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悲痛的誓言
东征秦军全军覆没,这是秦国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如果你是秦穆公,面对这样的惨败,你该怎么办?我们看看接下来的发展。
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各位还记得那位再嫁重耳的秦国公主吗?她是晋文公的夫人,晋襄公名义上的嫡母,这时她出来为那三位害得秦国大败的将军说话了。说什么呢?她说:“穆公对这三个人恨入骨髓,希望你把三个人送回去,让秦君亲手烹杀了他们。”
如果你是晋襄公,秦军已经惨败,计策大获成功。请问此时此刻,你会答应嫡母的请求吗?
晋襄公当然答应,因为他认为秦国已经不足为虑,何不做个人情?他把这三位将军送了回去,满心以为他们回去必死无疑。这三位将军也以为自己死定了,但他们被送回秦国后,看到的却是一幕意外的情景。
三将至,缪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
秦穆公穿着丧服,亲自到城外来迎接他们,哭着对三人说:“当时百里奚和蹇叔劝我不要东征,是我没有听二老的话,才会有这样的大败,才害得你们受这样的侮辱。这是我的错,你们哪有什么错?拜托你们帮我尽心洗雪这个耻辱,千万不要懈怠。”
各位年轻的朋友们,读这段话可能没有感觉。等你们长大进入社会就会知道,要让高高在上的上位者愿意主动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世间绝大部分的上位者都不会公开承认自己有错,他们所有的错误都是别人造成的。
秦穆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今天晋国给了他人生最大的耻辱,他要雪耻!
想要雪耻,就必须先强国;想要强国,就必须先找回人才!这三个人都是将才,将才难得,秦国不能没有他们。所以穆公才一定要女儿帮忙,把他们救回来。《左传》记载晋国大臣先轸在听到襄公放回三将后,气愤地唾骂晋襄公说:“亡无日矣。”从这个反应就可以知道,这场战役的胜利绝非晋襄公之功。然后先轸立刻去追,可惜最后没追上,可知在他的心中,这三人确实是足以威胁晋国的难得将才。
如果当初文公夫人对襄公说,秦穆公非常重视这三个人,这是秦国难得的将才,请饶了他们三个吧!那么襄公就一定会杀了他们。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人才,怎么能留在已经结下死仇的敌国手中?所以文公夫人才故意那么说,这一招不是跟当年穆公用五羖羊皮赎回百里奚的计策一样吗?可见计策不在新旧,有用就好,只要对手够笨,一样还是会上当的。
穆公心中怎么可能不怪罪这三个将军?归罪于他人,找寻替罪羔羊,这是人之常情,特别是上位者的常情。但穆公知道没有这三个人,他不可能复仇。当秦国败落到了这一刻,穆公的神志忽然又恢复了清明。前面说过,秦人的性格非常特别,当处于逆境的时候就会智勇兼备,可是一到顺境就立刻得意忘形。而现在秦国正是逆境之时,秦穆公终于用理智盖过了他的感情。
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试问,如果穆公坚持自己没错,把过错全部赖在三人头上,这三人心中做何感想?他们难免会觉得不平,这是人之常情。而如今穆公主动认错,难道这三人会因此真的觉得自己没有错吗?
当然不会。这只会让三人更加羞愧,更要全力以赴来帮助穆公。
如今穆公不但没有怪罪三人,还恢复了他们原有的官爵和俸禄。注意这四个字“愈益厚之”,不是“厚之”,不是“益厚之”,而是“愈益厚之”。对他们比犯错之前还要亲厚,待遇还要更好。这不是人之常情,这是天下霸主的胸襟。
三十六年,缪公复益厚孟明等,使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以报殽之役,晋人皆城守不敢出。
穆公的复仇计划成功了没有?他苦苦忍耐了三年,重新训练出一批精锐军队,让三位将领再次率军进攻晋国。三人在这三年中备受穆公的厚待,他们能没有自愧之心吗?所以这次他们在渡河之后,便将所有船只焚烧殆尽。什么意思呢?就是下定决心,如果这次不能战胜晋国,他们便不打算再活着回秦国了。
在秦晋殽之战后的三年里,晋襄公终日沉湎于酒色,而秦人却日夜切齿等待复仇,各位觉得谁会赢?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秦军杀得晋军抱头鼠窜,在晋国纵横驰骋,晋军只能躲在城池里不敢出来。
这一次,秦穆公终于打败了晋国,洗雪了当年的耻辱。请问如果你是秦穆公,在成功雪耻之后,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举国狂欢三日来庆祝?向晋国勒索更多的财富和土地?乘胜追击并吞晋国?都不是。
于是缪公乃自茅津渡河,封殽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
穆公从秦国渡河到了晋国,不是到占领的城池中巡视,而是专程到当年秦军战败的殽阨去。去那里做什么呢?因为当年秦军在殽阨战败,全军覆没,那些秦国的将士到现在都还暴尸荒野,无人埋葬(那当然,晋国人怎么可能帮忙埋葬)。秦穆公特意去这一趟,就为了给当年秦军阵亡的将士们举行丧礼,为他们痛哭三日。
丧礼之后,秦穆公召集了战胜的秦军将士们,当着所有人的面宣誓。这一篇誓言就是鼎鼎大名的《尚书•秦誓》,也是后来《尚书》的最后一篇。秦穆公要告诉所有将士什么呢?
