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照月阁

别风愁想来看热闹,才走过来,就听到于怀鹤的话,像是在纳闷他们两人做了什么。

亲的太快了,又在屋檐下,背对着几人,好像没被看到。

归雪间的脸有点热,下意识松了口气。

别风愁知道了结果,神情一言难尽,好像是不想再看到他们两个人了。

虽然得了名额,归雪间却不是很想和陌生人一同赏雪听乐。

没有于怀鹤,也没有别的朋友,对归雪间而言不会很有趣。

他想了想,对舍友们说:“不如我们今日一同去湖心亭赏雪,怎么样?”

别风愁立刻忘了归雪间和于怀鹤违规作弊的事:“好啊!”

至于那个名额,可以让给隔壁院子的同窗,他们六个人可以同去,不必非得有一个落单。

所有人都没有意见。

归雪间又出钱买了些糕点,一行人拎着酒,去往湖心亭。

昨天才下了一夜大雪,湖水没有结冰,两岸皆是一片雪白。

天彻底暗了,月亮倒映在湖面,像是一把碎掉的银色碎屑,随着涟漪时起时伏。

皎白的月光照在雪地上,将一切映得很美。山中的灵气氤氲着,恍若雾气,山湖之景似真非幻。

在场的都是修仙之人,不畏严寒,四季都穿一套衣裳,唯独归雪间一人披着千金裘,裹得严严实实。

亭中没有灯笼,仅在桌面边缘镶嵌了几颗夜明珠,光线很是昏暗。

几人一边饮酒,一边闲聊,打打闹闹,和想象中的安静清净截然不同。

严壁经叹道:“有酒有友,赏月赏雪,可惜没有乐声。”

别风愁骂他:“你一个和尚,怎么天天就想着享乐?”

难得做一次宴会主人,归雪间决定尽量满足舍友们的要求。

他说:“我学过一段时间琵琶,你们要听吗?”

他已经练习很久,不至于像小道士听到的那样了。

冷风中,归雪间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普通琵琶,戴上假指甲,轻轻弹拨。

临近新年,泠泠乐声中,别风愁似有触动,在朋友们面前讲出对未来的愿景。

他说:“我要在书院里好好读书,日后继承母亲的族长之位,才能不让同族受魔族欺辱,也不会被人族修士欺骗。”

在书院读了两年书后,别风愁对人族的改观很大。人有好有坏,他需要一一辨别。

说完了,别风愁又肘击了一下严壁经:“和尚你呢?”

严壁经将盏中的酒一饮而尽:“贫僧自然是修行佛法,普度众生。”

别风愁说:“你认真的啊。”

严壁经点了点头。

如果不是真心修佛,作为城主之子,修道之路要容易得多。

两个人都说了,这件事似乎也变成了宴会上的一项活动。

严壁经身旁坐着的是孟留春,他挠了挠头:“我来书院的时候,只是想避避风头,混个日子,现在……”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现在我想当一个丹修。弄云仙人的手札中记载了许多以俗世的普通药材代替灵药,治疗瘟疫的想法。我得了仙人的传承,也想继承他的遗志,继续钻研下去,救助千万世人。”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比起第一次见面的莽莽撞撞,每个人的愿望好像都有了变化。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向于怀鹤望去。

于怀鹤淡淡道:“与未婚夫一同游遍九洲。路见不平,斩妖除魔,收集齐世间十珍八宝。”

孟留春惊讶道:“你竟然会对这些感兴趣。”

归雪间默默地听着,不小心弹错了一个音。

舍友们并不清楚,但归雪间却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十珍八宝是约定的成婚聘礼。

严壁经微微一笑:“孟施主,你想的未免太过浅显。”

别风愁和孟留春摸不着头脑。

归雪间觉得严壁经这人有点可怕,从于怀鹤购入天青垂水这件事,就能推测出这么多。

孟留春又说:“还以为你想成仙呢。于怀鹤,以你的天赋,日后肯定会成仙的。”

