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前世真是瞎了眼
这一夜要了两次水。
还是程亦安再三求饶方得以消停。
雪厚厚下了一夜, 陆府门前都堆了两寸高,幸在家丁与兵马司的将士们通力合作,给清扫个干净, 陆栩生照旧天还没亮就出了门。
程亦安昏昏懵懵在帘帐中坐起, 听着外头好似响起几波人声, 这才记起, 她如今是陆府的当家少奶奶,想必是外头管事在问话。
如蕙早早在外头候着, 帘儿一拉开,立即探过头打量程亦安。
发髻散了一大半慵慵懒懒堆在胸前, 那一双水亮的杏眼红波流转, 显然余韵犹存, 脸上白白净净不见什么痕迹,看神情不像受伤,如蕙略略放心。
程亦安被她打量得很不好意思, 清了清嗓子道,
“我还好, 没事, 外头什么事这么闹呢?”
如蕙招呼小丫头捧着铜盆上前, 该洗漱洗漱,该梳头梳头,一面忙活一面回,
“今个儿一早如兰冲去质问裘青,责他是不是告了状,那裘青说不是,如兰担心姑娘您,不分青红皂白骂他一顿, 这不,裘青央求管事的来递话,说是给您磕头,昨个儿的事真不是他报的信。”
程亦安还是很信服这些疆场上的铁汉子,“如兰胆子也真大,连裘青都敢骂。”
如蕙抿嘴笑道,“可不是,那么威武一男人,被如兰骂得跟龟孙子似得,涨红着脸支支吾吾辩解不过来...”
程亦安笑了笑没做声了。
不一会,穿戴整洁出了床榻,来到东次间坐着,李嬷嬷领着四个丫鬟来摆早膳。
照常一碗红参粥,补气提神,一碟子春卷,一碟子青稞饼,一碗鱼丸虾皮汤,还有一小碗老鸭粉丝汤。
程亦安用不完,唤来如兰进来和如蕙一道吃。
李嬷嬷便将外头管事的话给回了,
“今个儿您头一回理事,大家伙都不敢乱动,人如今在议
事厅候着,等奶奶您的示下。”
李嬷嬷原想说时辰晚了,但看程亦安不慌不忙的样子,只当她有意给管事们下马威就没吱声。
程亦安打算等如蕙和如兰用完,一道带着她们过去,见李嬷嬷似乎欲言又止问她,
“嬷嬷有话说?”
李嬷嬷忧心忡忡道,“奶奶年轻,不知这陆府水深,别看昨个儿二爷发了一通威,看着像是给你铺了路,可真要管好底下那些牛鬼蛇神,并不容易,咱们初来乍到,路子都没摸明白,那些人,用吗,不放心,她们合伙算计您您都不知道呢,不用嘛,咱们上哪儿寻那么多信任的人手。”
“奶奶掌了家,老奴替您高兴,却也替您愁得一宿没有睡。”
程亦安看着李嬷嬷堆起皱纹的眼角,失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嬷嬷莫愁。”
除此之外,李嬷嬷其实还有一桩心事,当着程亦安的面,却又不敢说。
别看李嬷嬷是程亦安教养嬷嬷,却因老太太那桩事,如今在宁济堂还得往后站。
李嬷嬷铁了心要倚着程亦安这颗大树,老太太那边是彻底撂下了,那老太太也识趣,不必程亦安开口,已经将李嬷嬷那女儿女婿给放归了,前段时日女儿和女婿求到她跟前,想让她帮着在陆府寻门差事。
这不,程亦安开始掌家了,是个极好的机会。
但李嬷嬷不敢开口,毕竟她现在可不是以前。
如蕙二人不敢叫程亦安等,匆忙塞了几口起身,程亦安却是瞪她们,“我也不是在等你们,我在想事儿,再吃一些吧。”
再过了一会儿,主仆四人由小丫头仆妇簇拥着往议事厅来。
