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于是等保镖们出来的时候, 就看到两个被赵想卸掉四肢,像软面条一样瘫在地上的人。

“他们有些奇怪,你们回去好好审审吧!”

重生者, 总能问出一点什么吧?女主没问出来,男主呢?他脑子比女主好一点, 知道的应该更多。

“是。”

立即有四名保镖抬着二人离开, 只要送去镇上就有人接手,不需要他们审问。

就算赵想不说,他们也会跟上面提议的,主要是这二人表现出来的样子真的太奇怪了。

不管是他们的行为, 还是他们说的那些话都很古怪, 足够引起大家的警觉。特别是他们一直说只要赵军医死了, 他们的气运就会回归。还认定是赵军医抢走了他们的气运, 所以他们才会过得这么凄惨。

听了他们的话,知道赵想的人脑门都写满了问号。

不是,你们过得不好和赵军医有什么关系?赵军医除了开始在乡下的几年,后面一直在国家的眼皮子底下,人家可没进行过什么邪教仪式哈。

他们承认赵军医的运气是有点好,可人家运气也没好到弯腰就能捡钱的地步,顶多比普通人好一点。

而男女主口中审问出来的运气之说, 反倒是有点像抢夺了周围人的气运, 毕竟在他们口中只要是和二人作对的,都没有好下场。

而他们口中所谓的作对, 在大家听来都是很正常的事啊。对方不过是和他们做事说话反着来,怎么就成坏人了?

请恕大家不能理解他们口中所谓的坏人, 人家没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只是不同意二人的观点, 于是就成了坏人?需要被打倒?

你们的想法是不是太过离谱?老天爷都没你们这么嚣张。

不过经专人审问,上面也知道了女主和男主是重生者的事,同时也知道了前一世赵想没被过继成功,被老赵家欺压了一辈子,最后因过劳而亡,是他们成功路上第一个被牺牲的人。

还有牛棚里的人,居然一个也没能活到平反,他们都死在了赵家村。

面对这般惨烈的结果上面自然要问清楚,最后审问出来的真相却是女主出卖了顾老。

她把顾老在赵家村的消息,告诉了接近她的间谍,然后顾老和张百草他们就死在了间谍们的阴谋下。

还有赵勇军,他也一辈子没有出现在赵家村与父母相见,可能真的成了烈士,早早就牺牲了。

前世与今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赵想答应了过继,没有被老赵家吸血。

对于他们说赵想吸取了两人气运的说话上面是不相信的,不过对于两世的分歧他们还是有点好奇。

难不成只要赵想过继成功,赵立业和白雪就没有出人头的机会?大家拿着口供仔细分析。

最后终于找到了原因,果然赵想很重要。

二人能出人头地,他们的第一笔资金是前世的赵想给的,只是他用生命换来的钱没能用在自己身上,而是被赵立业和白雪这两个人拿走了。

分析出原因后,大家对这两人还真是一言难尽。他们也好意思对赵想喊打喊杀,前世把人家利用得彻底,这一世中途出现了拐点,赵想答应过继给赵家,于是没了血包让他们吸血,二人别说出人头地了,连基本温饱都成困难。

所以前世最大的冤种就是赵想,幸好这一世出现了分歧,让他远离了老赵家这些人,也让国家多了一位神奇的医生。

想到他们国家现在出现的各种药方,一部分是赵想研究出来并改良的。还有一部分也是因为他寻到的药草,然后其他中医研究出来的。

就连国家的发展,也因为赵想救下了顾老他们,比男女主前世的进展要快。

发现这一点后,上面很高兴,心中对赵想的印象更好了。

多亏了这孩子救下了顾老他们啊!而且国家好多方面的发展都有赵想的影子,有时候是他不经意的话,提醒了顾老,也有他主动与顾老交谈时发出的疑问。

因此国家少走了许多冤枉路,发展自然就比前世快了。

直到再也不能从男女主口中得到一点消息后,二人被送去了一个很偏僻,荒无人烟的地方居住。

方圆十里只有他们两个和一间茅草屋,他们不想被饿死只能自己种地种菜。

国家没杀他们,但也不能放了他们,毕竟二人是重生者,要是让间谍知道了,从他们嘴里套出对华夏不利的消息就不好了。

于是二人只能孤独地生活在这里,不过唯一的好处就是国家虽然不会免费给他们吃喝,但是却送了衣服被子这些日常用品。

除了没有自由,比他们在赵家村可好过多了。

而赵想在男女主被弄走后,他继续往村子中央走去。

“阿想。”

老村长和老支书他们被儿孙们扶着出来。

“村长爷爷,支书爷爷。”

赵想快步上前扶住二人。

“你终于回来了啊!”

