民政府所制定的专利权法。专利权法鼓励了机器的发明。
土地和劳工?美国工业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全国各地都有丰富的、种类不同的天然资源(土地)及无数可以随时雇用的灵巧工人。
开始于北方?美国工业(制造业和贸易)之所以最先在北方发展,有很多原因。比如资本及合适的劳工在北方较多。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北方发展的城镇比在南方广泛流行的种植园更适合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并且,南方为数最多的黑奴被认为不适合在工厂工作。另外,南方的种植园主们发现生产棉花、烟草、玉米、麦子等农作物最为有利,以至于他们对兴建工厂并不感兴趣。但是南北两方可利用的水力资源都很多。
扩展到南方?内战之后黑奴的解放,让南方的大多数种植园受到了破坏。这件事连带其他几件事,给工业制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尤其是自1900年开始,大多数南方各州因为工厂的成立和城市的发展已经改观了。南方出现了很多纺织厂,由于南方盛产原棉,所以这也在意料之中。
大工业?在内战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工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在这半个世纪内,美国成为领先于世界的工业国家,比任何一个国家生产的煤、铁、钢和铜都要多;在棉纺织工业方面,向英国的领导地位发起了挑战,并获得了成功;铺设了比欧洲所有铁路都要长的铁路。
美国工业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偏向于大的公司和“托拉斯”(很多公司的结合)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在石油、钢铁、制糖、铁道和其他很多工业方面,都存在这种组织强大的托拉斯。同时,工人们还组建了全国性的工会。
关税保护?美国政府尝试扶植大工业的政策之一是建立关税保护制度。起初,进口货物关税的数额适当,其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增加收入。后来,提高了关税,目的是要保护“初期阶段的工业”对抗外国商品的竞争。虽然这项政策遭到了民主党人的普遍反对,但是共和党人却表示赞同,并且自1861年至1913年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由共和党掌权。最后,美国实施了高关税政策,例如1890年著名的麦金利关税法。或许美国这个典范是促使法国、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各国采取关税保护政策的一个因素。
四、走向帝国主义
民族主义和民主?正如前面提过的,民族主义和民主能够正常地同时进行。在美国,团结及对国家的忠诚,都是伴随着或是紧跟着一些民主政策的实行。奴隶制度的废除因为军事上的成功才得以实现,可是后来就连战败者也表示赞同。迈向民主的进步随着民族主义的增强而不断前行。美国宪法于1913年进行修改,准许各州的投票人推选本州的参议员;1920年又进行一次修改,让妇女也取得了选举权。
民主的举措?提案权、复决权、罢免权以及直接预选都在美国的很多地方开始流行。创制权在形式上承认公民有提案权,是用请愿书或是其他举措授予人民以法律制定的最先发言权;复决权通常采用投票的方式将法律制定的最终决定权交予人民;罢免权是人民采用选举的方式对某个失去人心的官员进行罢免;直接预选是在一个政党范围内进行投票选出该党的候选人。这些全部举措很明显都是民主的;所有这些举措的目的都是让普通公民更多、更有效地参与政府。
扩张和帝国主义?假如说美国的民族主义及民主方面的进步是伴随或是跟随而来,那么扩张,尤其是贸易和领土的扩张,引导了帝国主义的发展,似乎也是属实。只要美国的领土相互连接,主要是由美国人居住,还能够很快地成立若干州并被获准加入全国的联邦,这样统一的历程就简单了,而且民主政治的推广也容易了。可是假如得到了国外的领土,并且生活在那些遥远土地上的民族被认为还不适合享有政治上的一切权利,问题就不一样了。只要这些遥远的领土被认为只不过是属地,并没有变成州的机会,而且其中的人民都被归为属民而不是公民,美国就踏上了帝国主义之路。
遥远的领土?1867年,美国从俄国手上购买了阿拉斯加。1898年由于古巴纷争,美国同西班牙打了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短期战争;但是一部分斗争是在地球的另一面。所以,因为这场战争便将美国便更直接、更完全地带入了世界事务中。这场战争的直接结果就是,关岛、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群岛都被划给了美国。同年由于一些美籍侨民的恳求,夏威夷群岛也合并给美国了。
从此以后,美国还得到了萨摩亚群岛中的几个岛、巴拿马运河区和维尔京群岛(丹属西印度群岛)。
“警察权力”?1898年同西班牙战斗的结果,就是将古巴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了,但是美国却获得了古巴海岸上一个海军基地以及在必要时派军登陆维持秩序的权力。此后没多久,1903年,罗斯福总统又为美国取得了巴拿马运河区,而且公然声称美国有权力在那些不服从的拉美各共和国里行使“警察权力”。实际上,美国之后确实无数次地派遣武装部队前往古巴、尼加拉瓜、海地以及加勒比地区的一些小共和国维持秩序,或是前往墨西哥追击叛变头领。
美国还从这些共和国中取得了财政掌控权。虽然这些国家并未被美国所兼并,可是它们还是依附于美国,似乎受美国的保护。
在掌控不服从的国家或是无能的国家时,美国的所作所为同欧洲列强在地球其他地区的所作所为是一样的。正如英国和法国扩张自己的帝国一样,美国也在一个较小规模的基础上获得了一个所谓的帝国。帝国就是除自身的民族国家之外,还包括一些属地和附属国。
第37章 意大利的解放和统一
意大利的不统一?意大利人民在为争取国家统一和民主政治而不懈努力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阻碍及长时间的延迟。1848年那场曾震惊欧洲、驱赶梅特涅,并给意大利人及其他人希望的革命运动,在专制暴政的镇压下退却了,意大利仍然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
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仍然被奥地利帝国所统治,受维也纳派来的官员管理。在意大利中部地区,帕尔马、摩德纳以及托斯尔这几个公国还在被奥皇的亲戚所统治。包括罗马在内的教皇国是由教皇所掌控。意大利南部是由一位波旁王朝国王所统辖,危急时刻会有奥军进行保卫。
撒丁王国?除教皇国之外,在整个意大利只有一个国家未受外国统治,这就是撒丁王国,它拥有意大利本国的西北角,还包括地中海的撒丁岛。
统一和自由的愿望?人口占多数的意大利农民或许受法国革命理论的影响最小,可是就连他们也反对奥地利人破坏拿破仑曾经带来的那些社会改革和迈向统一的方法。他们还反对必须要缴纳的拥护外国统治者的重税。
意大利的资产阶级,中等阶级的商人,走得要更远了。他们的脑海里满是民权、宪政以及民族爱国心等主张。因为工业革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中变得重要的工人阶级,为了共同的事业便和资产阶级联合在一起了。甚至有一部分贵族及教士也倡导政治改革和民族独立。
一、马志尼、加里波第和焦贝蒂
1848年之前,有三名意大利人已在强烈地唤醒他们同胞的民族情感,他们就是马志尼、加里波第及焦贝蒂。
马志尼?约瑟夫·马志尼(1805—1872)是热那亚人,既是律师,又是作家,他一直在用嘴和笔去宣扬民族国家的理论。他靠着雄辩和热忱劝说他的同胞必须将爱国主义当成他们的宗教信仰,对于意大利的命运及宏伟的前景抱有无限的信心。他组建了青年意大利党,以从国内外的残暴统治下解放意大利,让它在一个共和政府下获得统一为目标。
马志尼尽管有些不切实际,可是他的热忱和真心却唤起了意大利的一股爱国之火,意大利的青年们建立了自由主义政党。
加里波第?约瑟夫·加里波第(1807—1882)出生在尼斯,离家之后成为一个航海家和冒险家。他加入马志尼的青年意大利党,由于参加了反叛撒丁国王的活动被判处死刑。他逃往南美洲,在那里参加了意大利军团,为推翻专制独裁政府奋斗多年。他身着一件红衬衫,头戴一顶宽边帽,成为了一位传奇英雄。加里波第除了有与马志尼同样的热忱之外,还有勇猛与惊人的行为,让青年人效仿。
1848年爆发的革命,理所当然将焦贝蒂吸引回了欧洲。
焦贝蒂?天主教神父文森特·焦贝蒂(1801—1852),原本是撒丁国王统治下的属民,可是由于在政治上倡导自由主义的主张,被迫流亡在外很多年。他所著的书对于上层阶级,尤其是对于教士中的爱国分子来说,具有相当强的感染力。和马志尼与加里波第都不一样,他不赞同将武力当成实现国家自由及统一的手段。虽然在思想上属于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可是他并未加入马志尼和加里波第的共和党。
焦贝蒂力劝教皇站出来指挥自由主义及爱国主义活动,并且成立意大利各王侯的一个联邦。1846年庇护九世当选为教皇,焦贝蒂的梦想曾一度有希望变成现实。他在教皇国政府引发了改革;他支持民族国家的事业。
1848年的意大利革命?直至1848年,意大利的舆论已为革命实验做足了准备。年初,人民的暴动迫使几个主要的意大利统治者制定宪法,这个成文宪法提供给人民很自由,可并不民主。
二、反奥地利的起义
在1848年那些命运攸关的岁月里,奥属意大利的诸省发生了暴乱。在整个奥地利帝国被革命所撼动,梅特涅再次被逐出维也纳的时候,伦巴第及威尼斯地区的意大利人奋起争得自由。教皇派遣军队去支援他们。两西西里的国王及托斯卡那的大公也派遣军队前去支援。马志尼将爱国精神灌输到民族义勇军的心中。加里波第也统率他的红衫军团加入了战斗,抗击可憎的奥地利人。
令人意外的是,撒丁国王查理·阿尔贝特竟然向奥地利正式宣战,而且自任为意大利的军事领导人。这看起来似乎就要获得解放和统一了。
政党和政治?但是,查理·阿尔贝特不仅并非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而且还不是一个能干的将领。他没有为了减少一些意大利王侯的恐慌和嫉妒有所行动,还吃了奥地利人的败仗。马志尼的党徒只肯给他半心半意的帮助,因为他们担心如果撒丁国王获取胜利,那么必会削弱他们的党派。他还被教皇抛弃了,因为教皇担心他假如过分热爱意大利,教会一定会在意大利之外丧失影响力。
