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水坝(二)
电子束发生器是在离子引擎的基础上改建而来的。在阴极发射管外面再加上一个磁聚焦透镜和速度选择装置,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子束发射器。改建的过程很顺利,可是发射方位角的调整和定位工作却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
目标区域位于五千万公里之外,在火星轨道附近。想要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将电子束准确地发射到目标区域,难度是极大的。一点点方位角的误差,都将导致巨大的位置偏移。虽然理论上可以计算出准确的方位角数据,但因为所需精度太高,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在调节发射管时,仪器固有的系统误差不可避免。为了增加发射成功的概率,这次一共改建了三百二十个电子束发射器。这些装置分布于太空站边缘的不同位置,需全部调节完毕后,依次激发。从概率上讲,至少有十个发射器的电子束可以命中目标。至于为何要依次激发,而不是同时发射,那是为了避免电子间的库伦作用影响其运行轨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校长赵国强虽然在第一时间批准了这次行动,但那完全是出于对孙元一的信任,他自己对这次行动的背景还不太了解。就在一天前,孙元一从几个学生那里得知了太空站恢复供电的原因,然后立刻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然后申请了这次行动。
“还是让古河同学来说明吧。”孙元一看着站在一旁的古河,后者点了点头,走到了众人的前面来。现在是在太空站的总控室,无数监视屏上正显示着各个改建后的电子束发射装置的调节状况。除了古河,文仔和陈松也来到了这里,他们正和十几位负责维护太空站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坐在大厅中央的座位上,等待古河正式说明本次行动。虽然文仔早就听古河说明了一次原委,但心中依然有些疑惑没有解开,因此他想再听一次。
初听时,文仔被震惊和困惑交织而成的情绪所俘获。除去内容本身,古河能如此平静而清晰地讲述这次奇异经历,着实让文仔惊讶不已——不愧是资深科幻迷。
“先说明一下,我接下来要讲述的这一切,是外星文明通过特别的途径传递给我的——至于传递的方法,你们可以向文仔了解详细的情况。”
古河向文仔示意了一下,后者起身向周围点了点头,说:“因为特殊的原因,古河的眼睛里被植入了一套嵌入式视神经感应成像系统,外星文明就是通过这台装置实现了信息传递。但这不是今天的重点,我就不多说了,有需要的话可以稍后找我了解。”
等文仔落座,古河接着说:“我尽量用准确的语言重复我接收到的信息。事实上,这些信息里有很多是我无法理解的,我只是将其完整复述出来。你们可以把我看成是信息输出的终端。如果对我所说的内容有什么疑问的话,请原谅我无法一一作答。”
听众席响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赵国强抬起手臂向下压了压,然后示意古河继续说下去。
“首先说明外星文明的处境。正如一些人所推测的那样,这个外星文明正面临着某种类似氦闪的危险,它们急于通过乘坐宇宙飞船,逃离自己的母星。但无数次的发射都失败了——这些飞船没能逃离母星的引力束缚,甚至根本没有脱离预估的氦闪危险区域就耗尽了所有的推进燃料。据称,有科学家早已断言,想要逃离恒星的引力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因为从理论上计算出的逃逸速度是正无穷大……”
“狗屁不通!”有人脱口而出,“哪有恒星的逃逸速度是无穷大的?!”
“对啊,”马上有人附和,“就算是黑洞,其逃逸速度也不是无穷大啊!”
