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090

……

机修厂。

杜思苦带着范苗去找了小赖, 咨询了一下工人技调的问题。

“借调?”小赖看着杜思苦,又看看范苗,“你们谁?”

“她。”杜思苦指着范苗, “家事,很麻烦的家事, 比小孟上次的还麻烦,出去避避, 小赖哥, 你这边有什么好建议吗?”她又说,“就像是拖拉机厂, 能不能去?”

“拖拉机厂恐怕不行。”小赖摇头,“那边技术要求有点高,最近审核特别严。”

范苗没说话。

其实她觉得拖拉机厂不适合她, 那边男同志太多了。

那能去哪呢?

小赖还真知道一个地方:“三线建设,就是地方有些偏, 条件艰苦一些。不过要是去了, 近几年都回不来的。”

在西南地区,又是山坳坳里, 他们厂去年就有人去了。

那边还在建,是缺人的。

范苗听到几年都回不来, 一下子就心动了,又询问一下那边的具体情况。

小赖道:“去的人不少, 人技术工人,有退伍军人,还有中专生高中生、大学生, 像咱们厂这样支援的工人也不少, 那边一切从零开始, 你要是真想去,这边填个表,我们跟那边的机械厂说一声。”

那边缺人的得,只要愿意去的,都要!

小赖去了趟资料室,拿了三线建设的介绍资料出来,就一页纸,不多。

范苗认认真真的看完,之后就坚定了要去三线建设的想法。

填表,申请。

“我回车间跟我们主任说一声。”范苗像是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整个人都精神了。

杜思苦在范苗填表的时候,也仔细的看了三线建设的介绍资料。

机械厂。

这是一个大型军工厂,现在还在建设,这里地处偏远,不过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厂学校,食堂,电影院,职工医院……

会形成一个小社会。

范苗填完表,看杜思苦看了很久的资料,便热情问:“小杜,要不要一起去?”正好有个伴。

杜思苦放下资料,摇了摇头:“我还是不去了。”

她的技术不够,还有得学呢。

再等等吧。

杜思苦看范苗恢复后,回到了一车间,她迟到了半个小时,拿上工具,继续锉销六面体。

认认真真的练了一个小时,杜思苦才停了手里的活。

之后便去找褚老了。

“下午?”

“对,我下午要去拖拉机培训班教他们练车。”

褚老问她:“六面体早上练了吗?”

“练了一个小时。”

之后。

禇老不知道从哪拿了一百颗滚珠,让杜思苦按直径分组,误差不能超过零点一毫米,还要用千分尺,误差超过三颗就重来。

禇老盯了一会。

杜思苦在分到第二十颗的时候,错了。

“你这眼力还得练。”

褚老让自己练,好好练,他背着手走了。

杜思苦在褚老走后,拿着尺子把每一颗的直径都测了,把所有的数据都记下来,一边摸,一边测。之后把所有的滚珠混在一起,继续分组。

到最后,闭着眼睛,只靠手摸。

就这样慢慢的练。

到中午,杜思苦已经能零误差的给滚珠分组了。

可惜禇老这会不在,不然杜思苦就能去交任务了。

江原化工厂。

化工厂派车去火车站将宋良几人接到了厂里,之后安排了住宿,在宋良他们放好东西后,中午又请他们去厂里的国营饭店吃饭。

之前过来帮忙的几个厂都是这个待遇。

下午,宋良他们就见到了技术科的颜科长。看得出来,化工厂的人很急,这个苏式反应釜一天解决不了,化工厂就多一天的损失。

“有结构图吗?”宋良问。

“有。”是俄文。

颜科长把那长长的一串俄文结构图纸拿了出来,递给宋良。

宋良看到是俄文,愣了一下,又侧头看着颜科长,“这有中文版的吗?”

“就是没有啊。”颜科开苦笑。

要是有,他们自个看就行了,何必麻烦别人。

宋良看了几眼,把手中的结构图递给身边的阮子柏,“你看看。”他是懂俄文,也能看懂上面的字,但是,还是谨慎一点的好。

阮子柏接过结构图,很快就还给了颜科长,摇头。

看不懂。

颜科长大为失望。

回到休息处的时候,阮子柏低声问宋良,“你看得懂俄文吧。”

宋良:“不太懂。”

阳市。

范家。

小王捂着受伤的额头,带着家人过来找范家赔钱了。

这事不能算了。

范大嫂二话不说把范母推了出去,“你闺女干出来的好事,你自己看着办。”她是不管的!

