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不管多么穷的国家,在它的首都,一定会有让拥有特权的人玩耍的地方,

贝尔格莱德自然也不例外。

有一家俱乐部,是本地各位二代们待着的地方,他们的上一代把他们这辈子的活都干完了,他们不需要受什么苦,就能快乐地得到不错的职位,留在父母所在的阶层。

大方的富二代格雷先生混迹其中,花钱如流水,普普通通摇几回骰子,就撒出去七八百美元。

玩扑克输得就更多,他从来不耍赖,掏钱相当爽快。

不过两晚上,就已经成了销金窟最受欢迎的客人,消费金额快速积累到可以进贵宾厅的水准。

他时常喝得醉醺醺,手里还拿着扑克牌,胡乱下注,输了就摆摆手来下一盘,就好像钱是大风刮来的一样。

那些与格雷在一桌的客人,非富即贵,不过,他们的富贵,也仅仅是在南联盟而已。

与格雷这种烧美元的神人相比,他们还差得很远。

格雷一个晚上输出去的钱,是连他们父母都不敢想的。

格雷在赌桌上不经意提起的那些奢侈生活,让他们心醉神迷:开着豪车在主干道上兜风;买下一座岛,在岛上为所欲为;在非洲开着车捕猎大象;在斯瓦尔巴追杀北极熊;在全球所繁华的城市买下一栋房,每栋房里都有管家日常打理,随时去,随时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务……

他们身虽不能至,但心中已经对这样的生活无比向往。

在格雷的描述中,他赚钱特别容易,只要在合适的时机买入一些证券,然后再在合适的时机卖出去,一块钱就能变成一百块钱。

当然什么是时机,只有一些内部人士知道,而他,恰好就是内部人士。

而他们这高贵的投资圈,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加入的,只有受到邀请的人,才有投资的资格。

一番话说得这里的人都心痒痒,恨不能让格雷马上拿走他们的钱,帮他们获取百倍的收益。

有一天,格雷没来,他们都很想念他。

第二天,格雷一个人来了,他们询问他前一天去哪里了,格雷告诉他们:“玛格丽特没有找到她想要的大新闻,她不高兴,我得陪着她,要是再找不到大新闻,她就要去萨拉热窝了……哦,我的上帝,我都不知道怎么劝一个充满野心的女人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什么大新闻?”

格雷往嘴里倒了一杯樱桃白兰地:“我也不知道……战争、死亡、奢侈的生活……总之,所有让人感到新奇的东西,都是记者追求的目标。”

在格雷的口中,玛格丽特小姐是一个想要寻找自我价值的权二代,她的父母都是投资界的大佬,他们的一个预测,就能引领整个华尔街的投资风向。

想要得到消息,就要让玛格丽特小姐的父母高兴,他们高兴的源泉,莫过于看着自己的独生女高兴。

所以,得想办法让玛格丽特小姐得到她想要的消息。

社会秩序即将崩坏之下的平民生活不是读者在意的,在贫穷之地的奢侈才是大家津津乐道的部分。

在贝尔格莱德的人离战争和死亡还有一段距离,奢侈的生活他们有,而且还乐于分享。

有些人认为特权阶层都低调、内敛、财不外露,也不愿意说自己家是如何的有权有势。

实际上,能憋得住的就没几个,特别是二代们。

考到最简单的资格证,就能在与父母有利益输送关系的单位,找到收入数倍于该工作的社会平均工资。

他们完全不觉得这事不正常,反而觉得是自己超有本事,还会满世界的向别人宣传自己考到了一个很牛逼的资格证,随便就能拿到十几万的月薪,还说别人。

他们是真心不觉得这事跟他们的自己本事压根没关系,只觉得自己太了不起了,恨不能炫得让全天下都知道。

全世界的思路都差不多。

只是现在没有自媒体,本国的媒体又不会吃饱了撑的采访他们,二代们不懂事,他们的家长懂事,采访到的素材大概率发不出来。

现在终于有一个外国记者采访他们,让他们奢侈幸福的特权生活有地方展示,他们很激动地表示愿意接受玛格丽特小姐的采访。

他们连自己家里到底是干什么的都不隐瞒,一五一十说了个清楚明白。

不仅如此,他们对自己的现状还很不满:“要是在美国的话,有这个身份,肯定比现在好多了。”

