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前车之鉴

晚霞在天边绯红如霞,彩霞的脸上也泛起一层羞涩的红晕,她眼波流转,声如银铃般说道:"我和明月有个院落,你要不要搬进去和我们作伴?"

易辛听后眉开眼笑,潇洒地说:"正合我意,你快去帮我收拾收拾吧,今晚我就住进去和你们过小日子。"

彩霞听到易辛答应,喜形于色,如获至宝,淑女的矜持全然抛到九霄云外,她快乐地跑进院中,翻箱倒柜地大扫除,把易辛的新房间收拾得琴瑟和谐。

明月在一旁静静看着,眼波中透着了然的慧黠,嘴角噙着浅笑。

月上柳梢头,皎洁明月把十里春风和花信子的香气一起撒向了这寂静小院。

太平公主的宦官来传话,公主有要事相商,召唤明月和彩霞赶快前去皇宫参见。两人匆匆告辞,只留下易辛一人在院中。

易辛百无聊赖地坐在书案前发起了呆,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乱涂乱画。他在明月和彩霞的小院寄居不是常事,于是,抖擞精神,走进厨房,穿上围裙,样子好不投入。

先从切菜做起,叮叮咚咚砍起菜刀,泼皮赛阳耳光似的快速切成碎丁。

又舞起铁锅铲翻炒油煎,噼里啪啦作响,不一会功夫几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就出锅了。

厨房里香气四溢,易辛心满意足,暗自盘算等二人回来必定会大吃一惊。

远处隐隐传来木屐踏地的嗒嗒声,易辛精神一振,打起十二分精神迎向门口。

木门吱呀一声推开,明月和彩霞走了进来。易辛笑逐颜开,热情招呼道:"你们回来啦,辛苦了!欢迎!"

两人不禁呆若木鸡,脱口同时发出一声惊呼:"啊!"

明月慌忙对易辛说:"易大人何必如此殷勤,你已是我们的贵客,不应操劳这些杂事才是。"

彩霞也连忙附和道:"对对,易大人请勿为难自己,我们小女子安排一切生活起居就好。"

易辛一脸迷茫地望着二人,心中暗想:"我分明看到你们时常对我投以暧昧的眼光,怎地今日反应如此激烈呢?"

易辛一头雾水,挠挠乱蓬蓬的脑袋,不解地说:"我分明感觉你们时常暧昧地看我,怎地今日又将我避之唯恐不及,拒我于千里之外?"

彩霞毫不避讳地说:"废话,我们哪还敢对你起什么心思?你已经是太平公主的心上人,通过她这一关,马上就能得到皇上的宠幸。我们要是动你,那不就是找死的节奏吗?"

彩霞没好气地说:"太平公主已经把你看中了,你觊觎我们,等于玷污皇室的尊严。我们要是敢碰你一根手指头,只怕要受皇法处置,头颅悬门上示众。"

易辛笑吟吟地对二人说道:"我给屋子里都打扫过一遍,又把衣服晒好,地面也擦拭干净。你们瞧瞧,还满意吗?"

明月和彩霞面面相觑,旋即扑通跪倒,连声谢道:"多谢易大人恩德,小人罪该万死!易大人怎能独自劳心劳力,实在过意不去。"

易辛慌忙扶起二人,柔声细语道:"姑娘们怎可如此,都是一家人不是?我也没做什么,只想尽绵薄之力,报答你们的照拂之恩。"

易辛暗暗兴奋,明月和彩霞的态度对他犹如风转云覆,只因他得了太平公主的宠幸。这证明了武则天宫中的男宠地位更是无与伦比,真是人中龙凤,万人之上。

易辛沉吟,自己只需忍受晚上的召幸,白天就可以闲适自在,受上上下下的捧持。想到这,不禁洋洋得意起来。

他决定趁热打铁,追问明月与彩霞宫中男宠的具体权力。只要献策得当,自己就可以极尽荣华,享受富贵。

易辛腼腆地说:"你们饿了吧,我特意准备了些酒菜,尝尝味道怎样?"

明月和彩霞战战兢兢跟着来到餐桌前,只见桌上已摆满热气腾腾的佳肴美酒。

易辛笑吟吟地拉开椅子,让二人就座。一边为她们斟酒,一边说:"来,尝尝这个醉虾,味道十分鲜美。"

明月和彩霞面面相觑,僵持不动,一个也不敢动筷子。

良久,明月抬头看向易辛,犹豫地问:"易大人,您这是何意?我们实在不敢冒犯。"

易辛一脸茫然,回答道:"没有什么意思,就是想报答你们的照顾之情,让你们尝尝我亲手准备的美食。怎么,不是合你们胃口吗?"

