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留学,舅公、表叔、表……
邱秋没出声,在他背后点了点头,下巴蹭着褚辰的背,痒痒的,刺挠挠的,一直蔓延到心里。
洗干净的碗筷放进沥水篮里控水,褚辰拿抹布擦了擦手,松开她环在腰上的手,转身将人拥在怀里,大手抚过邱秋的发、她的背,最后停在腰部轻轻摩挲着。
今晚的褚辰格外沉默。
邱秋抬头,踮脚亲亲他的嘴角:“怎么了,有心事?”
褚辰放在她腰部的手一顿,轻“嗯”了声,“为了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推进国内经济学科建设,国家在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经济系,选拔人才,以研究生或转校生的身份派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学习西方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系里已将我的名字报上去了。”其实下午他已经拒绝了,邱秋未来几年正是最忙的时候,而昭昭、航航都太小,他舍不得,舍不得离开,舍不得将养育孩子的重担全落在邱秋肩上。
放学时,系主任不放弃,再次找到他,让他回来跟邱秋好好地聊一聊,自己也好好地想一想,毕竟事关前程。
可当他挤站在一众学生中,听邱秋在教室里讲课,看她在一众教授、名医、专家、研究人员中大放光芒,高兴的同时,亦不免有一种淡淡的失落,回城后,他已落后邱秋甚多,若还不奋起直追,会不会有一日,邱秋越走越远,而他渐渐落成一个小小的点点……
他们的感情,邱秋从来要的不是哪一方的供给,而是并肩前行,携手共进。
“你学校的课程学完了?”四年本科,按理要到1982年春才会毕业。
“选上的话,12月底走,在此之前,学校的老师会给我们补课,将剩下的课程上完,并需顺利通过毕业考。”
这种公派留学,也不是没有条件的,首先政治得过关。1977年12月首批留学生,褚辰连参加选拔的资格都没有,就是因为有海外关系政治过不了。
现在不一样了,几次组织华侨捐献,不管是学校、还是军部、政府部门,多的是人给他背书。
其次要业务能力强,专业领域基础知识扎实,学业成绩优秀。
褚辰虽说常有缺课,成绩却从没从系年级第一名掉下来过,一是《政治经济学》《资本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近代经济史》《西方经济学说史》《高等数学》等早年跟爷爷学过,有基础。二是在县供销社那些年打下的坚实基础,让他对我国经济问题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
再则便是语言能力,这个褚辰更没问题了,初高中学的是俄语,自小跟着爷爷学的是英语、法语和日语,这两年带团,连印尼语、马来语也会了些。
最后三条是健康状况、推荐信、个人陈述。
健康状况没问题,推荐信系里给他准备了三封,剩下的便是写一份个人陈述,说明选择留学课程或项目的原因,以及在经济领域的兴趣和目标……
“既然课程没问题,那便去吧。”邱秋抬手抚过他的眉眼,看着他的双眸,认真道:“从我将一勺辣酱送进你嘴里,告诉你市造纸厂缺原材料,我的同学老师,以及县商业局家属院里的几位叔伯阿姨都喜欢吃我家的辣酱,而你选择站起来时,我就知道终有一天,你要飞出去的。”
“飞过大山、飞越海洋,走上一片坦途。”
褚辰双目一热,声音哑道:“你舍得?”
邱秋笑笑,伸手扣住他的脖颈往下一拉,额头与之相抵:“不舍啊,所以我给你6年的时间,4年完成学业,2年历练,6年后你若不回来,我便要亲自去抓你了。”
褚辰一颗心热得沸腾,他喜欢邱秋对他露出霸气的一面。
有些方面身体永远比脑子反应快,低头噙住邱秋的唇,褚辰深深地吻了下去……
“不用6年,3年足矣。”夜间,褚辰在邱秋耳边喃喃承诺道。
翌日,褚辰一进班级,便掏出纸笔,一气呵成写好个人陈述,交给了系主任。
这次被推荐的还有吴志用、罗文君、韩卫鹏,可惜的是他们旅行社的周文彦、宋昕昕是英语系的,不在这次公派留学的学系里。而众人不知道的是,当月,哈佛大学首次来北京招生,招生范围仅限于北京的几所外语院校,采用学院推荐制,一共录取了两位。
“老大,你选的是哪所学校?”韩卫鹏见他从系主任办公室回来,忙上前询问道。
吴志用和罗文君跟着看了过来,他们仨的个人陈述昨天上午就交上去了。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爷爷曾经就读过的学校。
韩卫鹏等人也想去,可惜宾夕法尼亚大学不是那么好考的(被推荐的学生也需要参加GMAT或GRE考试),若是分数太低,虽被录取,可申请奖学金就难了。
公派留学虽然国家包了生活费、置装费、往返机票费用、学费、书籍资料费和医疗费,可这些只是基础,想要过得好点,还得自己想办法。
而他们虽跟着褚辰挣了些钱,可一对上国外的高消费,心理上便先怯了。
“队长,你昨天回去,怎么跟嫂子说的?”罗文君好奇道。
“如实说。”
“嫂子没反对?”