“那还不容易~在美国,只要你有价值,就能赚到大钱,在这里你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大钱~”说话间,格雷又输出去了两千美元,“这点钱,不过是我几分钟的进账。”

“哦,像您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因为她在这里。”格雷的眼睛望向玛格丽特,“我追了她好久,可是她始终没有答应。”

像玛格丽特小姐这种父母可以呼风唤雨的漂亮姑娘,确实难得手……

二代们非常理解格雷的痛苦,他们纷纷为格雷出谋划策,希望格雷可以快点得到玛格丽特的芳心,这样,他们也能进入富豪投资圈,感受钱生钱的快乐。

在共同的话题中,本地富二代与外国富二代迅速拉近关系。

能在这世道搞到钱,还遗传给第二代的有钱人,就没有家世普通的人。

他们自豪于自己的身份,也想跟更加“豪”的人接触,如果能更上一层楼自然是更好的。

格雷很快就打听到他们各自都是在哪里发财的,真是涵盖南联盟的方方面面……说一句不好听的,要是在人最多的时候,把这个销金窟炸了,整个贝尔格莱德会比被北约轰炸的时候还恐慌。

他和玛格丽特很快就精准定位到与防空雷达相关的人,打算进一步对他们下手。

出发之前,格雷与玛格丽特接收到的任务要求是:一定要找到雷达数据,真实数据。

五角大楼当然希望雷达根本测不着B2隐形战斗机,但是他们又不敢改数据。

如果明明能侦测到飞机,但是他们硬改数据,说测不到。

等到某一天真的需要出动飞机,然后造价数十亿的飞机给落后的南联盟防空导弹像公园射鸭子一样的被打下来,到时候他们死得更难看,还得再临时抓人背锅。

不如现在确定一下原始数据,要是问题不大,就可以甩锅,说这是苏联没死之前升级的系统。

这不是我们无能,是敌人太狡猾。

到时候,还能从国会那里再搞一笔钱,提升飞机性能。

如果问题特别大,那就说是以前的人设计思路有问题,或是他们泄露了情报,让苏联人得到了消息,或是吃了回扣,让飞机性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正这把火一定不能烧到自己头上。

格雷找了许多人打听,玛格丽特采访了很多人,最后他们发现整个贝尔格莱德居然只有一个人既掌握真正的雷达数据,又有可能跟他们合作——亚历山大。

收到恽诚的消息之后,王雪娇就知道会有人过来,于是她早早地跟亚历山大说了:“我已经把你的数据交到我的老板那里去了,老板非常重视,所以,他派了别人过来进行核查。

这是你的大机会,只要你能通过核查,你就能实现你的梦想,全家去美国,否则……提供假情报,我会被解职,但我无所谓,我可以回去继续过杀人放火的日子。

你就不一样了,你能去哪里呢?如果让人知道你曾经把数据给了我,你在这里还能待得下去吗?”

亚历山大在提供出假情报的那一刻,就已经和王雪娇绑在同一条船上。

当年乔尔做事风格虽然高调,但依旧是标准套路,可以看得出来,乔尔确实是经过正规培训的。

亚历山大不明白:“我可以不见他们,拒绝与他们说话,现在知道详细数据的人不多,除了我之外,都绝不可能告诉他们。”

确实,总统贩毒、皇帝卖国虽然有,不过千古留名的那就那么几个,屈指可数。

目前在亚历山大之上,心思活络且有数据的人有几个,但他们都自视甚高,相当骄傲,他们就算驾机叛逃,也得是铺红地毯、专人来接的那种档次,区区小探子,也配跟他们那里得到消息?开什么玩笑!

颇有顾某人被抓后,放话只有光头有资格见他的气势。

亚历山大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们不会见格雷和玛格丽特。

“那怎么行!”王雪娇一脸同情地看着亚历山大,“我就说你太老实,不懂他们的心理。你越是不肯见,他们就越是怀疑,他们一定会去找别人核实。

就算现在数据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是因为其他人懒得知道,但如果他们想知道呢?总有办法让你把数据吐出来的。

再说,如果将来你们全家去美国,以你的专业方向,最好的出路,就是在五角大楼工作,再差也得是给五角大楼的附属单位工作,就算是在大学里当教授,也要跟企业合作项目,拿经费,出论文,你才能受到重用。

你现在表现出跟五角大楼探员不配合的态度,以后还想不想找工作啦!”

