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跟上的服务
“是啊,任家阿公阿婆高龄接近失能,现在咏兰、咏刚也快七十岁。只要他们自己身体出点状况,两个老人就没法照顾!”
“我们也是老年人了,可根本不敢生毛病!不敢远距离旅游!甚至放放心心出门看看上海变化都不敢!”
楼组长与志愿者与其说在帮任家追问,不如说在帮自己问询。
任家的养老难题亟待解决,可他们的家庭何曾不面临这样、那样的养老问题?
看着任家的情况,楼组长心里早就在打鼓:她今年也六十多岁了,一直同住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虽无重疾,可自理能力越来越弱。住在浦西的阿婆原本由四个子女轮流照看,去年她丈夫的阿姐因病走了,阿弟确诊为冠心病,阿妹要带孙子……所以无论是她还是她丈夫,都是不敢有事的!弄得打个喷嚏都怕自己是患上重感冒,没法照料两方老人,年年做体检都是提心吊胆,就怕出什么毛病!
曾经能放心跟随小姐妹们旅游、健身、购物的志愿者章阿姨,现在也只能被困在小区里,甚至为了照顾失能的老父亲,连喜欢参与的公益服务也停了。出个门买小菜,都要随时留意家里的状况!
廖远英安抚:“大家不要急!我之前已多次说明过:社会老龄化加深给居民家庭带来的实际困难与普遍问题,各级管理部门早就在积极关注、应对。我作为基层人民代表,在开展社区工作时,也会注意收集、记录相关情况,及时整理、汇总,向区、市相应部门反映。”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任咏刚心急。他真舍不得送父母离家!
“林阿公、冯阿婆,去社区食堂吃饭了呀?你俩牙齿都不算好,记得挑软烂一点的菜式,喝汤时不要急噢!”见有高龄居民相搀着路过,笑呵呵打来招呼,廖远英先分心回应过,然后再笑对身边的居民们,“请大家放心——市民老龄化程度在加深,我们的服务一定会跟上!咏刚阿哥,你考虑过日间看护中心与社区食堂没有?”
咏兰的焦虑忽然被一道闪光撕开:“对啊!阿弟,我就早听讲过,只是没去过。”
“我平常只管照顾家里,偶尔健健身,不太清楚啊!”咏刚有些汗颜。
因为职业,他多年长期出海,退休归来后,很少关注社区。
廖远英笑道:“我们的社区食堂早两年就建成了。从试点提供中餐,到现在早、中、晚三餐都可以提供。几十种菜式都重点考虑老年人的营养搭配、口味与食用能力。老年人助餐是成为我们嵌入式养老服务的标配,让老年人吃上品质优良的热饭热菜,一直是我们探索、解决的民生问题!”
“啊?——”咏刚是真傻了!
“你呀!”咏兰嗔怪着,推了他一把,“一直劝你多关心社区,不要光顾着炒股票、看足球、游泳!抽空,就到居委会多问问,与志愿者多聊聊,增加信息。这样好的服务,错过了好几年!”
“我,我现在就回去拎袋袋,骑脚踏车去买!”咏刚就要转步。
“你脚上还有伤没好呢!”廖远英拦住了他,拿出手机,“应对行动不便、难以出门的老年人,社区有集中送餐的配送点。我现在将负责人的电话给你,你打电话联系,然后与阿爸姆妈等在家里就可以。后面再去实地看看老年日间看护中心的情况。”
“好,我现在就联系!”咏刚看着号码,开始拨通,“阿姐,你也是老年人,我也帮你订一份。”
咏兰哭笑不得,廖远英却趁机鼓励:“咏刚阿哥,等脚伤好了,来多参加社区活动,加强沟通,可以了解更多为老服务信息。”
解决了大问题,咏刚黑红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啊,我报名来当志愿者,参加公益服务!廖书记,您安排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要看我现在有一点狼狈,等伤好了,体力还是可以的!”
