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苍梧王
“仙凡有路,全凭着足底一双凫,翱翔天地,放浪江湖。东方丹丘西太华,朝游北海暮苍梧。”苍梧是个好地方,因为它在天边云外。后废帝刘昱死后贬为苍梧王,这位十五岁的小皇帝自称李统李将军,恣意任情、游戏尘世,被历史学家斥责为“荒唐”。玩鹰走马、杀人随意、穷凶极恶,比之堂兄刘子业毫不逊色。
刘昱是刘彧的儿子,怎么父亲儿子一个音啊,刘宋皇朝的开国皇帝也叫刘裕。南北朝汉字和现代读音有区别,否则不可能祖父、自己和儿子同音。刘彧为儿子机关算尽,辛苦一场,可儿子未必是亲生儿子。人们流传刘昱的父亲叫李道儿,刘昱曾自称“李统李将军”。这话又从何说起呢,说来话长。
壹 皇后与皇妃
刘昱并非皇后所生,刘彧皇后王贞凤只生过两位公主。王贞凤出身名门,琅琊王氏,不过非王导直系。提到王贞凤,我们要讲个小故事。
后宫聚会,皇妃、公主、诸王妃到齐。玩到尽兴时女人们褪去裙裳,赤裸嬉笑取乐。王皇后以扇遮面,不看不笑,一语不发。刘彧大为不满,怒道:“你娘家向来小家子气、寒酸,今天大家玩得如此高兴,你不参与倒也罢了,为何不看?”王皇后回答道:“娱乐的方式有好多种,哪有姑姑、姐妹们聚集一起裸体取乐。我娘家的人在一起欢笑开心从不这样。”刘彧瞪了她两眼,努着嘴道:“去!去!一边待着去,别耽误大伙的情趣。”
大家可能觉得刘彧真是个另类,姑嫂姐妹弄一块脱光衣服玩多难为情。
其实,在那个时代,王贞凤才是个另类。姑且不说刘骏、刘子业、刘彧们,大名士谢安那么怕老婆的一个人,“携妓东土山”,出出入入歌妓成群。王贞凤在人性放纵的南北朝时代能够保持传统文化道德难能可贵,连王家的人事后都赞叹不已。
有些人不懂南北朝社会风气,只会指责什么刘裕家族血液不好,一窝禽兽,再指责北朝高欢家族一窝禽兽。怎么不说前秦天王苻坚领着大臣们看性表演啊,没那么多禽兽。研究历史不能迷信前人观点。南宋之后理学盛行,历代道德精英们把南北朝埋藏得太深了。
前些日子,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撒丁岛别墅派对“艳照”曝光,其中还有捷克前总理托波拉内克,是不是他俩也是禽兽?南朝个性放纵的风气远超当今西方社会。南朝和商代的“酒池肉林”不同,商代那是原始习俗,南朝是现代情调。
太子刘昱的亲生母亲叫陈妙登,刘彧的妃子。陈妙登出身贫贱,父亲是屠户,可以说她有三个老公。
陈妙登从灰姑娘变成公主缘自一次偶遇,白马王子是孝武帝刘骏。陈妙登家住南京郊外。家境贫穷,住不起青砖大瓦房,两三间茅草屋紧依着官道。
孝武帝出巡,一眼瞅见道边的破屋,对陪同官员说:“御道边怎么能有草屋,影响我大宋盛世形象。”转念一想,又道:“可能这家人太穷盖不起,我出三万钱,让他家盖新房。”
官员拿着钱进屋,发现家人不在,只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羞涩地席地而坐。“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清纯、质朴的少女是实实在在的美人胚子。官员留了意,因为皇帝好色,自然要投其所好。这位官员出了门,便在刘骏面前夸赞女孩容貌漂亮,过不了几年定是人间绝色。刘骏动心,派人把陈妙登迎进宫去,安置在路太后房里做侍女。
