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元首自杀
时间:1945年4月27日
地点:柏林城莫阿密得监狱
人物:狙击手中士谢廖沙
部队:苏军第3突击集团军
4月27日,我们的大部队从柏林的北部市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我和战友们跟在坦克后面,我用的是狙击步枪,而我的任务就是射杀高层建筑上那些躲在窗户后面的家伙。
“谢廖沙,给我打掉你正前方高处15米的火力点,那里有讨厌的重机枪。”上尉用沙哑的声音冲我吼道。
我端着枪慢慢跟着坦克从狙击镜中看到了对面建筑墙上大约20厘米的小洞,我一边行进一边瞄准,第一枪打在了旁边的墙壁上,随后那挺机枪向我扫射过来,我迅速弯下腰,让坦克做掩护。
“该死,谢廖沙,给我打起精神来,这不是在打兔子,他们可是会要了我们命的老虎!”上尉此时的脸色非常难看,十分生气地大声骂道。
我重新调整了角度,一枪,两枪,那个火力点彻底安静了,所有苏军战士大喊着向前冲去。我们看到了蒂尔花园“胜利女神”的圆形柱子,由于柱子上有一个展翅欲飞的胜利女神雕像,战士们给它起了个绰号叫“高个子女人”。我们继续前行,终于到了莫阿密得监狱,这里是到达帝国总理府的必经之地。上级告诉我们,戈培尔会在这里亲自指挥,所以我们都非常兴奋,想活捉这个可怜的人。
我们的炮兵部队使用了重型火炮和坦克,猛轰监狱里的德国守军。监狱里的德军向我们疯狂扫射,两批火炮瞄准手都先后牺牲,但是监狱的墙壁也终于被炸开了一个口子。突击队员首先冲了进去,我们在后面给他们做掩护。听到一声信号响,大部队才快速冲过街道进了院子。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那些德国人很快就投降了,甚至没有任何抵抗,个别企图偷袭我们的德军士兵,都被埋伏在后面的狙击手当场击毙。也许是坚固的墙壁倒塌的那一刻,他们的心理防线也随之崩溃了。
后来,我们的工兵在入口处发现了地雷,于是马上示意部队停下,他们开始着手检查爆炸物。直到危险解除,我们才上了楼。当我踩在楼梯上时,上面已经有许多德国人举着武器出来投降了。我们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就连那些穿着劣质士兵制服的人也不例外,因为上级担心戈培尔可能会混在里面。最后,我们把所有的牢门都打开了,里面的战俘都获救了,忽然的强光让他们睁不开眼睛。
我们又继续向帝国总理府前进,炮火使整个城市的街道弥漫着浓烟,我们也遭受到了巨大的伤亡。我在随军日记中写道:“面对胜利每接近一小步,我们必须付出几倍的代价。如果胜利终究会到来,那么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默默地跟着坦克,不时地攻击隐藏着的威胁,在这样一场长期残酷的战争即将结束时,我希望它不会再出现第2次。
又见叛徒
如今,德国败局已定,希特勒离死亡越来越近。就在4月25日,丘吉尔和杜鲁门再次向克里姆林宫发出通告:“希姆莱通过贝纳多特伯爵向西方盟国寻求谈判。”斯大林在4月26日向杜鲁门回复:“你们拒绝希姆莱的决定,完全是正确的。”
在德国,所有人都在怀疑别人是“叛国者”。尽管掩体里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但鲍曼的心里一直有这样的感觉。4月27日晚上,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无法派出更多的增援部队,希姆莱和约德尔想阻止我们这样做。但是我们会继续战斗,为了我们的元首,也为了这个国家。然而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了我们的元首。他们是一群叛徒,没有任何尊严可言。战斗仍在继续,帝国总理府即将变成废墟,盟军要求我们接受无条件投降,难道我们要成为帝国的叛徒?瞧瞧费格莱因多丢脸,他竟然想换上平民的衣服逃离柏林。”接下来的日子里,鲍曼渐渐和那些人保持距离,慢慢疏远了。
