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福特纪元(A.F.):小说中把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奉为“新世界”的上帝,并将福特公司1908年第一辆T型汽车下线作为“新世界”纪元的开始,所以福特纪元632年,相当于公元2540年。
[2]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玛(Gamma)、德尔塔(Delta)、爱普西隆(Epsilon):分别为希腊字母表中的头五个字母α、β、γ、δ和ε的音译,在小说中代表新世界中的五个种姓,同时每个种姓又细分加和减、双加和双减,如:阿尔法加、阿尔法双加、阿尔法减……其中阿尔法为最高种姓,爱普西隆为最低种姓。
[3]博卡诺夫斯基程序(Bokanovsky’s Process):为译文可读性考虑,以下简译为“博氏程序”。
[4]蒙巴萨(Mombasa):位于肯尼亚东南部,东临印度洋,是肯尼亚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城市,同时还是富有魅力的旅游胜地。气候为热带海洋性气候,最高年平均气温32.7℃,最低为20℃。
[5]雅利安人(Aryan):属高加索人种,被认为印欧语系民族的共同祖先。白人至上主义者认为,金发碧眼的白种人就是雅利安人。
[6]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其作品具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同时还是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其主要代表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圣女贞德》、《卖花女》等。
[7]福特T型车(Ford Model T):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于1908年至1927年推出的一款汽车。第一辆使用流水线生产的T型车于1908年9月27日在美国底特律皮科特厂下线。因为小说中的新世界将福特奉为上帝,将T型车下线的时间定为新世界纪元的开端,所以在下文中,主任在肚子上画了T字,以示对福特的尊崇。
[8]穆斯塔法·蒙德福爷(his fordship, Mustapha Mond):英国人对贵族一般尊称lordship(爵爷),小说中因将福特奉为上帝,故改lordship为fordship(直译为“福特爷”)用以尊称主宰,为简洁起见,故译为“福爷”。
[150]哈拉帕(Harappa):巴基斯坦城市,古代哈拉帕文明(即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祥地。
[151]迦勒底的乌尔(Ur of the Chaldees):乌尔据说是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的诞生地,是北迦勒底最大的城市和商业、政治中心。《圣经》称乌尔为“迦勒底的吾珥”,迦勒底人大约在公元前十世纪在乌尔定居。其遗址位于今伊拉克巴格达以南地区。
[152]底比斯(Thebes):古埃及都城。在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叶的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底比斯曾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都城,曾被古希腊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
[153]巴比伦(Babylon):距今约五千年前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文明古国,在今伊拉克版图内。古巴比伦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迄今,古巴比伦“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七大奇迹之一。
[154]诺萨斯(Cnossos):在今希腊克里特岛北部沿岸,约存在于公元前三千年到二千年代末。二十世纪初,经考古学家多次发掘,发现了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的米诺斯王宫遗址、作坊、器具、艺术品及大批线形泥版文书,表明当时已出现阶级社会和有高度发展的青铜文化。
[155]迈锡尼(Mycenae):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阿尔戈斯平原上的一座爱琴文明城市。从公元前十六世纪上半叶起,希腊人在巴尔干半岛南端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
[156]奥德修斯(Odysseus):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主人公,曾指挥特洛伊战争,献木马计,使希腊获胜。