“大家静一静,”孙元一站出来安抚大家的情绪,“事实上,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不过我们现在暂且不去管它,就当是它们的科学家计算错误吧。古河同学,请继续。”
古河感激地看了一眼孙元一,然后继续说了下去:
“虽然无法达到逃逸速度,但只要速度足够大,还是能够脱离预估的危险区域,至少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因为火箭的发射依靠化学燃料推进,即使采用推力最大的液体燃料和当前所能制造的最大发动机,也无法达到所需的要求——也就是把一艘载有数百人的中型飞船发射至安全区域。外星文明尝试了很多方案,包括利用其他行星的引力弹弓效应来加速飞船,但都没能收获满意的结果。意外的是,在这一次次的尝试中,外星文明偶然发现了一些分布于宇宙空间中的未知物质。这些物质的颗粒具有极小的体积,外星文明将其命名为‘暗物质’。”
“大家注意,这里所说的‘暗物质’,和我们在宇宙学里涉及的暗物质不是一回事。”孙元一插嘴说了一句。
“是的,这些暗物质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比如,它有红、蓝两种颜色,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颜色的转化。暗物质颗粒间具有某种联系,如果让一团红色的暗物质集群和一团蓝色的暗物质集群互相靠近,两者之间会展现出巨大的作用力。后来,它们更是在距离母星二十八云里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暗物质集团……”
“云里是什么单位?”有人小声地插嘴道。
“我想是一种长度单位吧。”孙元一解释道,“你继续说。”
“好的。在这个遥远的暗物质集团中,它们很快有了更为重大的发现。首先,它们发现了这些暗物质群中隐藏着的规则。很多暗物质群都具有规则的形状,或者具有复杂的构造,这意味着它们很可能不是自然形成之物。其次,它们在这些暗物质集群的众多结构中发现了所谓的‘河流’——在一个大小均匀的通道内,无数暗物质颗粒被约束其中,并且向某个方向移动着。很快便有人提出,可以从这样的暗物质河流中获取能量,从而帮助飞船到达更远的区域。于是,外星文明派遣远征队伍,经过遥远的航行来到这里,在这些河流上筑起一道道堤坝,就像我们建起水坝一样。通过这样的方法,外星文明成功地从暗物质的流动中,提取出了宝贵的能量。可很快它们就发现,这样的堤坝会降低暗物质颗粒的流动速度,甚至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导致这些暗物质失去流动性!于是,外星文明不得不放弃那些已经‘干涸’的河流,寻找新的河流,重新建筑堤坝。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河流‘干涸’了——这就是地球上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的真相!”
“啊……这是为什么?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人群中再次响起喧哗声。
“难道说……我好像猜到一点了。”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吧。”孙元一再次插嘴道,“很明显,外星文明口中的‘暗物质’,就是我们所说的电子。所谓的红、蓝两种颜色,其实就对应于电子的两种自旋。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但这些外星文明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改变电子的自旋,甚至还能直接影响电子在导线中的定向移动。我们知道,电流就是电子在外部电场下在导线中的定向移动,外星文明从电子的移动中获取能量,这跟我们从河水的流动中获取电能非常类似。我们的水电站是把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而外星文明,实际上是把我们加在导线中的电场能转换为了可以储存的某种能量。”
“那河流的‘干涸’又是怎么回事呢?”
“具体的机制,我还没有彻底搞清楚,不过大致的过程我已经在之前的实验中弄明白了。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外星文明在阻断电子流的过程中,也影响了这些电子的自旋。
“我不知道现场有没有研究凝聚态物理的,但学过一些固体物理的大概都知道,金属、半导体或者陶瓷等材料的电学性质,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外星人从我们的电流中提取能量的同时,影响了材料中电子的自旋,进而产生了长程磁序或者其他的量子序——事实上,我在一些导线上确实观察到了这样的情况。这些量子序的产生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比如会造成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原子与原子的间距发生变化。接着,这些晶格结构上的改变又导致了电子间的库伦关联强度、洪德耦合或者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发生变化……总之,其最后的结果就是,承载电流的材料——也就是那些导线——发生了一种量子相变,从金属变为了绝缘体。相变发生后,即使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的定向移动也无法形成,也就是无法产生电流——这就是河流‘干涸’的原因。”
人们面面相觑,有人若有所思,也有人无法接受这个解释。
“也就是说,导致如此悲剧性后果的原因,竟然是一个无心的意外?”
“可以这么说。”
“那大火的产生……”
“也是外星文明所为。因为电子——或者说它们口中的‘暗物质’极难发现,当河流干涸后,一时找不到新的河流来开发。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外星文明通过磁热效应引发了一场火灾,没想到却在灾后的灰烬中发现了很多细小的水流。这些水流过于微弱,利用率并不高,可是经过它们的改良后,灰烬中的碳具有了良好导电性。于是在热电效应等机制的驱动下,电流形成了——这就是外星文明自己制造的‘人工河’。再后来,随着大火的延烧,外星文明发现了新的城市和新的河流,于是,新一轮的能源抽取又开始了。”
“我明白了,”有人发出了恍然大悟般的感叹声,“我们现在发射的那些电子束,就是为了给外星人的飞船提供能量!”
“是的。”古河终于抢过了话头,“根据它们的指示,我们把自由电子发射到外星人飞船所途经的某个地方,这样便可以让它们从电子的动能中获取飞船加速的能量,而不必通过星际航行来到地球建立‘水坝’,也不用担心河流‘干涸’的问题——因为电子是在真空中形成的电流,根本就没有电介质的存在。”
“还是不对!石碑的出现怎么解释?那些石碑上的信息到底有什么用意——既然需要我们帮助,为何还用错误的知识来误导我们?”
“说来话长,”古河整理了一下思绪,“那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