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罗马帝国的古典文明
在过去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出现了许多像埃及、巴比伦尼亚和克里特这样的文明国度,其中也不乏像亚历山大领导的这样的伟大帝国。希腊和埃及之间的商业贸易把近东古文明中的埃及文明传播到了希腊人生活的世界中,当然,埃及文明的传播首先要经过克里特岛。波斯帝国是巴比伦和亚述等古文明的传承者,它悍然向希腊城邦发起了进攻。希腊各城邦团结一致粉碎了波斯帝国的进攻,使希腊的城邦文明进入了辉煌时期。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之后,引进同一时代的希腊文明。不仅如此,他还使整个近东地区都受到了希腊文明的影响。虽然黑海沿岸和地中海西部地区也深受希腊化文明的影响,但是它却是近东地区文明的主要构成之一。
在历史戏剧的舞台上,罗马俨然成为下一出戏的主角。正如第8章所描述的,在北方的伊达拉里亚人和南方的希腊人之间的台伯河岸,罗马开始兴盛。不久之后,罗马便征服了整个意大利。随后它从意大利开始,使整个环地中海地区都臣服在它的脚下,建立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时代进入了君主统治时代。第10章向我们讲述了罗马帝国是如何继承近东地区的希腊文明,又是如何予以融合改善,然后传到其他地区的。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以及非洲北岸的广大地区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第8章 罗马城邦的兴起
一、罗马兴起前的意大利
正当希腊化的文明在地中海东部沿岸盛行之时,一个新的强国正在悄悄地孕育。意大利的一个城市使得意大利迈上了通往世界帝国的道路,这个新兴的城邦必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意大利诸部落?在青铜时代末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如果我们来到此时的意大利,会发现有许多联盟部落生活在亚平宁山脉西南富饶的平原上。这些意大利部落其实是混居的民族。他们之中,有的人是农夫,负责种植小麦和豆子等谷物,畜养牛群,酿造葡萄酒,而且还给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纺织提供亚麻。而有的人是铜匠,他们能够用青铜铸造精美的刀剑和日常生活用具。他们的房屋多是用土和柳条建造而成。居民们从事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读书识字,也没有人能够设计一座寺庙,更不用说用大理石建造一座宫殿了。居住在台伯河畔四周群山顶部的拉丁人本是拉提乌姆的一个部落,拉丁语和拉丁法律从这里诞生并通过罗马城传播到全世界。
伊达拉里亚诸城市?大约在公元前900年,一群探险家,不,或许说他们是一群海盗更合适。他们沿着意大利西海岸向上游航行,在拉提乌姆偏北地区登陆。他们强行占领了这里,并且由他们的亲族在这里建造了十几座拥有围墙的城市。在历史上,他们被称作伊达拉里亚人,据说他们来自小亚细亚地区。他们在意大利所建立的城邦在历史上被称为伊特鲁里亚,在近代又被称作托斯卡那。
伊达拉里亚人把意大利文化同东方古代文化联系在一起,对于人类历史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远远超过了他们自身的价值。在很久以前,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人之间的商业贸易便十分发达。希腊人十分乐意用他们的陶器和布匹去换取伊达拉里亚人的铜和铁。同样,希腊人创造的字母、盔甲、战术,以及希腊的绘画和雕刻风格也传入了伊特鲁里亚,伊达拉里亚人又把这些文化传入了罗马。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还拥有巴比伦人建造拱门的手艺以及污水处理技术,不仅如此,后人在他们的城邦内还发现了当时世界上其他古文明的痕迹。
希腊诸殖民地?紧随着伊达拉里亚人的步伐,希腊殖民者很快便接踵而至。希腊的殖民者主要占据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地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处殖民地是库迈。库迈大约于公元前800年建成,位于台伯河的南边,与那不勒斯湾北部的意大利西南部其他殖民地相比,还要往北。在公元前7世纪和公元前8世纪之间,殖民地的数量在意大利南部沿海和西西里岛地区急速增长,尤其是在西西里岛的东部更为突出。叙拉古城实际上已经成为当时最大的殖民地。正如我们所知,西西里岛东部和意大利南部地区已经成了希腊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还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后来,这个地区被人们成为“大希腊”,甚至可以说是“更大的希腊”。大约到公元前300年,希腊的许多大城市才被认为比罗马更为重要,更有前途。可是,此时希腊已经被罗马征服,他们的文化也被罗马文化所同化。
二、罗马城
一个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据罗马古代流传下来的传说,罗马是在公元前753年由被一只母狼哺育养大的孪生兄弟建成,他们是罗慕洛和勒莫。然而,这毕竟是传说,近代历史学家并不相信。罗马曾经是一个小国寡民的国家,或者可以说是一个城邦。它屡次和周围国家产生纠纷,甚至是战争。它的最后一个朝代是塔克文王朝,于公元前6世纪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据历史记载,罗马于公元前509年发展成为共和国。
空前强大的共和国?早期的罗马是农业国家,农业是罗马的经济基础,所以农人理所当然地成为早期罗马的头等公民。在那时候,种地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他们的农田和牧场就在城墙的外边,他们不仅为自己的国家提供着丰富的资源,还承担着保卫国家的责任。在那个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很少有商业活动和物品间的交易,也没有用于交易的货币,所以他们把牛和铜块充当交易的媒介。罗马曾衍生出海洋文明,所以坐落于河流边的罗马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海边的城市发达,例如:台伯河边的城市就要比爱琴海边的城市要落后一些。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对于艺术和文学并不是太欣赏,自然而然也就没有菲狄亚斯、埃斯库罗斯、苏格拉底这些人的诞生。那个时候的罗马公民文化程度不高,住所也很简陋,大多是土墙茅屋。
罗马人相信并供奉着神灵,他们向伊达拉里亚人学习为神灵建造庙宇,不同的是他们把普通的粗石作为建筑材料,而不是像伊达拉里亚人一样用花岗石或大理石。但是他们仍然得雇佣伊达拉里亚和希腊的艺匠,装饰他们的新建筑。而在那个时候,罗马铁匠已经能够制造农具、防身用的甲胄,以及具有攻击性的武器。
优良的位置?衍生了大河文明的这些地方都很懂得利用便利且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些便利资源有利于正在发展中的市镇。台伯河附近的城市相对安全,可避免海盗袭扰,台伯河又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水上交通,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海上贸易,所以他们有着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台伯河上有一座沟通南北的小木桥,有七个小山丘聚集在小桥周围,分布在河的两岸。这些地方,既适合建造庙宇和宫殿,也是能起到防御作用的地势,肥沃的农田分布其间,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伊达拉里亚的影响?伊达拉里亚使罗马从一个土墙茅屋的村落,逐渐变成一个以方石为建筑材料的国家。在完成转变的过程中,伊达拉里亚对罗马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在公元前6世纪及以后,罗马各方面受到伊达拉里亚的影响都极为深刻,所以我们推断罗马最后的几个国王可能就是伊达拉里亚人。伊达拉里亚人从库米学得了书写,罗马人又从伊达拉里亚人那儿学得了经过修改后的希腊字母。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罗马人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学得了希腊的方阵。在此以前,罗马人和其他意大利部落一样,在打仗的时候,不讲究军事秩序或纪律。然而他们向伊达拉里亚人学会了用希腊的盔甲、长矛、盾牌等装备步兵,并且采用密集队形进行作战。
罗马的宗教?早期的罗马人从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家户和农场,家户是最重要的庙堂,也是一家礼拜之地。每家供奉的神灵都很多,比如祖先的神灵拉里(Lares),灶火之神维斯塔。除了每家每户外,城邦也有各自的神。天神朱庇特被认为是罗马特有的保护者,犹如雅典的雅典娜。最高的女神朱诺是妇女的保护者。门神雅努斯有它的庙宇,打仗的时候把庙门敞开,和平的时候把庙门关闭。而马尔斯是战神,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神。
三、罗马的贵族和平民?
贵族?罗马是个贵族的共和国,早期的贵族叫作“帕特里契昂”。贵族的身份是世袭的,只有贵族能在元老院里得到席位,或担任最高级的政府职位。贵族在公共礼堂里当祭司;或是解释法律,当然,当时的法律还是不成文的。
贵族不仅享有很大的政治特权,而且占有最大的农场,拥有大批称为“被保护民”的佃户,他们在社会上被认为比平民高出一等。平民称为“普勒布”或“普勒贝昂”。他们大多数是工人、佣人和地位低下的农人。虽然他们都是自由民和罗马公民,但是他们享有的权利很少。平民们对生活现状十分不满,他们不能更多地参与政治,而且债款的利率过高,贵族的牛羊成群地在公共草地上放牧,导致平民所畜的奶牛无处喂养。此外,贵族还把大片公共所有的土地占为私有,导致平民颇有微词,抱怨连连。
罗马的主要官职?罗马的行政机构中最高的职位由两个执政官担任,他们是行政长官和军队的指挥官。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行政机构渐渐扩大,在以前的基础上又选出两名“财务官”,负责司库和管理档案,后来逐渐増至四名。此外又选出“户籍官”,负责人口普查,征收税款,管理公共工程的承包任务。另外,“营造官”负责监督市场、管理街道和用水供应等。公元前4世纪,罗马又选出一些“司法官”来协助执政官,他们主要在诉讼中充当法官,并且公布那些应予以实施的法律。此外,除了“营造官”由贵族担任,其他官员必须由公民大会推选出来,以此来增加公民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至此,罗马官制逐渐趋于完善。
元老院和平民大会?罗马的元老院成员全部由贵族组成,这是一个极有权力的机关。所有的法律和所有重要官职的候选人都需要经过这个机构批准,由此不难看出元老院的权力巨大。与元老院这种贵族政治相对的,是罗马的平民大会。平民大会的形式是在一直变化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在公元前5世纪,它主要是平民的集会,称之为集会,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权力,更不能和同时期雅典的公民大会相比。平民集会常常只是批准已经由官员们起草好了的法律,已经订定的条约,公布已经由贵族领袖们选择好的候选人。所以这个时期的平民大会可以说是“虚有其表”的形式会议。
平民的进步?平民曾屡次揭竿而起,威胁要退出、脱离罗马的统治并建立他们自己的政府,虽然这些反抗并没有成功,但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他们在公元前466年赢得了在平民成员中选举出的四个新的官员,称为“保民官”,即保障平民利益的官员。不久之后法律又开始成文化,开始有了有据可依的固定条款,贵族不再随心所欲地按他们的意愿解释法律,平民大会更为民主了。
到公元前5世纪末,财务官开始可以由平民担任;公元前4世纪,又有了第一个平民的执政官,从此之后,两个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个是平民。在公元前4世纪,平民也初次被选为独裁者、司法官和户籍官;到了4世纪末,城邦祭司的职务也允许他们担任了。这一切改变使得每年有少数平民进入元老院,因为有一些平民担任着要职,而这些身居要职的高级政府官员退职后都是元老院的终身成员,所以平民开始进驻元老院。在罗马平民与贵族的利益斗争中,显然平民以缓慢的速度逐渐进军,担任官职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平民也开始参与其中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并逐渐活跃于政治舞台。
