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这个解释,属实有些牵强。
这位胞姐向来天马行空,所以她神乎其神地说,少帝云里雾里地听,听到最后还是一脸茫然,“阿姊,你到底在说什么?”
宜鸾的声情并茂,没有得到他的理解,她原本满含期待,这时不免有点失望。
当然会有这种反应,也不能怪闻誉,什么一年前一年后,谁听了不犯迷糊。她现在只要引领他抓住两个要点,“明年六月间,台阁会上疏太后,与渤海国联姻。为了表示诚意,和藩人选必须是真正的西陵公主,那个公主就是我。渤海国的鬼天气,走了几个月还在隆冬,我那么好的身体都没扛住,到了渤海上都不久,就死在龙泉府了。”
少帝目瞪口呆,“死了?那……那……你现在是人还是鬼?”
宜鸾说当然是人,“我的魂儿回来了,住回了一年前的壳里。”
虽然少帝很愿意相信她,但这一切实在太荒唐了。
仔细看了她良久,少帝说:“阿姊,你近来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是不是上回你想住得离华光殿近些,朕没有替你办成,你不高兴了?朕也想过很多办法,但东宫与北宫都没有空余的宫殿,要不这样吧,章德殿后的金马殿闲置着,你可愿意搬到永和里?那里离华光殿远了些,但是离太傅官署很近,今日得空的话,可以过去看看。”
宜鸾头都大了,“我就想上课少走些路,不是想离太傅住得近。每日上课见到太傅已经很难受了,要是住到一片里坊,那更不得活了。”
少帝惨然看着她,她现在给他的感觉,就像临死的愿望不曾实现,死不瞑目似的。
原本好端端的,怎么忽然蹦出这么多胡话来……要不然找个太医给她看看脑子吧,别不是什么时候不小心磕了,留下后遗症了。
宜鸾瞥他一眼,发现他一直玄妙地望着自己,就知道她说的话,他一个字都不相信。
无奈地垮下肩,她又慢慢踱开了,嘴里喃喃自语着:“我自己的苦恼,果然只有自己解决,谁也帮不了我。”走了一程,回头道,“若是哪一日台阁真的上了奏疏,你要记得我的话,我不想离开砻城,再死一次了。”
少帝忙点头,其实自己多少也回过一点味来,“阿姊,你就是想找驸马了,对吗?”
宜鸾觉得他孺子不可教,鄙夷地唾弃,“肤浅!”
少帝也不管她是真心话还是害羞推脱,自顾自道:“阿娘过世后,没有人惦记阿姊的婚事,阿姊自己操心也是应该的。只不过那两个人选都不合适,凌王世子不配,太傅是难配。皋府的人不能成亲,据说成亲就破了道行,败坏功法。”
“可我也没见太傅施展过什么法术呀。”宜鸾道,“爹爹别不是被骗了吧,这世上真有皋府吗?”
少帝却对太傅深信不疑,“当然有。皋府是方外琅嬛,天帝在人间的藏书阁,所谓的法术可能是世人杜撰,但太傅的学识,却是有目共睹。你知道太傅在白虎观有多少门生吗?那些博士儒生各有所长,许多已经入朝为官,政务上很有建树。咱们华光殿,不过是太傅带过的,最差的一班学生。”
看来对太傅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宜鸾问少帝:“这么多门生,太傅今年到底多大?”
少帝说不知道。早前太傅一直不愿意教授这些凤子龙孙,他们也不得有机会见到他。后来先帝崩逝,太傅受先帝托孤,才勉为其难主理了华光殿。少帝有时听臣工奏事,话语间能推敲出,太傅入朝有些年头了。何故现在看上去也才二十出头,没人能说清。
“总之阿姊不要去和清河郡主争执,太傅也不是随便就能被她左右的。相王张牙舞爪,殊不知更厉害的是太傅,半个朝堂的官员都出自太傅门下。要论威望,太傅比相王高得多,朕只要太傅保持中立,不愁收不回大权。”
少帝的话,无形中给了宜鸾启发。她忽然想起当初和亲,太傅好像并未发表过任何意见,唯一的宽宥,只是准她不用再去华光殿上课。
可见太傅确实是个凉薄的人啊,再怎么说也是授过两年课业的学生,知道她一去千里,毫无表示,连一句临别的赠言也没有,更别说替她求情了。
但正是这样一个人,手上却攥着权柄生杀。犹记得她那时走投无路,也去央求过他,他以不问政务为由拒绝了。如果同样的事再发生一遍,想必太傅照旧会袖手旁观吧。
山不来就我,我何不去就山呢。当谣言传到一定程度,她再去和亲,就是他罗隐不仁不义。太傅为了自己的名声,也得施一施援手吧!
几乎在须臾之间,宜鸾就制定好了新计划,她要抱住太傅这条大腿,和谁谈婚论嫁,都不及和太傅传出私情管用。至于面子,在生死面前不值一提,只要能留在砻城,她是一点面子都不想要了。
打定主意,她自得地笑出了声,这忽如其来的反应让少帝一头雾水,只管忧心忡忡地盯住她,“阿姊,你怎么了?”
宜鸾忙收起笑容,正色对少帝道:“你先前说金马殿空着是吗?从那里到太傅官署,需要多长时间?”