陆府的议事厅在垂花门内,垂花门西面是花厅,东面挨着侧门处便有一小院子,是陆府当家主母理事的议事厅。
大雪天二太太没起,免了晨昏定省,老太太那边病下更不许人打搅,程亦安径直来到议事厅。
里面果然聚满了人。
一等管事,二等管事和三等管事,总共一百人,将不大不小的议事厅挤个水泄不通。
众人原还交头接耳,听到门口仆妇唤“少奶奶来了”,立即肃敬,纷纷给程亦安请安。
程亦安在横厅长塌坐了下来。
早有管事准备了火炉,如蕙又亲自将携来的一块貂皮褥子铺上,让程亦安坐着,搭了一块豹皮缎褥在她身上保暖,如兰呢,带着小丫头将程亦安惯用的那套茶具给搁下,吩咐人煮茶水去了。
雪已停,院子里的积雪也被清到角落,上百人默立下方,悄悄打量程亦安。
端端正正的美人儿被簇拥坐在软榻,雪白如玉的一张脸,圈在一丛细细的兔毛中,瞧着十足雍容富贵,可到底太年轻了。
年轻有年轻的好,好糊弄。
程亦安太明白这些管事的底细。
陆栩生再厉害,终究不能日日在府上,说到底这位少奶奶成不成,这些管事们也都在看。
这是其一。
其二,陆府偌大一个国公府,即便不如程家源远流长,那在京城也是首屈一指,每日大事十来件,小事上百件,灶上的,厨房的,内院的采买,外院的采买,茶水厅,宴歇处,库房的,守夜巡门的,管园子的,还不算太太奶奶们身旁的丫鬟婆子,光这些,就得好几十个管事。
她才携了几人进府?
通共两个得力的陪嫁丫鬟,两门陪房,人尽其用,也只能管上两三个档子口的事。
归根结底,程亦安还得用陆府的人。
既然必须用他们,那大家伙自然就有底气了。
哪个房里人不是人精?
正瞅着她这一难处,二太太将自己的几位嬷嬷丫鬟给使来了,婆母的面子你敢不给?
老太太和大太太的人俱在,大太太的人虽知凶多吉少,老太太的人却是有底气的,为何,你敢不把长辈放在眼里?
就连三太太这个素来菩萨般的人儿,也使了几人来。
你与其用长房的人,还不如使我的人,两相其害取其轻嘛。
不说外头,就是身边的李嬷嬷,不也想塞她的女儿女婿进来么?
人人都有自个儿主意。
主意多,并不是坏事。
程亦安不动神色一个个扫过去,接过如兰递来的茶水,慢腾腾喝。
这些人当然得用,也必须得用。
这里的管事嬷嬷要么是各位太太奶奶的陪房,要么是陆家的家生子,个个在陆府盘踞多年,关系网错综复杂,且在外头甚有门路,一旦弃之不用,陆府将陷入瘫痪,那不是给别人添堵,是给程亦安自个儿添堵。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
老太太的人不能用,弄个祖宗在上头压着不难受么。
二太太的人也不能用。
昨日她看得明白,这位婆母有意接手中馈。
搞不好这些婆子暗地里使些什么绊子,给她难堪。
其余人即便能用,也不能轻而易举就衬她们的意。
人的劣根性,得到的太容易,便不珍惜。
直接将老太太和二太太的人赶出去?
当然可以,她大可雷厉风行全部发落。
但事儿不能这么做。
一来留下不敬长辈的名声,二来,这些人心里不服,没准私下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三来,何苦将所有仇恨往她一人身上拉呢。
程亦安现在意图很简单,要用人,还得用顺手。
怎么办?