在公元前287年,平民大会获得了更大的立法权,因而平民在与贵族的利益争夺中又迈进了一步。所以,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艰苦斗争,平民和贵族之间大部分旧有的原本不可调和的矛盾逐渐被平民打破了。一部分原有的平民开始变得愈加富有,而且身居要职进入元老院,并打破了以往不能和贵族通婚的禁锢。从经济观点来看,一些逐渐发展起来的平民及上层阶级同穷苦农人、佃农及城市工人之间,依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客们许下了种种诺言以获得声望,但是这种口头承诺依旧没能让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得到解决,因此,这些问题在未来的许多年里仍旧困扰着罗马。
四、罗马统一意大利地区
正当上述这些政治变化发生的时候,罗马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几乎没有停止过。大约从公元前350年到公元前265年之间,从阿诺河到卢比孔河以南,意大利的全部领土都被罗马掌控。
罗马的战争装备?罗马进行的征服战争几乎都成功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罗马的战争装备非常精良。罗马人从伊达拉里亚人那里学到了装备方法,通常摆出配有雄厚装备的方阵,这在平原作战中十分有效。但是当罗马军队进入丘陵和山岭地带,必须要长途征战的时候,就采取另一种阵形和装备方式。在战争中灵活变化装备方式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罗马人发明了军团编制,并在军队中广泛采用这种编制方法,通常一个军团能分解成若干小军队,每一个军队都经过纯熟的操练,能够迅速变化成不同的队形,配置不同的装备。在必要的时候,军团能很快分解成小集体,队伍散而不乱,随时能重新集合成大军团。军团里的每个士兵都配有头盔、盾牌和护甲,保护得十分严密。士兵手执重标枪,上面装有锐利的铁尖,可以远距离朝敌人投掷过去,如果在狭窄的地方近身进攻,则可使用短剑。在军团行军途中,每晚都构筑营垒,休整队伍,严密设防。
罗马的战士?罗马的军事力量多依赖武器完备、队形变化、训练防御等措施,这些都对罗马军事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军队里,人比机器更为重要。士兵们都是在防御敌人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早已习惯了四面楚歌,习惯了为活命而战斗。随着罗马人口的增多,资源越来越匮乏,于是士兵们又要为抢夺土地和战利品而战。另外,罗马人崇拜英雄,他们都会为个人荣誉进行战斗。
罗马和维爱?伊达拉里亚共拥有十二个城市,其中距离罗马最近的城市是维爱,位于罗马北部十二英里。罗马和维爱之间的矛盾通常用战争解决,双方打了很多年,彼此都不愿意妥协。公元前396年,高卢人的军队从北方进攻伊达拉里亚,罗马趁机攻陷了维爱,将这座城市破坏殆尽。九年之后,罗马遭受了同样的厄运,高卢人成功进攻罗马,并放火烧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城市。对于这件事情,历史上有不同的记载,罗马人自称,高卢人最终被他们赶走,没占到什么便宜。而另外的记载是高卢人拿到了一千镑金子的赎金,这才退出了罗马的地盘。
拉提乌姆的征服?不久之后,罗马从高卢人的入侵破坏中重新恢复实力,而且建立了更大更强的帝国。在拉提乌姆边境上,罗马人攻占了两个意大利部落,分别是埃魁和沃耳西。其他拉丁城市亲眼目睹罗马的成长和强大,都感到十分妒忌。一个世纪以前,这些城市和罗马结成一个组织松散的联邦,被称作“拉丁同盟”。然而一百多年后,其他城市和罗马之间爆发了战争,战斗整整持续了两年(公元前338—公元前336年)。在反复的进攻和围困之后,罗马成为这个平原上毋庸置疑的主人。
萨莫奈人的战争?在罗马的东部,那不勒斯北部的亚平宁山脉中,有一些凶悍顽强的部落,它们由住在山地里的萨莫奈人组成,逐渐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些部落扩张势力范围,南下直接进攻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沿海,而且极为富饶。萨莫奈人的入侵使得那不勒斯和卡普亚惊慌失措,纷纷向罗马求助。罗马当即出兵支援这些地区,同时也是为了帮助自己。但是萨莫奈人异常顽强,不容易屈服,双方的战争不但旷日持久,而且猛烈残酷。罗马屡次被对方打败,但是它始终没有放弃认输。从公元前325年到公元前290年,这场战争整整延续三十五年。最后以萨莫奈人的战败收场,罗马征服了萨莫奈人及其联盟伙伴。于是这些部落都变成了罗马的“盟邦”。
征服伊达拉里亚?公元前280年以前,罗马征服了伊达拉里亚的所有城市,比如维爱等,这些城市都变成了罗马的“盟邦”。而与此同时,高卢人也被罗马驱逐到卢比孔河以北,他们的土地都被罗马占领并吞了。这样一来,罗马的北部边境一直推进到了卢比孔河和阿诺河。
大希腊?在意大利半岛南部,一些具有高度文化的城市被称作“大希腊”,如利基翁、罗克里、赫拉克利亚、图里和塔兰托。但是,这些城市都不善于战斗,城邦公民早已失去希腊人曾经好战的性格。当时,其他许多希腊城市都与它们一样,公民不当兵参加战斗,而是依靠雇佣异族人上战场帮他们打仗。不但如此,城邦之间极其缺乏团结,这足以证明它们拥有希腊的风格和特性。城邦之间摩擦不断,互相争吵,图里曾经请求罗马帮忙攻打塔兰托,而塔兰托又派使者向东出发,渡过海洋向伊庇鲁斯求助,当时伊庇鲁斯的国王是皮洛士,他年纪轻轻,而且野心勃勃。
皮洛士正像他的名字的含义一样,性情刚毅如烈火,而且精明强干。他带来了一支最好的军队,罗马人从来没遇到过如此优秀强大的对手。此外,皮洛士还带来了象群,都是受过军事训练的战象。罗马军团从台伯河七丘出兵,却遭受惨败。皮洛士乘胜追击,从意大利南部长驱直入,几乎一直打到罗马的城门口。在罗马城外,皮洛士再度出击,罗马军团被全盘击溃。然而,罗马并不屈服求和,反而联合了迦太基,十分顽强,继续坚持战斗。
这种情况下,皮洛士只能把战争持续下去,并进一步把战线推到西西里岛,希望以此打败迦太基。不幸的是,皮洛士倚靠他在西西里岛上的盟军,但他的这些希腊“朋友”却背叛了他,没有提供应有的援助,结果迦太基人将他的全部舰船击沉,他的舰队彻底覆灭。当他退兵回到意大利,却被罗马人击溃了。皮洛士只好带着他的军团方阵狼狈逃回伊庇鲁斯,曾经强大的军队只剩下残兵败卒。皮洛士变得沉默忧郁,但也学得更聪明了。不久之后,塔兰托臣服罗马,对罗马开放了门户。到了公元前270年,整个意大利的南部,都在罗马的统治范围之内。
罗马人都很实际,尤其从战争的表现中就能看出来,他们在战争中获得很多战利品,拨用了其中一部分,建成一条三十七英里长的高架渠,可以很顺利地将山上的清水引到罗马城里去。
实力政策?对待那些被征服的民族,罗马人很有手段,办法非常精明,而且十分成功。罗马一旦制服对手,通常允许他们继续保留大部分的土地,并照旧遵循他们自己的法律,用他们自己的习俗管理本地的事务。但罗马在那些征服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每块殖民地上大约迁居三千罗马公民,每个公民都可以分到一小片农场。建立殖民地不仅是为了缓解罗马人口的压力,给罗马人提供充足的土地,还可以确保边远地区建有公民社区,这些公民全都对罗马忠心耿耿。当被征服的民族的确效忠罗马,并且付诸行动的时候,罗马会更加宽待这些城市,制定更为仁厚的管理政策,只要它们继续表现良好,就不断地给它们增加特权。
罗马的道路?同时,罗马也随时做好准备,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例如,罗马修建了平坦宽阔、四通八达的道路。有句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实际上,他们最初修路的主要目的,是想拥有可以从罗马通向其他城市的道路。真正的用意在于战争时军团能从罗马出发,迅速向各地进军,同时也方便罗马城联系殖民地,并保持紧密的关系。然而,罗马的道路却成为文明发展进步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内外交流和商业贸易。换句话说,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之后,建立了接触希腊文明的道路。大约在公元前269年,罗马人铸造出了最早的银币,货币随着罗马道路的发展散播到四方各地,道路成了贸易交往的路线,大大刺激了商业的发展。罗马的第一个戏剧家是一名希腊俘虏,他从塔兰托被俘,沿着著名的亚庇乌斯大道被带到罗马。这条大道一直通往南方,当年亚庇乌斯·克劳狄和萨莫奈人打仗时,为了取得战争胜利建造了这条大道。
罗马的道路往往也带来机遇,罗马人能及时地抓住这些机会。当亚历山大的帝国彻底瓦解时,罗马帝国正在酝酿和缔造中,而罗马的道路一直将它引向了帝国之巅。
第9章 罗马共和国的得与失
一、入侵迦太基西部
条条大路通罗马,显示了罗马的强大。按理来说,在这样强大的国家里,国民应该为建设自己的家园而更加努力,但是罗马的农人和士兵似乎没有这样的想法。
贪婪和恐惧?罗马之所以侵占迦太基,是因为它的贪婪和内心的恐惧。贪婪的是迦太基的财物和土地,恐惧的是日益强盛的迦太基超越自己的国力,最终有一天吞并掉自己。迦太基是布匿人的骄傲、腓尼基最大的殖民地(布匿是腓尼基人的拉丁名称),历史要比罗马更古老,国力也更富足。紫色是提尔著名的代表色调,但是却逐渐被迦太基的红色色调所遮盖。迦太基的红色其实就是红色丝织品,这种丝织品远销海外,但这也仅仅只是迦太基繁多商品中的一种而已。海滨上每日都有停满海港的商船和军舰,大量的商品以这样的方式销往海外。庞大的地中海西临西西里岛,东到直布罗陀海峡,但它仅仅是迦太基的内湖而已。相传,迦太基的一个船长曾经骄傲地说:“没有我们的允许,罗马人就不能在地中海里洗手。”迦太基巨大的财富和日益强盛的国力,其实也是布匿战争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布匿战争?在公元前275年的一场大战中,皮洛士战败,被迫离开西西里岛。他忧郁地安慰自己,不是自己太弱,而是罗马和迦太基的联合太强大了。想到这里,他突然想到了自己被迫离开西西里岛,那么西西里岛这两方会如何分配战果呢?认真分析后,他预言罗马人和迦太基人肯定会为此大动干戈、互相残杀。对于西西里岛,两方绝对不会妥协让步,这将成为他们相互争夺的一块骨头。事情果真如皮洛士所想,拥有肥沃田地和富饶城市的西西里岛成为罗马和迦太基首要争夺的目标,这也正是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开端。布匿战争从公元前264年开始,一直打到公元前146年,这是一场罗马和迦太基都深受其害的悲剧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建造了一支舰队,以此来应对迦太基人。通过舰队,罗马可以在西西里岛上与迦太基人战斗,也可以在海面上与其作战。公元前260年,双方在米拉海域开战。米拉海战是历史的转折点。在米拉海战中,罗马表明了它既会是一个陆上的强国,又会是一个海上霸主。但是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根据古代作家的记载,在第一次布匿战争的二十四年中,罗马损失了七百条船,牺牲了二十万士兵。在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不堪重负,被迫按照罗马的条件议和。在付出了大量黄金作为赔款,并放弃了在西西里岛西部所占有的一切的情况下,迦太基终于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西西里岛,一个拥有大量麦田、橄榄林和葡萄园的岛屿,就这样被罗马无情地侵占。在西西里岛的管理方面,罗马沿袭了迦太基的税收方案,征收百分之五的农作物收成税和出口货物税。仅是西西里岛的税收,罗马每年的国库收入就增加了一百万元左右。
在之后的几年中,罗马不断建设新的海军,从迦太基手中夺取了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即使这样它还不满足,竟然越过亚得里亚海,在伊利里亚侵占了一个据点。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了,这场持续到公元前201年的战争是一场真正的巨人间的较量。迦太基的巨人是哈斯德鲁拔和汉尼拔,而罗马的巨人是费边和西庇阿。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主将是别号巴尔卡(“闪电”)的哈米尔卡尔。他的儿子名叫汉尼拔,意寓“巴尔神的恩典”。汉尼拔九岁时,哈米尔卡尔把他带进一座神庙里,汉尼拔发下了誓言:永远仇视敌对罗马。也正是这个誓言,汉尼拔和他的兄弟哈斯德鲁拔发动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显然,汉尼拔就是这次战争中最杰出的人物。