少帝算了算,“至多半炷香。”
好极了,半炷香时间,距离越近,传出风言风语的可能性就越大。
宜鸾道:“阿弟,你得想个办法,让我名正言顺住到金马殿去,否则太后那里不好交代。”
少帝想了想,“这有何难,阿姊看朕的吧。”
然后少帝就病了,人整天恍恍惚惚地,找不出病症,就是没精神。在床上躺了两天,议政告假,上课也告假,这让太后都着急起来,第三日一大早就赶到章德殿,质问太医,陛下究竟得了什么病。
太医支支吾吾,因为看不出病症,少帝又实实在在要死要活,不交代个子丑寅卯,头上这顶乌纱帽就要飞了。于是煞有介事地回禀太后,“陛下肝气郁结、痰气交阻、心神失养,须补血养心、益气安神……”说到最后还有些玄乎,搓着手道,“若是能招巫医来看一看,那更好,双管齐下,方是上策。”
鄢太后那张明艳的脸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这是何意?陛下中邪了?”
太医忙摆手,“安神、祈福,有百利无一害,真的。”
衣不解带照顾了少帝两天的宜鸾趁机说:“昨夜我守着他,听见他迷迷糊糊唤阿娘。母后,陛下一定是思念母亲了,还请母后常来看望他。”
鄢太后斜眼看了看少帝,当年先帝把丧母的少帝送给她养,说是母子,其实彼此也就相差十三四岁。鄢太后不喜欢小孩子,对少帝也不怎么关心,基本都是交给下面的傅母照顾。鄢太后是个清醒的人,并没有指望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忘了自己的生母,把她当亲娘。
所以现在少帝迷糊间喊阿娘,断不是喊她,长公主请她常来看望,也只是顺风话罢了。
鄢太后寥寥应了声,复对宜鸾道:“陛下抱恙,你是阿姊,多多照顾他吧。”
宜鸾等的就是这句话,“我照顾他,本就是应当的。不过太医说,陛下的症疾需要调养一段时间,我每日往返不便,晚间也得守着他。所以想禀母后,暂时搬到后面的金马殿来住,请太后允准。”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语调也诚恳,宜鸾自觉无懈可击,但在面对鄢太后犀利的目光时,还是感到一阵心虚。
时至今日,她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爹爹会对鄢太后如此痴迷。不可否认,鄢太后是绝色,她的出现,让西陵后宫的所有嫔妃黯然失色,但光是美就有用吗……
没错,还真的有用。
爹爹热脸贴冷屁股,贴得不亦乐乎,太后让他站着,他不敢坐着。由此可见,男人政务上的果决和私生活无关,曾经在宜鸾眼中那样伟岸的爹爹,还不是被鄢太后拿捏住了七寸。
也许这就是爱吧。
不过爹爹的爱,好像没有感化鄢太后。自从守了寡,她脸上的不耐烦,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继续扩张了。
她瞥着宜鸾,仿佛在斟酌这番话的可信度。但她又是个怕麻烦的人,最后懒于求证,随口就答应了。
宜鸾暗中雀跃,恭恭敬敬地把太后送出了章德殿。
搬到金马殿来,是她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求稳就是了。像作一幅画,色彩铺陈到位,重点处还需几笔勾勒。等日后看准了时机,在众人面前营造出声势,这场精妙的布局就可一举两得。
所以第二日去上课,又有了谈资,她装作不经意地向宜凤抱怨:“从金马殿到华光殿,路程更远了,走得我脚都疼。每日还得提早出发,真是心烦啊。”
宜凤是老实头儿,她真切地同情这位三妹妹,“太后怎么忽然下令,让你搬到金马殿去?这样来回多不方便。”
宜鸾说正是呢,“我也不愿意住到永和里。”
说完招来清河郡主连天的白眼,“得了便宜还卖乖。怎么会住到永和里去?当然是硬凑过去的!”
她们拌嘴,凌王世子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那十遍《道德经》,好像抄出了他和三公主更深的纠葛。
本来他不情愿,想尽办法推诿,后来他认命了,谁知三公主忽然对他不闻不问起来。那天的热情像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他怀疑一切不会是他的一场梦吧!
说不清心里是高兴还是悲凉,他忍不住过去问她:“你住进永和里,是为了离太傅更近一些吗?”
宜鸾眨了眨眼,没有回答。
宁少耘翕动了下嘴唇,发现女孩子真是莫名其妙,前一刻说看上他了,后一刻又和太傅不清不楚。感情这种事,怎么能闹着玩呢,他确实有点生气,但又不敢表达不满。毕竟三公主和太傅,他哪个也得罪不起,那十遍的《道德经》,就当是随礼好了。
小道消息在同窗间传得沸沸扬扬,年轻的孩子们,容易说风就是雨。正聊得热火朝天,太傅来了,众人立刻凝神静坐,谁也不敢多提一句题外话。
向上看,讲案后的太傅娓娓授课,讲五经、讲六艺,偶尔抬眼审视底下的学生,眼神宁静如海,不起波澜。
再看三公主,闷着脑袋盯住书页,仿佛那一排排文字中有秘境,看久了能盯出花来。
清河郡主慢慢舒了口气,气恼归气恼,还是得冷静下来。毕竟自己不是十几岁的小女孩了,她和太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成熟男女之间的关系,做什么要和小孩子争长短。
她想好了,自己也不是当真来读书的,要找准一切机会与太傅独处。只要两下里有了进展,就不用再来上什么课,浪费时间了。
整整坐姿,她愈发坐得娉婷,只等一下课,就准备和太傅好好套套近乎。
结果时运不济,那个讨厌的李宜鸾见她行动,又抢先一步挤到太傅面前,靦着脸说:“学生看《尚书》,有句话不懂,想请教老师。老师这就回官署吗?学生正巧与老师同路,莫如咱俩边走边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