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不过二三事
提起历史,人们总会习惯性地说:“……历史长河……”这没错,只是不大精确。就像提到人生,人们总是用长跑来比喻一样,乍听没错,细想全错。
因为真正的人生,是短跑。长年累月的准备,艰苦卓绝的训练,都只为了关键时刻的冲刺。然后,人生定型。
历史也正是这样。
它的长河中闪烁着无数的关键时刻,这些或光明、或阴暗、或惨烈、或讳莫如深的瞬间时刻,才是我们人类的精华体现。其后所有的漫长岁月,都不过是它们的附属品,用来稀释、淡化当时的浓郁内核。
就像公元九七六年十月二十一日这一天。
这一天在宋朝历史上的分量并不是特别的重大,只不过它的个性太鲜明了,绝对的独一无二。这一天的清晨时分,宋朝所有的臣民们刚刚从床上爬起来,就突然间全体面无血色,瑟瑟发抖,就像瞬间同时看到了牛头马面给他们送来了阎王爷的早餐请柬。
一点都没有夸张。事实上,他们中稍微有些头脑的人,马上就回想起了十七年前,甚至是二十二年前……那时候他们活在五代十一国里,随时都会血肉横飞、妻离子散、人头落地,那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一转眼就这么多年了,似乎这十七年以来他们的富足、安定,甚至都能重新奢谈一下的尊严,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可是这一天的早晨,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一切都是谁带给他们的?
答案是柴荣……还有赵匡胤。
但是赵匡胤却突然间死了——就在昨天他还好好的,可一夜之后,就被宣布已经死亡!
恐惧瞬间袭来,这时候,宋朝的全体臣民们才突然发现,他们的全部福祉,还有生命的保障,竟然是这样的脆弱,完全都维系在一个人的生死存亡上。这让他们发抖,因为谁都知道,赵匡胤只有一个,是没有任何人能替代的。
但是害怕是短暂的。没过多久,一个新的消息传来,皇帝居然马上就诞生了,而且竟然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历史记载,在这一天的清晨,宋朝原晋王、开封府尹赵光义在其兄长、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灵柩前奉遗诏即位,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这时候,宋朝子民们的感觉就开始分层了。有的人选择继续迷惑,他们要猜,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可有的人就感到了更大的恐惧,并且这种恐惧的加深程度和他们官职地位的高低成正比,越是那些平时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越显得两眼发直,四肢麻木,随时都会昏倒。
他们眼前浮现的,不再是牛头或者马面,而是一张和蔼亲善、温文优雅的中年男子的脸。
赵光义的脸。
这张从未在任何人面前扭曲狰狞过的脸,从此在人们的心里彻底变样。
无数的问号在每个人的脑子里生成——昨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赵匡胤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即位的人是他,而不是他哥哥的儿子赵德昭或者赵德芳……
无数个疑问,但都没必要再追查分析。上演了千年的老剧了,再没有什么情节的哪个变化能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尤其是“谁犯罪,谁受益”这条颠扑不破永不失效的真理。
于是在那个清晨,人们看着赵光义在他哥哥的灵柩前悲恸欲绝,痛哭流涕,要宰相薛居正等国家重臣再三请求,才勉强答应做皇帝。然后为了感恩和尊敬,他在《即位赦天下制》里宣布——太祖“猥以神器,付与冲人……凡开物务,尽付规绳,予小子伋绍丕基,恭禀遗训。仰承法度,不敢逾违,更赖将相公卿,左右前后,恭遵前旨,同守成规,庶俾冲人,不坠宏业。”
“冲人”——小孩子。他以三十八岁的实际年龄,深自谦抑,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懂,要“尽付规绳”,完全踩着他哥哥的脚印走下去,并且要依赖“将相公卿,左右前后”,一定要做到“不坠宏业”。
就这样,宣言报告在继续,加冕典礼在继续,一个个法定的程序在继续,一个新的、名正言顺的皇帝在一步步地生成……没有异议,没人反对,全票通过。于是,在那一天的漫天大雪里,至高无上的皇冠落到了赵光义头上,其他人的头上和身上落的都是惨白色的雪花。
包括原来的皇长子赵德昭、皇次子赵德芳,以及盛殓着赵匡胤尸体的棺柩。
那么就真的没有怨气,没有反对,没有仇恨了吗?!
