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易大才子会兵法

太平公主回到大明宫,却不见左右二侍女明月和彩霞的身影。

“她们两个人去哪了?”太平公主纳闷地问侍卫。

“回禀公主,两位侍女正在偏殿陪同易总管。”

“什么?易辛不是已经去内侍省了吗,怎么还在这里?”

侍卫恭敬回答:“易总管说还是更喜欢大明宫,所以就临时改变主意,留在宫里偏殿居住。”

太平公主眉头轻皱,心想这易辛也太没规矩了。不过一想到他还留在宫里,公主的心里倒也有些小小的雀跃。

“来人,带本公主去偏殿看看。”

太平公主整了整衣冠,洋洋得意地来到偏殿,听到里面一阵打闹声,太平公主进去,看到易辛正在教她们两个写诗。

太平公主摆摆手,笑吟吟地说道:“易辛啊,你这是在教宫女们习字识诗?我也要旁听一二。”

说罢公主挽起衣袖坐下,眼波流转间已把易辛看得痴迷。

易辛连忙敛去心中的邪念,谦逊地说:“我不过是涉猎些皮毛,公主另择高明,我哪里敢在公主面前侃侃而谈。”

易辛连连摆手,脸上一片绯红,嘴里应和着公主的谬赞。心中却在琢磨,这般明艳动人的公主,若能一次又一次地拿下,那将是人生一大快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太平公主微笑着取过易辛呈上的新诗,仔细品读后不禁赞叹道:

“好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八个字,寥寥数语便描绘出男子汉即便年老,也要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实在令人振奋!”

易辛谦虚地说:“公主过奖,这只是我的糊涂之作,哪里值得一顿称赞。”

太平公主摇头道:“易大文士何必谦虚,这首诗的意境恢宏,语言洗炼,的确可圈可点。你若认真下功夫,必将大有作为!”

易辛听了,不禁有些飘飘然,心想公主如此欣赏自己的诗词,自己软饭硬吃之路真的不是梦。

太平公主靠在窗边的软榻上,丝绸般的长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骨肉匀停的身段在薄纱般透明的纱裙下若隐若现。她微微眯起水汪汪的杏眼,似笑非笑地上下打量着易辛,嘴角噙着一抹戏谑的笑,清亮的声音如银铃:

“大才子啊,你怎地沦落到宫里当个软玉温香的美男子呢?”

易辛唇角一弯,眼中却隐隐透出几分落寞,轻叹道:“我本欲赴京赶考,却在半路被盗贼所袭,重伤濒死,不知怎地就被拐卖到了宫里。”说到此,他神色黯然,声音也微微颤抖。

彩霞娇俏的小脸登时红了,急切地说:“怎能容这等流氓为非作歹!断不能让大才子受此屈辱!公主殿下,务必要将他们严惩不贷,绝不能手软!”

太平公主微微侧身,眯起水汪汪的眼睛看向易辛,红唇轻启,娇笑道:“不必大动干戈,倒不如重赏那几人,若非他们,我又哪里找得到这等天才呢。”

易辛心中暗暗吐槽,这女人......还真是个逻辑怪才!

他清了清嗓子,换上征战沙场的腔调说道:“其实在下最擅长的不是那些文字,而是兵法谋略。”

哦?原来大才子还通晓兵法?”太平公主来了兴趣,她正打算对付吐蕃,若易辛果真精通兵法,岂不是大大有利?

易辛这番话说完,彩霞和明月都楞在原地,露出震惊的表情。

明月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道:"你、你还会兵法?这、这怎么可能啊!"

彩霞撅着小嘴,双手环抱在胸前,嗔道:“大才子哟,你就一个文人书生,怎么可能通晓军事兵法呢?你莫不是想说你通晓天下所有的技艺,简直就是天下无敌了?”

易辛摇头晃脑,一脸神气活现的样子:“谁说文人不懂军事了?兵家有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易某虽然文书,却也略通兵法。只要给我一支部队,定能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说到这里,易辛双目放光,兴奋难耐,活像一个手持长枪大刀的武将。

彩霞被他逗笑了,调皮地说:“我看大才子就是拿着笔,也当自己是拿着刀枪啦。你一个大书生,哪里懂得打打杀杀的事?不如把心思放在写写画画上,也好过整天惦记着沙场厮杀。”

明月崇拜地看着易辛,眼中满是钦佩:“易哥哥真是神乎其神,开口吟诵的竟都是诗文,实在太厉害了!”

彩霞也被易辛的诗词所折服,眼睛都直了,喃喃道:“易哥哥的诗词宛若天籁,简直是天下无敌啊!”