廖远英乐了,打趣:“你的服务也跟上来了呀!”
---
“季存,我们的为老服务一直在紧跟社会老龄化的加深!真的,你不用为养老难题,打乱自己的事业发展!”
“程总,我因为自己家里的养老问题弄得一地鸡毛,您感觉我真能带好这个开发项目吗?”
“呵,看来这问题还真是棘手,让我们理智又冷静的季经理都没工作自信了!相信我,你来公司听过项目功能预设就知道,远比派遣出国,更值得也更适合你!”
接到程于东的电话,季存辗转反侧了一整夜。早晨起来,他赶往公司上班,一路都在揣测程于东想让他开发的项目。
可程于东上午偏偏去张江科学城参加会议去了!
——2016年起,张江科学园区伴随浦东开放开发的拓展进程,规划升级为张江高科技城,身为园区的企业代表,程于东一直积极关心并带领企业团队参与着张江的建设。
季存只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即将交付的项目。无论如何,他要对经手开发的项目,负责到底!
午饭时,他正与同事们讨论项目最终的集成测试结果,却接到了黄巧莺微信视频。
季存未改情感初衷,直言开口:“对不起,老同学,很感谢你对我父母的关心与帮忙,但他们入住养老院的事……”
黄巧莺也许在公司,一身职业正装,显出职场中的干练,抢言:“季存,我很感谢你——你对情感的认真负责与所坚持的清醒,没有给我一个绮丽却虚幻的梦!”
“你?”季存感觉她的态度与话语有些难以捉摸。
多年职场历练,黄巧莺早已不似青年式只顾眷恋感情,理性的收放让她可以直爽地表达:“之前你与阿姨叔叔对话,我能听得懂……你放心:阿姨叔叔的养老事项,我不是你的亲人,只不过从同学与朋友的角度提供一份参考,肯定不会过分介入。阿姨叔叔之前所参观的康养中心,你们的经济实力没法承担,我想劝你:为阿姨叔叔选择条件更为适宜的托老机构。”
季存立即明白了黄巧莺话中的意思,释然地感激:“谢谢!老同学,怪不得同学们经常提起你在职场的风采!我会记住高中同学的时光,也会记住你曾经的帮助!”
黄巧莺心头之结释放,只将一份憾惜隐藏在心底:“我们集团参与康养中心投资,是响应市里的号召。现在,老龄化的问题不仅发生在城市,乡村也都面临着挑战。所以那时我作为集团代表参会,听到市里传达:务必跟上老龄化发展,要不断整合资源,开创养老新型模式保证老有所依!”
“我在惠珍表姐的朋友圈里也看到类似的消息,真为家乡骄傲!你带领企业在为家乡人做好事!”季存由衷地肯定,也坦然表达着担心,“就是不知道措施落实的速度怎样?”
黄巧莺爽声笑出来:“老同事,你可能太专心工作,社会面信息接受太少了!”
“……”季存有些脸红,他是过于埋首工作了!
“晚点我发些资料给你看看。别看家乡经济起步晚,可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努力不一定比上海弱!”黄巧莺自信地说,“除了应对不同收入人群建设托老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上,家乡也在不断努力。现在部分地区已在尝试:线上问诊与电话问诊、一键呼叫急救、线上远程健康服务、老人维权法律服务、家政到家、维修到家以及生活用品上门配送等各种服务……估计不久,这些服务就能借助便利的交通,延伸到乡村!”
“呵,这‘跟上来的服务’,不要说我爸妈,就是我,早些年也不敢想!”季存惊叹着。
“估计那时,你爸妈居家养老的难度会降低许多!多和你爸妈沟通吧。那样你爸妈对你们夫妻能减少误会。”黄巧莺话中有话,看了看时间,“那老同学,你忙,我准备到厂里去。我们集团下属生产厂在做新功能老年人专用被,质量与服务都得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