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自打奉安公主成亲以后,过沈家来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沈蔻玉不在,她也很喜欢来找祝吟鸾。

刚开始祝吟鸾还觉得没有沈蔻玉在中间,略是尴尬,可久而久之的,也有些许习惯了。

奉安公主总是会跟她说一些京城相关的趣闻佚事,谁家后宅夫人偷偷背着郎君去戏院了,谁家的夫人表面看着温婉,实际上会动手打人。

还有皇宫大内,那些娘娘妃子们,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争风吃醋闹得鸡飞狗跳的事情。

祝吟鸾听了都忍不住汗颜,真是万万没想到。

席面上见过的昭仪娘娘,表面是那样的温柔似水,说话温言细语,背地里居然苛责宫人,还虐待太监?

若非出自奉安公主的口,她又不会骗人,旁人讲的,祝吟鸾压根就不相信。

话虽如此,祝吟鸾转念之间便想到了沈景湛,他不也是这样么?

若是将沈景湛对她争风吃醋的那些事情往外说,恐怕都没有几个人是相信的吧?

思及此,便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人心历来难测且多面,谁又能保证纯粹如一。

奉安公主过沈家来的消息,倒是变相给祝吟鸾挡了不少的拜帖。

那日喜宴,太后认了她的亲,现如今她的身份再一次水涨船高,有不少人巴结应承。

当然了,高门世家的贵眷们,就算是巴结应承也会讲些体面和遮掩,要把面子做足了,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免得日后被人给弹劾。

偏生奉安公主就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主儿L,有她在,这话都不好说了,这位主,身份一等一的尊贵,谁的账都不买。

故而,上门的人就少了。

奉安公主成亲一月后,天子驾崩,太子登基,改年号为永熙。

举国哀悼。

但遵从先帝旨意,丧仪一切从简,国丧只需守一年即可。

先帝在位时,为国为民,是个实实在在的明君,便是要求了一切从简,可还是有不少的百姓自发设了路祭。

自从先帝去后,新帝忙碌不堪,沈景湛自然也是了。

别说早出晚归,时常几日都不得空闲回来。

主要是太子羽翼未丰,即便是在登基之前做了各样的筹备,可还是架不住突发事由,譬如临夏,南边频繁落雨,大雨不歇,引发了山洪,且不只是一处。

太子派了不少人出去赈灾,赈灾的银两和粮食护送的过程当中必要看牢,避免过大的损失,除此之外,各地的官员也要看顾起来,就怕赈灾的东西到不了灾民的手上。

处处都需要可靠的人,可太子的心腹又能有多少?派出去了一部分,京城当中可就空了,况且又要到秋闱的日子了。

这就需要中书和御史台的人想个万全之策。

沈景湛作为中书和御史大人,手头上的事情多得数都数不清。

有关于朝廷上的公事,祝吟鸾自然帮不上忙了,也不好随意开口说什么,只是在沈景湛跟她解释自己的忙碌时,十分认真听着。

除此之外,先帝驾崩,太后便一病不起,若是之前,祝吟鸾自然不需要侍疾,至多就是跟着沈夫人进宫去探望一二。

眼下她的身份跟太后有亲,便得跟着奉安公主一道侍疾了。

太医说太后是心病,这心病,主要还是得心绪开朗才成,且太后上了年岁,便是用再好的药材吊着命脉,是药总有三分毒。

奉安公主时常在跟前劝慰着,往日里奉安公主便不喜欢她那少将军驸马爷,为了哄太后娘娘,倒是乐意提起对方,还说了要让太后娘娘长命千岁万岁,直到她的孩子出世。

有奉安公主时常在太后娘娘跟前贫嘴,她的心绪的确是开朗不少。

沈蔻玉也来看过,只因为月份大了,身子笨重,不好时常挪动,所以多是在家中养胎。

祝吟鸾不怎么说话,只给太后侍奉汤药,太后却很喜欢问她。

奉安公主提到孩子,太后问她还打不打算再生一个?

祝吟鸾还没说话,奉安公主便先替她回了,说沈夫人的原话,沈世子不肯再生呢。

太后十分有兴致,反问为何?

“还不是上回吟鸾生孩子吓到了沈世子。”自打两人亲近以后,奉安公主也不叫她少夫人了,唤得很是亲昵。

“皇祖母是不知道,。”

“真的,用目光求证。

祝吟鸾汗颜,“这...这倒是没有,但也的确吓到了他,便说是日后不要生了。”