她啜了几口茶,终于将茶盏给搁下了。
首先她毫无意外先撤下了大夫人的陪房。
这是要告诉所有人,贪图公中财产严惩不贷。
随后任命明嫂子夫妇为银库管事,负责发放银子,至于总管房的大总管,不出意外给了陆栩生的心腹杭管家,有这位老管家在,便如定海神针,出不了大乱子。
至于余下人,程亦安神色便缓了下来,笑融融道,
“诸位嬷嬷们,我年轻,今个儿刚接手,诸务还不熟悉,诸位嬷嬷的性情呢,我也得再瞧瞧,这样吧,其余的人手一切照旧,我看看再说。”
这话一落,诸位管事松了一口气,个个露出喜色。
早就看明白了,这位少奶奶是个性子极好的人。
才十七岁呢,就想当国公府的家,也未免太托大了些。
管事嬷嬷们喜笑连连,纷纷屈膝谢恩,“少奶奶菩萨心肠,是我们陆府的福气。”
老太太的人手,程亦安均没有动,而是将二太太送来的嬷嬷,安插在库房与采买并人情上。
这一通安排下来,大家看明白了。
少奶奶稳了一手,不敢不给老太太和二太太面子。
当然,底下那些等着往上攀的管事难免有些失落,不过也难怪,谁叫她们平日没往宁济堂走动呢,少奶奶不敢轻易用她们也是寻常。
程亦安将人打发,进了议事厅里面的暖厅看各处的账簿。
这时,进来一个婆子。
李嬷嬷认识,往程亦安请示道,
“二奶奶,是二太太那边的陪房姚嬷嬷。”
那姚嬷嬷喜笑颜开进来了,欢欢喜喜朝程亦安施了一礼,
“奴婢请奶奶安。”
程亦安对着她神色极为温和,“嬷嬷坐吧。”
这位姚嬷嬷是二太太那边除了贴身王嬷嬷外的第一人,也就是说,姚嬷嬷是二太太派来的领头羊。
姚嬷嬷大约是看着程亦安温秀,还真就托大,在她跟前的锦杌落座。
站在一旁的李嬷嬷深深看了她一眼,轻蔑地勾了勾唇角。
程亦安搁下账簿问她,“姚嬷嬷何事?”
姚嬷嬷刚接替大夫人的人手,管着库房的事,她这一来是有心献计,
“奶奶拿奴婢当自个儿人,委任这么重要的差事,老奴感激不尽,心想着奶奶刚过门没多久,怕是对府上的事不大清楚,忍不住要替奶奶筹谋。”
程亦安笑,“嬷嬷有话尽管说来。”
姚嬷嬷道,“依老奴瞧,老太太的人,您不能用。”
程亦安闻言露出苦笑,“嬷嬷所言,我何尝不知,只是到底是长
辈跟前的人,我不能擅动。”
姚嬷嬷闻言一点也不意外,“老奴就知奶奶好性儿,既然奶奶拿奴婢当个人,奴婢少不得做个恶人,帮着奶奶除掉这眼中钉。”
姚嬷嬷奉二太太之命来帮衬程亦安,岂能容忍上头有人作威作福。
程亦安笑而不语。
姚嬷嬷也不多说,就知道这些奶奶们面儿薄,不会轻易授意什么,自个儿今日主动请缨,等回头事成,程亦安能不欣慰?
然而姚嬷嬷独自留下来进暖厅的事,并没能瞒住老太太那边的人。
白日各自当差,到了晚边,管事们也回到了陆府周遭的裙房,大大小小几十个小院子绕着陆府半圈,这里住着府上一些打秋风的族人和亲戚,以及诸位管事。
老太太那边几位管事悄悄聚在段嬷嬷院子里说话。
段嬷嬷过去与大夫人的人一道管着采买,这一处油水最多,段嬷嬷哪里舍得撒手。
“瞧那老虔婆得意的摸样,定是出了什么坏主意?”
