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谢翱之才

第六十二章谢翱之才

虞醒并没有立即南下。

因为在他看来,随着他大军南下,缅甸的战事胜负已经决定了。

缅甸境内所有敌对力量加起来,也没有对抗数万汉军的能力。

他要做的就是依仗大军,处理好缅甸各种问题。以求长治久安。

虞醒先是在缅甸校阅三军。

数万大军,带着十几门火炮,千余战马,在蒲甘城中转了两圈,于在蒲甘城北,进行了一次炮兵演练,让很多蒲甘人回忆了一下当初,城北一阵火炮,打崩十万大军的壮举。

随即虞醒广发请帖,召见缅甸各部头领。不管是那一边,甚至是古里治下的,也早发请帖不算。

招其归降,只要来降,前事不论。他们之前拥有的领地,虞醒一律承认。只要重新划界后,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大汉的世袭土司了。

但是如果不来,那就勿谓言之不预也。

阅兵硝烟未散,很多当地贵族都来了。

正如郭英杰一直担心的事情一样。

各地缅甸贵族与蒲甘的降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在汉军弱势的时候,就是郭英杰一直担心,对方会里应外合,偷袭蒲甘。

在汉军强势的时候,就成为招降的一个重要渠道。

虞醒对这些来降的人,也是和颜悦色。

在绍夫人陪同之下,与这些人一一面谈。

至于重新划界,转为土司,这些事情,就由谢翱负责。

谢翱这个人虞醒这一段时间,也考察过了。这个人非常聪明。青史留名的人物,就没有不聪明的。只是虞醒不知道他政治手腕如何。能不担当大任。

这一件事情在谢翱的操作之下,很见成果。

虞醒细细问过才知道。

谢翱先摸清各头人的领地在什么地方,却故作不知道。先来的人,谢翱在确定人家领地与官职的时候,固然出错,将他邻居的一块土地划到他治下了。

谁也不嫌这自己的土地多。

自然默认。

谢翱再派人偷偷告诉被划分土地的主人。

这边自己过来看,发现搞错了。自然要想办法改回来。

谢翱自然不会改回来。只说这一件事情,已经定来了,汉王都已经用印了。

你们来迟了。凡是定下来,就不能改。

于是,消息传来,各地头人都快马加鞭的赶到了蒲甘,唯恐来迟了,自己的领地就是别的人了。

而谢翱故意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的借口也是现成的,之前弄错了。现在要好好的勘对,绝对不能再弄错了。

但是真不会弄错吗?

自然不是。

谢翱大部分都搞对了,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一部分是本来就有问题,很多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能写一百集八点档电视剧。有些争议的地方太正常。

这是属于怎么划都不会让人满意的地方。

另外一部分,就是谢翱的心机所在了。

人为制造一些问题,让双方彼此起了矛盾。

就如同英国人离开印度时候,印巴划界一样。

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或许看不出来,都是后来即便看出来又怎么样?

能反抗敢反抗的势力都已经到了古里那边了。

剩下的不敢反抗汉人,只敢针对自己的邻居。

于是当着一幅地图呈现在虞醒面前的时候,最了解缅甸内情的绍夫人也不由惊叹,说道:“谢学士妙笔,经此一划,十年之内,缅甸无忧。”

十年之内,这些缅甸贵族根本形成不了合力。只能乖乖的给蒲甘缴纳赋税。但大汉忠臣。

并不是说十年之后,这些缅甸贵族就能形成合力了。而是十年太长了,绍夫人也不敢说自己能看到十年之后。

“夫人谬赞。”谢翱说道:“我不过是借殿下龙威,做一点小事而已。此等微末之事,是一个人都能想得到。”

虞醒说道:“那谢学士觉得,这缅甸还有什么微末之事需要做吗?”

“自然是建立蒲甘州学。开佛学一科。”说道这里谢翱不由的有些苦笑。

自从韩愈之后,儒家士大夫排佛之举,就是政治正确。他们不介意与和尚当朋友,甚至不介意自己读佛经,父母拜佛,但是,他们介意的是佛教侵入政治领域。

而现在谢翱却说要佛学一科。

他的意思可不是要开一个佛学院。而是要以佛学取士。

谢翱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改变这么大。

但也是无可奈何的。

因为儒学在缅甸完全没有影响力。佛学才是主流。

而且科举是一柄利器,这柄利器对诸侯世家大族最为管用。

而现在缅甸的情况,其实如汉初。

云南能控制的地方,也不过是顺着大金沙江一条线而已。实控地,除却一些山林,少有人烟的地方,只说已经有人烟村落的地方,估计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大部分地方都地方头人与封臣之手。

面对这个局面,谢翱自然要想办法削藩。

这几乎是一个受过大一统教育的中国人本能,怎么可能有国中之国?