彩霞连忙摆手道:"易大人您过谦了,我们安分守己的女流之辈,哪敢接受如此厚礼?万一有失妥帖,惹公主责罚,我们岂能承受?"

易辛腼腆地低下头,小声嘀咕道:"能不能请你们想个办法,让我再在公主殿中过一夜?"

明月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质问道:"怎么?你还没尽兴?"

易辛连忙解释:"不是的,我昨晚有个大事没来得及向公主请示,现下十分懊恼。"

明月上下打量着易辛,狐疑地问:"什么大事非见公主不可?你且说来听听。"

易辛支支吾吾,脸上窘迫之色溢于言表。

易辛羞赧地回答:“我忘记问如何才能在这个宫里软饭硬吃,你们知道,我有这个潜力,而这刚好又是我的梦想,男宠嘛,本来就要会吃软饭!”

彩霞听后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惊呼出声:"你的梦想竟是软饭硬吃?"

易辛讪笑道:"男宠本就是靠宠幸求荣华富贵,我也想尝尝那种日子……"

彩霞不禁白了他一眼,半是戏谑半是无奈地说:"任何男人都向往荣华富贵,但把这种梦想说得如此直白,也惟有你了。"

任何男人,就算这样想了,也不好意思说出来啊!

“对的,这就是我的梦想。”

明月却摇头笑道:"你何必再去问公主这种事?我来告诉你,当皇帝的男宠固然可以吃软饭,但你要是敢'硬吃',后果可就难说了。"

易辛难掩失望之情,追问道:"这是何故?我冒死求荣,难道不该吃些肉羹吗?"

明月慈爱地看着易辛,耐心解释道:"君权神圣,皇室威严乃国本之基。男宠固可寻欢作乐,但切不可越雷池一步,否则失去倚靠,必遭灭顶之灾。你我小民,只能悄悄取乐,务必知足常乐,方得全身而退。"

易辛听后若有所失,不甘心地问:"为何不可公开享乐?我难道不该追求开心吗?"

明月叹息道:"法理天然,君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是千古不变的天理人伦。我们身在其中,唯有顺应才能安身立命。你我虽有诸多不平,亦需学会满足,方得快意平生。"

彩霞目光灼灼地望着易辛道:“易大人,您我都知道,公主器重您的才学与能力,所以将您安排在左右。这份重任,您当以德服人,广积善缘,造福苍生。切莫固执己见,软饭硬吃,那只会自掘坟墓。我恳请您三思。”

一旁的明月也接口道:“易大人,您知不知道冯小宝啊?他也是陛下的心腹,首席面首,后来志得意满,腰板愈发硬,结果自取灭亡。这教训您该牢记在心。”

易辛不禁瞪大了眼睛道:“冯小宝怎么了?这名字怪耳熟的,就是记不得在哪本书上见过了。”

“啊?书上?不是书上,看来你是真的不知道。”明月摇头道。

“这事儿街头巷尾都传遍了,怎么会不知道啊!”彩霞觉得好生奇怪。

明月和彩霞讲起往事,不禁感慨万千。

当年,陛下器重一名叫冯小宝的和尚,将他收为心腹,改名薛怀义,意在警醒他要时刻怀着大义,不可骄奢淫逸。

陛下更亲自下旨,任命薛怀义出任白马寺的住持。白马寺是当时佛教传入中原的第一座明刹,地位崇高。此举无异于帮助薛怀义踏上仕途,攀附权贵。

为了磨练薛怀义,陛下还多次派他带兵出征,讨伐吐蕃蛮族。承蒙陛下知遇之恩,薛怀义运筹帷幄,立下汗马功劳,威震边陲。

然而好景不长,薛怀义逐渐昏庸骄奢,被自己的功业冲昏了头脑。他不知节制,终至覆灭。

易辛狐疑道:“这和尚那么厉害?还会打仗呢?那不算软饭硬吃啊,人家是将军啊。”

“打什么仗啊,假的!”彩霞丝毫不掩饰一脸鄙夷。

为了给薛怀义锻炼机会,立下军功,陛下还亲自派遣他两次出兵讨伐边疆的突厥部族。怀揣着向陛下邀功心态的薛怀义带领大军出征,声称“扫荡沙漠,无人匹敌”。

然而事实上,他的军队逡巡荒漠一圈后,一个突厥人的影子都没看见。薛怀义根本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和交战,就空手而归,然后向陛下夸大炒作自己的“战功”。

