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李妍笑:“但若我不收婶娘和嫂嫂们的钱,也就不算外接私活盈利,也就不算违约。”这样一来,既不会被元宝酒楼告上公堂吃官司,且邻居们见是不收钱白帮忙的,也不会好意思总来找她。
偶尔一两回帮个忙,就是顺手的事儿。
但若是经常这样,或是日日如此,李妍可就受不了了。
“那、那怎么好意思呢。”妇人们觉得人家靠手艺吃饭的,不收她们钱却帮忙做烧肉,实在过意不去。
“这没什么。”李妍说,“是婶娘和嫂嫂们看得起我才来找我的,这是我的荣幸啊。”
“那、那我明日去买肉,我割一斤的肉你帮我做。”
“我也去,我也割一斤的。”
“那我也明天去。”
李妍:“若婶娘嫂嫂们烧肉的时间能凑在一起,那是最好不过的。这样一来,我一锅里给做了,到时候大家平均着分。”
于是,大家就这样开开心心回家去了。她们出门时,李妍还听到她们商量着明儿什么时候去买肉。
次日,几人约着时间一起买肉又一起来寻李妍,李妍帮忙把几家各一斤肉的猪五花做成红烧肉后,又拿了她们自带来的碗去盛。
每一块肉她都切成了大小差不多的块儿状,一斤肉差不多切了有三十块。这会儿盛的时候,就按着块数盛就行,也方便分装,不至于你多一块我少一块的,闹出矛盾来。
各自拿到属于自家的那份肉后,都很开心。
见她们高兴之际,李妍也就趁机说:“过些日子我会在后街去摆个摊儿,卖点吃食。只不过不卖这红烧肉,是卖别的。到时候,还请婶娘和嫂子们能去捧个场。当然,婶娘嫂子们去,第一次我不收钱,就当是请你们帮忙尝个味儿的,哪里有缺点到时候尽管提出来,我可以改。”
本来都可惜她有这么好的厨艺竟不自己开食肆,想吃一回她烧的肉,也是不容易。
可现在,听说她要摆摊卖吃食,一个个眼神立马就亮了起来。
她厨艺这么好,烧肉能这样好吃,那烧鱼、烧虾肯定也好吃。
“李娘子,你摆摊的时候一定要说一声,我们到时候有钱就去捧个钱场,没钱的,我们也会去捧个人场。总之,我们一定会去的。”
一个这样说,另外几个也连声附和。
李妍立刻道谢:“那就先在这儿谢谢婶娘和嫂嫂们了。”
“跟我们客气什么,我们还没谢谢你呢。”
李妍:“我不耽误婶娘嫂嫂们功夫了,这肉还是得趁热吃,摆久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众人连声告辞后,李妍转身往堂屋去。
这会儿薛大娘正坐堂屋内做针线活,现在渐渐开始入秋了,天也转凉。等再过阵子,天就要彻底凉下来了。
之前那八两多的银子找了回来,如今手头宽裕不少,薛大娘便想着为家中几人各做件秋裳穿。
薛大娘虽坐在堂屋中,但院子里的动静,她一切都尽收在眼底的。
方才听起儿媳说要在后街摆摊,这会儿见她进门来了,便问起:“你要去摆摊?”薛大娘是觉得,现在这般的日子已经极好。只要能稳定住同元宝楼的合作,一个月能稳挣几两银子。
除去吃喝、租子等一切开支,一个月也还能存不少。
若再去摆摊,也实在是太累了些。
李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薛大娘:“我如今也就是每天傍晚需要烧几锅肉,稳定下来后,其它时间就都是空着的。闲着也是闲着,在家闲着没事儿也无趣。所以这个时间,我想拿来琢磨些别的买卖。”李妍现在干劲十足,就想着趁现在有机会、运势好,多搞出点名堂多挣点钱。
她其实事业心挺强的,并不甘心和满足于眼下的生活。不管在二十一世纪,还是现在,她都想多挣钱买个房。
最好能再自己开个店。
等做大了,到时候再想着享乐、享受生活也不迟。
而且她也不觉得苦,只觉照如今这个趋势走下去,人生是很有奔头的。
不说将来要去做什么人上人,但她是肯定不想做只挣扎在温饱线的底层人的。
二十一世纪的牛马不好做,封建社会的底层的日子更不好过。
薛大娘停了手里的活儿,认真同李妍说:“可这城里没有桑葚果子,何况,桑葚果子过了季,就算日日去乡下摘,也没地儿可摘了。”
见婆母以为她还是要做桑葚饮子,李妍不免笑了:“娘,那饮子只是我当时就地取材,临时做来卖的。我知道桑葚果子过了季就没了,所以,也没打算长久卖这个。”
“那不卖这个了,你摆摊卖啥?”
