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张桢收敛起一脑袋杂乱思绪,将心思放在题纸上的“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上。
一道很符合聊斋背景的“唯心”主义考题,而宋焘答出来的“正确答案”依然沿用了“唯心”这个思路。
那她何不反其道而行之,给这个世界,留下点唯物主义法治大旗的孤鸿雁影。
实在是她听闻过的聊斋世界,不管人官还是鬼官,都太过唯心、凭心、任心。简称,任性!
“有心无心,不必人辩······”
“必立纲纪,饬法度,强以法令把持·······”
“有此治本。”①
这样一写,倒是很有古代酷吏的风范,张桢自嘲一笑后,又接着写了下去。
身为古代有志科举的书生,科举文章样式自然不陌生,两位秀才掐在三炷香时间之内,先后停下笔,接着所答文章凭空而去,转眼就到了殿上。
不多时,上坐的诸位考官已将两篇文章传了个遍,两位秀才的文章,立马就分出了高下。
宋焘的文章诸官传赞不已,张桢之文置落一旁,倒不算冷落,至少贺几道和龙野王都逐字通读了一遍,可惜文采、立意皆不如宋生。
诸考官神念交杂,已有结果,于是宣召宋焘上前,一个身着红袍的儒雅中年神官说道:“中州郡正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可堪任。”
张桢对这结果毫不意外,毕竟有书为证,自己技不如人。
现在重要的是,后面的捡漏剧情,她该怎么保证自己还能继续是个人?
毕竟她是真的不想当鬼!
一旁的宋焘是正宗的古代士子,鬼神这种东西没多见,却又不至于惊怪,瞬间醒悟自己这一遭所谓何来。
于是他立马磕头拜谢,并哭泣道:
“受此恩宠得到任命,学生怎敢有推辞?只是家中老母年将七十,不能缺少学生奉养,请允许学生将老母奉养送终后,再听从诸神官调用。”
张桢见事情发展果如书上所写,一边也是心有戚戚焉,好好当着热乎乎的人呢,突然就要让你凉了当鬼,谁能不哭?
宋焘和鬼神间的拉扯依然在继续。
大殿上方一个服饰如帝王,头戴方冠的神官,听闻宋焘所请,便抬手示意左右稽查宋焘母亲阳寿。
一个长须鬼吏领命出来,捧着籍册,书页翻飞找到宋母所载,回禀道:“还有九年阳寿。”
殿上诸考官见此皆有思虑,一时间并未再开口。
倒是坐在末位的贺几道突兀出口,建言道:“宋生孝行可嘉,何不令张生代为九年城隍?”
此言一出,一殿的目光少不得都到了贺几道身上。
贺几道瞟了一眼龙野王,不慌不忙给出自己的理由:
“贫道这二十余载代为看顾中州郡,实在是力有不逮,而最近师门急招,分身乏术,中州郡城隍空缺多年,实在不宜再空出。”
其余人闻言倒觉得有理,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只有龙野王忍不住冷哼一声,好在张桢是他家恩人,他自不会出言反驳这个提议。
众人也不计较龙野王这头烈龙的态度,皆知玉昆山和龙族最近起了好大一场龌龊,此二人不和,也是应当。
再者,这位贺道人因故劈了前任中州郡城隍,被罚看顾中州郡一二,这二十余年,压着中州郡里一众妖魔鬼怪,不敢祸乱人间,也算尽心尽力。
此时急着找人交差,也是人之常情。
又者,这没准就是玉昆山故意卖龙府的一个好,以示缓和关系。
毕竟这张桢,是洞庭龙府荐上来的。
众考官不再纠结,觉得此主意未尝不可,张生的文章虽比不上宋生,却起于沟壑,不流庸俗。
于是帝王服饰的考官道:“宋焘,念你一片仁孝之心,如你所愿,准予你九年假期。”
接着招张桢上前,免不了勉励几句,“张桢,这九年暂由你瓜代中州郡城隍一职,切要不私不怠,上禀天地,下承地府,不得堕我地府之威。”
怎么就没人问过她一句“你愿意吗?”
心中稍微有些矫情的张桢,身体很诚实,小心翼翼循着宋焘的套路,纳首就拜。
“学生惶恐!怕是力有未逮。”
咦?
张桢不等众神官发问,直接道出自己的顾虑,“学生才学不比宋兄,瓜代城隍一职,一不能服众,二无才能可施。”
“再者,学生乃家中独苗,不敢断了家中香火和祭祀。”
众神官一听,貌似也有道理。
只身着红袍的儒雅中年神官问道:“你都二十有二了,也没见你前二十载,有着急香火延续?”
“再者,你一个女子之身,哪里来的承香火?”
“才学不足,城隍坐下有文、武判官为辅官,不必过多忧虑。”
张桢简直大写的尴尬,这位中年神官句句犀利,点中她话中要害。不过片刻,她不死心大言不惭道:“学生可以招婿上门,承家中香火。”
倒是等在一旁的宋焘,十分惊奇地看了一眼张桢,这,这是个女子?!
上首的众神官一时间难办了起来,这城隍之位,什么时候竟成了烫手山芋?竟无人肯接?
