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汤婵脸色严肃地蹲在小厨房的灶膛前,轻轻用火钳拨开带着火星的碳灰,露出里面几个比手掌略长、形状似纺锤的焦黑物体来。

汤婵把它们扒拉出来放在小盆里晾着,等不那么烫手之后,汤婵上手拿起一个,从中间掰成两半。

焦香的气息伴着甜味瞬间外溢,汤婵眼睛瞬间一亮。

候在一旁的双巧激动问道:“是不是成了?”

“应该成了!”汤婵小心剥开焦黑的皮,橙红色的肉露了出来。

她神色更喜,张嘴吹了吹,轻轻咬下一口。

香甜软糯,绵软细腻,唇齿留香,汤婵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果然冬天和烤红薯最配啦!

在寒风凛凛的冬日街头买上一个烤红薯暖胃,是汤婵对前世冬天最深的几个记忆之一。本以为这也跟电子榨菜一样成为往日不可追,没想到这个朝代竟然已经有了番薯,只是从海外引种没多久,还没有完全在这片土地上传播开来。

汤婵偶然在一本杂记上发现了有关番薯的记载,不由高兴了半天,而且没用她往东南沿海处寻,在京里稍微一找,就让她在犄角旮旯里找到了实物。

红薯能做的好吃的太多了,不用庞妍这个小老乡,她都知道许多种做法,只等着一一尝试。

最简单的就是烤红薯,汤婵试了两回,第一回 火候不太对,这回总算烤出了完美的溏心地瓜。

热烫烫甜津津的烤地瓜下肚,整个身子都暖了起来。

地瓜来了,以后有没有机会吃得到土豆呢?

满足了口腹之欲,汤婵心情大好,文兴大发,可惜作不来诗,干脆大笔一挥,来了一篇《烤番薯记》,上述烤地瓜做法,附评价道:“……烤制番薯,形状细长者为佳,重在火候。火候或不足,或过猛,番薯或半生不熟,或化为焦炭,当为次品……若火候正好,则外焦里嫩,香气袭人,甜软绵密,为薯中仙品……”

正奋笔疾书着,解瑨回来了。

他一眼就瞧见了桌上盘子里黑漆漆的奇形怪状物体,不由脚步一顿,“这是?”

“嗯?这是番薯,”汤婵抬起头,表情好奇,“您没用过?”

“番薯?”解瑨眉头紧皱。

番薯是这几年从南边流行来的新鲜奇物,他也是吃过的,“可我分明记得,番薯颜色橘红,个头不大,形状浑圆……”

汤婵一愣,随即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

这算不算地瓜版的“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

盘子里只剩孤零零的一个地瓜,其他的都叫汤婵分给丫鬟了,她把剩的这个拿起来,问秋月拿了个小勺,掰开地瓜挖了一个圆球递到解瑨面前,看着解瑨的眼神里带了点促狭,“您说的是这个?”

“……”解瑨面色不变,唯有耳根露出一点点红色,“是我孤陋寡闻了。”

解瑨这样的贵公子,入口的东西肯定都是厨子细心料理过的,汤婵这种把地瓜整个放进灶膛里闷的粗糙做法,他自然没有见识过。

这时候双巧端着一盆新出灶膛的烤红薯进了屋,汤婵放下手上这个已经有些凉的,示意解瑨拿一个新的尝尝。

解瑨看着番薯外皮的黑灰,眼神犹豫,显然是担忧干不干净。

终究盛情难却,解瑨小心翼翼地剥了皮,内心壮士断腕般尝了一小口,随即便是一顿。

“怎么样?”汤婵眼神亮晶晶地看着解瑨。

解瑨没立刻说话,把嘴里这口咽下去之后才道:“这般口感,应该会适合老人与孩子。”

人类本质之一,真香,汤婵眼睛一弯,“这些本来就是想给太夫人和大房尝尝,既然您觉得可以,我就叫丫鬟跑一趟。”

解瑨眼神微缓,“多谢,你有心了。”

他叫来一直候在一旁的素心,示意她将捧在手上的木盒递上来,“我有东西要给你。”

汤婵眼睛一亮。

之前解瑨得知了纪家对她言语上的冒犯,似乎有些歉意,她趁机敲了解瑨一竹杠……不是,是要了点补偿,解瑨可是应了的。

会是什么好东西呢?

汤婵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盒子,里面的宝贝刺痛了她的双眼。

……盒子里规规矩矩地放着一摞书册,竟是好几本字帖。

汤婵:……

就是说,有没有可能,她想要的所谓补偿,是一些别的东西呢?

难道她看起来是什么很高雅脱俗的人吗?

没有银钱也就罢了,哪怕给点首饰也好啊!

