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唐人论秦
两汉儒生揭开了秦始皇身后两千多年对其评价的序幕。两汉之后,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秦始皇始终是诸多政治家、文人关注的一个焦点。秦始皇成了历代警示教育的典型样本,他被后人不断地从历史中拈出来,给当权者以提醒、警戒,暴君秦始皇成了制约皇权的一把利剑、一座警钟。到了唐代,唐人评秦更加丰富多样:从形式上看,不但有政论、上疏,而且有诗歌、辞赋,各种文体的评议不断涌现。从内容上看,不但有批评秦始皇的诗文,而且也出现了肯定秦始皇的文章。这一切都表明秦始皇并没有因为渐行渐远而为人忽略、被入忘却。那么,唐人对秦始皇的关注重点是什么呢?他们的评议又有什么新的内容呢?
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并没有伴随着大秦帝国的速亡而被人遗弃,相反,它成了秦始皇留给后世的最大一笔政治遗产。
公元前206年,消灭了西楚霸王项羽两个月后,汉王刘邦就急不可耐地在各路诸侯的拥戴下、故作不情愿状地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当上了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生于公元前257年,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从年龄上看,秦始皇仅仅长刘邦两岁。所以,大秦帝国的开创者赢政与大汉帝国的开创者刘邦其实是同一时代之人。
刘邦在做泗水亭长时经常因公到咸阳出差,有一次亲眼目睹了秦始皇身为皇帝的阔大排场与八面威风,喟然叹息:“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男人活着就应该活得像秦始皇一样)刘邦对权力的这种无比垂涎成为他日后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同样面对秦始皇的雄风而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项羽,最终没有实现他的目标。刘邦灭了项羽之后很快就在今山东定陶称帝,延续了秦始皇的皇帝制度,终于亲自体验到了“皇位是如此的高贵”。刘邦果断地抛弃了项羽的分封制,重拾秦始皇创建的皇帝制度,这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它表明大秦帝国虽然十五年亡国,但是,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却得到了后世历代最高统治者的青睐。
为什么一个导致十五年亡国的皇帝制度如此受后世统治者青睐呢?
皇帝制度明白无误地规定:皇帝是天下至高至大、至尊至贵的人。这就意味着,当上皇帝就拥有了整个天下的财富与权势。当皇帝最痛快的不是皇帝说对了臣民会俯首帖耳,而是皇帝说错了臣民也会俯首听命。正是这种绝对的专制使皇帝成为两千多年“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终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皇室父子之间篡逆弑杀、兄弟之间相煎太急的事件频频发生。
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本人至尊至上的地位,其最大的特点是皇帝本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实施专制独裁。在这种专制制度下,约束皇权必然成为一大难题。皇权如果不能受到适当的约束,皇帝就会为所欲为,亡国之祸就会接踵而至。所以,约束皇帝制度下的皇权是确保一个帝国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但是,约束至高无上的皇权又是皇帝制度下最为棘手的问题。
古人很聪明。我们总以为今人比古人高明,那是因为我们获得的知识比古人丰富,获得知识的手段比古人便捷,比如说我们懂得了种种终结个人独裁的方法,我们知道了终结个人独裁的社会制度。但是,古人面对独裁专制的皇帝也并非毫无作为,他们为约束皇权充分发挥了政治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的武器就是对皇帝进行警示教育。
今天,我们在任命各级干部之前,都要对即将上岗的干部进行廉政谈话,都要对他们进行警示教育,采取的办法往往是让狱中贪官现身说法。但是,警示教育的专利并非归属今人,古人早就懂得警示教育的重要性!
对皇帝进行警示教育的目的是让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皇帝懂得畏惧,让天下独尊的皇帝内心还有警策的对象。皇帝是帝国制度下最“勇敢”的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子是皇帝,老子怕什么?
拥有者最怕失去。拥有什么,最怕失去什么。拥有权力者最怕失去权力。拥有财富者最怕失去财富。
皇帝最怕失去皇权!有所怕就是软肋。聪明的古人就从这方面下手,借古喻今,对皇帝进行警示教育。
那么,谁可以成为这种警示皇帝的教材呢?狱中的贪官当然不行;他们资格不够。亡国的皇帝又不配。谁最合适呢?
秦始皇!