共和党激进派?1848年革命结束时,教皇已被这场运动所吓倒,依靠两西西里国王的庇护。马志尼立刻在罗马创建了一个共和国,可是他的激进统治让很多意大利的爱国人士倒戈开始反对他,而且让国防处于一种瘫痪状态。1849年,奥地利人同撒丁国王在诺瓦腊开战,奥地利取得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查理·阿尔贝特逊位了,由他的儿子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担任国王;撒丁和奥地利休战,同意退出伦巴第。
旧秩序的恢复?诺瓦腊战役让奥地利人恢复了他们在意大利诸省的专制统治,而且让托斯卡那大公及两西西里国王废除了他们于1848年曾批准的宪法。同时,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领导人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为了博取法国天主教徒的欢心,派遣了一支法国军队前往罗马,推翻了马志尼的共和国,使庇护九世教皇得以复位。
意大利仍然是不统一的,由外国人掌控,受独裁君主的统治。1848年的革命是一场令人悲叹的失败。
长远的结果?可是有四个值得注意的结果:(1)进一步激起了人民对国家统一及自由政府的热忱;(2)已看清不能指望教皇担任爱国运动的领导者;(3)实践证明,马志尼及共和党人不能被当作实际领导人追随;(4)撒丁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的杰出表现,证明他是最适合担任民族领导者的人选。
三、加富尔和他的国王
全民族的中心——撒丁?在意大利的王侯里,只有撒丁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还在坚持着1848年的宪法,继续同奥地利作战。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将撒丁当作意大利获取自由和统一的核心。季奥贝提预言意大利的解放者会是青年人维克托·伊曼纽尔。
加富尔伯爵?加富尔伯爵(1810—1861)是维克托·伊曼纽尔最得力的帮手。他于1851年成为撒丁国的首相及外交大臣。之后的10年,他基本一直在担任这两个职务,奠定了一个新的民族国家的基础。
加富尔对本国民众抱有信心,并很有自信。他说:“我不会演讲,可是我能够创建一个意大利。”
四、加富尔和他的国家
加富尔相信自己能够切断外国专制暴政的魔掌,同时还能将意大利人团结成一个民族整体,所以他非常有远见地制订了详细计划。
他的国内政策?加富尔早年曾经在英国读书及旅行,因此他相当崇拜英国,所以在他当上首相以后,仿效英国的范例拟订了撒丁王国的施政方案。他忠实地拥护1848年宪法,依照这个宪法,国王是统而不治的;政府的各部大臣表面上是由国王任命,但实际上却要向议会负责;与此相适应的是议会由一个被指派的参议院与一个被推选出的众议院构成。但是,与当时的英国一样,只有少部分人有权参选议员。这些选举者都是上层阶级的男子及一些资本家。
在经济上,加富尔还是仿效英国。他竭力去促进资产阶级的繁荣,对商业及制造业的限制被全部废除。也就是说,自由贸易政策替代了关税保护政策。他改革了税收制度,修筑了道路、运河和铁路。
在宗教事务方面,加富尔想方设法减少天主教教会的影响,他觉得天主教教会将会对他的自由主义思想、解放和统一意大利的计划产生不利因素。于是他对于不从事教育、传教或慈善事业的修士教团,予以全部镇压,还把被镇压者的财产充公。他主张政教分离,这样就能够在“一个自主的国家里拥有一个自由的教会了”。
加富尔对撒丁教会进行干预,增大了他同教皇之间的裂痕。从此之后,所有以撒丁王国为核心的意大利统一运动,教皇都表示反对。
他的对外政策?加富尔让撒丁王国处在一个稳固的地位之后,希望将意大利自奥地利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经历过1848年—1849年的惨痛教训,他坚信一个小小的撒丁王国不可能战胜奥地利并统一意大利,他需要外援。他认为法国是最好的帮手。他知道于1852年之后当上法国皇帝的路易·拿破仑,对“被欺压的民族”有一种情感上的关切。他还知道路易一门心思想要获得声望和名誉。
克里米亚战争?加富尔从而开始孤立奥地利,并帮撒丁王国争得路易·拿破仑的欢心。他让撒丁王国于1855年加入到了英法两国反抗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之中。意大利士兵在战斗中表现非常出色,在1856年的巴黎和会上,加富尔还滔滔不绝地将意大利的贫困及奥地利的暴政灌入了英法代表们的耳中。他获得了英国的同情及路易·拿破仑的友情。
同法国结盟?加富尔将同法国的关系拉得越来越近,直至1850年,路易·拿破仑秘密同意援助撒丁王国把奥地利人从伦巴第及威尼斯赶出去,可是加富尔却同意将萨瓦及尼斯割给法国当作酬劳。同时,加富尔与意大利的一些领导人一起,共同实施对抗外国统治的秘密计划。
法奥战争?1849年第一次试图解放和统一意大利的计划失败了。10年以后,为了第二次的伟大尝试,所有准备工作都好了,这全都是加富尔的工作。
1859年奥地利被意大利明显的军事准备工作惊动了,于是向撒丁宣战。路易·拿破仑也立刻向奥国宣战,法国军队翻过阿尔卑斯山脉参加维克托·伊曼纽尔的军队。当法国人和撒丁人在伦巴第攻击奥国人的时候,托斯卡那、巴马、摩德纳三个公国以及教皇国的民众都爆发了起义,人们试图推翻公爵统治。起义爆发之后,托斯卡那、帕尔马以及摩德纳的公爵全都逃跑了。加富尔控制了这三个公国以及教皇国的部分领地。
同时,在1859年夏天,法撒联军在马晋塔及索非里诺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将奥国人从伦巴第赶回到了威尼斯地区。
撒丁的收获?路易·拿破仑眼见加富尔占领了意大利中部的几个公国,便突然停止参战,意大利的解放战争也因此中止了。可是依照1860年的和约,撒丁保住了巴马、摩德纳、托斯卡那和教皇国的一个地区(罗马格纳);又从奥地利的手里取得了伦巴第。法国获得了萨瓦及尼斯。奥地利却依然拥有威尼斯地区、特兰托以及的里雅斯特。
其他收获?一次战争刚刚结束,另一次战争就接着爆发了。1860年,加里波第获得了加富尔的秘密帮助,统率1000名爱国志愿者——著名的“红衫军”——自热那亚开拔,偷袭了意大利南部。他于西西里岛登陆,本地人立刻将他当作是废除波旁王朝专制暴政的英雄来迎接。他渡海来到了意大利本部,占据了那不勒斯城,击败了两西西里国王的部队。在5个月的时间里,整个意大利南部都被他征服了。加里波第的名望因此变得相当高,可以让他成为那不勒斯及西西里的专政者,可是他抛却私人利益,一心只想着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将所有征服地都交到了维克托·伊曼纽尔的手中。
这样一来,撒丁王国的版图自意大利北部扩展到了南部;而加富尔为了让南北两部连接在一起,便又占领了教皇国的另一大部分土地,教皇的世俗统治就只剩罗马城和其小小的四郊了。
意大利王国?1861年,意大利除了两个地区之外,全都在撒丁国王的领导下获得了解放及统一。这两个地区一个是罗马的教皇国,由路易·拿破仑来确保平安,由法国军队戍守;另一个是威尼斯地区、特兰托及的里亚斯特,它们还在被奥地利占据着。
就于这一年,维克托·伊曼纽尔放弃了撒丁国王的称号而采用了意大利国王的称号。1848年的撒丁宪法如今已推广到扩大了的民族国家里;统一后的意大利的第一次议会,是在都灵召开的。
加富尔的死?也是在这著名的一年里,加富尔逝世了。他的死对于意大利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因为尚有很多问题急切地需要他的手腕及威信。不过统一意大利及成立一个立宪政府的重要任务已进行到了让其他人能够立刻继续并且完成它的程度。
威尼斯的合并?1866年,意大利同普鲁士结成了联盟,而且趁着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爆发战争(七周战争)的时候去进攻奥地利。尽管意大利军队吃了败仗,可是普鲁士的战争机器却在德意志取得了一场快速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成功,奥地利不得不将大半威尼斯地区割给了意大利,其中包括骄傲的威尼斯这座古城。
奥地利被获准保留住特兰托及的里亚斯特这两个意大利城市,还有其他几个有利地方,可是威尼斯地区的取得是完成意大利统一的一个重要步骤。
五、罗马和意大利
但是意大利没有罗马,就好像人体没有心脏一样。我们知道,罗马是古时意大利的心脏。意大利在等待着罗马,还好等待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4年之后,1870年,欧洲发生了另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普鲁士和法兰西之间,给了意大利取得罗马的机会。普鲁士入侵法兰西,使几年来保护教皇的法国防守部队从罗马撤离了。维克托·伊曼纽尔立即在法军撤离的同时进攻了教皇国,夺得了罗马。教皇庇护九世对此表示强烈的抗议,还将自己关在了他的宫廷梵蒂冈里。不过意大利也没再干涉他。但到了翌年初,罗马就成为自由和统一的意大利首都。
推迟了的民主政治?在1871年,意大利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拥有一个立宪政府,可是它并非是一个民主国家。在它犹豫不决的前进道路上,民主政治遭遇了各种严重的阻碍。很多年之后,这些阻碍才被清除了。
贫穷和文盲的阻碍?多年以来,只有有钱人和能看书写字的人才被获准享有选举权或是担任职务。这些制度阻碍了很多人参加选举,由于大部分意大利人没有财产,1871年时差不多四分之三的人无法看书写字。就算到了1901年,差不多还有一半的人都是文盲。这样的制度无疑激励了有理想的人去努力,去工作及学习。可在同时,几百万的农民以及店员都没有权利去直接参与政治。资产阶级和上层阶级只是意大利人民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却掌控并治理着政府。
纷争的阻碍?意大利民主政治的另一个严重阻碍就是意大利君主国同教皇之间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矛盾。上文提到,矛盾始于1848年,在1870年国王夺得罗马时达到了顶点。教皇庇护九世及他的继承人都深感受到损害,将自己关在梵蒂冈,拒绝同政府产生任何友好关系。他们甘愿让自己变成了梵蒂冈宫廷中的囚徒。教皇时常被称作“梵蒂冈的囚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最近。有一段时期,意大利所有善良的天主教徒都被禁止参加选举,或是担任国王统治下的一切官职。
资产阶级的寡头政治?1871年之后,既然文盲和穷人都被排斥在政治以外,可是上层阶级和资产阶级中热情的天主教徒又不愿参加选举或是担任公职,意大利政府自然而然就旁落在一群反对天主教的资产阶级的手里了。