可是有或者没有,还有什么意义吗?不管那时的现场到底发生过什么,至少在历史上没有任何的记载能够证明在那一天,或者在那之后,有谁反对过赵光义登基即位当皇帝,就算我们能彻底不负责地戏说一下,假定那天全开封城里每一个人都想要赵光义死,都只能更深刻地证明一件事——赵光义无所不能。
这是千真万确的,以后二十二年里所发生的事情都将证明,这位新皇帝无论面对什么事都有他解决的办法,不管局势多么恶劣,有多少人——不管这些人是宋朝人、契丹人、党项人,给他出了多少难题,都从来没有让他真正的走投无路过。
所以眼前的这点小事,实在是不值一提。而且就从这时开始,人们就可以观摩欣赏,赵光义是怎样极为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地把天下万物都收入自己囊中的。
先安内。
首先是皇族,只见一连串金光闪闪的头衔被赵光义扔了出去,落到他亲爱的族人头上。
封——先帝赵匡胤的皇后宋氏为开宝皇后;
封——原皇长子德昭为武功郡王,由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封为永兴军节度使、京兆尹兼侍中,位于宰相之上;
封——原皇次子德芳,由贵州防御使升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封——皇弟赵廷美(先匡美,再光美,再廷美。为两个哥哥避讳)由永兴节度使兼侍中升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位于宰相之上。
并且由即时起,先帝赵匡胤的儿子和现齐王赵廷美的儿子,享受和现任皇帝赵光义的儿子们同等级待遇,并称为皇子,三者的女儿们并称为皇女,以示存亡一体,永无二心。
以上的条件怎么样?不管背后的那根大棒是否存在,达到了什么级数,至少胡萝卜的吨位是够了吧?平心而论,赵光义已经把能让出去的都让出去了,除了自己的皇位,连自己儿子的未来继承权都没有保留。而他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安静。
在现存的史料中,查不到当年赵家内部有过任何的纷争,尤其是最敏感的德昭、德芳、廷美三人。事实上,他们是空气,彻底人间蒸发了,那一段的历史中甚至没有他们的任何出场白,或者哪怕一个现场动作。
下面轮到了诸位朝中高官,每人都有赏,闷声发大财,就算是宰相这种没法再升的职位,都可附加上一些额外好处。
原宰相薛居正加封左仆射,沈伦(原名沈义伦,避讳去义)加封右仆射;参知政事卢多逊升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枢密使曹彬加同平章事;枢密副使楚昭辅为枢密使;潘美虽然不在家,也加封为宣徽南院使。其他的大小官员依次加官晋爵,严格做到人人有份,见者有份,就连大牢里的犯人都不例外——大赦。哥儿几个可以出去透口气了。
忙完了这些,京城里基本安定了,赵光义是不是可以松一口气,进皇宫参观一下自己的新家了呢?但是人们却惊奇地发现,这人的表情还是那么的奇特。想象一下,一张脸上既要保持住二十年如一日的优雅庄重,还要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悲痛万分、生不如死,一边哭着一边微笑,那是张什么样的脸?
仁德是那么好修炼的吗?刘备是那么好当的吗?
但这都是必需的,赵光义的局势还远远没有稳定,环顾当时,还有一样东西是那时的他所搞不定的。
一股力量,它可怕并且敏感,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只要有一个稍微异常的冲动就会把它突然点燃,而一旦它发作了,就会让宋朝的天下瞬间四分五裂,无论谁都没法收场!
是军队,此前完全听命于赵匡胤本人,除了赵匡胤之外没有任何人能调动一兵一卒的宋朝军队。
两个月之前,宋朝征调了绝大多数的禁军分五路进剿北汉,也就是说,在赵匡胤暴死,赵光义越侄登基时,开封都城内的军力是空前薄弱空虚的。
这时就没法不佩服或者羡慕赵光义了。说佩服,是说他眼光独到,选择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做他生命中这件最重要的事;如果说羡慕,就是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他哥哥暴死的时候,居然正是国都军备空虚的时候,没有几个握刀的人能对他跃跃欲试。
这时分析一下赵光义的能力组成元素。他强在哪儿?弱在哪儿?
赵光义二十岁刚出头时就当上了开封府尹,此后一直在首都行政部门里主持重要工作,至今已经有近十六年之久。他官场经验丰富,全国一盘棋,甚至比他哥哥都熟悉,是当时宋朝的第一号能吏。但可惜的是,他瘸腿。
军、政不分家,他只有一手硬。
赵光义致命缺陷就在军队。他没有资历,更没有军功。而军队是个奇妙的世界,想在那里称王,你必须要有实打实的能耐,“钱压奴婢手,艺盖当行人”,是骡子是马,你得拉出去遛遛!
偏偏赵光义是个斗智不斗力的人。
这怎么办呢?想想当时的宋朝北征部队,以党进为首,潘美、郭进、杨光义……个个都是桀骜不驯,满手血腥的人,但那时每一个人都对赵光义非常的客气,原因只有一个,他是赵匡胤的弟弟!
除此之外,这些人还在乎他什么呢?这些赵光义都心知肚明,于是这些人就都得远远地隔断在北汉境内,既要面对太原城里的北汉部队,更要扛着已经赶到的契丹援军。明明知道了国内已经天翻地覆,连皇帝都换人了,可就得原地待着。
因为没有命令让他们回国。
但小心着,这些人的职业就是整天盘算着怎么杀人。赵光义的举动他们都懂,甚至怎么做的他们都能猜出来,而他们也真的不敢反抗,谁让他们的家小都在开封城里呢。但是这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千万别给他们那个机会。
一切都取决于一个机会——一个人是否会突然到来。
还记得《角斗士》吗?那里面罗马的老国王被亲生儿子活活闷死在胸口,然后新国王立即出去干掉自己的皇位威胁者,那位飞兵团的将军蒙特西莫斯,请问将军这时的活路在哪里?
怎样才能让他在当时的绝境中死中求活,甚至夺取更大的利益?