亚历山大这才感受到,原来资本主义的世界这么不好混。

他想过的最差结局,就是随便去一个大学教书。

他以为的教书,就是好好的教学生,写论文,这些对他来说,都是简单小事。

为什么还有跟企业合作项目这种事情?

亚历山大只得接受了王雪娇的建议,好好跟她对台词,用合适的态度去面对那两个决定他将来能在美国找到什么工作的复核审查员。

一个谎言,要由一百个谎言去圆。

亚历山大已经完全无法说出真实的数据了,除非他想他的全家在贝尔格莱德当一辈子黑户,享受随时可能被塞族警察抓走的紧张刺激。

王雪娇不是没有想过把亚历山大争取到中国来,他的业务能力是有的。

但是亚历山大对南斯拉夫的社会制度一肚子怨气,拥有与之相同制度的中国自然不会让他满意……特别是,现阶段连中国自己的科研人员都在流失。

王雪娇再怎么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也只能哄人一时,不可能以一己之力,让整个中国快进三十年,快进到足以让流失的专家愿意回流,让法国跟印度对甩锅,有能力跟美国对加关税的时代。

其实亚历山大自己也很迷茫,他本来觉得苏联和南斯拉夫都玩完了,充分说明还得是靠资本主义才能过得好,结果,现在听着王雪娇跟他说的那些事情,让他的大脑彻底停摆了,他发现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混不下去。

因为王雪娇把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故事告诉了他。

一个在科技方面绝对是有着神级天赋的神人,居然会被自己创立的公司开除了,开除他的人,还是他亲手从百事可乐公司挖来的。

一切都因为他待人接物太糟糕,被称为“十足的混蛋”。

这跟亚历山大听说的美国不一样,他听说的美国是每个人都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是一个“不需要搞人情世故”的世外桃源,比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还要美好的幸福生活。

被自己挖来的人,从自己创立的公司开除?

怎么做到的?

亚历山大根本无法想象如此小众的句子。

亚历山大还提过想让自己的女儿上常青藤联盟学校,王雪娇又跟他说了想给孩子“爬藤”的操作,不仅有人情世故,还要疯狂砸钱,他没钱。

什么?给学校捐一栋楼?好小众的句子。

什么?拿世界马术比赛、帆船比赛前三也行?哪有这个钱培训。

硬卷学习,靠分数上?

……他又卷不过亚洲人,不管是中、日、韩、印……都卷不过……

亚历山大只觉得自己曾经获得的信息都是错的。

他对现状不满,然而曾经幻想的“乌托邦”也已经破碎,茫茫天地,他竟无处可去。

现在完全依靠王雪娇在不断给他指令,告诉他应该一步一步往哪里走,不然他真的好像被困在原地了。

至此,亚历山大还对着美国抱有一丝美好的幻想:也许不会这么糟糕,也许我是特殊的那个。

他把他的想法告诉王雪娇,王雪娇不置可否,只告诉他:“如果你证明你有价值,你就是特殊的那个。”

看着亚历山大似乎又燃起希望的模样,王雪娇感觉他好像古早言情小说里的女主角,不管男主睡过多少女人,她都是能让花花公子收心的最后一人,“我是特别的!”“那些女人留不住他,是她们不如我好,在我之后,他不会再有别的女人。”

王雪娇无所谓他怎么想,万一他到了自由民主的灯塔,真的能有谢耳朵那样的好运呢。

他只要帮她把现在的事情处理掉就好了。

·

·

一天晚上,亚历山大在小酒馆小酌后打算回家,忽然发现钱包不见了,他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丢的。

钱、工作证都在里面……

自从波黑难民涌入之后,贝尔格莱德的治安也越来越差了。

这下就尴尬了,他知道家里的电话,可是他的家人都是黑户,不方便抛头露面,出来给他送钱。

想找同事,他又尴尬地发现,自己居然背不出同事的电话号码,通讯簿有,一本在家,一本在办公室里。

他跟这家酒馆的老板又完全不认识,挂账什么的,想都别想。

亚历山大的脑子转了一圈,发现居然只有余梦雪的电话号码。

要叫她来帮自己付账吗?