“我的天,这是人脸吗?我都做不到那么厚脸皮!”易辛狠狠翻了个白眼。

“所以他都没软饭硬吃成?你还想吃?”彩霞反问道。

在荣耀的金边描绘下,薛怀义的名字声名鹊起。他的战功,他的智勇,像一把无形的利剑,使他在权力的游戏中更加肆无忌惮,任性妄为。

富饶的财富,尊贵的地位,这些都像是他手中的玩物。他沉浸在白马寺的安宁与奢华中,尽享着世俗无法触及的乐趣。他的日子过得风花雪月,纵情于尘世的欢愉之中。

皇上多次召见,他却总以种种借口推辞。他的傲慢,他的不敬,引发了皇上的愤怒。

冯小宝将数百名强壮的男子剃度为僧,让他们在寺庙里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们中有的是拳师,有的是摔跤手,他们都在做着冯小宝曾经的事。他们住在豪华的庙宇中,生活无忧,被称为“和尚”。

“那一年,皇上数次传召冯小宝入宫议事,但他屡次以病为借口推拖不去。皇上看穿了他的虚与委蛇,大怒不已。

我还记得那一天,皇上身着金色龙袍,威严地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他双目圆睁,眉头深锁,声音中满是雷霆震怒:’敢虚言诬病,欺君罔上!朕所面聆,乃天下事理。尔身为朕臣子,理应恭顺聆命。尔此番拒不进宫,实乃大不敬!’

皇上的一席话语中满含天威,宛如怒吼的龙卷风席卷大殿,让所有臣子无不肃然起敬、胆战心惊。我亲历皇上发怒的威严,至今还记忆犹新。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君威如山,不容置疑;臣子当以至诚恭顺,绝不能有丝毫僭越之心。”

这天,冯小宝也来到宫中。他华服光迹,气宇轩昂,仿佛一位皇族贵公子般。然而当他的目光捕捉到角落里皇上医沈南璆眉目传情的场景时,他脸上忽地一沉。

皇上似乎全然忘记了冯小宝的功绩与忠诚,全神贯注于身边人身上。这如同大海之水重重击打在冯小宝心头,扬起起千层浪潮。难以自抑的怒火开始燃烧。

他移开视线,独自望向神殿金戸后照进来的曦光。曦光下,他眸色冰冷,盛满了失望、不甘与愤懑。却又在片刻后镇定下来,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查的冷笑。

“陛下,看来我过去在您心中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今日可见,陛下宠幸的对象已完全改变。我会记取教训,不再多加企求。”

他低声说完,转身迈步离去。华服飘飘,目无皇族之气,只留下曦光下冷峭的背影。

春风化雨,万物复苏。皇城里笙歌簧舞,热闹非凡。

这是冯小宝立下战功后的首个佳节。他命人将画在巨幅棉布上的佛像悬挂在宫门前,高达数丈,惊天动地。上元节时,城内家家户户悬灯结彩,笑语盈盈。皇宫外更是熙熙攘攘,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这天,冯小宝身着金银交辉的袈裟,高高在上地站在宫墙城楼上。他双手合十,作出虔诚状,但是眼中却透着傲气。这情形让人感到十分讽刺。他高声喝令,手下的僧人便向密密麻麻的群众洒下錢币布施。人们欢呼雀跃,争相捡钱。

凡此种种,无不是冯小宝借佳节之名行炫耀之实,想借机彰显自己的权势。

他听闻皇上常与新欢沈南璆欢宴,深感面子无光。于是他故意在寺中张灯结彩,操办盛大的庆功活动,妄图借此博取皇上的关注,显示自己仍受宠爱。

薛怀义甚至托人传话,说皇上将亲临观摩,所有僧人都要恭候迎接。他还特意准备了一出戏,要把陛下视若活佛,以示崇高。

然而让薛怀义万万没想到的是,皇上全然没有现身的意思,反倒与沈南璆游玩无度,丝毫不将他放在眼里。

薛怀义盼星星盼月亮,终究等不到陛下的光临。他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将沈南璆碎尸万段。从这时起,他心中已经暗生歹念,想方设法报复陛下。

这一切,都在昭示着他日渐败落的命运......

新年佳节,神宫内却起了蹊跷。

夜幕低垂,万象神宫灯火通明,游人往来。忽闻一声惊呼,转眼瞥见远处神殿尖顶已被烈焰吞噬,明灭不定的火光正迅速蔓延。

“大火啦!”

