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展望未来

现在我们展望一下未来,这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也许有的读者会不理解或感到困惑,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而不是实质。我们确定的起点,看到了正在成熟的事物,现在要做的是从中推出一个结论。人类理智的预见能力不比上帝差,麦·克斯韦以抽象的微积分为基础,发现并阐明了我们凭感觉不能发现的电磁波,赫兹按同样的基础制成了能显示电磁波的仪器,而马可尼把这一发明用到现实中。而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是眼睛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因此我们只要摆脱过去的固定思维,就能很容易地得出结果。

1921年我在书中曾提到过:面对有充分准备的,决心侵犯我国领土,从空中破坏我国交通、生产和工业中心并在居民中心散播死亡恐惧的敌人,不管我们在阿尔卑斯山部署多强大的陆军或在海上部署多强大的海军都是无能为力的。当时的人们也都承认这一点,今天的观点也是一样的,明天也必然一样,除非人没有常识地认为飞机不能飞、毒气不能杀人。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讲的,陆军是间接消耗国家抵抗力的机构,而海军是加速或延缓这种消耗的机构。

当陆军和海军努力寻求间接的方法粉碎敌人的抵抗时,航空兵却能直接打击敌人的资源力量,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粉碎它。人们曾经很满足于用炮弹击毁炮队,而今天却能摧毁为炮队生产大炮的工厂。一战时,为了击破带刺铁丝网保护的地域,人们发射了成吨的炸药和相当于整座矿山重的钢铁,而航空兵却可用轻而易举地用它的炮弹、炸弹和毒气更好地达到目的,根本不用考虑这种障碍的存在。陆军必须经过一段漫长时期的战斗击退敌人后才能到达它的心脏,航空兵则不一样,它甚至在开战前就可以准备好破坏敌人的首都。

对顽强抵抗的国家给以直接还是间接的摧毁,两种效果是不可相比的。当一个国家能够躲在陆海军的坚固盾牌后面的时候,它本身几乎感觉不到来自敌人的打击。这种打击完全由陆海军组织自己承受,它们有良好的结构和纪律约束,物质和精神上能够抵抗,也能攻击和反击。而航空兵则相反,它的打击对象是组织和纪律性较差、抵抗力较弱、不能攻击和反击的实体,因此,一定会更快更容易地使其精神和物质崩溃。在密集轰炸下,一支部队即使只剩一半或三分之一的人员也能继续作战,而作坊、工厂或港口的工人在第一批伤亡后就会瓦解。

给敌人精神和物质以直接打击将会缩短战争进程,迅速结束战争。著名飞机制造家福克非常了解他的所有外籍职工的心理,他说:“不要相信明天敌人会在军队和平民之间做出任何区分,敌人会用最有威力最可怕的手段如毒气等来对付平民百姓,尽管在和平时期他可以表示最良好的意愿。接受最严格的武器限制也无用,敌人会派出许多中队的飞机去摧毁主要城市。未来战争将是可怕的,对此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

福克是对的。我们不能等敌人开始使用条约禁止所谓的非人道武器,才认识到以牙还牙是正当的。这种做法没有任何意义,且代价太大,因为它把主动权交给了敌人。各交战国是绝对需要地、必须毫不犹豫地使用一切手段,不管是不是被条约禁止。这些条约和即将发生的悲剧相比,不过是一堆废纸。

这是一幅阴暗血腥的图画,但它必然发生,躲避起来是没用的。如果人们认识到防御只是一种幻想,那么这幅画面就更血腥了,这也是由航空兵的特性造成的。一架活动半径为500千米的飞机由科西嘉岛中部起飞,不仅能够攻击撒丁岛全部,还能攻击意大利半岛其他任何地方,东至塔兰托和威尼斯,南至特尔莫利和萨勒诺。为了保卫这架飞机威胁的所有城市中心,我们不得不向每个城市派出防空飞机和高射炮。

