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197

……

袁秀红昨天从余凤敏嘴里知道了这事, 这会并不意外。她早有准备:“副院长,这是好事,我听从咱们厂卫生院的安排。”

向副院长正准备好好劝劝, 没想到袁秀红一下子就答应了。

这就同意了?

他笑着道:“小袁,那我可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

袁秀红医术好, 工作上认真负责,厂卫生院的人都挺喜欢她的, 只不过, 她得罪了上头,有人不愿意让她留在卫生院。

向副院长也没办法, 他还想把职位的这个副字给摘掉呢。

一早,余凤敏便回了娘家。

到了中午。

余母特意抽了空回来给她做饭。

吃饭的时候,余凤敏提起了一件事:“妈, 我们厂卫生院的袁秀红你记得吗,上回我手受伤, 就是用她做的玉红膏给冶好的。还有上回阮思雨的脸受伤了……”

“记得。”余母一边说一边吃。

她得赶紧吃完, 妇联那边事情多着呢,昨天又有一个要嫁女儿的, 姑娘才十五岁,非让嫁人, 哪有这样的!

那才多大啊国。

余凤敏道:“厂卫生院想把她调到乡下去,你说那些人是不是排挤她啊?”

“下乡啊?”余母手中筷子停住了, 她望阒余凤敏,“我记得你说这小袁还给不少人接生过呢。”

说是难产的都让这小袁给救回来了。

“对,这两年接生了十多个孩子呢。”余凤敏回想着, “产妇孩子都没出什么事。”

余母眉头一皱, “这么好的医术, 怎么要调到乡下去?”她又算了算余凤敏的预产期,下半年,得十二月了。

这大冬天的,人民医院那边有本事的老医生被弄走不少,这正儿八经的妇产科医生还真没几个,就算是什么医科学校毕业的,余母也不放心。

余凤敏念叨道:“我还想着生孩子的时候,让秀红陪着我呢,这样就不怕出事了。”

余母若有所思:“你们厂卫生院准备让她什么时候走?”

“听那意思,挺急的,估计就这几天了。”余凤敏看了看余母,然后把嘴巴闭嘴。

余母见余凤敏瞧着她,催道:“赶紧吃饭,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多吃点,别把孩子饿着了。”又想一件事,“对了,这头胎是男孩跟咱们家姓,这事你跟小朱说了吗?”

余凤敏:“跟他说了,他同意了。不过,我们没敢跟朱家长辈说。”

怕被骂。

余母道:“没事,等孩子生下来,我跟你爸去说。”

先看看是男孩女孩。

老余这人思想传统,之前就想着等女儿结婚生了孩子,留一个跟自家姓。只是他们都没想到,先结婚的会是二女儿。

余母吃完饭,很快就走了。

下午,她处理完妇联的事后,去了一趟革委会,找了余主任。

“凤敏的朋友,那就二十多岁吧,这医术真这么好?”余主任问。

“明天我去打听打听,”余母道,“不过,你先去人民医院工宣队打声招呼,要是这小袁真擅长帮人生孩子,那咱们得把人留下来。”

余主任点头。

过了两天。

机修厂,厂卫生院。

袁秀红的调动信下来了,让人意外的是,这次是让袁秀红去人民医院入职,而不是之前说的抽调下乡。

信下面的红章人民医院工宣部革委会的大红章。

“副院长,这是不是弄错了?”袁秀红主动问。

向副院长看了这有关调动的入职介绍信,也是半天没说话。

人民医院,那可是市医院,他早就想去了,一直没门路。只能想着法的把小小的厂卫生所折腾成卫生院,好不容易混成了副院长。

结果呢,这小袁摇头一变,竟然去了人民医院。

现在人民医院有资历的老医生可都下去了,那上头的职位可空了不少。

向副院长看了袁秀红好几眼,心里琢磨了着:小袁这走的什么门路?

难道是厂长那边?