《尚书·秦誓》
乃誓于军曰:“嗟士卒!听无哗,余誓告汝。古之人谋黄发番番,则无所过。”以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奚之谋,故作此誓,令后世以记余过。君子闻之,皆为垂涕……
《史记》中只引用了此篇的大意,意思是古人曾有言,遇事有必要先问问多历世事的老人,这样才不会有过错。为什么穆公要说这段话?因为他深深追悔当年没有听百里奚和蹇叔的话,才会铸成大错。
所以《尚书•秦誓》的目的,不是要向将士们宣传秦军多么厉害,不是要炫耀穆公多么伟大,而是要在所有人面前,再一次沉痛地认错。穆公不但要当众认错,还要特地作一篇誓言,让后来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记得他曾经犯下了什么样的大错。
常人之情,掩过尚且不及,何况是要上位者公开向大家认错!更何况他不只是要现在的人记得他的过错,还要后世的人都记得他的过错。秦穆公这个人,实在太了不起!
各位可能会想,“认错”有这么重要吗?是的,非常重要。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人或团体都不是完美的,难免都有决策错误的时候。有错不怕,怕的是碍于上位者的面子或责任而不敢改正错误,甚至千方百计地去遮掩错误,于是一步错步步错,直到局面难以收拾。
更糟的是,上位者将错误推给下面的人,以为暂时如此便可解决问题,却不知上行下效,人人有样学样,于是推诿成风。有过者无罚,无辜者受罪,人心就此离散,败坏团体士气没有比这更厉害的。
只有真正有自信、有担当的人,才能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才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足以担当大任的领导者。
在历史上,其实并不是只有秦穆公如此,我再给各位举一个例子。在四百多年前日本的战国时代,有一个人叫德川家康,他原本是日本中部三河国的小诸侯。当时在三河国的东边,有一个极为强大的诸侯叫武田信玄,带领了大军要西上京都夺取天下,因此要攻打挡路的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年轻气盛,决定率领军队迎击信玄,两军在三方原会战。最后德川家康惨败,狼狈逃回城中,幸好武田信玄因为病倒撤军,德川家康这才逃过了一劫。
德川家康“颦像”
但德川家康并没因此而欣喜,反而专门命画师画一幅他因战败而愁眉苦脸的画像,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也让后世子孙世世代代记得他今天犯下的过错。这幅画像后世称为“颦像”,一直保存到了今天。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怪不得他最后能取得天下,建立将近三百年的德川幕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尚书•秦誓》最后还有一段话,值得我们好好看一看:
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冒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这段誓言是什么意思呢?穆公告诫子孙说:“如果有一个臣子,没有任何特殊的才华,但他的心胸宽大,能够容人。看到别人有才华,就好像自己有才华一样高兴;看到人家比自己更贤能,心中不但不会嫉妒,还会更欣赏对方。不是只有在嘴巴上称赞而已,而是真心地能容纳别人。这样的人,才是能保护我子孙和人民之人,才是真正对国家有利之人!
“如果有一个人,别人有才华就嫉妒他,千方百计地想要诋毁他;看到人家比自己更贤能,就处处设置障碍阻隔他,不让主君或上司知道有这样的人。这种人心中只有自己,无法容下别人比他更杰出。这是会使我子孙和人民不保之人,是对国家有危害之人!”
请问各位,秦穆公话中所说的“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究竟指谁而言?