作为统帅,汉尼拔很清楚罗马和迦太基的利益纠葛,对于地中海西部的控制权,迦太基不可能就这样妥协下去,罗马和迦太基迟早会再次开战。身负替父报失败之仇,并要践行自己一生誓言的重任,他故意挑衅罗马,挑起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在公元前219年,他占领了西班牙的一个城市萨贡托。当时,西班牙是罗马的一个盟邦。罗马要求交出汉尼拔,迦太基强硬地予以拒绝。于是罗马计划兵分两路,一路到西班牙同汉尼拔作战,打败这个敢于挑衅帝国权威的家伙,另一路进攻迦太基,给迦太基以颜色。但是汉尼拔提前洞悉罗马人的意图,发誓把战火燃烧到意大利本土。他率领部下战士从西班牙,经过法兰西南部和瑞士,由北向南进入意大利。但是由于严寒,半数的战士和全部的战象都死在阿尔卑斯山脉。当他到达波河流域的时候,身边只剩下步卒两万,骑兵六千。然而汉尼拔并没有因此妥协放弃。因为他深知罗马虽然有二十八万可以上战场的公民,并且它还能从意大利诸盟邦里征调出更多的士兵,但是由于罗马的惯例,它通常每次只派四万人上阵,而其中很多人已因多年的和平而基本丧失了战斗力。不仅如此,他还会有其他的援军。正如汉尼拔所预料的那样,阿尔卑斯山脉南面的高卢人同意和他合作。因为他们正被罗马侵略,深受罗马其害,所以想对罗马来一次狠狠的反击。在几个月后,汉尼拔得到了二万五千个高大的高卢战士,拥有了叫板罗马的实力,他带领这些士兵开始了征战。
在此后的十五年,汉尼拔在意大利南征北战,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罗马,但是却始终没能把罗马征服,他深知想要征服罗马需要攻陷他们的都城罗马城,这样才有可能征服罗马。遗憾的是他没有攻城器械,士兵的身体也不能和城墙硬碰,这样只会让他走向失败。
公元前216年,汉尼拔在坎尼赢得了他最辉煌的胜利。这时罗马的统帅是诨名“拖延者”的名将费边,他想用他擅长的侧击战术来拖垮汉尼拔,以达到胜利。但是罗马人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所以费边的战术自然是不行的。于是瓦罗接替费边的指挥权,他毅然决定出击坎尼。结果,罗马大败。据古书记载,汉尼拔在收缴战利品时,从阵亡的罗马骑士手指上收集的金戒指就有一斗之多,也有些书上说是三斗。而与汉尼拔大胜相对应的就是罗马的惨败,这也是罗马最黑暗的一天。但是对于罗马人来说,他们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就是对于战斗即使惨败也绝不放弃,不胜利绝不罢休。
年复一年,在罗马人顽强的抗衡下,汉尼拔的抗争之路越来越暗淡。由于常年作战,他的队伍不断减员,得不到家乡的接济,而且没有新生力量加入,他的队伍越来越小。基于这种困境,他的兄弟哈斯德鲁拔试图从西班牙率领一支军队来援助他,但是却在通往阿尔卑斯山的路途中被杀,军队溃散。之后,年轻的罗马天才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崭露头角,成为罗马名将。他率领罗马军队占领了在西班牙的新迦太基,然后从罗马出航进攻非洲的老迦太基。迦太基被迫再次求和,并从意大利召回了汉尼拔。
虽然再次失败,但是汉尼拔的影响力依然非同小可。回到迦太基不久,他就成立了一支新的军队,劝导他的人民继续同罗马进行抗争。但是结局似乎已经注定。公元前202年,他和西庇阿在迦太基背后的扎马遭遇,无往不利的汉尼拔经历了生平的第一次败仗,他的失败标志着迦太基的再次失败。西庇阿打败了汉尼拔,对于罗马人无疑是血洗前辱,所以他凯旋的盛况是世界上前所未见的。自从扎马之役以后,汉尼拔也就被称为“阿非利加的西庇阿”,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再次战败的迦太基又被迫付出大笔黄金作为赔款,并且它所有的战舰,只能保留十艘,其余的都要交出,除此之外,还要割让西班牙,包括它丰富的银矿,最后还接受了最耻辱的一项约束:除非罗马同意,否则不得再启战端。
第三次布匿战争?此后,和平地过了若干年。虽然是平静了,但是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却并不安心。巨大的屈辱和不平使得迦太基人恼火。而罗马人则是整日恐惧、害怕,现在的他们并不害怕被人征服,而是害怕在商业和农业方面有人同他们竞争。所以迦太基的农人和商人在他们看来是必须慎重对待的,一旦在这方面被超越,可能还会有巨大的祸难。在罗马,有一个极其仇恨迦太基的组织,领袖是名叫卡托的老农。这个老农的性格十分狭隘。他经常在元老院或其他地方进行演说,并且每次都用一句“迦太基必须毁灭”的话作为结束的话语。
最终,这个老农如愿以偿。公元前149年,迦太基与邻居努米底亚产生矛盾,于是迦太基出兵惩罚努米底亚的国王。正是这件事给了罗马借口,罗马军团借此开入迦太基。在罗马的威胁下,迦太基人再次屈服,被迫交出了武器,同时还交出了三百多个贵族作为人质。但这远远没有结束,随后一个罗马执政官冷冰冰地对他们宣布,他们的城市必须毁灭。家园要被毁,迦太基人不能再屈服了。为了保卫家园,迦太基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抗战准备,把每一块可以找到的废铁都用来铸造武器,妇女们剪下她们美丽的长发,用来制弓弦。在此后的两年,他们紧闭城门,严守城墙,顽强抵抗。两年后,迦太基的城池还是沦陷被毁了。顽强抵抗的人大多被杀,而那些没有被杀的人被卖为奴隶。为了以绝后患,罗马人用犁在废墟上翻了土,并且宣布这个城市永远不得重建。
就这样,腓尼基人最大的殖民地就这样走向了荒芜。作为第三次布匿战争的战利品,罗马获得了迦太基曾经占领的部分北非地区——“阿非利加”。至此,长达一百一十九年的布匿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布匿战争的结果?(1)布匿战争传递了古代地中海世界的文化,传递的过程是通过欧洲而不是通过非洲。(2)罗马作为海陆强权霸主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3)西西里岛、科西嘉岛和撒丁岛、西班牙和西北非洲都是罗马的统治范围,在地中海西部它是名副其实的霸主。(4)崇尚希腊精神表现了许多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喜爱。(5)罗马内部有不同阶级的冲突,即穷人反对富人,小农反对大农场主,下层社会的群众反对政府,并且矛盾相当严重。
二、征服希腊化的东方世界
希腊化的东方的征服?当罗马攻占西方国家时,也对东方世界虎视眈眈。罗马与埃及的关系相当友好,当年汉尼拔入侵罗马时,罗马遭受了大饥荒,埃及及时送去了谷物援助罗马。罗马十分推崇希腊文化,他们崇尚希腊精神的热情和渴望与日俱增。另外,罗马非常惧怕马其顿,因为马其顿国王曾经支持汉尼拔进攻罗马,他富有雄心壮志,想成为第二个亚历山大。
崇尚希腊精神?经过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人更加崇尚希腊精神,这股风气越来越强烈了。罗马军团在西西里岛看到了让他们惊叹不已的希腊文明,那些大理石的庙宇和唯美的雕像,还有绘画和剧场,都极富有希腊城市气息。不久,希腊戏剧翻译成拉丁文,接连在罗马地区演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惩罚了叙拉古、卡普亚和塔兰托等地,因为这些城市都在战争中协助过汉尼拔。罗马对它们肆意劫掠,抢走了许多财宝物品和希腊顶级的艺术品。从那以后,希腊的奢侈品在罗马上流社会风靡一时,人们狂热地追求着希腊的文学艺术,这种状况令卡托嗤之以鼻,他跟许多保守派一起斥责崇拜希腊文明的罗马人,但是最终,卡托自己也开始学习希腊文。
希腊化的东方诸邦?如第二编所述,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分裂成三部分,也就是三个王国:第一个是埃及,由托勒密统治;第二个是马其顿,由安提戈努斯统治;第三个是西亚的叙利亚,由塞琉古统治。这三个王国位于东地中海,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之间,它们是当时世界的强国。这三个王国的君主都崇拜仰慕希腊的文艺和学术思想,支持希腊文化在本土发展,因此,三个王国里,到处都能见到希腊商人和希腊教师。
在地中海区域,除了埃及、马其顿、叙利亚三个王国之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希腊城邦,当时的雅典虽然衰落下去,经济实力和商业发展都有所减退,并且失去了曾经的领导地位,但雅典在艺术和哲学方面仍旧十分发达,被誉为哲学故乡和艺术圣地。希腊的海岛城邦罗得逐渐崛起,在商业、文化、外交等方面成为希腊的重要中心。另外,小亚细亚西部的帕加马也发展起来,并迅速赶超雅典,成为希腊艺术的繁荣地,也成为超级强国的首都。那时,爱琴海周边的许多希腊城市都已经归属埃及,虽然,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希腊城邦大多数已经结成联盟,成为亚该亚同盟的一分子,而位于希腊北部和中部的城邦也都结成同盟,称为埃托里亚联盟。但希腊人独立自主的旧传统仍然没有发生改变,这些城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
科林斯的欢庆?公元前196年,召开了地峡运动会,许多希腊城邦都派来了运动员和观众,场面极其热烈。这时候,罗马执政官站在一大群观众面前,宣布科林斯和其他希腊城邦已经摆脱了马其顿的控制,从现在开始重新获得自由。全场立刻爆出雷动一般的欢呼声。在不久之前,马其顿国王为了实现成为亚历山大的梦想,他率领军团方阵,试图征服希腊世界。马其顿的出征震惊了埃及、罗得、帕加马、雅典,以及埃托里亚同盟成员,他们无计可施,只能求助于罗马。而罗马人对希腊文化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所有的希腊城邦都抱有热切的关心之情。罗马的政治家们商讨之后,都认为应该出面制止马其顿国王的侵略行为。因此,罗马将绘有金色飞鹰的军旗高高举起,强大的军团严阵以待。最后在库诺斯克法莱山,也就是俗称的“狗头山”,罗马军团打败了马其顿的军队。
罗马大获全胜,但是罗马人显得十分宽厚仁慈。四年前罗马在对抗迦太基的战争中,抢夺了很多土地,并要求迦太基支付巨额黄金作为赔偿。而这次罗马却什么都没要,反而保护了希腊诸城邦,并给予它们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罗马成功地扮演了大姐姐的角色,与此同时,罗马人进驻科林斯执政,成为希腊的拥戴者和保护人。
安条克?那时,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侵略希腊,罗马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和手段对待他。罗马军团打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在温泉关战场上击败了安条克。公元前190年,战争发生的第二年,阿非利加的西庇阿率领罗马军团一路追击安条克,将他赶到小亚细亚,最后在马格尼西亚彻底摧毁了安条克的军队。安条克的野心其实是受到了汉尼拔的鼓舞,虽然那时汉尼拔已经被放逐外地,但罗马仍将他视为敌人。更糟糕的是,埃托里亚同盟曾经答应过,要帮助安条克征服其他希腊城邦,而在战争打响之后,安条克的“同盟伙伴”全都背叛了他。希腊人之间的这类纠纷极其常见,他们互相敌视,彼此拆台,而且没完没了,这种情况今后势必还会发生。
还有一件事情十分有意义,也应当予以注意。罗马击败安条克之后,虽然没有吞并侵占他的土地,但是却劫掠了很多物品,罗马军队从战场上带回了不计其数的战利品。这件事情表明,罗马将来还要进行一次次的出击,可以料想到,他们必定会这样做,再次攻击其他城邦。卡托念念不忘的就是战利品,而其他罗马人参与战争也是为了有利可图。因为他们认为,既然罗马公民为了战争缴税,他们的军队就应该在东方战役中获得好处,抢夺领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元前168年,罗马打败了马其顿另一个野心勃勃的国王。这次罗马采取了新办法,这是为了掌控马其顿迈出的具有决定性的一步,罗马将马其顿分割成四个共和国,他们每年都得向罗马缴税上贡。透过怀柔的丝质手套,各国仍能感受到罗马坚硬的铁掌压迫。
科林斯的伤心日?公元前146年,罗马军团彻底洗劫、焚毁了科林斯五十年前的欢乐场面。与此时的残垣断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于科林斯而言,这是一个伤心的对比。此时,曾经宽大仁慈的保护者已经变成残忍暴虐的征服者。
征战的双方都有过失,罗马人信誓旦旦地声称,要给希腊诸城邦自由和自治权利。同时,罗马也希望希腊诸城邦尊重它的主导权,要求诸城邦最大限度地服从罗马的意愿。此外,罗马给予的自治权力往往是偏袒希腊城邦的贵族,而那些民主派得不到实际的好处,自然会联合起来与罗马对抗。显然,希腊的贵族和民主派相互对立,水火不容,而希腊诸城邦之间也是彼此仇视忌妒的。第三次布匿战争时,罗马疲于奔命,希腊城邦之间也纷乱不休,而科林斯和亚该亚同盟成员看准了时机,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入侵斯巴达。然而,他们判断失误,罗马军团击垮了它们的同盟,因此导致了致命的结局。公元前146年,科林斯在大火中被焚毁了,这对所有希腊人来说,都是一个触目惊心的警示:任何人都必须尊敬罗马的权威统治。
