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赐婚背后的利益

孟沥自孟忘枢进来的时候,就直起了身。

等他开口向太后也要求赐婚的时候,孟沥垂放在两侧的手,瞬间握紧了拳。

他望向正前方的苏天心,只见她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孟忘枢,眼底泛着藏不住的紧张。

为何会紧张?

若非不在意,若非不爱,为何要紧张?

孟沥心中燃起一层怒意,他紧紧地握着双拳,起身面向孟忘枢,一字一句的询问。

“不知皇叔是看中了哪家闺秀,竟也趁着如此机会,向皇祖母求赐婚?”

“你那般紧张做什么?”

孟忘枢轻笑,眼底的魅色一挑而上,越过孟沥,落在了苏天心的身上。

突来的对上眼,苏天心心跳猛地一停,然后快速的跳动起来。

她的左手死死地拽进一侧的衣裙,屏着一口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

若没有前日的那番话,或许她会觉得孟忘枢这么说,是想要娶她。

可那天他分明说的很清楚,以后不会再管她,让她好自为之。

也就是说,他就算想要成亲,属于他的新娘也不会是她。

那一刻,心头的激动变成了一股冷意,随着心的跳动扩散到全身,终是让她冷静了下来。

太后握着苏天心的右手,不知她心中所想,倒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半个儿子。

“你不是老说姻缘未到,不想成亲,今个儿怎的,是看中了哪家姑娘了?快和哀家说道说道,也好让哀家给你把把关。”

“是呀,王爷,你就说说,今日来的都是官家小姐,你心中之人是否在里面?”淑妃也笑着询问,“又或者是富甲商人家的孩子?你说出来,太后肯定会给你做主的。”

“淑妃此言差矣。”皇后听了淑妃娇滴滴的声音,眼底慢慢的鄙夷,她望向孟忘枢,轻缓的说,“靖霆王爷身份崇高,他看重之人,也必定是人中龙凤,怎是那些商贾之人能够攀比的。”

这话明显是抬杠,但淑妃也并不生气。

她伸手拢了拢耳边的发丝,含笑的说,“若真是皇后口中的人中龙凤,那早几年王爷就该开口了,可迟迟未曾有所动作,必定是还不到时机。只怕是——”

她说话的空隙看了眼一声不吭的苏天心,继续柔声的说,“只怕是对方尚未及笄?”

“这怎么可能?”

皇后不信。

孟忘枢却含笑的说,“淑妃娘娘真是一语必中,的确她尚未及笄,但也不远了,为怕她不被他人抢走,本王才会在今日向太后讨个懿旨,把人抢在身边,带她及笄之后,再行婚礼。”

“皇叔!”

此言一出,不仅是苏天心震了一下,孟沥更是站不住了。

他大叫了孟忘枢一声,然后面向太后。

“皇祖母,即便是婚赐也论先后,是孙儿先行向皇祖母讨赐,理应待孙儿之事过了,皇叔才可言说。”

“嗯。”

太后点点头,又拍了拍苏天心的手,问,“天心,你意下如何?”

苏天心看着孟沥,又看着他身后的孟忘枢,紧抿着唇,依旧不语。

皇后见她迟迟不肯回答,定是有所不愿,故而道,“天心这般推迟,可是不愿嫁给九殿下?而是心中另有他属?”

“皇后说笑了,天心从小和九殿下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怎会有所不愿?定是她挡着这么多人面前,羞涩了。毕竟是女儿家家的,不如男儿那般豪爽。”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苏天心的身上。

她也坐在高位上,将这大殿里的所有人的眼神,神情变化都看在眼中。

然后紧拽着裙摆的手,倏地一松,从太后身边站了起来。

“太后。”

她双手掀开裙摆,双腿一弯,就跪了下去。

太后被她的举动一下,连忙伸手要去扶,“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地上凉。”

“太后,请听天心一言。”

苏天心轻轻推开太后的手,面色严肃。

“天心自小与九殿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也曾想长大后嫁他为妻,可是身为相府千金,我爹娘唯一的独女,我所考虑的婚姻并非我一人的幸福,而是两个家的友好相处。久暮身为殿下,虽母妃早逝,但依旧是皇上的儿子,身份崇高。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定当由皇上定夺,方才可行。”

皇上听后,轻笑道,“你这是在说太后身为皇上的亲娘,连给小一辈定一门婚事的权利都不曾有?”