希特勒与情妇爱娃牵着他们的爱犬,这张照片是美军第101空降师在贝希特斯加登缴获的照片之一。希特勒生前有大量与爱犬玩耍的照片,但是出于在世人面前维持威严形象的需要,希特勒不允许公布这些照片。4月26日希特勒照例召开临时会议,可他突然发现费格莱因不在会场。鲍曼曾与费格莱因洗过桑拿,知道后者在夏洛滕贝格有间公寓。希特勒马上派出一队盖世太保去了那间公寓。很显然,费格莱因同情人在一起,但是他已经喝醉了,旁边放着装满钱、珠宝和假护照的行囊,看样子早已收拾妥当准备逃跑了。被捕获的费格莱因坚持要给爱娃打电话,这让爱娃非常震惊,没想到他也准备离开自己敬爱的元首。爱娃非常伤心,并拒绝干预此事。可费格莱因称格雷特(爱娃的妹妹)要生孩子了,他必须去陪她。爱娃再也不会相信他了,最后费格莱因被秘密押解回来,关在帝国总理府地下室的一个房间内。
4月28日下午,希特勒从斯德哥尔摩电台的报道中得知希姆莱正在与盟军接触。但是希特勒仍然拒绝相信忠诚的海因里希试图同盟军秘密谈判,这是他不能理解的。当施泰纳拒绝援救柏林时,希特勒已经对党卫军产生了怀疑。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邓尼茨,随后邓尼茨马上询问了希姆莱,然而希姆莱对此全然否认。
当天晚上,希特勒看到了一篇路透社的新闻报道,他才完全相信了此事。希特勒终于爆发了,愤怒与失望让他变得面色苍白。与此同时,党卫军地区总队长穆勒对费格莱因进行了审讯,费格莱因说出了实情,他知道希姆莱同贝纳多特进行接触的事情。随后,费格莱因在党卫军重兵押解下上了楼,他曾经具有的那种高傲的姿态荡然无存。最后,他在帝国总理府的花园被秘密处死。现在的希特勒完全相信,他的党卫军正在密谋背叛他。
希特勒去找格赖姆,这个新提拔的军官正躺在床上养腿伤。希特勒给他下达了秘密指令,让他重新组织空军对波茨坦广场的苏军坦克进行攻击,并且对希姆莱这个大叛徒实施惩罚。希特勒大声喊道:“叛国者永远不能接替我管理这个国家,你现在就离开柏林,把希姆莱抓回来接受应有的惩罚,一刻也不能停。”最后格赖姆在赖奇的帮助下拄着拐杖上了楼梯。1辆装甲车正在外面等候他们,不久后他们又上了1架教练机。这架飞机停在了勃兰登堡门附近,显然是有人特意安排好的,并且做好了随时起飞的准备。这一幕被刚到此地的苏军第3突击集团军发现了,士兵们看着这架飞机在他们眼前起飞,所有人的直觉都是“希特勒正在逃跑”。他们缓过神来,掉转机枪和高射炮对飞机开火,然而却未能命中,格赖姆和赖奇成功逃走了。
1945年5月,柏林,1名德军老兵看着苏军J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的纵队开过勃兰登堡门,战争对于他来说已经结束了。结婚典礼
在元首的地下避弹所内,惊人的一幕正在上演。希特勒马上要结婚了,新娘子就是爱娃——费格莱因夫人的姐姐。瓦格纳被戈培尔带到了希特勒的卧室,负责主持此次婚礼。此前,瓦格纳正穿着纳粹党服执行警卫任务,他对接到的这个任务感到哭笑不得。此时,希特勒穿着那件他经常穿的紧身衣,爱娃则穿着一件长的黑色塔夫绸礼服,它的颜色与现在的环境非常协调。瓦格纳显得非常紧张,向元首和爱娃询问了一些问题——“是否是纯正的雅利安血统?”“是不是都没有传染病?”由于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整个过程变得简单,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戈培尔和鲍曼做证婚人,最后双方在婚书上签字。希特勒的签名非常潦草,因为他的手抖得非常厉害。到爱娃签名的时候,她突然停下,画去了那个“B”,改了一个首字母,变成了“爱娃·希特勒·布劳恩”。