好丢人啊……

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对白人男女走进酒吧,那个男人手里正拿着亚历山大的钱包,两人嘴里说着“……不知道谁扔的……交到警察局”之类的话。

亚历山大急急上前:“你好,这个钱包,是我丢的。”

“哦?怎么证明?”格雷拿着钱包扬了扬。

“里面有我的工作证。”亚历山大报出自己的姓名,还有工作单位。

格雷仔细核对之后,便把钱包还给他了,还调侃他:“你是研究雷达的?什么时候能研究一个小偷雷达?”

钱包里的现金已经没有了,只有工作证,格雷举起双手以示清白:“可不是我拿的。”

亚历山大叹了一口气,打算把工作证押在老板那里,等他拿钱回来赎工作证,不想却被老板断然拒绝:“这种证件,五千亿第纳尔能做二十个,我只要现金,最好是美元!”

现在南联盟通货膨胀严重,去年南联盟政府发行了面值为五千亿第纳尔的纸币,但是实际价值,只相当于当时人民币的六块钱,如果他在中国,可以解决两顿饭:早上来一个鸡蛋的煎饼包油条,中午吃一大荤一小荤三个素菜的五元盒饭。

格雷拿大拇指了指自己:“他的账,一会儿我一起付!”

酒馆老板露出不屑的表情:“你?你有钱吗?”

格雷抽出一张一百的美元拍在桌上,绿币正中,富兰克林高深莫测地凝视前方。

许多年后,世界上那些本国货币汇率剧烈波动的国家,民间都直接使用美元交易。

现在更是如此。

老板看见富兰克林,双眼放光,马上满脸堆笑:“你们还想再点些什么?”

格雷这么大方又热情,亚历山大自然不能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了,起码还得跟人寒暄寒暄,社交一下。

聊着聊着,燕国的地图终于展开了。

格雷向亚历山大介绍:“玛格丽特小姐是一位记者,在寻找一些有趣的新闻……”

如果不是王雪娇提前告诉亚历山大,美国会来人复核审查,亚历山大真的会不知不觉就把很多事情说出去了。

现在,他已经反应过来,这对男女,一定就是来复核的。

千万不能说错话,否则,他和全家的前途都完了。

也不能露出好像非常熟练的样子,否则,余梦雪帮他提前练习的事情也会暴露。

王雪娇深知不能让人演离自己本性太远的东西,她在跟亚历山大套台词的时候,设计的话术完全符合亚历山大的习惯和作风,让他演起来不费力。

间谍套情报,从来都得先探探此人是不是可靠,而不是上来就问数据。

所有策反的套路都是如此:先打听家庭和经济情况,生活窘迫的人比起大手大脚随便花的人容易下手;再打听跟老板和同事的关系,跟同事关系不好的容易下手。

王雪娇早就想到了,把可以自由发挥的话题和必须按台词回答的问题严格区分。

骂老板骂同事是最真情流露,不需要演的,可以自由发挥。

只要中间加一点自己的私货,比如:那些懒鬼,把什么事都推给我,整个系统的更新让我一个人负责,他们只会拿着我写的报告去邀功。

这样就可以在不经意间展示只有他知道真实数据。

玛格丽特一边记,一边同情地看着他:“……哦,真是太可怜了,他们怎么能这么对你……”

王雪娇教他要一点一点的把信息放出去,而且也不能全放,只放一个引子,最重要的东西先别放,不然他就没有价值了,五角大楼不会为没有价值的人付款的。

亚历山大与两人的对话,就没有一句是在王雪娇意料之外的,他不仅练习过应该怎么说,就连说这句话的时候,情绪应该是怎样的,王雪娇都跟他排练了一次又一次,简直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格雷相信酒后吐真言,他给亚历山大点了好几杯烈酒,但是亚历山大心里已经有了防备,即使喝得腿都软了,他依旧牢记着王雪娇与他套的台词,没有一句说错。