那名官员抱着讨好皇帝的心,同时寄希望于陈妙登将来宠冠后庭,好跟着发达。三年后,陈妙登初长成,出落得美丽动人。谁知刘骏发疯地爱上堂妹殷淑妃,其他的女人根本不再挂怀。陈妙登为之伤感,无人时悲悲戚戚,流了不少泪。一段皇帝与灰姑娘的戏剧马上要谢幕,偏偏此时刘彧出现了。刘彧自小丧母,养在路太后宫中。两三年间,与这位太后侍女、准皇妃产生情愫。皇帝无情,王子有意,灰姑娘的故事得以继续下去。路惠男发觉养子心意,顺水推舟,对皇帝说了,把陈妙登赐予湘东王。与童话故事的结尾不同,陈妙登没有因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见异思迁是坏男人的本色。一年后,刘彧失去起初的激情,把陈妙登当做礼物转赠给老师李道儿。佳人赠才子也是好故事,偏偏陈妙登命运多难。刘彧忽地想起陈妙登的好处来,又把送出的礼物索要回来。这一来一往,陈妙登怀孕生下刘昱。到底是谁的儿子呢?相信刘彧心底最清楚。有人说刘彧借种生子,因为他没有生育能力。我倒是持怀疑的态度,太明目张胆了吧。据说刘彧做皇帝之后,担心人丁不兴旺,常把怀孕的诸王妃秘密招进宫中,产下男婴认作皇子,王妃关起来。先后认了十多个儿子,抚养如同亲生。因此许多人据此认为,刘昱实为李道儿的儿子。宋书是齐国大臣沈约所著,萧道成篡宋建齐,陈妙登的这段经历实在是绝妙的污蔑晚宋诸帝的上好素材。刘昱继承皇位时只有十岁,放到现今社会,还是个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刘昱同学”。刘昱同学不长进,不给父母亲争气,做不好父亲刘彧为他选择的皇帝职业。只不过是个孩子的他,顽劣调皮,功夫下在本职工作之外。做皇帝要有威严。刘昱从小喜欢像猴一样爬竿玩耍,爬到一丈高的竿顶也不害怕。喜怒无常、脾气乖戾,一不如意,拳打脚踢。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喜欢像狗那样光着脚丫子蹲在地上。皇帝是一门职业,做皇帝要技术。刘昱同学不适合,刘彧恨铁不成钢,常常叫陈妙登严加训斥,用棍子打。体罚对刘昱同学不起作用。棍棒底下出孝子,可能刘彧打得还是不够狠。刘彧死后,刘昱同学登上帝位。袁粲、蔡兴宗、沈攸之,还有那位刘宋皇朝的美男子禇渊成为顾命大臣。以上各位,除了袁粲比较陌生之外,其他人我们很熟悉。袁粲出身名门,和死去的袁是叔伯兄弟。自幼丧父,刻苦好学,仅凭袁父亲袁洵的一句话,可知袁粲的才气。有人给袁提亲,袁洵对媒人说:“我家袁配不上人家,可以许配给袁粲。”
和刘子业执政前期的朝局相仿,辅政大臣无实权,真正的权力掌握在中书通事舍人阮佃夫和王道隆手里。阮佃夫就是联络寿寂之杀害刘子业的那位湘东王主衣。寿寂之的下落,我们可以表一表,此人已被刘彧除掉了。
阮佃夫掌权纯属小人得志。买官卖官,童叟无欺。不分亲戚、陌生人,不送礼门儿都没有。老家有个侄子想到县衙做个小吏,混个公务员出身,到南京城见叔叔。阮佃夫不见,找了三次才露面,一口回绝。公务员是随便进的吗?要选拔,要考试。我现在是朝廷重臣,怎么能走后门呢!
侄子一见空磨牙没指望,狠狠心,取出两百匹绢献上。阮佃夫板着的脸才有点笑模样,回去吧,第二天听信!侄子住进宾馆一等四天,愣没半点动静,只得再咬咬牙,又送去两百匹。这才办妥。四百匹绢不是小数目。那时候公务员没有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哪头划算,他这位侄子心里清楚。
有个官员何恢,求他帮忙谋广州刺史,花了钱如愿以偿。事后,家中设宴请客答谢阮佃夫。席间,阮佃夫一眼看中歌妓张耀华,张嘴就要。开始何恢装做没听见,阮佃夫一次又一次说。何恢是个好色之人,拒绝道:“恢可得,此人不可得也!”要我行,要美人不行!
