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拜师宋之问
射雕英雄传》是“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
小说以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
这个时代是有宋朝的。
唐宋元明,都有。
只是到了明朝末期,弱明被李自成农民起义给推翻了,建立起了大顺王朝。
当年宁荣二公便是跟随李自成起义,建立功勋,荣封国公的。
如今大顺王朝已历经历经四代。
当今圣上便是第四代了。
大顺王朝以武起家。
虽然现在已是歌舞升平,有了文起武衰之势,但也架不住李婉对武力的喜爱。
尤其书中讲述了郭靖从一个傻小子成长为一代大侠的故事。
作为一个崇拜强者,喜爱武功之人,谁又不喜欢这样的一个主人公呢。
而且郭靖为人忠厚老实,他在蒙古结识了拖雷、铁木真等人,并跟随江南七怪学习武功。
后来,他与黄蓉相遇并相爱,在黄蓉的帮助下,郭靖的武功不断提高。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冒险,与各种江湖人物结交,同时也面临着来自金国和蒙古的威胁。
小说通过郭靖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南宋末年的社会风貌和江湖恩怨,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正义、爱国等价值观的追求。
《射雕英雄传》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是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
但凡看过射雕的人,难免不对其喜爱。
不出意料的中毒了,李婉此时已是中了射雕的毒。
而且带动着整个皇宫都中了毒。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行焉。
各宫的妃子写信托付娘家人给自己弄一本射雕来,仿佛没有射雕,就没办法在宫里待似的。
各大后妃家族纷纷炸了窝,满京城的去寻找叫作射雕英雄传的这样一本书。
甚至有人还给加了价。
五两买不到那就十两,十两买不到,那就二十两,一直加到买到为止。
一时之家京城纸贵。
而且当时只要是当场好奇买了话本的,无一不为其痴迷。
口碑也在爆发式发酵,逐渐的形成一股潮流。
几乎人人人手一本射雕。
茶馆酒楼里讨论的也是射雕。
甚至一度加印都卖脱了销。
无数的话本作者也是跟了风,什么射狼英雄传,射虎英雄传,鱼贯而出。
但是让大众读者唯一懊恼的事儿便是断更了。
五回,本就没多少字数。
话题越聚越多,甚至有人来书坊打听话本的作者,想要来一个现场催更。
幸亏贾芸当时与老板签有协议,不得透漏其姓名。
要不然还不知道收到多少刀片现场催更呢。
即便如此现在众多的读者也在满京城的在寻找一个叫作鲁迅的话本作者。
而此时的主人公贾芸却是在老神在在的背诵着四书五经。
在贾芸看来,其他的都是次要的,科举才是最主要的。
反正银子都入了口袋了,还能被抢去不成。
随着射雕的火爆,扫叶书坊的生意也跟着日渐火爆。
虽然别的书坊也出现了盗版。
但是架不住谁让人家扫叶书坊能拿到第一首的资源呢。
就这样贾芸每几天便送一次书稿,一来二往之下算是与书坊老板极其熟稔了。
这天,贾芸来给书坊老板送最后一回书稿。
“我看你每次只是背诵文章,你可知要如何考科举?”书坊老板向贾芸问道。
贾芸虽然知道科举这回事儿,但也仅是知道需要写八股文章,其他的还的确是知之甚少。
这也是古人需要拜名师的所在。
名师一开口,就知有没有。
名师点一句,胜过十年功。
书坊老板见贾芸错愕状便知道贾芸知之甚少。
但这也的确不怪他。
毕竟贾芸也只是一个贾府旁系子弟,并且家道中落与平民何异。
于是书坊老板便对贾芸主动解释道:
“科举主要包括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又包括县试和府试。
通过了县试和府试便获得了童生的资格。
通过院试的考生才能获得秀才资格。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举人。
会试:在京城举行,由举人参加,考中者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对贡士进行考试和评定等级,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科举考试的内容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但都主要以四书五经为核心,还包括诗赋、策论等。
贾芸听闻这些都感觉头大了。
顿时觉得有点自不量力了。
自己还想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看来是有点想当然了。
简直就是千万人过独木桥,没摔死也吓死了。
书坊老板呵呵一声,道:“怎么的,这就吓着了?”