小酒馆快要打烊了,玛格丽特也没有什么问题想要再问,格雷与亚历山大握握手:“非常感谢你接受采访。”

“哦不,我应该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帮我付账,嗝,我就完啦~完啦!!!”亚历山大的嗓音猛然一提高,把老板都吓了一跳。

格雷和玛格丽特越发相信亚历山大说的是真的,都醉成这样了,哪里还有脑子。

·

·

“怎么回来的这么晚?一身酒气。”卡珊德拉等着亚历山大回家,一直等到十一点半才看到人摇摇晃晃地回来。

亚历山大完成一桩大事,心里高兴,重重亲了卡珊德拉一口,把皮包塞给她,自己钻进书房,给王雪娇打电话,王雪娇告诉过他:如果遇到来审查的人,不管多晚,马上给她打电话!

“是的,他们问的问题,跟你说的一模一样……我就按你说的告诉给了他们……好……”

王雪娇坚持要他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复述。

她听出亚历山大说话口齿不清,怀疑他喝了不少。

对于醉鬼的话,她只给予百分之十五的信任。

亚历山大没情商,不会瞎编数据,脑子还是好使的,在醉得摇摇晃晃的情况下,他依旧能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复述到最后一个问题。

“嗯,说得没什么问题,不过他们应该会再找你,你要保持警惕,我会再找你的。”王雪娇挂断了电话。

从亚历山大那里获得肯定的答案,五角大楼一定不可能就此善罢甘休,王雪娇现在就等着B2什么时候来一趟,赶紧让她统计一下数据,也算完成一桩心事。

不过B2它那高贵的涂层怕水、怕风、怕晒,有点风吹草动,就要全身重喷一遍。

每飞行一小时,就要花十几万美元,就算从离得最近的关岛基地起飞,不能走俄罗斯也不能走中国,只能从下面绕,过来也得十个小时,回去又是十个小时。

要引娇宝宝出来一趟,必须是非常严重、它不得不出场的场景了。

也不知道玛格丽特记者能不能妙笔生花,把贝尔格莱德的雷达性能往大了吹,越吓人越好,这样才能逼他们必须使用实机做测试。

不用王雪娇猜,玛格丽特就找上门来了。

她知道余梦雪是中央情报局的人,也知道她的众多传说,什么心灵控制、言出法随……以前中央情报局都是搞代理人,她居然亲自上场当了一阵子海地总统,莫名其妙就解职了。

非要救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没有什么价值的亚历山大,结果现在证实,只有亚历山大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以挖石油为名救人,结果真挖出了石油。

还有当初在索马里救了两只黑鹰的人,五角大楼对她十分感激。

格雷和玛格丽特接到任务的时候,上级特别叮嘱他们,一定要对余梦雪非常客气,不要得罪她,否则以中央情报局那种有仇必报,有冤必申的风格,肯定会满世界嚷嚷五角大楼忘恩负义,再在各种合作中捞好处。

除了任务本身,玛格丽特对余梦雪这个人也特别好奇。

玛格丽特开门见山地亮明身份:“你好,余小姐,我是军方情报调查部门的玛格丽特……”

她找王雪娇就是为了验证她获得数据的路径是否正确,亚历山大是否真的已经被她策反,是否存在亚历山大为了证明自己价值而对数据进行夸大的可能。

玛格丽特提到最后一点的时候,王雪娇心里猛然跳了一下,心想:“五角大楼果然并不全是吃干饭的,她能想到这些。”

王雪娇微笑道:“亚历山大全家在这里都是黑户,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乔尔曾经答应过他的,举家搬到美国。他当然有可能编造谎言夸大,不过我没有证据证明他是夸大,你们有吗?”

玛格丽特无奈地摇摇头,要是有,他们也不会在这里了。

她是一个精明的人,她不仅怀疑亚历山大数据造假,她甚至怀疑数据造假的主意是王雪娇出的。

毕竟这么大的事情被中央情报局发现,对中情局来说,是大功一件。

但是,她没有证据,她决定先调查一下王雪娇,确定她是否有强烈的动机去做编造假情报。

然而,王雪娇一天天的不是看人刨土,就是组织大地母神文化宣传会,似乎没有什么正事干。

接着,玛格丽特发现,雷达专家的事情完全是余梦雪随手完成的事情,那本是贝尔格莱德情报站的工作,只是原本的执行人乔尔办事不利,她顺手帮忙而已。

她真正的任务是笼络本地高级知识份子、权贵阶层,加强对美式精神和自由民主的向往。

就算她在这件事上立下大功,也是算在情报站头上,跟她关系不大。

有没有可能,是情报站的人为了争回面子,而夸大了数据?

