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后宫总管
禄赞萨罗脸色难看,眼神中尽是不甘和恨意。良久,他咬牙切齿地说道:“罢了,就算你们大唐这一次赢了!”
言毕,他重重拍案而起,杀气腾腾。其他吐蕃使者也面色阴沉,跟着站起身来。
太平公主故作惋惜地说:“这场文辞较量,胜负已分。吐蕃使者不要自责,毕竟大唐文采飞扬,诗词造诣实在太高。”
她的话中带着嘲弄之意。满堂的唐使也窃窃私语,窥视着吐蕃使团的窘状。
太平公主刚想脱口而出"那你们不服气的气焰该灭灭了",随即意识到自己言语冲动,勉强止住了这句挑衅的话。
她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国与国贵在和平,不应轻举妄动。"
太平公主心中暗想,若是真开战,后果不堪设想。上次大唐与吐蕃大战,可谓势均力敌,战火遍布,人们苦不堪言。
她不希望历史重演。太平公主明白,此时恰是化干戈为玉帛,谋求康庄大道的时候。
禄赞萨罗脸色难看,沉声道:"此事关系重大,我要回去禀告,再议和平之事。"
易辛冷哼一声,讥诮道:"赖账不认怂,泼皮无赖!"
禄赞萨罗闻言大怒,暴喝一声"找死!",一拳直击向易辛。
禄赞萨罗这一拳招数狠辣,势如破竹,易辛若被击中,必死无疑!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武则天身边侍卫袍袖一拂,及时将禄赞萨罗震退。
武则天眉头紧锁,严厉喝道:"够了!还不快退下!"
她这一声喝斥,宛如惊雷划破长空,禄赞萨罗脸色一变,不敢再有动作。
易辛轻叹一声,向武则天躬身行礼,这才转身退回到座位上。
武则天身边的禁卫军通通功力深湛,防卫天下第一,禄赞萨罗再强横,到底不是她的对手。
禄赞萨罗眼见打不过,恶狠狠指着易辛,向武则天大喝道:"陛下!快将此贼交出,他辱我吐蕃,我要带回审问!"
武则天冷眼望向禄赞萨罗:"吐蕃使者无理取闹,我大唐岂能任由你祸害臣民?"
太平公主也怒斥道:"易辛为我大唐效命,岂能交与你方受虐?!做梦!"
满堂唐使也都义愤填膺,戒备地围住易辛。
禄赞萨罗脸色煞白,只得强压下怒火:"好好好,既如此,我便不与大唐为难!只希望陛下能管束属下,不要再侮辱我吐蕃!"
文辞试比落败,武力较量又在人家地盘无可施展,吐蕃使团这次确实吃了闭门羹。
禄赞萨罗沉着脸色,丢下句:"我等先行离去,一个月后给陛下回信!"
言毕,他搀扶着已苏醒的赤德松赞,带领众使疾步离开,一身狼狈。
目送吐蕃使团灰溜溜离去,太平公主得意洋洋地对武则天说:"母后,这次是易辛和我合力打败吐蕃,立下大功啊!"
武则天淡然一笑:"你们确实表现出色,但与吐蕃间的龃龉还需再接再厉化解,不能有丝毫懈怠。"
太平公主忙恭敬地点头
听闻太平公主的得意话语,易辛心中却没有丝毫骄傲。
他沉吟片刻,暗自思虑:吐蕃使团虽败,但其民族气节不会就此磨灭。仅凭一场文辞之争,还难以阻止他们北伐中原的野心。
易辛深知,唐朝要真正化解来自西域的威胁,还需从长计议。单靠武力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赢得道德制高点,以儒家仁德感化四方。
所谓文攻武斗,武斗需要策略,文攻才是根本。自己助太平公主获胜,不过是打了退堂鼓,究竟是治标不治本。
想到这里,易辛不禁神色一凛。既已穿越至盛唐,自己就应勇于担当,助推唐朝开创真正的文明先河,使华夏文明之光照耀古今。
此次对吐蕃使团的文辞交锋,只是一个开始。待吐蕃使团归国,自己还需继续谋划,方能从根本上化解唐蕃纷争。
骆宾王脸上闪过一丝失落,这次本该是他出场斗文的大好机会,却被一个男宠抢了风头。
骆宾王虽有些许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易辛的对对子造诣已经非同凡响,能在众目睽睽下完胜吐蕃大使,实属不易。
若换做是自己出场,断断不会有如此出色的表现。易辛在文辞上的天赋和悟性,似乎已经超过了自己这样的人。
骆宾王叹了口气,暗暗提醒自己,不能因为一次失意而气馁。文辞之道浩瀚无边,自己尚有许多需继续钻研、继续精进的地方。
这次结识易辛也算意外之喜。没准儿他日自己可以请教这位小后生的文学心得,或许对自己诗词造诣的提高也有裨益。
放下心头那点失意,骆宾王微微一笑,回顾刚才易辛对出的对子。想从易辛的技法中,领略到一二精髓。
武则天喜形于色,赞叹道:"太平你找了个可造之才,功力深湛!他名讳作何?"
太平公主也是一头雾水,连忙转头问道:"你尊姓大名?"
易辛躬身拜倒:"回圣上,小人易辛。"
"好个易辛!"武则天笑着点头,又审视地上下打量他。
太平公主暗自庆幸,还好当初揽了这么一个人才,这次对抗吐蕃,易辛可谓出色制敌,立下汗马功劳!
