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各怀心思
「陛下,臣知道您想让臣当孔明,可惜西夏并非西蜀,而您的皇后,她也不会是吴太后,她更想成为的是萧太后,至于臣,当然就是她的韩德让了。」
距离西夏皇宫不足一里之地,有一栋在西夏这个狭小的国都能排进前五的大宅子,这乃是最近最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方天佑的府邸,这栋宅子,还是西夏国主拓跋谅祚前段时间刚刚赐予的。
此时,从皇宫传来阵阵丧钟之声,方天佑独自站在自家院子中央,望着皇宫的方向,方天佑喃喃的说出了上面那番话,自嘲的笑了笑。
「臣当然不会是孔明,但也不会成为韩德让,你们夫妇二人都看错了。」
实际上在方天佑心里,默默的念了一句。
「亚父,相父,最厉害的,当然是吕不韦了。」
历史上被国主和皇帝称为亚父或者相父等类似称呼的不在少数,韩德让和萧燕燕萧太后的故事,大宋,辽国,西夏尽人皆知,尤其是在大宋,被多少说书人当做笑话编成了段子,当然,在某些不为人知的隐秘处,404和和谐的内容自然少不了。
除了韩德让,历史上最有名的,恐怕得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孔明和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了。
加上韩德让,这三人的际遇和处世各有千秋。
首先得说韩德让,此人和萧燕燕萧太后本是青梅竹马,可惜萧燕燕嫁给了后来的辽国皇帝,待辽国皇帝去世,两人的私情哪怕在北辽也传的风风雨雨。
真正的情况无人知晓,但从韩德让坚定不移的支持萧太后把持朝政这点来看,可能真的是无风不起浪。梁皇后自然也是信了这一点。
从方天佑口中得知,梁皇后估计是在西夏国主的建议中得到了灵感,想叫西夏这个难得的三元魁首,前无古人的俊才成为她的韩德让,但之前她和方天佑并无交情,也没有韩德让和萧燕燕那种青梅竹马的关系。
梁皇后当年能以再嫁的身份成为皇后,自然是备受西夏国主拓跋谅祚的宠爱,若非国色天香,又岂能让西夏国主独宠她一人,又有当年被勾引拓跋谅祚的成功例子,当然对自己的诱惑力自信满满,在得知拓跋谅祚预备了后手,自然是要先发制人,和方天佑结为同盟。
毕竟皇叔李成巍,那可是出了名的排斥汉人,两人有着先天性的联盟条件,为了巩固两人的同盟,梁皇后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在拓跋谅祚病重期间和方天佑苟且,可惜的是,她却没有看穿方天佑的为人,错信了方天佑。
而西夏国主拓跋谅祚,又被方天佑表现出的忠心给蒙蔽了,自以为他给了方天佑这样大的恩典,方天佑会成为他心目中最好的托孤之人,又看好方天佑的能力,以为方天佑能如诸葛孔明一般,可以辅左自家皇儿巩固西夏,成为所谓的三足鼎立。
可惜的是,三人各怀鬼胎,又会如愿,不说梁皇后重用之前看他们兄妹二人不起的堂兄,更不用说拓跋谅祚没有彻底信任自己的皇后和重臣。
最关键的人物方天佑,连身份性命都是假的,白莲教圣子又岂是愿意屈身别人之下的,要不然,他为何隐瞒自家生母出身野利一族,甚至刻意做出和野利家族势不两立的表现。
最后再说吕不韦,野史传说,吕不韦送赵姬给秦王,赵姬肚子里面已经怀有身孕,便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这个虽然是野史,不可信,但吕不韦和秦王争锋,关于吕不韦想取而代之的说法还是有很多人相信的,出身白莲教的方天佑便是其中之一。
而随后从偏院中走出来一个契丹妇人打扮的女子,更加说明了这件事情不简单。
「郎君,你果然料事如神,刚才野利头人派人传信,皇叔李成巍暗中联络党项部族,说梁氏谋害国主,并以国主生前密
诏为信,即将发起谋逆。野利头人身边的卫士也传来密信,说皇叔李成巍承诺,若是野利部愿意拥立他为国主,下一任国主的皇后,必然是野利部的,若是野利头人被这个承诺打动,转而支持皇叔登基,本宫有些放心不下,咱们的儿子,真的能登上那个宝座吗。」
这个契丹贵妇打扮的,赫然便是拓跋谅祚的贵妃,堂堂的辽国公主,看她话里话外的意思,她的儿子,竟然不是西夏国主李成巍的,而是她和方天佑私通生下来的。
方天佑扭头看着辽国公主,笑了笑说道。
「不会的,舅舅是个聪明人,同样的当不会上第二次,野利家又不是没出过皇后和太后,当年差点因此被灭族,这一次,舅舅一定会支持咱们的儿子,我了解舅舅,他心里恐怕谋划着我和他分管文武,有朝一日鸠占鹊巢,一步步瓦解嵬名部,打着让野利家取而代之的算盘。」
看着辽国公主脸上的忧虑,方天佑一把搂过辽国公主耶律观音,劝慰的笑道。
「放心吧,舅舅哪里知道,他身边的人,早就都被我收买了,你又不是不清楚,两个表兄和我那个表弟是怎么死的,舅舅已经没有生育能力,我有办法叫他立我为野梨部继承人,野梨部迟早是我的手中之物,到那个时候,有野梨部和我手中的力量,我必然辅左咱们的儿子成为一代明君,最不济,也能和大宋,大辽三足鼎立。」
辽国公主看着方天佑那张英俊的面孔,充满着自信,将头埋在方天佑的胸膛上,不由得嘴角微微翘起,心中暗暗想到。
「幸亏本宫当年孤注一掷,连当年祖母留下的秘药都用上了,要不然,本宫只能赴姑祖母的后尘了,方郎啊方郎,待本宫垂帘听政,稳定住局势之后,定会留你一条性命的,让你做本宫的面首。」
辽国公主头埋在方天佑怀里,掩饰了自己的表情,没看到方天佑脸上的诡异,此事方天佑心里却想的是。
「儿子当皇帝自然好,但哪里好的过自己当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