不知何恢算不算爱情至上的男人。阮佃夫火了,拂袖而去,临走扔下一句值得玩味的话:“爱惜手指,别把手掌丢啦!”第二天,司法部门调查何恢劣迹,不日免官。阮佃夫意思是,因为有官才有钱,因为有钱才有女人,孰轻孰重,别弄反了。
外有阮佃夫,内有太后、太妃,初登皇位的刘昱还算老实,才十岁嘛。王贞凤太后和陈妙登太妃相处得比较融洽,陈妙登没有慈禧太后的野心。
贰 假痴不癫
为防发生前朝故事,刘彧杀了好多兄弟,还是有一人漏网,桂阳王刘休范。刘彧为什么没有杀刘休范,因为刘休范是个呆瓜、笨蛋。刘休范是刘义隆第十八子,给人感觉木讷寡言,庸庸无为,兄弟们瞧不起。刘彧曾经对人说过:“十八弟什么也不是,因为是我弟弟生来富贵。连佛祖都想出生在帝王之家,就这么回事。”
刘彧这回看走了眼,刘休范不简单,有心机。他从刘氏皇族骨肉残杀血淋淋的现实中得到启发,人不能出头,尤其是皇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抱着这个想法,从小装作笨拙的样子。刘子业养猪那年他十八岁,躲过一劫。刘彧残害兄弟,又逃过一劫。刘彧一死,时任江州刺史的刘休范露出本来面目,折节下士,收养勇士,暗地收集制作船只的木材。
刘昱继位第三年五月,经过精心准备的刘休范自浔阳起兵,率两万甲兵、五百骑兵昼夜兼程向南京城扑来。刘休范吸取上一次邓琬起兵失利的教训。邓琬之败,败在行动慢,被中央军抢了先机。这一次,刘休范先发制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刘休范再算,算不过天意。闪击战的军事战略确实起到效果,没等中央军集结,浔阳军已杀到石头城。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深藏不露的刘休范中了一招古老的计策——黄回反间计。中央军将领张敬儿、诈降,不费一兵一卒,刘休范人头落地。
令人奇怪的是,如此精明的刘休范竟然丝毫没有意识到张敬儿和黄回是诈降。刘休范对于自己制定的奇袭战术异常自负,窥探新亭垒时仅带数十名随从。
齐武帝萧赜之前,东晋和刘宋的都城南京没有城墙,外城用竹篱制成。皇宫叫做台城。护卫台城有三处要塞,南面的新亭、北面的白下、西面的石头城。
183浔阳军突破竹篱笆,向宫城进发。此时形势,犬牙交错,敌中有我,我中有敌。
刘休范认为大局已定,因为刘宋皇朝著名的将领均在地方,沈攸之在荆州,张兴世在襄阳,京城中没有人能够抵挡浔阳军。可他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右卫将军老将萧道成。
萧道成在刘宋没有名气,却也身经百战。原籍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市),南渡的北方人,父子同为刘宋将领。为什么要提北方人,因为他是萧齐王朝的创建人,不要以为南朝是南方人建的,东晋、宋、齐、梁都是北方人的王朝。
萧道成属于凭资历升迁的人,元嘉北伐、历朝伐蛮、刘彧平叛之战和北征都参加了。有战功,但没有出色的战功。刘彧杀功臣之时曾想除掉他,终究因为他不是很有名气,派吴喜进行了一番试探。
有一日,吴喜突然带着皇帝亲封的银壶酒,来到萧道成镇守的北方边镇赐酒。刘彧用毒专家,名声在外。萧道成大惊失色,怎么也不肯喝。正要开溜,吴喜扯住他的衣袖,冲他嘿嘿一笑,自己先饮一杯,若无其事。这一杯酒救了萧道成的命。
萧道成获得宝贵经验,做事情要镇定。所以,当宋明帝晚年从边关调他回京任职时,萧道成没有犹豫。他知道拖延时间等于死路一条,回京越晚说明你越有问题。萧道成通过考验。宋明帝遗诏任命为右卫将军、卫尉,统领皇宫的禁卫军。
浔阳军沿江迅速东进,骤然出现在南京水面。文武官员们慌了手脚,唯有萧道成从容不迫,提议集中兵力坚守四个点,台城、石头城、新亭和白下。他亲率一部禁军屯驻新亭垒。
此时,浔阳军猛攻中央军三处堡垒,前锋冲进南京城,对台城发起冲锋。新城垒前后左右到处是叛军,喊杀城声震天。萧道成解衣高卧,新城军心才安定下来。部将张敬儿向萧道成献诈降计。
张敬儿是一个平民军官,本名张狗儿,有个弟弟叫张猪儿,听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名门大家出来的。后来的名字是刘彧改的。此人胆子大,别人打猎射鹿射兔,他专门射杀老虎。跟着刘胡打南蛮,积累军功,成了中级军官。他发现刘休范身边只有几十个随从,向萧道成提出诈降,和另一名军官黄回逃出新城垒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浔阳军主帐设在新城垒南临沧观,刘休范身着白色便服,坐着两人抬的轻便小轿督战,模样悠闲得意,丝毫没有意识到两名军官是来索命的。因为京城已在掌握之中,不来投降更待何时?