寡头政治的成果?意大利的中等阶级统治者竭尽全力依照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他们以法国为典范,将全国政府的权力都集中到一起。他们计划了统一的民众教育制度,可是却未很好地贯彻执行。他们做了许多工作将意大利南部落后地区提高到和北部先进地区同样的社会和经济水平。国家铺设及管理了几千英里的新铁路,这些新铁路不但成为了统一贸易及旅行的动脉,还成为统一全国文化的宝贵工具。
修建了公路,改善了港口,而且开始进行陆地测量。在那不勒斯、巴勒莫以及墨西拿,和伦巴第与托斯卡那这两个繁荣的城市一样,鼓励推行工厂制度。商船队获得了政府的补贴。实际上,政府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发展工商业,以及增加资产阶级的福利。
“强国” 意大利?政府一直被1848年至1870年统一时期高涨起来的民族爱国精神所激励,梦想着帮近代意大利恢复属于古罗马帝国的神圣庄严。意大利不仅必须是一个自由及统一的国家,还必须是一个“强国”。为此,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军,陆军阵容扩大并还改组。在争抢海外殖民地方面,意大利做了各种努力来追上其他列强。
三国同盟?意大利人民获取自由和统一以后没多久,便着手将其他民族归于意大利的统治之下。多年来,他们一直希望取得在非洲北部和西西里隔海相对的突尼斯,也就是古时的迦太基。在这件事上,他们遭到了法国的阻拦。于是人民的反法呼声不断高涨,发生了一件极其奇怪的事情:意大利同它的昔日敌国奥地利、德意志结成了亲密的联盟。这个著名的三国同盟自1882年一直持续到1915年。
意大利的帝国主义?三国同盟让意大利担起了军备和捐税的更为沉重的负担。加上在同盟持续的时候,意大利无法从奥地利手中取得特兰托和的里亚斯特,所以也不能完成国家的统一。特兰托和的里亚斯特长时间“未收复”。
另外,三国同盟还激励意大利政府坚持夺取殖民地的没有丝毫益处的计划,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及财力。意大利取得了热带非洲的两个殖民地,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可是它并未达到征服阿比西尼亚的目的,1896年在阿多瓦,它的军队被完全打垮了。在1911年至1912年与土耳其的战争中,北非的的黎波里被它征服了,还占据了爱琴海中12个希腊小岛。这些殖民冒险行为对意大利来说,益处太少,但是却为民族的爱国烈火添加了一把干柴,同时还让一些商人及政府官员利用公帑获得了好处。
赋税和移民?不幸的是,很多政府官员营私舞弊,将公款中饱私囊。为了支持这样的贪污腐化,支付庞大的军用开销、征服殖民地的费用以及公共事业建筑费,同时还要偿还解放斗争时期留下的欠款,大量的捐税被强加在了人民头上。意大利的捐税不久便超过了欧洲的所有国家,而加在农民和零工工人肩膀上的捐税是最沉重的。
为了躲避服兵役,避开重税,为生活寻找一个新机会,很多下层意大利人开始远离家乡并迁往美国。据估算,在1871年至1914年期间,意大利减少了大约600万公民,他们都永远定居在外国,主要的定居地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
人民的抗议?在很多意大利人远离家乡的时候,很多剩下的意大利人便发出了反抗政府的呼声:(1)热情的天主教徒攻击政府压制教会却没援助农民;(2)马志尼和加里波第的党徒们保留了一个小共和党,他们宣扬将君主国变成共和国;(3)随着工厂制度的推行及劳工问题的逐渐尖锐化,社会党渐渐变得坚强起来,主张彻底改革;(4)一些极端主义分子鼓吹无政府主义。维克托·伊曼纽尔的继承人亨伯特国王,就是被一个无政府主义人士于1900年刺杀身亡的。
民主的逐渐获得?意大利政府被不满的呼声吓到了,勉强做出了些许让步。选民的范围于1882年扩大了,可是直至1912年,所有的意大利男子才被获准有选举和担任公职的权利。1905年教皇放宽了对参与政治的限制,此后虔诚的天主教徒和其他人一样,也积极加入到争取政治民主和宗教自由的运动中来。
社会立法?为了进一步缓解人民的不满,意大利政府通过了一些援助农民以及工厂工人的法律。工人们拥有了工伤事故、疾病及老年的保险。工会已经合法化了。经营银行、经营趸买趸卖和经营农业的合作社都获得了鼓励。直至1914年,意大利已成为一个利用政治机器去为社会谋福利的民主国家了。
可是意大利的民主政治并未减少民族爱国热情。特兰托和的里亚斯特依然是“未收复的”。它们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能将各民族号召到一起的力量。
第38章 德意志的统一
在意大利解放和统一的同一阶段,大部分德意志邦国也联合在一起组成了德意志帝国。一些用于取得意大利政治统一的战争及其他力量,在德意志也被用于相同的目的。我们已见到,意大利取得了国家的统一,之后没多久又获得了民主政治;与此同时,德意志虽然取得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未获得民主政治。
一、关税同盟和邦联
德意志和意大利不一样,它于1848年初邦联中已存在一种政治联合的形态,而且还在关税同盟(Zollverein)中形成了一种联合力量。
德意志联邦?维也纳会议所创建的德意志联邦,主要是一种形态上的联合。1848年之前,联邦的盟主是奥地利,而梅特涅却担任奥地利的首相。梅特涅不想产生任何给德意志人民一点自由或是民主的德意志各邦的联合。
在1848年的革命重压下,德意志联邦承认了法兰克福议会,1848年5月,议会在法兰克福召开。他们推断议会将要为整个德意志建立统一和民主的政府。它确实制订了一个好计划。德意志各邦将会加入到有自由宪法的帝国中来。普鲁士国王应当担任皇帝一职。
普鲁士及奥地利?可是到了1849年春,普鲁士国王及一些专制统治者已从1848年的革命恐慌中回过神来。他们重拾自信,高视阔步起来。普鲁士国王高傲地拒绝了法兰克福议会所献予他的皇帝尊号。他说,假如他受到王侯们的邀请,他就会接受德意志的领导地位,可是他不想接受一个来自于民主议会的皇帝尊号,他将它说成是“自阴沟中来的”。
一些德意志王侯答应邀请他,采不采用民主的方式都随便,可是奥地利却站出来加以阻拦,国家的统一计划最终还是落空了,或是基本落空了。
关税同盟?德意志联邦并未统一德意志各邦,它并不准备这么做。它自以为认可了民族性,可是它却维护了王侯们的旧有权力。法兰克福议会诚挚地希望统一,并且还希望建立民主政权;可是由于专制体制的势力太过强大,它还是失败了。但是迈向统一的某些本质收获全是通过关税同盟获得的。关税同盟将好好做生意、互惠互利的原则作为合作依据,这样有助于商业的发展。所以它的观点对于权势阶层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我们已见到,关税同盟使得盟邦成员之间得以自由贸易。远在1848年以前的很多年,关税同盟进行得相当顺利,因此它是德意志国家能够获取统一的有力因素之一。
从和平到战争?很多德意志贵族及一些保守人士也被激起了民族爱国之心。他们指责倡导民主的法兰克福议会并未建立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还为普鲁士国王如此的谦虚和软弱而备感遗憾。他们认为他应该有鄙视奥地利和担任德意志领导人的胆色。
这些要求战斗的爱国人士在1850年以后站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他们主张,一切尝试统一德意志的方法,都要放弃民主方式而采取武力。他们觉得普鲁士国王是最适合做皇帝的,他们期盼他会改变主意,或是普鲁士将会出现一位具有坚定意志的国王。他们称自己的计划是“更切合实际的”。这自然要牵扯到更多的流血牺牲。
二、俾斯麦及他的国王
不久之后,主战的爱国人士在他们之中找到了一位铁腕人物——俾斯麦。大约在同时,普鲁士也出现了一位符合心意的国王威廉一世。
俾斯麦?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出身于普鲁士有势力的地主阶级(容克),是因1848年革命而崛起的最著名的保守分子。他于维也纳议会那年出生,接受过大学教育,早年的时候就出名了,因为他曾经是顽劣之人。之后又成为成功的农民,还是一位普鲁士的爱国人士。
在1848年—1849年这段动荡的时期,俾斯麦并未放过任何表现他根深蒂固的观念的机会,这些观念包括:专制体制是政府的最好形态;法兰克福议会是愚昧无知的;德意志假如真的想统一的话,就必须由普鲁士国王上接神旨,再加上军队、贵族、政治机器以及新教国立教会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他相信德意志会统一的,可是必须在普鲁士的领导之下而放弃民主。德意志必须要“普鲁士化”。
俾斯麦在议会中?俾斯麦有几年(1851—1859)代表普鲁士国王参加德意志联邦的议会。他在议会中同一些代表合作,共同抑制自由主义。他对奥地利的强烈憎恶的情绪在议会得以增强。他获得了宝贵的经验,用冷静与智慧保留住了普鲁士在联邦中同奥地利一样的平等地位。
在俄国和法国?俾斯麦于1859年被派到圣彼得堡担任普鲁士驻俄使臣,他钦慕沙皇的专制体制,并为加强从弗里德里希大帝开始的俄普之间的密切关系出了很多力。1862年,他被委派前往巴黎,见到了路易·拿破仑(拿破仑三世),并对这个人的复杂性格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同一年,俾斯麦奉召回到柏林,成为普鲁士的首相。自1862年至1890年担任首相期间,他扩大了普鲁士的领土,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并制定了许多政策。大部分政策引领着德意志,直至1918年。
普鲁士的威廉一世?在俾斯麦担任普鲁士首相以前,1848年—1849年失去了大好机会的普鲁士国王去世了。他的弟弟威廉于1861年承继了王位。威廉一世守旧、信奉宗教,并且坚信他的王权得于神授。他有刚强的意志,喜好军事,这两方面非常像弗里德里希大帝及18世纪霍亨索伦王朝的一些国王。威廉一世并非一个有才干的人,可是他为人诚恳老实,绝对相信他的大臣们。
这正是一位符合俾斯麦以及他的同党心意的国王。
三、俾斯麦和他的国家
他在普鲁士的政策?俾斯麦在就任普鲁士首相时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拥护威廉国王创建普鲁士军队的主张。俾斯麦明白,一支强大的、训练有素的军队,能够成为专制体制强有力的支撑,还能成为普鲁士所领导的统一德意志的有力工具。
正在此时,恰好普鲁士议会中众议院的多数派是一部分自由主义人士,他们对1848年的民主意愿表示同情,还希望在普鲁士成立英国式的立宪政府。因为惧怕军国主义,迫切地想要将国王及他的大臣们置于议会的掌控之下,他们投票反对增兵所需要的费用。
俾斯麦很生气,他向议员们说道:“德意志不用依靠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依靠它的强权……目前重大的问题并不能靠演讲和超过半数的投票来决定,那是1848年与1849年的弊端。而今要靠铁与血来决定!”
