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多年以来,与“克苏鲁神话”相关的作品及概念在中国迅速传播。直到2005年前后,市面上还只能找到寥寥一两本粗制滥造、印刷恶劣的洛夫克拉夫特小说节译本,除了奇幻小圈子里的一部分人之外,也没有人听说过“克苏鲁”是什么;如今,随着各种译著的推出,以及克苏鲁神话题材的电脑游戏、桌面游戏的助推,对国内的读者来说,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已经不再陌生,“克苏鲁”三个字虽不能说随处可见,但也逐渐变得广为人知。

本书自然也会成为“克苏鲁神话”大厦上的一块重要砖瓦。洛夫克拉夫特小说的翻译难度较高,因为译者不仅要了解“克苏鲁神话”的设定,还要了解洛夫克拉夫特本人的风格、心态,甚至个人经历;可以说,译本的出版时间越早,译者对这两个方面的了解程度越低。只要对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不甚明晰,最终的译作都难说把握了原作的调子,遑论神髓。

幸运的是,在本书的译者中,竹子和Setarium均在这两个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这不仅来自笔者对他们的了解,更来自笔者与他们合作中的深刻体会。他们对作品内外的各种典故十分熟稔,其译文也确实能够反映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那个黑暗而虚无的宇宙。

笔者希望借这篇序强调一个概念:洛夫克拉夫特是一位坚定的、有科学精神的唯物主义者,对科学和幻想的热爱在他身上并行不悖、完美融合,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尤为热爱天文学,这让他比同时代人更早地意识到,宇宙的实质冷峻无情,其宽广和奥秘也许穷尽人类的智慧也无法理解。正如他的那句名言所说:“我所有的作品全部构建于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之上——人类共有的律法、利益以及情感,在广阔的宇宙面前,既毫无效力,也毫无意义。”

不要误以为洛夫克拉夫特拥有一个病态的精神世界,甚至像某些介绍文章中所讲的那样,有意无意地把他想象为巫师一样的人物。那些作品完全是这个世界的产物,正如他本人所说:“从八岁以后,我就完全不信宗教或任何超自然事物了。”终其一生,洛夫克拉夫特一直嘲笑神秘学,并坚定地反对伪科学。就算作品中必须出现涉及魔法和巫术的部分,他也毫不关心,甚至可以说是漫不经心,他的那些关于“魔法理论”的段落几乎全都摘自其他恐怖小说,甚至包括《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相关条目。

洛夫克拉夫特的宇宙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的冰冷宇宙,它辽阔而深邃,人类的感官根本无法认知,理性根本无法理解;洛夫克拉夫特所做的,仅仅是向主人公——向读者——揭示出这一点。在他笔下,那些神话中的专有名词、怪物,甚至旧日支配者,并不是吓唬人的道具,而是类似某种论据——它们的出现只有一个目的,便是让主人公彻底明白,在这黑暗而虚无的宇宙中,人类文明只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假象,日常生活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

但是,与此同时,也应当记住,洛夫克拉夫特还是一位彻底的唯美主义者。虽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属于通俗小说,但他一直希望基于纯粹的美学标准创作作品。这种唯美主义倾向潜藏在他的笔触之后,为他的那些恐怖而无可名状的造物赋予了勾魂摄魄的魅力。在从古至今浩如烟海的恐怖小说中,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显得独树一帜,令众多读者倾倒,这应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本书的选篇一应俱全,既包括《敦威治恐怖事件》《印斯茅斯的阴霾》等重要的名作,也包括《老臭虫》《甜美的艾门嘉德》等几乎不为人知的短篇,甚至还收录了作者幼年时期的习作,可说是全面覆盖了洛夫克拉夫特小说创作的每一个阶段与主题。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收入了《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这篇论文不仅对于理解洛夫克拉夫特的创作理念和思想积累至关重要,同时更在关于恐怖小说的文学理论中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只要纵观这一系列作品,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无疑就会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眼前。

玖羽

2018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