这位伟大的将军选择了逃避,他杀了来行刑的军人,自己单身逃回故乡。但是什么都晚了,罗马恺撒的手可以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沦为奴隶,变成角斗士,最后用民众的呼声,迫使皇帝走上角斗场和他一决生死。
很动人,很震撼,但很愚蠢。
这一切完全可以避免,当初就有一线生机,让他既能保全自己,更能保住妻儿的性命。那就在老国王被害,新国王派人来杀他时。那时他正在军营里,他完全可以利用军心(他沦为角斗士时才想起了这点),就算真的是他杀了老国王,他都能混淆黑白,让新国王死。
当时宋朝的军队也是一样,赵匡胤近三十年的恩德与积威让这些军人肯于,甚至习惯于为他去死,他们只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借口,一个人——德昭,或者德芳。
只要他们其中的一个突然出现在远征军的军营里,出示一个哪怕是伪造的赵匡胤被害的证据,这些人都会为他起兵,杀回开封,夺回皇位。
想一下,在事过三年之后,远征北汉、燕云的军队都会找机会拥立德昭为皇帝,从而让赵光义起了杀心,这时赵匡胤在军中的余威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但让人郁闷的是,开封,甚至整个宋朝国境都平静得像一潭死水,每一个人都乖得出奇。对此,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去猜了,赵光义的手段要高明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然而历史证明,这些这都不算什么,紧接着又发生的一件事,才真正地证明了这个人的特色——无所不能。
他先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了,起名为“炅”。这个字很棒,日下之火,光华灿烂,似乎比“煜”字还要稍好一些,但不管怎样,改名字是他的自由,也是五代以来做皇帝的传统习性,无可厚非。但是他紧接着就把他哥哥的年号给改了。
公元九七六年十二月以前,是宋开宝九年,在十二月以后,是宋太平兴国元年。
这事很小吗?
也许什么都不算,毕竟它改不改都不会天塌地陷。不过,要留神,这么搞就算没有天灾,人祸是少不了的。我们中国是忠孝礼仪之邦,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万世之根基,不变之人伦!
要知道就在距今一百七十余年前,这还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就算是以外族身份征服中原的清朝,也要遵守这样的规矩。其中就有一条,“父死,子不改其规三年”,在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改朝换代外,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交接上岗的皇帝敢在当年就改变上一代君王的年号。就连著名的干掉老爹、杀掉大哥的暴君代表隋炀帝都不敢。
何况赵光义是以弟承兄,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可他就是干了,而且照样朝局稳定,没有任何人反对。记着,历史可以证明,没有任何人反对。
这样的出类拔萃,我们真的应该膜拜一下。
做完了这些,赵光义下令远征军回国。等潘美、党进等人回到开封之后,他们发现不仅要面对一个在名分上无懈可击的新皇帝,连顶头上司都换人了。
曹彬,任枢密使、同平章事;枢密副使则是以前的三司使楚昭辅。
潘美等人唯有仰天长叹,彼等生而幸运啊……像他们这样千里奔袭,异国争战,除了沾了满头满脸的北汉灰土之外,还得到了些什么?可曹彬先生就不一样,他在京城里悠闲享乐,高官厚禄就不求自得。
还有那个楚昭辅,当年陈桥兵变时当众说假话的神汉,居然变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但你上哪说理去?关键时刻,你不在关键地点……去诅咒命运吧。
军队被搞定了,宋朝全国都松了一口气,至少这样不会有大规模的流血了。但就在庆幸中,皇宫的旁边就突然有人流了血。
死人了,有人白昼当街杀人,而且杀完就逃,不知去向。
事情是这样的,开封城里物业繁华,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有商人,也有乞丐。这一天,就在靠近皇城根儿的一家大店铺门前,一个乞丐堵着店门破口大骂,污言秽语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骂得精彩,听的人多,无论店主人怎样赔礼道歉都不好使,最后好不容易大家伙儿才听明白,这位嘴特臭的乞丐之所以这样激动,就是因为主人家施舍给他的东西不合他心,而且数量不够。
群情激愤,这丫真是欠抽!不过骂归骂,乞丐扬扬自得,乞丐怕什么?除了大狼狗,啥也不怕。于是该乞丐的骂声铺盖面更广,在场所有人的家属都被他问候了一遍。突然从人丛中冲出一人,拔刀就捅了他个对穿。没等现场的人反应过来,这人扔下刀,冲出人群就跑了。
大快人心,不过这事也捂不住了。第二天,开封城的官员就上报给新任皇帝赵光义。赵光义大怒,立即上纲上线——这是五代时随意杀人的陋习,一定要抓到凶手,立即严办,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有关部门不敢怠慢,全力办案,很快就把结果上报——杀人的是店主人,动机是实在气不过。
赵光义很高兴,说爱卿,你能如此用心办案,真让我欣慰。不过,你最好再复查一遍,可别冤枉了好人啊。下次把那把杀人的刀拿来。
几天之后,该部门把凶器、狱词一并呈上。程序走完,赃、供俱在,这案子结了。
赵光义却再一次问,真的审好了?
该官回答,审好了。
赵光义突然转头对身边的小内侍说:“取吾鞘来!”
片刻之后,小内侍拿来了一只刀鞘,直接下殿,把那只杀人的刀放入刀鞘,严丝合缝!
赵光义拂袖而起,怒视那个目瞪口呆的官员:“如此,宁不枉杀人!”
一边派人去杀人,一边严令下属去查案,赵光义在庙堂之上瞬间就戳穿了手下人屈打成招、草菅人命的小把戏。
一举数得。
先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所有属下,我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也别想在我面前玩花样。第二,发出信号,给所有人提个醒,我再不是以前那个好说话的晋王了,我、是、大、宋、天、子!从此都把位子给我摆正喽。第三,我要刷新吏制,新朝需要新气象,各部有司注意了,从此要清白做人,努力做事!第四,如果真的有第四的话,就更加妙不可言了。
开封城里的命案,归谁管——开封府尹。这时的开封府尹是谁啊?赵廷美!
