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行吧!你自己的终身大事, 你自己决定就好。我和你奶还有你爹所追求的,也不过是儿孙们的快乐。你既然觉得不结婚会过得更好,那么我们也不再催你成家。”

赵爷爷其实早就看出他这个大孙子啊, 心中有大爱无小爱,他从小就没正眼看过哪个姑娘一眼。

不管是张家的玉兰, 还是卫家的小姑娘, 甚至是其他家有过来往的姑娘,赵想看她们的眼神都很平淡,一点也不像是男人看女人的眼神。

或者说在赵想的眼中是没有男人女人之分的,虽然他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 会照顾女性的感受, 但是在他的心里其实是没有性别之分的。

“谢谢爷爷, 谢谢奶奶。”

解决了家中二老, 他不结婚最大的拦路石就算是解决了。

至于剩下的那个,就不足为虑了。

确实如此,当赵勇军回来听父母说儿子不想结婚,并且是一辈子的时候,他沉默了一会儿就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我可不许你逼迫阿想结婚,他不想结婚就不结吧,咱家又不是没钱。以阿想现在的地位, 老了也不怕没有照顾, 不结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赵奶奶警告儿子,不许他骂孙儿。

“……”

每一次和孙子扯上关系时, 他这个儿子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娘,我知道的。”

赵勇军最后还能说什么?只能老实点头答应下来啦!

“阿想。”

赵勇军来到儿子屋子。

“爹。”

坐在书桌后看书的赵想站起来。

“你爷奶已经跟我说了。”

赵勇军坐在沙发上, 看着儿子给自己泡茶。

“就泡上次你泡的那个野菊花茶吧!大晚上泡茶喝容易睡不着,正好我最近有些上火, 野菊花茶正好消火。”

赵勇军对忙碌的儿子说道。

“好。”

本来也没打算泡茶叶的赵想,把拿出来的红枣枸杞收了回去,重新把装有野菊花的罐子拿了出来。

很快,屋子里就散出了菊花的香味。

“香。”

赵勇军端起茶杯闻了一口后说道。

“爹,你不反对吗?我不结婚你就没孙子抱了。”

等赵勇军喝完一杯茶后,赵想问道。

“不,我为什么要反对?我自己不也没结婚吗?再说了,想抱孙子不是还有翟新?”

赵勇军歪着头看向儿子,也许是身边结了婚的人大多都过得不太幸福,因此赵勇军比父母看得更开。

赵爷爷赵奶奶更多的还是不舍得逼迫赵想,至于赵勇军嘛,他其实觉得结不结婚都无所谓,更重要的还是儿子的意愿。

“谢谢爹。”

赵想听他拿自己做例子,失笑道。

“不用谢,你是我的儿子,没有什么比你的幸福更重要。”

赵勇军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虽然和这个儿子相处的时间有限,但是他一直觉得这个孩子就该是他的儿子。

他们父子这辈子能做父子,绝对是天定的缘分,对他更是惊喜。

可不是惊喜嘛,要不是赵想穿越而来,他们都没有父子缘分的。

“谢谢爹。”

于是赵想不想结婚这件事,在长辈这都过了明路,以后他都不用再担心催婚了。

翟新虽然早就发现弟弟无心情爱,但是以前都当弟弟年纪小,等他年纪大了有了喜欢的人后肯定会改变这种想法的。

却没想到赵想不仅没有改变,还跟长辈们说了,这是直接把事情定死了啊!

不过翟新是弟控,就算弟弟不结婚,他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对赵想的态度,相反他只会对弟弟更好。

甚至在儿子女儿出生后,天天给他们洗脑,让他们要孝顺幺爸,以后要给幺爸养老。

于是后来翟家几代人都是赵想控,一个个都宠着赵想。

“阿想,今天的报纸你看了吗?”

某天休息,张百草拿着报纸上了徒弟门。

难得这一天他和赵想都不用去医院给病人看病,一个月就一次,本来想各自在家里休息的。

结果今天的日报让张百草不得不来赵家找徒弟。

“师父,我看了。您坐,我给您泡茶。”

赵想当然看了,赵家每天都有订报纸,张百草都看到了,他怎么可能没看到,所以师父一上门就知道他为什么而来。

“国家开始整顿医闹,在首都医院发生的事,全国各地医院都有发生,甚至还有医生被杀。”