[157]约伯(Job):《圣经》中的人物,上帝的忠实仆人,以虔诚和忍耐著称。
[158]乔达摩(Gotama):佛祖释迦牟尼的原名。
[159]中央王国(the Middle Kingdom):在世界史上既是“中国”的英文旧译,又指公元前2050 年至公元前1700 年之间的古埃及中央王国时期,也指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园元十三世纪繁荣昌盛的古印度中央王国时期。此处应指古埃及中央王国时期。
[160]帕斯卡(Pascal,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后人为纪念帕斯卡,用他的名字作为压强的单位,简称“帕”。
[17]西普香水(chypre):一种法国造檀香型香水。
[18]弗洛伊德(Freud):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小说中的主宰将美国汽车大王福特(Ford)跟弗洛伊德混为一谈。
[19]萨摩亚(Samoa):原名“西萨摩亚”,为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中心,位于太平洋南部,萨摩亚群岛西部,1962年独立,1977年更名为“萨摩亚共和国”,现为英联邦成员国。
[20]特洛布里恩(Trobriands):西太平洋新几内亚岛东南所罗门海小岛群,现属巴布亚新几内亚。
[21]此处原文为“Ford’s in his flivver, all’s well with the world”,系仿英国诗人勃朗宁诗句“God’s his heaven—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上帝坐天堂,世人享吉祥)而作,以示讽刺之意。
[22]气感(pneumatic):小说所描述的新世界中,沙发是充气的,座椅是充气的,乃至鞋子也是充气的,所以性感的女人也变成“气感”的女人。
[23]九年战争(the Nine Years’War):在欧洲历史上,共有两场“九年战争”,一是1594至1603年间发生的一场爱尔兰人反抗英国统治的战争,亦称“泰伦起义”;二是1688至1697年间法王路易十四为大规模的殖民扩张,与英国、荷兰和神圣罗马帝国组成的联盟而进行的战争,历史上又称“大同盟战争”。文中既非前者,亦非后者,因为发生的时间为福特纪元141年,即公元2054年。
[24]选帝候大街(Kurfürstendamm):亦译为“库达姆大街”或“裤裆大街”,是德国柏林最著名的大道之一,得名于昔日的勃兰登堡选帝候。
[25]第八区(the 8th Arrondissement):法国巴黎二十个行政区划之一,是巴黎的主商业区,也是名胜古迹集中的地区,其中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协和广场、爱丽舍宫,以及法国总统官邸都在该区。
[26]戈尔德斯格林(Golders Green):英国伦敦巴内特区的一个地区。
[27]马尔萨斯带(Malthusian belt):马尔萨斯是英国经济学家,认为人口的增殖比生活资料的增长要快,因此主张对人口增长进行积极抑制。小说中为节育而将避孕药剂置于腰带之中,故用马尔萨斯的名字命名。
[28]舒麻(soma):soma(苏摩)原为一种蔓草,取其茎在水中浸泡后,以石榨取黄汁,经羊毛筛过滤,再以水稀释,加入牛乳、麦粉搅匀,发酵后酿成苏摩酒。古印度神话中常以此酒祭神。在《梨俱吠陀》中称苏摩酒为天神之甘露,可赋予引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小说中的soma概源于此,是新世界中药物学家和生化学家发明的、让人忘却世间烦扰,进入“欣快异常、美轮美奂、飘飘欲仙”状态从而获得永恒的迷幻药。为区分见,故有此译。
[29]查令T字塔(Charing-T Tower):得名于英国伦敦的查令十字(Charing Cross),后者得名于古时立于此的一座埃莉诺十字(Eleanor cross)。埃莉诺十字是十三世纪末,英王爱德华一世为纪念死去的埃莉诺王后所建的十二座顶端为十字架的纪念碑,因坐落于当时伦敦城西郊的查令村内,故名“查令十字”。在小说中,十字架改为T字,故译为“查令T字塔”。
[30]汉普斯特德(Hampstead):伦敦的一个地区,俗称“汉普斯特德村”,位于查令十字西北四英里。
[31]斯托克波吉斯(Stoke Poges):英格兰白金汉郡南部的一个富足村庄,以庄园和乡村俱乐部著称,据说是格雷《墓园挽歌》的背景地。
[32]埃克斯穆尔(Exmoor):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个丘陵高地,曾为皇家上林苑,现为国家公园,占地692.8平方公里。
[33]伯纳姆比奇斯(Burnham Beeches):占地220公顷的原始森林,在白金汉郡的法纳姆公地、伯纳姆和贝康斯斐附近,距伦敦大约40公里。
[34]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 bey):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1540年后,一直为国家级圣公会教堂。