但面对现在问题,谢翱也知道不能立即解决,只能徐徐图之。发现除却科举没有其他好办法了。

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量底层百姓通过学习能够当官,而官位从什么地方来?任何时代官位都是有限,就会有人盯上削藩。这些缅甸本地人,自然知道这些头人是什么德行。

他们去削藩,是缅甸人对缅甸人,不会引起大规模反抗。

至于为什么开佛学,因为如果开儒学取士的话,很容易将削藩战争牵扯到其他事情,比如儒学与佛教之争斗。

而且佛教在缅甸影响力太大了,开佛学一科,一刻能拉拢僧人。

至于将来的事情,如何将读佛经的缅甸人教化为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那就是将来的事情了。

谢翱现在只能看眼前了。

虞醒听明白了谢翱的计划,不由一笑说道:“英雄所见略同。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随即带着谢翱来到城外大金塔所在,这座金塔中有蒲甘列代先王之雕像,也是整个缅甸最宏伟的佛寺。此刻舍利畏就在这里。

有人提议将蒲甘列代先王之雕像全部凿毁。

虞醒自然没有那么小气,他觉得大规模让人参拜,也无所谓。

只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做法,虞醒也不能太超越时代。就令人加了一把锁,锁起来而已。

虞醒带着谢翱来见舍利畏。虞醒问道:“大师,此地感觉如何?”

“风情大异云南,佛法也大异中土。别有所得之处,大开眼界。”舍利畏说道:“见到了巴利文三藏。以及历代高僧注解,实在是大开眼界。这些都是中土难以见到的。”

虞醒其实也翻了翻经书。

只是他没有耐心学习巴利文,自然也没有耐心学习缅甸文。只能让绍夫人给他翻译。而翻译是很需要文字功底,特别是这种经书,更是考验每一个译者的理解。

很显然绍夫人不行。

而舍利畏为了学习佛法,早就学习了梵文,在来缅甸之前,更是开始学习缅文,孟文,巴利文等语言,而今与缅甸高僧谈论佛法,更让他的语言一日千里。

而今已经能说日常用语了。

“那大师-----”虞醒有些担心。

“请殿下放心,老僧这半辈子也不是白混的。如果狮子国的高僧,能来一会,老僧不敢大意。但是蒲甘-----”舍利畏摇摇头,说道:“末代缅王倒行逆施,高僧纷纷离散,殿下入主以来,各地心怀观望。所以,他们对经文的理解,远不如老僧。”

“将来不知道,但是今年法会上,不会出什么意外。”

“殿下,大师------”谢翱似乎想到了什么。

虞醒将他准备筹备一场大法会的想法告诉了谢翱。

谢翱忍不住说道:“殿下此策甚妙,自从佛法在天竺不传,殿下如果能举行一场大集会,那么缅甸就是新的佛门圣地,于殿下攻略南疆,大有好处。”

虞醒说道:“这是大师之策,对了。大师,谢学士也有一个想法。”

虞醒将谢翱的想法告诉了舍利畏。

舍利畏心中一动,说道:“此事甚好。殿下可以在法会上宣布,这一次法会的目的,就是考证经书,列入科举书目。老僧虽然皈依三宝,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世上俗人多,有此名缰利锁,足以牵绊天下僧人之心。”

其实,舍利畏之前就觉得。

举办佛教集会,是有一个问题的。

问题就是利益不够大。

就好像摆下擂台赛,奖金不够大,就没有真正的高手参与其中。而今开佛学一科,分量足够。

舍利畏不否认,佛门中有很多淡泊名利一心修行的老僧。舍利畏自己早已功名看得很淡了。现在他放不下,唯有修行与传法而已。

但是大部分僧人,其实也就是俗人。

不管古今中外。

在这一次法会之中,某一派系占据了上风,那就会引起无数人去学习这个派系的佛经,这就给这个派系带来极大的利益。如果再有他们派系的信徒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