“并不是。”苏天心一言反驳,她双眼仍旧看着太后,神情严肃,“因为太后很疼很疼我,她想要的是我的幸福与开心。可九殿下毕竟身份显贵,他所娶之人即便是妾室,都不可随意。若为正妃,便更不是能随心所欲行事。”

这话,在场的人都心中清楚明白。

孟沥虽背后无母妃,但得皇上疼爱,又有太尉在背后撑腰,故而他若只是娶妾,也都得看看对方的家庭与背景。

更何况是正妃?

即便皇上答应了这门亲事,太尉也会在背后阻止。

就算太尉也赞同,皇后也不会罢休。

因为,一旦孟沥真的娶了苏天心,就代表太尉与苏相联手。

那么在如今内乱的安家一族,皇后必定会失败。

一旦她失败了,那么她的儿子就再也没有成为太子的机会了。

这话表面上是在告知众人有意推脱,但皇后却明白,苏天心是在提醒她。

皇后拿起身边的热茶喝了一口,待热水暖入喉,她才清醒一些。

看了眼对面笑呵呵的淑妃,皇后眯起了眼。

她差一点就落入了淑妃的陷阱了,好在苏天心及时提醒了她。

她又看向苏天心,这样一个尚未及笄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眼力,若能从她入手拉拢苏相,共同对付太尉,倒也是个好办法。

所以她放下茶杯,微微一笑,“天心,你小小年纪,就考虑如此之多,实属不易。母后。”

她叫了声太后,直言道,“不如待会儿让臣妾与皇上说说,探探皇上的意思,再对此事做定夺,如何?”

“好。”

太后自己也是官宦家的孩子,知道尤其是嫡女独女,婚姻大事,绝非只是普通的男女之情。

里间关乎着太多太多的利益驱使,最终能寻一真心喜爱之人,实属不易。

苏天心是独女,苏相的掌上明珠,又是镇国大将军府这一辈唯一的女娃,身份更是崇高。

做妾是绝对不可能。

就连侧妃,苏府与唐府也不会答应。

她注定了只能是正妃。

而一旦这个唯一的头衔灌下去,她就注定失去自己的选择权。

太后心中想着,便越发疼惜苏天心的懂事。

将她从地上拉起来,拢在身边坐下,太后摸着她的脑袋,轻声安慰。

“孩子,苦了你了。虽不是出生帝王之家,却也沦落到帝王家一样的命运。不过你放心,只要哀家生在一日,便一定会帮你。”

苏天心吸吸鼻子,微微一笑,“多谢太后。”

“久暮,此事,待你父皇知晓后,再多定夺,你先坐吧!”

“是。”

孟沥今日在宴席前来慈懿殿,就是为了把苏天心抢回去,但他没料到她会这般拒绝。

如此,也无法继续下去,只好作罢。

他坐在淑妃边上的椅子里,淑妃喝茶的时候看了他一眼,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孟沥会意,便不再吭声。

只是他没看到,坐在他身边的秦玉,一双眼睛,逐渐布满了血红。

而此时,皇后转向孟忘枢,笑着说,“不知靖霆王爷想要娶哪家千金?”

好不容易被压下去的话题,再次被提出来。

孟沥到已经不如之前那样紧张,因为苏天心若是答应,那就摆明了刚才所言是不给孟沥面子,是自打脸。

所以他笃定,苏天心还是不会答应的。

可苏天心却不一样,她的心依旧很紧张很紧张。

“本王?”孟忘枢轻笑,“本想孑然一身,独自一人,无权无势,所以要的并不多,只想携手一人,共度一生罢了。”

“那此人是谁?”

“此人便是——”孟忘枢看向苏天心,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户部尚书的二女,天心的好朋友,秦玉。”

轰的一声,天空电闪雷鸣,闪电之亮,雷声之大,震慑了大殿里的所有人。

苏天心整个人慌神的发懵,她在知道孟忘枢想要娶妻后,心中已是把京都城中所有待阁未嫁的少女都理了一遍。

却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选择了秦玉。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秦玉,也一时未曾有所反应。

“为何是她?”

