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2
而几乎就在同时,他听到身后“嘭”地一声枪响!
……
小小的门房里弥漫着一股肃穆森然之气,阿宽沉浸在悲痛之中,他那双枯树老根似的手掩着面孔,泪水从指缝中流出来,佝偻的肩背痛苦地痉挛。
易君恕被那遥远的往事深深地打动,望着面前这个弯腰驼背、身材瘦弱的阿宽,没有想到他竟然经历过在码头上如牛负重的苦力生涯,并且还参加了抵制法国侵华的罢工壮举,使易君恕不禁刮目相看。他那位以死殉国的阿炜兄弟更加令人敬佩,眼前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位铁塔似的汉子巍然挺立,坚实的双脚踏着粗硬的麻石堤岸,赤裸着的上身如铜铸铁浇,幽幽地闪光,头顶盘着一条蟒蛇似的大辫子,悲愤的目光注视着苦难的人间。
“易先生,我和阿炜是换命的交情啊,当时他要是抢先一步,就换不了那一枪,死到临头,他把生路给了我!”阿宽松开两手,抬起泪汪汪的双眼,“要不是阿炜兄弟,也就没有我阿宽的今天了!”
“是啊,难怪你这么多年都不能忘记他!”易君恕感叹道,迟疑了片刻,又说,“可是……你刚才怎么还求助于他?一个在码头上卖苦力的人,死后都衣不蔽体,他还有什么能力来保佑你啊?你就多烧点纸钱,让他安息吧,不要再惊扰那惨死的亡灵了!”
“我……”阿宽一时语塞,支支吾吾,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
“阿宽,你到底遇到了什么难处?”易君恕问道,“我们相处了一个多月,也算是朋友了,心里有话,就跟我说,要是有什么难处不便开口,由我去跟翰翁说,请他帮帮你嘛!”
“唉!”阿宽叹息道,“易先生,这些话怎么能对牧师讲?我就是为牧师发愁啊!依我看,他这次的病准是让迟孟桓那个冤孽气出来的,医生背后跟我说,牧师的心脏虚弱得很,经不起精神刺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唉,牧师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又得了这种病,我实在是担心!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小姐年岁还小,挑不起这个家,迟孟桓早晚是个祸害,怕的是翰园要完啊!这些天,我眼也跳,心也慌,上夜一夜地睡不着,总觉得翰园要出事!当年我走投无路,牧师收留了我,他对我有恩哪,我一心要报答他,可是,这么大的事,哪是我阿宽管得了的?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向我那知己的阿炜兄弟说说心里的话……这件事,你可千万别让牧师和小姐知道啊!”
易君恕沉默了。连日来,种种迹象表明,由于迟孟桓的搅扰,林氏父女已不像昔日那样和谐,翰园的确面临着危机,易君恕也在为此暗暗地忧虑,这与阿宽的担心是一致的。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和远道而来的客人同出于知恩图报之心,要帮助翰园主人度过难关,可是,以他们的身份和能力,又怎能扶大厦之将倾啊?
圣约翰大教堂庄严的殿堂里,主日崇拜仪式进入了最为神圣的议程:领受圣餐。两名身穿白色圣袍的襄礼人郑重地从圣桌上捧过圣餐盘,那里面盛着饼干和殷红的葡萄酒,象征着耶稣基督的身体和宝血。参加崇拜的会众分批依次来到圣坛前,庄严地跪下,由保罗·布勒牧师和林若翰牧师将蘸了葡萄酒的饼干分赐他们:
我主耶稣基督,为你舍的身体,保全你的身体灵魂,直到永生。你拿这个吃,纪念基督为你受死,应当用信心领受,心里感谢。
我主耶稣基督,为你流的宝血,保全你的身体灵魂,直到永生。你拿这个喝,纪念基督为你流血,也当心里感谢。
也许正是主的安排,当坐在第一排的会众首先来到圣坛前跪下领受圣餐时,跪在保罗·布勒牧师面前的是辅政司骆克,而卜力总督恰恰跪在了林若翰牧师的面前。总督当然不是向他林若翰下跪,而是因为他此刻手持的圣餐,代表着耶稣基督的身体和宝血。尽管如此,林若翰仍然激动不已,“感谢主,给了我这样一个光荣的机会!”他在心里说。
卜力总督庄重地跪在圣坛前的拜垫上,抬起他那高贵的头颅,张开了那翘翘的小胡子下面两片薄薄的嘴唇。当林若翰手持圣餐,送向这“香港第一嘴”之时,他的手微微地发抖,上帝啊,保佑我,此时此刻,千万让我不要再出现任何差错,如果这圣餐在喂进总督嘴里之前失手落在地上,或是不小心弄脏了总督那洁白的领子,我将永远也无法洗刷自己的罪过了。
然而,他所设想的意外都没有发生,手中的圣餐准确地投进了总督的嘴里,总督便闭上嘴,轻轻咀嚼了两下,咽了下去。林若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这一关平安通过,后面依次前来领受圣餐的会众便都顺利进行,毫无滞碍了。
又一个人跪在他的面前,虔诚地张开了嘴,准备接受他手中的圣餐。林若翰照例把手伸过去,当圣餐即将投入那张嘴的一刹那间,他才突然发现,跪在面前的这个人原来是迟孟桓!