张百草说到这遗憾地摇了摇头,被杀死的医生最无辜的。他只是路过,被病人家属杀死了。

更让大家气愤的是,这名医生的医术很高,年纪只比赵想大一些,只要再给他一些时间,对方就能成为这个领域里的大佬。

大家都在为这个医生的去世而可惜,赵想和张百草当然也不例外。

这件事发生在首都医院医闹后的几天,双方时间太过接近,由不得上面不重视。

并且首都医院可不是小医院,医闹事件不仅在圈子里传播,全国都知道了。

再加上后面优秀医生被杀的事情,国家开始重视起了医闹问题。

然后上面开始调查,有许多来不及掩盖的真相都被挖了出来。

确实里面有一些人不是真正的医闹,他们不过是想为自己亲人讨一个公道。然而大部分却是抱着敲诈医院的目的来的,因此医闹事件里浑水摸鱼讹钱的占了七成以上。

这个数据让上面大为震怒,于是开始整顿医闹乱象。

在医院闹事的人要收拾,那些打着医生和医院名号,害死了病人的蛀虫也要收拾。

一些不合格的医院停业整顿,整顿不了的就没收,由国家接手。

于是私人医院最先被整顿完毕,除了少数有后台,并且在行业内还有名气的私人医院,大多数私人医院都消失在华夏。

特别是有些私人医院明面上是医院,实际上却是做着非法之事,比如黑诊所黑医院这些,国家岂能容他们?

于是这些医院和诊所当然也就不存在了,同时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收监审讯,挖出了一条条非法经营的产业。

国家没敢把这些事都曝光出来,怕吓着老百姓。

可是私下整顿的手段一点不软,从上到下一个也没放过。

毕竟国家严打才过去,自然这些人是从重处理了。

张百草过来找徒弟,也是为了这件事。国家出台了许多新的条例,全是和医院诊所相关的。

“师父,这是好事,我们只需静待其便就行了。”

赵想对此当然是支持啦,所以他们不需要做什么。

“你说得对,既然这样那我先回去了,你师娘还在家里待我呢!”

张百草也不管徒弟在背后有多无语,站起来走人。

“师父慢走。”

赵想把人送出大门,直到对方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再也看不到时才回来。

“阿想,你怎么在外面?”

翟新和叶铃去市场买菜回来。

“刚才师父来了,我送他出来。哥,诸葛军医有说什么时候到吗?”

今天赵家聚餐,不仅赵勇军和翟民回来,诸葛军医也在受邀之中。

她无儿无女,又和家中的亲人不和,因此平时都是由翟新和叶铃照顾她。

“十一点过来。”

翟新早上出门前还和诸葛军医打电话确认了。

“那行,我们去煮饭,嫂子你在外面守着,等诸葛军医来了你给她开门。”

赵想主动提起一口袋菜往厨房走去。

“好。”

叶铃没进去,她就不会煮饭,或者说全家就赵勇军的厨艺能和她比一下。不是说多难吃,也算不上好吃就是了。

“阿想,师父喜欢吃你做的鱼,今天麻烦你了。”

翟新把一条新鲜的鲈鱼放到水盆里养着。

“好。”

赵想一口答应了下来。

爷爷奶奶出门遛弯回来,陪孙媳妇在院子里聊天,厨房就交给他们兄弟了。

还有翟民和赵勇军,他们则是一大早出门钓鱼去了,不过以赵家人的经验,他们肯定又是空军的,这都不用说了。

钓鱼佬十个有九个都是空军,剩下一个运气好才有钓上来鱼。

幸好赵勇军和翟民要脸,没有去市场买鱼回来充数,不然非得让大家笑死不可。

比起钓不上来鱼,这买鱼充数的行为更丢脸吧!

不过钓鱼佬自己不觉得,旁人也不好说出来伤他们的脸面。

果然到了中午二人回来时,桶里什么也没有。

“奇怪,上回阿想陪我们去,我们看他在那里一条一条地往桶里扔,为什么我们就钓不上来鱼呢?”

赵勇军想不明白,儿子钓上来的鱼都吃不完,只能和亲朋好友们分了。

而他们次次都是空着桶回来,简直都没脸见人了。

“阿想运气从小就好,我们和他比不了。”

翟民可是知道的,赵想只要上山下河,从来都不空手而归。

“对,是阿想的运气好,不是我们不行。”

仿佛为自己找到了理由,赵勇军一下子就理直气壮起来。

运气归于玄学,他们钓不到鱼也正常。

“……吃饭了。”

进来叫父亲和翟叔吃饭的赵想有点想捂脸,不过他会为长辈们留面子,因此假装没听到二人的话。

“来了。”

赵勇军和翟民跟着他出来,长辈都已经在座位上坐好了。

“再过段时间,桃子就能吃了,诸葛军医欢迎你到时来品尝。”

“好的,赵同志。”

