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前奏我要一个亿

年底之前,池影的主要精力就是要把《山海》这个华国首个IP系列电影的框架搭建起来,这件事简直是千头万绪。

她不仅要翻阅相关的资料,确定主要故事脉络,还要回忆一些前世成功成功IP案例的经验和核心秘诀,以此来作为参考。

所以“宏图青年影展”这边的工作,她基本上就没有办法参与了。她把实际情况也跟中心这边说了,包括郑志宏也能理解这种具体困难。

结果中心这边孙妍妍主动请缨,她愿意来承担初筛的工作。她可以带着赵望星一块来把那些作品都看一遍,选出她觉得不错的,然后再由郑志宏进行复筛。

所以第二届的“青年宏图影展”就完全是郑志宏按照他自己的口味儿来选取最后的优胜者了。

说起来郑志宏对这件事还是比较重视的。

首先,他觉得绝对不能在这个节骨眼让池影分心,池师妹眼下还有更关键的事情要操心;其次他也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通过这届青年影展来培养一些可以为宏图影业效力的青年导演,后续肯定大有作为的。

孙妍妍之前已经做过好几部长篇电影的制片主任了,所以对这种短片的筛选,她还是有自己的独特眼光的。

基本上,几个人通力合作,总算把这件事给完成了。

陆伟已经去了《大江东去》那边的剧组外出拍戏。

现在他们小两口一直处于一种冷战状态。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孙妍妍才积极参与青年宏图影展,未尝没有是一种回避的意思。

孙妍妍一直在干电影的制片主任这个职务,也比较得心应手,所以池影这帮小伙伴一直喊她“孙大总管”。

按说他们俩是夫妻,而且一起合作过那么多影片。陆伟要作为导演掌控一个剧组的话,肯定还是希望把制片主任这个位置交给自己人的,这样项目运作起来就会比较顺畅。

但是孙妍妍对陆伟接拍这部戏,从一开始就非常抵触,所以压根儿不愿意跟他一块儿过来。她也知道中心对这部片子的态度,也和陆伟说的比较明白了。所以陆伟自己也拉不下来脸来,让孙妍妍陪他一块儿过去。

结果等陆伟真正到了剧组以后,才发现,其实这部片子的大部分情节已经拍摄完成了。

等他拿到了投入真正拍摄的最终版剧本以后,更是惊呆了。这几乎跟最初池影那一版剧本,压根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

他突然意识到,之前孙妍妍就预言到最后的结局了——“你这样无非就是想投机取巧,自以为捡了个便宜,到最后把自己搭进去了……”

现在看来,真的非常有可能发生这种事。

他现在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之前希望能够按照池影的剧本来进行补拍,把整部电影拍完后,最后通过剪辑来实现自己的想法,现在这种设想彻底落空了。

而且他仔仔细细把已经拍摄的部分看过了以后,发现这部电影其实压根就不需要再找人过来了。原来剧组的副导演以及摄影把剩下的一些镜头按照剧本拍完了以后,这部

电影就可以直接进入后期制作了。

本来他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尽可能地多拍一些镜头,用于后期剪辑制作。结果等他把片子的制片主任找过来一盘问,发现经费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这下陆伟彻底绝望了,他只能当个工具人摆设,把这部电影剩下的镜头拍完。

陆伟感到从未有过的后悔,他甚至觉得这部片子要向外发行出去,如果打了他的名字的话,他在圈内的发展前景都会大打折扣。

这部电影拍得太“正”了,正得像是一部用于思想教育的纪录片,拿来放到中学课堂介绍那一段历史都不需要做一点改动!

这部片子最后剪辑以后,成片送到几位制片人审议的时候。

雷大佬一看,片子一开始除了制片人出来,马上就打上了“编剧池影”。

他咬着牙把全片看完了以后,直接对卢厂长他们说,“你们这部片子不要把我们池导的名字打出来……”

卢厂长面带羞愧,但还是想挣扎一下,“这部片子剧本本来就是池导创作的,我们怎么可能不署名。”

“老卢,不要逼我翻脸,把我惹急了,我有一万种办法让你这部片子上映不了,你信不信?”