于是,格雷和玛格丽特又把目标转向中央情报局驻贝尔格莱德情报站,没有人经得起查,站长马克也不例外。但是查到也不能怎么样。

马克以前是东欧情报部的,他不仅在东欧立下无数功勋,手上还有好多五角大楼的黑料,包括指使地方武装肆意屠杀不该杀的人。

真把他逼急了,他什么都做得出来,包括数学。

马克曾经成功策反过五位苏联的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教授,让他们在苏联解体之前就投奔了自由美利坚。

越查,两人越害怕,不敢再查了,生怕真查出什么不了得的东西,让自己无法平安回国。

不敢查,又要怎么向老板交待?

现在的所有数据都指向雷达真的能发现隐形轰炸机这一事实。

两人一直在讨论,不敢向上级汇报结果。

王雪娇等来等去,都没有等到B2要来一趟的消息,她很不满意。

那两个人每天在打听什么,她都知道,他们刚得到的情报,转头就有人告诉王雪娇。

一切都指向雷达数据的真实性,只是那两个探员不敢给出肯定的报告,怕担责任,既然指望不上他们,王雪娇决定,由她亲自给五角大楼下下决心。

在大地母神文化交流会上,也有几位前苏联的武器专家,有研究雷达的,也有研究隐形涂料的。

王雪娇故意与他们打听起了B2有可能被雷达捕捉的事情,问他们怎么看,同时隐晦地提到,最新型飞机代表着美军的实力,要是被老式雷达捕捉,会影响美国世界第一军国强国的形象。

那几位专家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使出浑身解数,写文章证明:B2最牛逼、不管是前苏联,还是南联盟的雷达,都不可能发现它,起码要一百年以后才能追得上美国现在的技术。

其中不乏吹过火的部分。

这些专家不觉得这些文章有什么问题,展示“美国最好、美国最强”,是他们给美国纳的投名状,彩虹屁都吹成这样了,还不给我入籍吗?

他们都是王雪娇还没有正式登记在已被策反名单里的人,五角大楼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五角大楼只感到很惊恐:为什么好好的,会突然说贝尔格莱德的雷达无法发现B2隐形飞机?!是不是欲盖弥彰?

而且,那些过吹部分,连他们自己都脸红:什么?我们有这么厉害吗?

自从在朝鲜战争上吃了大亏以后,五角大楼招募了很多“中国通”。

其中不乏真懂战略战术的中国人。

在朝鲜战场上,因为中国的绝对实力不如美国,每每用计把美国人骗得团团转,不是凭空编了“百万大军”“能支持八个月的存粮”,就是说中国军队已经控制了某港口。

“中国通”加入之后,对五角大楼进行培训,让美国人学习了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常用的“增灶计”和“减灶计”。

也就是增加灶头或减少灶头的方式,让敌人对己方的士兵数量产生误判。

实力不行的时候,就用“增灶计”吓退敌人。

实力强大的时候,就用“减灶计”诱骗敌人追击,然后一网打尽。

现在,中情局的探员和五角大楼的探员得出同一个结果,而这些文章又莫名其妙的出现,充分说明——绝对是“减灶计”。

万一真打起来了,B2往贝尔格莱德一飞,入境就被打下来,到时候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面子。

“中国通”给出的建议是:真的派B2去飞一次,如果发现任何不对,立刻撤回匈牙利境内,南联盟不敢追!

看着B2起飞的费用,五角大楼的各位将军们感觉心疼、牙疼……但也没办法,从现在巴尔干的局势看,跟南联盟迟早要干一架,到时候总要面对。

不趁着现在双方还没有处于战争状态试一试,难道要等到最后时刻吗!

经过几番痛苦纠结的磋商,五角大楼下达命令:“派出关岛军事基地的B2,前往贝尔格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