随后这对新人来到了地下避弹所会议室的前厅走廊,在场的将军和秘书们纷纷表示祝贺。他们又到了起居室,喜宴正式开始。桌上摆放的大瓶香槟是特意为“希特勒夫人”准备的,爱娃喜欢让所有人这样称呼她。在这个充满背叛的世界里,她因为自己的忠诚而终究得到了回报。紧接着,鲍曼、戈培尔和他的妻子玛格达,还有2名秘书——克里斯蒂安和容格,都来了。希特勒将容格带到了另一个房间,口述了他的个人遗嘱。显然容格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她猜测她面前的元首会说出一番豪言壮语来诠释自己死亡的真正意义。可是希特勒的嘴里却都是那些政治上的陈词滥调、狂想和责难。他说自己从没有想过发起这场战争,这都是犹太人强加给他的。回忆这场战争,尽管受到了各种挫折,但是它必将被写进历史,成为一个民族最光荣、最具英雄主义的见证。
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元帅被任命为新的帝国总统。在希特勒的追随者中,无论是陆军、空军或者党卫军要么令他失望,要么就是背叛了他,只有忠诚的邓尼茨在所有的阴谋家面前脱颖而出。戈培尔成为帝国总理,鲍曼成为党的元首并作为希特勒遗嘱执行的监督人。希特勒的意愿是自己死后,德国政府分而治之。在所有新政府的成员名单中最滑稽的当属由汉克接替希姆莱出任党卫军全国领袖。汉克曾是戈培尔的追随者,可是他现在仍被围困在布雷斯劳城内,准备让全城人陪他一起自杀。
戈培尔也留下了自己的遗嘱,他拒绝离开柏林并且认为陪自己的元首共同死亡是自己最大的职责。德国陆军新任司令舍尔纳元帅接到了一份希特勒的遗嘱复印件,而布格多夫将军的一封信证实了希姆莱的叛变,正是这个消息给了希特勒最后的打击。
4月29日,容格完成了自己的打字任务,而希特勒和他的夫人已经回去休息了。当她上楼想为戈培尔的孩子们找一些食物的时候,距离帝国总理府地下野战医院不远的地方,震撼人心的景象让她吃惊。所有人的身体里都燃起一团“性爱之火”。无论任何地方,即使在牙医的椅子上,都有无数的肉体交缠在一起。此时,女人们放下了所有的矜持,随意与男人发生关系。那些党卫军的军官引诱那些动情的年轻姑娘回到帝国总理府,那里有派对,更有吃不完的食物和香槟。这样一场生存主义者的表演,更预示了极权主义者的腐败与必将灭亡的结局。
希特勒越是推迟自杀,帝国死亡的人数就越多,即使是希特勒最忠诚的信徒也承认这个事实。希姆莱和戈林的悲剧,让所有人都不敢在元首自杀前提出停火。可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是,如果苏联人攻进了帝国总理府,希特勒再自杀的话,里面的人就没有一个可以活着出去了。洛林霍芬可不想就这样等死,当看到通信员带着希特勒的最后遗嘱离开后,他倒有了一个主意。因为此前通信已经中断,他和博尔特上校被允许出城加入德军部队。于是他对克莱勃斯将军说:“我不想在这里躲避,我希望能回到部队去战斗。”开始,克莱勃斯并不同意,他又询问了布格多夫将军,得到的指示是这里的副官都可以离开,最后洛林霍芬、魏斯中校与博尔特上校都离开了柏林。
那天中午的例行会议后,洛林霍芬去见希特勒,请求出城。希特勒问他怎么出城,洛林霍芬说出了一连串的路线计划,穿过柏林城区到哈弗尔河,最后用1艘小船渡河。希特勒忽然产生了兴趣,说道:“电力摩托艇是必备的,因为它没有噪音,可以安全地躲过苏联人。”洛林霍芬发现希特勒对于逃亡非常热心,这让他非常紧张。最后,他又补充说,如果有必要的话,会使用另一艘船。这时,希特勒忽然感到疲劳,与在场的所有人握手后就让他们离开了。