不该啊,老厂长年纪大了,快退下来了,这心思全在机修厂的几个车间上,哪有空管他们这小小的厂卫生院啊。

“小袁,恭喜啊。”向副院长笑着祝贺,“这人民医院挺不错的,你去了要好好干,别丢咱们厂卫生院的脸。”

袁秀红点头:“我会的。”

厂卫生院这边抽调下乡的名额落到了小谢医生的头上,她不愿意,跑到院长院跟副院长室大闹了一通,出来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

板上钉钉,改不了了。

首都。

六月,月初的时候杜思苦收到了袁秀红的信。

袁秀红这次寄的信内容多了一些,说是要抽调下乡,所以要将钥匙放到余凤敏那,还跟杜思苦,等她到了下乡的大队会再给杜思苦寄信过来的。

月底,袁秀红又寄来了一封信。

她离开机修厂卫生院了,不过这次不是下乡,而是去了人民医院,成了那边妇产科的一位医生。

杜思苦筒子楼的钥匙袁秀红留下了。

信中还说,人民医院的病人多,工作量比厂卫生院那边大多了。

尤其是妇产科的知识,袁秀红在这方面有些不足,正在拼命学习呢,而且,人民医院的院长跟工宣部都有革委会的影子,袁秀红在医院是半点不敢露中医的医术。

对了,现在人民医院统称医生为医务人员。

‘主任医师’跟‘教授’那都是要被批判的。

袁秀红是从机修厂过去的,勉强算是工人阶级。

杜思苦看着信想了很多,好端端的,袁秀红怎么会突然从厂卫生院调走呢?

谁的主意?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七月,天渐渐热了起来。

今年学校的课程多是政冶课跟军事训练,生产实践课被安排在了八月,这次杜思苦没法回机修厂了。

她写信给厂长说了。

八月,学校内部传来消息,九月学校要搬迁。

杜思苦打听后才知道,不是全部随迁,部分师生搬迁到分校,还有一部分师生留校。

“你去不去?”有相熟的同学过来问杜思苦。

杜思苦思索再三:“去。”

她的专业学科是要去的,虽然现在课程极少,但是近两个月学校工宣队的人明显变多了,恐怕留校之后,这边的政冶课会更多。

十月。

杜思苦跟部分老师同学们一起搬到了分校,到了分校,情况比想像中的好一些。这边开设了一些基础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半导体电路》等等。

《半导体电路》不是杜思苦专业的课,但是她去旁听了,老师们也愿意学生过来学习。

杜思苦搬到新校区后,给家人朋友们写了信,附上的自己的新地址。当然,给三哥寄去的信还是由袁秀红或者余凤敏转寄(交)的。

十二月。

袁秀红给余凤敏算的预产期是12月上旬,4号那天晚上,余凤敏就发动了。

好在她住在娘家,余母觉浅,女儿一呼痛她就醒了,赶紧叫醒余主任,让他去借车,又把大女儿喊过来看着余凤敏。

她自个去烧水了。

要是能送到医院最好,要是来不及,家里把得接生的东西准备好。

“妈,出血了!”余凤娇急得很。

余母过去一看,不光流血了,还破水了,余凤敏的脸白得跟纸一样。

余母慌了。

余凤敏怀孕这几个月滋补的东西没断过,这一下子长了几十斤,余母跟余凤娇合力都没能把她抬起来。

“那个小袁在医院宿舍,你骑上自行车,把人找过来,赶紧的!”余母的声音都有些抖。

余主任迟迟不归,余母只好把希望放到余凤娇身上。

余凤娇顾不得戴上手套,骑着自行车就出了门,到医院宿舍的时候,两只手冻得发红。

“袁秀红,袁秀红!”余凤娇大声在医院宿舍外头喊着,“我妹妹要生了,出了好多血!”