解瑨没能接受到汤婵的信号,认真道:“你既有心习字,想来这些应该会对你有帮助。”

他没有提这几本字帖都是他认真挑选过,觉得最适合汤婵的。

解瑨的高尚觉悟,让汤婵觉得庸俗的自己受到了降维打击。

看着对方精心挑选的学习资料,汤婵坚强地露出一个微笑,“您有心了,我正需要这些呢。”

解瑨这时候才敏锐地察觉出有些不对,“你不喜欢?”

哎,怎么说呢,就是瞬间梦回前世来自前男友们的一些迷惑直男送礼……

不过汤婵转念一想,解瑨和她只是表面夫妻,她并不能要求太多。

只当作是老干部性格的朋友一番心意便是了。

“只是有些意外而已,劳您费心了。”汤婵这回是真的笑着道了谢,“东西是您亲自选的?没耽误您的正事吧?”

解瑨轻轻摇了摇头,“无妨。”

东西已经送到,解瑨起身要走,“我回外书房处理公务,你若有事,遣人来寻即可。”

今日其实是休沐日,但汤婵已经认识到了解瑨的工作狂本质,点点头应下。

解瑨回去加班,汤婵想了想,换了衣服准备出门。

这次出门,倒不像上次去庙会一样单纯游玩,而是有点正事。

继子桓哥儿马上要过周岁生辰,汤婵要给他准备点礼物,顺便在外头逛一逛。

上次去庙会带了双巧和紫苏,这回跟在汤婵身边的人就换成了秋月跟紫竹,几人上了马车,直奔目标前门大街而去。

前门大街是京中最为热闹的地界之一,作为商圈,街上人来人往,周边不少老字号的店铺,汤婵今日要去的银楼也在此列。

汤婵打算给继子打个小金锁,记忆里庞逸向侯府的姐妹们推荐过这家店铺,说是师傅们手艺高超,首饰样式新颖,价格也很公道。

汤婵逛了一圈,感觉确实不错,选完小金锁,让店家刻字后直接送货上门,汤婵没忍住又自个儿剁手买了一对耳坠一对镯子,这才准备离开。

结果一出店门,汤婵就见到了一个眼熟的身影。

居然在这儿碰见了庞逸。

庞逸显然也看见了汤婵,赶紧三步并两步来到汤婵跟前打招呼。

自从两人婚事告吹,庞逸与汤婵就没有再私下相处过,这还是汤婵出嫁后二人第一次单独碰面。庞逸看着贵妇人打扮的汤婵,心情不由变得微妙,“表姐。”

“叫什么表姐,”汤婵故意逗他,“叫小舅妈。”

庞逸:……

无论外表怎样,内里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表姐,庞逸心情即刻恢复了正常,露出笑意,“表姐怎么在这?”

“给家里小孩带点礼。”汤婵笑道,“你呢?”

她一说庞逸就想起来,他的小表弟马上就要抓周了,“我是来帮二妹妹取点东西。”

汤婵挑眉,“你如今跟二表妹走得很近?”

“我最近不是开了个茶楼嘛,”庞逸摸摸鼻子,“二妹妹挺感兴趣的,还给我出了不少主意。”

自上回昏迷醒来以后,庞妍一改以往的眼高于顶,对他很是友善,又确实有不少好点子好方子,二人关系好了不少。

汤婵若有所思,庞妍如今在侯府如鱼得水,侯府众人是发觉不了庞妍的异常,还是发现了但并没有当回事?

“对了表姐,”庞逸热情邀请道,“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来我的茶楼坐一坐吧。”

汤婵闻言有些心动,确实想去见识一番,“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天吧。”

庞逸一喜,“那感情好,今日正好有新戏开锣,表姐正好去看看给些意见。”

汤婵笑着应下,二人各自上了马车。

庞逸的茶楼也在前门大街这一片地界上,只是刚走不一会儿,马车突然一个急停,汤婵全无防备,被晃得向前栽倒。

一旁的紫竹想都没想,扑上前用身体垫了一下,才让汤婵幸免于难。

“没事吧?撞伤没有?”汤婵缓过来赶紧问,她刚刚眼睁睁地瞧见紫竹的头撞到了马车侧面,发出好大一声响。

紫竹摇了摇头,“奴婢没事。”

汤婵仔细看了看她的伤,额角撞破了一点,手上也留了轻微的擦伤,但还好看着不是太严重。

车上众人都松了口气,秋月心里恼怒,“唰”地一下掀开帘子,“怎么回事?”

驾车的婆子连忙回道:“有人突然别了一下咱们的马车。”

这时外头传来一声问话,“马车里的是解二夫人罢?”

汤婵闻言微微皱眉,向外看去。

对面的马车掀开了帘子,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探身出来,抬抬下巴对马车里的汤婵道:“解二夫人,出来见见?”