卡尔·邓尼茨,纳粹德国海军元帅、潜艇舰队司令,“狼群战术”指挥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接替希特勒为第三帝国元首,但其意义只是去签署投降书罢了。与此同时,苏军正在计划对帝国国会大厦发起总攻,时间定在4月29日拂晓。苏军的指挥官要为莫斯科的“五一”庆典“献礼”,所以非常急切地想要占领它。现在的苏军已经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也就是说已经将美军挡在了柏林之外。此时的斯大林已经没有后顾之忧了,他便不再干涉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不过,攻占帝国国会大厦仍旧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大标志,自然成为各界舆论所关注的焦点。
自我毁灭
希特勒最后任命的柏林城防司令黑尔姆特·魏德林上将(左一)及其司令部人员。这张照片拍摄于1945年5月2日,当时魏德林正率部向苏军投降。那天早上,就在帝国总理府的地下避弹所内,希特勒的死似乎非常平静。军官们还在陆陆续续地进出,可是气氛却发生了变化,显得异常凝重。一开始,希特勒害怕毒药不起作用,于是在前一天晚上对施通普费格医生的氰化物胶囊进行试验,希特勒最爱的德国牧羊犬成了试验对象。1932年,在希特勒穷困潦倒的时候,别人送给他这样一只牧羊犬。由于当时的房间太小,他把牧羊犬寄养到别处,可没想到的是这只牧羊犬又跑了回来,这让他非常感动。然而,牧羊犬的忠诚没有换来它生的希望,在帝国总理府的花园里,它被毒死了。
希特勒非常担心希姆莱会叛变,但是他更害怕自己会被苏联人活捉。此前,他曾得知墨索里尼被游击队处死的消息,墨索里尼和情妇佩塔奇的尸体被倒挂在了米兰广场。而且,这篇报道被工作人员用了“元首字体”打印,字号巨大,这样希特勒不用戴眼镜就能看清。希特勒害怕自己会成为第2个墨索里尼,所以他下定决心,死后必须被火化,这样才不会被苏联人带回国内展览。爱娃愿意陪他一同自杀,死亡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希特勒同魏德林在一起时,爱娃和容格来到了自己的房间,她送给容格一件银灰色狐皮披肩,这是她从来没有穿过的。此时的容格在猜测希特勒和爱娃独处时的谈话内容,另外,她也在想,如果自己穿着这样一件银灰色狐皮披肩,怎么可能逃出柏林呢?
就在午饭前,希特勒召见了他的私人副官京斯谢,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和爱娃的尸体。随后,希特勒同他的营养学家曼齐亚利和2名秘书容格、克里斯蒂安共进了午餐,爱娃没有食欲,所以没有同他们一起用餐。希特勒看起来似乎很平静,但是他在整个用餐过程中一直没有说话。饭后,他回到了卧室。过了一会儿他和爱娃两人到了前厅的走廊,京斯谢早已召集了所有纳粹核心阶层的人等在这里。戈培尔、鲍曼、克莱勃斯、布格多夫将军和2名秘书,大家一同进行了最后的道别。戈培尔的妻子已经情绪失控,在房间里没有出来。此时的希特勒穿着平时的衣服,灰绿色的军服上衣,黑色裤子,白色衬衣,还有领带。爱娃穿着一件黑色礼服,胸前别着粉红色的花。希特勒同他们一一握手后,漠然地离开了。
地下避弹所的下层房间都已经清扫干净,京斯谢和另外2名党卫军军官站在走廊里,他们要保持元首最后时刻的平静。突然,一个叫喊声打破了此时的平静,这个人就是戈培尔的老婆,她强烈请求去见希特勒。当门被打开时,她推开了京斯谢闯了进去,可是希特勒还是把她打发走了,似乎没有人听到希特勒自杀的枪声。
下午3点15分,戈培尔、鲍曼、京斯谢和艾克斯曼跟着希特勒的男仆走进了卧室,其他人只能越过他们的肩膀窥视,门最后还是被关上了。士兵们用国防军毛毯裹着希特勒的尸体,抬出了走廊,沿着楼梯来到了总理府的花园。爱娃的尸体被放在了希特勒尸体的旁边,离出口处不远。随后有人将两具尸体浇上了汽油,戈培尔、鲍曼、克莱勃斯和布格多夫对元首进行了最后的致敬。两具尸体就这样燃烧起来,在场的军官们向他们行了希特勒式的敬礼。一名党卫军警卫从侧门看到了这一幕,他迅速跑到避弹所,向所有的警卫说道:“元首火化了,你们不去看一看吗?”