议员们对此表示不服,俾斯麦未经他们的点头,便开始征税和增兵。议员们对他这种高压手段表示反抗,于是他封了报社,关押反对派。他知道自己有国王及军队的拥护,他还怕什么呢?从此之后长达四年的时间里,1850年的宪法在普鲁士变成了一纸空文。
他的外交政策?就在普鲁士广泛实行兵役制的时候,俾斯麦针对未来可以争夺德意志领导地位而爆发的普奥战争,制定了外交政策。奥地利已显现出它没有领导的能力。它还表示不经过一场战争,是绝不可能放弃自己的领导地位的。俾斯麦缜密地准备着将奥地利推下台的计划。
1863年,他帮助沙皇镇压了波兰人的起义,让沙皇意识到要有回报普鲁士的义务。他示意法国只要不干预普鲁士在德意志的行动就能获得“报酬”,借此来愚弄拿破仑三世。
四、铁与血
铁与血的日子不久就会到来。俾斯麦进行了三场战争来创建德意志帝国。因为战争政策,他在历史上因“铁血首相”而著称。
丹麦战争?1864年普鲁士在俾斯麦的机智领导之下,参加了奥地利反抗丹麦的战争。战争的原因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也就是德意志西北方的两个公国,那里的居民主要是德意志人,可是却在丹麦国王的统治下。
如果按照民族界线把这块有争议的土地分开,丹麦人居住的北方四分之一属于丹麦,德意志人居住的南方四分之三归于德意志联邦,这样问题便很容易解决了。可是丹麦国王坚决表示要占领所有土地,德意志联邦也表示不放弃。结果就是奥地利与普鲁士两个主要的德意志邦国,采取武力的方式从丹麦手中夺得了两个公国。
争吵的普鲁士和奥地利?丹麦战争的主要后果,正像俾斯麦所预料到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夺取立马又引发了普奥之间的一场纷争。奥地利希望将它变成德意志联邦中一个独立的成员,俾斯麦却希望将它并给普鲁士。
经过长时间吵闹的协商以后,俾斯麦于1866年6月提出了几条彻底改革联邦的意见,其中一项就是要将奥地利逐出联邦。同时他还命令普鲁士军队集合待命。奥地利正好掉进了陷阱,立即劝说那些较小的德意志邦国与它联合在一起,共同向普鲁士宣战,以保留德意志联邦旧有的形态。
七周战争?在1866年6月到7月爆发的战争中,普鲁士由于拥有一支装备了新式步枪的强大军队,还有威廉国王及冯·毛奇伯爵的英明领导,占据了优势。另外,它还获得了意大利积极的帮助,因为意大利也正在为推翻奥地利的强权而努力战斗。
普鲁士不久便打败了那些较小的德意志邦国,7月3日,又在凯尼格列茨(萨多瓦)的血战中以压倒性的优势击退了奥地利。8月双方签署了和约。从此之后,普鲁士便能够随心所欲地操纵德意志了。
一个新的德意志?在之后的一两年里,俾斯麦重新组建了德意志,有以下几方面:(1)解散了1815年的德意志联邦;(2)将奥地利帝国从德意志中切掉了,而且迫使它将威尼斯地区割给了意大利;(3)普鲁士立即兼并了石勒苏益格及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汉诺威王国、法兰克福自由市和其他地区。由此普鲁士原来被分隔的领地连接了起来,还增加了450万人口;(4)其余的美因河以北小的德意志各邦,在普鲁士的领导下结成了一个名叫“北德意志联邦”的亲密联盟。普鲁士国王被推举成为新联邦的“元首”,普鲁士的军事制度被推广到了所有结盟的邦国。俾斯麦除了继续担任普鲁士的首相之外,如今又成为北德意志联邦的宰相;(5)对美因河以南的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以及黑森这四个德意志邦成为独立邦表示认可;可是它们却通过关税同盟的贸易关系,通过军事防御联盟,与北德意志联邦紧密联系。
与法国的战争?自1867年至1870年,俾斯麦精心谋划诱导德意志南部各邦与北部成立自愿的政治联合。他知道它们并不相信普鲁士,并惧怕法国。在七周战争以后为法国谋求“报酬”的拿破仑三世,掉入了俾斯麦的陷阱中。俾斯麦渐渐采用巧妙但卑鄙的外交手段惹恼了法国皇帝,直至1870年7月,法国最终向普鲁士宣战了。
这个时候,德意志南部各邦正被民族爱国浪潮所激荡,和北部联邦同心协力,加入到了普鲁士的“防御”战中。
与法国的战争是激烈、短暂而具有决定性质的。发动战争的俾斯麦,再次获得了战争胜利者冯·毛奇的大力拥护。在1870年9月2日的色当大战中,拿破仑三世以及10万士兵都被俘虏了。1871年1月28日,巴黎在积极防守了127天以后,还是投降了德意志。俾斯麦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地创建德意志帝国了。
五、德意志帝国
1870年至1871年,俾斯麦的战争机器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是除德意志本土以外让俾斯麦与威廉一世可以共同完成德意志统一,所必须采取的最后一步,当然并不包括奥地利。德意志军队仍在进攻巴黎的时候,南部的四个邦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以及黑森自愿参加政治联合的请求被及时获准了。联合的称呼从“北德意志联邦”改为“德意志帝国”;1870年1月18日,在法国的凡尔赛故宫的镜厅,公开宣布普鲁士国王威廉即德意志皇帝之位。
被无情强加在法国头上的1871年条约,给德意志帝国带来了1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及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
铁与血的成就?法兰克福议会依靠演讲与选票所没得到的东西,俾斯麦通过了三场斗争的铁与血获得了。因为于1864年打败丹麦,1866年打败奥地利,1870年又打败了法国,德意志帝国终于在普鲁士的领导之下成立了。可是它并不包括奥地利或者瑞士,尽管两者都有一些地方属于德意志地区。
帝国宪法?新德意志帝国的组建同北德意志联邦有些类似。因为帝国是一个联邦,所以各邦还是依旧维护自己执掌内政的政府。帝国中最大并最具势力的邦——普鲁士,仍旧保留了并不民主的1850年宪法。在25个邦里,只有极少数邦在政治体制上采用了英国式的、真正意义上的议会政府。
联邦议会?联邦议会在帝国拥有最高权力,也就是帝国诸邦各王侯所委任的个人代表组建而成的一个机构。
帝国议会?帝国议会,也就是由全国成年男子广泛选出来的国民议会,几乎是一个辩论会,由于它的决议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到联邦议会的反对而无法付诸施行。
皇帝?普鲁士的国王就是德意志的皇帝,他是一位真正的专制君王。他不需要咨询普鲁士议会便可任命普鲁士的首相,也不必听取帝国议会的建议便可任命帝国宰相。
宰相?俾斯麦担任了帝国的宰相与普鲁士的首相很多年(1871—1890)。他以宰相的身份主持联邦议会,着手帝国议会的立法,而且还要处理帝国的事务。他又以普鲁士的首相身份去指点联邦议会里普鲁士议员应怎样投票,而且这些票数足可否定每一个裁军议案,或是每一个减税议案,或是每一个针对宪法的修正案。
宰相与帝王的一些大臣都不可能因为议会或是民众而被迫离职。只要帝王相信他们,他们就能一直任职。德意志的帝国政体是非常有力的,但是却并非民主的。
德意志的军国主义?尽管缺少民主政治,但是军国主义却是非常强大的。实际上,普鲁士往日对武力的崇尚已经日渐变成了新帝国最宝贵的传统。新帝国是凭借军国主义创建起来的。爱国的民众相信,只有通过军国主义,帝国才能长久,还能扩张壮大。
对欧洲的影响?在和平时期,一个国家这么充分武装的现象,并非是绝无仅有的。5年的时间里,德意志这个军国主义典范,被四邻强国法国、奥匈帝国、俄国以及意大利所效法。它们纷纷扩充军备的时候,德意志就凭借外交手段,制止它们联合起来反抗它。
紧密的联盟?德意志惧怕其他诸国联合起来反抗它,便寻找盟友。1879年俾斯麦与奥匈帝国缔结了一个密切的军事同盟,这个同盟于1882年在意大利的加入以后发展成了三国同盟。三国同盟一直延续至1915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瓦解了,因为意大利与奥地利之间的旧恨确实太深了。
只要俾斯麦在位掌权(至1890年),德意志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都是最友好的,同英国的关系也是一样。可是,因为德意志的军国主义与俾斯麦的外交手段,自1871年至1914年,整个时代都成为了“武装和平”的时代。军备从来没有减少过,反而到处都在增加。民族的愤恨越来越尖锐,军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庞大。
德意志的家长作风?统一后的德意志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家长作风,即觉得政府必须主动给予人民经济福利的政策。俾斯麦的家长作风政策包括两方面:(1)巩固联邦的全国政府;(2)推进全国各阶层的物质繁荣。
全国政府接手了全部铸币工作,整顿了银行业,进而巩固了自身。它还改良了几个邦的铁路系统,以便它们更加适应帝国的快速统治。它提高关税以保护德意志工农业,同时还获得了大量的钱财来作为联邦的收入。
为了推进人民的物质繁荣,政府极力实施了关税保护税法则,同时还制定了很多社会法规。这些法规对工时和工人的疾病、工伤及养老保险做了规定。就这些法规来说,德意志是近代诸国中的先行者。还创建了优良的职业学校。俾斯麦寻求推进经济繁荣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建立殖民地。1884年至1885年,他将德意志商人以及传教士已设立标桩的非洲若干广阔地区置于帝国的统治之下。
非德意志人的不安?可是并不是德意志帝国中的全部集团都是对此满意的。从1871年至1914年,帝国内部常常有些不安的强大集团,会对帝国的军国主义、家长作风以及其他特别举措进行责难。反对派中有些是绝对不想隶属于德意志帝国的非德意志人。在石勒苏益格的北面,居住着几十万丹麦人;在普鲁士居住着300万波兰人;而在已被德意志征服、于1871年自法国手中夺得的阿尔萨斯—洛林,却有非常之多的法国人期盼着归属于法国。
一些德意志人的不安?在德意志人里,还有一些多多少少不满的人们,比如:(1)民主党人或者激进派。他们依然保持着1848年的革命思想,期望德意志帝国变成真正民主的国家。(2)天主教徒。尽管这些人只占少数,可却是一个大集团,他们因为信奉天主教的奥地利被逐出帝国以外而觉得遗憾,当然也憎恶新教对普鲁士的统治,比政府更加提倡自由与民主。他们组建了所谓的“中央党”。帝国初期,俾斯麦对他们采取了所谓的“文化斗争”。直至1886年,他废除了很多反对天主教的举措。中央党仍在德意志处于重要的位置,在帝国众议院里还保有四分之一的席位。有时它也拥护政府,可是直至1914年,它几乎是常常反对政府的。(3)社会党人。这个集团于1875年之后发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党派。他们说了许多有关“革命”的话,也就是要摧毁军国主义,成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取消私有财产,而且由工人阶级管理工厂与农场等。至1914年,这些社会党人(社会民主党)变成了德国最大的政党。
卡尔·马克思(1818—1883)被人们认为是近代社会主义的奠基人。19世纪结束以前,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48年共同发表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已经成为全世界千百万工人的信条及强有力的社会主义党派的政治纲领。
威廉二世皇帝?威廉一世皇帝于1888年以91岁的高龄去世了。他的儿子,以自由主义人士著称的弗里德里希三世,只在位3个月而已。同年,弗里德里希三世的儿子,也就是威廉一世的孙子威廉二世,成为普鲁士国王与德意志皇帝。他在位的时间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军阀?威廉二世是一位典型的霍亨索伦王朝的统治者。他热爱权力及那些象征权力的装饰。他歌颂军国主义,声称“是军人及军队,而非国会的多数,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我将信任给了军队”。同时他还假装成一个热诚的新教徒,用不可置疑的语句来肯定他的统治权是来自神授。他诸事过问,四处旅行,并且不断发表讲话。
俾斯麦的免职?虽然威廉二世完全赞成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可是他却无法与俾斯麦共事。在德意志的专制政府里,无法同时容纳两个像他们这样的人物。结果自然是宰相必须离职,宰相是皇帝的佣人(或是主人)。这位年轻的皇帝不久便决定了统治德意志的应当是霍亨索伦王朝,而非俾斯麦王朝。俾斯麦于1890年被免去了职务,这条国家的大船从此由新舵手来掌舵了。
但是前方却存在很多暗礁。
在海上和陆上?1890年之后,德意志扩大了它在非洲的殖民帝国的范围,吞并了太平洋中的一些岛屿,强占了中国的胶州湾。它计划建设一条自君士坦丁堡至巴格达的铁路,把整个奥斯曼帝国置于它的统治之下。20世纪初,为了保护商业及殖民地,它把军国主义扩张到了公海上,还创建了一支规模与实力都仅次于英国的海军。