为了确定能打退这架飞机,需要多少防空飞机?多少高射炮?为了不受突袭,需要在地面组织什么样的观察勤务?为了及时发现敌机,观察哨、防空飞机、高射炮要如何警戒?而当它到来时是不是一定有把握阻止它的攻击,总之为了这种防御要投入无法计算的资源和精力。而所有这一切的投入仅仅是因为这一架甚至根本不用起飞和飞行的飞机,仅靠它的潜在威力就牵制了所有的资源和人力。

如果一架飞机扩大为100架或1000架呢,如果我们考虑到战时必须有相当规模的空中力量与之抗衡,就会认识到,为了这种纯粹消极的防御行动投入的资源比采取攻击要大得多,可能会大到我们无法承担的地步。我想我们有更好的出路,放弃这种消极的耗费巨大的方法,用我们自己的空中力量去主动进攻对我们有威胁的敌人,在它的巢穴中击毁它,从而结束这场噩梦和威胁。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这不是更好吗?

航空兵有卓越的进攻手段,完全不适合防御。实际上,将它用于防御会陷入困难的境地,防御需要的空中力量比敌方的进攻力量大得多。一战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进攻原则,但凡是坚决的进攻都是成功的。我们在合适的时机轰炸了波拉,尽管我们的航空兵在最后的关头一直处于优势,可奥军直到停战那天还一直在轰炸我国的特雷维佐。

几个月前,英国伦敦进行了一次防空演习,除高射炮和各种部署外,用于防御的飞机和进攻方一样多。另外,防御方知道进攻的日期。进攻方的实力和防御方不相上下,而攻击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受到限制。一切条件都对防御有利,可演习结果是伦敦仍然遭到轰炸。

因此防御应只限于减轻空中进攻的威力,如疏散重要机关、准备防空掩蔽部、采取防毒气措施以及类似活动,只有特别重要的中心才应由高射炮防卫。因为从物力上来讲,不可能有很多的高射炮来有效地保卫整个领土。据说,要有效地保卫米兰,需要有300个高炮连。计算一下要保证意大利所有重要城市的安全,将需要多少高射炮呢?海岸防御和对空防御的情况一样。既然不可能防卫整条海岸线甚至较重要的海岸要塞,从军事观点看,只能保卫最重要的点——坚固的海军基地。其他各点即使大的海岸城市也只能不加防护或依靠舰队去保护。同样,保护领土不受空中攻击也应该依靠航空兵,它能击退、打败、摧毁敌人的空中力量。

唯一一个可靠的防御空中进攻的方法就是夺得制空权,阻止敌人飞行,同时保证自己自由飞行。要阻止敌人飞行,就必须摧毁它的飞行器。这些飞行器可以在空中,以及地面的机场上、机库中或工厂中找到。要摧毁它们,就必须有一支能在任何它存在的地方加以摧毁的空中力量。根据这种认识,多年来我一直在宣传建立独立空军的重要性,它是一个足以进行空中作战来取得制空权的飞行器集群。

一战中人们还没有这种认识,当时航空兵只是被当作配属兵器用来协助和促进陆上或海上的战争。当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空中战争,进行的几次空战和冲突只是局部有限的活动,而且常常是孤立的一架飞机的活动。人们并不追求空中胜利,只希望取得空中优势。在停战之前,双方根据拥有兵力的多少进行着辅助性的空中活动。今天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空中力量的规模将导致大群飞机之间真正的空战。

我们不用讨论细节就能明白,能进行空战又能对地面进行轰炸的独立空军能夺得制空权,因为它能在空中或地面上摧毁敌人的飞行器。因此,独立空军通过空中进攻能使敌人的飞行器减少到最小,使其在空中战争中发挥不了作用。

制空权会带来以下优势:

1.它能防护一国领土、领海不受敌人的空中攻击,因为敌人已经没有办法发动进攻,因此,它保护了国家物质和精神的抵抗力不受敌人的直接攻击。

2.它使敌人的领土暴露在我方空军的进攻之下,因为敌人已经不能在空中活动,所以我们对它们的进攻很容易,它能对敌人的抵抗给予直接残酷的打击。

3.它能完全保护自己领土的陆海军基地和交通线不受损害,进而威胁敌人的这些领域。

4.它能阻止敌人从空中支援其陆海军,同时使其无法支援空中。

除了这些优势,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取夺制空权的一方可以阻止敌人重新建立空中力量,因为它能破坏对方的物质资源和制造场所,这就等于最终控制了天空。