医院这边是不停电的。

很快,就有一个宿舍的灯亮了,只见袁秀红提着医用工具箱就从楼上跑了下来,那小身板提着那么得的东西,飞奔而来。

“上车。”

袁秀红二话不说,就坐上了余凤娇自行车的后座。

两人到达余家时。

老远就听到了余凤敏的惨叫声,孩子生不下来。

袁秀红跳下自行车提着工具箱就往屋里冲,这里头中西医要用的东西都有。

余母早就慌了神,羊水一直流,要是流干了,孩子就闷死在里头了,她看到袁秀红跟看到救星似的,“小袁,你快救救我家凤敏。”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家生孩子怎么顺顺利利的。

袁秀红走过去,给自己的手消毒,戴上手套。

“孩子太大了。”

“胎位不正。”

这越说余母心越慌,“那怎么办?”

她一咬牙,“我们保大,宁愿不要孩子!”

袁秀红镇定道:“阿姨,您再去拿床被褥过来,再烧些热水。”

胎位不正,用手揉拔肚子,慢慢掰正。

胎儿太大。

“凤敏,你能听到我说话吗?”袁秀红道,“不要怕,慢慢的吸呼,现在孩子头已经朝下了,你先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慢慢吐出来……”

“慢慢来。”

外头。

余主任带着革委会的同志来了,小汽车也借到了。

“赶紧上楼,把人抬下来。”

余母见着了,拦住他们,“在生了,这会再去医院来不及了。”又怨余主任怎么来得这么迟,要是小汽车早点借来,不就早送到医院去了吗。

余主任,“路上出了点事。”他说完又急问,“谁在里头接生?”他找人看过,说凤敏这一胎是男胎。

男胎得跟他们余家姓。

余母,“小袁在里头。”

“她太年轻了,怎么没多找几个医生过来?”余主任赶紧又让革委会的两人去找。

话音刚落。

屋里就传来了婴儿的哭声,余母满脸喜色,可很快脸又沉了下来。

说了救大人的!

这小袁……

余母生怕女儿出事,赶紧过去了,刚推开门,就听到袁秀红说,“阿姨,赶紧把门关上,小心风吹进来。”

余母赶紧把门关上。

余凤敏下面被切了一下,孩子顺利生下来了,袁秀红刚刚给她缝了针。

余凤敏现在哪哪都疼,说话都没力气。

她还冷。

袁秀红给她又加盖了一床被褥。

袁秀红熟练的擦去孩子身上的血污跟胎脂,穿上小衣服,裹上小被子,之后抱给了余母。余凤敏怀的时候补得太狠了,孩子太大了。

脑袋也大,再加上胎位有些不好,这才难产的。

余母掀开下面一看,男娃。

她脸上笑开了花,先去看了一眼女儿,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头,是暖和的,“凤敏,你瞧瞧,这是你儿子。”

她先给余凤敏看了一眼,之后又抱给余主任看。

孩子的大名早就定下了,余旭阳。

这头胎,跟余家姓。

朱安是孩子生下来之后才到的,他不争气,听着这凶险的生孩子经历,抱着余凤敏哭了一场。余凤敏嚷着说再也不生了,朱安也点头答应了。

“小袁,这次我们凤敏多亏你了,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阿姨,您说的什么话,我跟凤敏是朋友,应该的。”

余凤敏让孩子认了袁秀红做干娘。

之后,朱家人知道大孙子姓余,不姓朱,把儿子叫回去骂了一通,对余凤敏这个儿媳妇也有了意见。

余凤敏是出了月子才知道这事的,后来索性不回朱家了,孩子满月是在余家这边办的。

办满月的时候,已经是70年了。

70年3月,袁秀红升职了,从普通的妇产科医务人员升成了科室主任。

好在人民医院都是年轻医生,袁秀红医术又好,这次升职除了少数人私下嘀咕之外,其他人倒是觉得正常。

毕竟,跟袁秀红相比,空降下来工宣队跟革委会的成员一来就是干部,不比袁秀红这科室主任职位高多了?

跟那些人相比,他们宁愿自己的医务人员当上科室主任。

杜家。

今年杜家过年冷冷清清的,就杜父杜母跟杜老三三个人,杜得敏自从杜母出事后,就没去过杜家了。

过年也没走动。

四月,黄姥姥去世了。

杜父跟杜母去了宁市黄家,杜老三请了三天假,去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