[35]色嗜管乐手(sexophonist):系作者将saxophonist(萨克斯管乐手)一词中的字母a变成e而杜撰的词,因杜撰后的词含有sex(色),故有此译。
[36]德门山(Ludgate Hill):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所在地。
[37]卡拉拉(Carrara):意大利西北部马萨—卡拉拉省城市,以生产白色和蓝灰色大理石著称。
[38]大亨利(Big Henry):系作者依据伦敦大本钟(Big Ben)杜撰的大钟,“亨利”(Henry)是汽车大王福特的第一个名字。
[39]原文仿英文童谣“Georgie Porgie, Puddin’and Pie/Kissed the girls and made them cry/When the boys came out to play/Georgie Porgie ran away”而作,以讽刺新世界糜烂的享乐主义。
[40]原文“You can’t teach a rhinoceros tricks”是仿照英语谚语“朽木不可雕,人老不可教”(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故有此译。
[41]牛津辩论社(the Oxford Union):牛津大学城的辩论协会,始创于1823年,其历史之悠久仅次于剑桥联合会,因其辩论之激烈而闻名于世,是许多未来政坛领袖的练兵场。
[42]湖区(the Lake District):位于英格兰西北部,是英国最美丽的国家公园,广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不但以其湖景山色、绿树成荫而著称,而且以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等“湖畔诗人”的诗篇而著称。
[43]斯基多峰(Skiddaw):位于英格兰湖区国家公园,最高峰为海拔931米,是英格兰地区第四高峰。
[44]原文“A gramme in time saves nine”系仿英谚“A stitch in time save nine(小洞及时补,免遭大洞苦)”而作,故有此译。
[45]圣菲(Santa Fé):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圣菲县的政府所在地。
[46]语出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二幕第二场,原文是麦克白弑君后内疚的内心独白。
[47]卜公(Pookong):印第安人信奉的神,可能是前文中提到的画像中的鹰。
[48]麦斯卡尔酒(mescal):印第安人用龙舌兰酿造的一种烈性酒,产自墨西哥的最为著名。
[49]佩奥特(peyotl):指中美洲印第安人用佩奥特仙人掌提取的一种致幻剂。
[50]阿沃纳维罗娜(Awonawilona):美国新墨西哥州祖尼印第安人神话中世界的缔造者,她自己首先变成太阳,创造了天公和地母,而天公和地母又在地球深处的四个洞穴中创造了世界万物。
[51]埃莎娜勒茜(Etsanatlehi):纳瓦霍印第安人神话中创造世界的神灵之一,她帮助创造了天和地。但在英语中往往喻指“善变的女人”。
[52]语出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原文是哈姆雷特咒骂其不贞母亲的话。
[53]语出《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原文是哈姆雷特谩骂弑兄、篡位、夺后的叔叔克劳狄斯的话。
[54]语出《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三场,原文是哈姆雷特伺机为被害的父王报仇时说的话。
[55]语出《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原语是麦克白在重兵围困之下,得知自己的王后疯死后表达悲观的话。
[56]米兰达(Miranda):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中的女主角,三岁时随父亲普洛斯彼罗被流放到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活了十二年之久。自幼对身边的世界充满了无知,因此处处表现得富有同情心。
[57]语出《暴风雨》第五幕第一场尾声。女主角米兰达被引荐给衣着华丽的聚会者,但并不知道华丽外衣下包藏着的祸心,惊喜之下道出了本剧中最著名的台词:“啊!真壮观啊!这里有这么多貌若天仙的人啊!人类多么美丽啊!啊!美妙的新世界,有这么出色的人物。”小说书名《美妙的新世界》便源于米兰达的这段台词,以喻新世界表面上是祥和,快乐的,实质上是丑恶无比,肮脏透顶的。
[58]怀特霍尔(Whitehall):伦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地区的一条主要街道,英国政府及其各部部门云集于此,俗称“白厅”。
[59]莫卡辛(moccasins):北美印第安人穿的、用鹿皮或其他软皮制作的一种无跟、软帮皮鞋。