“啊!是你?”林若翰惊讶地叫了一声。
“是我,尊敬的林牧师,”迟孟桓说,他那双眼睛激动得闪闪发光,“能够领受由你亲手赐予的圣餐,我感到十分荣幸,谢谢!”
他们两人的这番对话,是宗教仪式里所根本没有的,尽管两人的声音都很轻微,仍然引起了旁边和后面会众的注意。这种例外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林牧师和那个人是什么关系?在这种时候还窃窃私语,不可理喻!
“不,”林若翰的那只手像被烙铁灼伤了似的,迅速地缩了回去,“迟先生,你应该知道,教会历来规定:只有接受过洗礼的弟兄姐妹,才可以领受圣餐。而你,还没有入教,是个异教徒,当然没有领受圣餐的资格,请你出去!”
“啊?”迟孟桓一愣,脸腾地红了,“我……不知道,真地不知道!林牧师,我虔诚地信仰耶稣基督,愿意归顺主,作主的信徒和奴仆,我请求你现在就为我施洗入教,让我分享这领受圣餐的光荣!”
“什么?”林若翰愠怒了,这个家伙连基督教的基本常识都不懂,外行得简直离了谱!“我们现在举行领受圣餐仪式,怎么可能为你施洗?我已经说过了,请你出去!不要玷污了这神圣的殿堂!”
“噢……”迟孟桓的脸涨成了紫红色,只好怏怏地站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异教徒闯进教堂,冒领圣餐而被驱逐,这种事大概可以说百年不遇,偏偏让林若翰赶上了,而那个企图混水摸鱼的家伙正是他所厌恶的迟孟桓,真可谓不是冤家不对头,老牧师的心情刚刚由于成功地向总督赐了圣餐而有所好转,这一来又被搅得一团糟!
礼拜堂里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骚乱,已经领受和等待领受圣餐的人们,多数都怒视着迟孟桓,愤愤地喊道:“出去,出去!简直不像话!”也有少数人私下里议论说,此人虽然还没有入教,但既然主动前来领受圣餐,必是出于敬仰基督之心,虽然出了差错,也总是善意的,可以原谅。
在最后一排等待领受圣餐的倚阑懊丧地低下了头,上帝啊,今天怎么这样不顺啊!
等到倚阑也跪在父亲面前领受了圣餐,林若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灾难总算过去了,下面不至于再出什么事了吧? [!--empirenews.page--]
最后的唱诗、祝福和会众同诵《阿门颂》都依次进行完毕,林若翰和主礼人、襄礼人退堂了。他们在散众之前退堂,本是教会的仪轨所规定,在崇拜仪式结束之时,牧师要在教堂门口为会众送别。而在今天,这一项尤其重要,林若翰想,自己在布道时的情绪反常,迟孟桓扰乱圣餐仪式,这些不良影响都应该在送别会众时予以消除。特别是——他又想到,自己应该利用送别的机会极其自然地和卜力总督握一握手,说几句话,当面表达对他的尊重与爱戴,这样,即使总督原来对自己有什么误解,也可以淡化了。
在他把一切都思索停当之后,会众已经开始散场了。首先出来的是总督和港府的其他高官,他们地位显要,公务繁忙,自然应该处处优先。林若翰做好了准备,脸上漾起微微的笑容,向前伸出手去,准备迎送总督。可是,他万万也没有想到,此时,身旁突然挤过来一个人,一把握住了他的手,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最不愿意看见的迟孟桓!
“怎么,你……”林若翰简直不知对这个人该怎么办才好。谁能料到他到现在还没走,在关键时刻又出来捣乱!