小三啊,别看我给了你个官儿当,可得小心办事哟……不然别怪二哥没给你打预防针。
要整顿官场,光凭这一件小事,死了一个区区的乞丐还远远不够,要震慑天下,就要选一个大官来开刀,谁呢?赵普。这太妙了,于公于私,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赵普都是最好的,唯此一人的目标。
为了效果,同时也为了快乐,赵光义选用了上乘的官场手段,一切都进行得公平合理,了无痕迹,但是绝对会达到目的。
他派了一个叫高保寅的官去做怀州的知州。怀州,正是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赵普的辖区。高保寅刚一上任,几乎连怀州衙门里有几棵树都没数清,就立即上奏——赵普犯规了!他什么事都管着我,我请求按照太祖定下的规矩,“罢节镇领其支郡”!
好了,赵普就算有心理准备,都恨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不是别的,罢节镇、收支郡,恰是他当年给赵匡胤出的好主意,结果没想到他自己也有当节度使的一天……啥也别说了,作法自毙!
但是别忘了,他叫赵普,历史可以证明,如果赵光义是“无所不能”,那么他就是“总有办法”。别管局势怎样恶劣,甚至连皇帝都想做掉他,他都会有办法。
赵普主动申请把支郡权交出去,把自己的节度使头衔彻底变成荣誉衔,这都不算,他还作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堪称找死的决定:他要进京。
名义是给赵匡胤发丧,为老领导送最后一程。
这个名义太光明正大了,连赵光义都没法拒绝。那么好吧,你就来吧,赵光义磨刀霍霍向赵普,就等着肥猪拱圈送上门。但赵普就是赵普,他来了,却让你没法下刀。因为他挑了个最好的时机,在赵匡胤的其他老同志,如安远节度使向拱、武胜节度使张永德、横海节度使张美、镇宁节度使刘廷让、归德节度使高怀德等人一起都来朝拜别赵匡胤,并朝贺赵光义登基时,他才来。
赵光义总不会当着这些人来砍他的头吧?因为这是“太平兴国”之年啊,要太平,才能兴国。于是赵光义牙齿恨得痒痒的,却只能笑得呵呵的,老同志们都辛苦了,来,大家继续加官晋爵——向拱,你和张永德一样,做左卫上将军;张美,你是左骁卫上将军;刘廷让,你是右骁卫上将军。赵普……你嘛,你与众不同,这样吧,你来个最高档的,你来做太子少保,而且我很爱你,天天都想见你,你不用回去了,就留在开封吧!对了,还有,你也老了,别太累着,同平章的使相之权,就不再给你了。
众目睽睽,赵普脸色惨淡,只能躬身谢恩。几乎每个人都有些幸灾乐祸,没办法,谁让赵普当年那么生猛呢,连赵匡胤有时都得听他的,想必当时都有人在暗笑——太子少保,好大的官啊,可是请问我朝现在有太子吗?你保个什么保啊?
但谁也不知道,赵普这时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多简单,他达到目的了。他要的就是丢掉这些烫手的官衔,然后脱离地方,回到开封城天子脚下。
在地方上,有无数的混账无赖,想升官没理由,都在争着抢着帮赵光义找他的麻烦。这样搞下去,终有一天赵光义会理由充分地砍掉他的脑袋。
与其受小鬼的欺,不如直接面对阎王。
回到赵光义的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让全天下人都看得见。只要够乖,只要能忍,想必日久天长,赵光义都会下不去手的。无论如何,都比不明不白地死在外面强。
就这样,赵普被顺利拿下。在世人的眼光里,赵光义的形象开始变得高大。
好多年以后,宋朝发生了一件事,很不起眼,似乎只是宫廷生活的小插曲,但如果把它和赵光义即位之初一个同样不起眼的命令结合起来,就能揭示出宋朝曾经出现过的怪异现象的幕后秘密。
事情是这样的,四川给赵光义上贡,贡品是画圣吴道子的古画《长寿仙人图》。赵光义展画欣赏,满心等待着自己和这幅画亲密接触,能隔着时空被吴道子感染一下。却不料他突然间呆住了,旁边的人就看见皇帝陛下神色愕然,连连眨眼,好像有什么事一下子让他突然抓狂,也说不清是愤怒还是兴奋,反正他连声大喊——来人啊!
“请问您叫谁?”内侍小心地问。
“都要!”赵光义一连声地叫:“军校、内侍、近臣,统统都来,马上来!”
结果皇宫里面紧急总动员,所有人一起往他的身边狂跑,瞬间集合完毕,人人都呆呆地看着皇帝,就等着陛下说要杀谁。
却只见赵光义笑嘻嘻地把手中的古画向他们展开,很神秘,且更加期待地问:“你们看,这是谁?”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仔细看,然后统统地面面相觑,惊异莫名,脸上的表情变得和赵光义一模一样。他们期期艾艾地说——陛下……这,这是御龙弓箭直都虞侯戴恩哪。
“对头!”赵光义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就是他。这太神奇了!”
然后戴恩就此平步青云,从禁军的中低层干部迅速提升,直至宁远军节度使。史书记载,当时宋廷举朝都称他为“戴长寿”。
这事能说明什么呢?不过是芸芸众生,福祸升沉都只在君王好恶的一念之间而已。但别忙,回到赵光义即位之初,他突然变脸下令——诏令,天下禁止私习天文卜相等书,违令者斩!
而且到了第二年,他更命令全国征集天文相士近三百人进京,进行分门别类的考试。结果除了合格的六十多人,其余的都变成了罪犯,被脸上刺字,直接发配到沙门海岛看风景,遇赦不还。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既崇仙羡仙,连长相暗合的都会破格提拔,可又把职业的“人间神仙”们不当人看,远远地赶到国门之外呢?