我们可以看到,科林斯和迦太基是在同一年(公元前146年)被罗马毁灭的。经济上的动机大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两个城市在商业上极其发达,成为罗马的竞争对手。
比这早一两年的时候,马其顿已经被征服,成为罗马的一个附庸行省,并在罗马总督的统治下生存。马其顿被攻占的原因,是由于它的国王野心勃勃,竟敢公然反抗罗马的权威。
米特拉达特?东方的国王们都野心勃勃,就像我们已经知道的,叙利亚的安条克和马其顿国王曾经是怎样惹怒罗马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挑衅了罗马的底限,将它从保护者转变成征服者。他们对此事的推动作用,不亚于那些争吵倾轧的民主派。另外,蓬土斯的米特拉达特也进一步推动了局势,尽管他可能是无意的,而且也不情愿获得这样的下场。蓬土斯是一个小王国,它位于黑海区域,靠近南岸。公元前89年,罗马和它的盟邦在意大利半岛上猛烈交战,米特拉达特趁机展开偷袭,在小亚细亚进攻罗马的一些同盟友邦。当罗马彻底解决了意大利的纠纷,就回头攻打米特拉达特,狠狠地惩罚它。雅典和米特拉达特站在同一阵营,同盟还有其他一些希腊城市,通通受到了罗马的严惩。这些城邦被迫向罗马缴纳巨额款项,同时还要纳贡,割地赔偿罗马。短短几年之内,米特拉达特王国便沦为罗马统治的一个行省。罗马在攻击米特拉达特的战争中,派出了最为杰出的两名大将,那就是苏拉和庞培。
此后不久,叙利亚也难逃被罗马征服的命运,并沦为罗马帝国最重要的行省之一。这样,小亚细亚地区的许多城邦都丧失了土地和主权,接二连三被罗马纳入统治之中,它们要么成为罗马行省,要么成为向罗马纳贡的附属国。
三、经济和社会的变迁
阶级冲突?布匿战争加剧了罗马阶级间的冲突,这是战争导致的最坏结果之一。在战争时期,元老院的权力很大,管理着外交和军事事务,令公民大会和平民保民官的权力丧失。在经济生活上,富人财富的迅速增长和贵族政治的复活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战争时期,狡黠的承包商人往往会趁此抓住机会,大举敛财,导致商人和农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在农人代表罗马参加战争的同时,其中很多人却丧失了自己的农田,战争最终获得的胜利果实也被他人夺走了。
元老阶级?罗马的东征西伐,大大地提高了少数贵族家族的富裕程度。这些家族的成员获得了元老院大多数的席位或是政治、军事方面的要职。贵族们也喜欢将新获得的财富投资到农业的大规模生产中,来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一方面,罗马在新征服的行省中获得了很多土地;另一方面,在意大利也有很多属于罗马的土地。这些土地被以三百到六百亩的标准来划分,一块一块地出租给农人,但是大部分土地却被富裕的大牧场主所占有。这些大牧场主没有取得土地的法律依据,并且也不用缴纳地租。牧场交由奴隶来看管,而主人们却在罗马过着奢侈的生活。有时候主人们也会去自己的牧场,在他们称为别墅的豪华乡间公馆里住上一个季度。这些别墅里有许多房间,房间里镶嵌着的地板,有大理石材质的柱子,还有美丽的花园、浴室、游泳池和喷水池。
希腊哲学正在被人们接纳和传播,奢侈品也逐渐为更多人所喜爱。那时的罗马居民对古罗马的那种强烈的正义感,以及对古代神灵和传统习俗的尊敬都在减弱。离婚的人数在不断增多,道德败坏的人数也居高不下。伴随着希腊文化精髓的传播,损坏罗马共和国基础的各种力量也在慢慢渗透。而这些邪恶的力量主要影响着控制政府的元老阶级。
有产者?布匿战争也大大增加了罗马有产者的力量。这些有产者并不是元老阶级的贵族地主,而是富裕的城市商人。有产者,即罗马资本家,是暴发户,也被称为骑士。他们还没有进入元老贵族阶层。这些有产者并不全是罗马本地人,有些是来自各行省的商人,还有很多是希腊或叙利亚血统的自由民(以前的奴隶)。这其中又有很多是包税人,就是指承包政府批准的各项公共工程或一定地区收税工作的人。包税人也有他们自己的支持者,大将庞培就支持着一个包税人,另外一个支持者是口若悬河的雄辩家——西塞罗。
农人?在元老和骑士们的财富和影响力不断增加的同时,意大利的农人们却在过着愈加艰难的日子。农人指的是在自己的小农场上耕种的人,他们一度是军队和国家的重要力量。农人既是粮食的供应者和战士,更是拥护民主的公民。但是农人的数量因战争期间战士的大量伤亡而大大削减,他们的农场也因战争被拆毁了。于是农人们只能零散地聚集在罗马城里,许多人饱受债务的困扰。但自由民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自由民里有些是自耕农,另一些是大地主的佃农。这些农人进入罗马城最重要的意义,是让意大利拥有了更多的大块地产、大理石别墅、离地领主和非本地出生的奴隶,它已经不再是一个主要由小农场和强壮的农人即公民构成的地方了。
奴隶?那些在战争中被俘虏的人最终都成了奴隶。有好几千人被海盗所掳劫,然后在奴隶买卖中心罗德斯岛上的奴隶市场中被卖出。大多数的奴隶被带到意大利,安排在农场、橄榄园、葡萄园、牧场或工厂里劳作。有许多奴隶是希腊人,那些特别有教养的希腊人主要的工作是抄书、教小孩子们功课或者是去当罗马绅士们的顾问和门客。像大将庞培那样的百万富翁甚至可以用他的奴隶和佃农组建一支军队。正如他所说的,他只需要在地面上跺一跺脚,就可以召集来成千上万的士兵。
士兵?军队正在逐步趋向职业化。它不再是由农人临时组成。农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种地,只是有时会在短暂的突发战争中充当士兵服役。当人们不得不连年地远离家乡去亚洲或法兰西打仗时,士兵才会成为农人的首要身份。为国参加战争对于士兵和他们的将军来说都是要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他们必须从战争中努力建立功勋来获取荣誉和相应的报酬。
无产者?那些包括奴隶在内的不占有财产的阶级都被称作无产者。他们大多是依靠体力劳动或贩卖小商品来谋生。但有很多人并没有正常的工作或谋生的行业,一旦落入失业的境地,他们就只能到处奔走,为谋求生路,不管接到什么活儿,都要去做。在罗马城高大辉煌的建筑之下,隐藏着无数个贫穷的聚居区。许多贫民租住在肮脏拥挤的房屋里。房屋正对着狭窄的街道和曲折的胡同,生存环境很不乐观。这些贫民窟逐渐成为威胁罗马社会稳定的一个安全隐患。
无产者在罗马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一个候选人如果十分富裕,能够拿出大笔钱财来贿赂无产者,或很聪明做出土地随便占、面包不要钱、借债不用还之类的漂亮承诺,他就可以获得一些无产者的支持和拥护。
四、煽动与独裁
罗马的无产者阶级,可以利用土地、谷物、权力来争取,而且他们很容易被金钱诱惑,被人贿赂收买。罗马的骑士阶级十分富有,但是却迫切地希望在政府里受到更多的重视。罗马的贵族阶级是元老,想尽办法要保持它的古老特权。罗马还有这样一些傲气的将军,他们在战争里经常屡建奇功,却还想要新的胜利,并且整日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这样下去,想要建立一个公平安宁的政府肯定是越来越困难,而那些雄心勃勃并颇有才华的人物,则越来越容易成为煽动家和独裁者。
格拉古兄弟?那些富有雄心的政客并不都是坏人,大多数政客希望做些好事。他们虽然有时也做出一些不够明智的举动,但目标往往是好的。提比略·格拉古和他的弟弟盖约·格拉古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们来自阿非利加,出身贵族,是西庇阿的孙子。然而他们却支持无产者,而且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在公元前133年,因为提比略·格拉古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政纲,所以他被人们评选为保民官。他的建议是:富人占用公有土地作为牧场,面积不能超过1000尤格拉(666英亩)每块土地。然后剩下的公有土地就将它划成小农场,将它们分给没有土地的公民,并且政府应为公民贷款购买农具和牲畜。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之后,这个建议就被推翻了。因为拥有土地的富有元老们利用另一保民官的建议把这个建议否决了。提比略并没有放弃,随后进行了反击。他敦促平民大会把那个保民官罢免了,而且他的那些有关土改的法案也获得通过。但是后来,一个元老及其同伙带领他们的武装奴隶对他进行袭击,并将他杀害。原因是他无视元老院和宪法,并且他想要争取连任,参加了保民官的重选。所以,元老们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导致他因此丧命。
十年之后,盖约·格拉古被人们评选为保民官。他是提比略的弟弟。他怂恿平民大会重新制定推行他哥哥的土地法。接着他提出的很多有利于无产者的措施也得到通过。他建议修整道路,因此运输道路得到了改造,从外面运送农产品进入罗马更方便了。同时,他建议无地的罗马人去建立新的殖民地,并将他们遣送到迦太基、卡普亚、塔兰托等地。他还采取了一项新措施,以市价一半的价格向罗马贫民出售谷物,显然,这是一项十分激进的措施。
这些激进的改革导致经费严重不足。盖约建议通过制定一条法律,想办法增加罗马在亚洲地区行省的税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改革所需的经费。亚洲的税款将由包税人和承包者收取,他们都是资本家,因此这个建议获得资产者一致好评,都拍手称赞。另外,他又建议把罗马公民权的地理范围扩大,包括拉丁和意大利诸盟邦,也就是所有意大利的人民都包含在内。这个建议大大地提高了盖约·格拉古声誉,虽然最终并没有真正实施。
他在政治上的努力使他风靡一时,成为无数无产者的偶像。于是他再度当选为保民官,并且成为罗马政治上的“领导者”。但他也给自己树了敌人,特别是在元老院,这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事。在他竞选第三任保民官期间,他离开罗马去迦太基建一个殖民地。而这时他的对手趁机在竞选上发动暴乱,击败他的竞选计划。在他返回罗马时,正好赶上城内闹事,元老们和他们指使的奴隶们趁着混乱将他杀害(公元前121年)。几年之后,格拉古土地法被修改,小农场的分配措施也停止实施。而元老们拥有的牧场和种植园一直都丝毫未动。
马略和军队?格拉古兄弟未能保持住自己的政治权力,因为他们只有无产者的选票和支持,可谓势单力薄。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做一个罗马独裁者,就必须拥有一支军队。凯尤斯·马略就是一个经典例子。凯尤斯·马略只是一个骑士,因为承包工程而变得富有。虽然他不是贵族,但是他在公元前107年被选为执政官。马略作为执政官屡建战功,因而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步步高升,名声煊赫一时。他击溃了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同时又挫败意大利地区凶悍的日耳曼部落。日耳曼部落是从北部入侵的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当初盖约·格拉古只有两年掌权时间,但是马略却当了六年的执政官。他们有明显的区别,没有一支军队为盖约·格拉古效力,而马略却有一支为他卖命的军队,还拥有许多朋友和追随者,一直跟随他到从政坛退出。
社会战争?马略卸任后,意大利人民为了争取自己的公民权利陷入了一场冲突。这场冲突通常被称为社会战争,但是把它称为意大利内战也许更准确一些。由于罗马拒绝把公民权扩大到意大利其他地区,所以此次内战从公元前90年一直持续到了公元前88年。经过三年的战斗,罗马不是以武力取胜,它依靠和平外交的手段进行压制,把已经建立起来的和与它敌对的共和国都压了下去。罗马赋予所有投降者公民权利,以此赢得了胜利。从此以后,意大利就是罗马,所有的意大利人都是罗马人了。
苏拉和他的公敌宣言?身为贵族的科尔奈利乌斯·苏拉曾经跟马略学习过军事。后来,他在意大利内战时统率军队,赢得了诸多声誉,而马略的声誉下降了许多。当罗马打算出兵东征米特拉达特时,他和马略都特别希望能统率这支军队出征。但是此时苏拉率领他的军团刚和意大利人打仗归来,气势正盛,马略及其支持者失去了机会,只能放弃。于是苏拉在元老院的祝福下,带兵东征。
等苏拉再回到罗马时,已经是四个年头之后。他在希腊和小亚细亚连续取得胜利(公元前87—前83年)。然而他发现自己的政敌,也就是马略的朋友们,已经没收了他的财产,还剥夺了他的公民权,他的朋友和支持者也惨遭杀害。于是苏拉开始了令人惊骇的报复,他一天接一天在罗马广场上公布名单,并将名单上的人宣告为公敌。而“宣布为公敌”的意思是说,他们的公民权被剥夺,财产将被没收,性命也要被杀害。几千名政敌就是这样被他迫害而死。另外,苏拉用土地和别墅来报答支持他的兵士和支持者,这些财产都来自被他推翻的政敌,其中许多人是富裕的骑士。
苏拉成为从公元前82年至79年的独裁者。最大的原因是他有军队和贵族作为后盾。虽然他可以被称为国王或皇帝,但他依然保有卡托式传统的朴实风格。他制定了改革政策,并略加修改,使之适应世界帝国的需要,而他的目的则是为了恢复元老院的贵族统治。毫无疑问,他相信自己已经把罗马政府安置在牢固的基础上,接着他就退休回美丽的别墅里安享晚年,第二年他就安心地死去了。然而,人们不久就忘记了他制定的法律,因为还有别人期望着做煽动家和独裁者。但是人们却记住了他给世人树立的好榜样。