“林牧师,”迟孟桓那双黑亮的眼睛热切地望着他,“我今天有幸当面聆听了你的讲道,深深地被上帝的福音所感动,只可惜我……我没有福份领受圣餐!林牧师,我诚心诚意要皈依基督,并且请求你亲自为我施洗!”
林若翰的一腔怒火在冲腾。如果换了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他面前站着另一个人,向他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一位牧师来说,那将是最幸福、最自豪的时刻。传播基督的福音,为申请入教的人施洗,乃是他的神圣职责,义不容辞。但是,此时此地,他的面前站着的却是迟孟桓,迟氏父子的家世早已为他所厌恶,而迟孟桓现在又设下诱饵,居心叵测地要抢走他的女儿,他怎么能信任这样一个人的表白?又怎能接纳他进入教会?他不配!
“迟先生,”林若翰极力耐着性子,不愿发作,“我刚才已经对你说过,申请入教要经过严格的程序……”
“明白,明白!”迟孟桓唯唯诺诺,并且还把他的意思予以阐发,“加入高尔夫球俱乐部还得办一番手续呢,入教肯定比那更严格!不要紧,我不怕麻烦,请你告诉我,要经过哪些手续呢?”
“这个……”林若翰简直要抬起手来给他一个耳光!但还是强忍着怒火,打算敷衍他几句,打发他走,以免误了正事。可是,他猛然抬头,却发现了一个非常不幸的情况,就在迟孟桓跟他纠缠个没完的时候,卜力总督已经从他旁边绕过去,和保罗·布勒牧师握过了手,道过了别,在那些官员的簇拥下走去了。
望着总督的背影,林若翰的一颗心沉沉地坠落下去。
第八章 海隅落日
迟孟桓乘着他的那顶私家轿打道回府,一路上心烦意乱,很不是滋味儿。
今天,林牧师太让他难堪了,在大庭广众之中一点情面也不留:“请你出去!”堂堂的太平绅士之子、迟氏万利商行的董事总经理何曾受过这种羞辱?当他灰溜溜地退出教堂时,愤愤地下了决心:罢了!从此不再理睬这个鬼佬,不再登他的门,大埔泮涌的那块地皮,老子也不给了!可是,他在教堂外头转了一圈儿,却又改变了主意。那个娇小妩媚的倚阑小姐使他不忍离去,回味着自己紧挨在她的身边,轻轻地嗅着她那醉人的芳香,聆听着“我们应当彼此相爱”的福音,激动之情不能自己。不,不能放弃她!刚才也不怪林牧师,只怪自己太莽撞了,没有受过洗礼就要吃人家的圣餐,自讨没趣。小不忍则乱大谋,他忍受了那份羞辱和尴尬,等在教堂门口,恭而敬之地向林牧师提出受洗入教的申请,而林牧师却支支吾吾、吞吞吐吐,也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答复。迟孟桓不禁感叹:你们这些洋人,一出娘胎便是上帝的宠儿,而我要入教却为什么这样麻烦?可是,无论如何麻烦,迟孟桓也不愿放弃这个努力,因为这对他太重要了,关系到迟氏家族未来的命运……
半个世纪之前,迟孟桓的父亲迟天任冒着零丁洋上的枪林弹雨,摇着自家的小船为攻打广州的英军运送给养,那是拿性命赌博啊,炮弹、枪子儿可不长眼睛,不管是林则徐打的,还是义律打的,只要一块弹片、一粒枪于儿崩到他身上,也就没有了后来的一切。那场赌博,他赌赢了,英军打败了大清国,割占了香港岛,他也发了财,舍舟登岸,在太平山街成家立业。那时候,会说汉语的洋人和会说英语的华人部太少了,迟天任凭着在战争期间学会的几句洋径浜英语,居然当上了英商洋行的买办,从此背靠大树,广开财源。当时他的薪水并不高,年薪不过三十七英镑十先令,合时价一百八十元,每月仅十五元而已,但他为洋行代理对华贸易业务的佣金却相当丰厚,高达成交额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同时还可以从中国客户手里拿到一笔可观的回扣,每年的收入数十倍于薪金。与此同时,他还另辟蹊径,横向发展,投资于鸦片、地产、苦力贩运、保险、金融生意,并且兼营糖业、花纱、煤炭等等业务,数十年间,成为巨富,全港数得着的几家大公司都有他的股份,十几家公司董事会里有他的一席之地,势力范围遍及省港和华南、华东地区以及澳门和东南亚。他的六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嫁娶的都是大洋行的买办子女,形成了一张姻亲财阀网络,流动的金钱只要被他盯上,就插翅难飞。迟天任有一句名言:“不会赚钱的人是傻瓜,不会花钱的人是傻瓜中的傻瓜。”迟天任赚钱的技巧炉火纯青,花钱的技巧也出神入化,一个疍户出身的暴发户竟然能成为“社会贤达”,荣获太平绅士桂冠,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他都做到了,用钱买到了无价之宝、钱,真是个好东西!