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但是,秦始皇又是一个十五年便亡国的统一帝国的创建者,是第一个死去三年便亡国的开国皇帝。这种特殊身份上哪儿可以找到第二人?所以,秦始皇理所当然地成为历代名臣贤相对皇帝进行警示教育的最佳人选。当然,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夏桀、商纣也可以警示为非作歹的皇帝,但是,夏桀、商纣都是亡国之君,而且是王而非皇帝,他们的警示效果显然没有秦始皇更有价值,他们充其量只是一张“黄牌”,而秦始皇几乎是立即可以将违规者罚下场的“红牌”。
以秦始皇警示当朝皇帝在汉代已经开始出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秦始皇日益成为进行警示教育的最佳教材。
我们看两个史例:
三国时期,魏国杨阜曾经向曹操的孙子魏明帝进谏说:
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灭。夫不度万民之力,以从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
这件事的起因是魏明帝在许都,(今河南许昌)修了宫殿,又要在洛阳大修宫殿,杨阜劝谏阻止,以秦始皇修阿房宫为例,说明皇帝滥用民力,满足己欲,必然导致亡国。阿房宫修到什么程度,动用了多少民力,给天下造成多大的伤害,大秦帝国是否因此而亡,我们都可以弃而不论。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秦始皇成了杨阜劝谏魏明帝的反面教材。
同样是劝谏魏明帝,另一位大臣高堂隆也是以秦始皇作为警示皇帝的呜钟,他对魏明帝说:
且秦始皇不筑道德之基,而筑阿房之宫,不忧萧墙之变,而修长城之役。当其君臣为此计也。亦欲立万世之业,使子孙长有天下,岂意一朝匹夫大呼,而天下倾覆哉?
对比一下杨阜、高堂隆的谏词,大臣警示皇帝滥用民力的一个典型。
到自己行为的危险,从而终止玩火。
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出,秦始皇已经成为大臣们希望通过这种警示,让皇帝认识这两则史例很典型,特点也很集中:一是借秦始皇警示当今皇帝,二是劝谏皇帝不要滥用民力。
晋朝的傅咸在《吊秦始皇赋》也发出了近似的警告:
余治狱至长安,观乎阿房,而吊始皇日:伤秦政之为暴,弃仁义以自亡。搦纸申辞,以吊始皇:有姬失统,命不于常。六国既平,奄有万方。政虐刑酷,如火之扬。致周章之百万,取发掘于项王。疲斯民乎宫墓,甚癸辛于夏商。未旋踵而为墟,屯麞麋乎庙堂。国既颠而莫扶,孰阻兵之为强。
傅咸铺排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然后虐政酷刑,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从而导致帝国大厦坍塌,无人能救,尽为废墟,麋鹿出乎其间。这篇赋的警示作用也很明显,伤秦政之暴,弃仁义自亡。通过大秦帝国大厦旋踵之间灰飞烟灭的历史事实,给当权者敲响警钟。
以秦始皇为警示教育的反面教材是皇帝制度下约束皇权的一大发明。唐代诗歌最为有名,以诗劝谏当代皇帝成为唐诗的一大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李白的《古风》其三:
秦王扫六合,
明断自天启,
铭功会稽岭。
尚采不死药,
额鼻象五岳,
徐市载秦女,
虎视何雄哉!
大略驾群才。
骋望琅琊台。
茫然使心哀。
扬波喷云雷。
挥剑决浮云,
收兵铸金人,
刑徒七十万,
连弩射海鱼,
鬐鬣蔽青天,
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
诸侯尽西来。
函谷正东开。
起土骊山隈。
长鲸正崔嵬。
何由睹蓬莱?