得好好想一想。
以上的事情都非常的小,在宋史长卷中只留下了寥寥几个字的记载,但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能找到那些在正统的历史分析里所没法解释的诡异现象的答案。
比如说,赵光义为什么要虚耗国力,修那么多的庙?他的儿子赵恒为什么会突然间变成了个神汉,弄得“一国君臣如病狂”?甚至百余年之后,金兵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攻不破、砸不烂的开封外城墙是怎样自动陷落的?都与这时赵光义的决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连九十年之后那次举世闻名的变法强国之梦,都能在这里找出必须要做的根源。只不过世态万千,人事芜杂,只能到那时再说了。
每一个人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那么这个天堂的大门,是什么时候打开的呢?
很多人都会指着资料说,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就非常好了。但如果一直那样好下去,文人绝不会幸福到在宋朝一手遮天,有时嚣张跋扈到连皇帝的脸都敢踢黑。何况赵匡胤还会不时对文人们龇牙一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这扇天堂的大门,是赵光义打开的。他即位之后,不过区区三个月,也就是第二年,太平兴国二年的正月,就突然宣布——开科取士。
从此,文人们,你们的春天到了。
这一次,宋朝全国各道所发贡士共有五千三百多人,这些人不管家庭成分怎样,更不管家里有钱没钱,只要学分够(进京之前要有取解试,参看赵匡胤卷),国家就给你出往返路费,支持你进京写论文。就这样,这些人从五湖四海出发,到开封城的礼部报到。
开始省试,进而殿试,紧接着这些人就开始欢呼——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这一次录取的比例竟然这样的高啊!
这一科,赵光义取进士竟然是一百零九人!
要知道这个数字到底有多惊人,请回头参看一下赵匡胤的取士记录。
宋太祖一朝,几乎每年都开科取士,但是所取极严,最多的一科是开宝八年,公元九七五年,那一年共取士三十一人。最少的是乾德六年,公元九六〇年,只取了六人。他在位十七年,开科十五次,一共才取士一百八十八人!
似乎太滥了……赵光义的首席宰相薛居正坐不住了,他上奏,陛下,取人太多,用人太骤了。
但赵光义微微一笑,这算什么?下面的事才真正的惊世骇俗,前无古例。
赵光义令第一等、第二等进士并九经进士,直接当官,而且起步就是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这样的省部级高官。次一等的同进士出身,以及诸科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俊士之类)共二百七十人,直接送到吏部,这些人一律免选,优等注拟,好官美差先可着他们来。
薛居正等大臣们都傻眼了,这是在干什么?这些成熟的政治动物们满脑子装的从唐朝开始的读书、科考、取士、选官,等等的一系列官场的金科玉律就这么的都报废了?
这当官也太容易了吧!赵光义……没当过皇帝可以学,但你不能恶搞!
可是这一切还没完呢,等到这一科的新任状元吕蒙正等人向赵光义辞行时,新任的皇帝对他们说——到了任上,好好当官,要是发现了什么不便于百姓的事,可以尽快处理。
也就是说不必上报!
薛居正等人开始大喘气,这相当于把他们这些宰相以及京城各部大佬们都晾到了一边,成了摆设。赵光义却变得更加和蔼可亲,对他的新宠们说——众位爱卿,想必你们初次当官,没什么钱吧。这样好了,我给你们每人二十万贯,作为你们的行装钱。
就这样,赵光义即位之后的第一科,史称“龙飞榜”的进士们开始了他们的幸福生活。请记住他们的名字:状元吕蒙正、榜眼李至、探花温正舒,以及王化基、臧丙、马汝士、王沔、张宠、陈恕、宋泌、吕佑之,还有张齐贤。
这些人在宋朝的政治舞台上像火箭一样的迅速蹿升起来,速度之快举国震惊,他们中至少有四个人当上了太宗朝的宰相,其中最快的一个当选时年仅四十岁。其他人中知制诰、尚书这样的高官更是比比皆是。通过他们,赵光义开始了对宋朝的改造,把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都贴上了自己的标签。
赵光义迅速收到回报,几个月之后,他就办成了两件让全天下,乃至于契丹等外邦都瞠目结舌的大事。
一,把全国所有州县的行政权完全收归中央;二,迅速整顿钱币,规范金融市场。
前者的重要性还用说吗?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他的哥哥赵匡胤每天都得想着怎么向外发展,去抢别人的地盘,于是很多国内的典章制度都只能是临时适用的办法。比如为了备战与安定,得允许某些州县拥有特权。但当时除北汉以外,在实际意义上已经完成统一,再没有什么人有资格跟皇帝讨价还价。
赵光义雷厉风行,从此中国的皇权,自唐中叶安史之乱后,再次回到了至高无上,覆盖全国,公平地“欺压”每一个人的高度。
关于第二,意义无比巨大,如果要稍微夸张点说的话,赵光义在做当初秦始皇做过的事。首先他统一了货币,“禁江南新小钱,民先有藏蓄者,悉令送官,官据铜给其直,私铸者弃市”。
然后,把钱币的数量重新规定。
这件事就要回到唐朝了,历史记载的唐朝天祐年间以前,每百钱的含义就是一百个铜钱,并且足斤足两,童叟无欺。但是天祐以后,出现兵乱,每百钱就只有八十五个铜钱。到了天成年间,又减到八十个。到了五代的后汉时,变成了七十七个。进入宋朝,赵匡胤没办法一下子回到“天可汗”的时代,他规定每百钱上升到八十至八十五之间。
一时间物价平准,似乎全国的钱币流通量与货物存储量等都达到了一个空前平衡的时期,国计民生开始奔向小康。
但这都是官方数字,抛开铜钱的质量不说,在数量上《宋史》都公开承认,“诸州私用,犹各随俗”,真实的数字是四十八,每百钱只有四十八个铜钱!