两位老人看着赵想,浑浊的眼睛都湿润了。

“我回来了。”

赵想看着熟悉的村民们,轻轻说道。

赵想回来的消息,不到半小时就传遍了赵家村。

老赵家和老宅的人都收到消息了,他们沉默地坐在屋里。

大家本以为他们会像以前一样跳出来让赵想对他们负责,毕竟他们在血缘上是他的亲人。

然而这两家人却十分安静,目前没有一个人出现在赵想面前,打着亲人的旗号让赵想照顾他们。

不是他们懂事了,而是他们不敢。

远远看去,一身军装的赵想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们都不敢走近。

两家没有一个孩子成才,除了赵想。

偏偏最争气,最有出息的孩子被过继了。

赵德和赵前这对父子别提有多懊恼了,因此心里十分难受。

他们不过来,也是不想心里更难受。赵想有多狠心,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这么多年,赵想在外面吃香喝辣,从没想起过他们就能看得出来,赵想不喜欢老宅和老赵家的人。

他们过去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还不如远离给自己留点面子。

只是他们父子懂事了,却有人不懂事,总有人的脑子是带坑的。

“赵想,你还敢回来。”

不得不说,赵立业和周菊花不愧是母子,看到赵想所说的第一句话都差不多。

“阿想为什么不敢回来?周菊花你想做什么?还有没有把我们这些老家伙放在眼里。”

不用赵想出声,老村长他们站出来维护他。

“……”

敢和赵想呛声,不过是仗着她亲生母亲的身份。然而面对老村长他们,周菊花的气焰一下子就消失了。

“我,就是说说,又没真不让他回来。”

周菊花小小声说道。

“滚。”

老支书一点也不客气地吼了一声。

“对、对不起。”

周菊花被吓了一跳,然后连滚带爬地走了。以前的她很嚣张,认都不怕。然后现实生活给了她毒打,现在的周菊花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了,在村子里都不太敢和人争强好胜。

“阿想,别和她计较,这就是个浑人。”

老村长他们拍了拍赵想的手。

“我知道,谢谢村长爷爷,支书爷爷。”

赵想拉着二人的手感激地说道。

回老家了,当然要回老房子看看。

赵家被老村长他们照顾得很好,家里很干净,一尘不染。

院子里也没长杂草,屋顶的瓦去年秋天才捡过,没有漏水现象。

赵想打开自己的卧室,里面的布置和他走时一模一样。只是书架空了,床上没有被子等。

“这屋子我们一个星期过来打扫一次,前两天才打扫过,所以屋子里很干净,阿想你回来直接就能住。”

老支书双手放在桌上,没在上面摸到灰他很满意,说明儿媳妇她们打扫得很用心。

“谢谢村长爷爷,谢谢支书爷爷。”

赵想说完,立即保镖送上了各种营养品。

他既然回老家,自然不可能空手而回。

除了给亲近之人的礼物外,还有一大包糖果,村子里的孩子过来,每人抓一把糖塞他们兜里,把孩子们高兴得啊!

“来,吃糖。”

“谢谢幺公(幺爸)。”

赵想听到有人喊他幺公时,双眼都瞪圆了。

天啊,几年没回来,他的辈分又长了啊!

不过辈分和年纪没关系,所以该散的糖还是要散。

成年人脸皮薄,不好意思要糖,赵想就给他们一人抓了一把瓜子和花生。

这个他们都接了,一边吃一边和赵想聊天。

赵想坐在坝子中间,家里所有的凳子椅子都搬了出来。

没有凳子和椅子坐的,门槛也能坐。

很快赵家院子就挤满了人,比过年还要热闹。

现在赵家村年轻人出去打工的人不少,因此留在老家的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和孩子。

孩子们跟爷爷奶奶生活,虽然没有父母陪伴,但是在吃食上比父母在家时要好多了。

父母每个月会寄钱回来,家里吃肉的次数增加了,孩子的身体自然也就变好了不少。

“阿想出息了。”

老村长和老支书坐在堂屋里,看着一身军装的赵想,两老感慨道。

曾经的赵想又黑又瘦,过继后让赵家两老一点点给养好了。要是还在老赵家,他可能都活不到成年。

他们在为他而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小他们而开心。

赵想过得好,他们在首都自然过得也不差,这孩子有良心。

虽然他们在信里一直说自己过得很好,但是没有亲眼见到,他们还是不太相信的。

“其实他们寄回来的照片已经能证明了,只是我们老是多想。”

