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朕只有杀他
郓王有些惶恐地说道:“糟糕,画毁了。”
宋徽宗凝神看了看,却摇头说道:“可以略作修改,应该看不出来,待为父来试试。”
说着走上前,郓王赶紧让开。
赵佶取过笔蘸饱了朱砂,小心的将那丹顶做了一些修饰,随后满意的点头道:“怎么样,为父说的没错吧?”
郓王上前一看,果然修饰的不露半点痕迹,反而多了一种雍容华贵,因为头上的丹顶更加显眼了。
只是在他眼前却好像看见了更多的鲜血,更加的触目惊心,一时间连喝彩都忘了,呆呆的望着那一抹艳红。
赵佶再次把眉头皱了起来。
郓王赵楷是他所有儿子中最得到他赏识的,因为郓王最像他,笔墨丹青都已经得到了他的真传,而且文章也是极为了得。
他曾经隐姓埋名去参加科举,居然一路到了殿试,赵佶亲自看了他的文章之后,都颇为叹服,原本要点为状元的,但生怕别人私下嚼舌头,于是改成了第二名榜眼。
也因为郓王的才华横溢,更得到赵佶的赏识,以至于他的确动了心思想换太子,把王位传给赵楷,而不是皇太子赵桓。
因为他的偏心,使得蔡京童贯这些善于察言观色之徒倒向了郓王赵楷这一边,帮着怂恿宋徽宗废掉皇太子赵桓,改立郓王赵楷。
若不是金军突然南下,赵佶六神无主之下,为了保证朝廷的稳定,在宰相吴敏以及李纲等人劝说,才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子,否则假以时日,皇位到底落入谁之手还未可知呢。
不过,也正是因为郓王赵楷与皇帝赵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明争暗斗,也使得郓王赵楷对皇帝赵桓格外忌惮。
赵桓一上台就把赵佶册封给他的皇城使给撤了,并且将父亲赵佶所有亲信要么杀要么贬,清扫的几乎干干净净。这让赵楷感受到了皇权争夺的残酷。
尤其是这两天听说赵桓连亲舅舅都杀了,更让他惊恐。
他可是皇帝赵桓的眼中钉肉中刺,会不会找理由把他给宰了?因此,他才格外的担心。
若不是刚才太上皇赵佶非要留他下来把画画完,并亲自替他请假,他一定会一溜烟的跑去睿思殿听旨的。
他胆子其实很小,他不愿意留下把柄让皇帝对他下手,可是父亲赵佶的话他又不能不听,虽然留下来,却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以至于最为擅长的丹青都出了问题。
眼见他魂不守舍的样子,赵佶似乎也明白了他应该是害怕皇帝。
于是叹了口气,袍袖一拂说道:“罢了,既然你这么在意,那你赶紧去吧,有什么事尽管告诉为父,不用害怕。”
最后两句话是给他撑腰打气的,郓王赵楷大喜,不过又觉得这样就走不合适,当下说道:“要不,我画完这一点再去?”
“也好!”
说着,郓王便开始提笔在手,准备接着把一点画完。
他正要动笔时,忽听到门外侍从高声叫道:
“皇帝驾到!”
郓王赵楷吓得手一抖,毛笔掉在了画卷上,啪的一下,弄出一大团污渍。
他完全已经顾不得这画毁了的心痛,也不敢去看他父亲太上皇,着急抢步上前,到了门口,双膝一软直挺挺的跪在了门口,颤抖着声音说道:“臣赵楷恭迎陛下!”
随后,恭敬跪伏在地磕头。
赵桓背着手缓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孟忠厚和一队大内侍卫。
这是赵桓给孟忠厚的要求,孟忠厚及这一队他的贴身侍卫平时不能离开他百步之外。
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子孙的遗训,不能相信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能让贴身侍卫离开自己百步之外。
赵桓带着人闯进书房,便看见跪在地上浑身发抖的郓王赵楷,他连理都没理,好像没看见郓王一般,直接从他身边走了过去,来到赵佶前。
见满脸尴尬望着他的太上皇赵佶,先盯着对方的那张还不算苍老的脸片刻,直到把对方看的都有些发毛了,这才抬手拱手一礼,说道:“臣拜见道君皇帝!”
宋朝的规矩,皇帝见到太上皇,要自称臣。
太上皇赵佶却不敢托大,他拱手恭敬地作了个揖,说道:“陛下,这个老拙不敢当啊。”
之前太上皇赵佶禅位之后,金军退走,他又跟赵桓为了皇权明争暗斗,当然最终败下阵来。
所以赵佶在皇帝儿子面前也变得极为谨慎,生怕对方猜忌。
他对赵桓的称呼都是使用恭敬的陛下的称谓,而自称则是老拙,以显示恭敬。
赵桓点点头,却没说话,只瞧着太上皇。
太上皇似乎知道赵桓这次来是要来做什么了?忙拱了拱手,指了指跪在门口的郓王说道:“之前是老拙让楷儿留下来,把这幅画画完再去听旨的,是老拙的意思。
陛下就不要责怪他了,若说要怪,就怪老拙好了。”
赵桓还是没有看郓王,他用手指擦了擦自己铠甲上已经凝固了的血迹,然后厌恶的弹了开去,这才对太上皇说道:
“臣是来禀报道君一件事的。沂王赵?不遵臣的圣旨,还编造谎言,欺众王子说他病重不能下床,所以不能前来听旨。
事实上,皇城司的人赶到他家时,他正在床上跟两个青楼女子颠鸾倒凤,皇城司的人带来之后,他居然漫不经心并不以为意,末了还敢公然叫嚣骂朕手足相残。
死到临头不知悔改,朕只有杀他,道君不会介意吧?”
一听这话,赵佶吓得浑身一抖,差点瘫在地上,旁边内侍王若冲赶紧将他搀扶住,同样满脸惊恐的望着皇帝。
他们现在明白了,皇帝身上喷洒的鲜血原来是沂王赵?的。
“他就是因为没来听旨,你就把他杀了?”
赵佶太上皇都要昏死过去了,又气又急的,毕竟那是他儿子,不心疼才怪,而且还是他非常宠溺的儿子之一。
赵桓点头说道:“朕臣亲自砍下了他的头,并让人把他的头悬挂在皇城前的御街上示众。
抗旨不遵者斩,这是臣之前就已经宣布了,还请道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