故而每次行房,沈景湛都不会再用那些叫人容易怀上的姿势了,也不会过分的停留。

纵然是到了兴头之上,他也会极其快速的退离。

每次都会将她。

即便是弄脏了,沈景湛

事后,亲自抱着她去清洗,就害怕有所遗留,出现意外,所以每一次沈景湛都会特别认真。

思及此,忍不住闪了闪神。

太后没有瞧出来,奉安公主跟祝吟鸾在一处时日久了,当即便清楚她在想什么,忍不住挑眉笑了一下。

“沈世子倒是个疼人的。”太后又问起沈司澜,跟祝吟鸾道,待他再大一些可得带进宫来,她要看看。

“往后的日子长着呢,皇祖母可要好生保养身子骨。”正说着话,旁边的宫娥端了御膳房做的糕点送上来,太后让两人吃。

见到祝吟鸾和奉安公主都吃了,太后也尝了一两块。

“皇祖母可要仔细自己的身子骨,若是您有些什么大碍,日后可没有人给奉安撑腰了。”

“你说这句话若是传到皇帝耳朵里,定然要恼怒。”

新帝和奉安公主之间的关系不错,自然是护着她。

况且,先帝去的时候,又给她找强盛的夫家傍身,还有谁能够动到她的头上来?

不光是这样,还有祝吟鸾呢。

奉安公主跟祝吟鸾交好,不等于沈家也护着她了么?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皇祖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放心吧,哀家的身子骨哀家很清楚,没什么事的。”

就是伤心过度,这些时日也排解得差不多了。

祝吟鸾回去的时候,太后又给了她不少赏赐。

她挑了一些好的孝敬沈老太太和沈夫人。

沈景湛还没有归家,在宫内的时候已经派了人给她回话,说若是入夜了他还没回,就不必等他了。

沈蔻玉总想吃甜的,沈夫人忙完沈家的事情,空了就喜欢给糕点花酿水给沈蔻玉吃。

今儿L的粉芋圆子,拌了米酒,特地让人给祝吟鸾送过来。

米酒也是沈夫人亲自酿的。

祝吟鸾嫁进来之后才发现,沈夫人会酿酒,还是沈老太太教她的。

那沈家的地窖里面有不少沈夫人酿制的好酒,放了许多年,上次启出来一坛子,祝吟鸾也尝了一口。

她实在是不怎么吃酒,一口下去整张脸都红了,当日走路都是晕的,当时沈夫人和二房的夫人都笑出了声。

没想到她的酒量这么差,居然一口倒。

沈景湛闻说这件事情也是笑,祝吟鸾忙不迭解释,说她之前也是能吃一些的酒的,只是太久不碰了,所以才会这样。

他笑着说是,还帮着她找补,说其实他的酒量也好不到哪里去。

祝吟鸾闻言,忍不住窥了沈景湛一眼。

他还哄她高兴呢,可惜,她早就从沈夫人那边得知了沈景湛的酒量可是一绝。

不说千杯不醉,却也差不多了。

这都得益于,沈夫人初学酿酒的时候,让他和沈侯爷品尝。

沈侯爷有一段时日受伤了,不能够碰酒。

所以多是沈景湛在喝,故而酒量便上去了。

她知道沈景湛这样说为了宽慰她,沈家的人心照不宣,只是相视而笑,祝吟鸾瞧了沈景湛一眼,伸手捏了捏他的腰。

“......”

沈夫人得知她酒量不好,这米酒做得偏甜,还放了不少蜂蜜,尝起来的确不错。

祝吟鸾吃了一口之后觉得不错,竟然把整碗都给喝光了。

沈夫人叫人送来许多,用冰镇着的,时节渐热,祝吟鸾又叫人端了一碗上来。

明芽难得见她爱吃,没有劝,可谁知道祝吟鸾的酒量,不过是多吃了一些米酒,居然就这么醉了。

是在叫祝吟鸾两声没有得到回应之时,明芽才发觉她有些晕乎了。

“小姐,您怎么吃米酒都醉了?”当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祝吟鸾只是觉得有些许晕,没有吭声,任由小丫鬟们带着她去梳洗,躺下。

她闭上眼睛,感觉神思飘忽神游。

整个人都变得很轻盈,但与此同时有一些热。

她忍不住蹬开被褥,翻来覆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祝吟鸾还是没有睡着,越发晕,越发热了。

沈景湛回来时,刻意放轻了脚步。

他解开斗篷的一瞬间,便已经察觉到了幔帐当中的不对劲。

见沈景湛的目光定格,他的下属很快去过问了姣惠。

得知情况的沈景湛也是忍俊不禁,“吃米酒吃醉了?”

“可要属下吩咐人去熬制醒酒汤?”

“不必。”

沈景湛进入内室,伺候的人识趣退离。

祝吟鸾想要透透气,幔帐居然自己打开了,然后她见到一张俊逸非凡的面庞。

清冽的香扑过来,她觉得好闻,便撑着手肘起身,朝着对方靠近,浑身无力的情况下,直接扑到了对方的怀里。

猝不及防的,就被温香软玉扑了一个满怀。

娇得令人心颤。

沈景湛垂眸看去,她整张小脸贴着他的胸膛,整个人好乖。

“醉了?”他忍不住伸手捏她的脸。

本以为她会拂却他的手,毕竟一向如此,可没想到她朝着他的手心贴近。

蹭着他的手心,还发出勾人的嘤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