这范苗,还把她家窗户给弄坏了!

下回一定要让范苗赔!

范母面对着凶神恶煞的王家人,声音都怯了几分。

“大姐,这事也是小王逼得太厉害,要不然我闺女那么善良的一个人,也不会出手打人啊!”

“胡说八道,我家大宽(小王叫王宽)一向是个和善人,连姑娘都不敢多看两眼,怎么会逼人?”王妈叉着腰,眉眼吊着,凶得很。

没见过哪家相亲让人挨了打的。

没这道理。

王家一群人,范母一个人,范大嫂又不出来帮忙,范大哥早上去上班了,范母压根就不是王家人的对手,被骂得还不了嘴。

“你姑娘呢,让她出来说话!”

贺家。

中午,贺母看着门口的两人,脸都绿了。

这姓赵的女带着女儿上门了!

怎么回事,怎么又来了,贺母这次不装了,直接骂道:“你要不要脸,怎么还来!我家贺大富有对象了!”

赵姨没脸没皮的笑着:“我们又不是来跟你说贺大富的亲事,你家不是有个二儿子,叫大贵吗,配我家小慧正好呢。”

贺母气笑了:“我家老二有对象了。”她又瞧了瞧小慧,再看看赵姨,“我可是找人打听过了,你家有个老赌鬼,是吧。”

这姓赵的也是个临时工,一家子东拼西凑借钱生活,这小慧之前相过两个对象,都成了,可是这姓赵的两口子狮子大张口,把人给吓跑了。

赵姨脸色一变,当初张婆子找上门的时候,她千叮万嘱的帮着保密,别把她男人的情况说出去,怎么这姓贺的还是知道了?

小慧沉默的站在赵姨身边,扯了扯赵姨的袖口,“妈,算了。”

赵姨扯着小慧就闯进了屋,“我就来了,怎么着吧!”

瞧不起她家,还说她男人是赌鬼!

呸!

贺母见了,与赵姨扯打起来,贺母瘦但是下手狠,赵姨矮而壮,结实,两人打得有来打回,屋里贺珠儿(贺母小女儿)听到声音,出来看到了母亲挨打,扯着嗓子喊:“快来人啊,有人上门打人了!”

“快来人啊,救命啊!”

邻居们听到是贺珠儿的声音,纷纷拿着家伙过来了。

贺母是寡妇,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本来就不容易,邻居们都会帮衬些。

姓赵的跟小慧被赶出了贺家。

小慧狼狈得很,低着头跌坐在贺家门口,闷头擦眼泪。

赵姨胡乱的抹了把头发,对着贺家门口重重的呸了一声,“不讲信用的东西!活该你家儿子结不了婚,打光棍!”

说完把女儿拉起来,“小慧,我们走。”

她还不信好好的一个女儿,还说不上好人家了。

贺母决定,下午就去杜家,明天就让大富跟小于把结婚证给领了。

她倒要看看还有谁说她儿子结不上打光棍!

机修厂。

下午。

维修部这边来学拖拉机的人到齐了,小赖跟保卫科的小刘都到了,顾主任说的三车间的阮子柏,似乎出差去了,不在。

文佳玉,还有鹏子哥的小舅子何华,都来了。

这次教的是理论知识,书是她自己默出来的,之前在拖拉机厂借了还的那三本。

她站在拖拉机的边上,拿着书,给大家讲拖拉机的各处部件,发动机、底盘、变度……,除了这些东西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还让大家过来看,上手去摸。

“我们开拖拉机的时候,上车之前,要检查车胎,油箱的油量……”

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四点半的时候,杜思苦让大家自由活动,在小何的带领下,让大家自由的参观拖拉机。

而她,则是借了这边的新式自行车,骑着自行车去了趟机修厂附近的派出所。

她骑得飞快。

“同志,我来拿户口本的。”杜思苦说话的时候气都没喘匀。

“你上次不是拿了吗?”派出所的民警同志认得杜思苦,说起来,这小杜二三天就拿了户口,快得很。

“我同事,叫宋良的,他出差了,托我帮他拿户口本。”杜思苦顺了顺气,问,“他的户口本下来了吗。”

