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拜师
一早起来,刘辰就央求着奶奶带着他一起去赶集,今天去集市,一是为了去卖上次捉到的兔子,二是为了去买拜师用的礼物。
老陈氏拗不过大孙子的央求,就叮嘱他不要乱跑,带着她一起往集市上去了。
集市离三合村还是有些远的,走着去大概要两个时辰,对于刘辰这小胳膊小腿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走一段奶奶便背他一段。终于在上午集市正热闹的时候赶到了。
本来家里是打算把兔子卖去饭馆的,半路上刘辰却提议说:“这兔子这么好看,我们就在街上呆一会,假如能有人买走,它也就不用成一盘菜了,岂不是更好,万一没人买,我们再去酒楼,好不好?”
老陈氏还能说什么,当然是同意啦。
在摊位那待了一会,左右都是叫卖的声音,刘辰忍不住,他也叫了起来“卖兔子啦,漂亮的小兔子嘞,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
别说,还真让他叫来了一个人。一个穿着绸缎面料的小公子,盯着这兔子看了一会,就说要买下来。他示意了下自己的小厮,小厮就随手丢了小半块银子,提起兔笼子就跟着他家少爷走了。
刘辰全程看着那个小少爷,嘴里嘟囔着,真高冷!
待那个小少爷走后,刘辰赶紧把银子拿给奶奶,急忙问道:“奶奶,这就是银子吗?这是多少银子啊?”
没错,这就是刘辰在这个世界第一次看到银子,之前的他们家拿出来的都是铜钱。废话,就算家里有银子,也不会拿在小孩子面前晃啊!
老陈氏把银子在手里一掂,就说道:“有小半两银子呢,这下好了,你拜师的钱有了。也是我们家狗蛋聪明,要是拿去饭店里卖,估计只能卖个四五十文就顶天了。”
“走,奶奶给你买糖葫芦去,再多买一份给你弟带回去。”老陈氏牵起刘辰的手,就朝卖糖葫芦的老伯走去。
“冰糖葫芦!好吃的冰糖葫芦嘞~”
老陈氏拿了两串糖葫芦,付了钱,挎起篮子,拉着他,绕到了另一个卖精致点心的铺子,打算买些点心当做拜师礼。挑来挑去,最后选了一份豆沙馅的福字纹糕点,还有一份糯米水晶丸子。这算是性价比比较高的点心了。出了店铺门,老陈氏就拉着刘辰去与刘伯望他们汇合。
刘伯望则买了拜师要用的其他礼品,一早就等在了路边。看到老陈氏过来,就朝他们招手。提过老陈氏手里中的礼品,将刘辰和老爷子送到了李秀才门口这才离去。
上次在家中议定要去拜师后,老爷子就自己算了个拜师的好日子,现在的读书人,对于看日子这种事都是多少懂一些的。当时就决定自己带着狗蛋买完礼品去李伏益李夫子家中拜会。
广源县本就文风不兴,秀才也就只有两三个,童生也不过区区一掌之数。三个秀才中只有一个收学生,其余两个打算再战来年乡试。
这位李秀才,听外面的传言说,他是一位极方正的人,治学严谨,学问也不错,至于为何频频落榜,就无法得知了,也许就是有人不适应考试呢。
到了李秀才家门口,刘老爷子先是递了拜贴。不大会儿,大门从里面打开,见一个扎着童子髻的小童走了出来,身穿一身浅蓝色的褂子,鞋子上还绣着一个小虎头。稚声稚气的说到,“老伯,有劳您稍候。”说完就叮叮咚咚的跑了进去。
过来一会,出来了一个中年文士,想来这就是李先生了。
“刘叔,有劳久候,帖子上说是您的孙儿,看着倒是有几分文秀,快快请进!”
刘辰随着爷爷被请进了门,客厅里只听爷爷道“这次贸然前来,便是为了我这个孙儿,他在读书上还算有些天赋,便想拜去侄儿你的门下。”说着便是一声叹息:“我终究是折戟在了秀才这道坎上,希望子孙后代们,能有个像你这样出息的,也该没有遗憾了。”
“刘叔真是折煞我了,区区秀才,哪里算是出息呢。”
然后对着刘辰道,“这便是令孙了吧,叫个什么名字,现今书读到哪里了?”
“四书五经学过一些了”
哦,李秀才惊了一瞬,便道“我且问你几句?”
“事有终始。”
“ 出自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刘辰快速答到。
“释义如何?”
这句话意思是: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李秀才点点头又接连考教了好几句,见刘辰回答流利,而一些超出范围的,也干脆摇头答不会。心下满意,面上不露,只对下人道“先带世侄下去吧。”
等刘辰出去后,李秀才对刘老爷子贺道,“世侄甚是聪颖,您老教又的好,以后我可又多了个伶俐的弟子。”这便是要收下的意思,刘老爷子喜道“您无需这样夸他,他只是有些小聪明罢了,性子也是跳脱,希望贤侄多多约束才好。”
“善,我定当好好教导侄儿。”
这边刘老爷子跟李秀才叙旧,另一边刘辰便见到了刚刚来开门的那个白生生的肉丸子。这样说完全不为过,他真的比刘辰胖很多。
李谨看起来比他还要小一岁,却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李秀才独子自小亲自教导。果然会教导出小李秀才。待人接物比较和气,起码跟他没一会儿就聊开了。
李谨给他讲了些学馆里的事,这里有甲乙两个班,有的是很远的地方来这里拜师的,就租住在李秀才住的院子周围,中午交些米粮便可以在这吃饭。
李谨还给他讲了些镇上的情况,主要是哪家书店书籍最是齐全,哪家笔墨最便宜等等。
走的时候还早,刘老爷子带他去买了砚台和笔墨,买了最便宜的,花了500文。又买了一刀毛边纸100文。加上今天的束脩2两银子,再次意识到这古代农家子读书的不易。这真的是倾全家之力了,重整心绪,可不能辜负了家人这一份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