认识到制空权的这些优势,就应该明确了制空权对战争结局的决定性影响。

我已经完整地讲述了制空权,因为掌握制空权的一方能阻止敌人重新建立它的空中力量。不仅如此,拥有制空权的一方还可以根据意愿增加自己的空中力量。空权受限的国家不得不忍受敌人在空中对自己领土发起进攻而又无计可施,随着敌人进攻性的空中力量增强,这种进攻也会加强,自己的陆海军对这种进攻却束手无策。先不去计算它的物质损失,单对于处于长久恐怖中的民众及其感到无能为力的军队,在精神上就会产生巨大影响。

陆军和海军的交通线将被切断,基地将被破坏,国家向军队运送的供应也将完全断掉或变得断断续续和不安全。即使一个国家能够保护自己的海上航道,有制空权的独立空军只要破坏它的商用港口,就能切断它的海上交通线。这时会有一个很合乎逻辑的想法就是:一个国家处于这样一种劣势地位肯定会丧失获得胜利的信心,这也就是失败的开始。

仔细想一下,就会认识到这是多么切合实际。英国的天空被控制后,它英勇的舰队和海上优势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即使它的商用船能把供应品运到港口,也不能从船上卸下运出。未来战争的概况就是:遍布全国的饥饿、荒芜和恐惧。这样的情景还不能破除在这个问题上的陈旧保守观念吗?

夺得制空权本身即使还不能确保一定取得胜利,却一定是进行未来战争的必要条件。它将永远是必要条件,如果独立空军有足够的进攻实力粉碎敌人的精神和物质抵抗,那么它又是充分条件。如果空军剩下的实力不足,剩下的战争将由陆海军部队决定,它们有了制空权,对完成任务也将大有帮助。

既然掌握制空权具有决定性意义,就必须马上创造一切条件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支能进行空中作战的独立空军,它应是在一国人力、物力可能范围内最强大的,因此必须利用国家的全部现有资源。这是我倡导的坚定原则,没有例外,因为任何资源如果脱离这个重要目的,或不用,或只用一部分,都将减少夺得制空权的概率。

我已经阐明空中防御为何要投入很多的兵器,因为航空兵的防御价值比进攻价值小得多,独立空军100架进攻飞机比500架或1000架防御飞机的作用更大。如果敌人夺得了制空权,我们陆海军的配属航空兵也许没有付诸一次行动就会被摧毁,但如果我们掌握了制空权,我们的独立空军就能向陆海军提供重大有效的帮助,配属航空兵在己方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己方夺得制空权的情况下又是多余的。

因此我一直认为:不需要进行空中防御,因为它实际是没有用的;不要配属航空兵,因为它实际也是多余无用的。相反,只需要一支无例外的包括国家全部可用的航空资源的独立空军。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极端的,但这只是与一般论断不同的另一种论断而已。一般论断是一种很差的答案,在战时也是最糟的。我的论断会使我和不同意我的人发生冲突,但我坚信我会赢。

既然保卫自己免遭空中攻击的唯一方法是攻击并摧毁敌人的空中力量,既然一切资源的使用偏离这一基本目标都会减少夺得制空权的机会,那么空战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准备承受敌人空中进攻的同时最大可能地进攻打击敌人。

乍看这个原则很残忍,尤其想到空中进攻可能造成的痛苦和恐怖时更是如此。但这就是原则,是一切战争活动中都要遵守的原则。一个陆军指挥官为了给敌人更大打击,通常做好损失几十万人的准备,不管牺牲多少人,只要能取得胜利。一个舰队司令官为了能击沉敌人更多的舰船,宁愿损失一些部队。同样,一个国家必须做好忍受敌人空中进攻的准备,以便给它更大的打击,因为只有给敌人造成比自己更大的损害才能赢得胜利。