迟孟桓比他的父亲幸运多了,他口含着银匙出生,没有尝过创业的艰难,从不知道什么叫贫穷。他在皇仁书院接受了正规的英文教育,毕业后接手打理家族生意,成为迟氏万利商行年轻的董事总经理。在迟天任的七个子女中,他是惟一的儿子,所以不须等老爹咽气,他已经事实上继承了数百万家资,在今日香港,不算恰和、汇丰等等那几家洋商巨头,华人当中像迟氏这样的富商还没有几个。但是,迟孟桓在继承了父亲巨额财富的同时,也继承了一个难以弥补的缺憾:疍户出身的家世。
疍户是香港的“吉卜赛人”,他们在岸上没有立锥之地,世世代代在水上漂流,或以采珠、捕蚝为生,或做海上贩运,在三百六十行之中总也算个行当,但岸上的居民却对他们备加歧视,看见他们的乌篷小船,就立即联想到“乞丐”、“小偷”、“流氓”、“海盗”这些侮辱性的字眼儿。如果迟孟桓一家至今仍操此业,远离岸上的人群,躲进小船在海上游荡,倒也罢了,但既已成为港岛富豪,无论如何再也不愿意与水上“吉卜赛人”认同,那卑微的出身便成为耻辱,好似一块洗不去、挖不掉的胎记。在太平山街老宅的祖堂里供奉着的迟家祖先遗像,其实都是迟天任凭着口述的相貌特征请人画的,他的父母生前根本不可能留下什么照片。他给了画像的人优厚的酬金,把他的先考、先妣画上顶戴朝服、凤冠霞帔,造成官宦世家的假象,给自己壮壮门面,唬唬那些不知底细的人罢了。 [!--empirenews.page--]
迟孟桓对此很不甘心。十年前,他搬出了太平山街的老宅,住进了云成街的一座花园洋房。那里原是一位英国商人的住宅,从事鸦片生意。当时,中国已经开始在九龙一带设立税关,征收过往货物的厘金,鸦片税高达每篓十六两白银;缉私船日夜在海上巡视,查处那些避开通商口岸利用帆船向中国走私的外商。这一“海关封锁”政策使洋商吃尽苦头,很快便周转不灵,一些洋行和外资公司接连停业、关门,频频破产。经济衰退使香港地价暴跌,破产英商廉价抛售房产、地皮,异军突起的华商乘机冲破港英政府设置的华洋界限,向维多利亚城中部蚕食,越过鸭巴甸街,挤进威灵顿街、云成街一带。迟府新宅的原主就是在那个时候卷铺盖走人的。当时只有二十出头的迟孟桓已极具商业眼光,不失时机地买下了那处房产。按说,迟氏在太平山街的老宅并非不豪华,那座唐楼飞檐斗拱;画栋雕梁,也已经住得了;但周围的环境实在糟糕,市井小民的住所肮脏、拥挤、空气污浊,《循环日报》主笔王韬曾著文形容:“华民所居者率多小如蜗舍,密若蜂房。计一椽之赁,月必费十余金,故一屋中多者常至七八家,少亦二三家,同居异囗。寻丈之地,而一家之男妇老稚,眼食盥浴,咸聚处其中,有若蚕之在茧,蠖之蛰穴,非人类所居。”倒是一点儿也不夸张。当年驻港英军司令盖乃尔·唐诺万将军则鄙夷地指责道:“华人在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表现,都不适宜与欧人为邻。”那样一种屈辱,实在令人难以忍受,使迟孟桓决计搬出太平山区,挤进“高尚住宅区”,与洋人为邻,这在当时只有极少数华人富商可以做到。迁居云成街是他的一大举措,这里已经逼近半山洋人别墅区,从楼上的窗户就可以看到总督府,连呼吸都觉得舒畅了。
云咸街的迟氏“新居”其实也是老宅——洋人的老宅,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香港开埠之初,看上去很旧了。迟孟桓搬来的时候,并未加以任何装修和改造,不但房子的外观丝毫未动,壁炉、老式烟囱等等都统统保留,连原有的家具陈设以及挂在客厅里的那些油画都一概作价买了下来,原封不动。暴发户最怕人家说他根抵浅,迟孟桓要的就是这个“老”、这个“旧”,这才显得世泽绵长,底气十足。原房主正急于用钱,乐得把这些带不走的破烂甩卖给他。但有一幅祖上的画像,肩披金红缓带,胸挂大十字勋章,那代表了家族的荣誉,自然不肯相让,执意要带走。迟孟桓没法儿,只好请一位西洋画师照原样复制了一幅,配上锈迹斑斑的旧框,仍然挂在原处。就为了这点儿事,房子的交接推迟了半个月。原房主和受雇复制的画师都颇为不解:这是人家的祖宗,你挂在这儿顶礼膜拜,算哪门子的孝子贤孙?迟孟桓也不解释。管他是谁的祖宗?就凭那画像上的碧眼红发、缓带勋章,就可以作镇宅之宝,以后有人来访,只要看见这幅画像,毫无疑问就认为是迟家的先人,起码也得沾亲带故,他老人家的作用就起到了。