德国的技术学校培训了成千上万技术娴熟的工人,并且建立了一种安置工人的最完善的制度。工会明显增加了,关税保护还有益于工业。在制造业方面,德国成为最有成果的国家之一,同时,它还成为在商业方面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第39章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在1848年的法国二月革命中,国王路易·菲利普被驱逐出去了,第二共和国建立了。可是1852年下半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将第二共和国改成了第二帝国。帝国延续至1870年至1871年期间,正值与德国进行灾难性的战争。自废墟中崛起的第三共和国,至1940年便倒台了。
一、从第二共和国到第二帝国
二月革命由巴黎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共同完成。工人们在社会主义人士路易·勃朗的指挥下,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坚决要求政府帮他们做一些类似于第一共和国曾经为农民们所做的事情,也就是说,让他们变成他们工厂和商店的主人。可是巴黎的资产阶级却坚持要求,政府只应当在政治上实行民主,不应当关注激进的社会实验。
法国的呼声?那时整个国家经由成年男子的普遍选举推选出一个议会,来为共和国草拟宪法。法国的呼声与巴黎的呼声是不一样的。每个省的农民和资产阶级都对巴黎工人的主张表示反对。所以,议会阻止了工人的起义,还草拟了一部共和宪法。它明确规定,设立一个立法团及一个总统,两者都要经过成年男子普遍选举。于1848年12月进行的选举中,很多选民把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推选为总统。
路易·拿破仑曾经在流放中度过了他的大半辈子。他常常运用阴谋诡计,尽力荣宗耀祖,以及将波拿巴家族是民主的拥护者与被欺压民族的朋友这种观点传扬下去。他的名字是很有魔力的。大部分法国人之所以给他投票,完全是因为他的姓是拿破仑。
有魔力的姓名?路易·拿破仑于1848年在流放的过程中被召回了,担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他巧妙利用了自己的姓名以及新职务去提高名望。军队拥护他,是由于他代表着自己好战的伯父的军事传统。农民与资产阶级拥护他,是因为他装出了一副保护“法律与秩序”的模样,而且还主张繁荣经济。工人们(就连不满的工人们)拥护他,是由于他使用了很多花言巧语去向他们保证他是工人们的朋友。教士们拥护他,是由于他拥护宗教教育,还派遣军队前往罗马去恢复教皇的地位。
因此,在立法团要求修改宪法,取消成年男子普选权的时候,总统便以民主的忠实捍卫者的身份站了出来。他仿佛已将法国掌控在自己手中,他渐渐相信这一点,并且有理由这么相信。
总统的“政变”?路易·拿破仑凭借他的名望,还有军队的忠诚,并且依照他伯父的范例,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了“政变”。共和主义人士的领导者们被囚禁或是流放;立法团也解散了;新宪法被颁布了。于是宪法呈交表决,而且以多半压倒性票数通过。
路易·拿破仑有关他已将法国掌控在手里的自信,被证明是对的。
从总统到皇帝?从此之后的差不多20年中,路易·拿破仑事实上已是法国的专制者。刚开始他顶着总统的头衔,可是在1852年11月,他通过了公民投票的授权(法国所有成年男子的投票)使用了皇帝的称号。自此之后,他成为了“法国人的皇帝,拿破仑三世”。
正如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拿破仑一世的帝国所取代一样,第二共和国也于1852年变成了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的帝国。
路易·拿破仑将自己看成是第三个皇帝,因为他打算承认拿破仑一世的儿子做法国正统的统治者。拿破仑一世的儿子卒于1832年。
二、拿破仑三世的统治
拿破仑三世虽然并不伟大,可是却很狡猾。他将自己的权威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原则上,虽然自那时到现在,法国从未放弃这个原则。另外,他保留了1848年革命所设立的成年男子普选的形式;从此,法国一直在坚持这种民主政治的形式。
皇帝大权在握?可是在法国,民主与个人自由都被拿破仑三世掌控着。正如法国人民不久便发现,成年男子普选本身无法让一个国家获得真正的民主。遵照拿破仑1852年的宪法,只是在皇帝讨好选民和在选举立法团的时候,才能在公民投票中使用成年男子普选权。一切的选举全是由皇帝通过他在每个地方的行政人员狡狯地进行安排。这些行政人员要对有助于皇帝的候选人支付费用,算选票,还要写选举报告书。另外,立法团除了通过皇帝所提议的法律之外,并没有其他权力。
“民主的”专制者?民主的形式只不过是拿破仑三世掩盖个人专制的外衣。他有权力停战和宣战,委派所有官员,决断公共政策。他遏制反抗他的报纸。他将攻击他的人进行流放或囚禁。尽管法国人民在理论上享有充分的主权,可是事实上,个人自由远远不如1814年至1848年期间复辟的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期。
对内政策?拿破仑三世在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时候,意图效仿他所想象的拿破仑一世来行事。在国内的事情上,他的目的是调和所有阶级。
1、他增加了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商业利益,创建了储蓄银行制度,让贸易公司的组建更容易。他渐渐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还利用普遍的公共工程来援助制造业以及商业。改进了港口,排干了沼泽,开通了运河,修复了公路,很多铁路也建立起来了。巴黎城得以改善而且被美化了。法国还举办了大型的国际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2、他承认了合作社的合法化,废止了反对工会及罢工的法规,监督承担工人死亡以及工伤保险的私人公司,借此来帮助工人阶级。他喜欢被人们称作是“工人们的皇帝”。
3、他赋予了教士控制教育的新权利,在罗马驻兵是为了保护教皇,而且拥护教会的国外传教事业来获取教士的好感。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诚心依附于教会,因为她的大方赠与,她被当作是教士的保护者及穷人的朋友。
对外政策?在对外事务上,拿破仑三世一心想要消弭掉维也纳会议所产生的后果。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一世的失败以及法国的耻辱都是由那场议会决定的。他,拿破仑三世,要让法国恢复1815年之前它在欧洲所享有的荣耀与声威。他想要恢复它的“自然疆界”;他想要帮助“受欺压的民族”;他还想要重新建立一个法兰西殖民帝国。
所有这些事,假如有可能的话,他原本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去完成,因为他并非是像他伯父那么伟大的军人。可是他也明白,战争能够实现他在国外的野心,在国内增强他的声威。拿破仑一世曾经在战争中获得了荣耀,他可能也会如此。
与英国的结盟?拿破仑三世坚信,伯父被推翻的主因是英国的仇视,假如他期望消弭掉维也纳议会所产生的后果,就必须要得到英国的支持。怀着这样的想法,他于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同英国联合在一起了。
对俄国的敌视?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同俄国作战。英国人担心俄国会统治土耳其并掌控君士坦丁堡。拿破仑三世与英国共同加入到这场战争中,做出了一副保护在土耳其的天主教徒、反抗俄国所保护的正教教会的模样。战争多半是在俄国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上进行的。法国和英国取得了胜利。拿破仑因为主持了于1856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获得了满足感。所以,英法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
萨瓦与尼斯?我们已然知道,拿破仑三世于1859年是怎样帮助撒丁反抗奥地利。他所做的并没有他承诺的多,可是他确实获得了酬劳——萨瓦公园与尼斯城。这样的话,维也纳议会在意大利所产生的后果被彻底消除了。
面向莱茵河?拿破仑三世还希望帮助法国恢复东北边境上的“自然疆界”。他对德国人期盼国家统一的心情表示同情,假如普鲁士同意用莱茵河靠近法国这边的领土来作为报酬的话,他便愿意帮助普鲁士统一德国。1866年他建议联合普鲁士对奥地利宣战,可是俾斯麦认为普鲁士的实力足够强大,根本用不上他。所以拿破仑三世又以不帮助奥地利为由,向俾斯麦索要“报酬”。可是俾斯麦坚决地拒绝了他。最终他并未获得莱茵河沿岸的一寸土地。
拿破仑三世的殖民政策?同时,拿破仑三世为重新建立一个法兰西殖民帝国而竭尽全力。他在北非征服了阿尔及利亚,得到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尤其是新喀里多尼亚岛。他对中国进行了一场短期战争,还为法国在远东取得了有价值的贸易特权。他获得了在东南亚的立足之地,还为法属印度奠定了根基。
法国在墨西哥?拿破仑三世最具胆量的海外计划之一于1862年实施。当时他派遣了一支法国军队前往墨西哥,拥护一位奥地利亲王马克西米利安成为墨西哥皇帝。当然,他的计划是让马克西米利安为了维护法国的利益来统治墨西哥。可是,这项计划却是一个惨痛的失败。墨西哥人站起来进行反抗了;美国也表示抗议。1867年拿破仑将他的军队从墨西哥撤了回来,墨西哥人将马克西米利安杀死了。
形势的转变?只要路易看起来是胜利的,他就得到了人们的奉承。可是外国人总是恨他或是怕他。俄国人恨他的原因是,他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攻打他们。奥地利人不喜欢他的原因是他于1859年将他们逐出了米兰。意大利人对他丧失了热诚的原因是,他从他们的手里占据了萨瓦与尼斯,却未继续同奥地利作战。德国人担心他针对沿莱茵河地带的计划。美国人憎恨他在墨西哥所做的干预行为。英国人渐渐将他看作是没有原则的和危险的专制君王。直至1867年,他在法国以外再无靠得住的朋友了。
在法国反抗的增长?同时拿破仑三世也正在国内丧失他的威望。热诚的天主教徒反抗他在意大利的政策。各个阶层的法国人因为他在墨西哥难堪的惨败与他无法对付俾斯麦而备感耻辱。还有他对个人自由的压制也被人一直仇恨。
迟缓的改革?拿破仑三世因为共和党人和自由主义保王派日渐增长的反对而恐慌不已,于1869年赞成修改1852年的宪法。他赞同皇帝不应再掌控选举,出版应该有自由,政府部长们应该对立法团而非对皇帝负责。修改以后的宪法虽然并未达到人人满意,但还是于1870年5月由公民投票通过了。
对普鲁士的战争?西班牙王位在1870年便空缺,俾斯麦劝以霍亨索伦家族的一位亲王担任候补人。这导致了拿破仑三世的抗议和俾斯麦的草率答复。7月份,拿破仑投掷了他的致命骰子,他向普鲁士宣战了。这正是俾斯麦所期望的结果。
拿破仑三世集结了法国军队,朝梅斯和斯特拉斯堡行进。梅斯和斯特拉斯堡是从法国前往德国的两大天然门户。可是拿破仑忽略了一件事情,大门常常会朝错误的方向开启!他还过分低估了普鲁士的军队。“战争制造者”以及“战争胜利者”都正等着这天,他们全都准备妥当了。
三、色当与投降
在拿破仑察觉以前,三支普鲁士军队已到达法国境内了。让他非常惊恐的还有,南德诸邦因为相信普鲁士是被恶意攻击的,便马上加入到普鲁士那边去。除了奥地利之外,整个德国都武装起来准备对抗法国,可是法国却没有任何同盟者。
致命的一日?我们已然知道这场战争的结果了。它揭露了拿破仑三世帝国腐化的本质。尽管法国士兵们表现了常有的胆量和锐气,可是他们没有一个好的领导者,而且在人数上处于绝望的劣势。他们缺少组织、计划以及供给。他们打了一次接一次的败仗,于1870年9月2日,法国的主力军在拿破仑三世以及麦克马洪的统领下,被包围在色当,失败而且被迫投降了。
新政府?两天之后,9月4日,在巴黎终于获悉皇帝成为德国人的俘虏时,一个自荐的共和党人团体在市政厅集会。他们宣布罢黜波拿巴家族,成立第三共和国。直至和平恢复、永久性的宪法制定之前,这个自荐团体掌控了专制权力。他们自己创建了一个临时的“国防政府”。
莱昂·甘必大?“国防政府”中最杰出的一位成员就是年轻的律师莱昂·甘必大,他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人。他炙热的爱国心,对自由政府的忠诚,和高昂流利的辩才,全都与他的组织天赋结合在一起。在德国人攻进法国包围巴黎时,甘必大成为国防与民族爱国精神的重要人物。他乘坐气球逃出了巴黎,唤醒全国开始新的努力。他让这场绝望的战争拖延了长达5个月之久,在引领一支接一支的新兵去抗击训练有素的德国人的时候,他表现出了最大的才能和技巧。是甘必大没让法国的灾难成为一种耻辱。