可惜筛选数百人,就这宋焘和张桢二人,有资格进入考殿。
帝王服饰的神官神色悠远,打量殿下的张桢、宋焘二人一眼后,缓缓问道:“那张生,你又有何条件?”
张桢心中一惊,她的盘算果然没逃过这些鬼神的法眼。
天然的敬畏之下,老老实实答道:“学生只是暂代九年,九年之后何去何从,不知定数。有幸托生成人,实在不好随随便便就舍弃自己的生命。”
张桢瞟了一眼上首诸神官的神色,没见有特别恶她所言者,尤其是红袍中年神官还带了丝淡淡笑意望着自己,便接着道出:
“学生听闻,地府之官,不必一定为鬼才能胜任,只需晚上舍身魂游即可。”
“学生愿效仿此举,望诸位神官,思量学生所请!”
张桢再次跪地长拜,以示恳求。
这次特别真诚,敬鬼神这种东西,她跪得毫无心里负担。
拜倒在地的张桢,额头贴着冰凉的金砖,心内到底忐忑几分,却又不敢抬头去观察诸考官神色。
一时间倒患得患失起来。
毕竟一郡城隍这机会,太过难得,错过了实在可惜。
算啦,她还是老老实实跪着吧。
能成固然好,不成也不强求,大不了另辟蹊径,求仙访道,也很不错。
自从知道这是个聊斋剧本后,求仙访道,已经被张桢提到了第一日程上。
除了生存的压力外,最大的动力,就是曾经烙入她脑中的各色聊斋小姐姐。她一定要拐走她们,让那些骗财、骗婚的渣渣书生,集体哭晕在厕所里!
大约十几息过后,低头木着一张脸的张桢,终于听见头顶响起了一道声音:
“起来吧。”
“允你所求!”
张桢顿时狂喜,成了!
“多谢诸位神官!学生一定尽心竭力,不敢懈怠。”
殿上身着红袍的儒雅中年神官,乃地府首席判官崔府君,生前素有“昼理阳间,夜断阴府”之名。
张桢此举,歪打正着,算是得了崔府君青眼,代理城隍之位,顺利到手。
宋焘被这一连串转折弄得懵逼不已,原来活着也能当城隍啊!心中难免扼腕,早知道,早知道他也这样请求,不就好了吗?
可惜,时机已逝,不能再作纠缠,否则,便是贪心不足!
两位秀才公察事毕,一并稽首拜下,知机的提出了告退。
众神官点头应允之后,二人低头恭敬着一齐出了正殿。
张桢和宋焘一并快步出了府衙,二人相视一笑,内里忍不住惺惺相惜起来。
活的好好的,谁想死啊!
二人互通了姓名,一个是长山县张桢,一个是阳临县宋焘。
张桢对着让她捡漏的宋焘十二分的感激,这人又知道她的底细,她也不装模作样来什么“君子之交淡入水”那一套了。
遂真诚道谢:“真是,托了宋兄之福啊!”
宋焘哈哈一笑,戏谑道:“连累贤弟受累了。”
不过想起前话,这张生居然是个女子啊!惊奇中透着犹豫,试问道:“我这是该叫贤弟,还是贤妹?”
张桢随性洒脱道:“不如呼我‘贤弟’二字,大家都方便。”
宋焘也不是迂腐之士,为人颇磊落洒脱,爽快应道:“好!贤弟。”
“今日一遭,不光识了鬼神之道,贤弟也让为兄见识了天下女子之志,连科举都敢争一席之地,佩服,佩服。”
张桢:“谬赞,谬赞,不比宋兄大才。”
宋焘:“愚兄不过胜在痴长十岁罢了。”
两位秀才互相进行了文人间的商业吹捧,相谈甚欢,最后惜别时,相约通信。
张桢想起聊斋中的张生,可是连赠别诗都写好了,不用白不用!
于是念着那两句:“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将宋焘送上纸白马。
老马识途,一路风驰电掣领着宋焘往家赶。
临近家门,宋焘恍如梦醒,发现自己身在棺中,好在尚未钉棺盖,棺外也有人啜泣着燃纸钱。
着急之下,宋焘呻、吟出声,倒是吓了外面家眷好大一跳,好在宋母年长,见多识广,扑上前来就要推开半封的棺材盖。
最后还是家人合力,才将宋焘抬出了棺木,养了好半天才说出话来。
宋焘死三日而复生,养了三月才康健,其间,果然差人去中州郡长山县打听张桢其人。
此乃后话。
倒是张桢送走了宋焘后,也寻思着要上哪里找匹白马,好借力回家。
再者,自己的剑还在差人大哥手中呢,得拿回来不是。
恰此时,一身黑袍张狂的龙野王,面有阴沉从后方行来,张桢见此,左右看看,都没能寻到个可躲避一二的地方。
如此,她只能硬着头皮退至一旁,祈祷这条龙赶紧过去。
能对她视而不见,就更好了!
毕竟龙这种生物,可翻江,可倒海,又性桀骜,她前前后后也不知得罪了这条龙几回,还是避开为妙。
可惜,有些事注定要事与愿违。
作者有话要说:①网上截取的部分文献胡编乱造,我尽力了。