韩卫鹏瞪眼:“反对?!为什么要反对?”
吴志用亦跟着不解道:“对啊,公派留学,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嫂子为什么要反对?”
“当然是去的时间长啊,昭昭7岁(连虚岁),航航3岁,正是要爸爸的时候,队长一走,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嫂子一人身上,她不抱怨?再说美国——多大的诱惑,万一……我说万一啊,队长在那边又找一个……”
褚辰脸一黑:“胡说什么?”
罗文君讪讪地笑笑,没敢再吭声。
韩卫鹏、吴志用互视一眼,韩卫鹏扑哧笑了,“嫂子那样的人才,你信不信,今天跟老大离婚,不用等到明天,甚至都不用走出民政局,追求者就能排成长队,将民政局围得水泄不通。”
吴志用推了下眼镜,跟着笑道:“到时老大想回头就难喽。”
褚辰一脸黑线,气得抬腿去踹两人。
“哈哈……”韩卫鹏大笑着飞快窜了。
吴志用反应没那么快,挨了一脚,拍拍腿上的灰,他没当回事,只问道:“队长你的钱都投到运输公司了,去美国跟嫂子要钱吗?要不要赶在12月之前,想办法再挣一笔?”
“不用。你嫂子让我把心放在学业上,钱什么的不用我操心。”
“吃软饭啊。”吴志用忍不住笑道。
褚辰唇角扬了扬,眼里闪着光:“嗯·,吃软饭。”
而在家的邱秋,打电话跟任章华、丁宜春、陈教授沟通后,选定了《苗医苗药古今方略》作为毕业课题,其他民族的医学研究先放一放。
决定了,邱秋开始取出纸笔,写书,然后将诸多方子和治疗方法参与临床实践。
在此之前,苗医是没有成文的医典和学术著作的,传承全靠口传心授。
时间转眼到了11月,在邱秋、褚辰和孩子们各自忙着学业的时候,老太太的二哥携儿子、孙女到了。
舅公吴兆信,出生于1902年,如今已78岁高龄,前些年身体不是太好,一直在病中,这两年虽找了中医调理,却也是虚瘦无力,由医生陪同、保姆推着轮椅步下的飞机。
表叔吴长治是他大儿子,出生于1928年,他在国内长至21岁,完成学业并娶妻生子后,才同父母移居美国,对内地的感情一如他父亲般深刻。
陪同二人回来的表姐吴隆漪是表叔的大女儿,31岁,未婚,短发,一身灰色的卡斯珀套装,金色的菱形耳饰,尽显女性的优雅与贵气。
11月的沪市受大陆冷高压影响,盛行西北风,空气干燥,降水相对较少,温度在10℃-15℃左右,邱秋内里是件长袖针织衫,牛仔裤,外面是件米色长款风衣,脚上是双小白鞋。
长发挽起,斜插着支乌木钗,手上一块旧表,除此之外,全身再无饰品。
可就那么往人堆里一站,便已鹤立鸡群了。
昭昭和航航立在妈妈身旁,一边避着来往的人群,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几人。
老太太、褚辰已上前寒暄。
吴隆漪伸手抱住老太太,笑道:“姑奶还是这么年轻、美丽。”
“臭丫头就会胡说,我都多大年纪了。”
“再大那也是美人。”
“哈哈……就你嘴甜。”
吴隆漪松开老太太,朝邱秋几人看去,笑道:“那就是邱秋和昭昭航航吧?”
“对,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走到邱秋跟前,笑道,“邱秋,这就是我跟你的说隆漪,你表姐。昭昭航航叫表姨。”
不等三人唤人,吴隆漪便笑道:“叫什么表姐、表姨啊,叫姐,叫大姨。”
“姐。”邱秋唤了声,笑道:“路上辛苦吧?”
“我是没啥,爷爷遭罪了,回头你帮忙看看。”
“好。”
“大姨。”昭昭航航唤人。
“乖。”吴隆漪伸手摸了摸两人的头,跟邱秋笑道:“你可真会生,两个孩子尽挑你和小辰的优点长了。”
邱秋见她说话爽朗不见外,笑道:“羡慕吧,赶紧找人生一个。”
吴隆漪大乐:“这主意不错。”可算有一个,一上来不是让她先结婚了。
几人说话间,褚辰接过保姆手里的轮椅,推着舅公过来了,表叔陪伴在一旁。
又是一通寒暄,随之出了候机厅,坐车。
老太太开褚辰帮表叔买的奔驰,载舅公、表叔等人,吴隆漪和邱秋、昭昭航航坐褚辰开的吉普。
褚辰帮他们买的花园洋房,紧赶慢赶在月初已装修好,家具、饰品等已全部到位,九月底移栽的花草树木全都活了(邱秋给配了营养土和生根液)。
将人送到家,安顿好舅公,褚辰带着表叔、表姐、邱秋和孩子们简略地参观一遍主楼,把房门钥匙递给表叔,询问道:“出去吃,还是在家?”