这句话指的是百里奚。
如果各位还记忆犹新的话,就会知道穆公是有感而发,他说的正是那位推荐蹇叔的百里奚。百里奚能够容贤进贤,于是才有秦国的兴盛;穆公不听百里奚的苦劝,于是才有殽阨的惨败。
《尚书•秦誓》是穆公血淋淋的教训,所以他谆谆告诫子孙,不要再犯他的错误。问题是,子孙会记得这样的誓言吗?
大约在四百年后穆公的子孙,也就是嬴政,明明知道李斯因为嫉妒而害死了比自己有才华的韩非,却仍然决定重用李斯。为什么呢?因为李斯才华出众,能够帮助始皇统一天下,所以始皇不在乎他的品德。
秦始皇对李斯百般的好,可以说就算他对不起天下人,也绝对没有对不起李斯。结果等始皇一死,李斯为了自己能长保富贵,立刻听从赵高的建议,背叛了始皇,害死了扶苏,于是有了后来的一连串祸乱。可以说大秦不亡于胡亥,不亡于赵高,而正是亡于李斯。
祖先当年发下如此沉痛的誓言,而子孙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穆公在地下若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击败晋国并不是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原因,吞灭西戎才是让他成为霸主的关键。秦和西戎的恩怨纠缠了数百年,当西周灭亡之后,其实不只秦国借此良机壮大,西戎同时也在壮大,双方都在找寻机会,想要吞并对方。
时间回溯到《尚书•秦誓》的两年以前,也就是秦国惨败于殽阨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件足以扭转双方命运的大事。
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
戎王派遣一位叫由余的大臣,出使秦国。这位由余的祖先原本是晋国人,后来逃亡到西戎去,因此他能说中原的语言。为什么戎王要派由余来呢?因为他听说穆公贤能,所以派由余来“观秦”。
什么叫“观”?读中国书,关键词一个都不能放过。《论语》中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一般的白话翻译大致都译为“看他目前所做的事,看他所经历过的事,看他事后的心情变化。人的真面目,哪里藏得住啊!哪里藏得住啊!”但试问,如果视、观、察都是“看”的意思,那又何必用三个不同的字?
视、观、察有何不同?其实“视”是一般地看,“观”是全面地看,“察”是从细部仔细地看,三个字的功夫和层次不同。《易经》说“观国之光”,就是指到外国要全面地看人家有哪些长处。我们现在常说的“观光”一词,正是由《易经》而来,只不过它原来的含义绝不只是出国游玩而已。
由余前来,正是为了全面地看秦国有哪些长处和弱点,好替西戎提供情报。名为使者,其实就是间谍。试问,如果你是秦穆公,你会如何对待由余?
隐藏秦国所有的情况,不让由余知道?或是把由余抓起来杀掉?坦白地说,在秦国现在的情况下,这都不是好主意。
戎王为何在这个时候派由余来?正是因为秦国前一年惨败在晋国手上,戎王要一探秦国虚实,才能决定是否进攻。如果穆公隐藏秦国的情况,岂不让戎王觉得欲盖弥彰。如果把由余抓起来或杀掉,更是给了戎王进攻的最好借口。当年成吉思汗原本想与中亚大国花剌子模友好通商,结果花剌子模杀掉了他派去的使臣,于是成吉思汗盛怒之下发动战争,花剌子模便因此而亡国。
假如秦国还够强,或许能够借此诱敌深入,一举聚而歼之,但现在的秦国实在不堪一战。所以,秦穆公会怎么做呢?
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
穆公反其道而行,带着由余去看秦国壮丽的建筑和堆积如山的物资,以显示其国力的强大,希望让戎王不敢轻举妄动。结果由余的评论,却出乎穆公的意料。
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由余说:“这些宫室、积聚,如果是让鬼神来营造,鬼神就会劳累不堪;如果是让百姓来营造,也会使百姓受苦受难。”观察一个国家的国力,最重要的是看国民是否富足,国民富足才能使国力生生不息。如果只是横征暴敛,那不过是一时的强大,终究持久不了。
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
穆公听了由余的话,发现此人绝非常人。从穆公前面的话来看,他恐怕还是把戎狄当成蛮族来看待(其实当时的中原诸国,恐怕也觉得秦国和蛮族差不多),以为只要展现先进的文明成果,就能把他们吓坏。没想到由余却不被表面上的物质繁华所迷惑,而是直接看穿了事情的本质,这是一个智者啊!