张敬儿说,他们奉萧道成之命来投降,萧将军害怕献城之后被杀所以不降。一听此言,为表示诚意,刘休范竟把两个儿子送进新城垒当做人质,留二人在身边。刘休范聪明反被聪明误。饮酒时,张敬儿抽出刘休范防身宝刀斩下了他的脑袋。
没人知道刘休范死了。前往台城报信的使者把刘休范的人头丢到秦淮河里了,空口无凭,皇宫中没人相信。石头城、白下、台城一个接一个被浔阳军攻下。听说刘休范攻破新城垒,城内的文武官员争相跑到新城垒递名片求见。
萧道成听闻叛军攻破台城,一面安抚众人之心,将所有名片焚毁;一面派张敬儿率兵进入台城,与浔阳军展开巷战,终于平定叛乱。
萧道成摇身成为刘宋皇朝的第一号大功臣,封为中领军。打赢了仗,小皇帝刘昱更加得意,四处游玩不着家。
叁 李统李将军
刘昱同学聪明吗?聪明。能干吗?能干。什么事都能做,除了做皇帝。
做皇帝比较遭罪,你见过哪个皇帝自由自在?莫要说古代君临天下的帝王,就是现任美国总统还不是规规矩矩,听人家安排,脑袋里除了国家大事便是钩心斗角。
刘昱同学绝对过得逍遥自在,从来不待在宫里,不在荒郊野外,便在闹市街道。出门不带仪仗队,微服出行。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康熙皇帝住民宅、与民同苦共乐的生活形象是编造的,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据记载,康熙出巡前呼后拥,最少时有三百多名扈从,一个地方逗留从不超过三日。
刘昱同学身边只有几个人,出了宫门,骑着马一溜烟没影了。开始母亲陈妙登怕出事,经常乘坐青犊车追。小牛车哪里追得上,时间一长,不管了,也管不了。
刘昱同学外出,身穿小袴衫,晚上住客店,白天睡道边。逛集市,侃价钱,即使受到呵斥辱骂,一笑了之,毫不介意。街巷之人互相传说父皇刘彧与母后陈妙登那段爱情故事,添油加醋,说先皇阳痿不举,当今皇上是李道儿之子。人们讲得津津有味,刘昱同学听得兴高采烈。
我们不明白,人家诋毁你父母,有什么可高兴的呀。刘昱同学非但高兴,反而公开宣称自己是“李统”,在外面要叫“李将军”。为父母亲有这么一段传奇故事而得意。刘昱同学泡了一个右卫翼辇营的漂亮营妓,就是当时的军妓。一段时间形影不离,一起玩乐,一起欢笑。
长期厮混于市井,刘昱同学像刚出花果山的孙猴子走裁缝店过乐器坊,玩得不亦乐乎。他可不是单纯地玩,裁衣服、做帽子,只要看过一遍,就能学会。从来没有吹过篪(一种用竹管制成的乐器,有八孔,横吹,像笛子),他拿起来吹,居然韵律十足。刘昱爱驴马,耀灵殿上养几十头驴,心爱的御马养在床边。
一个服装设计师、音乐家、动物饲养员的料子,偏偏出身于皇家,如同那些选错职业的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话一点不假。现代社会女人尚可离婚,而男人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真若狠下心来跳槽,又需多大的勇气。刘昱同学根本无法跳槽,那是一个万人景仰的职业。他不懂,这个职业如果做不好,下场就是一个“死”字。