这完全谈不到发展,就连平时过日子都有麻烦,说好,不过是与之前的五代时期相比。赵光义下令提升到以七十七为百数,并且规定每千钱的重量必须达到四斤半以上,从此在货币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规定了一个硬性标杆,让宋朝铸出来的铜钱成了东亚地区最坚挺的硬通货。
从此,宋朝登上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富裕之巅的日子,很快就要到来了。
初见成效,文人们的春天就结束了。
他们直接进入了盛夏。
赵光义被压抑了近二十年的从政渴望和他积累了近二十年的对盛世的希求让他作出了一个决定。他要——修书。
修书,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是一种带有神圣光环的伟大事业。它绝不是仅仅代表着文化传承这样的基本功能,而是彰显了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对自己民族的交代,更是当时的国君个人修养的体现。
《永乐大典》之于朱棣,《四库全书》之于乾隆,都极大地提升了当时国君的声望和品位,让功绩比他们大得多的帝王们变得相形见绌。
赵光义目光犀利,一眼就洞穿了其中的奥妙,于公元九七七年年初,也就是他刚刚登基不超过半年时,命令翰林学士李昉、扈蒙等十多人编纂《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
《太平广记》收录的是汉魏到宋初的小说野史之类的杂书,修成共五百卷,算是一部难得的趣味性百姓读物。《太平御览》却非同小可,它初名叫《太平总类》,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类,共一千卷,征引各种书籍达一千七百多种,为宋以前历朝历代所罕见。
接着,他又做了一件影响更深远,在当时也更轰动的事。
修崇文馆。
说起崇文馆,文人泪不干。回顾我们的历史,可以真切地看到,不管我们的国家曾经怎样的动荡,生民怎样涂炭,我们从来都不曾扔掉手中的书本,和心里一直固守的文化信念。就在五代这样的乱世里,都一样存留着“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
它们就是当时官方存储天下图书、集纳人间诗书才俊的地方。
但它们是什么样子呢?历史记载,宋初时三馆建在右长庆门东北,就是几十间破旧低矮的小房子,“湫隘卑痹,仅庇风雨,周庐徼道,出于其旁,卫士驺卒,嘈杂其旁”,整个一个半露天的农贸市场。弄得朝廷给三馆学士派点活儿,写点官方文书,学士们都躲得远远的,不在三馆正规的办公室里写字。
赵光义亲自到三馆看了看,他显得很难受,随即就下令在左升龙门东北为三馆选新址,马上昼夜施工,不惜成本,要好、要快地盖房子,至于规模——要比皇宫还要壮观精美(轮奂壮丽,甲于内庭)!而且让人吃惊的是,谁也没想到皇帝陛下竟然如此的多才多艺,就连新馆里的亭台楼阁等的设计图纸,都是他亲自画的。
一年之后,新三馆终于建成了。开光之日,举国瞩目,迁旧馆之书,分贮两廊。东廊为昭文书库,南廊为集贤书库,西廊为史部群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六库图书。史称其书原有一万两千余卷,平蜀得书一万三千卷,平江南得两万余卷,又下诏开献书之路,于是三馆篇帙大备,正副本凡八万卷。
赵光义赐新三馆名为“崇文”之院,借此以诏告天下“扬文抑武”的决心。
就这样,宋朝文人们的夏天隆重来临了,武人们的冬天却就此开始。
在宋太平兴国三年,也就是公元九七八年,曾经发生一件事,历史上很有名,但在《续资治通鉴》这样的宋史经典文献中却查不着,得到更大更经典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才有记载。
事情发在这一年的四月份,秦州(今甘肃天水),宋帝国的边缘地带,那里颇有点天高皇帝远,人强不服管的味道,尤其是当时正有迁入内地的戎人经常作乱。所以宋朝在秦州境内的清水县屯兵,边操练边待敌,规模相当不小。
为首的是都巡检使周承(还有一字,史料不全,未载)、田仁朗、刘文裕、王侁、梁崇赞、韦韬、马知节等人。
某一天,忽然来了一位朝廷使者。该使者骑乘正规,跟班不少,其中就有周承×等人所认识的巡驿殿直姚承遂、陇州监军供奉官王守定等朝廷命官,在外观上一切正常。于是见“天使”如见天子,大家伙儿隆重接待。却不料该使者突然口称有旨(注意,口称),拿问清水县屯兵处的所有官员。
没人敢反抗,周承×等人被立即捆了起来。
这时有认命的,像周承×,事后证明这人纯粹是吓大的。可是他的副手刘文裕却不干,刘文裕突然大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天使大哥,你能不能把诏书拿出来先看看?
却不料该天使一听大怒——胡说!我奉的是密旨,就因为你们临阵逗留,剿匪不力,皇上才下令把你们都咔嚓了,还要看诏书?你们不知道封州城的知州李鹤是怎么死的吗?不拿诏书就杀人,这是潮流!