拍摄于战后的照片,几个盟军军官站在一个土坑前,据说希特勒的尸体就是在这个坑中进行焚烧的。当元首的尸体还在花园里燃烧的时候,地下避弹所内所有的人都开始觉得自己不会被苏联红军杀死,有些人则开始酗酒。此时的鲍曼却把心思放在了新一届德国政府的组建上。他首先向邓尼茨发了一封电报,而现在的邓尼茨正在基尔附近的普伦指挥所里。电报告知邓尼茨,他将接任德国元首一职,应该根据战局的形势,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鲍曼并没有告诉他希特勒已经死了,如果没有希特勒,邓尼茨将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可是让鲍曼没想到的是,希姆莱同邓尼茨在一起,邓尼茨没有拘捕他,而鲍曼必须加入新一届的纳粹政府,这样他才能同希姆莱对抗。但此前,戈培尔、克莱勃斯和布格多夫都决定留在柏林一起自杀。
当然,在柏林还有一些并不希望自杀的人,巴塞和他率领的第9集团军此时正从柏林南部的森林突围。大约有2.5万名士兵和平民穿过了封锁线,虽然疲惫不堪,但是他们仍逼迫自己继续前进。
魏德林来到了地下避弹所,受到了戈培尔、鲍曼和克莱勃斯的迎接。他们告诉他元首和爱娃自杀的消息,而且两个人的尸体早已被火化,埋在了花园的一个弹坑内。魏德林被迫发誓,不泄露这个秘密。接下来,德军将在晚上与苏军达成停火协议,克莱勃斯将会告知苏军指挥官,最后转达给克里姆林宫。随后,魏德林给指挥部的雷费尔打了电话,但是没有告诉他这里发生的事,只是要求大量的参谋人员立即与他会合,包括参谋长杜温上校。
苏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步兵手持PPS-43型7.62毫米冲锋枪与德军展开巷战与此同时,柏林城内的苏军仍然利用重型火炮对国会大厦进行攻击。所有的军官都希望自己的士兵能够第一个冲进国会大厦,将第3突击集团军的红旗插在国会大厦上,因为这将使自己永载苏联的史册。
为了给斯大林一份大礼,涅乌斯特罗耶夫营成立了一个红旗方队,所有的成员都经过政治部精挑细选,由共青团员组成。其中,车臣、蒙古、鞑靼族人都被排除在外,因为“民族英雄”的称号绝对不能授予那些流亡民族的人。
师长沙季洛夫将军盲目的乐观主义情绪造成了方面军指挥部的错觉,他们以为国会大厦已经被占领,早早地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莫斯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红旗插上楼顶。
下午6点,第150步兵师的3个团在坦克的掩护下,对国会大厦发起了猛烈攻击。可是步兵们发现,大厦所有的门窗都用砖头堵死了,他们只好借助重型火炮炸开了一个缺口,终于冲进了大厅。这时,德军从楼上的阳台往下投掷反坦克手雷。苏军伤亡惨重,但是他们将冲锋枪和手榴弹配合使用,从栏杆后面开火,沿着楼梯慢慢向上前进。德军的守军由党卫军海军士兵和希特勒青年团组成,他们有的撤进了地下室,有的沿走廊向后撤退。反坦克手雷让许多房间着了火,到处充满了浓烟。
但是,这终究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晚上10点50分,苏军成功地冲进了国会大厦,红旗最终飘扬在国会大厦的顶楼上。当然,这种说法要谨慎对待,因为苏联一直宣传国会大厦是在5月1日被占领的。不管准确的时间到底是何时,后来苏联官方都承认,这场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晚。当苏军向楼上冲锋时,地下室的德军就从后面拖住他们。那天晚上,柏林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烟尘,几乎让人无法呼吸,不时传来建筑物倒塌的声音。探照灯四处晃着,在夜空中寻找可能漏网的德军飞机。