派出所的同志帮她找了找,“下来了。”

不过,可不是凭张嘴说拿户口本就能拿的。

杜思苦拿出了宋良给她的拿户口的回执单,又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还有机修厂的证明。

“您看看。”

至于杜思苦自己的户口本就不用了,才办下来的,派出所户籍处这边有登记的。

派出所的同志仔细的检查了证件,这才把宋良的户口本交给了杜思苦:“拿好了,可别弄丢了。”

那位宋同志办个户口可不容易,跑了五六趟了。

“那当然,谢谢同志!”杜思苦把户口放好,骑着自行车正要走,被派出所的同志叫住了,“你这自行车怎么跟大家的不一样啊?”

这矮一截呢。

“新式的,给我们这种矮个子人的准备的,”杜思苦笑了笑,“您这边要是有需求,我跟你们厂里反应一下。”

“你们厂产的啊?”

“对。”

派出所的同志道,“真厉害啊。”这瞧着不便宜啊。

他就问问。

杜思苦骑着自行车回了机修厂,刚到大门口,就看到一群人围在那,吵吵闹闹的,要闯进去。

保卫科的人把人拦了下来,吴队长带着七八个人,手里拿着家伙,“站住,再往里闯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没有介绍信,还想进厂,没这规则。

那群人扯了一个人出来,是范母,“你跟他们说,你闺女是不是在厂里!”

杜思苦看清是范母后,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转头就走。

她先去外头晃一圈,晚点再回来。

昨天中午在公交站她跟范苗说话了,范母认得她,这机修厂这么一群人人,要是把她给围住了,那可就麻烦了。

杜思苦才不想被困在这种麻烦事里。

铁路家属大院。

杜家。

杜母表情有些古怪,看着脸上有几处抓伤的贺母道:“你说让月莺跟大富明天就领证?”

贺母点头:“对,明天就把结婚证领了。”

这次时间紧,她都没来得及看黄历。

杜母站起来:“咱们去屋里说。”

贺母跟着杜母去了里屋,杜母又出来把在厨房剥豆子的于月莺叫了过来,“月莺,贺大富她妈说让你们明天领证,你觉得呢?”

于月莺看着杜母:“姨妈,卫家的人有信吗?”

要是卫家松口,那她肯定是不会嫁给贺大富的,但凡有一丝希望,她都更愿意去卫家。

贺母:“没人过来。”

于月莺垂下眼,很快就抬起来,“姨妈,如果我是老五,你愿意让我嫁给贺大富吗?”

那必然不能!

杜母心说:她家老五人见人爱,机灵又讨喜,怎么可能嫁给贺大富呢,就贺大富家里那条件,她不可能让女儿去的。

“你们条件不一样,不好比。”杜母说道。

于月莺道:“姨妈,我觉得先不要答应,等晚点你帮我去卫家探探口风,行吗?”

谁都想过好日子。

贺家嫁过去,虽然能留在城里,但也是一堆的糟心事。有更好的选择,于月莺当然会选好的。

杜母皱眉:“那我怎么回呢?”

“您就说我不舒服,明天去不了。”于月莺往屋外看了看。

杜母叹了口气,回西屋去了,跟贺母聊了起来。

“小蒋,明天也太快了,这两个孩子结婚,这彩礼给多少?住哪屋,这边是什么章程,都得慢慢来,是不是?”杜母道。

贺母道:“彩礼给十块钱,成吗?”

这。

杜母:“那其他东西呢?”

贺母:“家里什么都有,也不要小于的陪嫁,这事我觉得还是简单点办。”

十块钱她都肉疼。

厨房,于月莺留下没剥完的豆子,在杜母跟贺母聊天的时候,回了西屋,拿上自己的一点私房钱,往卫家去了。

卫家。

卫东昨天喝了酒,今天头疼,让他爸去煤厂请了假,他在家休息。

于月莺来的时候,卫东正好在。

卫东惊疑不定的看着于月莺,于月莺瞧着卫家这跟杜家差不多大的大屋子大院子,心里一横,进屋拉住卫东的手就往外头走。

卫东惊得说不出话来。

“我有话问你。”于月莺走得飞快,只要看到邻居家开了门的 ,就故意往门口走。

卫东懵了一会才反应过来,赶紧甩开于月莺的手,“你干什么?”

