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
要了解一个人,光是看他本人的生平是不够的。因此,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看了秦始皇生长的家族,因为这对他的性格和观念影响甚巨;我们还看了秦始皇的孩子,因为身教重于言教,一个人的孩子往往也反映了这个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除此之外,任何事业都不是一个人就能成就的,我们还得看看跟这个人一起共创事业的伙伴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而一个人能否成就事业,还和他的对手是什么样的人关系密切。这两方面的内容,正是本书的重点所在。
《史记·李斯列传》
当然,由于篇幅有限,本书不可能将秦始皇周围所有的人都一个一个分析清楚。如果有足够的篇幅,我也很乐意每一个人都谈。但在此,只能挑最重要的几个人来谈。秦始皇的臣子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李斯,因此本书前半部分就将以他的生平为主轴来展开。
本书关于李斯生平的叙述,主要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各位要知道,《史记》里如果专门为一个人立传,就说明在太史公的心中,这个人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斯的地位真的那么重要吗?当然重要!因为秦的灭亡与李斯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我们先来看看,李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太史公一开始就告诉大家,李斯其实是个楚国人。但一个楚国人,为什么最后竟然会成为秦国的丞相呢?
当年秦国的祖先被周人强迫迁移到蛮荒的西方去抵御戎狄,这样的环境固然造就了秦人富有血气的战斗性格,却也使得秦人缺乏文化的积累,在治理国政方面不得不依赖东方六国的人才。因此,秦国一直有着重用外国人治国的传统,例如百里奚是外国人,蹇叔是外国人,商鞅是外国人,张仪是外国人,范雎是外国人,吕不韦是外国人,而李斯也是外国人。
年少时,为郡小吏。
李斯年轻的时候,其实是楚国一个郡中的小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地方政府就职的小公务员。
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太史公叙述李斯的生平,是从一个小故事开始的。有一次,李斯在政府机关的厕所中看到几只老鼠,这些老鼠专门吃不干净的食物。这是理所当然的,厕所里头还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吃呢?因为厕所中常常有人和狗进进出出(身为现代人,很难想象人与狗进同一个厕所的画面),所以厕所中的老鼠一天中常常要被惊吓好多次。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可是有一次李斯到粮仓去,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粮仓里的老鼠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因为粮仓里最多的就是粮食。而且粮仓里很少有人和狗进出,粮仓里的老鼠每天吃着美味的粮食,居住在宽敞舒适的屋子里,不必担心人和狗的打扰。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各位请特别注意这个“叹”字,在《史记•李斯列传》中,“叹”是最关键的一个字,李斯的一生共有四次叹息,每一次都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可以说“叹”字紧紧地扣住了李斯的一生。因此各位要特别注意,李斯的每一次叹息都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境况下发出的。
这一次,李斯看到这样强烈的对比,不禁心有感慨,于是叹息说:“人有没有出息就像老鼠一样,就在于他所处的环境!”
在这个世界上,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得到的外界评价往往相去甚远。可能在没有成功之前,他讲话被人称为“粗野”;等到成功之后,他讲话就被人称为“霸气”。一旦成为人生的赢家后,这个人似乎做什么都是对的。这不禁让人感慨,所谓贤能和不肖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各位不妨扪心自问:在这个社会上,品德高尚的人,就一定能成功吗?聪明的人,就一定能成功吗?努力的人,就一定能成功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从历史上来看,人是否能成功,除了取决于自己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外,还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这就是人们要慎选环境的原因,荀子说得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能够超越环境的人不是没有,只不过实在太少了。
如果你不能改变所处的环境,那你的一生往往就会被这个环境所拘束和困住,你很难改变、摆脱自己原有的命运。所以人如果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去找一个能够实现理想的好环境。但问题来了,很多人都想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可是办得到吗?
你想去好的环境,但好的环境就一定会接纳你吗?你想去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世界五百强企业就一定会聘请你吗?