皇叔刘休范谋反刺激了他那颗幼小的灵魂。南京城血流成河,叛军差一点攻下皇宫。他这条小命从奈何桥边被萧道成拉了回来。不过两年,建平王刘景素又反了,阮佃夫和萧道成联手平定叛乱。
刘昱同学从此不再相信任何人,耍起皇帝的威风。再出巡,则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大张旗鼓。侍卫们手持长矛大棒,钳凿斧锯不离手。遇人杀人,遇狗打狗,不管男女,无论驴马。刘昱同学夕去晨返,晨出暮归,一天两趟,百姓们惊恐万状,大白天紧闭门户,道路之上不见人影。
刘昱同学用这种方式立威,效果太差。你不是楚霸王、赫连勃勃,不过是个小孩子,没有军权、没有武功的小孩子。
还管不了你了!阮佃夫反了。策划趁小皇帝外出打猎射野鸡的机会召回仪仗队,关闭城门谋反。结果事情不密,让人告发。刘昱同学亲自率人抓捕阮佃夫及其同党。
阮佃夫死了,有人告发孙超等人是同谋。刘昱同学舞刀冲在前面,杀往孙家。孙超正在守丧,见小皇帝第一个气势汹汹冲上来,知道东窗事发。上前一步,揪住刘昱同学的耳朵,破口大骂道:“小兔崽子,你比桀、纣还要坏,用不了多久也难逃屠戮!”
王贞凤太后发现情况不妙,这么胡搞下去,非出事不可,多次教训申斥,刘昱同学烦了。可巧端午节到了,王太后送给他一柄毛扇。
“这是什么破扇子,一点艺术感都没有!”刘昱同学将扇子扔地下,下令太医煮毒酒鸩杀太后。侍从们慌了,有口齿伶俐的人忙劝:“太后死了,陛下您要以孝子身份参加那些复杂的丧礼仪式,那样就没时间出去玩了。”刘昱同学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肆 袒腹领军
刘昱同学盯上手握禁军军权的萧道成,此时萧道成已升为中领军,刘宋皇朝的国防部长。
一天,小皇帝带人猝然闯进领军府。时值盛夏,萧道成袒胸露乳躺在大青石上乘凉。望着萧道成胖大的肚子,刘昱生起恶作剧的念头。让人取过毛笔,围着肚脐画了一个圆圈,随后拍醒萧道成。
萧道成乍见皇帝,吓了一大跳。不及跪拜,刘昱同学让他站在大树下,自己退后几十步,拉满弓瞄准要射。萧道成惊出一身冷汗,大声道:“老臣无罪!”一个侍从急忙开脱说:“领军肚皮大,是个上好的箭靶。一箭射死了,以后再也难找这等好靶,还是用骲箭来射。”骲箭的箭头由骨或木制成。刘昱同学听了,点点头,换成骲箭,一箭射去,正中萧道成的肚脐眼。小皇帝投弓大笑道:“此手如何?”
萧道成逃过大难,可刘昱同学心里不舒坦。心中到底意难平,聪明的刘昱每次见到萧道成,总隐隐感觉有种莫名的威胁。一日在宫中磨标枪,边磨边咕噜:“明天杀萧道成。”不巧,陈太妃听到了,把儿子狠狠骂一顿,“萧道成有功于国,把他杀了,谁再为你出力!”
母亲的话让刘昱同学打消了杀萧道成的念头,萧道成却开始酝酿杀刘昱同学的计划。弑君不能明目张胆,既要杀掉还不能露出马脚。萧道成效仿刘彧杀刘子业的方式,联络皇帝身边亲近的侍从杨玉夫、杨万年等人。
密谋静悄悄进行,萧道成派人秘密监视跟踪刘昱同学的一举一动,亲信将领王敬则身穿黑衣昼夜潜伏道路探听动静。小皇帝浑然不觉,依旧不分昼夜,四处游玩。一日夜晚,小皇帝一伙人再次路过领军府。有人建议说:“府里人睡了,我们何不从墙头爬进去玩。”对这个好玩刺激的方案,刘昱同学拒绝道:“我有更好的游戏,明晚再说吧!”