贾芸回了神,深深地思虑了一下,若是还想在这个世界有所作为,这科举是势在必行之路。
“我贾芸天不怕,地不怕,还怕一个科举不成,要想功成名就,哪个不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相比较一辈子做一个任人宰割的普通人,读书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罢了。”
书坊老板点点头,他就欣赏贾芸这样的源自骨子里的一股狠劲,对自己狠,才能对别人更狠。
将来才能不被别人摆布。
他突然起了爱才之心,相信能写出射雕这种话本的人必不是庸才。
同样,这也是他考虑许久的事情了。
他打心底认为能写出射雕这样一本书的人必不是庸才。
打定了主意道:“你可愿拜我为师,由我来教你读书。”
贾芸被这书坊老板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给整懵了,呆立到了当场。一时之间口吃道:
“啊,什么。。。?”
书坊伙计仿佛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待在自家东家身边多年,多少年没见过自家东家做那么主动的事了。
更何况是主动收起了学生。
而且这不是普通的学生,是有连带关系的。
见师如见父,待徒如待子。
况且他知道自家老板的背景来历,也瞬间想明白了自家东家是真的起了爱才之心。
况且,他作为伙计也是挺喜欢贾芸这个人。
很机灵,挺努力的一个人。
于是点拨贾芸道:“公子还不快快拜师,我家东家乃是崇康一年的一甲第三名,榜眼及第。做你的老师错错有余了。”
贾芸听闻很是惊讶,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书坊老板竟然是一个榜眼。
那书坊老板似乎也不着急,笑咪咪的看着贾芸,仿佛是再说,想不到吧!
贾芸反应过来后,见状赶紧下跪拜师。
此时不拜,更待何时。
“先生在上,请受贾芸一拜。学生贾芸先给您扣礼,另外一应拜师礼节束脩,待学生准备准备再请奉上。”
书坊老板赶紧把贾芸从地上扶起,对着贾芸道:“好孩子,快起来吧,这一跪就足以了,我们师徒之间不讲究个别的,不需要些俗礼,拜师礼和束脩就免了。”
“而且我看中的是你这个孩子的韧劲,不是些礼器财钱等俗物。”
“但你今日既然入我的门下,可就要受我的规矩。”
“我的规矩很简单,就一个,任何时候都不得做违背家国大义的事情,堂堂正正做人。”
贾芸听闻书坊老板的话后,郑重其事道:“我贾芸既然入了先生的门。定当听从先生的教诲,不做违背家国大义的叛逆之举。”
说完,还向书坊老板扣了三个头。
待贾芸扣完头后,书坊老板再次把贾芸扶起,然后道:“我先给你介绍下我自己,免得别人问起你为师叫什么名字时,你都不知道如何说出口。”
“吾名宋之问,字问之。杭州府人士,师从大儒管乐先生,崇康一年进士及第。”
贾芸听完,虽然早已从书坊伙计口中知道了自己先生榜眼身份。
可再次从先生宋之问口中证实的时候,不禁还是颇为震动。
并且心底还产生个疑问,既然是崇康一年的榜眼,为何又屈居于此呢。
百思不得其解。
宋之问看见贾芸疑惑的表情,便明白贾芸在疑惑什么。呵呵一笑道:“是在疑惑我为何没居朝堂吧!”
贾芸尴尬的挠挠头,点头称是,道:“先生果然慧眼如炬,学生心底的疑问都能看出来。”
宋之问给了贾芸一个板栗,道:“小滑头,告诉你也无妨。”
“当年我高中榜眼,意气风发,在步入庙堂之后,深谙我朝弊端甚多,所以便上奏以革鄙事,没想到朝堂之上顽固派太多,根深蒂固,所以圣上无奈只得把我贬出京城,我一气之下,便辞了官,在此做一个书翁,乐得逍遥自在。”
贾芸听完,突然对面前的先生素然起敬了。
没想到先生当年竟然那么刚的吗。
“先生大义,令学生肃然起敬,当以先生为楷模。”
宋之问一副好笑的样子看着眼前的贾芸,训诫道:“为师当年还是太年轻,太冲动了,你可千万不要学为师,做事还需要圆滑些,才不吃亏啊,假如当年为师谨慎些,说不得可以以另一种方法改革鄙事呢,而不是狼狈的窝居于此,无所事实。
今日教你的第一课便是做人正,但做事要滑,谨记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