那该怎么办呢?各位可能还记得我在前面说过,这个社会的本质就是“需要”和“有用”。如果你希望到一个理想的新环境去,你就要先想一想这个环境需要什么样的人,针对它的需要,你是不是有用。说得更清楚一点,你想要改变你所处的环境,第一步就是改变你自己。如果你不能让自己成为新环境需要的人,你就永远不可能到那个环境中去。
李斯不愿意一辈子做一个地方政府的小公务员,而他也明白想要改变所处的环境,就必须先改变自己。但是人要怎么样才能改变自己呢?只有一个字:学!古人说“不学无术”,反过来想,只要你肯学,就会有术。只有学习和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荀子像
李斯是个聪明人,既然要学,就要找最好的老师学。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也就是战国晚期,他所能找到的天下最好的老师就是荀子。学什么呢?学“帝王之术”。
“卿”是尊称,荀子曾在当时天下学术最兴盛的齐国三次担任祭酒,这个职位非德高望重者不能担任。后来祭酒也被沿用下来,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的学职。
什么是“帝王之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的方法。什么样的人会需要统治之术?当然就是统治者。于是李斯便可通过助统治者成就真正的帝王之业,来替自己的人生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
人就怕学不成,一旦你“学已成”,确实把自己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之后,那接下来就不是环境挑你,而是你挑环境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有用,人家需要你啊!
因此,学成之后,接下来就请你慎选环境。有些人才学出众,但他不懂得挑环境,或者挑错了环境,一生照样没有出头之日。举个例子来说,名臣百里奚在出仕秦穆公之前便是如此,他一共挑错了三次环境。
第一次,他打算出仕齐国的国君无知,幸好好友蹇叔劝他别去。无知本来靠弑君自立,不得人心,后来果然被杀,齐国爆发内乱。如果百里奚当时成为无知的臣下,就可能卷入这场大难之中。
第二次,他打算出仕周室的王子颓,好友蹇叔又劝他别去。王子颓把周天子赶走,自立为王。后来列国联军勤王,又把王子颓杀了。如果百里奚当时成为王子颓的臣下,就可能一起被诛杀。
第三次,他打算出仕虞国的国君,好友蹇叔又劝他别去,但这次他没听蹇叔的话。后来虞君为了贪图晋国送来的宝马玉璧,借道让晋国的军队伐虢,等虢国灭亡后,晋国就顺便把虞国也消灭了,百里奚先是成为阶下囚,然后又沦为奴隶。
幸好百里奚后来被秦穆公重用,在秦国大展所长,这才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
在这里请各位把书合上:
如果你是李斯,你已跟随荀子学成了帝王之术。在战国七雄之中,你会选择到哪一个国家去?
按常理推测,不管是出于爱国心还是从对环境的熟悉程度来看,大多数人应该都会选择自己的祖国,对李斯来说也就是楚国。楚国是南方大国,如果好好振作一番,未必不能打败秦国。
可是,“楚王不足事”啊!楚王的条件,并不足以让人侍奉他。在那个时代,“君择臣,臣亦择君”,这就是商鞅当年为什么要反复试探秦孝公的原因。《孙子兵法》所谓七计中,以“主孰有道”为第一要件,就是因为碰上无道的领导者,任你有千种智谋、万般本事,他不听,你也是要失败的。
楚国是当时东方六国之一,楚国尚且如此,其他国家就更糟了。韩、魏屡次败于秦国,基本上是苟延残喘。赵国在长平之战后,燕国在子之之乱后,齐国在诸国入侵后,基本上都已元气大伤。因此对于一心建立功名的李斯来说,就只剩下一个选择。
秦国!当然只有秦国!
这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强国,而且此时正值秦国统一天下的前夕,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我每次读这段历史都在想,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人绝对不止李斯一个,光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载的就有齐国人茅焦和大梁人尉缭等。天下有这么多人才日夜奔向秦国,秦国怎能不强大!
李斯认为只有在秦国才能实现他的理想、他的抱负,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所以他毅然决然西入强秦。李斯到底想要什么?是要在历史上留名吗?不是。是要让天下免于战争之患吗?不是。他一生自始至终,想的就只有一个目标,这在他向老师荀子辞行时所说的话中,表达得一清二楚。
辞于荀卿曰:“……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在李斯看来,再没有比地位卑贱更让人觉得羞耻的事,再没有比穷困潦倒更让人觉得悲哀的事。所以李斯要什么?他要的就是名利地位,他要的就是荣华富贵,他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这个。
李斯认为,一个人长久处在卑贱的地位、困苦的环境中,却只知非议世人势利,摆出轻视财富的模样,还要说:“不是我能力不如人,是我不屑去做而已。”这不是一个有志之人的心态。因此李斯跟老师说,他将到西方去游说秦王。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在李斯的心中,名利富贵比什么爱国之心都重要。他到秦国去,将来就准备对付自己的国家,而他心中一点惋惜迟疑都没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心性到底如何。
李斯的目标说穿了就是想要富贵,这也是今天大多数人的目标,其实倒也无可厚非。但一个人穷其一生只为了追求富贵,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或者说,追求富贵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呢?历史学不讲空话,任何道理都必须用具体的事例来加以验证。我们就来看看,以李斯这样的才智,用李斯这样的方法,最后究竟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
李斯原本打算到西方游说的秦王,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到秦国的时候,庄襄王刚好过世了。
庄襄王过世,继位的秦王政才十三岁,尚未亲政。当时秦国权势最大的人是谁?就是丞相吕不韦。于是,热衷名利的李斯立刻投入吕不韦的阵营中,成为他的门客。吕不韦发现这个人的才能非常高,因此任命他为郎官,随侍年轻的秦王左右。
李斯因以得说,说秦王曰……
正因能够随侍秦王,李斯日后才有机会向秦王进言。
如果你是李斯,现在终于来到了秦王的身边,有机会向他展现自己的才华,请问你第一件事想说什么?