于怀鹤偏过头,看向归雪间,回答道:“不一定。”

归雪间一怔。

十四岁时,于怀鹤放弃下棋,选择了剑,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但在修仙之人追求的成仙上,却好像交由另一个人决定了。

照理来说,是不应该打扰在场的唯一乐师。但比起听曲子,大家还是更想知道归雪间的愿望。

归雪间是那类看起来没什么愿望,很容易满足的人。

指间的弹拨慢了几分,归雪间慢慢地想,慢慢地说:“我想活着,想阻止魔族入侵,想要成仙,想和于怀鹤永远在一起。”

别风愁笑道:“归雪间,没想到你的愿望这么多。”

大家又找了一会儿小鱼,发现它醉倒在酒坛子里,已经不省人事,只好放过它了。

一曲终了,归雪间收了琵琶,脸靠在了于怀鹤的肩膀上。

余光瞥到小鱼的脑袋从酒坛中探了出来,绿豆大的小眼睛很清醒,根本没醉。

以往这样的热闹,小鱼肯定也是要凑一凑的。这一次却很沉默,它望着湖面的碎月亮,好像是有点伤心了。

不过片刻,归雪间想到了原因。

其实小鱼活的时间比他们任何一个都要大,它已经经历过许多冒险,它有最想要的东西,为了那个人愿意永远留在孤独的秘境中,但再也见不到对方了。

所以它不愿意说出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

归雪间没有打扰它。

夜深了,众人喝的半醉,一同起身,跌跌撞撞地往回走。

归雪间和于怀鹤落在最后,离热闹有点远。

又下雪了。

可能因为雪代表归雪间过去对自由的向往,他不由自主停了下来,仰头看向天空飘落的雪花,又伸手接住它们。

这样的温度对一般的修仙之人而言很平常,归雪间的指节却被冻得发红。

于怀鹤将撑开的伞用灵力悬停在半空中,握住了归雪间冰冷的手指。

这种时刻,这个人的体温又是温暖的了。

归雪间喝了点酒,犹豫又犹豫,还是问:“万一……我没能通过照月阁的试炼呢?”

倒不是他提前泄气,而是对结果的合理怀疑。归雪间对自己的评价较为客观,大多时候都有充足的自信。如果考的是阵法,或是灵力的控制,他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到。

但在某些方面,他确实欠缺天赋,比如有天下第一的剑修教导,他也不可能学会《千秋岁》的一招一式。

法诀的修行对修为的要求很高,周先生提前帮归雪间拒绝了这些课程,归雪间从没有接触过法诀。

要不要先学一学,或许到时候试炼会容易一点。

从青如斋出来后,归雪间胡思乱想很多。

两人的手握着,于怀鹤半垂着眼,静静地看着归雪间,没有说他一定可以做到。

归雪间知道,“一定”这样的词语,于怀鹤一般用于要求自己,而不会要求归雪间做到。

就像得知归雪间没有仙骨,无法进入书院读书时,于怀鹤不是让归雪间放弃,而是选择的是去找花先生,展示他的阵法天赋。

短暂的沉默后,于怀鹤说:“一百年前,照月阁有一个弟子突然堕魔,叛出师门,杀了十多个人。”

归雪间没反应过来,这人怎么忽然谈起了照月阁的旧事。

又于怀鹤继续说:“照月阁诸位长老深以为耻,对那个弟子恨之入骨。那人便一直躲藏在魔界,再也没回过人间。”

归雪间明白了。

于怀鹤接住伞:“用他的头颅换一块仙骨,估计也行。”

他松开归雪间的一只手,握住伞:“我已经在找那人了,只是需要时间。”

归雪间眨了眨眼。

在归雪间的事情上,于怀鹤永远有备选方案,有万全之策。

他说:“不用担心。”