温宁夏第一个反应过来,她们三个住在同一个宿舍里,各方面关系都不错。

若说孟忘枢想要娶苏天心,她还觉得是在意料当中。

可秦玉——

她转头望着身边的人,脸上也是一片愣神。

“仅是喜欢。”

孟忘枢只用四个字就解释了一切。

“秦二小姐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懂得分寸,又有幸被淑妃娘娘看中,作为圣女为太后祈福,自然非同凡响,所以本王想娶她。”

孟忘枢盯着秦玉的眼睛,忽而一笑,放下了狠话,“许之正妃之位。”

轩辕国的开国皇帝,曾对皇室宗亲的正妃之位有过严格的规定,需得最低也得是二品官员家中女眷,且必为嫡女。

秦玉虽然是嫡女,却父亲官品仅为从二品,严格来说,是不够格的。

所以这事在此刻太后面前提出来,也是有自己的思量的。

若直接符合条件者,他便可直接上门提亲,而不需要赐婚这般麻烦。

这里间的厉害关系,在场的诸位心中也都清楚的很。

故而,皇后并未说话,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淑妃。

淑妃也是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秦玉对她来说,不过是一颗棋子,嫁给谁也必须要让这颗棋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朝中上下,能让她发挥作用的地方很多,却是万不可嫁给孟忘枢的。

因为孟忘枢,一来无权无势,二来与苏南陌走的很近。

他不娶苏天心,却要娶秦玉,说不定就是与苏南陌在背后谋划的结果。

故而,淑妃是万不可同意的。

但她也仅是盈盈一笑,学着刚才太后询问苏天心那样,询问秦玉。

“小玉,当今靖霆王爷要娶你为正妃,是你的荣幸,你可愿意?”

淑妃这话明着是在询问她的意思,但已经明确的告诉她,不可答应。

秦玉不是白痴,她也知道孟忘枢闹这么一出,肯定是另有谋划,一个不慎,怕是会掉入他的陷阱。

所以她每走一步,都十分的小心。

“淑妃娘娘,臣女何德何能,能有此荣幸入得王爷之眼却不自知?在青竹学院内,王爷与臣女之间,不过是最严谨的师徒之交,私下也并无所接触。王爷如今突然要娶臣女,臣女除却惶恐之外,已有些懵神,故不敢多言,以免说错了话。”

她这话说的比苏天心拒绝孟沥的理由,更加的圆滑。

没有直接拒绝,也不曾答应。

是各自后退一步,留了一个可以商讨的空间。

淑妃对她的回答,十分满意,她轻笑着看向孟忘枢。

“王爷,你这话怕是吓坏了人家小姑娘。眼下宫宴将要开始,不如此事推后再说?也可让她回去好好的思量一番。”

“如此,便依娘娘之意。”

孟忘枢怎会不知淑妃的打算,不过是顺水推舟而下罢了,然后便坐在一边,喝茶。

苏天心盯着他,心中始终不明白他娶秦玉的最终目的。

但眼下人多口杂,她即便问了他也不会说,所以打算等下寻个无人的机会,再好好的问一问。

没一会儿,就有宫人从外头进来,通知大家去平康门。

彼时,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到场,就等着主人家的出现。

苏天心从慈懿殿出来后,就没有吭声,走到平康门前,便与太后道了平安吉祥的话,就顺着小道往苏南陌身边走去。

走了不久,她就察觉到身后有人跟着,回头一看,却是温宁夏。

温宁夏看着秦玉和孟忘枢往另一侧走去,低头问苏天心。

“你师父打的什么主意?怎会突然要娶秦玉?我还以为他要和孟沥争夺你呢!”

“为何你会这般认为?”

“你当我眼瞎呀!”温宁夏指指自己的眼睛说,“他待你可你孟沥待你好多了。有好几次,我看到他远远地看着你,眼中尽是宠溺的温柔。可看到秦玉的时候,他就完全不是这副模样了。”

苏天心咧嘴,随意的一笑而过。

“你那都是几时的事了,说不定他是知你在附近,故意的呢?”

“绝对不是故意。”

温宁夏说的很肯定,苏天心脚下一滞,回头,“你何以如此肯定?”

“我十月初离开学院,那之前你师父不是大病了一场,就那之后,他才开始——”

“大病一场?”苏天心一震,“何时的事?我怎不知?”

她的印象中,孟忘枢身体一直很好,从未有过任何伤痛。

但温宁夏的话,却让她想起那次十五,他的怪异之症。

“就大概九月份,他从外头回来,然后就吐血了,若非公子景及时赶到救治,只怕就没命了。我记得他在府中修养了近一个月才康复。你那时候不一直去看他的吗?怎么不记得了?”

温宁夏说的这事,苏天心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若真的病了一月,她怎会不记得?

“那之后呢?”她深吸一口气,压制着心头的跳跃,缓慢走向苏南陌,继续问,“你继续说。”

“他本是要继续在府中休息,却执意要来学院,也就是那之后吧,我就察觉到他看你的眼神极为的不对,有些像庆幸,大松了口气,又有些像不舍,具体的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是他眼中对你的执着与宠溺。而且这次我回来后,遇到过他,再提起你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的神情,与秦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才很奇怪呢!”