人和人的相遇,第一印象往往极其重要。秦王身边难道没有其他人才吗?当然有。因此对李斯来说,机会可能只有一次。而游说对方的真正重点,永远不是你想说什么,而是对方想听什么。
“……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
李斯提出,当年秦穆公称霸,最后却没有办法东出并吞六国,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时”的问题。当时天下诸侯势力尚强,周天子也还有号召力,所以先后有霸主出现,聚集天下诸侯尊王。如果当时的秦国贸然想要夺取天下,最后必然会招来列国围攻的失败结局。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
现在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强秦以来,环顾天下,周天子已经没有任何号召力,诸侯彼此兼并仅剩六国。秦国屡战屡胜,诸侯都得向秦低头,这样的局面已有六代了。现在诸侯对秦的服从态度,犹如秦国才是中央政府,而诸侯只是地方官吏。
看到这里,不由得让人产生疑问。既然秦国统一天下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而这正是李斯的重点。
“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李斯认为,此时以秦国的强大和秦王的贤能,对付东方六国就好像拿着扫把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简单,足以尽灭诸侯,成就帝业,统一天下。但这样的好机会稍纵即逝,如果自以为秦国太强,就觉得不用担心,大意懈怠,不急着完成统一的话,一旦等到东方六国又出现了贤明的君主,重新强大并再次联合起来,到时要以一国来对付六个国家,就算你有黄帝一般的贤能,也不可能兼并天下了。
为什么?因为如果你贤能而人家也贤能,别的国家不会甘心被你征服奴役。今天他们抵挡不了秦国,无非就是因为各国现在没有好的领导者,才会人心丧尽。而此时秦国却刚好有以强凌弱的态势,加上贤明的领导者,这真是“万世之一时”啊!
李斯清楚地看出了秦王的志向,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需要。各位看看这段话,不但说中秦王的目标(灭诸侯,成帝业),说中当今的危机(怠而不急就),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一个字“快”!赶快把握这万世之一时的良机,完成统一天下的事业,因此他说服了秦王。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
秦王立刻任命李斯为自己的秘书长,为什么呢?因为秦王明白,这是一个和他有相同志向,又有足够聪明才智的人物。像这样的人物,秦王怎么能不用?
接下来,秦王便听从李斯的计谋。什么样的计谋呢?
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
看过《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的朋友们,还记不记得这一套办法?这一套办法,就和尉缭想出来的一样。尉缭当初这样建议秦王:“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但他后来不愿助纣为虐,因此被秦王架空,他的计策就交给李斯来执行。
李斯把尉缭原来的办法又做了改良,尉缭只说了以财物贿赂六国豪臣,因为送钱是对大部分人最有用的办法。但总有少部分人是钱解决不了的,这种人该怎么办?
而李斯改良后的办法就是,派刺客把不肯收钱的人立刻杀掉!因为死人就没有办法再发挥影响力了。此外,还要想办法离间各国的君臣,让他们彼此怀疑,国家更加混乱不安。
既然要“快”,因此光是收买、刺杀、离间还不够,只要对方陷入混乱,秦国就马上派良将率领军队,趁对方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立刻攻打对方,这样统一大业就可以完成。
秦王拜斯为客卿。
秦王实在是太喜欢李斯的办法了!李斯执行得实在是太好了!于是秦王任命他为客卿。其位为卿,而以客礼相待。李斯在秦国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但人生总有意料不到的事情,这一年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李斯去留的重大事件。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韩国由于地处秦国东出中原的要道上,常常被秦国所侵扰。韩国苦不堪言,因此想出一个阴谋,就是让一位名叫郑国的工程师,向秦王提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关中水利灌溉计划,“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这个计划将会损耗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秦国疲于工程建设,无力东出。
关于这个计策的利弊得失,我在前面已经提过,这里不再赘言。但无论如何,这个阴谋却被秦国人识破了。因为这次郑国的间谍案,秦国的宗室大臣都主张:“东方六国来秦国出仕的人,全部都是各国派来的间谍,应该把这些人通通都赶出秦国!”