武则天玉指点着易辛,意味深长地问道:"你与吐蕃似有深仇,可否说来听听?"
易辛恭敬地跪下:"国仇就是家恨。"
武则天听后嘉许地点点头:"忠心报国,朕自当记取。你能为大唐出力,令朕甚欢。只是切不可蛮勇,还需知进退。"
易辛叩头感激不尽:"谢陛下教诲,小人必谨记在心,不负陛下厚望。"
在座众臣也都暗自钦佩易辛的才学与胆识。太平公主更是欣喜,她终于找到一个可恃之才,为大唐出力了!
武则天听后淡然一笑,并未深追究。她不动声色地说:"既然易辛表现出色,朕即刻封他为后宫总管,以示嘉奖。"
易辛闻言暗喜,后宫总管一职权力无边,尤其是可以频繁出入宫女浴室、更衣室等私密之地。想到宫娥们洗浴玉体的场面,他已情不自禁,热血沸腾。
但易辛很快警醒过来,隐藏起内心的龌龊想法。他恭敬地跪拜道:"谢陛下恩典,小人定当努力经营后宫,不负重托。"
武则天满意地点点头,太平公主也喜形于色。在座文武百官虽然对武则天的决定有些微词,但无人敢言。
易辛心中暗笑,得到后宫大权,想要施展抱负、钻营权势,远非他们能料到。届时,自己必将成就一番大事业!
就在此时,后宫副总管刘芳菲出列反对道:"陛下,我大唐后宫向来由女官掌管,突然拔擢一个男子任总管,此举恐怕有损规矩。"
武则天不吃这一套,淡然道:"朕当政,后宫自当新气象。男女平等,有何不可?再说易辛才学出众,此举正可充实人才。"
刘芳菲面露难色。她明白,易辛被提拔,等于剥夺了她在后宫的权力。
武则天此举意在改革后宫陈规,但真正目的,是要培植自己势力,局限原后宫势力。
易辛也洞察武则天用心,暗暗窃喜。到时整个后宫将牢牢掌控,实则大权在握。
刘芳菲虽然不服,但只能低头应是。武则天亲自提拔,她又岂敢反对?
武则天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她。她抬眼望向远去的吐蕃使团,心中暗爽。
"今日大胜吐蕃,朕特准后宫开演,庆功宴请群臣。"武则天宣布道。
太平公主喜形于色,连声称谢。文武百官也都精神一振,笑容满面。
刘芳菲默默退到一旁,脸色难看。易辛则是喜上眉梢,他早想参观一番这繁华后宫了。
想到美酒佳肴,歌舞升平,易辛已然按捺不住,心神荡漾。这次庆功宴,必是热闹非凡!
众人退下,太平公主带着明月、彩霞等人回宫准备庆功宴。易辛跟在她们身后,以总管的身份入宫。
此时武则天带着刘芳菲来到寝殿,低声吩咐道:"去查查那易辛的底细,查得仔仔细细!"
刘芳菲眼中一亮,连忙问道:"陛下是怀疑他是奸细吗?"
武则天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道:"他来历不明,本事高超,必有蹊跷。去把他的身世查清楚,然后报告朕。"
刘芳菲恭敬领命,暗自窃喜。她定会把易辛的底细翻个底朝天,一旦查出问题,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就稳了。
易辛跟随太平公主回到大明宫,来到内室。太平公主坐上猩红交椅,明月与彩霞两名宫女将门帘放下,室内顿时光线昏暗。
易辛站在中间,只见太平公主红唇轻抿,凤目中闪过一丝妩媚,正上下打量自己。
易辛心中警铃大作,太平公主这番举动,怎看都不怀好意
"易辛啊,你今日为我出了力,我该如何报答你才好?"太平公主嗓音轻柔,眼波流转。
易辛沉吟片刻,暗暗思忖:自己此番助太平公主战胜吐蕃使者,对方显然误会了什么。但自己身为大男人,怎可趁人之危?
这太平公主虽聪慧,但行事未免太过逾越。要让她明白男女有别,还需要巧妙地化解这尴尬局面。
思来想去,易辛最终轻咳一声,谦逊开口:“报公主,我不过遵命效力,并无功勋。公主英明神武,才是大唐文明的辉煌之光。若非您运筹帷幄,臣又从何施展才干?”
语毕,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揖,不敢与太平公主有丝毫僭越的眼神接触。
直播间里,观众们正在热烈讨论剧情走向。
"哇塞,这太平公主不会是看上易辛了吧?"
"太狡猾了,肯定是要算计易辛的。她已经派人调查易辛了。"
"我看这太平公主志不在此啊,她肯定是想从易辛嘴里套话的。"
"就是就是,她明显在利用自己的魅力来套易辛的话。这女人太恶毒了!"
"易辛这下危险了,他要小心应对才行。不能上当被太平公主算计了。"
"剧情终于要进入高潮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续了!"
"太平公主婚姻生活很不幸福,所以性格变得阴险狡猾。看上易辛也不奇怪。"
"太平公主这种美丽聪明却命运多舛的女子,内心肯定累积了很多怨气。她现在表面风光,内心却早已扭曲变态了。"
"我都有点同情太平公主了。她本可以过上非常体面的生活,但可能就是那段失败婚姻搞坏了她,令她走上了歪路。"
直播间里,观众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热烈讨论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个个目不转睛盯着屏幕,全都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