克拉苏和庞培?李奇尼乌斯·克拉苏和格奈尤斯·庞培都在苏拉部下服过役,在政治上都有超过苏拉的雄心。他们都曾和苏拉一样反对马略和民主派,但却都和无产者达成交易,最后当上了公元前70年的执政官。原因是他们取得了无产者、骑士们和打了胜仗的军团的支持,而且对元老院进行了恐吓。庞培的任期满后,又获得了名将的声望。因为他在地中海东部灭了海盗,加上他再度击败了米特拉达特,又吞并了叙利亚。而克拉苏多次参与贩卖奴隶、银矿和罗马地产的事务,进行持续的投机,变得越来越富有。他们两人都希望在政治上获取更多的荣誉,目光敏锐地注视着政局的变动。
五、尤利乌斯·恺撒的独裁
庞培同克拉苏的联合取得了成功。然而,庞培意识到,他和克拉苏两个人的力量太小,如果再有一个人帮助他们,一定会更有成就,他认为这件事是毫无疑问的。果不其然,不久之后,第三个人尤利乌斯·恺撒出现了,他们三个人联手,然而庞培和克拉苏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恺撒后来会那么有成就,从而被历史铭记。可是等到庞培真正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他只能非常沮丧而毫无办法。
第一次的三头政治?庞培、克拉苏和恺撒三个人的联合统治被称为三头政治,即三个人的政治团体。庞培在军事上是杰出的人才,克拉苏在财产上非常富有,而恺撒的能力杰出,他既是机敏的政客,很善于处理政事,也是富有才华的演说家。当年的苏拉称自己为“幸运的人”,庞培也被他授予“伟大的人”这一称号。而克拉苏则被人称作是“大富翁”。那时,还没有人给恺撒冠以任何称号。但是不久之后,恺撒给自己缔造了一个伟大的称号。如果说庞培是个有名气的军事家,克拉苏是个有钱的富豪,那么恺撒则是个拥有智慧和野心的政治家。他这时年纪大约四十岁,但在政治上已经是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曾经到处演讲,是个颇有成就的演说家,他也非常精通法律,堪称法律专家。另外,他还是富有战斗经验的军官。他出身于当时的名门望族尤利乌斯,但是他在政治上却和族人不一样,他选择支持民主派。恺撒的姑母曾是马略的妻子,他还与一位杰出的民主派领袖关系密切,并迎娶他的女儿做妻子,而他自己的女儿尤莉娅后来成为庞培的妻子。
恺撒在高卢?公元前59年,和恺撒一起共事的同伴们用尽各种办法,使他当选为两个执政官中的一个。作为执政官,恺撒在任职期间利用手中的权力,成功操控了一些法案。比如把一些公共土地分给庞培手下的老兵们,批准庞培在亚洲进行一切活动;对于那些与克拉苏友好的包税人,他也曾做主承诺,会减轻他们缴纳亚洲收税特权费,允许他们向公库少交三分之一,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进而,庞培、克拉苏、恺撒三个人将罗马世界瓜分殆尽。恺撒分得西部的土地,克拉苏分得东部的土地,而庞培则分得中部和南部的土地。期间,恺撒在高卢当了五年总督,也在其他地方任过总督。而克拉苏率兵出征波斯,同时庞培统率意大利军队和地中海舰队,在罗马等待着机会。
恺撒在高卢的战绩是赫赫有名的。一个接一个部落被他征服并“安抚”;为了挡住日耳曼人的进攻,他又建了一座横跨莱茵河的桥梁。他还两次率兵渡过海峡,向不列颠出征。恺撒用十分流利的拉丁文记录自己的伟大事迹,这本书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学生非常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恺撒在高卢担任总督,任期从五年一直延长到了十年,他的军团也不断扩充,实力随之增强。罗马的边界随之扩展,北至莱茵河,西至大西洋。他又为罗马赢得了一块庞大的地盘,名叫阿尔卑斯北高卢行省。恺撒是一位杰出的罗马政治家,他第一个公开承认高卢人在罗马军团里是非常优秀的战士,而且高卢人也是合格的罗马公民。
由于恺撒和其他政治军事家的努力,罗马在地中海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强大的军国主义势力也逐渐强大,并逐渐影响罗马的命运。马略和苏拉为罗马人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不久之后,恺撒又给那些有雄心的战士们一个实际的榜样。
跨过卢比孔河?恺撒和庞培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如今,罗马唯一的执政官由庞培担任,他企图解除恺撒的兵权,想击垮恺撒在高卢的庞大势力。他们的矛盾愈演愈烈,从权势争霸演变成两大军团之间的敌对,对于罗马政局来说,这无疑是让人痛心的。恺撒带着他的军团,怒气冲冲返回罗马,双方剑拔弩张,形势非常严峻。当恺撒到达卢比孔河时,他看到昔日罗马北方的边界,于是停在那里,犹豫不决。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带着势力庞大的军团渡过卢比孔河,再朝着罗马前进的话,势必会让人误会他准备向庞培宣战,两人也必然要相争到底。而恺撒不知道,庞培和元老院此时早已预备妥当,他们联合在一起想要对付他。而克拉苏又在哪里呢?事实上,克拉苏已经过世了。在这不久之前,克拉苏跟波斯人打仗,结果遭受惨败,被敌人活捉回去。波斯人知道克拉苏有钱,又听说他酷爱金子,于是他们就想出一条狠毒的计策,他们把金子熔成金汁,然后再灌进他的喉咙,以这种残忍的戏谑手段来发泄他们内心的仇恨。这样一来,罗马的世界不再归三个人所有,罗马的统治权也从三人转移到两人手中,这两个人就是恺撒和庞培。
恺撒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于是当即决定反击,他的性格就是如此。他跨上战马大呼道:“骰子已经掷下去了!胜负在此一举!”他的战马跃过了卢比孔河,恺撒率领大军向罗马长驱直入。而在他的身后,紧紧跟随着他的拥戴者——力量强大的罗马军团。
这一天是公元前49年1月7日。恺撒冲进罗马城,立刻宣布自己是罗马的新执政官,他是罗马的新主人。庞培见大势已去,只能向意大利逃亡。元老院也唯唯诺诺,他们不敢抵抗恺撒和他的强大而可怕的军团,因为他们战斗力极强,曾经征服并安抚凶猛的高卢人和日耳曼人。第二年,恺撒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向东进攻色雷斯,并在法尔萨拉的战役中狠狠袭击庞培,将庞培彻底打败。庞培无处可去,只好往埃及逃窜,但却没料想刚到埃及,恺撒就派人将他暗杀了。此后的三年,在埃及和小亚细亚有很多人反对恺撒,不断发生暴动,恺撒多次出兵镇压。此外,在法尔萨拉战役发生的前一年,恺撒派兵迅速攻入西班牙,对庞培的同党和支持者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围剿,并迫使他们臣服于自己。结果正合他意,许多人都跟随了他。
恺撒的权力和称号?恺撒将罗马的一切实权都掌控在自己手里,但他采取元老院继续举行公民会议,只是他设法控制了元老院的权力。罗马的执政官仍旧是两个人,恺撒是其中掌握权力的那一个。换句话说,凡是罗马执政官的权力范围所及之地,恺撒说的话就相当于法律。另外,恺撒也继续设置保民官这一职务,但是保民官的主要权力都已被恺撒剥夺了。财务官、助理执政官和其他部门不太一样,他们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因为这些人都是恺撒的亲信和拥护者。恺撒在罗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有权对外宣战、调和、统率军队、支配财政、调用国库和任免官员。实际上他已经成了罗马的独裁者,而且还是终身的独裁专制,除了“国王”的称号以外,恺撒几乎获得了其他所有的统治者称号。有人甚至认为,恺撒也很想被授予“国王”这个称号,但是后来却得到了比国王还要让他引以自豪的称号,他被罗马人称为“国父”。
恺撒的改革?虽然恺撒的雄心壮志是由于他自己的独裁野心,但他确实为人慷慨,是一个富有抱负和远见的人。他在军事上取得多次胜利,并通过军事势力获得政治上的权力。事情都是两面性的,虽然他动用武力,但是他却用武力维持了和平,为商旅贸易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保障和刺激了商业发展。另外,曾经混乱的意大利的城市管理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由于恺撒颁行了各种市政法律,使得政府管理有了统一标准,市场也因此摆脱杂乱无章的局面。在亚洲的各行省,改革也随处可见,从前许多人要被迫忍受包税人无限制的勒索,而恺撒制定了正规的赋税来取缔曾经的弊端。另外,他的军团里没有种族歧视,意大利以外的人也可以加入军团,他使得每一个阶级的政治权利都有所增加,又相应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权利,为了激励民众遵守罗马法律,恺撒将公民权作为奖赏;他在意大利半岛和各个行省都建立了罗马殖民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迦太基和科林斯等殖民地。随着人口的增多,罗马的游手好闲之徒也不断增加,恺撒就采取措施减少发放救济粮,以此来抑制这种歪风邪气。纵观恺撒的一生,他为罗马做了很多事情,而他所有的事业中流传最久的是新历法,这是由恺撒制定的历法,为了纪念他,至今人们称之为恺撒历法。
恺撒之死?但是恺撒的权力扩张和政治改革,不仅令他的敌人震怒,就连他的朋友也都无法忍受。因为他野心勃勃,日益增长的权力已经威胁到了很多人的利益。公元前44年3月的一天,在罗马元老院的会堂里,众人正聚集在一起讨论一项法案,此法案是关于是否允许恺撒在意大利以外同样可以享受国王尊号。也就是这一天,恺撒的两位朋友马可·布鲁图和恺尤斯·卡西乌斯,带领着恺撒的其他朋友,合伙把恺撒刺死了。他们认为,正是为了广大民众的利益,所以要选择“牺牲”恺撒。莎士比亚曾写了一部关于恺撒之死的剧本,这些刺杀者宣称:“我们很爱恺撒,但我们更爱罗马!”恺撒身上被刺中二十三刀,鲜血从伤口中流出,披风盖住了他的脸,缓缓地倒在了庞培塑像的脚下。
六、奥古斯都帝国的君主政体
恺撒大帝和庞培一样,都是古罗马没有加冕的王者。但是他们也有不同之处,恺撒为君主政体的真正确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一点上来说,庞培是无法与恺撒相比的。虽然后来恺撒大帝被刺客暗杀,但是事实证明这件事丝毫没有影响恺撒的声誉,同样也没有改变他在罗马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西塞罗的诡辩也没得逞。
第二次三头政治?马可·安东尼曾一度狂热追逐最高权力。在高卢时,他是恺撒的部下。在恺撒独裁时期,他曾担任执政官的职位。安东尼用尽办法使人们想起逝去的恺撒的功绩。首先,他发动了恺撒的旧部下反对暗杀恺撒的刺客们。接着他向罗马公民公布了恺撒的遗嘱。遗嘱中写到,恺撒愿意把自己的花园改成罗马公园,供罗马公民游玩观赏。并且,恺撒承诺给罗马的每个公民一笔赠款。安东尼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用巧妙的手法接替恺撒,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
然而他却没料到他会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屋大维。恺撒在遗嘱中明确写到要把屋大维收为自己的养子,并且把自己的巨大财产转到了屋大维名下。虽然屋大维是恺撒的姐姐的孩子,但是,安东尼并没有把他当成威胁。因为当时的屋大维只有十八岁,并且,他既没有统治军队的权利,也对政治不感兴趣。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屋大维却成了另一个恺撒。他回到罗马,继承了恺撒的遗产,然后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凯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他和元老院的共和党一起反对安东尼。因此他被元老院任命为将军,并被授予一支军队。西塞罗本来想把屋大维当作一枚棋子,等到利用完以后就把他丢弃。却没想到他竟然像恺撒一样,率领他的军队逼近罗马,强迫元老院和平民大会宣布他为执政官。
屋大维遵循了恺撒留下来的先例,在公元前43年,与自己的对头安东尼,以及恺撒昔日的旧部下,现任骑兵首领的雷必达结成了三头同盟,建立起一个由三人共同主宰的政治团体。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将轮流担任三头统治的执政官,任期五年。
决定性的战役?在这三人组成的团体,屋大维虽然继承了恺撒的财产,但仍是三人中最没名望的一个。其实,他模仿恺撒的方式,组建历史上第二次三头政治联盟,也是别有意图的。他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和安东尼的联合,推翻元老院里的共和党,并击败步鲁图和卡西乌斯所率领的共和党军队。这恰恰证明了财富和名望远不如天才的影响力大。