等等,郑国是间谍,不代表所有在秦国出仕的外国人都是间谍吧?按照这个逻辑,难道百里奚是间谍?难道蹇叔是间谍?难道商鞅也是间谍?
其实外国人是不是间谍根本就不是重点。重点是,历代秦王不断重用外国人,这些秦国的本土势力早就深怀不满。这些大臣提出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只要不是土生土长的秦人就不会爱秦国,更不可能真心效忠秦国,当然应该把这些外来人赶走。如此一来,所有的权位自然都会回到秦国本土势力的手中。
其实这一切都只是借口,本质上不过就是争权夺利而已。
但是别忘了,李斯也是外国人,他来自楚国,自然也在逐客之列。但如今的李斯已经踏上了飞黄腾达之路,他当然不愿离开秦国。
试问:如果你是李斯,这一刻你该怎么办?能够改变你命运的只有秦王,但他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你要如何说服秦王来挽救你的命运?
提出过去的恩情,苦苦哀求?
请对方拿出良心,诉诸正义公理?
在这一刻,这些都是没有用的。要说服对方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让对方相信,留下你比赶走你对他更有利!
于是李斯就上了一封奏书给秦王,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谏逐客书》。
斯乃上书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李斯上呈大名鼎鼎的《谏逐客书》
李斯是怎么说的呢?他对秦王说,现在将六国来的人才、宾客全部赶走,这些人就只能去他国为诸侯们所用。如此则天下之士不敢西向入秦,而六国却得到了大量人才,这不等于是送给盗寇兵器和粮食,帮助他们来伤害自己吗?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他又说,天下的货物有很多不是秦国出产的,却都值得珍惜;天下的人才有很多不是秦国土生土长的,却都愿意效忠秦国。当然,各位会觉得怎么可能呢?不是你国家的人怎么可能真正效忠你呢?
说句实在话,来秦国的这些外国人,当然都不是为了爱国而来的。讲穿了,如果他们爱自己原来的国家,他们就不会来秦国了。这些人千里迢迢来秦国做什么?无非就是为了取得功名利禄,希望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已,这就是他们效忠秦国的原因。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不是想统一天下吗?想要统一天下,就必须让秦国越来越强大,让别的国家越来越衰弱。但今天你却要把原本可能是你臣民的人才赶走,让自己一天比一天衰弱,让你的仇敌一天比一天更加强大,这不就是“内自虚”吗?
而这些被你赶走的人才,个个心中必然对秦国怀抱怨恨。这是理所当然的,谁会对赶自己走的国家没有怨恨呢?这些人才将来在各国中如果登上了高位,执掌了大权,必然会想办法报复秦国。这样的话,现在的逐客就等于是在树立一个个对秦国有怨恨的仇敌,这不就是“外树怨”吗?
“内自虚而外树怨”,不但在外面树立了更多的敌人,更使得内部因为缺乏人才而衰弱,“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国当年如果真的逐客,那么不要讲完成统一天下的事业,秦国能不能保住原本的强大都是个问题。
中国人自古认为,想要争夺天下,就必须先争夺人才。楚汉之争,项羽一开始明明强于刘邦,为何最后却是刘邦获得胜利?其中固然有各种原因,例如时代的原因、时机的原因、地域的原因等等。但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用人”。韩信、陈平、张良都曾先后在项羽底下做过事,项羽既不能用他们,又不能杀他们,最后还把他们拱手让给敌人去用,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项羽必败无疑。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
李斯再一次说服了秦始皇,不但逃过了被赶走的命运,还让自己的官运更加亨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说服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清楚掌握那个人到底想要什么。秦始皇年轻时一心想要的,就是完成统一天下的历史伟业,谁能帮他做到这一点,他就听谁的。不管什么样的阻碍,都要为这个目标让路。
从郑国的结局,也可以看出这一点。秦王本来想杀郑国,但郑国却对秦王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什么意思呢?郑国的意思就是,他虽然是真的间谍,但也是真的水利工程师啊!这个计划不是假的,完成后真的对秦国有利。最后秦王不但让郑国完成了这个灌溉计划,还将它命名为“郑国渠”。这才是包容天下人才的胸襟,关中也因此成为年年丰收的沃野。
李斯因为清楚秦王想要什么,所以他的劝说才能成功。但这个故事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旦被人清楚掌握了你要什么,人家要说服你就太容易了。
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想必各位都很熟悉这些史事,在此就不再多说。可是请各位注意最后这五个字:“斯皆有力焉。”什么意思?这一段就是告诉各位,秦始皇所做的好事都和李斯有关系,但秦始皇所做的每一件坏事也都和李斯有关系。秦始皇一生的功过,可以说与李斯密不可分,李斯绝对脱不了干系!