人潮慌乱四散。冯小宝垂眸而立,如同早有预料。他眼神骤冷,唇角泛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烈火扶摇直上,在北风助推下飞速蔓延。火势如洪流般不可抗拒。瞬间,万象神宫化为烈焰的猎物。

巨佛高耸于火海之中,斑驳的光影在它身上跳动。它脸上血一般的油彩被烈焰灼烧,逐层剥落。烟气弥漫,血腥味和木料燃烧的气息交织。

游人惊呼“佛鼻着火啦!”。而冯小宝已步履沉珂地离去,任大火席卷一切,灼烧殆尽。

只留下一片残骸,与他心头相同,已被烈火焚烧一空。

新日升起,烽火尚未平息。

万象神宫已成焦土烬骸。钢青的天穹下,断壁残垣间,依稀是铁凤凰黑雾般的残影。

它凌空而立于废墟之上,翅膀如图腾般扭曲畸形。

薛怀义登上断壁,俯瞰葬身于烈焰中的神宫。残忍的喜悦浮于脸上,猩红如同昨夜的烈焰。

“昨夜鬼怪般的烈焰,审判了你的纵情放逸!”

他大声咆哮,回响在寂静的废墟间。唯剩的铁凤凰扭曲身姿,似在回应。

“从今以后,无论你怎样宠幸别人,都无法抹消我的存在!”

他眼中之光,犹如那夜燃尽万象的烈焰无比狂野。永远,也无法磨灭。

殿堂被烈焰吞噬,皇上不出有效对策。

她诉之于臣子,掩盖真相,命人重建万象殿。更令人意外的是,居然由放火之人——冯小宝来督建。

皇上心怀复杂,浮现出万般无奈。强自镇定道:"此事需慎重应对,万一轻举妄动,招之则来。"

而冯小宝来时,傲慢神情更胜从前。他看皇上弃妇,眸光中满是戏谑与不屑。

飘飘长袍,他下达指示:"这里重新铺设,那里加高一层。陛下对我是否信任,今日便可一睹真相。"

皇上焦黄,不敢有半点异议。她明白一旦得罪这个男人,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只得俯首称是。

皇宫的深宵,月光如水,洒在华丽的金砖上,显得寂静而冷冽。皇上的内心,此刻也如同这月光,冷漠而无情。

对于冯小宝,这个粗俗的冒险家、狡猾的诡计家,皇上中充满了无尽的恨意。

他是皇上触及的刺,深深地扎入了心脏。然而,她无法审判他,那样只会让皇宫成为笑柄。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这位疯狂的和尚进行审讯,无疑会引发一场混乱。他的口无遮拦,他的故事充满亵渎,会让听众们津津乐道。

皇上的私情丑事,如果被他揭露,岂不是要成为四海之内的笑谈?皇上的地位,皇上的威严,都会因此受到重创。他如果将所有丑闻一一揭露,皇上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名垂千古的放荡女人。

冯小宝的审讯,无疑是一场危险的游戏。无论使用什么手段,都无法封住他的嘴巴。皇上的心中,开始萌生一个念头,那就是用死亡来结束这场游戏。这样,既可以保全自己的尊严,又可以消除心中的痛苦。

直播间的观众看到这里愤怒了。

“Wocao,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和尚还带兵打仗?泥煤黑啊你。”

“我寻思这小宝也太嚣张了吧,皇上还一直庇护他,这是什么戏码啊?!”

“这和尚明显就是来搞事的,皇上还宠着他,真是招蜂引蝶呀。小心这家伙把皇宫也烧了啊!”

“皇上脑子进水了吧,这么个祸乱之源不早点除掉,非要留着祸害天下?!”

“这种戏码也太精彩了,怎么跟京剧一样猛虎出门,反派登场啊!好奇后面皇上怎么对付他!”

“dzz,这小宝也太嚣张了,看来是皇上宠坏的。建议直接砍了免得到处惹事!”

“坐等看这小宝的下场,准没好果子吃!”

那一年,侍御史周矩呈递奏折,弹劾白马寺方丈冯小宝异动频频,招募歪徒千人,阴谋不轨。他请示陛下,是否将冯小宝移交法办。

陛下闻奏想要消极应对,但周矩坚持己见,再次请陛下批准审问冯小宝。陛下无奈,只得应允道:“朕准你所请,速去审问,查明真相。”

周矩心中暗暗叹息,这件事情终究还是摆脱不掉。他只得披上斗篷,踱步回了家。

刚推开院门,只见一匹高头大马已经拴在门前,马鞍上挂着一串菩萨珠,分明就是那位虎背熊腰的方丈的坐骑。周矩心中一惊!