十年过去了,迟府的花园洋房虽然几经维修,但原貌仍然不改,那幅赝品祖宗像也仍然挂在客厅里。然而迟孟恒渐渐觉得,这一徒有虚表的装饰品帮不了他太大的忙,因为他毕竟无法具体地指出与画像上的“祖先”是什么血缘关系,只能含糊其辞,改变不了自己的华人身份。而港府即使对于华人的“精英”也时时怀有戒心,犹如“庶出”永远也无法与“嫡系”的地位相提并论。自从1881年港府首次立例批准华人加入英国国籍,迟孟桓就有意“归化”入籍,以在香港分享英国臣民享有的一切权利。今年9月港府公布的第二十一号法例又明确规定,入籍的手续费每人二百五十元港币,更激起迟孟桓脱胎换骨的强烈愿望。这点手续费当然是小意思,全家人加起来也没有几个钱,他毫不在意。以迟氏父子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获得批准也不成任何问题。真正使迟孟桓感到为难的是,他即使入了籍也无法续上英国家谱,而只能做“英籍华人”,这在真正的英国人眼里仍然是“二等公民”。他怨恨自己诞生在这个黄脸低鼻的种族,并且懊悔没有未雨绸缎,早些攀上一个洋人亲戚。迟孟桓结过三次婚,原配妻子和二姨太都出身于买办世家,在生意上帮了迟氏大忙,但毕竟没有一点儿洋人血缘。三姨太是他从西环妓寮中赎出来的一名烟花女子,人虽然生得靓,却只能养在家里充当花瓶,上不得社交台盘,入籍大事当然就更指望不上她了。
在烦恼之际,迟孟桓想到了林若翰和他的女儿倚阑。林牧师出身于英格兰名门望族,在香港又是受人尊敬的社会贤达,而上帝偏偏让他缺了两样东西:一个是儿子,一个是钱。如果迟孟桓做了他的女婿,为他填补了这两样不足,从而接过他家族的光荣,岂不两全其美?更何况倚阑小姐正值豆蔻年华,相貌俊美,气质高雅,又是皇仁书院的毕业生,正经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这是迟孟桓的原配和两房姨太太都无法相比的。如果能够成为林牧师的乘龙快婿,迟孟桓入主翰园就顺理成章,德高望重的老岳父和年轻貌美的如夫人将为他打入香港的洋人社会铺平道路,那该是何等春风得意!
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美妙的构想,迟孟桓像以往在生意上捕捉到战机决不放手一样,展开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进攻:先是趁林牧师出外未归之机,三天两头派人给倚阑小姐送上一束鲜花,每次都附上自己的一张名片,持续月余,给她造成强烈的印象之后,再献上一份厚礼,就不致显得突兀,易于被她接受了。然后以请求入教为手段,与林牧师套近乎,从感情上征服老头子,排除最后一个障碍。而现在,事情却恰恰卡在了这里……
迟孟桓一路思前想后,烦躁不安,轿子已经颤颤悠悠地进了云成街,来到自己的家门。
等候在院子里的迟府管家老莫,看见主人回来了,赶紧跑过来,打开搂花铁门,把轿子迎进院子里。四名轿夫前后一声:“落!”轿子稳稳地落了地,老莫上前搀着主人下了轿,笑眯眯地问道:“少爷,怎么样啊?这洋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