金棺葬寒灰。
这首诗借秦始皇求仙不成病死沙丘规劝唐玄宗不要迷信神仙。这首气势磅礴的咏史诗,大笔如椽,盛夸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声威,极写秦始皇派徐市人海求仙药,最终却是“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最后只落得一堆寒冷的骨灰。
以秦始皇警示当世皇帝的效果如何呢?我们看看唐太宗的例子,唐太宗曾说:“秦始皇初亦平六国,据有四海,及末年不能善守,实可为诫。”
(《贞观政要·慎终》)唐太宗还说:“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贞观政要·俭约》)可见,以秦始皇为例的警示教育确有实际效果。
在唐人评价秦始皇的作品中,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是翘楚之作。这篇赋用华丽的辞藻、气势如虹的语言,极尽笔墨之能事,对秦始皇提议修建的阿房宫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它给唐人评价秦始皇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史记·秦始皇本纪》确实有一大段关于阿房宫的记载:
于是,始皇以为成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成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层峦耸翠阿房宫(清人绘)
这段记载讲了四点:
第一,修建原因。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是因为咸阳城中“人多”。“宫廷小”(将六国的美女悉数运至咸阳,秦国的宫殿自然容纳不下),所以一,秦始皇决定在上林苑中修建这一座庞大的朝宫,这座朝宫的前殿就是阿房宫。
第二,得名。阿,近;阿房,意思是宫殿四周都是房;“阿房并不是这所庞大宫殿前殿的名字,只是因为全部工程未完,而是暂用名,建完之后秦始皇要另外取名。”
第三,修筑情况。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两年后,宫殿未建完秦始皇就病故了;秦二世继续修建,尚未修完二世被杀;子婴继位四十六天秦亡,仍未修完。所以,阿房宫实际上是一座“烂尾楼”。
第四,规模。阿房宫规模宏大,《秦始皇本纪》记载,它的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殿中可以容纳万人,殿下可以竖起五丈高的大旗。
杜牧《阿房宫赋》只有六百余字,但是,它写出了阿房宫建筑的壮丽与宏伟,美人的绝色与众多,因此,此赋一出,“阿房宫”名扬千古。
六王毕,四诲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成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菌菌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晓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收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通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空。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嗟乎!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二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在这篇名赋中提出了两大问题:
一是秦始皇骄奢淫逸过度。二是大秦帝国亡于自身。尤其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二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振聋发聩,令人深思。
杜牧通过《阿房宫赋》提出了一个秦亡于自身骄奢淫逸的新命题。加之这篇赋确实写得精美绝伦,所以,杜牧的观点迅速得到传播。
这种传播给后世带来了两大认识:一是阿房宫修建完毕;二是秦始皇败于骄奢淫逸。
前者是一误解。不仅秦始皇病故之时阿房宫没有修完,而且,秦二世继位之后继续建也没有修完。阿房宫既然未修完,哪有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的那样美女如云?哪可能有绝色佳人生活于其中?杜牧对阿房宫的描写不过是作者的想象。但是,文学的真实倾倒了无数读者,后世读者都认为秦始皇阿房宫已经竣工,非熟读《史记·秦始皇本纪》者不可能知道阿房宫只是一项未完的工程。
后者提出了秦始皇败于自身的骄奢淫逸。由于秦始皇骄奢淫逸,只顾个人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将天下百姓逼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这才有了“一夫作难”而“天下云集响应”的后果。“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秦始皇只顾自己尽享人世繁华,他没有想到天下苍生也想过太平日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秦始皇大修宫殿、满足一已之欲的确是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房宫的规模之大、劳民之深在秦始皇所有工程之中稳居首位,后世文人拿阿房宫说事就成了历史的必然。其实,我们前面讲到魏明帝欲大修宫殿遭大臣劝谏,劝谏的依据就是秦始皇大修阿房宫引发百姓不满,从而导致天下覆亡。
唐人评论秦始皇,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一提。我们在《焚书坑儒》一章中已经讲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坑术士四百六十余人,这是最原始也是最可靠的记载。
然而,东汉卫宏《古文奇字序》记载的坑士事件和《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却大相径庭,重大改动有丽点:第一,坑士原因;第二,事件过程。这两点改动非同小可。
先说原因。
《秦始皇本纪》记载的坑术士是因为术士韩终、卢生等人欺骗秦始皇,求仙屡屡不应,而且在背后议论秦始皇,出言不逊,最终还携款逃亡,惹得秦始皇雷霆大怒,立案审理,牵涉四百六十余人,全部被杀。
卫宏却说,秦始皇将古文字改为小篆和秦隶,天下读书人不服,议论纷纷,引发了秦始皇肉体消灭天下读书人的阴谋。
再说事件过程。
《秦始皇本纪》记载的是因为求仙之事,秦始皇与方士们发生冲突,招致了坑术士事件的发生。