边上的郑志宏也在那撇嘴,心中早就骂开了。他看过原剧本,知道这里面已经面目全非。

雷大佬直接发飙了:“老卢,你自己拍着胸脯问问你你自己,这部片子拍出来的东西,除了最开始的那四个字片名以外,跟池导的原始剧本还有半毛钱关系吗?你们按照你们的想法拍出来了,没关系,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干吗还要拿着小池的名字贴在那儿,你骗谁呢?这就是你一位华国老电影人的底线吗?你最开始跟我说的天花乱坠,到最后拿出这么个玩意儿来给我,还想把我们的人卷进去,你什么意思?

我就当我们500万白投了!但是算我求求你了,你行行好饶我们一马吧!你也知道,那次会议开了,我们后面还还有那么大的工作部署。你现在这样片子出去了,挂上我们池导的名字,你想达到什么效果?你想毁我们小池的名声吗?“

“我没有想毁过池导的名声……”

“没有想毁过池导的名声,那你就是想借着她的名声,来骗观众进场吗?你有点骨气行吗?你这不仅仅是坏我小池的名声了,你这是毁了我们后面的一系列安排。我把你这事儿放拿到局里去说一说,你看有谁支持你这么干。”

“我们真没想骗观众,我们就是想借着池导的名声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我们其实拍得还是很不错的,只要大家愿意耐着性子看下去……”

郑志宏都要暴走了,“卢厂长,说句您不爱听的,这年头,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为了娱乐的,不是为了接受再教育的……”

“可是电影也承担着教育大众的职能!”卢厂长坚持道。

“老卢,是,电影是承担着这样的职能,但是不是你这种直白的说教。现在没有观众愿意花钱去接受教育,即便是有价值观输出,也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你们一开始方向就错了!”

卢厂长本来还想让杨总帮着说说话,但是现在杨总已经避而不见了。他后来也琢磨过来,估计他们这一系列的作品做法不仅把自己的初衷弄错了,也把杨总给坑了。

雷大佬甚至最后下了通牒,“你要这样的话,以后大家别说合作了,连朋友都不要做了,好吧?”