[60] L.C.是列宁娜·克朗(Lenina Crown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61]真在(real presence):天主教神学圣事论学说中的概念,按照天主教的传统观点,在弥撒中经过祝圣的饼和酒内,耶稣的肉体、血、灵魂和神性真正存在其间。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以来,新教各宗派对圣餐的看法不一,多数认为饼和酒只是耶稣体血的象征,耶稣的本体并不真正存在于其中。
[62]语出莎士比亚悲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第一幕第一场,原文是特洛伊罗斯向潘达洛斯倾述自己对克瑞西达爱慕时说的话。
[63]语出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三场。当劳伦斯神甫告诉罗密欧,埃斯卡勒斯亲王没有判他死刑,而是将他驱逐出境时,罗密欧想到再也见不到心爱的朱丽叶而表达的失望心情。
[64]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伦敦市中心卡姆登区的一个地区,原为罗素家族开发的时尚住宅区,后演变为文化、教育、卫生等机构云集的地区,也是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和英国皇家戏曲学院所在地。
[65]语出莎士比亚戏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第一幕第三场,原文是克里奥佩特拉对安东尼表达依依不舍心情时说的话。
[66]达罗毗荼(Dravidian):又译“德拉维达”,是南亚操达罗毗荼语系诸语言各民族的统称,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地区。
[67]爱丽儿(Ariel):《暴风雨》中的精灵,为流落荒岛的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所救,又帮助普洛斯彼罗呼风唤雨,引仇人前来,令他们悔悟,认错。
[68]伊顿公学(Eton College):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地处白金汉郡的泰晤士河畔,与温莎宫隔岸相望。伊顿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摇篮。
[69]勒普顿塔(Lupton’s Tower):以教会和教育领袖罗杰·勒普顿的名字命名的钟楼,勒普顿曾任伊顿公学教务长,在伊顿有他捐资兴建的小教堂(死后葬在此)、钟楼和宿舍。勒普顿塔(钟楼)是伊顿公学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小说中似乎将塔楼的高度夸大了。
[70]萨沃伊(Savoy):伦敦西区萨沃伊剧院和萨沃伊酒店所在地,位于斯特兰德大街和泰晤士河之间,原为中世纪伦敦最壮观的萨沃伊宫所在地。
[71]在莎士比亚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剧中人鲍西娅以金、银、铅三个盒子让她的求婚者猜哪一个装有她的画像,结果巴萨尼奥选择了铅盒,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盒子,赢得了鲍西亚的芳心。
[72]福特女青年会(Y.W.F.A.):全称为Young Women’s Ford Association。西方国家有许多YWCA(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基督教女青年会),在本小说中,以Ford取代Christian,以示讽刺之意。
[73]多维尔(Deauville):法国西北部城镇,以诺曼底最优美的海岸闻名,是夏季高级度假胜地。
[74]卢克雷齐娅·阿胡佳里(Lucrezia Ajugari,1741—1783):意大利花腔女高音,其音域跨越三个半八度。莫扎特在帕尔马公爵歌剧院听她在高音C调之上又唱出一个C调之后,在1770年3月24日的信中称赞她:“我未曾想她居然能唱出如此的C调女高音,但我的耳朵告诉我,我没有听错。”
[75]莎士比亚悲剧《奥赛罗》中的奥赛罗是“威尼斯的摩尔人”。摩尔人是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和葡萄牙)、西西里岛、马耳他、马格里布以及非洲西部和北部的黑人、阿拉伯人、柏柏尔人组成的穆斯林居民。历史学家认为,尽管非洲摩尔人占大多数,其实摩尔人并没有人种和种族上的区别,而是一个阶级和文化的统称。
[76]朗伯斯(Lambeth):英国伦敦坎特伯雷大主教官邸,位于伦敦中心城区,北临泰晤士河,距威斯敏斯特教堂200米。
[77]圣海伦娜(Saint Helena):南大西洋的一个火山岛,为英国最早的海外领地之一,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岛屿。英国政府曾长期把它作为囚犯的流放地,拿破仑曾经被流放到这里。
[78]语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第五场,原文是罗密欧初次见到并赞美朱丽叶的话。