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条原则不人道,主要的原因是,当这一条原则应用于空战时,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因为战争已经不再是军队与军队之间的冲突,它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全体人民之间的冲突,一战的形式是军队之间的长期消耗,这自然是合理的。现在由于航空兵的加入,使人民直接对抗人民,国家直接对抗国家,越过了以往战争中隔在它们中间的保护屏,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人民和国家融为一体与另一国作战。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当人们听到一些妇女儿童在空袭中被炸死会心痛,而听到成千上万的士兵战死却无动于衷。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可是传统观念认为士兵的生命就应该是在战斗中死去的,所以他的死亡引不起人们的重视,而实际上士兵这样一个健壮的年轻人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具有极大的个人价值。

德国人已经快达到他们使用潜艇的目标了。我们批评潜艇战,说它是残忍的,以激起世界舆论的赞同。这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也有权力这样做,但我们担心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它多么惨无人道,而只是它威胁着我们。潜艇只造成了大约1.7万人的死亡,这和被人们认为人道和文明的兵器造成的几百万人的死亡屠杀相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如果一战是潜艇战,将不会有这么多的流血牺牲,人们应该把战争看成是没有感情的可怕的科学。

人们曾经强烈地批判潜艇让沉船的人听天由命,不给予任何救助。但潜艇所做的只是和英国人一样,当一艘英国船在救起另一艘船恰巧被鱼雷击中时,指挥官不得不下令让遇难船上的人听天由命,以免救援船再受到鱼雷的袭击,而这艘遇难的船上的人就是他们的同胞,不是敌人。战争要么不打,只要打起来,双方必须毫不留情地攻击。法国青年学校对这个问题的提倡态度很像德国人。认为战争不是这样的,这肯定会使自己陷于困境。

今天,不管从事实上还是理论上来讲,都不再有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的区分了。从理论上,当国家进行战争时,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士兵拿枪,妇女在工厂装炮弹,农民种粮食,科学家做实验。从事实上,今天的战争可攻击到任何人,目前看来最安全的地方可能是堑壕。

粉碎敌人的抵抗就赢得了胜利,而直接攻击它抵抗最弱的地方能更容易、迅速、经济、牺牲少地做到这一点。武器的效力越大,威力越大,就越能更快地实现主要目标,对精神抵抗的影响也越深,因而它也就成为最文明的战争,因为损失与关系到的人数相对较少。武器越适用于攻击一般平民,个人的利益受到的损害就越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人们不能再说:“我们大家都准备战争,但去战斗的是你们。”

现在人们都会相信战争将从空中开始,因为双方都想获得突然性的优势,甚至在宣布战争开始前,就会有大规模的空中活动。空战必将是紧张激烈的,因为各方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敌人最大的打击,并从空中摧毁敌人的航空兵器,使它无法进行任何还击。独立空军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最大的力量,坚决地打击敌人并反复攻击。因此,在战争爆发时就做好准备的空中力量将决定空战的胜败,不能只依靠战争过程中动员起来的力量,被打败的一方不可能再建立另一支独立空军。一切可用力量都必须立即投入战斗,保留任何兵力或移作他用都将降低胜利的可能性,集中使用的原则必须绝对遵循。

陆战中可凭借防御改变兵力的劣势,争得时间挖战壕,架设带刺铁丝网,占据坚固的阵地。而在空中却不能阻止敌人以赢得时间。空中战争是完全暴露的。

空战是紧张的、激烈的、暴露的、紧迫的,没时间创建新的部队,作战的高速度和高效能决定了空中战争须速战速决。我讲过,一战之所以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是由于防御的巨大作用造成的。而在空中,防御根本没有任何价值,没做好准备的一方就将失败。空中战争的时间是短暂的,一方将迅速获得优势,一旦夺得制空权将是永久性的。