于是穆公又问由余:“中原各国有诗书礼乐和法律制度,结果用来处理政事,还不时出现祸乱。而野蛮的戎夷连这些都没有,靠什么来治国?这岂不是更困难吗?”各位看,这不就是一个自认高等文明的人向蛮族说话的口吻吗?结果由余的回答,再度出乎穆公的意料。
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由余笑着说:“这不正是中原各国大乱的原因吗?从上古时代,圣人黄帝创设了礼乐和法制,为了让大家愿意遵守,就必须以身作则,结果也只达到小治的局面。到了后世的君王们,一天比一天骄奢淫逸,却仍然仗恃着法律制度的权威,不断剥削逼迫臣民。臣民困苦到了极点,就会怨恨统治者的不仁不义,于是上下彼此产生怨恨,进而相互争夺厮杀,甚至最后到了非要消灭对方全族不可的地步,原因都在此啊!”
由余接着说:“可是戎夷不是这样。正因君王不懂任何机巧,所以怀着淳朴的仁德来对待臣民。因为臣民也不懂任何机巧,所以怀着忠信来侍奉君王。管理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管理自己的身体一样自然,无须明白道理就能大治,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治!”
由余说的这段话,和记载这段话的太史公,都被后世许多儒家学者严厉批评。因为它所传达的思想更近于道家,和儒家的主张背道而驰。也有现代学者根据这段话,主张太史公其实更倾向道家。
在这里,我不准备讨论太史公究竟倾向哪一家,这个问题已经吵了两千多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完的。何况分类只是为了后人的研究方便,任何人都有他独特的思想,不是某个思想宗派的奴隶,不应该就此认为所有的古人都可以简单地归为某一类。
由余这段话,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其实他只是点出一个最根本的道理,无论法律有多么齐全繁多,制度有多么冠冕堂皇,只要主政者没有德,什么都是假的。如果不能从良知出发,所谓的法度,只不过就是懂法律的人欺骗不懂法律的人,决定制度的人去剥削不能决定制度的人罢了。其实法度只是一种工具,而且永远都有漏洞,其结果好坏往往要看使用它的人是谁。《易经》说“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正是这个道理。
由余说的这段话,让穆公听了十分害怕,因为敌国中竟然有这样的人才!
于是缪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
穆公只好问他的臣子内史廖:“我听说过‘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由余如此贤能,必将成秦国之大害,该怎么办?”
“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这句话说得实在太好了!国家的兴亡往往决定于人才,能知人用人者兴,不能知人用人者亡,历史上已有无数的例子。
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其中可能有无数的原因,但中国人看事情有着独特的角度。曹操的两大军师荀彧和郭嘉,原本投奔的都是袁绍,袁绍却根本留不住人才。最后两人转投曹操,帮助他以弱胜强,反过来打败了强大的袁绍。
项羽为何会败给刘邦?张良也曾经跟随在项羽身边,但项羽既不能用张良,又不能杀张良,最后还把他拱手让给敌人去用。从这里就可以知道,项羽绝不能成就大业。
请问,如果你是秦穆公,现在你的敌国拥有由余这样的人才,你该怎么办?
杀了他?这真是最蠢的做法。不要忘了,由余不是个普通人,他是代表戎王前来访问的使者。如果杀了他,接下来就会是两国的大战,不论是胜还是负,强敌环伺的秦国绝对不会有好结果。那么内史廖建议秦穆公的办法,会是什么呢?