包括西塞罗在内,大约三百多位元老被三头同盟杀害。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和他们手下的士兵,将这些元老的土地一分而尽。公元前42年,在马其顿打响了著名的菲力比战役,这场战役对于击败步鲁图和卡西乌斯率领的共和党军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卡西乌斯和步鲁图一共集结了八万军队,但最终还是败在了三巨头的手上。卡西乌斯和步鲁图最终选择了用自杀来结束他们的生命。三个胜利者瓜分了罗马帝国。安东尼得到了最大的一份土地(高卢和东部各行省),雷必达只得到了阿非利加一个行省,屋大维得到了西班牙和意大利。没过多久,雷必达便辞去了自己的职位。于是,阿非利加便成了屋大维的囊中之物,屋大维从此成为最大领土的拥有者,实际意义上的西方的主人。
在东方的安东尼曾企图征服波斯,他也曾一度励精图治。不过,最后却败给了才智和美色。聪明才智之剑来自于屋大维,而美色诱惑则来自埃及年轻的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他像他以前的上司尤利乌斯·恺撒一样,陷入了“尼罗河巫女”的情网。不过,两者又有所不同,安东尼陷入太深,以致无法自拔。克里奥帕特拉的美色令安东尼魂牵梦绕,举止失态。屋大维的妹妹屋大维娅是安东尼的妻子。安东尼只让她一人独自待在意大利,而自己却整天与克里奥帕特拉在一起。因此,他不仅因他的妻子和屋大维决裂了,更与整个罗马分开了。
安东尼梦想着自己成为另一个亚历山大,整天生活在奢靡的生活之中。为了征服波斯,安东尼向屋大维索要军队,却被屋大维拒绝了。于是,他率领克里奥帕特拉的战舰和自己庞大的军队将矛头直指屋大维。公元前31年,发生在希腊西边海岸阿克提翁的一次海战决定了整场战争的胜败。屋大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成为整个帝国的主人。安东尼自杀了,妖媚的克里奥帕特拉还想诱惑屋大维,被屋大维断然拒绝。走投无路的她,最终也选择了自杀。
两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9年,屋大维在罗马庆祝他的胜利。正如他所说的,他是一切事物的主宰。的确,从名字和事实来说,他都不愧称得上是第二个恺撒。
伪装的专治政体?屋大维的统治长达四十三年之久(公元前29年到公元14年),而不是像恺撒的统治一样只持续了四年;他寿命很长,并且最后寿终正寝,而不是像恺撒一样被人暗杀。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深谙君主政体的特点,懂得君主政体需要伪装。屋大维比尤利乌斯高明之处是他成功地给君主专制政体披上了共和政体形式的面纱。他和尤利乌斯一样,是执政官和大祭司,并享有保民官所具有的权力。他被称为Imperator(将军)和Pater(国父)。但是,他又是聪明的,他没有实行执政官任期终身制,更没有实行独裁。不错,他接受了奥古斯都的称号,而且他也不否认把普林切普斯(Princes元首)一词用到他的身上。虽然这个名词是英文“prince”(王子)一词的来源,但是这个词在屋大维身上,仅仅表示“罗马的首席公民”。在封号方面,他完全摒弃那些浮华与礼节。他的一生倒如同元老式贵族一般,而不同于那些东方的暴君。
权力?罗马在表面上保持着共和国形式,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奥古斯都在罗马几乎拥有绝对至上的地位,以及凌驾一切的权力。他不仅在外交、宣战、讲和、供应城市粮草这些关键事务上拥有最高的支配权,而且军队统率和诸行省管辖这些最重要的权力也都掌握在他手中。虽然这些权力是每隔五年或十年授予一次,但他总是连续获得这些特权,其间从未发生过任何阻碍。
那么他的最高权力又是怎么来的呢?是单单来自于某种特殊职位和称号吗?当然不是。他用个人财富修建庙宇、公共建筑、高架渠、街道和公路,从而积累了名誉,为自己建立了超前的声望,他通过职务获得的这些权力,恰恰是基于他日益增长的声望之上。除此之外,他个人的机智和对军权的实际控制也是权力中重要的一部分。他还拥有大量的财富,各种职位权力综合之后,便让他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和平?罗马的和平离不开奥古斯都的努力。罗马人民对于战争无比厌倦,特别是罗马内部的战争。所以在历经两个世纪之后,当公元前29年,战时才会打开的雅努斯庙门关闭的时候,群众一片欢声雷动,激动异常。事实证明奥古斯都给罗马人带来了和平。于是人们在马提乌斯广场(阅兵广场)上树立了一座圣坛,称为“奥古斯都的和平”,圣坛的雕刻极其精美,作为罗马人对奥古斯都的纪念。
这份和平在罗马维持了将近两百多年,这期间仅有少数几次短暂和不幸的冲突。然而在远离帝国本土的地方,罗马军队却不断地开拓疆土。
奥古斯都为了把帝国的边界推进到更容易防御的地方,比如海洋和大河,因此边疆的战争还是持续不断。他率领军团通过征服占领的方式增加了一些新的行省。直到他去世之时,罗马帝国的边疆已经东至黑海、幼发拉底河和阿拉伯沙漠,西至大西洋,南至撒哈拉,北至多瑙河和莱茵河。
繁荣?和平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起。即使少数罗马军团仍然间歇地在边疆进行着战争,但环绕地中海周边的地带却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和平盛世。地中海相当于罗马帝国的一个内湖,处于和平世界的中心,维持着良好的和平秩序。商业的发展自然也是欣欣向荣,地中海上有成千上万的帆船行驶穿梭,船上运载着小麦、红酒、橄榄油、布匹、毛料、碗碟和金属器皿。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繁荣富庶的时代,庞培城和其他古代遗址城市显示的繁华可以证明。奥古斯都曾自豪地说:“我见到罗马时,它是一座砖砌的城市。而我离开时,它却成为一座大理石砌成的城市。”这话若是仅仅指兴建庙宇和公共建筑,那么事实的确如此。但若是看看高耸的建筑背后,还有下层民众居住的破败贫民窟,便知道是言过其实的。
文学?在文学上奥古斯都时代称得上是罗马的“黄金时代”。诗人维吉尔写出了伟大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史诗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特洛伊王子,在特洛伊城陷落被摧毁之后,四处流浪。内容与荷马的史诗《奥赛德》里主人公奥赛德的坎坷遭遇极其相似。维吉尔的作品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形式上,它类似希腊的荷马史诗,只不过是采用拉丁文;在内容上,它进一步发展了希腊神话,并将罗马文化和爱琴海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另外,这部作品也赞美了罗马,并歌颂了罗马统治者,据说当时的罗马统治者家族来自埃涅阿斯的后裔。
这个时代还有一个著名的诗人,那就是贺拉斯。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创作了一首美丽的抒情诗《颂歌》。还有一位诗人奥维德,他擅长抒写爱情题材,经常根据希腊传说和拉丁神话,把诸神的爱情和其他故事编写成优美动人的诗篇。还有一位是著名的散文家李维,他以连载文章的形式,发表文辞简练深沉的长篇罗马史。
除此之外,当时多数作家都在编写与斯多噶派和伊壁鸠鲁派有关的哲学、修辞学、建筑学等十多种学科的书籍。奥古斯都还聘请家庭教师编纂了一部百科全书。在艺术和文学方面梅切纳斯是一位著名的评论家,同时也是皇帝身边的御用文臣,又是对皇帝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密友。梅切纳斯一生曾慷慨赞助过很多诗人,使他更有名望。
文学的兴盛不仅仅是在罗马,而且也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受希腊文明影响的东方,大批的艺术家和学者、作家为奥古斯都时代的文明增光添彩。这个时期还有一位最伟大的地理学家名叫斯特拉波,他是小亚细亚人,曾经多年居住在亚历山大城,专心研究地理。与此同时,雅典吸引了无数罗马学者,它的魅力从未间断或消失过。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绘画和雕刻,这个繁荣的时代和这位伟大的统治者都值得颂扬。
宗教?这个时代罗马的神和希腊神话里的神已经融合。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对于他们的信仰却日益减弱。他们忘记了拉里,忘记了朱庇特和马尔斯。他们要么转移目标,对研究希腊化的哲学感兴趣,要么就沉溺于肉体物质方面的享乐。大多数罗马人都是如此,尤其是上层阶级的贵族更为明显,罗马社会的风气变得愈发轻浮和淫荡。这种世风在罗马蔓延,日益猖獗。奥古斯都采取措施,极力恢复昔日的传统美德,并倡导维持稳固的旧式罗马家庭结构。为此他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他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已婚男子享有固定的权利;他因奥维德写作放纵骄奢淫逸的诗歌而将他放逐;他甚至赶走了自己的女儿,因为她的恋爱私情很不光彩,影响极坏。但是,即使他尽了很大的努力,收效却不明显。往昔的神祇崇拜和传统的罗马美德依然日趋消亡,无法扭转。
耶稣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诞生于伯利恒。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里叙述关于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发展。
黑暗的阴影?公元9年,也就是奥古斯都死前五年,一支罗马军队与日耳曼人发生激烈的冲突,双方在日耳曼的森林里展开战斗,罗马人惨败,被打得溃不成军。这如同一个悲剧性的警示,意味着罗马的黑暗时代已经到来,此时的罗马需要旧日美德和英勇的支撑。马略曾经把日耳曼人阻拦在阿尔卑斯山脉,恺撒曾把他们挡在莱茵河外;显然日耳曼人在等待一个机会,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将渡过莱茵河与多瑙河,越过阿尔卑斯山脉,来分裂瓦解这个曾经繁荣一时的庞大帝国。
第10章 罗马帝国与希腊罗马文明
一、奥古斯都的继承者们
世袭的君主政体?尽管奥古斯都严格遵守罗马共和国的旧习惯,统治者并没有皇位或皇冠,但他留给后代们的国家,实际上是世袭的君主政体。共和国被认为实质上是一个帝国,奥古斯都被后人称为皇帝,或“元首”,意即“统治者”。另外,在这个国家中,皇帝并不是由元老和平民大会共同选举产生的,而是由皇帝本人在皇室成员——他的儿子或养子中,挑选决定继承者。
这种世袭的君主政体经历了提比略、凯尤斯、克劳狄和尼禄几个皇帝,一直维持到公元68年。
奥古斯都之后的统治者们,并不像他一样小心翼翼地掩饰事实上的专制政体。在被操控的选举中,他们通常获选为终身任职。与此同时,平民大会的权力被完全架空,而对于皇帝提名的官员和建议的法律,元老院只保留投票通过的形式,实际上已无力控制政府。皇帝已经掌握了军队、财政、公共建设这三个政府中最重要的部门。
面包和马戏?虽然帝国的财政收入部分运用于皇室的奢侈生活,但皇帝们为了获得声望与民众的效忠,也尽量满足人民对“面包和马戏”的要求,也就是将部分财政收入用以补贴市民的粮食和娱乐活动。他们将从埃及运来的谷物免费分配给罗马的无产者。每逢节庆,整个罗马万人空巷,街头的游行,戏院里的演出,马戏场里的战车比赛,竞技场里的格斗和搏战,令人拍手称快。令人惊骇的是,民众最喜爱的娱乐是观看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式的格斗和人与狮豹之间残酷的搏斗,他们对杀戮和流血完全无动于衷。财政的另一部分则用于供养效忠于皇室的军队及修筑公共工程。
公共建设和宫殿?除了公共娱乐外,皇帝们也毫不吝惜在公共建设上的花费。在罗马以及其他行省的城市里修筑气派的宽石道路和街区,兴建大理石庙宇和广场,并用石头建设高架渠为罗马供应更多的水。公元64年罗马大火焚毁了大半个城市,当时的统治者尼禄主持重修了笔直宽阔的大道,用坚实的房屋代替了旧有的木棚。并在被大火焚毁的地方开辟了一个大公园,在园里建造了有名的“金屋”,那是一座用石头和大理石砌成的巨大宫殿。为了公共娱乐,他把被控为放火犯的基督徒作为火炬当众焚烧。
虽然奥古斯都像罗马的首席贵族那样,在生活上力图不尚浮华,不事显赫。但他的继承者们却纷纷模仿东方帝王,过着奢侈的生活,神气极了。其中的凯尤斯和尼禄,甚至模仿埃及的国王,坚持要当神灵受人崇拜。
暴君和恐怖统治?“暴君”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最初意义只是指用暴力手段取得统治地位的国主,后来也被用来指专制和嗜杀的统治者。从这两个意义上来说,罗马的许多独裁者或皇帝都是暴君。一个依靠暴力来维持其地位的统治者总是怀疑他的权力是否受到威胁,并为此感到担忧恐惧。
奥古斯都之后的四个皇帝,不论他们怎样浮华和自负,对他们的皇位,甚至性命,其实都没有绝对安全的把握。因此,他们不得不到军队探视,以取得近卫军兵士们的支持。然后依靠这支精选的队伍对元老和民众们施加压力。这支近卫军也成为皇帝们扫除敌手的利器。可是另外一个让皇帝们感到害怕的问题出现了:如果这支近卫军造起反来怎么办呢?