战争即将结束,雷菲奥尔上校在布德勒区接到了帝国总理府打来的电话。他负责向苏军在柏林的指挥部转达克莱勃斯将军请求谈判的意愿,安排一个时间和地点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接着,苏军第8近卫集团军作战区域内,双方开始停火。
5月1日,崔可夫将军发给克莱勃斯将军一张通行证,这样他可以畅通无阻地来到苏军指挥部。该指挥部设在了舒伦堡的一个房间内。崔可夫一直在与作家维什涅夫斯基、作曲家布兰特和诗人多尔马托夫斯基进行庆祝,这3个人来到柏林的任务是创作庆祝胜利的颂歌。
晚上10点,克莱勃斯来到前线,同他一起来的还有杜温上校和翻译尼兰蒂斯。尽管克莱勃斯本人主张对苏军继续抵抗,但是最近,他每天都在偷偷学习俄语。第2天4点,克莱勃斯被带到了崔可夫的指挥所。由于布兰特没有穿军装,所以他不在场,而穿着随军战地记者服装的多尔马托夫斯基和维什涅夫斯基假扮成了参谋军官。
克莱勃斯开门见山地说道:“有一个绝密的消息告诉大家,你们将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外国人,希特勒于4月30日自杀了。”崔可夫听到后直接撒了个谎,用来迷惑他的谈判对手:“我们早就知道了。”随后,克莱勃斯宣读了希特勒的政治遗嘱,还有戈培尔的一份声明。声明中要求“为早已被战争重创的国家寻求一个满意的出路”。坐在旁边的维什涅夫斯基记录下整个谈话过程。
崔可夫最后给朱可夫打了个电话,汇报了这里的情况。朱可夫立刻派了罗科索夫斯基来到崔可夫的指挥所,他可不希望最后是由崔可夫接受了德军的投降。朱可夫随后给斯大林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警卫队长弗拉西克将军,他说:“抱歉,斯大林同志已上床休息了。”
停在第三帝国国会大厦附近的苏军T-34∕85中型坦克苏军将胜利的红旗插上第三帝国国会大厦,但实际上这张照片是后来“摆拍”的,真正第一个将红旗插上去的是苏军第3突击集团军第150步兵师的士兵。“请将他叫醒。情况非常紧急,不能等到明天早上。”朱可夫有些急切地说道。
大概过了几分钟,斯大林拿起了电话,朱可夫向他通告了希特勒自杀的消息:“他终于灭亡了,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活捉他。”
“他的尸体在哪儿?”斯大林在电话中问道。
“克莱勃斯将军说尸体火化了。”朱可夫答道。
“通知罗科索夫斯基,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不要同纳粹集团进行任何谈判。如果没有紧急情况,早上之前不要给我打电话,我想在阅兵前休息一会儿。”斯大林有些严肃地说道。
朱可夫显然忽略了马上要在红场举行的“五一”阅兵仪式,贝利亚还特意解除了莫斯科的宵禁。可是崔可夫对德国的真实状况一无所知,每次提到德国无条件投降,克莱勃斯就会辩解:“苏联一定要承认邓尼茨政府,只有这样,德国才能向苏军投降,才能阻止希姆莱与美国人单独签订投降协议。”不过,崔可夫还是凭借他的直觉识破了他的伎俩。
此时,罗科索夫斯基也加入到同克莱勃斯的谈判中。最后,他给朱可夫打了电话:“他们非常狡猾,克莱勃斯说自己没有权力对这个问题做出决定,只有邓尼茨的德国新政府才具备这个权力。他想与我们达成停火协议,但如果他们不同意无条件投降的话,我就让他们见鬼去吧。”
朱可夫在电话里肯定了罗科索夫斯基的话并告诉他:“如果戈培尔和鲍曼不同意无条件投降,我们将会把柏林炸成废墟。”朱可夫又与苏军大本营进行了协商,随后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期限定在5月1日上午10点15分。当最后期限过去25分钟后,苏军方面仍然没有收到德国方面的答复,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开始对市中心发起了又一轮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