空战的结局绝对比陆战、海战来得快,因此,陆军和海军必须做好在天空被控制的时作战的准备,即使这种局面非常短暂,我们也应加以考虑。

如果丧失了制空权,陆军和海军将处于一种什么境地呢?到现在为止,陆上和海上的战争一直依靠基地和交通线的安全。占领敌人的基地或破坏它的交通线是战略和战术上的巨大成功,因为这样就把敌人置于困难危险之中。如果陆海军的天空被控制,这将使它们的基地和交通线不仅暴露在敌人的进攻之下,而且它们也无法对这种进攻进行有效的反击。换句话讲,如果陆海军的天空被控制,他们将彻底被隔断。因此如果陆海军在失去制空权后想保持作战能力,就必须改变它的作战形式和方法,使之尽可能不依靠基地和交通线,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航空兵的出现给陆军和海军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但必须加以解决,哪怕做出根本上的改变。如果解决不了,陆海军的作用将因为敌人掌握了制空权而接近于零。现代陆军的装备庞大且消耗巨大,必须依靠铁路和公路提供的大量正常供应。如果这种供应不能正常运行或被切断,陆军的正常活动就会受到干扰,它的打击能力也将减弱,甚至瘫痪。在丧失制空权后,一支陆军越是需要紧急的、连续的供应,它就越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为了清楚地认识这种局面,我们只要设想一下:我们的陆军部署在阿尔卑斯山西部,我们仅有的四处铁路中心切瓦、尼扎·马利提马、阿斯蒂、奇瓦索被破坏,其结果就是,再没有供应品能由伦巴第省和利左里亚省,即从我国内地送往军队。这四个铁路中心距国境现在只有约30分钟的飞行距离,我们坚信有进攻能力的敌人在掌握制空权后,一定会破坏它们并阻挠对它们的修复。因此我认为现代陆军要变得灵活,尽可能不依赖基地,这是很重要的。

同样,海军想要在失去制空权后仍能继续作战,也必须摆脱和基地之间的依赖关系。大型军港及其兵工厂、仓库、供应站、各种设备,都是空中进攻的好目标,即使有高射炮防卫,它们的安全也是个难题。海军需要考虑这种局势带来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是很重要的。

另外,不管我方海军的实力如何,夺得了制空权的敌人只要破坏了我们的商业港口,就很容易切断我们的海上交通。瑞士独立空军如果夺得了制空权,就能切断我们的海上交通,这看似不可能的情况却是现代战争中最可能的。

以上简单介绍了航空兵对陆战和海战的影响,这种影响要求陆军和海军有一个新的调整,它足以使人们认识这一革命的涉及的范围之大和陆海军面临问题的严重。必要的改革不仅涉及形式,还深刻影响着这两个军种的实质,而新的问题也不是仅靠增加一些配属航空兵就能解决的。

航空兵的另一个作用是使进行战争更容易了,创建一支独立空军比组建陆军和海军要容易得多。1000架6000马力的飞机,费用大概相当于10艘战舰,只需要2万吨物资、2万~3万人,其中驾驶员4000~5000人。而具有1万架飞机的独立空军除携带1.6万~2.4万挺机枪和2000门小口径炮用于空战外,在一次飞行中能向敌国任何地方投下4000~6000吨炸弹。可以说,这是一支迄今为止最强的进攻力量,只有另一支和它相同的独立空军才能与之抗衡。

一个工业组织成熟的国家能很快造出1000架飞机,而一个组织良好的化工部门能很容易地提供弹药。航空运输发达的国家,训练飞行员也是件容易的事。此外,民用飞机几个小时就可以改装成军用飞机,它的乘员也不用花时间去寻找,只要换上制服就可以变为军人。

这样一种情况,让复仇的希望更容易滋长,因为它不再需要摧毁庞大的陆军和海军。禁止战败国家重建陆海军或许是错误的,因为这将迫使它们转战天空。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独立空军的重要性,可以将飞机和一种特殊的大炮相比,它的炮弹射程和飞机航程相同并有专门的观测员能将炮弹引向指定目标。独立空军可以和一个大的炮队相比,它虽驻扎在广大地区,却能集中火力射击在它飞行半径内的所有目标。