和平与惩罚?虽然甘必大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可是巴黎依然无法忍受饥饿,于1871年初被迫投降了。国民议会在凡尔赛召开会议,接受了德国人强加的屈辱条约。法国被迫将阿尔萨斯—洛林,包括梅斯与斯特拉斯堡这两座城市在内的地方,割给了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还支付了50亿法郎(1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
四、第三共和国的诞生
就在拿破仑三世被推翻与巴黎被攻占之后,推选出了一个国民议会,它的任务是同德意志人讲和,而且决定法国应该建立何种形式的政府。我们还记得,一个已于1870年9月在巴黎宣告成立的共和国,巴黎多半的人民都期盼国民议会草拟一部共和国的宪法。然而,全国多半的农民曾经选择自由主义保王派来做他们的代表,后者占国民议会人数中的多半。他们无心使法国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共和国。
巴黎公社?同时,巴黎的共和党人与社会主义人士共同组建了他们自己的革命政府,所谓的巴黎公社,同凡尔赛的国民议会相抗衡。于是国民议会召回了国家军队来进攻巴黎。在两个月的交锋以后,巴黎公社被镇压了,国民议会的权威在整个法国获得了认可。上万巴黎工人被维护“秩序及安全”的部队残忍杀害了。工人阶级遭遇到了恐吓,农民和资产阶级获胜了。巴黎不再是那么可怕了。
没有国王的保王党人?由于保王党人在国民议会中占了大多数,而且共和党人的巴黎又遭到了恐吓,按理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非常短命的。真正挽救它的是保王党人之间的决裂。自由主义保王派在选择国王的主张上并不统一,在几年的辩论及延迟以后,他们同共和党人联合在一起,于1875年为第三共和国制定了一部宪法。
阿道夫·梯也尔?上文已提到,一位年轻人莱昂·甘必大在皇帝投降之后,怎样积极地继续反抗德国人。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阿道夫·梯也尔,一位老年人,他帮忙建立了第三共和国,而且还让其站稳了脚跟。
梯也尔在1871年的时候是74岁。他经历了1830年与1848年的两次革命,还曾经被拿破仑三世短暂流放。他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去反抗政府,可是自1870年至1875年他又帮忙成立了一个政府。他属于自由主义保王派,可是为了服务于法国,他将党派分歧搁在了一旁。自1871年至1875年,梯也尔成了第三共和国的第一届总统,之后虽然因为他的自由主张而被保王党人选举投票逐下了台,可是他的工作最终还是获得了称许。
第三共和国的性质?最高权力归属于两院的议会,间接推选出来的参议院与成年男子普选出来的众议院。对议会负责的内阁负责司法及任命所有官员。国家的首脑是由议会选出的总统,七年的任职期,还要履行许多名誉性的以及礼节性的义务,就像英国国王那样。
1880年政府的所在地从凡尔赛迁往巴黎,而且宣布以攻占巴士底狱的7月14日作为国庆日。自那时候起,第三共和国便更加“共和”了,保王党人逐渐在减少。1789年的革命原则最终取得了成功。民主主义不但于理论上获得了认可,还在实际上产生了效力。集会的自由、出版的自由以及结社的一般自由都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五、第三共和国的延续
作为法国政府的第三共和国持续了接近70年(1870—1940)。它的巨大力量和顽强的生命力在两场严酷的考验中表现得极为突出:1、在 1871年至1873年期间,它支出了德国人所强加的10亿美元的巨额赔款,让德国占领军自法国撤走了;2、它承受住了1914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煎熬。
国内的成果?政府建设了很多公共工厂,修建了新的公路、运河和铁路,拓展了港口,改良了荒地。成立了一个专业的农业部,提供很多财政补贴去鼓励法国的主要产品,比如谷物、酒及丝的生产。农民还被准许去组建购销合作社,成立助农的互助信贷银行。
为了保护农民以及制造者抵制外国的竞争,法国于第三共和国时期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创建了关税制度。在1870年—1914年,全国农业的产值差不多增长了一倍,而工厂机器的数量增加了两倍。
劳动问题?随着法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人数有所增长,可是第三共和国更偏向资产阶级和农民。制定了一些劳工法,比如限制工作时间、禁用童工、雇主必须对雇员的工伤事故进行赔偿、提供养老保险等。
可是工人阶级对此并不满意,并逐渐倾向于社会主义。它渐渐不依托于政府,而是凭借罢工以及一些工会活动去提高工资、缩减工时和改善一般工作条件。
民族主义与军国主义?在第三共和国时期,民族爱国精神如同1789年革命之后一样,依然是很多法国人的炽热情感。法国于1870年至1871年期间在与德国的交战遭遇了失败,增强了法国的爱国精神。在1871年—1914年,人们都期望并相信,法国终将有一日会报复德国的,而且还要收复已失的阿尔萨斯—洛林两省。为了报仇做准备,法国军队于第三共和国初期进行了彻底的改组,实施了义务兵役制,还在防御工事以及军需上耗费了很多的钱财。
国民教育?为了同样的原因,创建了公立学校,还实施了义务初等教育。法国于1870年至1871年这“可怕的两年”中出现了这样的言论:“是老师在色当赢得了胜利。”人们也相信这种言论。法国人进而尝试着从他们的征服者所提供的严峻考验中获得进步。国立学校及国家军队对在1871年至1914年发展起来的一代法国人中爱国精神的快速培养,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对外政策?第三共和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由于对德国的民族仇恨所产生的。每个反抗德国的强大国家,都成为了法国的朋友。大约于1890年,在德国与俄国之间产生裂痕的时候,第三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家们当机立断与专制沙皇结成了亲密的同盟;在1904年德国与英国之间激励竞争的时候,法国同它昔日在 商业与殖民方面的敌人达成了友好协议。
殖民主义的成功?在重新组建殖民帝国上,第三共和国要比拿破仑一世或是拿破仑三世都甚为成功。在亚洲,法属印度支那扩张了。在太平洋与印度洋,得到了包括马达加斯加岛在内的部分岛屿。在非洲,法国的统治从阿尔及利亚不断朝南扩张,越过了干燥的撒哈拉及富饶的苏丹,远至大西洋及刚果河,而且在突尼斯及摩洛哥成立了保护国。直至1914年,法国成为一个在面积以及人口上仅次于英帝国的殖民帝国。
第三共和国的危险?许多年来,第三共和国的内部面临着两种危险,一种是保王党的复兴,另一种是军事专制。正像我们已见到的,保王党人丧失了对共和国的掌控权,可是他们依然希望打倒它,目的就是复辟波旁王朝。他们主要获得教士们以及贵族家族的拥护。
与教会的冲突?教士们与一些热诚的天主教徒越是反抗共和国,政府反抗教会的举措就越猛烈。1892年教皇奉劝法国天主教徒放弃对君主制的期望转而忠心拥护共和国,可是只有少部分人听从了他的劝说。
在20世纪初期,政府通过了一些非常严厉的法律,主要针对保王党人。天主教男女修士全被逐出了法国。天主教学校遭到了束缚;教会财产被充公了;国家取消了对教会的赞助。复兴保王党的危险减弱了,可是宗教自由却遭受了严重的损害。
军事专制的恐惧?共和国的拥护者们不但担心来自教会的影响会使波旁王朝复辟,还担心军人的影响会造成军事专制。他们忆起,拿破仑·波拿巴曾经是如何在军队的帮助下推倒了第一共和国,然后路易·拿破仑又曾经是如何给第二共和国以致命的攻击。不过他们却迫切的想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在爆发战争的时候抗击德国。可同时他们又担心自己的军队。
布朗热将军?在第三共和国的发展历史上,有两次政治事件差一点使共和国走向了独裁。第一次是在19世纪80年代,有一位名叫布朗热的将军自吹自擂得如此振奋人心,说他将如何对抗德国人,以至于很多爱国人士,尤其是保王党人,高呼他是一位时代英雄。可是,布朗热并未有试图政变的胆量。共和国的支持者联合在一起反抗他。后来他以叛国罪被控并且出逃了。
德雷福斯案件?第二次是于19世纪90年代,一个犹太军官德雷福斯上尉由于被指控出卖军事秘密给德国而被判刑。一些军官联合在一起,让他无法获得公平的判决,有地位的共和党人为德雷福斯辩白,坚持说他并未获得公平的判决。那些极端的爱国人士,尤其是保王党人,抨击他们包庇一个犹太人,败坏军纪。这件事情震动非常大,假如那时有位得民心的军事指挥官有胆量发动一场政变的话,很有可能会取得胜利。可是最终共和党人与社会党人联合起来;德雷福斯的无罪被证实了,民心转变对他有利。军队中做不合法事情的军官们遭到了贬职或者罢免。
军队的共和主义化?在布朗热插曲与德雷福斯案件之后,政府总是委任忠心的共和党人担任军中要职。在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再未出现过军事独裁的危险,这便是很多法国人忠诚于第三共和国的最好证明。
教会的忠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全部的法国天主教徒都站到了政府一边,使国家与教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解。法国与教皇不仅恢复了外交关系,还再也不制定反对天主教的法律了。同时很多的法国天主教徒也不再反抗共和国了。
第三共和国好像已经稳固地成立并且发展壮大,1789年的革命原则最终在法国取得了成功。
第40章 东欧
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是在1300年至1500年期间奥斯曼突厥人在西亚及东欧成立起来的。他们在宗教方面属于穆斯林,坚信去征服并统治全部的非穆斯林是一种宗教义务。他们用血腥的战争震动了整个欧洲地区,还将巴尔干半岛上的所有民族置于他们的统治之下。
在19世纪初期,希腊人、保加利亚人、大部分罗马尼亚人以及将近一半的南斯拉夫人,都被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的土耳其苏丹统治。苏丹的权力还扩大到小亚细亚、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埃及、的黎波里以及突尼斯。
虚弱与衰落?土耳其政府向来是专制的,在19世纪中,它越发显得虚弱无能。专制的苏丹常常去关心他为数很多的妻子,却较少关心政府。官员们全都贪污腐化,忘记了他们的职责。总而言之,19世纪的土耳其政府腐败到了极点。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意料到,帝国每部分领土的失去并不是因为内部起义,而是因为外部攻击。情况也确实如此。
内部起义?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南斯拉夫人、希腊人、罗马尼亚人以及保加利亚人,都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获得了自由。结果,土耳其失去了几乎所有巴尔干半岛的土地。
外部的攻击?奥斯曼帝国内部起义的成功,有些是因为国外的同情与帮助;可是英、法、俄以及其他强国在援助希腊人与其他民族赢得自由的时候,有时也趁机掠夺土耳其的领土。比如,土耳其将它在非洲的属地突尼斯输给了法国,的黎波里输给了意大利,埃及则输给了英国。
奥地利也吞并了土耳其的一些领土。可是土耳其在欧洲最得寸进尺的敌人便是俄国。假如不是其他强国强行制止的话,俄国还会继续瓜分土耳其,并且将它的名字从列国的名单中彻底抹掉。这个结果或许就是土耳其应得的;可是它的邻国前来支援它,并非由于他们喜欢它,而是由于他们担心俄国,不想俄国获得君士坦丁堡这个重要的战利品。
青年土耳其党?不久之后,一些土耳其人激起了一种更强烈的爱国精神。在20世纪初期,组建了一个秘密的青年土耳其党,它的目标是要让土耳其变成一个进步的民主国家。1908年这些热情的改革者用革命的方法取得了统治权。他们成立了议会,罢免了苏丹,拥立了一个更维护自由的人为王,而且还颁布了宪法。可是很快事情就出现了变化,青年土耳其党关心民族主义比关心自由更甚。他们一心想要让非突厥种族“土耳其化”,以便让帝国完全成为土耳其人的帝国,所有人被强制使用土耳其语言,那些拒绝成为土耳其人的人们遭到了残酷的伤害。
失败与灾难?青年土耳其党的这种爱国主义是悲惨的。他们非但无法阻拦保加利亚于1908年独立,而且也无法阻拦奥匈帝国在同一年吞并了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这两个土耳其省份。在1911年的土意战争中,他们将的黎波里输给了意大利。翌年他们败给了巴尔干联盟国家,并且被迫于1913年放弃了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分领土。