[79]语出莎士比亚长诗《凤凰与斑鸠》。该诗是一首歌颂理想爱情死亡的寓言诗,被公认为莎翁最晦涩难懂且引起许多争鸣的作品,曾被称为“第一首广为流传的形而上诗篇”。
[80]语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五场。提伯尔特为朱丽叶的堂兄,在决斗中被罗密欧杀死。
[81]此处原文为“removes his pearl from before swine”,系仿英谚“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把珍珠丢在猪面前)而作,后者意译为“把珍贵的东西送给不识货者”。
[82]此处原文为“A doctor a day keeps the jim-jams away”,系仿英谚“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而作。
[83]语出《暴风雨》第三幕第一场,原文为腓迪南赞美米兰达时说的话。
[84]语出莎士比亚《暴风雨》第三幕第一场开头,腓迪南的独白。
[85]与上注同。
[86]语出《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第三幕第二场,原文是特洛伊罗斯向克瑞西达表达爱意时说的话。
[87]语出《暴风雨》第四幕第一场,原文是米兰达的父亲告诫未来女婿腓迪南时说的话。
[88]语出《暴风雨》第四幕第一场。原文是腓迪南对米兰达的父亲作出承诺时说的话。
[89]语出莎士比亚悲剧《雅典的泰门》第四幕第三场。原文为:“不要让处女的面颊软化了你的利剑;因为胸衣的镂空处暴露着吸引男人目光的乳头,不应受到怜悯,而应看做可怕的叛徒。”
[90]语出《暴风雨》第四幕第一场。米兰达的父亲告诫腓迪南语,“留心,你要诚实;不要用情过于放纵;最坚强的誓言遇到狂炽的欲火也就成了稻草。一定要多加隐忍,否则便与你的誓言告别吧!”
[91]语出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第四幕第六场,原文是李尔对葛罗斯特谩骂自己不孝女儿时的话。
[92]语出《奥赛罗》第四幕第二场,原文是奥赛罗因怀疑其妻不贞,辱骂妻子的话。
[93]语出《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第五幕第二场,原文是忒耳西忒斯看到克瑞西达与狄俄墨得斯偷情时谩骂克瑞西达的话。
[94]沃利策乐器(Wurlitzeriana):沃利策是作者生活的时代颇具盛名的美国乐器制造家族企业,主要制造包括光盘换机器、投币式钢琴、投币式留声机、自动点唱机并生产各式各样的钢琴、小提琴电子、管钢琴、键盘合成器,以及大型的剧院管风琴装置自动机关等,后来被收购至吉普森公司旗下。
[95]语出莎士比亚悲剧《尤利乌斯·恺撒》第三幕第二场,原文是安东尼在恺撒葬礼上演讲的开场白。
[96]比亚里茨(Biarritz):法国西南部城市,位于比利牛斯山和粗犷的海岸之间,是法国大西洋沿岸规模最大的度假胜地。
[97]《我的工作与生活》(My Life and Work,1922):又译《汽车大王福特》,亨利·福特自传。本书与《今天和明天》(1926)以及《前进》(1930)等三部著作描述了福特公司的发展以及福特本人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理念。
[98]语出《暴风雨》第三幕第二场。普洛斯彼罗的仆人卡利班对斯蒂潘诺的说的一段话,分号后的完整原文为“有时候,我恰从长眠中醒来,听见了那种声音,又使我沉沉睡去”。
[99]语出《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原文为伊阿古调拨奥赛罗的话:“纵然他们淫荡得像山羊,像猴子,像交尾期的狼,蠢得像沉醉的呆汉,他们也绝不能让你亲眼看见。”
[100]语出《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原文是麦克白听到侍从向他报告王后死了之后发出的悲观哀叹,全句为“这不过是傻子讲故事,说得慷慨激昂,却毫无意义。”
[101]玉米舞(corn dances):美国新墨西哥州等西南部诸州的一些印第安人部落祈祷上苍赐予丰收的宗教仪式。
[102]马克萨斯(the Marquesas):太平洋中南部法属波利尼西亚北部岛群。184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现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部分。
[103]《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据传为中世纪后期德国法政牧师多马·肯培所作。该书为基督教祷告经典,地位仅次于《圣经》,至今仍是属灵文学的经典读物,教导人们研读《圣经》,逃避世界的虚浮。
[104]《宗教体验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威廉·詹姆斯从个人体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体验为例,对皈依、忏悔、神秘主义等宗教体验进行探讨。
[105]纽曼红衣主教(Cardinal Newman):本名为约翰·亨利·纽曼,十九世纪英国宗教史上的主要人物。