第二天是七夕佳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刘昱同学玩兴正浓,白天和狐朋狗友们比跳高,晚上潜入新安寺偷狗。偷出来的狗在昙度道人处宰了,吃狗肉喝老酒,披星戴月,大醉而归。临睡想起一件事来,叮嘱侍从杨玉夫说:“你待在院里,给我仔细瞧着,看到牛郎和织女相会立即叫醒我。看不到的话砍了你的狗头!”
杨玉夫这个气,“小破孩,什么牛郎织女都是胡编的。即使有,天边云外,凡人能看到吗!”这些日子不知怎么得罪了小皇帝,白天小皇帝咬牙切齿对他发狠:“明日杀了你小子取肝肺下酒。”杨玉夫知道小皇帝一会儿莲花,一会儿牡丹。可能明天起来,什么都忘记了。但是,如果忘不了呢?杨玉夫越想越怕,又记起王敬则透的话,“杀死皇帝必定重赏。”
杨玉夫找到杨万年,两人一商议,干掉小兔崽子。刘昱同学不睡寝宫,睡在仁寿殿东边搭建的毡帐里,想体验一把游牧民族的生活。二人蹑手蹑脚来到帐篷里,刘昱同学醉酒之后睡得正酣。杨玉夫抽出小皇帝身边的防身刀,一刀斩了下去。熟睡之中死亡没有任何痛苦,十五岁,又一个刘子业。
刘昱同学死后,被废为苍梧王。萧道成迎立宋明帝第三子十一岁的刘准为皇帝,刘准不过是萧道成的傀儡而已。萧道成之所以没有直接做皇帝,因为荆州刺史沈攸之在。
沈攸之面临一个抉择,两人关系不错,是儿女亲家,萧道成的长女嫁给了沈攸之的三子。沈攸之清楚地知道,这位亲家翁是要做皇帝的。沈攸之的地位和战功在萧道成之上,而且还是宋明帝托孤的重臣,能不能甘心跪拜于萧道成脚下?
如果萧道成是个大英雄,或许沈攸之会就此臣服,可萧道成是如此的平凡。
沈攸之出身农夫,晚年喜欢读书,手不释卷,能够熟记《史记》《汉书》中的许多典故,常叹息说:“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沈攸之对命运颇有感触,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夫成为王朝方面大员,难道没有命运的成分在里面?
如何掌握命运只能靠读书。沈攸之恨不得早十年读书,可他没有机会了。一个鹰犬只会用武力武装自己。沈攸之经营着独立王国,招兵买马,荆州军已达十万,战马三千匹。对于反叛者,无论逃到海角天边,也躲不过沈攸之的追杀。
萧道成很早就开始注意他,在沈攸之身侧埋了两颗钉子。镇守襄阳的张敬儿和镇守武昌的长子萧赜,时刻注意荆州动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英雄的豪气,也是英雄的无奈。沈攸之要与萧道成一争天下。
大雾弥江,荆州五万水军向东进发,途经夏口,沈攸之犯下一个错误。在武昌守将柳世隆百般挑逗下,沈攸之兵围武昌。他完全可以弃武昌东下,可他认为武昌不取,荆州军的后勤补给线会受到严重威胁。
他不知道,为了对付他,萧赜苦心经营武昌数年之久。一代奸雄沈攸之比刘休范败得还要惨,没望见南京城。武昌攻了一个月没有打下来,张敬儿兵发江陵,抄了后路。荆州军逃散,沈攸之败走华容道。曹操凭与关羽的老交情从华容道逃生,沈攸之走投无路,无家可归,自缢于林中。
随着沈攸之的死,萧道成登基了。禅让前,小皇帝刘准哭泣着说了一句话:“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唐·韦庄《台城》
建康城头升起“萧齐”的大旗。萧道成怀着凌云壮志登上皇帝位,对天下臣民的演说词是:“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上天终究没能给他十年时间。南朝依旧是南朝,江南没有变化,而大江之北,波谲云诡,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