没人敢说话了。这之前两年,就在赵光义刚刚继位的时候,曾经派出很多亲信到各州各县去访查官吏民情,到岭南的亲信报告,封州的知州李鹤很黑暗,诬陷手下的军吏谋反,赵光义于是下令“诏诛之不问状”。
不再审问,也不出示诏书,就把人砍了。
这件事迅速风行天下,就算秦州这样的边远地区也都早知道了。完了……既有成例,还有什么好说的?被捆的每一个人都开始在心里默默地数数,计算着还能有几分钟好活。要知道根据这样的“潮流”,只要这位使者一个不高兴,立即就会动手砍他们的脑袋!
身处绝境是最考验一个人素质的时候,每个人都认命了,可先前就表现得很不配合的刘文裕仍然没有绝望,他仍然认为自己还有一线生机。因为,这位使者之前在自报家门时曾经透露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
该使者说——他以前是“上南府时亲吏”。也就是赵光义还在开封府当府尹时的亲信。这真是让人非常羡慕,同时也是身价倍增、前途无量的重要保障。但在这时,就是刘文裕的救命稻草了。
原因很简单,刘文裕也是当年晋王府的亲信。
刘文裕万分诚恳地说:自己人啊,大哥,你就忍心不救我?(我亦尝事晋邸,使者忍不营救之乎?)
生机立即出现,只见该使者马上屏退所有人,然后向刘文裕越靠越近,等到距离足够近,他才压低了声音说出了一句话,把刘文裕一下子就听呆了。
这句话是——“汝能与我同富贵否?”
就看刘文裕连连眨眼,而该使者目不转睛,两人的视线迅速碰撞又急速分离,刘文裕终于点头——共富贵!共富贵!!
于是该使者马上给他松绑,让他一下子从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客。第二天,使者骑马出行,刘文裕鞍前马后地照应,这时田仁朗等在押犯也都从宽处理骑马随行。趁人不注意,刘文裕悄悄地靠近了田仁朗,在他耳边低声说了点什么。片刻之后,田仁朗突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倒在地上痛不欲生,像是马上就要死(若殒绝状)。
在场的人都吓坏了,一拥而上围了过来,包括那个使者。下一瞬间田仁朗却突然跳了起来,把该使者一把扭住,摁倒在地。这下子全乱套了,有帮田仁朗抓使者的,更有使者的跟班们来解围的,最后的结果是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不管该使者怎么大喊:“田仁朗等谋反,杀使者!”都没用,一干天使人等被关进了秦州大牢。
一顿小棒子炖肉之后,这人招了。他根本就不是什么朝廷派来的使者,更不是赵光义在开封府时的亲信。他叫李飞雄,是秦州节度判官李若愚的儿子,凤翔盩厔尉张季英的女婿。
这人胸怀大志,可惜异想天开。他从他父亲那里知道了秦州府的所有官方秘密,包括府库兵甲等具体数字,然后从京师到凤翔府去探望他的老丈人,趁人不备,他偷走了他老泰山的官马,一路狂奔,选在一个夜里,进了一家官方驿站,用老丈人的官马骗取了驿站管事的信任,声称自己是奉命巡边的使者。然后以使者的身份,选了一个驿站的兵卒做跟班,再用同样的手法滚雪球一样把姚承遂、王守定等人骗到手里,跟着他一起到秦州的清水县去杀人,接管军队。
然后就是山高皇帝远,此地归我管……计划怎么样?理论上很周密,行动上很传奇,最后的结果也很惨烈。他怎么也没想到清水县就真有一个原晋王府的亲信,而且他演的李鬼太沉不住气,直接就泄了底。
之后的事就是涉案人等全部腰斩,包括同样被骗的姚承遂、王守定等人,以及当初那个驿站的管事和士卒。至于李飞雄,他被夷灭三族,连同他的老丈人全家一起死光光。
分析一下这件事,似乎完全是个个案,像他这样突发奇想,除了自己以外,连个同谋都没有就敢去颠覆大宋,从赵光义的嘴里往外分食吃,怎么看都怎么是一个地道的疯子。但问题不在他的IQ指数上,而是要想一下,为什么他能一路行骗,仅仅凭着一匹官马,以及“朝廷使者”的名头就能把那么多的沿途官吏都玩弄于股掌之中?甚至到了边镇,一句话就把全部武将都上了绑,差一点就全砍了脑袋?
而且要强调的是,这些职业玩刀子的人不仅没敢反抗,就连怀疑都不敢,如果不是刘文裕想拉关系走后门,就真的被集体拿下冤杀了。
为什么呢?要知道,这时只不过是太平兴国三年,也就是赵光义刚刚当上皇帝不到两年,难道武人就已经混得这样矬了吗?
事实上,是早就这样矬了。众所周知,宋朝的武将没地位,可谁也想不到他们竟然是以这样的速度失去地位的。
有一件事,足以说明问题。
话说有能耐的伙计连老板都得另眼看待,那么给整个国家守大门的将军又应该有什么样的待遇呢?别说之前的五代以及大唐,就算是一手创立宋朝兵制、打压武人气焰的宋太祖赵匡胤,都对边境上的军队实行“一国两制”。
边防军可以随意动用当地的财政赋税收入,可以独立从商盈利,不仅可对内,对外和异族交易也可以,而且一律免税。并且可以随意动用得来的钱招募勇士、收买间谍、奖励士卒……总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都不算,赵匡胤还在开封城里给这些边关大佬们修别墅,规格之高连施工的官员都看不过眼上报——这不对,都超过皇室亲戚的规格了!
赵匡胤却大骂——不懂就闭嘴!边关将士远比什么皇室重要,“急速造来,无使复言!”