“可不是,她能做什么,无非就是帮着二太太对付咱们罢了。”
“可不能让她得手。”
“我原不想与她计较,既然她要害咱们,就别怪咱们先下手为强。”
姚嬷嬷管着库房的差事,前几日为了布置老太太的寿宴,从库房里捞了不少好家伙出来摆着,如今寿宴没办成,老太太心情不好,吩咐人搬回去。
姚嬷嬷领着几人召唤几位小厮丫头来老太太院子搬家伙。
搬了一架十二开的嵌花鸟珠贝紫檀屏风,几对青花瓷的对耳梅瓶回库房,忙完老太太这头,又紧着去宴客厅,将原先搁在这里的十张黄花梨八仙桌给搬回库房。
头一回当差,姚嬷嬷不可谓不慎重,生怕磕了碰了惹了主子不快,事必躬亲,甚至唤来二太太处的几位管事帮忙盯着,好不容易至晚将东西搬回库房,累得腰酸腿胀回院子里歇着,结果瞧见一伙人举着火把漏夜朝她院子里来。
为首之人正是老太太身旁的段嬷嬷。
“姚嬷嬷,你好大的胆呀,刚领了肥差,就迫不及待中饱私囊。”
姚嬷嬷见是老对头段嬷嬷,扶着腰喝过去,
“你这婆子发得哪门子疯,也敢往我身上泼脏水?我今个儿累得半晌,本本分分当差,哪像你们,借着采买的事,不知掏了多少油水。”
段嬷嬷却不与她理论,往议事厅的方向指了指,
“嬷嬷,奶奶发话,让你随我去议事厅。”
姚嬷嬷这才微微变了色,“什么意思?”
段嬷嬷道,“今个儿你不是搬了东西回库房么,你们搬错了,老太太醒来又念着那只搁在窗边高几的五彩梅瓶,便着人去库房寻,结果呢,竟是没寻着,这不,老太太大发雷霆,问罪少奶奶,少奶奶这会儿传你过去问话呢。”
姚嬷嬷心突突直跳,一把往前推开段嬷嬷,快步往库房去。
赶到陆府东北角的合院,却见李嬷嬷面色凝重立在廊上,
姚嬷嬷立即上前解释道,“老姐儿,您先别慌,容我瞧瞧,到底是怎么回事?”
姚嬷嬷先带着人挑灯进了库房,记得今日着实搬了一只极小的五彩梅瓶进来,眼下却怎么都寻不着了,寻了半晌,忽然明悟过来,怀疑段嬷嬷等人算计她,立即跳出来,
对着尾随而来的段嬷嬷等人喝道。
“好你个老贼婆,过去这库房是你们的人管着,保不准私下配了钥匙偷了东西,诬陷了我。”说着,她指着段嬷嬷与李嬷嬷道,
“老姐儿,今日这事,可不能轻易揭过去,您知道,我是二太太的人,这府邸往后都是咱们世子爷的,我能给咱世子爷丢人?必定是这老贼婆怕我挤兑她们,故意生事。”
“李嬷嬷,您听我的,调遣一拨人来,照着她们挨个挨个搜,我就不信搜不出来。”
段嬷嬷还真怕李嬷嬷听信姚嬷嬷的话,去裙房搜东西,都是千年的妖精,谁能保证自个儿手里干干净净的,当即扑过来,往前拽住了姚嬷嬷的手,
“什么你们的人我们的人,我们不过是奴才,听主子令行事,你今日丢了老太太的东西,无论如何跟我去回老太太的话。”
李嬷嬷这边假意上前拦,可惜段嬷嬷势大,也早有准备,一伙人气势汹汹把姚嬷嬷等人拖去了老太太的院子。
后来果然在姚嬷嬷的值房寻到了那只细梅瓶。
老太太会听个奴才辩解?
原就念着大老爷被关了两日没回来,心里怄着气,不由分说,借着这桩事,把气撒到二太太身上,将她底下的好几名干将给发配了。
姚嬷嬷等人被打了二十板子,丢了差事,由人灰溜溜抬了回去。
二太太气得脸色都青了。
身旁的心腹王嬷嬷给她出主意,
“老太太太可恨了,故意跟咱们过不去,大小姐,咱们也不能看着她们嚣张。”
二太太这个时候还没想到是程亦安的茬,冷冷睨着她问,“嬷嬷有什么主意?”