毫无疑问的,这种猜疑的心理,与当时放纵的狂饮和血腥的残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心理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奥古斯都以后的四个皇帝会被认为是嗜血的暴君和怪物。
提比略是个勤勤恳恳的中年将军,在接位初期他并不残忍。但随着权力的扩大,他杀害了很多被疑为对他有威胁的人,这使他得到了“暴君”的称号。凯尤斯是个二十五岁的青年,起初很得人心,但四年的皇帝生涯使他变得挥霍无度、残忍暴虐。他的绰号“卡利古拉”,即“小军靴”,比他缺乏人性的恶名要更知名,因为他小的时候喜欢穿一双军靴,装模作样地到处行走。克劳狄执政时,是一位充满书卷气息的中年人,可是他却想要征服尤利乌斯·恺撒曾经访问过的大不列颠。尼禄当初是一个热爱诗歌、绘画和音乐的十七岁少年,也是哲学家塞内加的好学生,但不久之后便沉溺于酗酒、杀人和荒淫。这些人总是指责别人犯罪,但他们也犯同样的错误和罪行。
公元68—69年的一年之内,卡利古拉被谋杀,克劳狄被毒杀,而尼禄迫不得已采取自杀行动来避免被人刺杀。三个皇帝接连兴起又灭亡,最终两人被杀,一人自杀,随后接位的是从地方行省来的维斯帕西安。
维斯帕西安?奥古斯都所创立的君主政体存在着一个缺陷,就是它太过于罗马化了。各行省和在边疆驻防的各军团认为,他们在皇帝的人选上有更多的决定权。尼禄死后,西班牙、高卢、莱茵地区、沿多瑙河一带和东方驻军都推荐了各自的候选人。维斯帕西安是一个颇负众望的司令官。正如恺撒和奥古斯都,他依靠军团的力量登基。他最初得到驻犹太和埃及军团的支持,随后得到多瑙河军团的支持,最终赢得皇位。
维斯帕西安并不像尼禄那样挥霍和炫耀。他下令拆毁“金屋”,并在原地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圆形竞技场,在这个石头砌成的剧场上不知上演过多少流血的悲剧,以至于到今天,它的遗址仍是笼罩着阴沉气的奇观。尽管维斯帕西安对各行省都很宽厚,但在他统治期间,由于犹太人的造反,他派遣他的儿子提图斯率领一支罗马军队攻克了耶路撒冷。维斯帕西安于公元79年寿终正寝。
图拉真?我们不可能在这里把罗马所有的皇帝逐一列举出来评判得失,但其中有些人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图拉真先是作为一名指挥官带领军队平息了叛乱,又以他平易近人的作风赢得了士兵们的效忠。在他的领导下,帝国的边疆范围拓展到史上最大。他以层出不穷的“表演”来讨好罗马群众。从他开始,各行省的议员占了元老院的大多席位,行省在罗马的统治上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图拉真来自西班牙,之后的罗马皇帝都是外省人。
哈德良?哈德良既是个军人又是个学者,他领导的政府给人们带来了二十年的安定生活(117—138年),他略微收缩了帝国的边疆,但加强了防御。他注重罗马的美化也关注各行省的建设。他通过多年巡视,足迹遍及全国。在雅典,他修建了奥林匹亚·宙斯的庙宇;在罗马,他修建了许多建筑,万神庙与他壮丽的皇陵保存至今。
马可·奥勒留?马可·奥勒留是公元161—189年间的罗马皇帝,他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斯多噶派美德的人。在他当权的二十年里始终忠于职守,杜绝奢侈。他从早到晚勤恳踏实地工作,生活像穷人一样简朴。图拉真与哈德良两人都受到斯多噶派哲学的影响,与他们不同的是,马可·奥勒留师从安东尼,自己本来就是哲学家,他还写了一本著名的《沉思录》,在这本书里他既表达了斯多噶派的精神,也表达了他对民众的深厚同情。
不幸的是,基督教徒们被人们误解为与邻里不睦并仇视政府的人。因此皇帝们在掌权时期,对基督徒都有多多少少的迫害,即使最仁慈的皇帝也在所难免。马可·奥勒留统治时期尤其如此。
二、罗马帝国的后期
内战和塞维路斯的出现?公元192年,马可·奥勒留的儿子被下毒、绞死,罗马帝国的禁卫军和许多地区如不列颠、叙利亚、多瑙河等,都推选出了皇位的候选人。经过一场残酷内战的角逐,塞普提米乌斯·塞维路斯获胜了,他得意扬扬地披着沾满了鲜血的紫色皇袍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一跃成为罗马世界的首脑人物。
塞维路斯出生在布匿的阿非利加,学习过拉丁文,曾受到马可·奥里略部下的提拔。从多瑙河上一支军队的司令官,变成了罗马帝国不折不扣的军事独裁者。塞维路斯在位十八年(193—211年),有十二年用于征伐东方各地和半归顺了的不列颠岛。塞维路斯最著名最危险的政策是整批地屠杀有钱的人,把他们的地产充公并分给他的兵士。这个政策并非是他新创的,但从此时开始,却变成了罗马帝国皇帝们经常使用的措施。这项措施造成了三大恶果:它杀掉了一些德才兼备,而且能干又有文化的人;它加剧了权力和利益的争夺,让那些军队和富有野心的将军之间彼此争斗不休;它使罗马帝国的繁荣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三十个皇帝?塞维路斯和他的儿子卡拉卡拉相继死去之后,军人们为追求权力和利益,将罗马帝国变成了势力角逐的战场。如果不把那些自封为王的计算在内,53年间(217—270年),有三十个皇帝,平均不到两年就出现一个,这三十个皇帝中只有一个人得以善终,其他的都死于谋杀。奥勒利安连出生在多瑙河农人家庭,他极富有才干,又是一名能干的将军,他仅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270—275年),就恢复了罗马帝国内部的秩序和统一。但是即便如此,他和他的三个继承者也都未逃脱被谋杀的厄运。
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内乱造成了四个灾难性的后果:(1)内乱此起彼伏,专制政体也不再装模作样地进行掩饰;(2)它破坏了罗马城在整个帝国中一贯有效的领导地位;(3)它破坏了整个帝国所有的城市发展和建设;(4)它削弱了罗马帝国在边疆上的防御能力,最终招致了蛮族的入侵。
戴克里先?戴克里先的出现打破了罗马帝国纷乱、斗争的可悲局面,重新建立了统治秩序。在公元284年到305年之间,戴克里先成为罗马皇帝,他不仅恢复了罗马内部的秩序,平息各种叛乱,收复了许多失地,而且对政府体制和机构进行了改革。他很清楚这个帝国实在太大,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能治理,于是把罗马帝国分为四部分,他和另外三个助手分别管辖一部分。其中一名助手在地位上仅次于他自己,称号是“奥古斯都”,而另外两个的称号则是“恺撒”。
戴克里先也对军队和税收系统进行了改革,然而在规定物价和工资这件事上,他虽然很努力,最终却失败了。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专制君主,自称拥有君权神授的资格。然而掌权二十一年后,他采取了出人意料的非常行动,辞去了皇位,选择退休。
君士坦丁?戴克里先之后,群雄相争的局面再次重现,并且一直持续到君士坦丁出现。公元312年,经过残酷的角逐,君士坦丁控制了帝国西半部,随后又征服了帝国东方区域,最后完成统一,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他将帝国首都从罗马迁移到拜占庭的旧希腊城市。君士坦丁重建都城,并用自己的名字来重新命名,“君士坦丁堡”意思是“君士坦丁的城”。君士坦丁堡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也是君士坦丁选择迁都于此的原因之一。君士坦丁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新罗马城”,对罗马帝国的政府进行改革。君士坦丁还接受了基督教,并将它立为罗马帝国合法的宗教,结束了历代罗马皇帝对基督徒的迫害。他在历史上被称为“君士坦丁大帝”。
至于基督教怎样变成帝国的主要宗教,而蛮族又是怎样入侵的,我们将在第五编里讲述。
查士丁尼?4世纪以后,“一国两帝”已成了罗马的习俗。一个在东方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一个在西方以罗马城为首都。5世纪里,西方的罗马帝国逐渐崩溃,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若干蛮族的王国。6世纪里,东方的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曾经一度收复罗马失地,形成了某种统一的局面(527—565年)。他从蛮族手里先后收复了意大利、阿非利加和地中海等地区。另外他还主持编纂了一部伟大的罗马法典,因而获得了永垂不朽的盛名。
查士丁尼死后,东西罗马又开始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罗马,事实上已经独立成为希腊帝国。1453年以前,君士坦丁堡始终能抵挡住一切来犯和入侵。公元800年以后,西罗马帝国一度尝试复兴和统一,并在几次进攻东罗马的战役中,多多少少取得一些成就。
三、大罗马世界
之所以说是“大罗马世界”,是因为罗马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征服和统治了地中海周围土地的强国。地中海素有“大地中心”的荣誉,而罗马使它更加名副其实,真正使地中海成为世界的中心。
文化在欧洲的扩张?罗马成为地中海的主宰,使古老的东方文化与野蛮的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因为罗马征服了近东的希腊化的世界,所以就如亚历山大把希腊文化向东传播一样,罗马把希腊文化向西传播。罗马帝国包括了布匿和迦太基人的世界,因此,罗马把近东希腊化的世界和欧洲西南部,以及布匿世界联合到了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意大利、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直接成为古代文明的继承者,即使后来的蛮族侵略几乎冲击掉了不列颠和欧洲北部等地的罗马制度,但是却没有影响到意大利、西班牙和高卢(法兰西)的罗马制度,这三个地方依旧继承着罗马的语言和性格。
北部边界?随着罗马的扩张,占领的地方不断扩大,因此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就越多,所以到奥古斯都时期,罗马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扩大边疆,而是如何占领那些易于防守的自然边界。从地理位置来看,位于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是一条理想的自然边界,但是好战的山地居民有时会越过这条边界入侵罗马,进行劫掠,因此奥古斯都决定把边疆再向北推进,于是边疆线越过了阿尔卑斯山,到了多瑙河。奥古斯都还企图占领处于莱茵河和易北河之间的日耳曼部落。但是,由于阿米尼乌斯于公元9年在条顿堡林山里击败了奥古斯都的三个军团,奥古斯都被迫撤退到了莱茵河。
从那以后,莱茵河和多瑙河成为北部的主要边界线,直到罗马帝国西部的崩溃。罗马在不列颠北部和其他没有深海天堑的地方建立了石墙。而石墙也象征着罗马帝国的衰落,随着岁月的流逝,罗马帝国已经无力依靠士兵来防御蛮族的侵略,它必须更多地依靠石墙来被动防御,后来连石墙和河流也抵挡不住外族的入侵。
在国土边界,也就是石墙与河流的背后,驻扎着设防的兵营,各个兵营之间有军用道路连接。而某些重要的兵营促成了四周城市的出现与发展,比如在英国的切斯特、兰卡斯特、唐卡斯特。在拉丁文中,兵营被称为“卡斯特拉”(castra),而“切斯特”和“卡斯特”就是从这个词来的。如果你们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莱茵河上的主要城市都位于西岸,位于多瑙河上的主要城市则都是在南岸,而且它们都处于这条边界罗马的一侧,因为他们曾经都是罗马的营地。
南部边界不同于其他边界,南部的阿非利加大沙漠比起石墙来要可靠得多,在它的北面是罗马在北非的诸多富饶的行省,南面则是没有开化的热带黑人部落,大沙漠把两者完美隔开了。
东部边界?罗马的亚洲疆域包括小亚细亚和叙利亚,也有一个天然的屏障——阿拉伯沙漠,但是罗马真正征服的却只是大沙漠的边缘地带。罗马有一个叫作阿拉伯的行省,也就是位于叙利亚、埃及和红海之间的西奈沙漠。由于频繁的战争,边界线也经常移动,因此虽然阿拉伯大沙漠能够作为自然屏障,但实际上,在更北的叙利亚北部和小亚细亚的边疆上,却没有沙漠屏障了。
罗马占领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很长时间,并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巨大弯曲之间的地区当作一个行省,以此来控制亚美尼亚,但是罗马对此地的控制却遭到帕提亚人和波斯的继承者的顽强反抗。
罗马和平?当罗马士兵在边疆依靠着自然界线以及石墙,拼死守卫着他们的国家的时候,罗马内部却与之相反,享受着长期的和平。如果你大致翻看罗马的内战史时,可能会抱有相反的意见。但仔细翻看的话,事实上从奥古斯都登位到康茂德被谋杀,也就是从公元前29年到公元192年之间,罗马帝国几乎保持了超过两个世纪的和平,当然,除了从公元68年到69年之间短促的内战。
虽然罗马和平(PaxRomano)并不是自由民族之间自愿达成协议的结果,而是罗马的武力所强加的结果,但这也是一种和平。在罗马出现之前,地中海世界一直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无休止的战争破坏着商业和文化,破坏了不仅一种文明,此时和平的出现,则大大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平促使罗马出现几十个发达的城市,并使之繁荣。罗马使文明尤其是和平艺术传向世界,而它也成为地中海古典文明顶峰的标志。
四、政府和法律
罗马的榜样及影响?罗马在建立和平以外,在政府和法律方面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较为突出的是,在古代史上,罗马为共和国树立了一个最为杰出的榜样。它成功地获得和治理如此广阔的地域。在其他地方和更早的时期,特别是雅典和其他希腊城邦,虽然也有文明的共和国,但没有一个能匹敌罗马。
除了作为古代史的榜样,罗马传统对近代共和国的影响也很大,就连“共和国”和“民主”这些词都是从拉丁语里而来。再例如选任官吏,罗马的选举方法被近代民主政府沿用,而雅典常用的那种抽签选任官吏的方法则被舍弃。
此外,近代各国的参议院的出现及形成也是从罗马那里得到启发。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八世纪的美国和法国,人们制定宪法时主要是从罗马历史中获得共和政体的观念和范例。
不可否认,罗马给近代世界不但留下共和政体传统,也遗留下专制政体。它既有元老院和群众性大会,也有独裁者。罗马后期君主所用的“imperator”(古罗马皇帝)和“princeps”(领袖)等尊号演化为英语中的“emperor”(皇帝)和“prince”(王子),形式上如出一辙。不仅是尊号,专制政体的形式还体现在皇宫、皇座、皇冠和紫色的皇袍代代相传。这些皇权象征着皇帝和国王,他们沿袭亘古的专制政体,又传给近代。
下面从行政和立法方面详说罗马的榜样和影响。
行政?从治理庞大帝国的政策来说,罗马超越了它所有的前驱者。这些方法极其有效。最初,在行省里任命总督,由总督和他的部下征收贡品,并对当地事务和官吏不加干涉。然而时间长了,总督及其部下就一步步把地方行政事务接收过来。
罗马成为行政方面的榜样,是它大胆探索、顺应国情和发展的结果。在凡是可能的地方,他都把被征服的民族组成在形式上相当一致的市镇和城市,允许行省市镇逐渐升级,同时享有更多的特权。由于被征服者效忠,表现良好,罗马的公民权也一步一步扩大到整个帝国。但它一直是高度中央集权的,最初集中在罗马,后来就集中在皇帝和他的军队里。罗马共和国从来不是一个联合体,允许各自治邦选派代表组成联邦制。
立法?法律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成长是如影随形的。古代最伟大的法律制定者就是罗马人。罗马法典对近代法律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古代的法律大多简单严谨,罗马城邦最早的法律也是如此。大约在公元前449年,罗马城邦最早的法律由十个人组成的委员会写成文字,又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这是第一次的法律记录。这些法律定义了罪行和刑罚,并对财产权、个人权利和诉讼程序做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阐述。