她说着悄然挨近苏天心,似是姐妹间说悄悄话的样子,轻声的问。

“你们是不是吵架了?我刚才在殿内看到你,听他要娶妻的时候,眼神很伤痛。天心,你跟我说一句,你是不是喜欢上你师父了。”

苏天心的脚步再度一停,她知道自己该完全无视温宁夏的话,而直接往前走。

可站定的脚,却始终抬不起来。

她喜欢孟忘枢吗?

若放在从前,她肯定想也不想的就说喜欢,因为他是她的师父嘛!

可是现在,她还喜欢吗?

答案,依旧是喜欢的。

但这份喜欢已经不再单单是师徒之间的喜欢了。

她想起每逢他戏弄自己时,心头的紧张。

又想起他心狠离去的时候,心头的疼痛。

这是爱恋。

若非深爱,哪会疼痛。

“天心,天心,你在想什么?”

温宁夏扯扯她的衣袖,一双明眸大眼,眨了眨。

“我在想。”苏天心转头,伸手捏住了她的鼻子,“你何时变得这么八卦了。我与他之间,只有师徒情谊,别无其他。还有,今日你与我说过的事,切莫告诉他人。以免被有心人听到,而乱做文章。”

“行啦,我知道了。”

温宁夏撅撅嘴答应,苏天心这才放开了她,两人手牵着手一起回到了座位。

此次宴会场地是按照官位家族势力划分的。

皇帝之下,是太后与皇后,其下才是妃位,然后是皇室宗亲,王爷皇子公主们,再下去便是轩辕国的四大家族,最后才是各位臣子与家眷们。

所以苏天心和温宁夏是坐在一边的。

两人自入席后就吃吃喝喝,说些女儿家的事,大人们也都各自聊各自的,断断续续上前敬酒,以及对太后的献礼。

可以说是其乐融融,歌舞升华,很是热闹。

但苏天心却一直注意着对面,羿宣等人的举动。

以她所知的消息,羿宣会在戌时之后动手,现在才戌时初,还有一定的时间。

她盯着他,眼神一刻不离,即便之前心被孟忘枢所扰乱,她也不会忘记今晚的最终目的。

“天心,你在想什么?”

苏南陌突然推了她一把,她才如梦初醒,“怎么了?”

“皇上叫你呢,快过去。”

“哦。”

苏天心看了眼主座一方,这才点点头,提着裙摆起身,上前回话。

“天心,参见皇上。”

“天心呀,今日是太后大寿,太后指明要你替太后点天灯,你可要好好的做!诚心为太后祈福。”

苏天心一怔,怎会选了她?

宫中大寿,若需给高位者点天灯,是有严格规定的。

需得去金佛寺虔诚祭拜祈福之人,才有机会。

所以淑妃才会大着肚子也要去金佛寺。

可是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给了她?

她抬眼,发现秦玉和孟沥已经手提寿灯站在她的两侧,护送她去点天灯。

“怎的不愿意?”

皇上见她迟迟不回答,龙声已有所不悦。

苏天心一听,立刻双膝跪地,按照轩辕国的最高礼节,行了一礼。

“臣女并非不悦,只是第一次被授予此事,有些惶恐,怕搞砸,故而一时忘了回答,还请皇上见谅。”

“你这孩子,为太后点天灯是多少人的荣幸,别担心,只是用火点燃,又非什么技术活,怎还怕搞砸?若非本宫大着肚子,这机会可不让你。”淑妃突然说话,她坐在特制的椅子中,摸着大肚子,一脸富态的慈蔼。“皇上,你说对吗?”

“爱妃所言甚是。”皇上十分赞同淑妃的一言一行,对苏天心说,“时辰将至,去给太后点天灯。”

苏天心见推脱不了,只好硬着头皮上。

她又面向太后行了一礼,“天心祝太后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好。”

得到太后的点头,她这才起身往天灯的地方走去。

所谓的天灯,就是在平康门的中央筑起的一栋两人高的高台上点燃百盏油灯。

高台的周围都有士兵把手,高台上也只有点天灯之人才可以上去,圣女圣子只能在下方等候。

待天灯点燃,点天灯之人再以诚心祷告,这才能结束。

之后,高台上的天灯,会燃烧至天明,才熄。

苏天心在孟沥和秦玉的陪同下,一步一步的朝天灯走去。

她看着越走越近的高台,愁眉不展,眼中并无任何开心。

因为她知道,这盏天灯是无法点燃的,而太后也会在这之后直接病倒,再也没起来过。

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