另外,阿拉伯也爆发了几次起义。因此并不稀奇,青年土耳其党越来越转而向欧洲最强的军事大国——德国求助,以达到改组土耳其帝国的目的。德国军官被聘请来帮助改进土耳其军队。最蛮横的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们逐渐变得和善了。直至1914年,土耳其因为德国的帮助,为恢复它的军事威名做准备。而德国却希望从与土耳其的友谊中获取好处。
二、东南欧诸国
斯拉夫民族的塞尔维亚?南斯拉夫人是信奉基督教的民族,所讲的语言有些像俄语、波兰语以及一些斯拉夫语。在有些南斯拉夫人被土耳其士兵残杀的时候,南斯拉夫一个省的农民们手拿武器,战胜了土耳其人,拥护一个当地人成为大公(1817年),还创建了一个名叫塞尔维亚的南斯拉夫公国。可是塞尔维亚还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大公受到土耳其苏丹的统治,而且还有土耳其的保卫军队在塞尔维亚的各个城镇驻扎。直至1878年,土耳其才被迫(主要是被俄国逼迫)承认塞尔维亚彻底的独立。几年之后,塞尔维亚大公使用了国王的称号。
塞尔维亚的扩张?自1878年至1912年,塞尔维亚是一个非常小的王国,可是在1912年,它与当时已取得独立的其他三个小王国保加利亚、希腊以及门的内哥罗联合在一起,同土耳其作战。这四个小王国在战争中非常成功,将土耳其人驱逐出了整个马其顿,土耳其人曾经在马其顿对基督教徒相当残暴。战胜了土耳其人之后,这些小王国为了抢夺赃物产生了纷争,而且于1913年发动了第二次战争。塞尔维亚从这场战争中获得的要比它应得的份额更多,它差不多扩大了一倍的面积。所有的南斯拉夫人都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
眼睛盯着奥地利?可是就在1913年,南斯拉夫人民族自主的过程还远未完成。还有700万人左右(占所有南斯拉夫人的一半以上),是在奥匈帝国的西南诸省。从哈布斯堡皇帝手里攫取这些省份,对于像塞尔维亚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来说,好像是办不到的事情。南斯拉夫人的民族自主前行不了多远,除非奥匈帝国被摧毁了。
历史上的希腊?第二个站出来反抗土耳其人的巴尔干民族是希腊人。他们于18世纪末被唤起想要独立的愿望,有些是因为法国革命的思想,有些是因为学者们的著作让古希腊的骄傲和荣耀复苏。希腊爱国人士于1821年召开了一次国民会议,公布了独立宣言,草拟了宪法,还推选了总统。因为俄国、法国以及英国的帮助,希腊人获得了自由。可是三个强国坚持新的国家应该是君主国,而且选择了一位年轻的德意志亲王来当希腊的国王。这件事情发生于1832年。
希腊人并不喜欢他们的德意志国王,于1862年将他赶下台,然后又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子当他们的国王。列强再度进行干预,让一个丹麦人当上了希腊国王。不过希腊人被准许推行一部宪法,使得他们的君主体制相当民主,是那个时候最民主的王国。
维尼泽洛斯与希腊?在1862年,上百万希腊人依然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可是希腊爱国人士梦想着一个“更大的希腊”,将他们的小王国看成是“更大的希腊”的一部分。20世纪初期,一位英勇机敏的首相维尼泽洛斯让这个梦想的大部分变成了现实。他对于希腊的贡献,很像许多年前加富尔在意大利所做的工作。
维尼泽洛斯于1912年联合了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向土耳其宣战,之后又与塞尔维亚结成联盟,发动了第二次战争反抗保加利亚,进而获得了大克里特岛、小亚细亚沿岸的几个岛屿,和大陆上的一些领土,包括马其顿与色雷斯很大一部分在内。因为这几次战争与外交上的胜利,200多万希腊人加入了王国(1913年)。
罗马人的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人是摆脱土耳其统治的第三个巴尔干民族。罗马尼亚人自称是古时定居在多瑙河北岸地区的罗马殖民者的后代。现在的罗马尼亚人有可能是混血的,可是他们的语言却与意大利语非常相似。
在19世纪初期,罗马尼亚人发现他们被划分成以下几部分:(1)他们最重要的一部分领土,也就是摩尔达维亚与瓦拉几亚,臣服于土耳其苏丹;(2)还有一大部分,也就是特兰西瓦尼亚与布科维纳,奥地利将它们并吞了,直至1918年仍是如此;(3)第三部分,也就是比萨拉比亚,由俄国占据,直至1918年才收复。
独立的愿望?在摩尔达维亚与瓦拉几亚,民族自主的愿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受到了法国的启发。罗马尼亚贵族常常送他们的子弟前往巴黎留学。在1848年法国革命爆发的时候,罗马尼亚也发生了起义,可是未取得胜利。1861年摩尔达维亚与瓦拉几亚联合在一起,立亚历山大·约翰·库扎为大公。库扎宣布“罗马尼亚国家成立了”,但是这个国家的彻底独立直至1878年才获得认可。
罗马尼亚王国?库扎大公尝试让罗马尼亚变成第二个法国。他创建了大学,废止了封建捐税,将土地交给农民,还引入了拿破仑法典。或许是他的每项改革太仓促了,或许是其他原因。贵族与政客们于1866年罢免了他,诚邀普鲁士国王的亲属、霍亨索伦家族的查理亲王来担任国王。查理(罗马尼亚语是卡罗尔)在罗马尼亚统治了50年,在其统治下,它成为所有巴尔干国家中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
罗马尼亚在1914年差不多有800万人口,但还有400多万的同族人处于俄国与奥匈帝国的统治下。罗马尼亚人的民族自主事业尚未完成。
保加利亚?直至1850年,欧洲人还鲜少听说过保加利亚人。保加利亚人是对生活在多瑙河与爱琴海之间的人民的称呼。他们被当作是希腊人,因为当地的教堂中使用希腊语。可是在教堂外,他们讲一种斯拉夫语。在19世纪后期,保加利亚人开始兴办学校来教授斯拉夫语言。他们还脱离了希腊的正教教会,建立了独立的保加利亚正教教会。他们渐渐期望独立。
争取朋友?没过多久,保加利亚人便得到了整个欧洲人民的同情。他们于1875年反抗土耳其人,土耳其人为了报复,残杀了上万的保加利亚农民。残杀成为1877年俄国攻打土耳其的理由之一。作为巴尔干诸民族的“老大哥”,俄国迫使土耳其允许保加利亚人在一位基督徒王公的统治之下享有自治权。可是,由于英国与奥匈帝国的干涉,这个计划被否定了,结果,于1878年,保加利亚被划分成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还完全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第二部分变成了基督徒省长统治之下的一个土耳其省份,第三部分是一个向苏丹进贡的近乎独立的公国。
获取自由?第三部分,也就是保加利亚公国,通过了一部民主宪法,并等待时机撕毁1878年的条约。1885年,第二部分的人民将他们的土耳其官员赶下台,还与公国进行合并。稍晚一点,在土耳其于1908年爆发青年土耳其党革命时,保加利亚大公宣布他再也不对苏丹进贡了,并使用保加利亚独立王国的君主称号。
1912年—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新王国期望将另外三分之一的保加利亚人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解放出来,便加入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中,与希腊和塞尔维亚结成了同盟,战胜了土耳其人。可是,正像上文所述,这些同盟国针对怎么分配被征服领土产生了争议,并且保加利亚过于仓促地于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战争,这次是反抗它昔日的盟国塞尔维亚及希腊,可是这两个国家又同土耳其和罗马尼亚联合起来了。
保加利亚简直要被压垮了。结果是它将北部的一小块领土(多布罗加的一部分)送给了罗马尼亚;而在南部,又将于1912年获得领土的一部分送给了土耳其;剩余的大部分都被塞尔维亚与希腊占据了。在1912年到1913年的这两场巴尔干战争中,保加利亚实际上只获得了1万平方英里的土地。
保加利亚人对此表示很痛苦、很绝望,由于塞尔维亚与希腊夺得了保加利亚民族在马其顿居住的一些省份,至少保加利亚人自己是这样称呼的。
三、奥匈帝国内的民族主义
如土耳其那样,奥匈帝国是一个囊括了很多民族的帝国。可是它又与土耳其不一样,奥匈帝国的强大能够阻止民族自主运动,至少于1867年至1914年这段时间内是这样。
1867年妥协?匈牙利人(马扎尔人)表现出了非常坚毅的民族自主精神。在1848年到1849年期间,他们尝试成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他们的计划被武装力量摧毁,可是武力并不能彻底毁掉马扎尔人对自由的热衷。但是,在一位狡猾的政客德亚克的影响下,奥匈帝国于1866年同普鲁士战斗的时候,匈牙利人并未叛变。所以,为了报答他们的忠诚,皇帝弗朗西斯·约瑟夫答应了著名的1867年妥协。依照这个协议,匈牙利应该属于一个单独的王国,有自己的宪法、国会以及内阁,并对本国的事务享有完完全全的治理权。可是匈牙利的国王只能是奥地利皇帝本人。
二元君主国?所以,奥地利帝国于1867年成为了奥匈“二元君主帝国”;共同的统治者变成了“皇帝—国王”。有些事务,比如对外关系、战争与一些财政事务都是由匈牙利与奥地利的共同部长们处理。这些共同的部长要对一个共同的议会负责,在议会中,奥地利人使用德语,匈牙利人则使用自己的马扎尔语。这种安排让匈牙利人感觉到他们是备受尊敬的。
1867年的妥协大致上进行得还不错,虽然它并非完全让人满意。不满让匈牙利人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便爆发了起义,宣布他们彻底独立。
匈牙利的欺压?就在匈牙利人以极度的自豪感珍视自己的权利时,一些非常不幸的附属于他们的民族的权利却遭到他们无情的压制。在匈牙利东部地区,主要是特兰西瓦尼亚,有约300万罗马尼亚人,他们和匈牙利人一样,因自己的语言与风俗而骄傲。在西南地区,就是在多瑙河与亚得里亚海之间,有约300万南斯拉夫人期望民族自主。在匈牙利平原的北部边沿,有约200万捷克斯洛伐克人居住在此,他们日渐强烈地期望民族自治。
所有这些民族都被骄傲的匈牙利人当成附属种族来对待。在公立学校与法庭上,只可以使用匈牙利语。事实上,捷克斯洛伐克人与罗马尼亚人都被排挤出选举与政府职位以外。任何有胆量谈论独立问题的人,都会被抓进监狱。有一次,在有人恳请给予从属的民族以较宽厚的待遇时,一个身份显赫的匈牙利人说道:“不,我们之间的问题用刀剑来解决吧。”
在1914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刀剑确实做了决定。
另外的一半?二元君主国的另外一半,也就是奥地利帝国,它的情况比较好。当然,在奥地利的1 000万德意志人虽然仅占人口的大概35%,可是在政府里还是占据上风的。中央政府是由皇帝、内阁部长们以及议会进行管理。19世纪60年代,这个政府刚建立的时候是很自由的政府形态。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了更加民主的主张。
所以,于1907年制定了一项法律,授予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选举国会下院议员的权利。法律还规定所有选民必须使用自己的投票权。虽然有这些改革,奥地利还总是同它的从属民族产生矛盾。
奥地利的从属民族? 1、捷克斯洛伐克人是最麻烦的,他们居住在波西米亚省与摩拉维亚省。他们常常提示政府,波希米亚被奥地利统治之前,曾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结果却发生了剧烈的争执。
2、加里西亚是奥地利于18世纪占领的波兰地区,这里有500万波兰人,政府的困难较少。波兰人被准许在学校使用自己的语言,还可以管理自己的地方政府。可是他们一直没有忘记,他们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再次获得民族的自由与统一。
3、在加里西亚的波兰省东边,居住着350万乌克兰人(有时叫罗塞尼亚人),他们同俄国南部的乌克兰人说一样的语言。这些人憎恨掌控加里西亚政府的波兰人。维亚纳的奥地利政府利用这种怨恨来让加里西亚继续分裂与衰弱。
4、奥地利还统治着一些地方的意大利民族。他们主要包括威尼斯北部的特兰托,亚得里亚海上的重要海港的里雅斯特,和地处的里雅斯特与阜姆之间的伊斯特拉半岛。这些地方被意大利爱国人士当成是未收回的意大利,期望收复。但是,由于在许多未收回的意大利土地上,实际上是南斯拉夫人以及一些民族与意大利人混居的,意大利的领土主张因此减弱了。
奥匈帝国的对外政策?首脑弗朗西斯·约瑟夫与他的大臣们都急切地想要扩张他们所拼凑的帝国,因此他们创建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于1878年派一支军队前往巴尔干半岛,夺得了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那年,奥匈帝国与一些强国蛮横对待土耳其与俄国。自此之后,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便被奥匈帝国统治,尽管在理论上它们依然是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