我们假设在帕多瓦谷地有一支航程1000公里的独立空军,这支“炮队”的火力能射击任意集中于法国、德国、奥地利、南斯拉夫甚至伦敦的一切目标。我们设想不是独立空军,而是与它相当的大炮队。不管我们的敌人是谁,也将有一个类似的大炮队,能够打击意大利国土任何地方。怎样避开敌人这些炮弹呢?我们不可能有一把能遮住全国的装甲保护伞,最容易、最实际的方法当然是摧毁炮队,使它沉默——这就是争夺制空权。

在摧毁敌人的炮队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目标,因为我们已经不受敌人的攻击了。那要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呢?当然是当时的条件下对我们最方便有利的目标。可以是直接影响敌人抵抗的目标,如大城市、工业和居民中心等,通过这种直接打击国家本身的方式让它投降;也可以攻击敌方陆军基地和交通线,以削弱其对我国陆军的抵抗;如果敌方海军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我们也可以攻击它的海军基地;如果敌方的供应是依靠海运,则可以破坏敌人的商港。选择目标是战争最高指挥官的职权,因为他是唯一掌握情报最全、能选择资料的人。但在任何情况下,炮队应在集中的时间和空间里密集使用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用这样一支炮队去对付失去了类似炮队的敌人,这种优越性就是制空权的价值。既然夺取制空权是要摧毁敌人同样的“炮队”,那么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前,一门“炮”也不能从“炮队”中抽走,因此,空中防御和配属航空兵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如果我们的“炮队”被摧毁,这些最终是无用的,而如果我们的“炮队”摧毁了敌人,这些又是多余的。

另外,独立空军对地面的进攻威力取决于它能携带并投向敌人的破坏物质的数量和威力,这些物质的效力是不同的,因此,独立空军的破坏威力和它使用的破坏物质效力成正比。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破坏物质的效力提高一倍,独立空军的破坏威力就增大一倍,这使我们懂得改进破坏物质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换个说法,也就是化学工业必须与战争所采取的措施合作。航空兵的建立和加强不仅依靠航空训练部门,还依靠制造优良飞机的工厂和埋头苦干寻求威力更大的化学物质的化学家们。

我自认为已经讲清楚了未来战争中航空兵和夺得制空权的重要性,以及航空兵给战争形式和特性,包括给陆战和海战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合情合理地认清未来的战争。

不管进行战争的一方是什么目的,只要你决定战斗,在这一刻就要对敌国集中地投入全部空中力量,不要等到宣布战争开始,利用突然性的优势,直接攻击和使用化学武器最大限度地去攻击敌人。为了先发制人,由来以久的外交礼节都将被抛之脑后。在某天的早晨,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及重要机场将被突袭,就像遭遇地震一样。例如,德国可能决定摧毁巴黎而不是法国50处航空中心,宁愿摧毁法国心脏而不是它的航空兵。当然,对方的空中力量将迅速反击。随后,在空战最激烈的时刻,陆军将出动,海军也将开始战斗,二者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空中进攻的影响。随着空中斗争接近结局,一方对敌人国土及其陆海军的空中攻击将减弱,而另一方的进攻将更强更猛,最后赢得制空权的一方将保护自己的领土不再受空中攻击,而失败的一方却无力对付它。

这时也是战争最悲惨阶段的开始,丧失制空权的一方不得不忍受着无情的攻击,进行力量悬殊的战斗。它的陆海军也不得不在基地和交通线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作战,而对方的陆海军却有安全的基地和交通线。失败方的海上交通将在港口处被切断,它的领土的要害也将遭到残酷可怕的攻击。

这种情况下,丧失制空权的一方只能进行持久而缓慢的陆地战争,但取胜的机会变得十分渺茫。从一切前景看,除非在兵器和资源上占极大优势,不然丧失制空权的国家根本等不到陆上和海上来决定胜败,斗志就崩溃了。

因此我说,无论如何,让我们控制自己的天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