诸葛军医与赵勇军聊了起来。

其他人上菜的上菜,倒饮料的倒饮料,晚辈都没闲着。

屋子里吃饭热,大家选择在外面吃,正好外面没有太阳又有风。

“师父,这是阿想做的鱼,你尝尝。”

等赵爷爷赵奶奶动筷子后,翟新给师父夹了一块清蒸鲈鱼肉,还是鱼腹那一块的嫩肉。

“好。”

诸葛军医用碗接住,然后开始享受起了徒弟的孝心。

“阿想的手艺越来越好了,离开这几年也没生疏。”

诸葛军医吃了一口鱼后说道。

她确实喜欢赵想煮的鱼,或者说赵想煮的菜非常合她的胃口。

当然徒弟煮的她更喜欢吃,不过有一说一,在手艺上还是赵想更胜一筹。有的人即使几年没有做过菜,他的手艺还是和以前一样好,仿佛天生就该是这样。

这种能力说出去,不知道让多少人妒忌呢!

“等下吃完饭,我们拍全家福。”

翟新吃到一半,回屋把相机拿了出来。

“好。”

大家都很兴奋。

家里添了新人口,原来的全家福当然也要更新换代了。

饭后,大家收拾好锅碗,换上了好看的衣服,开始拍全家福。

当然也有单身照,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全家福以后可是要挂在客厅让大家看的,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

赵奶奶、叶铃和诸葛军医还化了妆,美的哟!

赵想一身新中式汉服,这是他回来后重新做的。原来的衣服都变得有点大了,他回来几个月体重也没养回来,原来的衣服都不合身,只能重做了。

老裁缝还亲自出马给赵想做衣服,他已经有两年没给人做衣服了,一听是给赵想做的,直接从儿子那里要了过去,由他亲自操刀。

做出来的衣服当然比他儿子做得要好,赵想身上这一件就是老师傅做的。

纯白色的衣服上绣着竹叶和松树,袖子和领带做了特殊处理,看上去有一层层的祥云暗纹。

这一件衣服,赵想就花了两千。

除了绣工外,更重要的是这料子很难得,因此它的价格也格外的贵。

赵想有钱,他喜欢就买了。

除了身上的衣服,他还有几套由蜀锦做的衣服,那价格都是往上万走了。

本来国家许多产业现在没恢复,这些珍贵的东西一般都是作为国礼送人的。偶尔也会有一些流出来由人购买,换成现金作为工人的工资。

赵想有钱,而且舍得花钱,这才是最主要的。

因此这多余的部分,上面都是先让人问过赵想后,由他挑选了再把剩下的部分投入市场换钱。

因为赵想的加入,国家建设比另一个世界要快,因此很多事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发展。

比如说这些珍贵物品,原来还没那么快开放给私人。这个世界却在几年前就渐渐开放给了私人,允许私人买卖了。

赵想每一次都留下最好的给自己和家人,然后剩下的其他人才能购买。

当然上面也不会故意叫高价,相反赵想买的价格甚至比其他人买的还要便宜一点,国家并没有赚他多少钱。

一开始有人对赵想这样的奢侈行为很不喜欢,觉得他作为一名军人一点也不吃苦耐劳,行为举止也不符合军人的作风。

而这些人都被顾老骂了,大首长甚至还笑看着他们挨骂。

虽然赵想没有表明身份,但是顾老他们都是谁啊?有了男女主重生之事,对赵想的情况多少也猜出了一点。不过赵想一直没主动承认,大家也就没挑明。

从没吃过苦的孩子,人家又有钱,凭什么让他吃苦?

顾老和大首长可舍不得了,这样的好孩子他们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捧到他面前让他用。

可惜现在的华夏无法做到,他们只能在心中对赵想怀有愧疚了。

是的,大致上猜到了赵想真正身份的顾老等人,知道赵想以前说的那些异想天开的话并不是幻象了。

起码对赵想来说不是,应该是他之前生活的世界。

与那个世界相比,他们这里可谓是啥都没有,对赵想来说人家已经是在吃苦了。

所以对于赵想购买各种奢侈品的行为,他们从来不阻止,甚至都不舍得说他一句。

说不定在他们看来的奢侈品,在未来都不是奢侈品了(并不是),人家用习惯的东西,你总不能让人家不用吧?

再说了,赵想有分寸,他一般都是休息的时候穿,去总院的时候一直穿的是军装,从没影响过军人的形象。

所以对于这些人的不满,都让大首长和顾老他们挡回去了。

小孩子嘛,喜欢漂亮的东西不是很正常的吗?他们年纪大了,不能要求年轻人和他们一样是吧?