太平公主却用玩味的眼光上下打量着易辛,嘴角噙着一丝坏笑,悠悠说道:“男儿志在四方,这理念倒没错。只是遗憾,你现在明明就是个软玉温香的男宠而已。”

“卧槽!”

易辛听了这话,顿时呛了一口茶,剧烈地咳嗽起来。

易辛眉头紧锁,恨不得一掌拍过去,好好教训教训这个欠扁的太平公主。

但他深知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硬生生压下火气,挤出一丝苦笑:“公主误会了,在下有幸进宫侍奉而已。至于兵法,区区书生也略知皮毛,更何况我是大才子?”

太平公主挑眉道:“你兵法造诣颇深,今吐蕃归还安西四镇之事,不知大才子意下如何?”

易辛冷哼一声,斩钉截铁地说:“吐蕃怎会轻易归还安西四镇?当年我大唐派出镇国将军府的十万精锐,加之三十万吐蕃兵,才在圣上亲征下死伤惨重,历经血战才将其夺得。三镇要地重要,连我大唐要动用如此庞大兵力才取得,吐蕃怎会甘心拱手让出?”

说到这里,易辛情绪激动起来:“况且,听说吐蕃用了三年时间,在安西修筑了一座坚固要塞。要塞乃国之重镇,若是公主您作吐蕃赞普,又怎会舍得交出来?区区四镇,吐蕃断无退让之理。我看此举不过虚与委蛇,意在麻痹我朝军心而已。”

太平公主挑眉道:“既然吐蕃决不会交出四镇,那我大唐岂无对策?还是只能任由吐蕃耍辫子?”

易辛哈哈一笑,满不在乎地说:“公主可放心,吐蕃区区蛮夷,攻下他们易如反掌。只要派出十万大军深入吐蕃腹地,直抵其都城拉萨,吐蕃立马就会乖乖交出四镇。到时候,吐蕃赞普还要亲自来长安朝贡呢。”

“噗......”太平公主听了,忍俊不禁,前仰后合地笑了起来。笑了好一会儿,她抹着眼泪调侃道:“易辛,你不过一个刚入宫的小男宠,就敢说要攻取吐蕃?你可知天高地厚?看你也有两把刷子,就封你做后宫总管,别不知好歹就想着攻打吐蕃了。”

易辛挺起胸膛,一脸得意地说:“公主,若是昨日我告诉你,区区书生的我能将吐蕃大将赤德松赞击败,你定不会相信吧?但如今赤德松赞已败在我手,我的实力想必公主也心中有数了。”

太平公主沉吟片刻,不得不承认道:“的确,赤德松赞才高八斗,想不到你竟能将他击败,甚是惊叹。看来大才子的实力远非常人可及。”

“既然如此,大才子说说,要如何攻取吐蕃?我细细倾听。”太平公主来到易辛跟前,上下打量着他,眼中尽是狐疑。

“现在不能说,你们宫里有吐蕃的密探,容易泄露消息。”

“你怎么知道有密探?”

太平公主挑眉道:“大才子何以见得宫中有吐蕃奸细?”

易辛笑道:“公主莫非忘了,当年武周派人进入吐蕃皇宫,刺杀吐蕃王室吗?吐蕃岂会甘心,必定也照样安插奸细于我大周皇宫之中。公主切勿小觑吐蕃,万一露出马脚,后果不堪设想。”

太平公主听后沉思片刻,笑着说道:“易公子越来越让我刮目相看了。看来大才子不仅文采出众,察言观色,商谋布局之能也出神入化。”

易辛暗自窃喜,心想进宫这几日並非全无得失,太平公主似乎已经开始重用自己了。

直播间弹幕开始刷屏:

“哈哈哈太平公主被小男宠易辛忽悠瘸了!”

“易辛兄弟加油!希望你能一飞冲天,让太平公主打脸!”

“好期待后面易辛如何攻取吐蕃,太刺激了这个剧情!”

“这男女主互相算计的剧情,我看得津津有味!”

“我看易辛虽然算计心重,但肯定是正派角色,太平公主才是真奸诈。”

“但愿易辛不要被太平公主算计,不然实在太可惜这个才华横溢的男主角了。”

“这故事反转太多,我都猜不透易辛到底是英雄还是奸雄了。”

“易辛和太平公主暧昧不清的关系,让人看得既揪心又紧张。”

“希望后面的剧情能多点写易辛的英雄事迹,不要只有阴谋算计。”

“剧情越来越精彩了,期待易辛能战胜外敌,还有太平公主的反转。”

“如果易辛能攻取吐蕃,那他的地位就稳固了,太平公主也难算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