只听屋内传来一阵狂野的大笑,接着是椅子吱吱嘎嘎的响声。周矩掀开门帘走进去,只见大方丈两腿高高搭在长椅上。

周矩强作镇定,请冯小宝过来接受询问。那方丈却像只猛虎,猛然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大步流星地迈出门去,跨上马背就溜之大吉了。

周矩站在原地,脑海中想起刚才大方丈气势汹汹离去的背影,不禁叹了口气。这下子,这件麻烦的事情怕是真的摆脱不掉了。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决定亲自将冯小宝的无礼上奏给皇上。

第二天,周矩踏上朝堂,皇上听他一五一十地诉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漫不经心地说道:“大和尚明显已经癫痫发作了。一个疯子,不值得你大动干战。白马寺里其他的案子,你自己看着办吧,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周矩心下了然,看来皇上是打定主意要庇护那小宝了。他无奈地叹息一声,只得依言去办。接下来的日子,他审问了白马寺里其余的和尚,一一发配到偏远的地方去了。

太平公主端端正正地走进宫中,皇上一见她来,心中稍感宽慰。太平公主向来对宫中的种种事宜了如指掌,这次她来,想必也是为了那个秃头和尚的事。

公主恭敬地行礼后开门见山地说道:“母后,那秃头和尚胡作非为,必须立即制止,否则这事再闹大了,怎么对百姓交代?”

皇上叹了口气,无奈地说:“事情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也很为难。”

公主沉吟片刻,郑重地说:“母后请放心,此事就交给我处理吧。我绝不会让这种人耻笑我们满朝文武!”

皇上了解公主的性子,点点头说:“好,你办事小心谨慎便是。”

公主恭敬地领旨离去。皇上望着她的背影,心中稍感宽慰,却也不免有些忐忑——这秃头和尚,到底不是省油的灯。

太平公主派人去白马寺,给那秃头和尚冯小宝送去一封亲笔信。信中说,皇上有意重建明堂,有要事需要与大师商议,请大师赴瑶光殿一叙。

接着,公主悄悄找来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宫女,手持绳索、木棍、扫帚等“武器”,一一教导她们待会行动的细节。

时间一到,公主带着这些宫女来到瑶光殿,这是冯小宝必经的路径。与此同时,她已让武攸宁在殿外预藏数名羽林军,做好充分准备。

公主站在殿内,目光坚定,仿佛一位睥睨沙场的帅师。

太平公主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蛰伏在宫廷小径的暗处。她知道那秃头和尚轻蔑朝廷,必定会前来赴约。

果然,不久就见一人骑着白马出现,正是冯小宝。他警惕地张望四周,发现无人埋伏,才安心地拴马走进廊下。

就在这时,太平公主挥手一呼,二十多名健壮的宫女忽然从草丛后窜出,纷纷向冯小宝扑去。原来她们都藏匿在暗处,等待公主吩咐行动。

眼见绳索缠身,冯小宝暴跳如雷,大声咒骂。但很快他便被五花大绑,跌落在地,动弹不得。接着,宫女们手持木棍与帚柄,齐齐往他身上招呼。冯小宝痛苦地呻吟,却无处可逃。

这时,武攸宁带领的禁卫军也将冯小宝围困。公主冷声下令,当场处决这个猖獗的秃头和尚,尸体运回白马寺火化。

看着冯小宝毙命于非命,太平公主心中涌起一阵复仇的快意。这个胆敢藐视皇权的邪徒,今日终于伏法。

太平公主果断地处死了这个猖獗的秃头和尚,一举除掉了这个心腹大患。

消息传到皇上耳中,他立刻召见了公主,非常称赞她的决断与胆识。

看到这个结果,观众也嗨爆了。

“哇塞,太平公主好果决啊,直接端了这个邪门和尚!”

“看他还敢不敢装疯卖傻了,一棍子打死太便宜他了!”

“哈哈哈这下子知道皇权的厉害了吧!再敢撒野看我不收拾你!”

“小宝活该被太平公主修理一顿,气死我了这个不正经的和尚!

“嘻嘻一看就是皇上宠出来的奸佞小人,终于被斩草除根了!”

“差点把我看哭了,太平公主简直我的女神!爱了爱了!”

易辛却是气不过,捶胸顿足:“这厮真的给我们男宠界丢人,给了那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都不珍惜,这不叫软饭硬吃,这厮压根儿就没硬起来过!”

明月眨巴着眼睛:“那你有什么打算?”

易辛想了想道:“我要去打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