不得不说有顾老他们的疼爱,赵想确实生活得很自在。

不管他做什么,都有上面的人给他兜底。

在他的影响下,很多东西提前在华夏大地铺展开来。

比如说天然气,热水器等,现在只要是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都开始用上了热水器,比烧水洗澡方便多了。

当然北方人还是有澡堂子,南方人不一样,对热水器的喜欢那真的是爱极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便于老百姓使用和生活的东西,都一点点地开始崭露头角。虽然还没有全国推广,但是在首都已经开始有人使用了。

赵想从没想过,他的出现会让这个世界的华夏产生这么多改变,八十年代的华夏已经赶上了九十年年代,足足提前了十年。

他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但目前看来是往发的方向发展。

因此偶尔赵想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总是会自言自语,写一些不知所谓的东西扔在地上。

然后也不收拾,就这样回屋睡觉。等到他睡完觉出来,地上的纸张都不见了,东西都被收拾得工工整整。

我确实不能告诉他们未来,可是无意识说出来的,被偷听了也不能怪我对吧?还有他乱写的东西,他可没有主动给谁,都是人家捡的垃圾,也不能怪我对吧?

不知道是世界放宽了对他的限制,还是成功钻了世界的空子,反正现在赵想能做的事多了不少。

一开始只是想试一试,最后证实可行,赵想能做的就多了。于是等到九零年,华夏的发展已经赶上了另一个世界的九十年代末了。

当然,一些大事件还是不能说,也写不出来。

眨眼间,时间来到了九十年代。

“幺爸幺爸,吃饭了。”

翟新的龙凤胎儿女冲进赵想的屋子。

“好,你们等一下,幺爸马上就好。”

赵想把刚写好的笔记收起来,这是他的行医笔记,是要用来做教学的,所以他一个字都要细细考量,还要书写工整。

许多医生的字,连他们自己都认不出来。赵想不是这样的人,他写的字和张百草一样,药方清清楚楚,就算是病人也能认出来。

“幺爸,你在写啥子?”

翟桐靠在赵想身上,他对医术感兴趣,从认字起就跟赵想学习药草集。

“肯定是写医书呗,还能写啥子?”

翟晓对中医不感兴趣,反而对她父亲的外科刀很感兴趣,从小就喜欢看她父亲给小动物们做手术。

四岁之龄,已经看她爹给小动物做了一年的手术了。

“你闭嘴。”

翟桐瞪了妹妹一眼,他能不知道幺爸在写啥子吗?用得着妹妹多嘴。

“哼。”

翟晓气得扭过头。

兄妹俩因为是同时出生,只是哥哥比妹妹早出来一分钟,翟晓觉得自己和哥哥一样大,一直不肯叫哥哥,都是直接叫名字的。

所以兄妹俩天天吵架,又因智商高,两小只闯起祸来也大。

“不许吵架,不然就去墙角给我面壁。”

家里唯一能制住他们的就是赵想和翟新,不过翟新向来管得少,于是赵想平时对两个孩子管教得多一些。

“幺爸,我错了。”

翟晓赶紧捂住嘴,翟桐虽然没捂住嘴,可他的嘴巴也闭得紧紧的。

他们兄妹犯错,不管谁犯的,最后都是一起罚。

一开始大家不明白,为什么另一个孩子没有犯错赵想也一起罚呢?这是不是对另一个没犯错的孩子不公平?

可是大家也不敢违背赵想的话,只能偷偷给两个孩子递些吃食,让他们受罚时不至于饿肚子。

直到后来他们才明白赵想的苦心,他是为了他们兄妹感情和睦才会一起罚的。

如果只罚一个,另一个不罚,那肯定会偷笑,甚至做出一些故意惹恼另一人的举动出来。

小时候还好,等年纪大一点矛盾多了兄妹俩肯定感情不好,这不是为家庭的不和埋下祸根吗?

所以赵想在他们犯错时,不管谁犯错都一起罚,是想让他们明白,他们兄妹一体,有福一起享,有错一起担。

别说,在赵想的管教下,兄妹二人吵归吵,感情却是好到不行。

上幼儿园时,如果有哪一个被欺负了,另一个一定帮对方出头。

所以赵想的教育是成功的,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说起来也怪,明明赵想是罚他们最多的人,可是兄妹俩最喜欢的还是这个幺爸,就连父母都赶不上。

“行了,去吃饭吧!”

赵想站起来,一手牵一个走出房门。

“我还说这两个孩子去哪里了,原来又跑去阿想你那里了啊?”

出来没找到儿子的叶铃气呼呼地说道。

“妈妈,你找我们有什么事吗?”

小姑娘放开幺爸的手,去牵起母亲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