王嬷嬷哼道,“您等着,管不得她要脸不要脸,既然她不让咱们的人上手,她也别想落着好。”
月中是二老爷的冥寿,二太太列了一张采买单子,吩咐采买房去置办。
采买房过去是老太太和大太太的人搭手,大太太的人被使下去后,程亦安换了二太太的一位嬷嬷,这已经是二太太仅剩下的一等管事。
段嬷嬷这回学聪明了,生怕二太太的人找茬子,将这事就给了二太太的宣嬷嬷。
宣嬷嬷平日是个和气人,悄悄拿了一两银子塞给段嬷嬷,
“嬷嬷,我刚接手,实在不知门路,嬷嬷给我指个路,我也好有的放矢。”
段嬷嬷瞟了一眼那银子没接,“不过是些香纸蜡烛,直接去鼓楼下大街买便是。”
宣嬷嬷苦笑,“若是香纸蜡烛倒也简单,偏生二太太还叫买十匹丝绢,五盒墨锭,一箱宣纸,一盒湖笔呢....”
二太太出身书香世家,平日爱舞文弄墨。
段嬷嬷闻言面露震惊,
“买这么多?少奶奶那边批了吗?”
宣嬷嬷露出笑容,“自己正经婆母的事,哪能不批?”
段嬷嬷立即明白了。
二太太是想从公中套银子。
这种事过去她也帮着大太太做过。
什么意思?
先开个单子出来,让总账房批了,再去银库支银子,拿着钱便去采买,原本五两的货只花二两银子,多出的三两就进了太太手中,当然管事的也会从中分一杯羹,但大头是太太们拿。
二太太再心高气傲,架不住底下小儿子要贴补,小女儿还未发嫁,就连上头的二姑奶奶也想从娘家分一杯羹,二太太不想些门路怎么成?
段嬷嬷常年采买,太明白里头的干系,接过单子一瞧,稍稍合计,那就是五百两的开销。
过去这一趟少说也能挣五十两。
段嬷嬷心动了。
但也没全心动。
二太太的银子她是决计不能挣的,省得将自己赔进去。
宣嬷嬷看出她的顾虑,苦口婆心道,
“我只求老姐儿给我介绍个好地儿,我也能捞个一两半两的,你知道我媳妇快生了,正是要用钱的时候,您放心,回头定有重谢。”
宣嬷嬷毕竟头一回接手采买,路子不通,也是情理当中。
段嬷嬷沉吟道,“重谢就不必了,你知道我这人素来飒爽,从不沾荤腥,不该拿的我一概不拿,不过老姐儿既然求了我,我少不得帮个忙,鼓楼下大街十三坊有一家姓钱的掌柜,他的笔墨极好,价钱也公道,你去便是。”
“至于丝绢,东市第三个十字路口,往西面去最里一家挂着‘江南布坊’牌子的,她家的丝绢物美价廉,你可以试试。”
段嬷嬷心里想,她万事不沾手,二太太赖不到她身上,但回头呢,她可以去这两家拿些回扣,如此两全其美。
宣嬷嬷去了,段嬷嬷没放在心上。
今日她在议事厅当值,哪知到傍晚,总管房来了人,将她押去了后院。
原来那宣嬷嬷打着段嬷嬷的旗号与人家掌柜的会了面,套出不少私情,声称要报官,唬得那掌柜的将段嬷嬷给出卖,不仅段嬷嬷,府上任何一位在他那里拿了好处的嬷嬷全部给抖露出来。
这下好了,捅了马蜂窝。
二太太当然不会放过挤兑老太太的机会,责怪老太太底下的人手脚不干净,弄得老太太面上极为难堪。
名单递到程亦安手中,老太太那边的人手全军覆没,余下自然还有不少人。
程亦安没有发作。
水至清则无鱼,人
至察则无徒。
余下的管事程亦安一一叫进来,该敲打敲打,该收服收服,有了这把柄在手,这些人不是她的人也成了她的人,个个感恩戴德,视她为主。
如此恩威并施,借力打力,将那些倚老卖老的老油条全部送走,剩下的不说全部服服帖帖,那也大差不差了。
待第四日升厅议事,大家伙看着这位年轻的少奶奶,再不敢有半点轻视。
陆栩生回府时,从杭管家口中听闻此事,略略怔愣。
瞧着温柔贤淑的性儿,没成想也有些城府和手段。
回想前世乱糟糟的后宅,再看如今的程亦安,聪明能干,才貌双全。
大丈夫求妻,不过如此。
他前世到底是瞎了哪只眼,将她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