所以最后《大江东去》这部片子发行放映的时候,也没有再出现“池影”的字样了。

池影所在的剧本中心也开始动起来了。

作为这个系列IP系列总规划和牵头人,池影并不需要具体每一步工作都自己动手。所以中心这边已经向电影局申请,扩大机构编制,他们在原有的组织架构内增设一个编剧室。

原本剧本中心下只有两个科室,一个是办公室,总管非业务类日常事务;而策划室则是主管电影业务。

但是一直以来,策划室这边都是池影挑大梁在干活,别的同事几乎找不到身影。她提了副科长以后,手下也就一个才分来的赵望星可以是使唤。

从那时候起,韩主任已经开始有机构整改的想法了,想着把那些不干事的人都发回原来单位。

现在要扩编编剧室的话,这个科室也同样落在了池影的管辖范围之内。

整编和扩建两件事,韩主任打算这次一起给做了。

为了节省精力,加快速度,尽快落实,中心就直接从系统内各兄弟单位招聘或者是借调编剧人才。

在这个节骨眼上招募编剧,各单位都知道什么意思,下一步这些人要做什么。

于是他们纷纷把自己最好的编剧往这边来选派,但是同时又明确说了,只是借调,不允许剧本中心这边改变具体人员编制。

这后面的意思很清楚,这些人是先借给你们用的,原单位还等这些编剧在这边干熟了以后,回去为自己老东家发光发热的。

韩主任和池影能够理解,也不强求。后面第一波项目制作过程中,她们还可以不断招募人手,补充队伍,不至于最后青黄不接,无人可使。

对于这些选派过来的编剧,池影逐个进行了考核和面试,最后第一批选出了十名编剧。

这十名编剧首先都是有过过往耀人业绩的,不是青瓜蛋子,来了就能干活,使唤起来也没有任何顾虑。

这些编剧进京开始上班了以后,第一天韩主任和池影就给他们开了会,统一思想,所有在场人员都签了保密协议,对于所做的一些工作不对外宣扬,内容保密。

然后池影才开始向他们讲解具体工作内容和范围。

这一次编剧们聚在一起,主要就是为了打造“山海IP世界”。

池影就跟他们直接了当地说道:“首先,《山海经》前后有18卷,你们每个人随意挑选一卷或两卷,你们记住,这就是你们未来几年讲故事,写剧本的基础。

第二步,做好相关卷册的考据工作。里头包括的所有内容都要了记于心,要尽可能找到与这些内容相关的其它史料或是文学内容;

之后就是开始做设定扩展,再选定主要人物和初步故事发展脉络,以及后续其它发展方向。

最后就是写剧本了,你们一开始就要告诉我,你要想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在我们的整个故事架构之中,是往哪个方向发展,是情感,还是权谋,亦或是个人英雄成长历程……

记住这只是初步框架。

你们在做剧本的时候,不需要一开始想的太深奥或者是太宏大,这些都可以不断充实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讲好一个故事。

你们是为整个《山海经》的框架补充血肉,丰富内容,我们是需要打造华国自己的神话世界体系,创造我们自己的超级英雄……”

池影又进一步向这些编剧们灌输了IP的概念,只有让他们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最终发展目标,才能事半功倍。

这些编剧们立马就开始工作,这样池影就能省出不少力气了。她只要做好总体的把控和牵头就可以。

第一部 电影的核心故事是“蚩尤之战”,池影已经在开始动手写剧本大纲了,后续这些编剧们还都要帮忙进行丰富填充的,保留开放扩展的空间,比如说有些配角人物的话,会可成为另外一部电影的主角,这就要做好相关设定,不能前后矛盾,为后续的故事创造留下困难障碍。

池影的设想中第一部 里的女主角是天女旱魃,男主角则是天神雨师,这两个分属不同阵营的男女既是爱人,也是敌人。

而反派大BOSS蚩尤,并不是作为负面形象出现的。他虽然是反派人物,但是却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魅力的人物,不是那种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而黄帝作为华国神话的经典起源人物,则是把整个山海世界串连起来的核心主线。很多故事都是围绕他和他身边的人展开的,毕竟在《山海经》中著名的几场大战,第一部 就是“

炎黄之战”,发生在轩辕氏与神农氏之间的战争,其后才是“黄帝与蚩尤之战”。

一旦把这一部电影做好了以后,既可以做前传,也可以往后写续集,还可以往周边的人物网状发散。

第一部 具体整个故事也不用太复杂,但是确实需要发挥想象创造,完美展现华国传统神话的浪漫主义色彩。

池影希望能够通过反套路创新,与角色魅力相结合,再加上一些商业元素打造整个系列故事。

这样的话,人物形象就非常重要,后续的衍生品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如果要做到特色电影效果,创造那种美轮美奂,神奇瑰丽的东方神话世界,肯定要大量运用特效拍摄技术。

池影首先想到的是,这部片子肯定会使用大规模的CG技术,比如各种神兽的动态外形,具体神话战争场景,特殊天象展现……

那电影的拍摄成本就会直线上升,她希望最终展示给观众的是一场视觉革命。

那这之前组建的“开物光魔”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池影也把开物光魔公司纳入到这这一次IP电影制作的体系内。

而且池影也还有一个大胆的创新想法,这部片子她不想再用胶片了,而是采用数码技术拍摄。

之前在戛纳时,乔卢卡斯的《星战前传2》,已经向世人表明,数码拍摄已经成熟,那部电影的效果也让观众叹服。而最终重要的是,这种新技术可以大规模节约成本,不使用胶片就不用反复冲洗,还可以随时重拍。然后与后续的计算机动画相结合的话,也非常容易操作。

但是初步一匡算下来,这一部《山海蚩尤之战》的成本,居然差不多要接近一亿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非常惊人的。

为了稳妥起见,池影又反复匡算几遍,她还跟开物光魔的人,以及好莱坞的相关技术人员对接,进一步细化每项开支,结果发现确实需要这个数字。

池影直接把这个数字提给雷大佬和韩主任的时候,两个人都惊呆了。

他们没想到会要这么多的钱。

然后池影就把具体的开支一项一项拆解给他们听,至此雷大佬才知道,这确实不是瞎说的。

而且以大佬对池影的了解,姑娘一直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从来不空口说白话,这次确实是真的需要这么多钱!