厨房里冰箱、冰柜、烤箱、烤炉、烤面包机、锅碗瓢盆、米面粮油蔬菜鱼肉……应有尽有。
在家吃,他便打电话,把林秋芳和青丫唤来,或是叫个西餐师傅。
吴长治看看父亲的卧室,小姑和保姆刚帮老爷子洗漱后,换身衣服,舒服地躺卧在床,别折腾了,在家吃吧,吃老爷子心心念念的本帮菜。
得了准话,褚辰拿起客厅的话筒拨号,没一会儿林秋芳和青丫骑车来了,带着处理好的食材和做好的半成品。
很快一盘盘菜端上桌,蒸的是褚辰去延安带回来的红米和柱子捎带来的苗寨贡米。
老太太和褚辰扶了舅公出来,昭昭勤快地帮忙拉开椅子,航航夹了一筷子草头圈子放在他盘子里,奶声奶气地介绍道:“林姨做这个大肠最好吃了,烂烂的,很好嚼。”
舅公摸了摸两人的头,笑道:“谢谢昭昭航航。”
随着他和老太太、褚辰落座,大家开始动筷,舅公饭量不大,每样菜略尝了尝,吃了点红米,喝了半碗天麻排骨汤,便饱了。
表叔、表姐、医生、保姆有些吃不惯本帮菜的浓油赤酱,老太太便招呼他们喝汤,吃清炒时蔬、清蒸鲈鱼和一盘白灼虾。
林秋芳见此,放下碗筷去厨房给做了几个三明治。
吃罢饭,老太太带着青丫留下,褚辰带着妻儿和林秋芳跟舅公、表叔、表姐告别,下午他和两个孩子还要上学,邱秋得去医院用苗药苗医的治疗方法做临床实践。
舅公和表叔给褚辰一家见面礼,一人一个大红包。
表姐给邱秋带了套首饰,送昭昭一款逼真的人像玩偶——椰菜娃娃,有出生证、姓名、脚印,臂部还盖有“接生人员”的印章,表姐买时,还签署了领养证。
这个叫艾艾的娃娃十分受昭昭的喜欢,让她有一种照顾“宝宝”的感觉。
航航得到一个魔方和一个内部嵌入了3D镜片的头戴式“眼镜”,戴上后转动旋钮或者按动切换开关,就能看到一系列名胜古迹、自然风光、银河行星等壮观景象,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出了花园洋房,褚辰开车先送邱秋去医院,随之掉头送昭昭去小学,送林秋芳和航航回小区,然后开车去学校。
表舅他们的到来,对邱秋影响不大,选址建厂这事,找不到邱秋头上,药妆的专利申请下来了,邱秋将东西和配方交给表姐,这事她就不管了。
倒是褚辰跟着忙活了好一阵,介绍人脉和内地的情况,帮表叔表姐组饭局……
很快到了12月底,褚辰通过了毕业考,并以2320分的GRE成绩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满分是2400分,这成绩是极高了,可以申请奖学金。
紧跟着便收拾东西要走了,1月中旬开学。
老太太给换了五万美元,让他带在身上,以防万一,邱秋也给拿了五万,不够了,打电话再汇。
最后两天,褚辰拉着邱秋抵死缠绵,给一双儿女请假,一家四口再次逛遍了沪市。
舅公、表叔、表姐前来送行,并给美国的家人打电话,让他们到时接机,送褚辰去学校。
褚辰申请的是沃顿商学院的博士项目(部分博士项目允许本科毕业生直接申请,无需先获得硕士学位),学校有提供校内住宿的选择,褚辰选择住校。
一早大家赶到机场,很快便到了登机时间。
这三个月来,知道爸爸要出国留学,昭昭航航心理上已有一个缓冲,可真到分别时,还是哭哑了嗓子。
邱秋半蹲在地上,环抱着昭昭航航,看向提着行李的褚辰,努力扬了扬嘴角,眼里还是泛起了泪。
褚辰放下行李,跟着蹲下,伸手抱住妻儿,狠狠亲了亲邱秋的唇,随之挨个儿吻了吻昭昭航航的额头,哑声道:“爸爸保证,一到美国便给你们打电话。”
“每天都要打哟。”昭昭哭道。
“好。”
“信也要写。”航航跟着提醒道。
“好。”
昭昭抹了把脸上的泪,小大人似的说:“等太奶奶再去美国,我就跟她一起去看你。”
“好。”
航航忙吸了吸鼻子:“我也要去。”
褚辰揉了把儿子的头:“我们都走了,妈妈怎么办?”
“呐,”航航看眼邱秋,“我留下吧,我陪妈妈。”
“我儿子真乖!”
机场的播音员点着名地在催旅客登机,邱秋推推他:“去吧,什么时候都要注意安全。”
“等我!”深深看了邱秋一眼,褚辰再次亲亲昭昭、航航,起身拎上行李,大步朝登机口走去,没再回头,怕自己反悔不舍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