归雪间“哦”了一声。

雪地上落下两串靠得很近的脚印,越行越远。

*

周先生将信寄出后不久便收到了回信。

紫微书院的学生有很多散修,在此之前,照月阁也曾来此招收过弟子,能通过试炼的寥寥无几。

听闻归雪间才读了一年书,已经得了书院大比第一,又是花秉秋的学生,在阵法上的天赋卓然,立刻回信,希望归雪间能够早日来照月阁试炼。

事不宜迟,两人打算尽快去一趟。

小鱼是个妖兽,虽然不用冬眠,却还保有蛇的天性,冬天不爱动弹,更不想出门了。但听说两人去的是照月阁,非要跟上。

原来西月仙人和弄云仙人从前是旧友,小鱼想去照月阁看看,是否有弄云仙人留下的痕迹。

归雪间想了想,两位同是千年前的仙人,又一同抵抗魔族入侵,有交情也很正常。

于是,除夕过后,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两人一蛇前往照月阁。

九头山骢被寄养在峦锦城的商会中,被照顾得很好。

于怀鹤挑了两头山骢拉车。

归雪间觉得一头就够了,照月阁离峦锦城又不远,不必这么浪费。

于怀鹤道:“两头跑起来平稳些。”

归雪间:“。”

他根本无法阻止这个人花灵石。

半日功夫,两人抵达照月阁。

照月阁地处灵山之上,整座阁楼浮在半空中,宛如一轮满月,散发着冷色月华,笼罩着灵山。

归雪间和于怀鹤行至山顶,遥望阁楼,似乎还有很远的距离。

这里没有修通往照月阁的栈道,归雪间敏锐地发现了传送阵法。

好奢侈。

和贫穷的归元门不同,弟子数量同样不多的照月阁却十分富有。

两位身着纱衣的弟子等在传送阵法前,问道:“请问是来此参加试炼的归雪间吗?”

归雪间点头。

一人便对于怀鹤致歉道:“道友,本阁外人止步。”

归雪间上前一步:“他不是外人,是我的未婚道侣,不能一同前往吗?”

两位弟子的神情有一瞬的空白,好像是没遇到过这种状况。

长老们的确是有道侣,年纪这样小的,一般专心修炼,哪来的道侣。

好一会儿,其中年纪稍长些的弟子做出决定:“好。”

通过传送阵法,归雪间和于怀鹤进入照月阁。

两位长老出来接待他们,一人名为赤星,一人名为缘石。

或许是通过试炼的学生太少,两位长老的态度不是很热络,简单地问询几句,确定来者身份后,告知归雪间试炼的规则。

归雪间轻轻拽了下于怀鹤的袖子。

别人以为他是紧张,实则不然,归雪间是松了口气,幸好没问仙骨,不然他只能骗人了。

照月阁的入门试炼是由西月仙人千年前留下的一道法诀幻化而成,千百年来从未出过差错,是以两位长老不做任何考察。

赤星长老走在前面领路:“试炼变幻无穷,没有人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离开那里。”

他停了下来,悬在半空的是一扇门。

仅仅是一扇门,门后是空的,不是房间。

赤星长老道:“就是这里。通过试炼,你会自己走出来。如果失败,一个时辰后,这扇门会自动打开。”

打开门,仿佛门槛处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内外隔开,里面漆黑一片,没有丝毫光亮。

归雪间的心情算得上放松,转身看了于怀鹤一眼,嘴型说的是:“等会见。”