这一大胆的举措让奥匈帝国必须联合强大的同盟国。因此它于1879年同德国结成了同盟。3年之后,也就是1882年,奥匈帝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结合成为著名的三国同盟。
武力与恐惧?奥匈帝国为了等待机会窥探了很多年。最终于1908年,在青年土耳其党爆发革命的时候,奥匈帝国立刻并吞了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但被吞并的200万人中多半是南斯拉夫人,他们不想被奥匈帝国统治。这次吞并让奥匈帝国的南斯拉夫人的总数达到了700万。
同时,在奥地利南部的塞尔维亚,有约300万南斯拉夫人,他们惧怕并憎恨强大的奥匈帝国,期望有一日所有的南斯拉夫人可以获得解放与统一。
塞尔维亚的扩大?依据这些事实,便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奥匈帝国将塞尔维亚当成是扎进帝国体内的一根刺。在1912年到1913年间,在塞尔维亚从土耳其手里得到了额外的领土的时候,奥地利人与匈牙利人同样很不安,因为这根刺长得太大了。奥匈帝国秘密地向意大利提出了意见,在塞尔维亚变得野心勃勃力量增强之前,先给它一次打击。
南斯拉夫这个问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奥匈帝国倒台的原因之一。
小结?在奥地利与匈牙利,2 800万从属民族被2 200万德国人与马扎尔人所抑制。这很自然,主子们都担心臣民的民族意识被唤醒,特别担心南斯拉夫人与捷克斯洛伐克人的民族主义崛起。何况俄国还在培养“泛斯拉夫主义”,认为所有的斯拉夫人都应该联合起来,而且俄国人是所有斯拉夫人的“老大哥”。
四、俄国的民族主义与专制体制
当19世纪西欧的民主与自由不断朝前发展的时候,东方的强大国家——俄罗斯,却未能跟上脚步。沙皇的目的并非是人民主权,而是一个成功的专制国家的领土扩大。在18世纪至19世纪期间,俄国进行了不少于33场战争,其中很多是征服战争。
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与黑海上已经实现了打开窗口的梦想,可是沙皇们的野心并未获得满足。在1848年至1914年,除了很多小规模的战争,他们还进行了三场血战。在这三场大战争里,两场是与土耳其的战争: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与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战争。
“病夫”?沙皇尼古拉一世于1853年向英国建议,让英国自土耳其的手里掠夺埃及与克里特,而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应该从土耳其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置于俄国的保护下,俄国将要占领君士坦丁堡。沙皇说道,土耳其帝国就是一个“病夫——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只有瓜分这个病人的财产才是深谋远虑的。但是英国人的想法却不同。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沙皇直接向苏丹提出强硬的条件,被苏丹拒绝了。尼古拉派遣了一支部队,克里米亚战争由此爆发了。战争的结果却在沙皇意料之外。大不列颠与法国因为妒忌俄国,便帮助了土耳其。正如上文提到的,撒丁王国和英法联合在一起,想争得他们的友谊。俄军由于缺少铁路,供给非常差。沙皇被迫于1856年在巴黎签署了屈辱的条约,遵照条约,他没有获得任何东西,还丧失了比萨拉比亚。
坦尼森在他的诗歌《轻骑旅的冲锋》里,让人们熟知了克里米亚战争的一个事件。还有一件事受到了美国诗人贝阿德·泰勒在《营中之歌》里的颂扬。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在这场战争中身为护士,获得了誉满天下的名望。
俄土战争?187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作为巴尔干基督徒的保卫者,向正在残杀上万保加利亚人的土耳其人宣战。俄国人很快便取得了胜利。他们几乎推进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门口,并命令土耳其遵照俄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他们距离君士坦丁堡相当近。英国与奥匈帝国立即出面进行干预,坚持由一个所有列强的会议来修改这个和约。所以于1878年在柏林召开了国际会议,草拟了一个新和约。俄国获得了亚美尼亚的一部分以及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
1878年之后?1878年之后,俄国仍然同土耳其和平相处,可是沙皇仍然盯着君士坦丁堡。他依然摆出一副巴尔干诸国、尤其是南斯拉夫的朋友与护卫者的模样。他想让它们脱离土耳其的统治,从而屈服在俄国统治之下。
1914年,有一位沙皇觉得长时间的梦想就快实现了。他身为巴尔干的基督徒,但这次是南斯拉夫人的保卫者手拿武器。那垂涎已久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名城的圆顶与尖塔,好像已近在眼前了。
俄国在亚洲?在整个19世纪,正当俄国在抢夺君士坦丁堡时,它的殖民者们不断向西伯利亚涌入,部队还在亚洲进行着新的征服。突厥斯坦的广袤草原正一点一点地归属到沙皇远达远方的政权统治之下。俄国于1907年将波斯北部归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沿着中国西部与北部边境的几块土地被大胆掠夺了。20世纪初始前后,俄国将长臂伸到了满洲与朝鲜。可是在这件事情上,除了寒冷与远距离之外,还有一个阻碍,那就是日本。日本也想得到满洲与朝鲜。
日俄战争?1904年2月,在日本宣战的时候,俄国人认为成功唾手可得。一条小狐犬好像在对一只大熊狂叫。不幸的是,这头睡梦中的大熊由于疼痛与骇异被惊醒了。俄国部队三番五次地吃了败仗,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一支绕过好望角驶入远东的俄国大舰队被全部消灭了。
寒冷和远距离成为这头熊的障碍,但最让人苦恼的却是俄国军事制度令世人惊叹的无能。
为了遏止杀戮,美国罗斯福总统诚邀俄国与日本进行和谈。他们的代表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朴茨茅斯会晤,并于1905年9月5日签署了和约。这个和约对傲慢的俄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想要夺得朝鲜的全部希望都付之东流了,还将满洲的南部交到了日本手上。
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俄国因沙皇的掠夺政策而参加的第三次大战斗。
“俄罗斯化”?俄罗斯帝国是一个非常大的拼凑体,而军事专制成为将这些碎块拼接在一起的铁线。宽容这个名词并未被人们所知晓。所有人都要被“俄罗斯化”。俄罗斯语言、俄罗斯教会和俄罗斯法律都要强加在所有沙皇的臣民身上。除了俄罗斯民族主义之外,任何民族主义都不敢抬头。
在绝情的俄罗斯化过程中,波兰人、芬兰人、乌克兰人、立陶宛人、爱沙尼亚人等等,都遭受到了沉重的残暴抑制。在俄国居住的500万犹太人的灾难更加可悲。他们不仅种族不同,连在语言、宗教、衣着也不一样。经常被“集体迫害”,反犹太人的动乱与土耳其残杀基督徒一样恶劣。
虚无主义?俄罗斯化因为它本身的无理与不公平,激起了人们对沙皇制度的强烈愤恨。施加在各地的专制霸权,在俄罗斯人中间也引发了对抗。虚无主义盛行了。虚无主义是一种对每种事物都抱有怀疑的极端自由主义,它对任何权威都不接受。自虚无主义发展成为无政府主义,而无政府主义人士采取暴力,用炸弹取代书本去推翻政府与权威。1881年,一个无政府主义人士使用炸弹炸死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革命?长时间的不满与痛苦一直在酝酿着革命。俄国军队在1905年被日本战胜,国内爆发了反抗沙皇的起义。沙皇很恐惧,许下了一些好听的诺言。经由各阶层人民所选出的议会(杜马)起初被寄予厚望,还获得了人民的掌声欢呼,可是结果却让人失望。在某些方面,形势甚至比之前更加糟糕了。专制体制仍然被保留下来。俄国的沙皇制度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保持着,之后的1917年革命才将它推翻。
五、俄国的饥饿
俄国的饥饿是导致革命与一些极端事件的主因之一。人们不但想要面包,还想要土地,想要自由,他们渴望以“人”的身份活着,也确实希望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农奴制度?直至1861年,多半以上的俄国人都是遭受蹂躏的农奴。他们住在茅草屋顶的小屋里,阴暗、脏乱以及冰冷。他们自然也没有书籍,农奴不仅买不起书,也不会看书。他们经常只有一点点食物。农奴没有土地,只能耕种贵族的几小块土地。而且还得被迫给这些贵族的土地每个星期无报酬地劳动三四天。
农奴们也没有身体自由。未经领主的批准,他们是不可以离开领地的;假如领地被卖,那他就同领地一样也被卖了。贵族可以抽打他们,或是将他们送往西伯利亚来惩罚他们的轻微冲撞。农奴无法获得赔偿,法律禁止农奴埋怨自己的主人。
解放?大概在美国解放黑奴的同时,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订了解放农奴的法案。这项法案或许让我们觉得惊讶,可是这个行为并非完全是无私的。正像一位俄国政治家说的:“自上面解放农奴,也许比等待农奴通过反抗来解放自己要好得多。”
解放的缺点?尽管贵族解放农奴,或是放弃农奴所耕种的一些土地,都获得了补偿,但是农奴解放之后依然没有自己的土地。以前农奴居住的各个村庄都会有一块公有地,属于村庄的集体财产。所有农奴都没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土地,并且被准许耕种的小块土地只是所需的一半左右。另外,各个村庄都必须分期支付政府已补偿贵族们的钱款。
尝试更好的东西?俄国农民获得了一样东西——个人自由,他们再也不是别人的财产了。1861年以后,亚历山大二世不久便宣布改革法庭,让所有人在公正审判面前都是平等的,至少理论上是平等的。除了反叛政府的罪案之外,法庭审判都采用了英式的陪审制度。农民也获得了投票选举一些地方官的权利。
种种改革让俄国人民品尝到了比较好的滋味,还期盼着更多的改革。不幸的是,于1881年登基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觉得人民享有的自由过多,便改革了选举法,将更多掌控权给予贵族,而平民的选举权减少了。可是农民依然渴盼土地与自由。
俄国的工业发展?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俄国的专制体制与贵族政治的危险增大,原因是城市中不满的工人阶级的壮大。俄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为数众多的工人很容易便联合与组织在一起。
俄国的社会主义?19世纪的80年代至90年代,工人的劳动时间很长,工资却很少。所以,他们不久便领会了马克思的弟子们所传授给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于1898年创建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不久便在大城市发展起来。它的目标是让俄国变成一个民主共和国,让工厂、矿山、铁路、银行以及土地变成所有人民的集体财产。有些社会主义人士愿意慢慢进行改革,而有的人则想用革命让一切都立即改变。
俄国的资产阶级?在俄国的下层阶级渴盼财富与权力时,中等阶层与英国、法国的中等阶层一样,主张自由的政府与有益于商业的法律。同时,很多“知识分子”、教授、作家以及演讲家都在宣扬激进的学说。
废纸空文?上文已提过了1905年革命,它的承诺很动听,可是专制体制仍然存在。沙皇的大部分诺言都成了废纸空文。上千手无寸铁的工人于某日在沙皇的皇宫前聚集请愿时被枪杀了。这就不能怪革命立即爆发了,之后俄国还爆发了几次革命。
海牙会议?具有世界意义的行动应该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功劳。1898年他主张召开世界列强会议以推进国际和平。这次会议是于1899年5月在荷兰海牙召开。这是一场伟大事业中的伟大事件,1898年美西战争以后没多久就召开了。或许沙皇在没发动战争的时候,就已看到战争的影响是多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