到了赵光义时代又怎么样呢?在他刚登基时,不超过一个月,边关就出事了,而且是最恶劣的那种。不是被外族攻破,而是边关将领们窝里反。
瀛州防御使、监霸州军马仁瑀,擅自命令部下出边境掠夺,选择的出境口是齐州防御使、判齐州李汉超的地段。这就出事了,马仁瑀不地道,抢了李汉超的口中食不说,还给李汉超吃了个大苍蝇。因为事后契丹那边必定要报复,可找谁呢?只能是李汉超。马仁瑀整个白占了便宜,还把李汉超当傻子耍。
李汉超恶性勃发,马上就找马仁瑀火并。这时新皇帝赵光义出面了,他不打不骂,不急不躁,相反选择的办法非常温馨,充满了以前晋王的仁者风范——他派人分别给马仁瑀和李汉超送去大批的金银缎帛,并且摆酒给两人说和调解。
矛盾是暂时的,友谊是长久的,和谐是必需的。于是一场边关火并就此平息。事情过后,赵光义才找了个机会,把马仁瑀调到了辽州,让他们俩离远点。
以上的事情,似乎表明了赵光义是个相当可人的领导,至少比他哥哥要温柔多了。但是,历史证明,武将们把事情给做错了。是的,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件事是马仁瑀、李汉超,甚至更多的武将们合伙演的一出戏,用意就是要给赵光义一个下马威,让新皇帝知道些好歹,从而捞到更多的好处。
更没证据能表明,这件事之后武将们都很开心,因为他们的目的达到了,皇帝还真的是蛮上路,他们惹祸可皇帝摆酒,面子大得没话说。
事实是这直接给赵光义敲响了警钟,让他刚上任就不得不对武将们重新审视。而且,“豪勇”的武将们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赵光义不是怕他们,而是在乎这件事对他的“国王之梦”的影响。
那时远征北汉的禁军还没回国。
想想看,国内的事情还没全搞定,禁军又都在国外,边境再出事,那就真的外焦里嫩彻底歇菜了。所以,赵光义只能选择保持晋王的老面孔——我忍。
但事情没完,时限转眼就到。转过年来,潘美、党进刚刚回国报到,赵光义就立即变脸。他向全国所有的节度使们下达了一条死命令。
令——天下诸州把各节度使子弟的名单全部上报,然后按名单要人,限期到京。一共有一百多人,把这些高干子弟都补充到殿前司去,去干一些承旨之类的贱职,就此圈养。
这是在做什么呢?对,人质。赵光义已经把部下们当成了各封建属国,要他们送自己的儿子进京为质,以后听命令服指挥,就一切都好,不然你们的儿子们就会人头落地!
是可忍,孰不可忍?!
职业军人们本已经开始淡泊的血性杀气被空前的危机感再次唤醒了,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握住了刀柄。那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我一生刀头舔血,九死一生,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封妻荫子吗?可现在居然连儿子的命都要保不住了!谁知道这个变脸比翻书还快的新皇上什么时候会彻底翻脸,与其那时受苦,不如这时痛快!
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时京城里出现了一个被当时的士大夫们所激赏,更被后世的文人们全体称颂的“文明”之举。
国家的第一军人枢密使曹彬,无论什么时候,走在哪条街上,只要迎面遇到了士大夫们,他一定会“引车避之”。
武人们的领袖也低头了,而且据说是心甘情愿的……这是怎样的一盆凉水啊,浇得宋朝全国的武人们都垂头丧气,心灰意冷。就从这时起,掌管全国军务的枢密院的地位,从五代时的领袖朝廷,到宋初时与中书省分庭抗礼,到这时就只能退居次席了。
这是好事吗?是,或者不是,没法讨论。就像几十年之后的“澶渊之盟”一样,一百年间的和平是好事吗?是吗?不是吗?要说好,百年无战事,上帝啊,放眼全人类的整个历史,有过这样的太平日子吗?但它直接的后果是把宋、辽两国都彻底养成了肥猪,只要出现一只野狼,就都成了盘中餐口中食,两国的皇帝哪个也没跑了,都亡国为奴了……至于他们治下的黎民百姓就更没法看。
所以,这时赵光义的所作所为,曹彬先生的谦恭退让,都功罪难说,对错莫辨。反正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军队里的人变得贬值,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只会说些之乎者也,然后用一撮兽毛在宣纸上画线条的文人们步步高升,飞黄腾达。
有的人忍了,可有的人站了出来。那是名将曹翰。他站在赵光义的面前冷笑着说,作诗有什么了不起的?以臣看来,那些酸丁们写得还远远不够瞧!请听为臣赋诗一首——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他日燕山磨峭壁,定当先勒大名曹!
好诗!赵光义击节叫好。诚然,名将曹翰文武双全,而且人生经验丰富,随便意与气合就能酿成佳句,但赵光义只是叫好,完全无视诗中的愤怨之气,他转过身来就再次向文人加恩。
没过多久,宋朝在太宗年间的第一次科考就开张了,并且“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凤池,中书省、宰相府也。也就是说,区区十年之后,这些考中的举子们就能当上宰相!
武人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人,都只能活在潮流里,谁也不知道哪片云彩里有雨,会在什么时段下起来。他们只能私下里相对哀叹生不逢时,但就是这样的哀叹,都注定没人去听。时光在飞速地流逝,转眼就到了太平兴国三年,就在前面李飞雄事件发生之前的两三个月里,宋朝举国都沉浸在一片对皇帝陛下的罕见的智慧与仁德的崇拜之中。
以至于,什么李飞雄,什么曹彬、曹翰,或者节度使的人质事件,都被那时的民众和历史远远地扔到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