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5)

朱元璋气喘吁吁,满脸热汗,不断地说:“抓刺客,抓李醒芳,他不是和尚……”

  云奇摸摸他额头,烧得烫人,忙传令快回宫,快传太医!

  皇觉寺之行,非但没有让朱元璋找到解脱和心理平衡,回来后,病势反倒沉重了,没上几天,朱元璋已在弥留之际,屋里屋外,太医、大臣站了一地,望着气息奄奄的朱元璋,都没了主意。朱元璋喃喃地说着:“空是以空谈空……”

  宁妃说:“是不是马上请各王赶回来呀,我看皇上他……”

  没等朱允文说话,朱元璋却说:“不,不。”他这根神经是清醒的。

  朱允文忙凑到床前。朱元璋出现了回光返照迹象,他抓住朱允文的手,再三谕令,千万不要让各王回来,既不准回来探视朕病,更不准来奔丧,各守封地,防止内患外乱。要他们听命于朝廷。

  好多大臣们面面相觑,朱允文并不深解,他说:“皇祖父,不让叔叔们回来,于礼不合,我会受埋怨的。”

  朱元璋气喘了一阵,更坚定地说,这是他的遗嘱,不可更改。

  朱允文不好再说什么了。

  几天没睡了,看看朱元璋暂时无大碍,朱允文便想回去闭一闭眼睛,歇一会儿。

  朱允文走过御花园,忽闻一片哭声,他站住,问随行太监,宫女们哭什么?怎么回事?

  太监说:“各宫都在哭,可能宫女们害怕殉葬吧?”

  “殉葬?”朱允?好不奇怪,“我怎么不知道?”

  太监说,这是皇上钦定的,皇上驾崩后,凡未生育的妃嫔和宫女,全部要殉葬。现在听说皇上要殡天了,都哭了起来。

  朱允文一听,转回身往回走。太监问:“太孙不是去歇一会儿吗?一旦事出来,更没工夫合眼了。”

  此时金菊已经得到了后宫总管太监的通知,她因为无出,又是正式封过“衷妃”的,属于在册的需要从死的人。

  金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伤感,她惟一的希望是见上朱栋一面,可他远在千里之外,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奢望了。她只能平静地等死,把一生的恨带到阴间,也许在那里与朱元璋能有个了结。

  金菊如木雕泥塑般地坐在那里捻着佛珠,欲哭无泪。

  一个宫女说:“这时候不去找皇上,等到皇上殡天时就来不及了。”

  一个太监说:“娘娘好歹也是封了妃子的,怎么也叫去殉葬?”

  另一个太监叹道:“听说皇上有旨意,凡是没生养过皇子、公主的一律从死。”

  “这不公平,”一个宫女说,“咱娘娘不也是郢王的干娘吗?”

  有人说:“干的不算。”

  也有人说:“还不如不封了呢。”

  金菊听着他们的议论,如同听着完全不与自己相干的事情,表情木然地手捻着那串佛珠。

  有人在门外喊:“郢王回来了!”“郢王回来接娘娘去封地了。”

  这会是真的吗?金菊转过头来向门口张望,眼里有了期盼和希望的光焰。

  郢王朱栋真的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他一进屋,就跪下去号啕大哭:“娘,娘!”

  金菊走过来,默默地流着泪,拥抱着儿子。

  朱栋说:“我本来是想回来请准皇上,接娘去安陆享福的,却没想到,他们想让你殉葬?谁说你没有儿子?我不是你儿子吗?”

  朱允文进来了,伤心地看着这凄惨的一幕,他也流了泪,他拉着朱栋说,“叔叔,光在这哭没用,你跟我去见皇祖父,趁他有口气,叫他收回殉葬的成命。”

  朱栋这才止住哭声,他对金菊说:“娘,你等着,我一定能叫父皇废止这个残忍的成命。”

  二人一拍即合,解铃还须系铃人,能够收回成命的,只有至高无上的朱元璋。二人便想趁朱元璋还有一口气时讨得圣旨。

  路过一座宫殿,里面也是哭声震天。

  朱允文和朱栋走了进去,一群芳龄女子在哭,一见他们出现,全都跪在他们面前央求,有的抱住了他们的腿,哭得那么凄惨,望着这些豆蔻年华的女子,连朱栋、朱允文都掉泪了。

  朱栋、朱允文急匆匆进了朱元璋寝宫,对守在床前的太医和宫女说:“你们都先出去。”众人悄然退出。他们想趁着朱元璋还明白,叫他收回成命,废止这不人道的殉葬制度。

  朱允文跪到床前,看着艰难呼吸的朱元璋,说,“皇上,皇上!”

  朱元璋没有任何反应,喉咙里咕噜咕噜作响,像熟睡的老猫。

  朱栋大声说:“皇上,我朝不该开此先例呀,活蹦乱跳的宫女们,让她们去殉葬,这太残酷了呀!”

  朱元璋依然粗重地呼噜着,不睁眼睛。

  朱允文说:“皇祖父,你说一句话吧,赦免了她们吧,最后发一次慈悲吧!”

  朱元璋一阵气逆,挺了挺脖子,头突然滑向枕边,人已经不行了。朱允?叫着“皇祖父”,顿时大哭起来,既为自己失去了靠山,也为那些可怜的女人。而朱栋全部的眼泪都是为了他的干娘。

  几天后,在通往钟山孝陵的路上,白茫茫一眼望不到头的是滚雪一样的大殡队伍在行进。

  朱允文执绋走在灵柩前。他忽然茫然四顾,仿佛听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女人号哭声。

  那不是幻觉,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大明王朝后宫里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