不过这个数字由华影集团一家承担,可能就有点困难了。于是雷大佬和韩主任迅速把这些情况向电影局做了汇报。

电影局的领导们讨论决定,既然是直接关系到华国电影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那么干脆做成一个系统全员大会战,同时也引进民营企业资本。

于是局里最后的决定是,由华影集团、上影集团、宏图影业各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其余的4,000万人民币,分别由长影厂、珠影厂、西影厂和川影厂各承担1,000万。

这样大家都有参与投资,那都享有版权份额,后续的IP扩展的话,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相应分红。

再往后,各家以此为基础发展分支剧情,拍摄属于自己单位IP电影的时候,也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于是11月底的时候,这几家单位又凑在一起,开了一天的闭门会议商议相关事宜,会后共同签署协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然后各家还不仅出钱,还要出人参与拍摄。池影在得到明确的资金落地消息以后,立即亲自去了一趟米国。

她就直接去找了乔大佬,想具体详细了解了一下数码拍摄的事情。

当乔卢卡斯见到池影,听到她提出想要在华国开拍第一部 全数码电影的时候,大佬都惊到了。

他想不到,在全球范围内,居然是华国率先跟进好莱坞的最新技术,这项技术甚至目前在好莱坞都有人抵制,不接受技术革新。

不过他也知道,池影在华国国内电影界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她要出头做这个事儿,应该还是比较靠谱。

“噢!CHI,你真是个实干派!我们好莱坞都没有这么多导演,能这样紧跟时代潮流的……”

“我是这样想的,这项新技术从出现伊始,就意味着胶片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它对我非常有吸引力,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还可以据此探索新的拍摄科技。所以,这都是我们电影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技术,我希望在这您这儿寻求帮助!毕竟您此时这项技术的先驱和实践者。”

“你放心,我一定会把我的所有经验和具体供应商信息都跟你彻底分享的。”

于是乔大佬就积极帮助池影联系相关专业人士。在他看来,池影不仅跟他属于同一阵营的,是真的电影技术的革新派;而且池影背后,是整个华国庞大的电影市场,无数的从业人员,这是一笔大生意!

池影这次过来的时候,还去探望了一下曾师弟。因为陆伟已经被《大江东去》那边绊着了,她希望曾师弟能够暂停学业,回国帮她来干这件事。要知道曾师弟这几年都在学习好莱坞这边的相关技术,既有经验也有见识。

不过国内的一些电影专业人士,在听说池影要开拍华国第一部 全数码电影的时候,简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他们觉得池影实在是太激进,太叛道离经了,胶片才是电影的灵魂,不用胶片拍摄的电影,还叫电影吗?

但是池影明白,电影的核心是光影,是故事,而不是记录这些的介质。或许有许多老派的电影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就像好莱坞那边也是这种情况,所以乔大佬才觉得池影是和他一波儿的革新派。

但是他们自己要头脑清楚,绝对不能被国外的这些电影同仁们甩在后面,她愿意做这个技术先锋。

她的这些想法也跟开物光魔的丁建辉他们沟通了一下,这些计算机行业大咖们觉得非常好,实操性也非常强。

既然都是数码产品的话,彼此之间对接起来还比较容易。比如说他们中间就可以省去了由胶片转为数码的过程,由开物光魔做这种加特效的过程时,直接就可以把拍摄成品导进服务器中,既省时,又省力,最重要的是还省钱!

而且用数码技术拍摄的话,还可以反复拍摄,只要觉得拍摄效果不满意的话,就可以直接用下一段拍摄覆盖掉有瑕疵部份。只要存储设备容量够大,总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拍摄的,而且像这些数码硬盘也比胶片更易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