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缪公曰:“善。”
内史廖提出了一个计策,他说:“戎王生活在偏僻蛮荒的地方,没有听过中原文明世界的美妙音乐。我们可以针对这一点想办法,送他极为美丽的歌舞女郎,让他沉迷享乐,玩物丧志。”
各位或许会觉得奇怪,音乐歌舞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在古代,确实是有的。现代由于录音和数字技术的发达,使音乐的取得非常容易,成本也极为低廉。但在上古绝非如此,美好的音乐除非靠自弹自唱,否则就只能养专门的乐团来为主人和宾客演奏,这只有文明世界的贵族才办得到。
当年鲁国用孔子而国势大兴,齐国便感到恐惧,为什么呢?原因就是“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齐鲁两国相邻,齐国过去又不断侵犯鲁国,因此害怕鲁国报复。
怎么办呢?于是齐国决定送鲁国美丽的歌舞女郎八十人(秦国后来才送了十六人,你看齐国比秦国大方多了),而且先在鲁城城门外举行公演。结果鲁国大夫季桓子偷偷跑去看了好几次,喜欢得不得了,回来连忙向鲁定公推荐。鲁定公也跑去看,果然不愧是国君,他只去了一次,就干脆整天不回来了。孔子看到君臣都沉迷女乐,不理国事,只好伤心地离开了鲁国。
齐国如何对付鲁君?送女乐。秦国如何对付戎王?送女乐。难道戎王不知道沉迷女色会影响国政吗?他当然知道,只是忍不住而已。难道他不知道由余说得对吗?他当然知道,但他不愿拒绝这样的享受啊!请再跟着我默念一次:“一个人会上当,往往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贪。”因为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所以计策不在新旧,有用就好。什么样的计策最有用?能够抓住人性弱点的计策,永远都是最有用的。
接着内史廖还有第二步,他说:“我们一方面派使者向戎王请命,表示由余想在秦国多留一些日子;一方面再将由余强留在秦国,让他不能在指定的期限回去。这样一来,戎王想不通由余为何不回来,必然会怀疑他有二心。一旦戎王对由余生出疑心,君臣间便有了裂痕,这样才可能让由余为我国所用。而且戎王沉迷女乐,就会怠惰于政事。”
穆公听了之后十分高兴,因为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为什么这个办法好呢?因为内史廖看出了由余最大的弱点。他有智慧,有才华,但他终究不是戎人。不论由余再怎么努力,只要他没有戎人的血统,戎人就永远不会真正相信他。如果由余真的想在西戎发展,就必须认清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他不明白这一点,而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戎人大臣,回去后阻止戎王的享乐,那么由余的悲剧就会来临。
因与由余曲席而坐,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察,而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终年不还。于是秦乃归由余。由余数谏不听,缪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
秦穆公为了笼络由余,做到什么地步呢?他和由余两人“曲席而坐,传器而食”。什么叫“曲席而坐,传器而食”?在先秦时代,中国人还是分食制,也就是一人或两人一席,每席都有单独的一份食物,而不是像现在共围着一张桌子吃饭。而各席的位置和距离,往往就代表彼此的地位和关系。秦穆公与由余虽然分坐两席,却彼此相连犹如曲尺状,因此能将盛着食物的器具直接传给对方,这就可以看出两人关系之亲近。
穆公对待由余如此亲厚,相处时间一久,自然能从由余口中得到许多西戎的地理和军事情报。而赠送戎王的十六名歌舞女郎,戎王也立刻高兴地收下了。内史廖的计策如此顺利,一年之后,秦国才让由余回去。而由余回国后,发现戎王沉迷女色因而荒废国政,果然好几次提出谏劝,戎王对他更加厌恶,君臣的裂痕更深。
这时穆公便乘虚而入,派人不断地暗中邀请由余,由余眼见戎王已经不再相信他,又不愿悲剧收场,只能投奔秦国。秦穆公知道由余前来投奔,真是大喜过望,待他犹如上宾。他为何如此重视由余?真正的目的,就在下面这一句话:
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
人才难得,如果正好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那就更加难得。戎王想对秦国动手,秦穆公又何尝不想对西戎动手。如今熟悉西戎内情的由余前来投奔,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都值得!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缪公以金鼓。
在打败晋国后的第二年,穆公就去征讨西戎,而为秦国拟订全盘伐戎计划的正是由余。自古以来,再强大的组织都怕熟悉情况的内鬼。在由余的帮忙下,秦国一举灭掉了十二个国家,扩展了上千里的土地,秦国于是称霸西戎。连周天子都派大臣召公专门赠送金、鼓──古代军队“击鼓而进、鸣金而退”,这也就是军中所用的铜乐器与战鼓──作为给穆公的贺礼。
在痛加检讨、发愤图强之后,这一年秦穆公终于完成了他的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国到此也终于成为西方大国,连周天子都要来祝贺。在这里,我们也郑重地对秦穆公表达恭贺之意。任好啊,一路走来你真的不容易啊!
不过按照前面总结的定律,秦人“越艰困越奋斗,越顺利越荒唐”,现在是穆公一生最顺利的时候,各位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没错,各位都学会了。接下来秦穆公就会做出他一生最荒唐的决定,让秦国因此面临长达十几世的衰微和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