[106]语出莎士比亚历史剧《约翰王》第三幕第一场,原文是教皇特使潘杜尔夫质问约翰王时的话。
[107]曼恩·德·比朗(Maine de Biran,1766—1824):法国理智主义和神秘主义哲学家,著有《心灵学基础论》和《人学新论》等著作。
[108]语出《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原文是哈姆雷特从鬼魂那里得知父亲是自己的叔父毒死之后对军官何瑞修说的话。此处与原文略有出入。
[109]布拉德雷(Bradley,1846—1924):英国实用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把英国的经验论传统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认为“绝对”或“绝对经验”是第一性的,是最高的实在和真理,在精神之外没有而且不可能有任何实在,物质世界不过是一种现象或假象,从而把反理性的直觉看做最高的认识形式,甚至公开提出哲学必须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明显表现出神秘主义性质。代表作为《现象与实在》。
[110]此段话是《李尔王》第五幕第三场中埃德加和埃德蒙的对话,“他”是指其父葛罗斯特伯爵,与人私通生下埃德蒙,后来埃德蒙的情妇里根挖掉了葛罗斯特的眼睛。
[111]语出《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第二幕第二场。原语是赫克托回答特洛伊罗斯“什么东西的价值不是由人的估计而决定的?”时说的话。
[112]语出《奥赛罗》第二幕第一场,原文是奥赛罗胜利归来后对其妻说的话。
[113]语出《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原文是哈姆雷特的独白,此句的前一句便是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这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小说中的引文与原文略有不同。
[114]语出《哈姆雷特》第四幕第四场末尾,原文是哈姆雷特为复仇而犹豫不决时的一段独白。
[115]苔丝狄蒙娜(Desdemona):《奥赛罗》剧中奥赛罗之妻,因奥赛罗听信伊阿古的谗言,误信其不贞,故一怒之下将其掐死,后悲愤之下拔剑自刎。
[116]克劳狄斯(Claudius):《哈姆雷特》中的丹麦王,哈姆雷特的叔父,弑兄夺嫂后篡夺王位,最后死在哈姆雷特复仇的毒剑下。
[117]语出《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原文是麦克白在得知自己的王后疯死后的话。
[118]语出《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原文是哈姆雷特对御前大臣波洛尼厄斯说的话,全文为“假如太阳能让死狗身上生蛆,那它就是一块可吻的臭肉。”
[119]语出《李尔王》第四幕第一场,原文是葛罗斯特伯爵对老佃户说的话。
[120]语出莎士比亚喜剧《一报还一报》第三幕第一场,原文是公爵扮作修道士对克劳狄欧说的话。
[121]语出《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原文出自哈姆雷特关于生与死的那一段话,此处与原文稍有不同。
[122]出处与上注出同。
[123]此文译自Vintage Books的Vintage Classics系列《美妙的新世界》导读。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E.Atwood)是加拿大著名女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环保主义者。
[124]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Bloomsbury Group):二十世纪英国由号称“无限灵感、无限激情、无限才华”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文人团体,因以伦敦布鲁姆斯伯里地区为活动中心,故有此名。
[125]全称为“关于犹太人问题的最后解决方案”,是纳粹对欧洲犹太人实施大屠杀的血腥方案。
[126]《感知之门》(The Doors of Perception),首次发表于1954年,详细讲述了服用麦斯卡林致幻剂之后的体验。
[127]洛佛狗(Rover the Dog):1991年由美国华纳公司拍摄的动画片《洛佛猎犬》(Rover Dangerfeld,又译为“狗不理”)中的主角。
[128]语出莎士比亚《暴风雨》第四幕第一场,普洛斯彼罗施展法术,召来精灵,展示了神奇美丽的幻境之后的一段台词。此句完整的表述是:We are such stuff/As dreams are made on, and our little life/Is rounded with a sleep.(人生如梦,其实我们短暂的一生都在沉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