老支书裹着叶子烟,他平时只有心情好或是心烦的时候才会抽几口。

“是啊,他吃了半辈子的苦,好不容易苦尽甘来,我们却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的。”

老村长抢过他的叶子烟,直接装在了自己的烟斗上。

“自从老赵离开后,我们也抽上了叶子烟。”

老村长怀念自己的发小,也不知道今生还没有再见的一天。

“老赵最爱这一口,后来听阿想的话戒了。”

老支书被抢走了叶子烟也不生气,他的烟瘾本来也不大。

“算了,不抽了。”

老村长一听顿时没了抽烟的兴致。

中午赵想是在老村长家吃的,老支书和赵影作陪。

“阿想,谢谢你,要不是有你阿玉也没现在的出息。”

赵影看到儿子的发小,内心那叫一个激动啊,主动提了自家的好酒来。

“影大爷,这些话就不用说了哈,我和玉哥是发小,帮他就是帮我自己。”

赵想拒绝了赵影的酒,他不会喝也不喜欢喝。

“阿想既然不喝酒,那就尝尝我们自己做的糯米酒。酒不喜欢,这糯米酒你总愿意喝吧?”

老村长用勺子舀了一勺米白色的酒液在赵想的碗里。

“好。”

赵想没有拒绝,端起碗喝了一口。和平时吃的醪糟味道一模一样。

“够吗?要不要再挖一勺?”

老村长见赵想还挺喜欢这味道的,于是问道。

“不,不用了,谢谢村长爷爷。”

赵想拒绝了,他对酒没特殊爱好。这要不是自家做的醪糟,他也不会喝这一碗。

“行吧!”

老村长让人把醪糟坛子端下去,他们陪赵想喝酒吃菜。

幸好醪糟度数不高,赵想即使喝了一碗也没醉,跟吃酒酿丸子差不多的感受。

吃过午饭后,赵想回到赵家休息。

床上已经铺好了被子和褥子,毕竟天气还很冷,保镖们在铺的时候,都是按冬天来的。

赵想躺在床上,盖着带着太阳味道的被子,也许是中午喝了糯米酒的原因,他很快就睡着了。

保镖们守在外面,因为赵立业和周菊花,他们一步也不敢离开赵想身边。

中午赵想在老村长家吃饭时,他们都在外面守着,吃饭也是轮流去吃,不敢让赵想离开他们视线。

上面对赵想非常重视,如果因为他们的疏忽让赵想出事,他们都没脸见全国人民了。

赵想假期有限,在老家待了两天就离开了。

离开的时候,老村长他们送了一大堆农家自己做的食物。

有各种干货,还有腊肉香肠这些。

赵想大包小包回来,结果走的时候也是大包小包,还差点没能拿走,东西太多了。

坐在火车上,赵想一想起离开老家时的样子就忍不住想笑。

他全身都被人挂满了东西,要不是他实在拿不走,村民们还想挂。

当然能让赵想收下的人家,都是和赵家关系比较亲近的。那些关系不好的人家,赵想一个也没收。

至于他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引起那些人的不满,赵想可没理会。不管他们满不满意,他们又能拿赵想怎样。

赵想晕车,一上火车就躺在下铺睡觉。

火车速度慢,到首都要一个星期。赵想本来就晕车,上面直接给他安排了卧铺。

三间相连的卧铺包间,赵想住在最中间。

守在卧铺里的保镖把柑子拿出来,剥完皮把果肉放在桌上,皮放在赵想的枕头旁。

希望借着柑子皮,能让他的晕车好一点。

赵想晕车严重,在火车上几乎都是晕晕沉沉。

当车行驶两天后,就在赵想勉强吃了点食物,又想躺下睡觉时。

“紧急通知,六号车厢有乘客突发疾病,请列车上的医生听到广播后赶往六号车厢,请列车上的医生听到广播后赶往六号车厢。”

赵想不顾头晕立即翻身坐起来。

“赵军医。”

保镖急忙把人扶住。

“走,去六号车厢。”

赵想对扶着他的保镖说道。

“是。”

一个保镖背赵想的医药箱,一个则扶着人往六号车厢里。

与此同时,整辆列车上的医生在听到广播后都往六号车厢赶去。

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后世那般冷漠,即使车厢上很挤,却尽量让出路来让医生们路过。

赵想一行人尤为引人注意,主要是他身上穿的是军装,手臂上还戴着红十字袖标。

看到这个哪怕是小孩子都知道眼前这位是医生,还是军医。

“解放军叔叔。”

有孩子指着赵想喊道。

“乖,别吵。”