没出声,不想被照月阁的长老听到。

当他走入房间,紫色光芒骤然亮起,又被自动合上的门掩盖了。

于怀鹤一直看着。

*

一瞬的黑暗后,一个不真实的世界出现了。

无数不同景象自归雪间的眼前掠过,他还未看清,山川倾塌,河流干涸,沧海桑田,又展现到了下一幕,好像是在为他筛选合适的试炼。

归雪间安静地等待着。

终于,变幻莫测的场景停了下来。

归雪间发现自己身处一条河流中。

又抬起头,观察了一圈四周。

现在是白天,太阳有点晒,但还没到不能容忍的地步。河流很清澈,不算很宽,也不深,只淹没到小腿。

归雪间抬起腿,想要离开这条河流,可是步子迈得再大,走的步数再多,却怎么也抵达不了近在眼前的岸边。

看来需要离开的就是这条河流。

归雪间身处河流中央,无论前后,都望不到边际。

或许哪个方向都没有差别,归雪间选择往前走。

鞋湿了,越发沉重,归雪间又力气不足,索性脱了鞋,提着衣角,踩在光滑圆润的石头上,慢吞吞地往前走。

因为平日里经脉中的灵力就很少,经常耗尽,最开始,归雪间没能察觉到与过往的不同。现在,他终于能够确定,自己的体内没有丝毫灵力。

与之相反的是,这个试炼世界中的灵力充裕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步。

归雪间陷入思考。

西月仙人想要考校的是什么?

水流的速度并不快,但归雪间逆流而上,身体又比一般人脆弱,力气似乎很快就会被耗尽。

这条河流似乎没有尽头。

归雪间希望自己能顺流而下,那样会轻松得多。

他这么想了,也试图这么做了。

——这个世界本就可以改变,他曾亲眼见证过。

其实不难。归雪间的脑海中有完整的设想,试图让想象符合真实的规则,再调动这个世界的灵力,为自己所用,使之成真。

河流不能突兀地改变流向,而是与地势有关。

归雪间清楚地感受到变化,他的想法没错。

他令云朵遮蔽了太阳,令水中长出浆果。接下来的一切都变得很容易,因为这些规则是西月仙人刻意简化过的,简单明了,用于入门。

在此之前,归雪间没有接触过阵法,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明了。无论什么法门,修到登峰造极时,皆与天道规则有关。法诀不能借助丝毫外物外力,仅仅是以言语表达,远比别的法门更早接触到天道规则,所以才会这样难。

万法归一。归雪间在没有灵力时学习阵法,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比别的修士更能理解规则远比外力重要,也明白了这场试炼的真正含义。

如果不能理解法诀的本质,根骨再好,天赋再高,也无法修行西月仙人留下的《四十一字真言法诀》。

归雪间想清楚了,现在需要寻找机会截断这条河流,制造出终点,就能离开这里。

但这场试炼还没有结束。

清澈见底的河面上忽然浮现过去的画面,如同无法遏制的情绪蔓延开来,无孔不入,像是要将归雪间拉入曾经为之恐惧害怕的场景,将他留在这里。

似乎是试炼通过得太快,所以又来考验他的心性。

归雪间能够以魂魄状态在世间游荡,心性远比寻常人坚定。

在于怀鹤的无微不至的保护下,他在人世间自由自在地活了两年,早已放下过去,不再畏惧黑暗和鲜血,也不会在寂静时刻听到哀嚎声。即使是从前的归雪间,在关键时刻,也不会被这些绊住脚步。

这些带给归雪间的阻碍,还没有越发沉重的身体大。

直到一个英俊冷淡的面孔倒映在了河面。

归雪间停下脚步,抿着唇,与河面的于怀鹤对视。

然后,于怀鹤出现在他的眼前。

这个人像是真的一样,腹部中剑,止不住的流血,却一言不发,只是捂住伤口,好像不想被某个人看到。

归雪间不由地屏住呼吸,情绪第一次出现波动,有些生气了。

他不是不知道是假的,于怀鹤好好地待在外面,不会受伤。却还是不能容忍被这样考验,非要面对这样的于怀鹤。

归雪间低下身,搅乱湖面的倒影,捧起一汪水,任由水流从自己的指缝滴落。

他不想就这样按照试炼的意志,按部就班地离开这个地方了。

作者有话说:

龙之逆鳞,猫之逆毛(喂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