儿媳妇厨艺的确很好,擀的面条劲道好吃,熬的鱼汤也一点腥味都无、十分鲜美。可这些,是不便拿去摆摊子卖的。
面条得现擀的现入锅才好吃,等被风吹干了,就不好吃了。
鱼汤也是,现做的才好吃,摆冷了口感就不好了。
这两日李妍但凡空闲下来,都会在想摆摊卖个啥。
前世她做视频博主时,倒是会做好几样拿手的菜。除了红烧肉外,她做各种卤味、卤鸭货也是一绝。
其实摆个摊卖个卤鸭货挺好的,就是这个时代,缺很多种调味品。
调味品缺一两样还能做出大差不差的口味来,缺的多了,那口味就不一样了。
所以,卤货暂时不考虑。等以后她若是能把调料寻齐全了,再尝试做卤味不迟。
而且,卤味也是夏天吃合适。
到了秋季嘛,自然还是得做点热食好。
李妍还很擅长做饮品,所以经过几番思量和纠结后,她打算先尝试做个奶茶看看。
这个时代,各种饮子、甜食盛行,但奶茶饮应该还是极为少见的。
若是能一下子就拿下这一块的空白市场,再趁机开个属于自己的奶茶铺子,把品牌打造出去……那以后不愁没钱挣。
“我卖茶饮子。确切来说,是奶茶饮子。”李妍跟薛大娘说。
这个时代有茶饮子,薛大娘虽然之前一直生活在乡下,但却是听说过,只是她从未见过,更没喝过。
听说,能喝得上这些饮子的,都是城里有钱人。
“那你这是卖给有钱人喝的?”薛大娘既好奇,又略有些担忧,“可摆摊子卖,人家会来买吗?”有钱人家,又怎会吃路边摊的东西,人家都是出入大酒楼的。
李妍:“谁给钱我卖谁,谁喜欢喝我卖谁,不只是卖给有钱人。”
李妍的目标可不是只做有钱人生意,她是想能把这条路走出来,以后寻常百姓想喝也能喝得上。
这两日,元宝楼的人登门来拉货时,她旁敲侧击打探过。元宝楼里就有各种饮子和冷饮卖,但不单卖,是需要进去吃饭,并且消费到一定程度,才会卖给你的。
也就是说,只有有钱人,才能吃得起。
一般人若嘴馋想吃,还得先花大价钱先去定一桌大餐。
这谁消费得起?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饮子和大餐分开来,让寻常百姓偶尔只花个十文八文的,也能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这……这能行吗?”薛大娘挺有些担忧的。
“先试试看吧,不试试怎知道行还是不行呢?”李妍倒是有几分信心的。
.
做奶茶自然得有奶和茶,茶叶好寻,街边茶行随处可见。
但这奶……在寻常市面上却是不常能见到的。
不过在李妍不懈努力着四处打听下,在华亭县周边的一个村落,寻到了养着几头专门产奶的牛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还养着几只羊,羊也能产奶。
李妍照着地儿寻来后,先牛的奶和羊的奶各买了一斤的。
两斤奶总共花了三十八文,那农户见李妍是第一次来买,还多送了些。
生奶自然不能直接食用,得考究的煮沸之后再放凉,灭了菌后,吃着才不会拉肚子。
而有关怎么煮奶既能保证足够杀菌,又不破坏掉奶中的营养成分,李妍是有几分研究的。
二十一世纪时,她为拍一个怎样成功煮生奶的视频,曾特意去市场买了几斤的奶回来慢慢试过。
既有了经验,如今再操作起来,就简单许多了。
牛奶和羊奶是分开来装,又放置在两个炉子上分别煮的。
好在这庖厨里有不止一个炉子,如今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这煮奶也有讲究,不能煮得太过,否则里面的营养成分都随着热气蒸发掉了。但也不能火候不足,否则,生奶里的细菌灭不干净,吃了拉肚子。
李妍是看到锅里奶一开始冒泡,就立刻将锅挪开些。然后,再放置炉子上,直到看到再冒出一个泡来,又立刻挪开。如此反复四五次,也就差不多了。
等奶煮好后,李妍就把装奶的陶罐从炉子上端了下来,摆到庖厨去放凉。
然后,李妍把事先买好的茶叶拿来,加入适量的冰糖和清水,放一起以小火不停来回翻炒。直到炒出糖色,也能闻到焦味儿后,再把一旁煮熟的奶倒进锅里,再加适量清水,如此一起煮沸之后,再用纱布把茶叶和糖渣滓虑出来,如此,最简单的奶茶就做成了。
李妍打算今天就做最简易版的奶茶,先去卖卖看看效果。等之后,再琢磨着加点珍珠芋圆什么的在里面。
李妍先煮的牛奶,等牛乳奶茶出了锅后,羊乳奶茶再如法炮制,也做出了一锅。
之前还住乡下时,李妍有特意花一段时间研究过陶制的冰鉴,并且自己做出了个简易版的。后来元宝楼有专门的人和专门的保温设备往青山镇送肉后,李妍的这个简易版的冰鉴便没有用武之地了。
今日正好,拿来装奶茶。
李妍把羊乳奶茶装进可保温的冰鉴中,把牛乳奶茶放进了普通的陶罐里。之后,她就又赶紧去忙着做红烧肉。
等到做好红烧肉,这会儿奶茶也放凉了些。
李妍拿来小碗,两种口味的各盛了一碗喝。
比较之下,还是牛乳的奶茶更符合口味一些。
不过最终结果如何,还是得交给市场。得顾客觉得好的,才是好。
“娘,我推车去卖奶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