随着城市的成长,到共和国的成形,再到后来帝国的建立,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相应地,将法律全面扩充并且更加精细成为必然要求。财富的迅速增长和规模巨大的商业的繁兴,要求财产和商业契约法律进一步完善。
在共和国末期和帝国早期,城邦内道德衰败,家庭生活破裂现象严重,引起立法人对法律更大的关心和思虑。随着帝国的扩张和商业的蔓延,城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外国人对峙罗马法庭的情况。这些外国人习惯于其他类型的法律却不谙罗马法律,对付这些人成为伤脑筋之事。因此,在罗马设立一个受理有关外国人案件的法庭成为必然的趋势。各行省的总督也要处理同样的问题。
考虑到这些情况,最终的结果是法官们在做出判决时,一部分依据罗马法,一部分参考外国人的习俗。
法律渐趋复杂,其结果是产生了类型不一的法律。毫无疑问,罗马政府通过了对公民有约束力的法律,但这些法律对于隶属民族和异邦人则无效。这种主体有限的法律带有局限性,法官得常常加以解释和扩充。法官的意见常会影响案件的判决结果,“法官制定的法律”由此而诞生。
虽然大部分适用于异邦人的法律是由法官制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法官眼中异邦人就跟罗马公民一样,法官们为罗马公民制定的法律跟异邦人是有所区别的。
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法官们制定的法律以及皇帝颁布的法令等各类法律并行,愈发繁杂,结果使得最有学问的法律学家也被难住了。尤利乌斯·恺撒(罗马共和国末期的皇帝)最大的心愿就是搜集所有的法律和判决,仔细研究,最终归结成一部法典。尽管他没有完成这个大计划,但六个世纪后,由查士丁尼替其完成,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在任职最高领袖期间(527—565年),查士丁尼做了许多令人称奇的事,但没有一件事能与汇集、编纂和解释罗马法相提并论,他专门任命一个由能干的法律学家组成委员会,主攻汇集、编纂罗马繁杂的法律和法令,由此而成《法典》。
查士丁尼并未停住探索的步伐,花了三年,由十六位法律学家组成委员会审定重要法学家意见并按题逐条分编,以供参考,这样汇编的意见著成《法理会要》。又应查士丁尼要求,法学学家们编成便于学生用的《法学总纲》,它是一本阐明罗马法原理的简明课本,将法律普及人心。
之后,查士丁尼不断颁布用以修正或补充这个法典的新的法典。他将《法典》《法理汇要》《法学总纲》及补编合在一起称作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CorpusJurisCivilis”),常简称为《查士丁尼法典》。
到查士丁尼任职时,公民权已经推广到整个帝国,法律变得更合理也更加人道,适用于罗马人的法律和适用于非罗马人的法律之间的区别大体上已经消失。例如,父亲已不能处死他的儿女,奴隶主也不能处死他的奴隶。法律趋于温和并且更加合理和公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于不同民族的歧视渐渐变小,另一个是斯多噶的哲学和基督教。基督教影响了罗马的多个方面,例如彻底修改结婚和离婚的法律。基督教里有关上帝的父道和人们之间的兄弟情谊也促进了对弱者和不幸者的同情和仁慈,同时阻碍奴隶制的推行。作为基督教虔诚信徒的查士丁尼能有如此成就,我们不得不承认基督教所起的巨大作用。
五、罗马的经济生活
贸易的扩张?罗马的和平和法律是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其中体现在:海洋上,在地中海航行的船舶可以安全地进行贸易往来,不必担心再受到敌舰和海盗的威胁;陆地上,罗马的秩序和法律保护了商人的权益;交通上,帝国主义旧有的军用公路网和如今边疆的诸行省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运输的速度;货币上,罗马钱币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减少了贸易的摩擦。
罗马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输出的货物遍布世界各地,甚至到达斯堪的纳维亚、日耳曼、俄罗斯、印度、中国、东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中部。从世界各地,罗马换回了许多罕见的东西。
商业的大量生产和地区分工也改变了农业和制造业。各个地区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特长,寻找自己最能盈利的产品,并专注于此,然后大量生产出售,用来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
这种现象即是大量生产和地区分工。比如,当外地的谷物比意大利本地的谷物还要便宜的时候,农民就会减少农作物的种植并专门制造更能赢利的酒类或者油类。因此,意大利制造的灯远销各个国家。意大利有的地区专门造砖,有的专门铸铁和炼钢,还有的专门制造玻璃或青铜器。埃及不仅从东方运输谷物、亚麻布、纸张等生活用品到意大利,运来精妙细致的奢侈品。西班牙则出口橄榄油和金属品。高卢也因为出口高卢酒、陶器、羊毛外衣、亚麻布、安全别针和金属器皿而变得富饶。
罗马的特制品虽然在产品生产和交换上远不如近代世界的先进国家,但在当时却比许多国家要先进得多。
城市?罗马贸易和工业的发展使城市迅速发展。制造业商业的发展、市镇的扩张、道路的延伸也在同步进行。新城市犹如魔术般迅速兴起,其中高卢、西班牙是商业和文化的中心。罗马典型的城市规格是方格形,其中有体育场、戏院等娱乐设施,图书馆和澡堂等公共场所,还有议会厅、庙宇和礼拜堂等优雅的建筑。就连私人住宅和公寓也被建造得异常精美,有的房子甚至还配备专门的水管。
劳动?城市里有许多富裕的商人、银行家和承包人,他们都慷慨出资,成为艺术的拥护者,并以此为荣。但有时工人阶级并不能从工业的成长和贸易的扩张中得到很多益处。虽然劳动人民能观看到美丽的公共建筑,坐在公共戏院里,使用公共澡堂,并能在其中找到一些乐趣,但和富裕的人相比,工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不如以前。奴隶也成了生产力,他们的主人为了利益而让他们日夜劳作。自由工人的人数也不算少,所以他们必须拼命工作来和奴隶们竞争。
在乡下,罗马早期的农人自己耕种自己的小农场,奴隶们则耕种大农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小农场逐渐被大农场和大牧场所取代。小农场的农人失去了他们的土地而不得不去大农场当佃农来维持生计。因此,佃农取代了奴隶的地位,许多奴隶得到解放。后来,佃农逐渐移入城市或迁往其他地方,于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禁止他们离开农场。这种强迫手段使农人不得不在同一块土地上世世代代当佃农,农奴便由此产生,农奴在罗马帝国时期占大多数。
工具和耕种方法?农人所使用的工具较少且方法简单。他们所用的犁只能在土地上留下几道抓痕,根本不能把土地挖深并翻成有规则的垄沟。他们用镰刀来收割谷物,用连枷或用牛的踩踏来脱粒。手工业在制造业里占大多数,即使罗马人发明了机器,但并不受到重视。据说,有一个发明家发明了某种机器并把它进献给当时的维斯帕西安皇帝,但是这位皇帝却认为这个发明会使许多人失业,所以把机器搁置在一边。
家族作风和衰落?罗马帝国早期,工业和贸易很少受到政府的干扰。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和官员们对经济的管制逐渐加大。
在公元3—5世纪,罗马经济渐渐衰落,土地的肥力大不如以前,农人的赋税也越来越重。政府的管理非但对农人没有好处反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农奴制压迫着百姓的生活,内乱也经常发生。
六、希腊—罗马文化
奥古斯都统治的时代成为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他的后继统治者使之延续。罗马帝国时期的两个世纪,美术作品精彩地展现了罗马内部的和平与发展。统治者为了促进艺术的发展,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建筑、雕刻和绘画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杰作,在以往的几个世纪的时间内也没有留下那么多杰作。其他帝国也无法与罗马比拟。
罗马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希腊化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大部分作品是希腊和其他近东艺术家所创作的。近东的艺术通过罗马才扩散到更广大的地区。但是罗马的艺术家并不都是模仿者,即使他们在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也胜过了他们所模仿的对象。尤其是在建筑方面,罗马人在建筑上有独特的天分。
拱门和圆顶?拱门建筑并不是罗马人发明的,他们是向伊达拉里亚人学习,并加以发扬。罗马人在高架渠和桥梁建筑中采用拱门,既美观又实用。像罗马大圆形竞技场之类的建筑,他们使用了重复的拱门,采纳希腊的圆柱,就连进门的通道也被建成了拱状。拱形的凯旋门纪念着皇帝们的战功,罗马广场及其附近还有三座这样的凯旋门,分别是纪念提图斯、塞普提米乌斯·塞维路斯和君士坦丁大帝。
当然,圆顶和拱门是相同的建造原理。圆顶被罗马人作为巨大公共建筑的屋顶,这样就不必用柱子支撑整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但是在搭建圆顶或拱门时需要用一个临时的支架,等到建筑大概完成,比如拱门的石块都嵌卸完毕或者圆顶的水泥凝固之后,支架就可以撤去。这时拱门或圆顶就依然独立存在,成为华丽雄伟的建筑。由哈德良所造的万神庙是世界上最大的圆顶之一。而查士丁尼在君士坦丁堡建造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拥有着高耸的拱门和巨大的圆顶,被认为是最宏伟壮丽的圆顶建筑。
书籍和教育?在文学和艺术上罗马通过和平方式取得了丰硕伟大的成就。在奥古斯都之后的五个世纪中,罗马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书籍。我们所说的书籍或图书,是指由一条条纸草制成长纸,然后卷成圆筒一样的形状。然而有时,人们也用羊皮(干制羊皮)代替纸草制成纸卷。由于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掌握印刷术,因此所有的书籍都是用手书写或者细心抄录而成的。
初等学校遍及整个罗马帝国,各个市镇都有学校,但只有较大的城市才有能力聘请教授,他们为有抱负有潜力的青年们讲授修辞学,教他们演讲、写作和辩论的技巧和艺术。有钱人把他们的子孙送到罗马城或者雅典,那里有更高层次的学校,能够接受到相当于大学的教育。在罗马或雅典,教师和学生的数量非常庞大。当时,拉丁语并非是罗马帝国的唯一语言。在叙利亚地区,人们还使用一另种语言,被称作阿拉姆语,属于闪米特语言。而埃及地区的民众都使用埃及当地的(科普特)土话。罗马所有的东部行省都通用希腊语,而在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仅是有地位的人说希腊语。同时,帝国东部各地出现的书籍大多用希腊文写成,而西部各地出现的书籍则是用拉丁文写成。
大作家?在这里要提到一些著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罗马文学的全貌,足以证明罗马帝国的文学类型是多么丰富多彩,文学创作的范围多么广阔。普鲁塔克(46—120年),他是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的一名希腊籍教师,也曾在政府兼任官员,最著名的作品是一系列的人物传记,至今仍流传很广,比如《名人传》等。马可·奥勒留皇帝在他的著作《沉思录》里阐述了斯多噶派哲学,给全世界提供了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与马可·奥勒留同时代的伽伦,生于帕加马,一生寄寓在罗马,他四处旅行,到过很多地方,写了许多关于逻辑学、伦理学、语法修辞及其他类型的书籍,包括他最有名的解剖学和医药学方面的著作。
克罗狄·托勒密是一名希腊人,但他出生在埃及,在公元2世纪时,他写了一部关于天文学研究的伟大著作,并详细地总结了三角法则。一直到16世纪,他阐述的有关地球、太阳和其他天体的观念仍然在欧洲流行。他另外还写了一部关于地理学的名著,并亲自绘制了一张世界地图,这张地图非常有名,当时他相信世界正如他所绘制的那样。
昆体良大约在公元35年出生在西班牙,他的著作都是关于演说术和教育学,多用拉丁文写成,受到罗马两位皇帝维斯帕西安和图密善的青睐。这两位皇帝都曾赞誉昆体良,因而确立了他的学术地位。著名学者塞内加也出生在西班牙,通常认为,紧接着奥古斯都的“黄金时代”之后,是拉丁文学的“白银时代”,而塞内加则是白银时代最杰出的作家。塞内加的著作内容丰富,涉及众多学科,其中最优秀的著作是关于道德哲学方面的。另外,他是尼禄皇帝的私人教师,又是皇家顾问,但是随着塞内加地位逐渐上升,财富不断增多,影响也日益扩大,引起了尼禄的妒忌,最后尼禄竟然逼迫塞内加自杀。
“白银时代”还有另一位作家,名叫普林尼,我们称他为老普林尼,以别于他的侄子小普林尼,这也是一位著名人物。老普林尼曾经撰写了一部巨著《自然史》,书籍内容涉及植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为了搜集撰写这部书所需要的各类资料,他大概查阅参考了两千本书。他使用拉丁文将希腊文化、希腊化学术、罗马知识全都融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公元2世纪初,出现了一位笔法犀利的拉丁诗人尤维纳尔,还有一位文笔动人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塔西佗描述了罗马人和日耳曼人,还有罗马人征服不列颠的历史。
古典文学衰落?在罗马帝国后期的几个世纪里,非基督徒作家十分少见,著名作家更是凤毛麟角,尤其从公元3世纪到6世纪,罗马最好的文学作品、最有魅力的艺术著作都出自基督教作家之手。《圣经》(新约全书)是公元1世纪时的伟大作品,后来又有希波的奥古斯丁写出了许多十分杰出的著作,将他渊博的知识融入著作,对世界文学做出重大贡献。另外还有尤西比乌斯,他的历史著作极为优秀,文字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性。基督教的神父们也撰写了很多著作。
小结
罗马军队的征战彻底统一了地中海的文明世界。战争对罗马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完全摧毁了旧有的共和政体,取而代之的是帝国君主独裁政体。不久之后,罗马又变成了军权主义的暴政帝国。同时,商业贸易的扩张导致贫民沦为农奴,农奴制范围日益扩大,而在罗马的富人阶层中,奢侈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在艺术、文学、商业和科学的影响下,地中海周围各个种族和民族文化逐渐融合。罗马世界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是产生了文明化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文明化了,而且文明化程度也不全令人满意。
即使在罗马最为鼎盛的时期,罗马世界所形成的古典文明也存在许多缺点:(1)一人独裁专制;(2)罗马的经济体系仍以奴隶制和农奴制为基础;(3)罗马世界的宗教信仰不断衰弱;(4)罗马军团不再是罗马人组成的队伍,越来越多的蛮族和异邦人加入了军队。
总而言之,在古代的非基督教世界中,古典文明在经历了一个伟大扩张的辉煌时期之后,慢慢衰落枯竭,几乎可以将它的繁盛时期比作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但是曾经一度粗壮的大树却正在被衰败侵蚀,而且极其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