小姑娘个头娇小,圆脸圆眼,脸颊饱满红润,鼻尖像是被寒风吹得微红,看着像颗刚熟的桃儿。

她穿着大红斗篷,脖子边一圈白色毛绒绒的毛领,里头鹅黄的衣裳不像袄裙,倒有点像骑装,脚上踩着羊皮小靴,神情骄矜,不知道是哪家的千金小姐。

见她一副来者不善的模样,秋月和紫竹立刻挡在了汤婵面前,庞逸听闻动静,也赶紧下了马车,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还以为解二娶了个什么天仙,”小姑娘上下打量着汤婵,末了哼了一声,“看起来也不过如此。”

汤婵还未说话,庞逸先不高兴了,“你这人,怎么这样说话?”

看着挺好一姑娘,怎么性子如此刻薄?

小姑娘眼睛一斜,“你又是哪个,在这里献什么殷勤?”

“他是我外甥,”汤婵微笑着接过话头,不顾庞逸一脸无语望天的表情,“你是哪位?”

小姑娘气得一跺脚,感情她在这儿威风半天,对面连她是谁都不知道!

“大胆!”她脸颊鼓起,“居然不知道我是谁!”

汤婵笑意不变,却未达眼底,“还请姑娘赐教。”

小丫头下巴一扬,“我姓郑,行九,这回知道我是谁了吧?”

姓郑,行九,再加上这般小霸王行径,汤婵心里只能想到一个人,忠国公的小女儿,也是当今皇后的妹妹郑宝珠。

这位郑九姑娘可不一般,她是老忠国公五十八岁上得来的幺女,自小被当做半个男儿教养。老忠国公对她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她比所有兄弟姐妹加起来还要受老父亲的宠,包括皇后在内的年长兄姐们也都对她很是疼爱,故而她的性子在全京城也是出了名的刁蛮任性。

“郑九姑娘,”汤婵看着郑九,礼貌客气地询问道,“刚刚你突然拦下我的马车,导致我的丫鬟受了伤,不知郑九姑娘有什么说法?”

“什么?”郑宝珠脸色一僵,“你们有人受伤了?”

汤婵道:“若不是我这丫鬟忠心,受伤的怕就是我了。”

“这……”郑宝珠面上撑着镇定,心里却有些慌乱起来。

当初解瑨和离,皇帝乱点鸳鸯谱,曾想把皇后的幼妹也就是郑宝珠嫁给解瑨。皇后第一时间开玩笑似的否了,但心里担忧皇帝旧事重提,故而把这件事告诉了娘家,也好让众人有个准备。

结果皇后的嫂嫂保密工作做得差了点,镇国公府不少人都知道了这回事,其中就包括了郑宝珠的几个侄女。

郑宝珠在家里辈分大,比她好些侄子侄女年纪都小,但可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她,特别是郑宝珠一出生后,就生活在郑宝珠阴影下的几个侄女。

得知皇帝有意赐婚,结果被解瑨拒绝的消息,这些人就明里暗里拿这个说事,后来等解瑨成婚,对象还是一个不知道哪里蹦出来的表小姐,更是有人背地里幸灾乐祸,讽刺郑宝珠比不上落魄户。

郑宝珠对解瑨一点儿心思都没有,但偶然得知这些议论,心里还是气不过,狠狠记住了汤婵。

没想到今日外出,居然这样碰巧遇到了解家的马车,她一个冲动将人拦下,想看看这位连累她被嘲笑的落魄户到底是什么模样。

没想到差点惹出祸事,郑宝珠心下不由懊恼起来。

只是她面上却不以为意一般道:“哼,不过一个丫鬟……我会让名医上门诊治,不会让她留疤,这样总行了吧?”

汤婵哪里看不出她是嘴硬强撑,实际眼里藏着忐忑,心里的气稍微下去了一点。

行吧,虽然是个有点熊的孩子,但还是知道是非好歹的。

“那便有劳郑九姑娘了。”汤婵不想跟孩子一般见识,她冲郑九点了点头,“那便就此别过。”

“哎,等等!”郑宝珠急了,直接上前一步拦住了她。

汤婵停下脚步,“姑娘有何指教?”

郑宝珠回过神来,自己也懵了。

她本意只是想看看汤婵其人,结果人家镇定自若,丫鬟伤了也能不卑不亢地问她要说法,郑宝

珠只觉得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不得劲得紧,一听汤婵要走,没经思考就下意识把人拦了。

憋了半天,郑宝珠总算憋出一句,“你要去哪?”

汤婵看着她不说话。

郑宝珠被她看得愈发尴尬,最后忍不住红了脸。

看着更像颗桃子了。

汤婵失笑。

算了,跟孩子计较什么。

“我约的新戏马上就要开始了,”汤婵道,“外头天寒地冻的,郑九姑娘若是找我有事,不如跟我一起去茶楼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