卫宏却说因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招致天下读书人议论纷纷,于是,始皇召集天下的读书人到达京城,先封他们为“郎”,(侍从),收买人心。然后秘密派人在骊山有温泉的地方种瓜。由于地热温暖,骊山温泉处冬天长出了瓜。这在秦代算是一大奇闻。秦始皇借机在朝中召博士讨论冬天反季节长瓜之事,朝中的诸生们谁也没听说过这种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始皇借机派诸生集体前往骊山实地考察。当博士们在骊山山谷的瓜地中实地考察之时,始皇暗中派人从山上往谷中居高临下用机械填土(不知这是什么机械),结果,七百多位诸生没有一人逃出,全部被活埋于山谷之中(秦改古文以为篆隶,国人多诽谤。秦患天下不从,而召诸生至者皆拜为郎,凡七百人。又密令冬月种瓜于骊山硎谷之中温处,瓜实,乃使人上书曰:瓜冬有实,有诏天下博士诸生说之,人人各异,则皆使往视之,而为伏机。诸生方相论难,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终命也)。
由于这两点重大变化,《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坑术士”和卫宏所说的“坑儒生”差别很大。《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是第一手资料,司马迁的生卒年又远在卫宏之前,应当说司马迁《史记》之说更可靠,卫宏说后出,而且没有交代史源。在这种背景下,信从《史记》当更为可靠。
但是,唐代学者的态度非常奇怪,几位著名学者颜师古、张守节、章怀太子李贤、李善都采用了卫宏说。张守节为《史记》作注(《史记正义》),颜师古为《汉书》作注,章怀太子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李善为《文选》作注,都不约而同地引用了卫宏的说法。可见,东汉卫宏的“坑儒”新说在唐代极为盛行。
这说明唐代社会对秦始皇的坑术士进行了空前的社会批判,卫宏说的流行,特别是在颜师古、张守节、李贤、李善这些唐代顶级学者中的流行恰恰说明卫宏新说拥有了多大的市场!也表明秦始皇暴君形象在唐代的定格。
在唐人对秦始皇的诸多评议中,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的《封建论》一文具有特殊的意义。此文充分肯定了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的功劳。他认为: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后,剖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这是大秦帝国非常有效的措施。大秦帝国的速亡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绝对不是郡县制造成的。我们前文已述,秦帝国的速亡是因为皇帝滥用民力造成的。
汉代立国之后,矫正大秦帝国的弊端,按照周朝制度,立皇子为诸侯王,封功臣为诸侯王,结果没过几年就屡屡发生叛乱,高祖刘邦不得不疲于奔命地平叛。所以,比较秦、汉两朝的制度,可以明显地看到,秦制远远胜于汉制。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舍,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而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在柳宗元看来,大秦帝国的速亡并不在于它废封建,立郡县,其“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大秦带国速亡是因为滥用民力、滥用刑罚,导致民不聊生。失天下在于为政不仁,不在于制度缺陷。
柳宗元不但提出了大秦帝国速亡的原因,而且高度评价了秦始皇施行郡县制的巨大功绩。这是自秦亡之后第一次明确称颂大秦帝国政治制度的宏文。柳宗元的《封建论》说理透辟,论据充分,行文流畅,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
比起汉儒对秦始皇的全面否定,柳宗元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柳宗元还第一次把秦始皇的郡县制称之为“公天下”,并认为中国的“公天下”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富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如此高度评价秦始皇是史无前例的。秦始皇身后的第一波评论是汉人作的,他们对秦始皇的全面否定开了秦始皇历史评价的先河。直到中唐柳宗元,秦始皇才第一次得到肯定性的评价。这个变化极富开创性。
为什么唐人开始重视秦始皇的郡县制呢?为什么唐人肯定秦始皇偏偏要从郡县制人手呢?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对历史的评价总是从自身的现实出发。超越自身现实的历史评价从来不会存在。
唐人之所以出现高度肯定秦始皇郡县制的观点与中唐的现实政治密不可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政局中最为棘手的是藩镇割据。唐初,中央政府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至唐玄宗时,在边地各州设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各藩镇统领所属各州的甲兵,兼有其他职务,藩镇长官掌握一方的军政大权,权力甚大。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政府的力量大大削弱,唐王朝不得不首先将魏博、成德、幽州三镇授予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位叛将的部下,并封他们为节度使,允许他们在自己的辖区内扩充军队、任命官吏、征收赋税,形成了“河朔三镇”的割据局面。节度使的职位或父子相承,或部将相继。后来,这样的藩镇发展到四十多个。藩镇之间,或互相杀伐,或联合反唐,危害甚大。
唐王朝也曾屡屡围剿削弱藩镇,但是,一直未有大的成效。这种藩镇割据的局面维持了两个世纪,国家、百姓都深受其害。直到北宋初年,解除藩镇兵权,藩镇割据的局面才得以清除。
柳宗元目睹藩镇割据的局面,才痛切地认识到秦始皇施行郡县制是多么英明!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在历经千年岁月之后才让人体会到它的价值所在,在历经千年沧桑之后才让人领悟到它新的意义。
秦始皇为郡县制与封建制孰优孰劣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朝议,甚至因此下达了焚书令,可见,郡县与封建之争多么激烈。但是,伴随着大秦帝国的轰然坍塌,秦始皇的郡县制尽管被后世不同程度地继承下来,可是,并没有人从理论与实践上深切认识到郡县制的优点。在中唐藩镇割据的新形势下,柳宗元成为秦始皇的首位旷世知音。
由于柳宗元的《封建论》,唐人评价秦始皇有了新视角,也有了新观点,那么,后世之人又会怎样评论秦始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