按现代史学的写法,李斯既然有这么多功业,当然应该详加描述。但太史公并不如此,他对李斯的功业轻描淡写,却对李斯的心路转折浓墨重彩,因为这才是他的重点。
李斯得到了秦始皇如此信任,甚至任命他为丞相,在秦朝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们再看看,下面会如何发展。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
李斯的大儿子叫李由,李由是三川郡的太守。三川郡位于今日洛阳盆地一带,是周王东迁后的所在地,不仅富庶繁华,更是秦国东出之要道。始皇把这么好的地方给了李斯的儿子去做郡守,可以看得出他对李家是何等宠信。
还不只如此,李斯家每一个儿子娶的都是秦国的公主,李斯家每一个女儿都嫁给秦的公子。各位由此就可以看出他家富贵到什么程度,和秦国宗室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秦始皇喜欢他到什么程度。
李由有一次刚好告假回到咸阳,于是李斯在家中举行欢迎酒宴,朝廷所有的部门首长都来祝贺,门口的车骑多到数以千计(不知道李斯家附近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停车空间)。这和今天那些名流富豪结婚,饭店门口的豪华跑车可以排到几条街以外是一样的盛况。为什么这里不写“百官”而写“百官长”呢?因为官职低的官员还挤不进去。
看见这样的盛况,李斯的心中又做何感想呢?
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
这是李斯一生的第二次叹息,我们来看看他为什么有如此深长的叹息。
李斯说:“唉!我曾听我的老师荀子说过‘物禁太盛’。”这是真正的中国思想,中国人相信什么事物到了顶峰后,接下来就要衰落。盛极则必然会衰,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已经走到一生顶峰时,就代表接下来他要走下坡路了。
“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李斯接着说:“我李斯不过是出身于楚国上蔡街巷中的一个普通老百姓而已,陛下其实不知道我的资质驽钝、才能低下,将我拔擢到这样的地位。”什么地位?丞相的地位。这当然是自谦的话,秦始皇又不是昏君,你李斯还叫资质驽钝、才能低下的话,天下就没几个资质聪颖的了。
“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
李斯又说:“如今在秦朝已经没有臣子的地位比我更高的了,可以说是荣华富贵无人可比。”富与贵不同,富是有钱,贵是有地位。记不记得前面跟各位说过,李斯一生的心愿是什么?他说:“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与卑贱相对的就是高贵,与穷困相对的是富裕。李斯不论是在富上还是在贵上,都已经到达一生的顶点了。也就是说,李斯一生的心愿,这一刻通通都已经达成了。于是他开始担心,担心什么呢?
“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什么叫税驾?马拉着车往前跑,越跑越快,越跑越快,怎样才能把这个车给脱下来,让这个车能够停下来?李斯已经达到了他一生的巅峰,可这匹马还没有停下来,他非常害怕,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
各位看到这里可能会说,那还不容易,李斯大可以告老还乡啊!问题是各位想得太简单了,李斯一定不会这么做。
人要如何给自己留退路?我们可以从张良的例子中得到启示。汉初三杰中,韩信冤死,萧何曾经入狱,只有张良面对多疑猜忌的刘邦和吕后,却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最后全身而退。
原因何在呢?汉高祖取得天下、定都长安后,诸将人人争功,希望得到更大的权势和更多的财富时,张良却做了三件事:
第一,声称自己身体不好,常常生病。
第二,宣告自己一心修仙,不关心人间的名利地位。
第三,他不只是说说而已,还闭关修炼,杜门不出。
身体不好,就难以领军为官。一心修仙,就代表对人间的名利没有兴趣。杜门不出,不和其他功臣往来,就少了无穷是非。当别人都只想到“进”的时候,只有张良已经想到了“退”,所以才能明哲保身。
“怎么退”从来就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真的“舍得退”吗?
李斯这个人的心性,毕生所好就是富贵权势。一个已经享受到富贵权势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他所拥有的一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什么是“戒之在得”?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戒之在贪”!到了李斯这个地位,他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势?不要看他在那里“嗟乎”,一副“喟然而叹”的模样,从那之后发生的事情就可以看出,谁敢跟李斯抢权位,他依然会跟谁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