怎么,怎么就牵手了。

他长这么大还没牵过姑娘的手呢。

卫东觉得手心发烫。

于月莺回头看他:“咱们的事你给个痛快话,行还是不行!”

身后有脚步声,有人来了。

于月莺上前一步,扑进卫东身上,紧紧抱住。

就把这男女关系坐实了!

机修厂。

天黑了,保卫科门口闹事的人终于走了。

听那意思,明天还要过来。

范母被扔在了机修厂的大门口,她说了无数次她闺女是机修厂的员工,她来找她闺女,她闺女叫范苗。

保卫科那边就一句话:“人不在。”

早上,吴队长就跟他们说过,这范苗的家人来找,都说不在。原先他们还纳闷呢怎么这么说。可瞧着刚才的阵仗,他们不拦着些,这些人能把厂里的范同志给生吞了。

一口一个说过亲的,定下来了,又说要讨说未能。

一会一变的。

还有这范母,一个劲的说要见女儿,让女儿跟他们谈。

还是吴队长狠狠的打下来一个要爬门的人,这才把他们吓走。

范母在机修厂门口哭了一阵,见保卫科的同志实在是心硬,半点不留情面,抹着泪,摸着黑默默的走了。

杜思苦看到她走远了,这才回机修厂。

她拿出进出证,顺便的骑着自行车进了厂里,然后一路骑向维修部。

小何等她半天了,“怎么才回来,是不是自行车半路坏了?”

“不是,遇到一些拦路的。”杜思苦道。

“抢自行车的?”小何惊道。

“刚才机修厂门口有一堆闹事的人,还想跟保卫科的打起来,我瞧着就远远躲开了,等他们走了我才回来的。”杜思苦道,“我怕那群人不讲道理,把车子给弄坏了。”

“干得好。”是该避开。

之后,杜思苦跟小何又检修了一下自行车,除了车胎有一点磨损的痕迹,没有发现大问题。

小何道:“下次可不能再骑了。”磨坏了就不好了。

“知道了。”杜思苦道,“五金厂那边的给轮胎有替换的。”要是厂长他们要看,就把新轮胎安上去。

小何明白。

今天太迟了,食堂已经没吃的了。

杜思苦想了想,直接去了机修厂家属区那边,找范苗。

范母带着一群人到机修厂大门口闹事,这事得让范苗知道,要是范姐那边有吃的,那就更好了。

杜思苦心想。

机修厂家属区。

包家。

文佳玉下了拖拉机培训班之后,匆匆去了女工宿舍,换了身衣服,然后去了包家。本来她今天都请假了,可是下午有拖拉机培训,她不想错过,原本定的中饭就变成了晚饭。

包海平早早的就在门口等着她了,手里提着一堆的东西。

文佳玉一过去,包海平就挑了两样看着贵重但是提着轻的礼盒给了她,“这两个提着好看。”

文佳玉问包海平:“你看我头发翘起来了吗?”

“没翘,好得很。”

文佳玉这才放心,接过包海平手里的礼盒,与包海平一起进了包家。

范苗家。

杜思苦到了,敲门不管用,还是喊了范姐的名字,范姐这才开门的。

“小杜,你怎么来了!”范苗一脸惊喜。

她本来还想请杜思苦吃饭的,可是下班的时候去车间找她,没见着人。

“我有事跟你说。”杜思苦进屋问,“你这边还有吃的吗,刚才我出去办了点事,食堂关门了。”

“有,我给你热热。”范苗开心的去把炉子的盖子打开,把上面的水壶提下来,放上铁锅,把之前的菜热一热。

食堂打的菜。

很快,就弄好了。

范苗还拿出水杯,给杜思苦倒了水,“我问了我们车间的主任,他说支援三线建设这事厂里是很支持的。咱们厂跟那边的机械厂说好之后,我直接拿着介绍信过去就行了。”她挺开心的。

厂里都很支持她。

杜思苦道:“范姐,有件不太好的事,你做下心理准备。”

范苗一愣。

很快问,“是不是我妈跟我大嫂来厂里闹事了?”

杜思苦道:“我刚才在外头办事回来,看到机修厂门口有一群人,闹着要见你,听那语气不像是你家里人。”

“像是要找你算账的。”

“我觉得,他们可能不会这就这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