家长捂住孩子的嘴。

赵想也没时间停下来逗孩子,急忙赶往六号车厢。

卧铺要么是在车头,要么是在车尾,幸好这一次是在车头,赵想离六号车厢不算远。

在许多医生还在往六号车厢赶时,他已经到达六号车厢了。

“让让,医生来了。”

有人看到赵想,立即朝围着的乘客喊道。

“大家让让医生来了。”

一个喊一个,很快就让出了路,让赵想顺利来到发病的乘客的面前。他就躺在地上,没有人敢动他。

“解放军同志,他突然晕倒了,请你救救他。”

乘务员站在病人身边守着他,对赵想说道。

“好,你不用担心,让我给他看看。”

赵想拿出针具,先在病人的手指和耳垂处扎了几针,让他抽搐的动作缓了下来,然后才给对方把脉。

见赵想只用几针就让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别说周围的百姓了,就连陆续赶来的医生们都惊讶地看着赵想。

一位中医却能迅速地救下突发疾病的病人,怎么不让他们意外呢?

在好多人甚至是包括医生的眼中,中医治起病来都是慢吞吞的。虽然不再歧视,但是大家的印象还是很保守,觉得中医只适合治慢病。

事实上这是大家的误区,中医也能做急救的。

赵想把脉过后,乘务员把病人扶起来,然后在他的脸上身上等部位扎了几针。不一会儿病人就醒过来了,他看上去和没发病前一样。

“你没事吧?”

列车乘务员扶着他站起来。

“我没事了,谢谢大家,给大家添麻烦了”病人站起来跟大家道谢。

他知道自己突然发病肯定吓着大家了,于是一醒来就跟大家道歉。

“不用谢,应该的。不是说在家靠亲戚,出门靠朋友嘛!能乘一辆,说明我们有缘。”

“是啊是啊,只是你以后别一个人坐车外出了,太危险了,刚才可吓人了。”

周围的热心群众劝慰道。

“谢谢大家,我知道了,以后不会一个人出远门了。”

刚恢复的病人再次向大家道谢。

“好啦你别再弯腰了,你最应该感激的是那位军医……咦,人呢?”

乘务员刚想把赵想介绍给病人,毕竟他才是真正救人的英雄,结果一抬头却没看到人。

“他离开了,在你们说话的时候。”

车厢里的小朋友突然说道。

“大家有谁知道他是哪节车厢的吗?我想亲自去道谢。”

病人没想到自己的恩人就这样离开了,有些愧疚地问道。

“不,不知道。”

大多数乘客都不知道。

“他好像是从卧铺那边过来的。”

有看到的乘客说道。

此话一出,整节车厢的人都沉默了。

现在不是后世,只要有钱就能抢卧铺票,现在的卧铺票有钱没关系都拿不到的。

“相信你的心意解放军同志感受到了,就不用专门去道谢了。”

乘务员知道卧铺里的乘客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他们一般喜静,不喜欢被人打扰。

“好、好的。”

病患也知道自己那点感谢,人家可能不需要。

不过他还是拜托乘服员,给对方送了几个苹果过去。

“这个请乘务员同志送给那位解放军同志,谢谢他救了我。我没别的东西可感谢的,只能送他几个苹果了。我老家盛产苹果,味道还可以。”

他们老家产苹果,比其他地方的苹果都要好吃。这一次他去首都是探亲,因此带了两箱苹果,他直接拆开一箱,用口袋装了七八个递给乘务员。

除了恩人,箱子里剩下的苹果他也都拿出来给大家分了。

一直扶着他的乘务员分到了两个,其他人也就每人分了一牙。

苹果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个难得之物,因此大多数带孩子的家长都留给自己孩子吃了,他们舍不得吃。

没带孩子的,倒是自己吃了。哪怕只是尝了个味,也让他们回味无穷。

好吃,比自家的水果要甜。现在好多水果还是老品种,不甜还酸。

酸酸甜甜的苹果,让坐了两天火车的人精神了不少,大家开始有力气摆龙门阵,八卦刚才的事。

作为八卦中的主角,病患主动和大家说起了自己晕倒后的感受。

“有意识,就是四肢抽啊抽得很难受……”

大家认真听他说,整节车厢里只有他的声音。

治好病人的赵想,在保镖们的搀扶下回到卧铺车厢,一进门就躺下了。

不行,实在是太晕了。

“赵军医,喝点水吧!”

保镖用柑子皮泡了热水,车厢里顿时弥漫出一股柑子皮的味道,赵想闻着这个味道感觉头晕好了一点。

“谢谢。”

赵想喝了半杯热水后又躺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