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鲜事

“陈琳,京城最近有什么新鲜事么?”赵桓突然问。

自从朱玉平走后,赵桓整个人就落寞了许多。有一件他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这个败家子在的时候,真的很好玩。

现在呢,日子过得循规蹈矩。好像,这一切都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你说不上不开心,但也绝不会很快乐。

倒是朱玉平在京城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这个败家子的身上,总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陈琳沉吟了一下,随即说道:“官家,这、这京城还是和往常一样,并无什么不同。”

赵桓叹了口气:“玉平走了之后,你们都被抽走了魂魄。万修齐呢,让他滚来见朕。”

陈琳愣了一下,没有说话。

赵桓抬起头看着他:“看什么看,朕让你去把万修齐宣来,朕有事问他!”

陈琳这才慌忙“哦”了一声,急匆匆的说道:“奴婢这就去。”

明清时期上朝,退朝是不能背对皇帝的,这是不尊重。你要倒退着,正面远离皇帝,大宋朝没有这许多讲究。只是陈琳走的时候,忍不住回头看了赵桓一眼。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陈琳发现即便是小国舅不在京城了。他的影响力犹在。这体现在了方方面面上。

在这个封闭落后的封建时代,愚昧无知才是最大的悲哀,为什么叫封建,封建就是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国。中国周代开始有这种制度,其后有些朝代也曾仿行。欧洲中世纪君主把土地分给亲信的人,形式跟中国古代封建相似,中国也把它叫做封建。

《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毛传:“封,大也。”郑玄笺:“则命之于小国,以为天子,大立其福。谓命汤使由七十里王天下也。”

其实我个人觉得,封建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封闭落后,用封闭的道德思想,去约束人的自由意志。

正是朱玉平的出现,使得这种沉闷的思想才得到了解放。上行下效,皇帝赵桓自己,也在无形中受到了朱玉平的影响。

比如说,适才恍惚间陈琳就似乎看到了小国舅的影子。朱玉平说话从来都是口无遮拦,礼仪规矩在他眼里如同放屁。

赵桓宣召当朝宰相,竟然用的一个‘滚’字。而这个‘滚’字上面,是并没有任何的贬义的。

他只是被朱玉平给影响了,让万修齐滚来见朕。陈琳很是讶异,这句话竟然从一个皇帝的嘴里说出来,还没有治罪的意思。

万修齐滚来了,他抱着笏板小心翼翼:“臣万修齐,见过陛下。”

赵桓并没有发现自己的不妥,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指着文德殿御桌下首的一个圆凳。连‘赐座’两个字,都懒得说。

这是一种亲近的信号,跟你万修齐没必要说这些。而万修齐也意领神会,他一屁股坐了下来。

“万修齐,朝中最近,有什么新鲜事么?”赵桓又问。

“回官家,这朝中倒是还平静。只是辽东那边,出了一些问题。”

赵桓吃了一惊:“辽东,发生什么事了?”

“那些女真人,有些部落不肯南迁。朝廷,也实属没有办法。”万修齐说道。

赵桓其实还算宽仁,有宋一朝的皇帝,大多宽仁。

“嗯,女真的百姓,也是朕的子民。既然他们不想离开故土,那就不要强求。”赵桓说道。

万修齐犹豫了一下:“当初,小国舅可是说女真不南迁,恐养虎为患。”

赵桓皱了皱眉头:“什么时候玉平,来为朕做主了。”

万修齐吓了一跳,慌忙从凳子上跳了起来,抱着笏板诚惶诚恐:“官家恕罪,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若是任由女真部落留在辽东,将来恐为祸患。”

赵桓“嗯”了一声:“罢了,你坐下。这不是你的错,或许你说得对,玉平也是对的,可这天下啊哪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既然这些女真部落不肯南迁,那就不要逼迫。他们不肯南迁,咱们可以北上啊。”

万修齐这才小心翼翼的再次坐了下来,然后问道:“官家,您的意思是,让百姓们北上和女真人杂居?只是,这辽东苦寒之地,怕是无人愿意去啊。”

“除杀人、奸淫之类的重罪,凡是轻犯刑家属,去辽东定居可免罪。另,朝廷可给与安置。”赵桓淡淡的说道。

万修齐大喜:“官家,如此一来辽东女真和咱们大宋的百姓杂居,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赵桓点了点头:“还有,继续鼓励女真南迁。凡是南迁的女真百姓,按人口一人赏银二十两,安置良田十亩,住所一处。可免三年,不对,可免其五年赋税。”

万修齐还想起身谢恩,赵桓伸手阻止了他:“行了,你退下吧。”

京城,确实是没有什么新鲜事发生。至于辽东女真部落那边,那都不是事。像是番薯玉米之类的农作物普及过去,辽东的女真部落和汉人杂居,自此辽东威胁不复存在。

至于那个蒙古游牧草原,这倒是将来的心头大患。朱玉平曾经找万修齐议论过此事,二人最后的答案都是一样,蒙古草原部落比女真部落的威胁更大。

应对之策,就是宋军的火器了。火器是不断发展的,一旦发展起来火器,属于领兵器时代的骑兵,就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万修齐施礼退下,突然想起了一事:“官家,京城最近来了一些商贾,不知算不算新鲜事。”

赵桓不耐烦的摆摆手:“朕对这些不感兴趣。”

“可是,那些商贾,他们是从幽州来的。”

一听说是幽州,赵桓的眼睛登时亮了起来:“等等,你说什么,什么幽州?”

万修齐点点头:“是的官家,这些都是从幽州而来的商贾。他们好像带来了一些什么琉璃,哦,对玻璃,玻璃制品。”

赵桓不由得大为好奇:“玻璃,又是何物。”

“就是,就是和琉璃差不多。只不过晶莹剔透,类似于水晶的东西。官家,这些都是宝物且价值不菲。在京城,尤其是夜市闹街,生意很是火爆,玻璃难求。”

赵桓心中一动:“幽州,是朱玉平这小子做的么。”

除了朱玉平,似乎别人是做不出这些东西的,万修齐也是一样的看法:“这个臣不知情,不过料想如此。”

“玩物而已,无甚用处。”这是赵桓的印象。

谁知,万修齐接着说道:“可是,这些玻璃有的可以制成水杯用于饮水。更有甚者,可以代替窗纸。”

“窗纸,用琉璃,不,用玻璃?”赵桓好奇的问。

万修齐有些赫然:“官家,臣家里的书房窗纸,就用的是玻璃。而且,室内大为的亮堂,还可临窗观景,实属不错。”

这个透明的玻璃,竟然还有这种用处。赵桓听到后,也不由得大为心动。

万修齐看出皇帝的意思,于是继续说道:“官家,这文德殿门窗之多,倒是不妨换上玻璃试试。”

赵桓被他说的大是心动:“只是这玻璃易碎,不知可为之么?”

这一点,万修齐倒是很明白:“玻璃质脆,然却结实的很,只要不用力碰撞当无碍。官家,这玻璃说白了就如、就如瓷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